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内容
宋明理学内容
1. 宋明理学强调天理呀!就像天空中的星辰,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比如说,在面对利益和道德的抉择时,是不是应该遵循天理,而不是被私欲所左右呢?
2. 格物致知可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方法呢!这就好比我们拆玩具去了解它的构造,通过对事物的研究来明白道理呀。
你想想,观察一只鸟的飞翔不也能悟出一些道理吗?
3. 宋明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听起来很严厉吧!但可以理解成我们要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像控制暴饮暴食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对吧?
4. “知行合一”这多重要啊!不就像说我们知道要减肥,就得真的去运动和控制饮食一样,知道和行动必须统一起来呀!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5. 宋明理学对个人修养的重视,那可真是没得挑!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做保养,让它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
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是不是要修养好才能处理得当呢?
6. 理学大家们的思想那可真是瑰宝!他们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朱熹的理论不就影响了好多人吗?
7. 宋明理学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有一套呢!这就像每个零部件在机器里都有自己的位置,大家都各安其位,社会才能稳定呀。
难道不是吗?
8. 宋明理学的影响广泛又深远啊!它贯穿了历史,就像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
我们现在的很多价值观不也能从中找到源头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宋明理学的内容丰富且深刻,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体会!。
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下是有关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或称义理之学。
儒学为回应三教合一的冲击,以传统的儒学理论为基础,同时积极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思维而形成的新的儒学思想体系,是中国封建时代后期的统治思想。
1.产生背景在政治上,宋代理学之前的政治背景是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社会秩序大乱。
为适应赵宋王朝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重整封建纲常,宋代统治者通过倡导尊儒读经的方式,以建立和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需要。
赵宋王朝有鉴于唐末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三纲五常之道绝”,这种历史教训,进一步从思想上控制、杜绝所谓的“以下犯上”和“臣弑其君”等活动,由此而产生了封建专制在哲学上的化身宋明理学,建立起以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思想为核心,并上升为本体,否定魏晋玄学那种“崇尚虚无”“以无为本”的旧唯心主义,保障政治统治。
在经济上,宋代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出现了被称为“交子”的纸币,经济发展活跃,形成了颇为发达的民间文化。
这一时期,印刷术已经成熟,图书出版也繁荣起来,在官学之外,民间也出现了书院,罗盘针和火药也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
在这种文化发达的条件下、人们不仅追求向外的发展,也开始追寻内心深处的探索。
在文化上,儒学早在西汉便取得一家独尊的社会地位,其后,五胡乱华,佛道兴起,三教合一,极大的削弱了儒学的社会地位,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心骨的儒学需要复兴及重塑其影响。
安史之乱后,儒学的复兴就已经开始,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到了北宋初年开始初具规模,产生了著名的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其后是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之后是理学的成熟,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
其次,理学的实质其实还是儒家传统的纲常名教,例如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名分等级(尊卑有序,内外有别,华夷之辨等),内圣外王(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类的具体内容,用更为抽象的哲学概念表述出来,以规范世人思想和行为。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首先先解释一下宋明理学的概念:宋明理学亦称“道学”。
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
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高二必修三教材中主要讲的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们形成的背景是三教合一。
我就按必修3的内容来说了。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程朱理学即二程兄弟(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性质)。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面的“理”即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方法论是“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字守仁,也称王守仁)明代,王守仁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其方法论。
而性质是主观唯心主义。
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
明代王廷相以及清初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
至戴震著《孟子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这些必修3教材上并未做过多解释。
宋明理学这一章主要把握这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及它的影响跟评价。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宋代产生的理学,盛行于南宋和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理学家所言之理,已非自然之理,而是性理,所谓“格物致知”,并非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是返求于内心时对性理本体的体认。
在理学家看来,理得之于天而存于心,是人心中抽象的超时空不变的道德本体;为了突出这种道德本体的绝对性和客观性,他们常在“理”之前加一个“天”字,以示价值之重,不容怀疑。
一、理义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
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天理的呈现,以主体的生理作用和情感欲望的消解为前提,以能体现封建义理、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存养为进路。
这意味着外在的人伦日用的的社会道德实践,最终要以内在的主体心灵的道德自律为核心,一切价值问题归之于人的心性,由“理一分殊”来解决。
理学家是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对于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本能和情感欲望,时时有一种大敌当前的焦虑,希望通过“持敬”、“克己”的修养获得一种忘我的心里体验和无私的纯正情感,达到与天地合德与万物同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因此,理学家的“穷理”,不仅仅是对形而上学的性理本体的体认,也是一种追寻“孔颜乐处”的具有仁者胸襟和圣贤气象的理想人格的自觉。
这种理想人格体现的是主体内心超越性理本体与情感世界之间的对峙的“中和”之美,在朱熹以“心统性情”为基本命题的心性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他寻求“中和”的努力。
二、理学的产生理学的形成,是宋代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最佳反映,亦是长期儒、佛、道融合的结果,也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宋明理学
理学相信有“天理”,“理”在 事上又在事中,人生在世必须在 各自的岗位上做事以完成理分, 即尽本分。佛教只强调“静”的 存心养性,理学则强调“敬”, “敬贯动静”,不但是通向价值 之源的超越境域,也是成就此世 之事的精神凭借,是入世做事的 行动原则。敬就是一种全神贯注 的心理状态,演变成中国社会的 “敬业”精神。理学强调勤劳勤 学,爱惜光阴,认真把事做好, 反对闲反对懒,也有类似禅宗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伦理 观念。
宋明理学——两宋至明代的哲学
“唯本朝理学,远于汉唐”——陆九渊
宋明理学的两个主要特点。
一、思辨化的儒学。 二、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 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 二、 张横渠、罗钦顺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 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 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
评价 钱谦益说“制科之习比于俚,道学之习比于腐,斯二者皆俗学也。” 顾炎武曾痛责明末以来的清谈理学“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 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老 庄,今之清谈孔孟”。顾炎武还在《与施愚山书》中提出: “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
颜元称:以为“秦火之后,汉儒掇拾遗文,遂误为训诂之 学。晋人又诬为清谈,汉唐又流为佛老,至宋而加甚矣。 仆尝有言,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有一皆足以惑世诬 民,而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仆窃谓其 祸甚于杨墨,烈于嬴秦。每一念及,辄为太息流涕,甚则 痛哭!”
周敦颐:理学大纲《太极图说》作者 二程:“人伦者,天理也。”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 识论。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一代儒学大师。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
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
1. 宋明理学强调天理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呀!就好比你心中有个特别明确的准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比如说,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该不该让座,这就是天理在引导你呀!
2. 格物致知也很关键哦!就好像你特别好奇一个玩具是怎么运作的,然后你就不停地研究它,最后弄明白了,这就是格物致知嘛。
比如你一直想搞清楚手机为什么能打电话,不断探索后知道了原理呀!
3. 理学还注重个人的修养呢!就像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有礼貌、更有素质,通过不断学习和改正来达到这个目标。
你看那些很有风度的人,是不是就是修养很好呀!
4. 存天理灭人欲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厉害?这就像是你特别想吃蛋糕,但为了减肥你就得忍住这种欲望。
比如你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就要克制自己想玩游戏的欲望呀!
5.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可太极端了吧!难道真要为了所谓的节而不顾生命吗?就好像有人说为了不丢面子哪怕饿死也无所谓,这不是很荒谬吗!
6. 理学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有一套呢!就好比学校里有各种规章制度,大家都遵守了才能有好的秩序。
像大家都排队上公交车,那场面多有序呀!
7. 知行合一那可是很了不起的要求呀!不能只是心里知道该怎么做,还得真正去做才行。
就跟你说要好好学习,那就要真的认真去学习呀!我觉得
宋明理学既有它好的一面,像强调天理和个人修养,但也有些地方太过于极端和僵化了。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简述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
简述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一、宋代理学的发展1.陆九渊的兴起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心学”思想,主张“童心论”,强调人的本心是不变的,是万物的本源。
2.王守仁的兴起王守仁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阳明学”思想,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成为南宋时期理学的中心人物。
3.朱熹的崛起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理学”思想,将儒学发展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四书五经”、“八字命理”等。
二、明代理学的发展1.王阳明的兴起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阳明学”思想,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成为明代理学的中心人物。
2.张载的兴起张载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天体运行论”和“吾心即宇宙”等思想,将哲学与宇宙观结合在一起。
3.朱熹的批判明朝中期,朱熹的理论受到了王安石、苏轼等人的理论的批判,他们对朱熹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提出了“格物致知”思想,将哲学发展为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哲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宋明理学对现代哲学的影响宋明理学的发展也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现当代的哲学,宋明理学中的思想资源被广泛地运用到了现代哲学研究之中。
拓展:除了以上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宋明理学的相关内容:1.宋明理学的哲学思想宋明理学中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中,这些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也为现代哲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宋明理学的方法论宋明理学中的方法论主要体现在“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等思想中,这些思想通过实践和反思,探究了真理;在方法论上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概述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
概述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
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学派。
其发展
脉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宋代的程朱理学和明代的王阳明心学。
宋代的程朱理学是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
程颐提出“理”的概念,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朱熹进一步发展了程颐的理学,强调
理的包容性和实践性,认为通过学习理可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目的。
程朱理学成为了宋代的官学,并对后来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明代的王阳明心学是在程朱理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王阳
明强调人的心性是与天地万物相通的,心中本具道德真知。
他认为人
们可以通过觉醒内心的良知和修身养性来实现人与理的统一。
王阳明
的心学强调了内在道德觉悟的重要性,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总的来说,宋明理学的发展可以看作是由程朱理学到王阳明心学
的演进过程。
程朱理学奠定了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的基础,强调通过
学习理来实现人生的目标。
而王阳明心学则注重个体内心的觉醒和真
知相通,强调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这两个阶段的理学对中国思想史产
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重要的学派。
宋明理学(正式)
3、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4.程朱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
白马寺(河南洛阳)
江南春 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 唐•杜牧
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 千里莺啼绿映红, 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 水村山郭酒旗风。 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 “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南朝四百八十寺, 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①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②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
知识点拔 材料一 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 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 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 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 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 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 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2) 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 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参看教材P15学习思考)
4.影响 •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
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 • 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 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 主义,即认为世界 统一于人的意识之 外的精神存在物如 绝对精神、上帝的 意志。
宋明理学
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的分支
01 发展
03 主要特点 05 总结
目录
02 简介 04 主要学派 06 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 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元 朝成为官方哲学。
总结
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南北朝;佛教徒提出佛为正,三教归佛。隋朝:儒学家提出“三 教合归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 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 学体系——“理学”。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吸收了释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 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或者“三教合一”的新形态。理学的开山祖周敦 颐的著作《太极图说》明显地是三教融合为一的代表作。二程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 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这明显地受到过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朱熹是理 学集大成者,是竭力排斥佛教的一个人物,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无不打上 佛教的烙印,有人说他是“阳儒阴释”,“表儒里释”,他自己也感叹说:佛教的“克己”,“往往我儒所不及” (《朱熹语录》卷二十九)。王阳明是心学的主要代表,通观他的“良知”道德本体论及“致良知”的修养方法, 与禅学的佛性论及修持方法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宋明理学
具有非常鲜明的代表意义
范文澜说
"宋学以周易来代替佛教的哲学"[《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325页
人民出版社
1979]
"周茂叔谓一部法华经只消一个艮卦可了
"[《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10》
第408页
中华书局
1981]从周、邵到张载到程、朱
然而
周、邵都不过是开端发引
真正为宋明理学奠定基础的
是提出"心统性情"、"天理人欲"、"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和《西铭》这些宋明理学基本命题和基本原则的张载
张载《正蒙》一书尽管由弟子编定
但其以《太和篇》始以《乾称篇》终的外在序列(由"太和""参两""天道""神化"经"动物""诚明""大心"而达到《乾称[西铭]》)
佛教为宣扬教义
论证四大皆空
万般俱幻
如唯识(印度)、华严和禅宗(中国)
道教比较简单
但因为要讲炼丹、长生、静坐
也必须讲宇宙理论和世界图式
释道两教的这两大特点(个体修炼和讲求宇宙论认识论)正是宋明理学借以构造其伦理哲学的基本资料
周敦颐一向被尊为"宋儒之首"[这其实是朱熹抬出来以建立"道统"的结果
这不是矛盾吗?宋儒的"心性之学"实行的本是这种常识批判
但正因为宋儒把这种世俗的常识批判与宇宙论直接联系起来
宋明理学概念
宋明理学概念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思想流派,主要出现在宋明时期。
其核心概念包括“理”、“气”、“心性”、“天理人情”、“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
其中,“理”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本原,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形式,具有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而“气”则是“理”的表现,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元素,具有可变性和有限性。
“心性”是人类天生的道德心理本质,包括良知和性情两个方面。
“天理人情”则是指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
“格物致知”是强调通过实践、观察研究来认识事物,从而实现对“理”的认识。
“知行合一”则是强调知识与行为的密切关系,认为只有将知识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宋明理学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和文化,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1 -。
宋明理学
天理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______, 认为其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___。 孔颜之乐 仁 仁者就是“ ”。
天理的实质是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理学的成熟
字元晦,号晦庵
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理学的集大成者
(南宋)朱熹
朱熹的主张和成就:
①理先于气,理是宇宙的本原
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不可取的观念: ①尊卑等级观念;
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2、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小结
理学 派别 程朱 理学 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 朱熹 主要观点
不同点
评价宋明理学
“ 贞 节 牌 坊 ”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美丽”的三寸金莲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宋明理学的评价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 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
2.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周敦颐
《周易》 《太极图》 结合______解释________,建构了包括万 衍生规律 物、人类和道德等万事万物的_________,把人 “理”生万物 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从而为_________ 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理学的创立
北宋五子(程颢、程颐与周敦颐、邵雍、张载)是理学 的开创者。 1.基本思想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
中国哲学 宋明理学方向专业介绍
中国哲学宋明理学方向专业介绍
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起源于宋明时期,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主要探讨了人性、道德、政治、宇宙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其代表人物有程颢、程颐、朱熹等。
宋明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国的新儒学。
它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同时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宋明理学的影响深远,其天理是道德神学,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理学的出现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和心学
对后世影响的比较
理学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对明清 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理学强调的社 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也影响了后世的文 化和社会发展。
VS
心学
心学的影响主要在思想领域,尤其是对明 代的王阳明等思想家。心学的思想也影响 了后世的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成为 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6
宋明时期新儒学的现代价 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要心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01
02
03
朱熹的理学派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教育家,他的理学 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 墨客。
陆九渊的心学派
陆九渊是南宋时期的心学 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强调 内心自省和自我修养。
王阳明的心学派
王阳明是明朝时期的心学 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强调 实践和行知合一。
心学对后世的影响
ABCD
对中国文化、教育、政治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了儒释道的融合,为 后世文化交流和思想创新 提供了基础。
04
心学的发展与影响
心学的起源和形成
心学起源于北宋时期,由程颢、程颐 等人开创。
心学在明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 推广,王阳明等人成为心学的集大成 者。
心学在南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朱 熹、陆九渊等人成为心学的代表人物。
存天理、去人欲。
陆王心学
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 表,强调心即理、知行
合一。
永嘉学派
以叶适为代表,主张功 利主义、强调事功和实
用。
永康学派
以陈亮为代表,主张经 世致用、提倡事功。
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强化了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成为封建社会后期主流价 值观。
对东亚文化圈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化 发展受到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
宋明理学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 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认为,“物”,指天理、 人伦、圣言、世故。“格物 认识论 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 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 人欲”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 明初
二、材料辨析题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 ”,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参考思路:、 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 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 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 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C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 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等的名句等几乎人尽 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宋明理学
1宋明理学理学指宋朝以来的新儒学,又称道学。
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广义的理学,即宋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包括王安石新学、司马光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的洛学、张载的关学、陆王的心学;狭义的理学,专指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和陆王的心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异同相同之处:(1)同属儒学,承继孔孟之道。
(2)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3)核心思想的实质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过多的自然欲求。
(4)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之处:(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是内在的心,(2)认识论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李约瑟难题思想,文化,哲学角度的解答1、缺乏古希腊科学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没有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
“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
我们可以知道古代中国是不具备“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这两个基础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所以我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
2 、缺乏解放普通劳动者的发明思想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
大多数的发明创造并非是古代政府的有目的的创造,很难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大方向,大多数的发明来自于普通民众,很零散,无法集中利用,统一规划,发明力量无法有力发挥。
3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逻辑思想是整个文明与科学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1)东方思维方式通常不注意思维工具或手段的理性研究和系统锻造,而是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
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意术的研究,注意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更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点: 学法:
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学生采用讨论交流学习法,在观看图片、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导 学案,通过分组讨论,寻求答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学习和自主 学习的能力。
【课前预习案】
背景 流派 程朱理学 陆九 陆 渊心 王 学 心 阳明 学 心学 思想主张(本源、方法)
订
评价
【课堂探究案】
审核 1、三教合一
装
(2)材料 2 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
2、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 3、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课堂训练案】
1.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 四个主题。其中“三教合一”大致始于( )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2.右图是僧人、道士和儒者在少林寺同台打坐,在别处实为少见,意味深长。从图中可以得出的 信息有( ) A.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 B.这体现了“三教并立” C.这体现了“三教合归儒” D.这体现了佛教的独尊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 ) 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 B.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 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 4.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唯物主义 D.佛道教义 5.右图是我们所熟悉的云根书院,朱熹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 集,探究理学真谛。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B.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C.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D.倡导“三纲五常” 6.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廉、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 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 7.在今天的台北有一风景区――阳明山,它以前叫草山,蒋介石到台湾后,由于崇拜明代思想家 王阳明,所以改名阳明山。王阳明是( ) A.理学的集大成者 B.心学的集大成者 C.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D.首先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者 8.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2
11.“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12.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 保弱,道有焉 ;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 2:“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 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 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 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 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 3:王守仁:“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 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 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 ” 请回答: (1)材料 1 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材料 2 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 3 主要阐述了王守仁的什么观点?
)
(4)材料 1 对材料 2、3 有何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张子语录》
线
③发奋立志 A.①②③ C.①③④
④敬畏天理 B.①②④ D.②③④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10.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 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 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C.程朱理学 A.老庄思想 C.王阳明“心”学 A.内心世界 C.社会规律 ) B.佛学 D.陆王心学 ) B.程朱理学 D.孔孟之道 ) B.自然规律 D.天的意志
【能力提升】
1,"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 关联.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 A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 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 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 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2,"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明朝一位学者说,"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 要做的只是实践."下列哪句话能为这位学者提供依据 (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3,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 黄老之学 B 佛学 C 程朱理学 D 西学 4,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2013 年福建高考 16 题)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 “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 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 。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6.(2013 年广东高考 14 题)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 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7.(2013 年高考全国Ⅰ卷 25 题)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 ,宋代以后儒学多被 称作“孔孟之道”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8. (2013 年浙江高考 12 题) 在人类文明史上, 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高三历史导学案
课题 编写 学习 目标:
第4课 宋明理学
材料 2: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备得之以 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学生姓名 高三历史 时间
小组
――(宋)朱熹 请回答: (1)材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