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与研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研究生学术交流与研讨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导师
2015年10月
学术报告一:
报告题目:基于OpenSees的结构与岩土体系非线性动力分析
报告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古泉
时间:2013年10月21日
OpenSees的全称是Open System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Simulation (地震工程模拟的开放体系)。它是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西部大学联盟“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简称PEER)主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主研发而成的、用于结构和岩土方面地震反应模拟的一个较为全面且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程序软件体系。
OpenSees是开源的。官方网站提供了有关软件架构的信息,源码访问途径及开发过程。开源将使得地震工程研究人员和用户可以以此为交流的纽带,建立起OpenSees软件开发的共同体。它的非黑箱操作,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无限的潜力。
古泉副教授介绍了OS的基本使用方法,简单直观,让我们对掌握OS的使用充满信心。同时指出了OS在结构与岩土体系非线性动力分析的应用,及自己的一些研究,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为我们未来可能的科研方向指明了道路。OpenSees适用于结构非线性模拟、抗震分析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敏感性与可靠度分析、结构倒塌模拟、混合试验仿真分析、摩擦碰撞分析等土木工程的各个研究领域。
现阶段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也正在积极的建立起自己的在OpenSees计算平台,OS在抗震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
另一方面,古泉老师对学术的态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谈到“科研中的有些枯燥乏味的事总要有人做”,在科学研究中,像开发有限元软件这种需要长时间大精力的事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需要学者对科研的热情。目前中国还缺乏自己的有限元软件,建立起自己的数值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术报告二:
报告题目:挪威地下空间工程与岩石力学在地下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报告人: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李春林
时间:2013年11月20日
2013年11月20日下午,我校杰出校友、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科技大学李春林教授应邀在世纪楼国际报告厅作了题为“挪威地下空间工程与岩石力学在地下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我院各系所共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李教授主要从挪威地下空间利用情况、围岩中的承压圈力学分析、岩石力学的经典应用案例这三个方面就地下空间建筑工程的研究和建设展开了详细报告。他首先陈述了挪威地下空间的利用情况,介绍了挪威杜宇地下空间充分合理利用的先进思想,典型应用例如地下水厂、地下仓库、地下储油储气。然后,李教授为大家深入阐述了如何在地下工程设计中合理处理地下空间工程和岩石支护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动载岩体支护系统的要求及D-锚杆(D-Bolt)支护系统。在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中,李教授就挪威奥林匹克地下体育场、某地下水电站厂房超载岩柱及某地下水电站厂房支护锚杆的失效这三个有关岩石动力学的应用案例展开了论述。李教授的报告图文并茂,并辅以实况记录的视频,让在场的师生们生动地了解到了挪威的地下工程设计思想。
报告会后,李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逐一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在解答过程中,李教授表示中国的地下工程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同学们能努力学习,为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和利用做出贡献。
通过聆听李教授的报告,我对地下空间的应用及岩石力学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术报告三:
报告题目: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及其工程应用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
时间:2013年12月09日
12月9日上午,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教授受聘中南大学名誉教授仪式在中南讲堂举行。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院士出席受聘仪式,并为周绪红院士颁发了名誉教授聘书。千余名师生代表与会并聆听了讲座。
仪式结束后,周院士作了题为《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及其工程应用》的学术报告。周院士以中国石油大厦、大连市体育馆等建设项目案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周院士将报告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进行讲解,从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特点、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静力性能及抗震性能、钢管约束混凝土梁柱节点性能、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的经济性分析以及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工程应用展开论述。他强调,钢管约束混凝土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最大的区别在于钢管约束混凝土的压力只作用在混凝土上,钢管只承受张力,这种结构形式的力学性能优越,可较充分发挥高强材料性能,并且抗火性能较好。他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结构,钢管约束混凝土的构件、节点、体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周院士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规模宏大,人气甚旺,在现场聆听后,不禁为周院士深厚的学术造诣所折服。在聆听中学到了许多关于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新颖知识,对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受力机理和钢混相互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术报告四:
报告题目: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创新与实践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聂建国
时间:2014年03月31日
2014年3月31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聂建国教授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受聘仪式在铁道学院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南大学副校长陈春阳教授出席仪式并为聂建国教授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我院党委书记黄建陵教授、院长谢友均教授、高速铁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余志武教授以及副院长盛兴旺教授、何旭辉教授、蒋丽忠教授等参加了仪式。
聂院士的报告内容详尽、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在报告中,聂院士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安全、适用、经济”的结构设计原则,并通过叠合板组合梁、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抗拔不抗剪连接、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组合锚固、双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桥塔桥墩、槽型组合梁、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组合加宽等创新型组合结构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阐述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各种特殊复杂条件下相比单纯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优势。同时,聂院士通过对组合结构桥梁“负弯矩区抗拔不抗剪连接”的研究,引出了一项技术创新:负弯矩区抗拔不抗剪螺杆式栓钉。此项发明创新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组合结构桥梁的负弯矩区。通过对创新过程的娓娓道来,聂院士鼓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追求完美。另外,聂院士还通过几个特殊工况条件下的桥梁设计和加固案例,反复强调了对比试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对比试验,获得客观数据,才能验证和证明各种创新设计的优劣,才能有底气挑战权威,打破教条。还通过几个失败的案例,向在座设计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强调了桥梁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以及构造措施的重要性。最后,聂院士提出了一个好的结构设计要构造简答、施工方便,建议今后的工程建设要朝着“设计—施工”一体化方向发展,并建立“设计顾问制”和“责任人制”,以确保设计更加合理、质量更加可靠。
通过次次讲座,我对钢—混组合结构的受力机理、设计理念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自己现在的专业为隧道工程,但是听过聂院士的讲解后,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认识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