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bfe2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8.png)
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外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主要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外贸发展的因素。
国内因素包括经济基础、外贸政策和外贸主体能力等;国际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和国际竞争力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对中国外贸发展的趋势和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外贸发展、国内因素、国际因素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外贸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涉及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
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外贸发展的趋势和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二、国内因素的影响1.经济基础中国国内经济基础对外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国内需求的增长对外贸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口众多,人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这促使了国内企业加大对外贸的需求。
其次,国内产业结构和产出规模的调整也为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一些传统产业逐渐减弱,而新兴产业逐渐崛起,这为外贸产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2.外贸政策中国外贸政策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调整可以直接影响外贸的规模和质量。
以出口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出口。
例如,设立出口退税制度和设立自由贸易区等。
而对于进口来说,政府可以适时放松进口限制,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进口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刺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升外贸的竞争力。
3.外贸主体能力外贸主体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外贸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首先,外贸主体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对外贸发展至关重要。
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竞争地位,提供更高的附加值。
其次,外贸主体的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能力也对外贸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国际因素的影响1.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对中国外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18dab77e21af45b207a83a.png)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本文首先通过1983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
包括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所得结论,提出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重视贸易条件这个“质”的指标,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论文关键词】贸易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关税率汇率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能力。
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7604.0亿美元,贸易总量排名第三。
然而,伴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局面。
2011年4月,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1.贸易条件的含义及计算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最初含义就是价格贸易条件(NBTT),它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P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Pm代表一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
本文依据SITC分类标准,采用帕氏公式来计算中国贸易条件指数。
帕式公式:Pxt=∑pitqit/∑pi0qit Pmt=∑pjtqjt/∑pj0qjt 其中,Pxt和Pmt分别表示第t期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
pi0和pj0分别表示基期(198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
我国外贸依存度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我国外贸依存度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1ba4f66bec0975f465e2b9.png)
浙江大学毕业论文我国外贸依存度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dependencyand influences factors姓名:学号:系别:专业:年级:指导教师:2020年12 月25 日摘要外贸依存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的程度。
改革开放后,在过去的三十年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将中国经济推向了世界舞台。
中国经济对外越来越开放,外贸依存度逐年上升并渐趋稳定。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影响因素;政策建议AbstractThe dependent degree on internationl trade is the index reflecting how a nation 's economy as at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relates to intenational trade. Carrying out reform and opening up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Our foreign economic and trade has leapt forward . und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uts China to play the key role in the world stage. With the opening up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pendent degree on internationl trade is on rise year by year and tend to be stable. In this thesis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re applied to analysis China's foreign trade dependency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d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foreign trade dependence; influence factor; Policy Suggestions目录中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318880680203d8ce2f24da.png)
国出 口商 品生产部 门要 素生产率 指数 ,Z m为一 国进 口商 品生产部 门要 素生产率指数 。
中国贸易条件指数变动分析
2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变动分析
1 .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动分析
根据 世 界银 行数据 库有 关数 据 ,采用 公式 ( ),我 1
们 以2 0 年 为基期 ( 1 0 0 = 0 00 1 2 0 年 1 0),可 以计算 出中 国 1 18 ~2 1年 3年 问的价格 贸易条件指数 ,其变动趋势如 图 9 1 00 0
出口 量指数 。如果价格 贸易条件下降导致 出 E收入更大 幅度 l
的增加 ,则 收入 贸易条件就是上升 的 ;反之 ,如果价格 贸易 条件下 降导致 出 口量 的增加而未带来相应 的收入增加 ,则 收
时,贸易 双方 的利益在 两国之间公平分 配。而当出 口能交换 入 贸易条件就是下降 的。 到更 多进 口时 ,贸易 条件 就改善 ;反之 ,贸易 条件就 会恶
日 hpg界 ii 业 pn
中国贸易条件 变动趋势及其影 响因素分析
I本文对中国3 年来贸易条件指数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中国改革发展的国情分析了 0
l I影响贸易条件变动的各种因素, 继而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有关政策建议。
l■ 董付 杰
j 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呈现出进出口
口 本刊网址:Ⅵw ma i — h a C r 口 来稿 信箱 :ma n 5 r .6 . r ,w. ri t me c i .O n n c 9 @ i 1 3C n p O
反映贸易利益在不同国家之 间的分配情况 。双要素贸易条件
指数 的计算公 式如下 :
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6164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7.png)
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国内生产情况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生产情况包括产业结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等方面。
当我国的生产能力较强,生产效率较高时,可以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我国的出口竞争力,改善贸易条件。
同时,产业结构也会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较为均衡,各个产业在贸易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那么我国的贸易条件就会相对较好。
其次,国内需求也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
国内需求的增长会带动我国的产能增加和产业升级,从而提高我国的出口能力和贸易条件。
此外,国内需求的结构也会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如果我国内需求的结构向优质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倾斜,那么我国的贸易条件就会相对较好。
最后,外部环境也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
外部环境包括国际市场需求、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竞争格局等方面。
当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旺盛时,我国的贸易条件就会相对较好。
同时,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和国际竞争格局的调整也会对我国的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如果我国能够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国际化战略,那么我国的贸易条件就有望得到改善。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比如,汇率水平的变动会影响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和贸易条件;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变我国的产品结构和贸易条件等。
综上所述,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情况、国内需求和外部环境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贸易条件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取得更好的贸易成绩。
因此,我国需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扩大内需市场,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提高我国的贸易条件和竞争力。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aef0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e.png)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体现。
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非常多样化,包括政府政策、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产业竞争力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以加深我们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理解。
首先,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政府通过实行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例如降低关税、减免税收、鼓励外商投资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同时,政府还通过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手段来调控进出口贸易,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其次,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也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
国内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消费水平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如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等,也会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例如,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或全球经济放缓,都可能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第三,产业竞争力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可以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进而增加出口数量和市场份额。
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提升。
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人口因素和消费需求也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需求是中国进口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中国对高品质进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出口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总结来说,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非常复杂多样。
政府政策、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产业竞争力、人口因素和消费需求等都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水平。
浅析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
![浅析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a0f8dc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4.png)
浅析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引言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时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直接影响着其贸易活动的规模和效益。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国贸易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的贸易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浅析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外部环境因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全球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经济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全球经济的繁荣将刺激国际贸易的增长,而全球经济的衰退则可能导致贸易萎缩。
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因素对我国贸易条件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政治环境也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政治的稳定与动荡将直接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例如,国际政治的稳定将促进贸易的畅通,而地区冲突、贸易壁垒等因素则可能阻碍贸易的发展。
货币汇率货币汇率是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将提升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而货币升值则会降低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因此,货币汇率对我国贸易条件具有重要影响。
内部因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经济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将直接影响其贸易条件。
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将决定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升级将直接影响我国贸易条件。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贸易便利化措施等。
贸易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我国的贸易条件。
例如,降低关税将提升我国的出口竞争力,而提高关税则可能降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提升我国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因此,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我国贸易条件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好坏将对我国的贸易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0c84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e.png)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日益凸显。
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就业和国际地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变化趋势对于制定政府政策和企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一、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的政策决定了服务贸易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开放政策和措施,如建立自由贸易区、降低关税壁垒、简化行政程序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竞争优势。
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也促进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如旅游、医疗、教育和金融等。
政策因素对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人力资源因素人力资源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对于一个国家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力资源优势明显。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
中国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在IT、金融和咨询等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
这些人力资源的优势使得中国在服务贸易中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三、技术水平因素技术水平是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服务业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服务业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的服务。
中国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这为中国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
四、市场规模因素市场规模是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
市场规模的扩大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服务企业来华投资。
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22b1b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3.png)
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能解释的,而是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外部环境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是影响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生产能力。
中国以低成本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和开展生产。
同时,中国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市场开放措施,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这种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第二,政治因素也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的外交政策对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坚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改革,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
此外,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提高,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合作关系,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市场。
第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等因素都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影响。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战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较大冲击。
此外,外部市场需求的波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变动等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
另外,中国的贸易政策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例如,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壁垒的降低,提高进出口贸易的效率。
此外,中国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为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最后,中国的人口结构和市场需求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中国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对高品质、创新型和特色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最新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最新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4cdd17581b6bd97f19eac0.png)
中国进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1978年—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4倍,年均增长高达9.5%。
与此同时,进口增长也保持了强劲的势头,进口额从1978年的108.9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1.0亿美元,增长19.7倍,同期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上升到了前10名。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进口贸易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范围将逐渐缩小以至取消,进口关税率将逐渐地降低,最终与国际接轨,我国在进口体制方面将发生显著的变化,而进口贸易在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更加重要。
因此,影响中国进口贸易因素问题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它的研究能为我国进口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定量依据。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内已有学者作了一些工作,姚丽芳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外贸进出口影响的因素;魏巍贤运用协整分析技术与Hendry提出的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分析了我国进口需求的决定因素,等等。
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如果是采用截面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多元线性回归,要求所选取的样本点(即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同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而这在现实经济中是无法满足的;同时我们知道,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有很多,而不同的因素变量之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重共线性或近似多重共线性关系,对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的变量运用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将使得模型极其不稳定,且模型往往出现与现实相反的结论,而不能解释所要说明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所选取自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但是主成分方法在分析过程只考虑了自变量所包含的信息,而没有涉及因变量的信息;而利用Hendry提出的一般到特殊的方法,是把在模型中统计不显著的变量逐一删除掉,用表现统计显著的变量建立模型,这种方法操作方便,但是在建模的过程中删除统计不显著的变量时,同时也把对因变量一些有用的信息删除了,从而不能全面反映因变量的影响信息。
我国贸易失衡的结构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贸易失衡的结构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abf0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5.png)
我国贸易失衡的结构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我国贸易失衡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我国贸易失衡的现状和结构特点。
在分析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贸易政策和外部环境对我国贸易失衡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贸易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贸易失衡的发展趋势,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贸易失衡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贸易失衡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的贸易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贸易平衡的实现。
【关键词】关键词:贸易失衡、结构分析、影响因素、贸易政策、外部环境、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2000字的内容输出中......我国贸易失衡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贸易失衡问题愈发突出。
我国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贸易顺差过大,进出口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情况。
贸易失衡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对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深入研究我国贸易失衡问题的结构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寻求解决方案,实现贸易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贸易失衡问题的出现有其深层次的背景原因。
一方面,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伙伴的不同使得贸易失衡问题日益凸显。
国内经济发展不均衡也是导致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际贸易规则的调整也对我国贸易失衡问题造成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我国贸易失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找到解决途径,实现贸易平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贸易失衡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了解贸易失衡的根源,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来促进贸易平衡,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研究外部环境对贸易失衡的影响,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最新中国贸易条件变化与对策研究1论文
![最新中国贸易条件变化与对策研究1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8df2d989eb172ded63b7c0.png)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与对策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1980-2006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认为反映贸易公平的价格贸易条件处于恶化之中,而反映贸易效率的收入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改善之中。
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引起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主要对策。
论文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贸易利益一、引言贸易条件这一概念很早就在经济学经典理论文献中出现了,但由于受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一定是正博弈过程的影响,贸易条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50)和辛格(Hans Singer,1950)提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观点之后,关于贸易条件的研究才持续不断进行着。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开放政策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占全球贸易总额比重的大幅提高,贸易结构也有较大的改善,那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使中国贸易条件向有利的方向变化? 贸易条件是反映一国贸易利益和贸易地位变动的基本概念。
根据马歇尔的提供曲线,贸易条件说明了国际贸易为两国带来的利益范围及各国在利益分配中各占的比例。
但是由于利用马歇尔提供曲线的假设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因此根据提供曲线研究贸易条件只适用于抽象的理论分析,同样不能具体地定量地得到一国一定时期贸易条件变化情况。
在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中,采用进出口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编制不同指数形式对贸易条件变化进行评价。
在贸易条件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中出现了不同侧面反映贸易条件变化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条件指数,最主要的有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双要素贸易条件等四种形式。
本文主要考察价中国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
价格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NBTT,也经常被称为净贸易条件、净易货贸易条件或净实物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反映的是一国出口单位价值商品能获得单位价值进口商品的变化,体现的是贸易利益分配的公平问题。
中国净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1)
![中国净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1)](https://img.taocdn.com/s3/m/d329fe18f12d2af90242e6eb.png)
中国净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贸易条件是揭示一国贸易利益变动的重要指标,各国对贸易条件变化趋势都十分关注。
本文的主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净贸易条件变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贸易条件代表性理论的发展与争论进行简要评述,进而在此基础上应用大量数据对我国1990-2013年的净贸易条件指数分阶段的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净贸易条件整体趋于恶化,其中制成品的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起到主要作用。
产业结构、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影响一国贸易条件变动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自90年来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分析,研究净贸易条件的变化,以及净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和因素,对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贸易效益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净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一)数据分析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1978年为外贸业务统计数,1980年起为海关进出口统计数。
以百万美元为单位计算,以1990年为基期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
表一:表二表三净贸易条件(二)趋势分析由表格及图像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变化区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90-2008年之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均处于上升阶段,而且上升幅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净贸易条件处于一个波动状态;但是进口价格指数一直在出口价格指数之上,而且净贸易指数在80%-110%之间变化。
2008-2009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急剧下降,同样,净贸易条件(N)降低,降低幅度比起1990-2009之间的变化幅度不大;净贸易条件一直在100%之上。
2009-2013年之间,我国进口价格指数与出口价格指数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但对于N 值,在2009-2011年下降幅度偏大,在2011-2013年趋于平缓。
(三)原因解释1990-2000年,根据以上分析,从净贸易条件的公式可以看出,净贸易条件是由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同时决定,而我国净贸易条件自1990年开始,始终处于波动状态。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2caf5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7.png)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原因及福利影响随着开放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的贸易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等。
这些变化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带来了积极的福利效应。
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导致贸易条件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许多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以享受中国低成本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规模。
这种产业升级使中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助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其次,中国的技术进步是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中国的高铁技术、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产品逐渐走出国门,享誉全球。
这些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进一步改善了贸易条件。
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也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和自由贸易区,为外商提供了更加开放和便利的投资环境。
这些投资吸引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企业合作,提升了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最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也对贸易条件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的经济合作和贸易谈判。
这些政策的调整为中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贸易机会,促进了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这些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福利影响,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了中国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扩大了中国的出口规模,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技术和经验的转移,加速了中国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三,对外开放政策的调整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486f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d.png)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策环境、市场规模、技术水平、人才素质等。
本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政策环境是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政策支持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的政策可以包括减少服务贸易壁垒、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等方面。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研究政策环境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市场规模也是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市场规模的大小将决定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水平。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研究市场规模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中国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程度也会影响竞争力,比如对外资企业的准入限制等。
技术水平是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水平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
中国服务业技术水平不高,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研究技术水平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可以作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从而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浅析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
![浅析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f84c45d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4.png)
浅析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一、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分析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在贸易条件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过去的组装代工到现在的技术创新型产品,中国的贸易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种变化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 对中国商品的定位分析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导致了对中国商品的定位产生了变化。
过去,中国的商品主要是低端产品,生产工艺不够精细,质量也不够高。
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提高,中国的商品已经从低价、低质的产品转向了高端、高品质的产品,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这种定位的变化带给中国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商品的出口。
2. 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会对中国的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中国的贸易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市场需要更多的进口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这会导致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把中国市场变成了全球化市场的一部分。
3.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分析中国的贸易条件发生变化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发生变化。
之前的出口型经济已经无法适应需求,但中国又需要增加国内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中国经济需要进行转型。
这种转型主要是从传统的制度和发展方式转向创新型的经济和技术,大力发展以技术获利为核心的工业,并加强对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对亚太地区国家的区域合作。
4. 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也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产生影响。
随着中国的技术进步和工艺提高,中国的贸易竞争力逐步提升。
中国将逐步进入全球化市场,期望提升本国产品的地位和品牌。
5. 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中国的贸易条件的发展将会逐步发生变化。
中国对生产工艺、产品品质、产品服务等方面会不断提高,因此未来中国的产品不仅定位将会更高,而且品质和可靠性上将得到显著提升,中国也将凭借创新和智慧出口更多能源、机械、工程领域的中高端产品。
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820b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f.png)
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国内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等;国际因素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国际市场需求情况等。
以下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的文章,超过1200字。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进出口贸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策和产业调整等因素,也包括国际市场需求和贸易环境的变化等因素。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和需求水平,进而影响着对外贸易的总量和结构。
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会影响到外贸企业对外需求的增长速度,而质量的好坏则会决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国内经济形势的稳定与否,也将影响到外贸企业的运营环境和市场预期,从而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其次,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的变动和调整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中国政府通过减税、补贴、贸易便利化等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机遇;而调整贸易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则能够有效遏制进口仿制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对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再次,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传统产业的萎缩和新兴产业的崛起,直接影响着出口产品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例如,近年来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迅速,相关产品的出口也呈现出良好势头;而传统行业如纺织、服装等则面临着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等低成本制造业的竞争压力。
因此,企业要根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调整自身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国际因素也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
2024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原因论文
![2024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原因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94105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9.png)
2024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原因论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这些贸易摩擦不仅涉及商品贸易,还涉及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贸易摩擦不仅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还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安全。
因此,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对于制定有效的贸易政策和策略,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贸易摩擦的定义与类型贸易摩擦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在贸易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导致贸易中断、贸易壁垒的设立、贸易条件的恶化等后果。
贸易摩擦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关税摩擦、非关税摩擦、知识产权摩擦等。
三、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经济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全球市场的依赖度也逐渐增加。
这导致一些国家感到竞争压力增大,从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限制我国商品的进口。
同时,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也使得一些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下降,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冲突加剧。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在贸易摩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些国家出于政治考虑,可能会采取贸易制裁措施来打压我国。
例如,在涉及国家安全、地缘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时,一些国家可能会通过贸易摩擦来达到其政治目的。
贸易不平衡:我国与一些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出口规模庞大,一些国家认为我国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造成了冲击,因此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来平衡贸易关系。
贸易规则差异: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规则差异也是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由于各国的贸易政策、法律法规等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在贸易活动中产生摩擦和冲突。
四、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与建议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可以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促进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
优化出口结构:我国应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最新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
![最新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6162a1c77da26925c5b0c1.png)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长期以来,尽管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但在全国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本文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
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主要是贸易条件、进口贸易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而进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很多影响因素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中部地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取得较快地发展。
从1986—2006年,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由32亿美元增加到564亿美元,共增加了17倍,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从5.0%增加到10.4%,增加了1倍多。
但是相对来说,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依然比较落后,在全国中所占比重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对外贸易在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导致的。
从1996—2006年,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年均所占比重为88.2%,超过了4/5;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外贸易年均所占比重分别为3.2%、3.6%和4.9%,都在1/10以下。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对外贸易发展在我国如此大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中部地区应如何采取措施发展对外贸易?这正是本文将要探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研究回顾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一直都在注意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问题与规律,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也相当丰富。
尽管其中直接、系统论述或实证分析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内容相对欠缺,但不同时期理论与经济学家们对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条件等进行的分析为我们初步把握可能影响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引导。
亚当·斯密把形成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大卫·李嘉图指出劳动耗费成本是对外交换活动的衡量标准,马克思强调了交通运输、通讯等在国际贸易中的一般基础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
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通过1983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
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
包括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所得结论,提出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重视贸易条件这个质的指标,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论文关键词】贸易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关税率汇率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能力。
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快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 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7604.0亿美元,贸易总量排名第三。
然而,伴随着出口的大量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的局面。
2011年4月,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 1.贸易条件的含义及计算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最初含义就是价格贸易条件(NBTT),它是一国出口商品平均价格与进口商品平均价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NBTT=(Px/Pm) 100,P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Pm代表一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
本文依据SITC分类标准,采用
帕氏公式来计算中国贸易条件指数。
帕式公式:Pxt= pitqit/ pi0qit Pmt= pjtqjt/ pj0qjt 其中,Pxt和Pmt分别表示第t期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
pi0和pj0分别表示基期(198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
pit和p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 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
qit和q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第j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2.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中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图从图1中可清晰的看出,中国贸易条件在1983年~2006年间呈波动性下降,趋于恶化的趋势。
1983年~1985年间,贸易条件阶段式上升,由1983年的100下降为75.05。
第二个明显的贸易条件上升阶段为1988年~1991年。
其他时间段,中国贸易条件均有较为明显的恶化趋势。
二、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现实中,贸易条件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其影响程度是多少呢。
本文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选取影响因素作为模型参数,搜集1983年~2006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回归模型,最终来考察这些因素与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
1.模型说明假设大国情形,且显著性水平为5%。
参数包括:GDP指数,以1983年GDP为基期计算。
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总额) 100,以1983年RMP为基期。
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亿美元。
实际关税率(T)=(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总进口额) 100%。
汇率(R),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建立与检验利用1983年~2006年的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GDP、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FDI、实际关税率(T)、
汇率(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考虑到FDI与GDP的相关性及FDI 的滞后效应,将FDI的数据滞后一期处理。
NBTTi=a0+a1GDPi+a 2RMPi+a3FDIi-1+a4Ti+a5Ri+ei(i=1,2 24) 运用SPSS15.0,对以上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R2=0.923,R2的修正值等于0.90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
样本相关系数R=0.961,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形相关性强。
DW=1.755,接近于2,所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资料来源:SPSS15.0输出结果从表2可得出,贸易条件指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NBTTi=37.672-0.010GDPi+0.015RMPi-0.009FDIi-1+3.818Ti+0.045Ri。
自由度为18的临界值t0.025(18)=2.10,常数项、GDP、FDI、T和R均通过了t检验。
表明解释变量GDP、FDI、实际关税率和汇率对贸易条件有显著性影响。
出口结构指数未通过检验,因此对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在原来的回归模型中剔除RMP 这个自变量,再进行回归。
结果如下:NBTTi=39.864-0.005GDPi-0.012FDIi-1+3.710Ti+0.045Ri t值: (2.492-2.365-2.877 4.8782.154) t0.025(19)=2.09,各个自变量均通过t检验
F=50.847 F0.05(4,19)=2.90,通过F检验,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R=0.965 ,R2=0.915,R2的修正值为0.8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
3.模型结论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GDP、FDI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负向影响;实际关税率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正向影响。
(1)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使用该要素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该商品是出口商品则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亦然。
(2)FDI与贸易条件 FDI的增加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有关系。
根据
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如果FDI流入的是东道国的出口优势部门,那么将使出口部门的产出增加、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
在我国自2001年起,70%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了制造业。
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
(3)关税与贸易条件实际关税率即进口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征收关税起到了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正向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后我国利用关税来调节贸易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
(4)汇率与贸易条件中国汇率贬值对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
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琼罗宾逊夫人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
即当 SmSx 三、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针对中国贸易条件总体上趋于恶化这一事实,改善中国贸易条件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扭转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呢?我们以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事实依据,从影响贸易条件恶化的各种因素入手,提出改善贸易条件的可行措施。
1.调整出口型的经济增长偏向,抑制过热投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
鼓励技术进步的重点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引导企业投资于该部门的研发活动,并给予财政补贴、税收支持、信贷支持。
另外,经济增速的放缓将有利于抑制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其具体政策包括全面加息和能源产品的合理定价,投资降温及理顺国内能源价格等。
2.加强对FDI流向的引导长期来看,除了要实施鼓励外资流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外,还要进一步拓宽外资进入领域,鼓励外资流向农业与第三产业投资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减少劳动密集型部门投资。
针对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