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的资源与环境论文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200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2200字】
[14]王晶洁.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5]洪玉婷.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法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16]王霞.黑龙江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
[17]朱晓艳.村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8.
[9]李文腾.农村环境污染控制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7.
[10]王传洋.随州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9.
[11]冯林玉.农村环境治理制度变迁与模式选择[D].重庆大学,2019.
[12]李波.湖北农村环境治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8.
[13]皮涛.资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9.
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将湖北随州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并为湖北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一定借鉴。
研究思路
农村环境治理将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环境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参与,还需要发挥村民和第三方部门的力量协同治理,持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湖北随州应持续提升村民环境治理意识,加强环境治理教育,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治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环境治理有序进行,本文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现状进行研究。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对策。
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湖北随州农村环境治理的基本情况为农村生活环境治理向好发展,农村禽畜养殖规范合理发展,农村生产废物治理逐渐优化,农村排水供水治理范围更广,农村村容村貌治理针对性强。当前随州依然存在环境污染因素复杂,环境信息收集难度大;环境治理时效太短,造成环境治理投入大;环境治理资金紧缺,使环保设备供给不足;村民环保认识不足,使参与治理主体单一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基层政府设置环保机构,便于政府部门监管执法;构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保证环境治理行之有效;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做到环保设备及时供给;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环境,村民自愿参与环境治理的建议,旨在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一些新思路。

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与开发》结业论文题目: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院(系)名称: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xxxxxxxxxxxxxxxxxxxxxx学生姓名:xx xx学号:xxxxxxxxx指导教师:xx xx xx20xx年x月xx日摘要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进一步走进随州,认识随州,本论文将以旅游资源为挈机,从随州的地理位置、特色旅游、人文旅游及对随州旅游资源SWOT分析&开发策略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与评价。

关键词名城;旅游资源;特色随州;分析;开发策略ABSTRACTSuizhou is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with "yan shen nong native place, the bells GuLe township" and is well-know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hinese forefather ,yan shen nong was born in here, he cultivate the grain, tasting 100 grass, xing trade, started farming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emperor shen nung again once taste all 100 grass, looking for treating, in order to save deaths .after injury caused by ingestion of "fire son" pain but dead.gointo Suizhou closer,known more about Suizhou.This paper will be to tourism resources for Qie machine,from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suizhou special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and tourism resources of suizhou SWO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dvice of survey and evaluation.Keywords city;Tourism resources;Characteristic suizhou;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 概述 (2)1.1 整体情况描述 (2)1.2 交通及地理位置 (2)1.3 气候及环境特征 (2)1.4 工业资源概述 (3)1.5 旅游资源概述 (3)2 随州市旅游资源调查 (3)2.1 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4)2.2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 (6)2.3 生活休闲娱乐旅游 (9)3 随州市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10)3.1 S(strengths)——优势 (10)3.2 W(weaknesses)——劣势 (10)3.3 O(opportunities)——机遇 (11)3.4 T(threats)威助 (11)4 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11)4.1 深度开发,塑造随州旅游的主题形象 (11)4.2 创新融资方式,加大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 (11)4.3 定位目标市场,多手段全面营销 (12)参考文献 (12)1 概述1.1 整体情况描述随州市位居中原腹地,综合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境内风光秀丽,有原生态大洪山,中华山和桐柏山;有地质奇观白龙池火山口遗址,有湖水别样绿的徐家湾,封江风景区,有名著中外的朝圣地——炎帝故里,以及出土世界奇迹编钟的曾侯乙墓,随州是聚人文和自然观光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胜地。

随州现在的发展趋势

随州现在的发展趋势

随州现在的发展趋势
随州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近年来随州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好的。

以下是随州现在的发展趋势:
1. 城市建设:随州市正在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修建新的高楼大厦、商业区、公共设施等,改善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2. 经济发展:随州市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

同时,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业创新,吸引外资和人才投资。

3. 旅游发展:随州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市政府致力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知名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4. 教育和科技:随州市注重教育和科技创新,加大投入,提升教育和科技水平。

城市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5. 生态环境保护:随州市积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修复生态系统,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总体来说,随州市的发展趋势是区域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旅游业蓬勃发展,教育科技水平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

随州一、城市概况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2018年全市总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

随州是国务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炎帝神农故里、古乐编钟“两张世界级”历史文化名片。

1978年,在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珍贵文物19000件,其中国宝级文物多达9件(套),所出土的64件(套)青铜编钟,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是“同埃及金字塔、西安兵马佣、万里长城和四川都江堰相媲美的古代文化,古代科学的代表作,是青铜器的王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炎帝神农寻根节自2009年举办以来,已成为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

随州,历史厚重,人文璀璨。

炎帝神农在此诞生,开创5000年华夏农耕文明;曾侯乙编钟在此敲响盛世华章,世人为之震撼;曾随古国在此揭开神秘面纱,轰动全国;隋文帝杨坚由此走向皇帝宝座,成就了中华帝国,大夏皇帝明玉珍在此揭竿而起,春秋哲学家季梁在此出生入仕,东汉地理学家张衡在此筑台读书,诗仙李白在此谈诗论道,唐宋名家欧阳修在此“荻画学书”……众多名人和传奇故事,为这块土地增添了耀眼的光彩和浓厚的文化韵味。

随州市是一座“一般古迹型”历史文化名城,以分散在城区和市域内多处文物古迹来体现历史文化的城市。

二、历史沿革随州是一座有3000多年建制史的城市,从西周至今,“随”之名一直未改。

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天下,作为姬姓侯国,“随”即建都于涢氵厥二水交汇处。

北周年间,随国公杨坚居随城而兴天下,以“隋”命国,“随”绝无仅有成为一代王朝的名称。

建国以后,特别是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后,随州古城旧貌换新颜,正朝着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阔步迈进。

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1.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随州古为汉东大国,建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

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

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1我的家乡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里,那里近没有都市的繁华,也没有大海的波涛汹涌。

那里没有名山大川,更没有风景名胜,可那里的人们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山石绿色的水是清澈的,当柔柔的春风吹醒大地,是大地重披绿装。

草绿了,树绿了,森林绿了,放眼望去,满山的绿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颤动着,波动着。

眺望远处的山川,只见山峰连绵起伏,像一个个亲密的小伙伴,肩并着肩,手拉着手。

显得十分屏的友好,好像谁也不愿脱离集体。

谁都不愿盛气凌人。

也不愿孤独落单,他们峰峦叠嶂,郁郁葱葱。

就好像是一座墨绿的翡翠雕成的屏风。

盛夏之时,绿油油的果树漫山遍野,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在往池塘里一忘,期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朵朵莲花盛开到优美如画。

池塘被一棵棵柳树环绕,一眼望去,那里有树,就像威武的战士,守着这难得的美丽,树上上不时闪动的白鹭,美丽的身影。

家乡的人们在这里快乐的生活。

一年又一年,人们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撒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

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现在家乡人们正在振奋精神,奋力进取向小康生活迈进,我相信家乡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而我为自己是家乡人而无比高兴无比自豪。

美丽的家乡作文400字2我从小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的乡村里,家乡有着迷人的小溪,有着茂盛的森林,有着五彩缤纷的花朵……春天,万物复苏,大地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的。

家乡充满了朝气:小草从地里钻出了小脑袋,树叶从枝头上冒出了嫩芽儿,小溪从山上唱着动听的歌直往山脚奔来。

田野上,鲜花从嫩绿的草丛中害羞地探出了头,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等等。

随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随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随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州位于湖北省中部,是长江经济带黄金节点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产业等资源优势。

在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背景下,随州作为重要的节点城市,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本报告拟对随州市进行可行性研究,探讨随州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项目的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1. 分析随州市的产业结构,了解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为后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

2. 探讨随州市在交通、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潜力,分析可行性项目的市场需求。

3. 对随州市的资源环境、政策支持、人才储备等方面进行调研,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搜集随州市相关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 调查访谈法:对随州市相关部门、企业、专家学者进行调研访谈,了解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情况。

3. SWOT分析法:对随州市进行SWOT分析,总结其内外部环境、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为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

四、产业结构分析随州市目前以化工、机械制造、农业等产业为主,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未来随州市可以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升产业转型升级速度。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1. 交通发展项目随州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未来可在交通发展方面加大投资,推进随州市交通枢纽的建设,加速随州市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通,提升交通便利性。

2. 旅游发展项目随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未来可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3. 农业产业项目随州地处湖北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及市场推广,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六、可行性评估1. 市场需求评估随州市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交通、旅游、农业等项目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湖北省随州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湖北省随州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湖北省随州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一、随州市区域概况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全市总人口258万,国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辖曾都区、广水市、随县、随州经济开发区和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随州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随州还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花菇之乡、中国古银杏之乡、中国蕙兰之乡。

二、随州市生态文化旅游SWOT分析(一)优势和机遇旅游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随州有奇山异景,有千古编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生态资源丰富。

随州山清水秀,生态富集。

境内有四大名山(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大贵山),两大秀水(徐家河、封江),随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70%。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九亿年火山玉龙温泉和千年银杏画廊享誉华中,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被称为“天下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一福地”桐柏山风景如画。

全市700多座水库,其中徐家河水库作为全国十大水库之一,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另外,在随州北部有淮河之源西游记漂流,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在随州东部有广水三潭风景区,武胜关黑龙潭等。

物质文化资源独一无二。

1978年,随州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编钟,是我国迄今出土数量最多、音律最全的整套编钟,距今有2400多年的历史。

炎帝神农传说、炎帝神农祭典、花鼓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洪山打锣鼓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州有新五师司令部纪念馆、江汉公学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

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随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凸现了强劲的发展优势。

京广线、西宁线、汉丹线三条铁路,107、312、316三条国道,京珠、汉十、随岳和麻竹四条高速公路在随州纵横交错,穿境而过。

从随州东距上海,西至成都,南达广州,北到北京,都在1000公里的半径之内;从随州到武汉天河机场约110公里。

随州市文化文物旅游资源情况介绍

随州市文化文物旅游资源情况介绍

随州市文化文物旅游资源情况介绍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随州市文化文物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挖掘和整合随州特色文化文物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推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建设。

一、我市主要文化文物景区概况1、擂鼓墩古墓群。

擂鼓墩古墓群是战国时期的曾国王陵区,是我国先秦时期现保存最好的诸侯墓葬群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市目前唯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17970亩(约12平方公里),其中保护范围3903亩(约2.6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14067亩(约9.4平方公里)。

经过近30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目前已发现大、中、小型各类古墓葬200余座,其中保存完好的大型封土冢4座,堪称“地下文物宝库”。

尤其是1978年发掘的擂鼓墩1号墓(曾侯乙墓),出土了乐器、青铜礼器、兵器、金器、玉器、漆木器、竹器等珍贵文物15404件,其中65件青铜编钟、鹿角立鹤、尊盘、编磬架、尊缶、连襟壶、建鼓座、金盏、十六节龙凤玉佩9件文物被定为国宝。

尤其是65件青铜编钟,是目前国内外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韵律最准、十二半音关系最完备的特大型打击乐器,震惊中外,堪称世界奇迹。

曾侯乙墓亦被誉为“地下音乐殿堂”、“藏满瑰宝的地宫”、“世界第八大奇迹”。

1981年发掘的擂鼓墩2号墓,出土珍贵文物2870多件。

其中:青铜编钟、古编磬等乐器49件;青铜礼器,如八鼎七簋、方豆70件。

擂鼓墩古墓群继曾侯乙墓、2号墓葬发掘后,至2010年又先后发掘了30余座中小古墓葬,已累计出土文物2万余件。

2008年《擂鼓墩古墓群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保函[2008]246号),200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予以公布(鄂政函[2009]100号)。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由原5平方公里扩至12平方公里。

【湖北省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问题研究3200字(论文)】

【湖北省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问题研究3200字(论文)】

湖北省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研分析报告目录湖北省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1)1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1)2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3)3随州市各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协同参与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着分散排放的特征,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着排放量的差异性。

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决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式。

由于生活污水会随着地表、流域而扩散,毫无疑问将影响周边村落的环境,也会造成村落之间生活污水的交叉排放问题。

其次,各个自然村单独处理本村生活污水,处理成本较高。

因此,协同治理模式是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路径。

1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2019年末,统计数据显示随州市户籍人口为19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9.2万人,乡村人口112.4万人,农村人口比率为63.89%,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率52.3%,远高于周边城市农村人口比率。

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是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产生较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由于随州市各县、市、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大,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及力量的差异也较大,因此造成了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较大的差异性。

从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形式来看,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具有如下三点特征:第一,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具备时段差异性。

随州市下辖县、区、市的农村劳动力需要外出务工,一般会在春节期间集中回农村。

这就造成了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呈现了时段差异性,在非节假日生活污水排放较少,而在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会陡增;第二,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呈现出地排与水排等两种排放形式。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饮用水、生活用水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随州市农村生活用水与饮用水使用过后产生的污水排放,当地农户主要采取直接倒在地面或者倒入附近河流进行排放;第三,随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呈现出分散的特征。

由于农村居住一户一居,而且某些村落户与户之间的居住距离较远,且由于农村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尚未完善,不少农村的生活污水排放仍以农户自主处理为主,呈现出分散的特征。

随州市经济发展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州市经济发展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州经济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多年来,在两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随州市全体干部群众克难奋进,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随州市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经济发展较快、且具有活力的区域。

但深入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加快经济建设发展对策做些探讨。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经济总量不大,对全市所辖区域的辐射带动不强。

随州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不能体现市域经济“主要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基本仍处于“增长点”阶段,形成“增长面”任重道远。

(二)规划不到位,发展缺乏蓝图。

部分地区至今没有系统科学地编制出台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的缺失,导致区内引进项目良莠不齐,结构不合理;布局随意问题比较突出,大小项目均沿316国道分布,形成大量的“插花地带”和典型的“国道经济”。

(三)招商引资质效不高,项目推进速度不快。

自从建市以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成功引进20多个大项目,引资额达到50亿元。

但在引进的项目中,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龙头带动型项目偏少,除波导、爱多电子外,其他项目的产业带动能力较弱,产业链延伸空间狭窄;招商引资存在手段单一、地域狭窄、队伍薄弱、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基本上依靠上门招商、节会招商等传统形式,招商地域限于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招商队伍由少量机关干部组成,缺乏专业招商人员。

建设项目规模小、建设周期长,并且存在“三少二老” 、“三低二慢”的问题:有效信息少、重大项目少、利用外资少,观摩时老面孔、汇报时老生常谈;项目履约率低、科技含量低、投资强度低,资金到帐慢、竣工投产慢。

(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对项目的承载力很弱。

2006年6月以前,受财政压力和融资渠道狭窄的制约,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累计不足3亿元,境内虽进行了316国道包装改造和波导路兴建,但基础设施远未达到“九通一平”要求,发展格局和框架无法拉开,基本上是围绕着单个项目配套基础设施。

随州发展前景

随州发展前景

随州发展前景随州作为湖北省重点支持的地级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州位于湖北省东部,地处鄂东南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

下面我将从经济、交通、旅游及产业等方面谈谈随州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典型的农业大市。

农业是随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丰富的粮食、水果、草药和养殖等资源。

随州市近年来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推广现代农业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进一步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业的发展为随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随州市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随州市位于鄂东南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交通路网发达,四通八达。

随州有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江岸铁路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

此外,随州还有著名的红安港,是长江、汉江和赤壁河交汇的重要港口,具有便捷的水路交通条件。

这些交通优势为随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再次,随州市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前景。

随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汉阳陵,也有著名的名山大别山、美丽的湖泊石门湖等。

随州市致力于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水平,通过举办各种旅游文化活动和丰富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随州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最后,随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通过政策扶持和创新创业活动,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和创业者投资兴业。

随州市也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随州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随州市作为湖北省重点支持的地级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州市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将逐渐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和旅游目的地。

介绍随州发展的作文

介绍随州发展的作文

介绍随州发展的作文在华夏大地的中部,有一个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地方——随州。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它没有北上广那样的繁华喧嚣,也没有苏杭那样的温婉柔情,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节奏和魅力风情。

随州这几年的变化,那真叫一个大!就拿交通来说吧,以前的路那叫一个颠簸,去个稍微远点的地方,感觉骨头都能给你颠散架。

现在可不一样了,宽敞的大马路四通八达,路面平整得像镜子一样。

记得有一次我从城里回老家,一路上那叫一个顺畅。

车窗外的风景刷刷地往后跑,路两旁的绿树像站岗的士兵,整齐地排列着。

新修的柏油路又黑又亮,标线清晰得好像是刚刚画上去的。

而且啊,路上的指示牌也特别清楚,就算是第一次来随州的人,也能轻轻松松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再说说随州的城市建设吧。

以前的随州城区,建筑比较老旧,街道也显得有些狭窄。

可如今,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那些现代化的住宅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小区里有绿树成荫的花园,有供人们休闲锻炼的健身器材,还有清澈见底的人工湖。

到了晚上,小区里的灯光亮起,温馨而又美丽。

还有那些大型的购物中心,里面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周末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在里面逛上一天,既能买到心仪的东西,又能享受愉快的时光。

说到随州,就不得不提它的特色产业——专用汽车。

随州可是闻名全国的“专用汽车之都”。

以前,这里的专用汽车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技术也比较落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州的专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现在,各种各样的专用汽车从随州驶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了世界。

我有个亲戚就在一家专用汽车厂工作,听他说,他们厂现在采用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他们还不断研发新的产品,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每次看到那些崭新的专用汽车从生产线上下来,他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随州的旅游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炎帝神农故里、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千年银杏谷等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就拿炎帝神农故里来说吧,以前那里的配套设施不太完善,游客的体验也不是很好。

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家乡随州的美景作文

篇一:《我的家乡随州 2》我的家乡随州1基本概况2地理环境3人口4资源1基本概况随州,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

随州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下辖一市一区一县:广水市、曾都区、随县。

随州素有“汉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称。

跨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

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襄十随汽车工业走廊重要城市,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荣誉: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世界四大古银杏群落之乡,世界三大兰花产地之一[1] 。

2地理环境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

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地形随州地理位置随州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多种地形兼而有之。

其中,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原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30%、%、和%。

随州因而形成了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随州因此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

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

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土壤随州区境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千枚岩和红砂岩等。

形成的农业土壤共三大类,即黄粽壤类、潮土类和水稻土类。

其中水稻土分布遍及全境,占耕地的%。

气候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关于湖北随州的介绍

关于湖北随州的介绍

关于湖北随州的介绍
湖北省随州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

随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5个县,总面积8318.4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700万。

随州市是一座交通便利的城市,拥有京港澳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距离武汉、宜昌、南昌等城市均在200公里以内。

随州市是一座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长江、汉江两大河流,水资源充沛,境内还有众多的湖泊、水库和温泉资源,如金沙滩、太子湖等。

随州市也是一座人文风景如画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名胜古迹,如宋城、青龙寺、吴王城遗址、刘备故里等。

此外,随州市还以美食闻名,有著名的随州糖蒜、随州鸭脖等特色美食。

总之,随州市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值得前来探索和游览。

- 1 -。

2021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热点范文8篇)范文2

2021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热点范文8篇)范文2

2021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热点范文8篇)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国内外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 比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等, 重视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汇总了8篇“生态环境问题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环境问题论文(热点范文8篇)之第一篇:试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和实质 摘要:人类未能正确处理好生产活动双重效应的关系,未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未能正确认识并合理处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造成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物质根源、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生态系统的解构、瓦解和毁灭, 但其实质却是人的危机、人类的危机, 是人类主体地位的危机和丧失。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根源,实质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引起的生态要素减少、生态结构瓦解、生态功能损害、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 转而又直接危害人的利益, 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现象。

就其实质而言, 它不是天灾, 而是人祸;不是单一问题, 而是由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综合性问题。

一、导致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物质根源 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这一活动的进行不可避免地具有正负两种效应。

生产活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变换过程, 其实质是改造物质对象, 打破自然平衡, 从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进行必然出现三个方面的重要后果:一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并对客观物质对象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必然要打破自然界原有的平衡;二是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必然有一定数量的废物排出, 最终排放到自然界中去;三是生产活动生产出一定的产品, 也就是物质财富。

很显然, 前面两个方面是对自然界平衡和秩序的打破、干扰, 是生产活动的负效应, 只有后一个方面才是对人类的积极作用, 是其正效应。

不难理解, 生产活动始终是正负两种效应同时存在的一个统一过程。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精选五篇)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精选五篇)

环境保护概论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环境保护概论论文《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论文环境保护问题之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保护问题之全球气候变暖摘要:气候从远古走来,像一个满是沧桑的老人,哪怕轻轻一颤,每个细胞里都会抖落出一地风云雷电的神奇故事;气候向未来奔去,像一个不知深浅的孩童,呼喊跳跃间,没有人道他将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

现如今,这个名叫“气候”的孩童似乎跨入了又一个青春期。

它忽冷忽热,变化多端,时而“好雨知时节”,时而“六月飘飞雪”,让人们神经紧张、眉头紧锁、难以把握。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要和热门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环境、气候、大气变暖、温室效应、环境保护正文:一、环境问题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然后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和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从而参与了自然界的无知玄幻和能量流动过程,不断改变着地球环境。

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地球环境仍然以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不断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常常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迅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又反过来要求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循环作用,直至现代。

目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发展到了十分尖锐的地步。

二、以生态恶化为特征的全球环境问题后工业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一次发生巨大变化。

特别从20世纪中叶开始,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使人类征服自然环境的足迹踏遍了全球,人类成为主宰全球生态系统的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

确实,在后工业革命短短几十年的过程中,环境问题迅速从地区性问题发展为波及世界各国的热点问题,从简单发展到复杂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海洋污染、植被破坏、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资源危机以及人口问题和城市化问题等。

环境为问题已从区域问题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

浅析贵州生态环境问题

浅析贵州生态环境问题

浅析贵州生态环境问题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前和自然几乎融为一体的贵州开始受到冲击,环境恶化在蔓延。

环境经过长期积累的污染和破坏,已不能像以前那样自我消化,贵州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关键字:贵州环境污染改善贵州环境目前状况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其地貌的显著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的美丽与神奇。

然而,贵州省生态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

贵州喀斯特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1.6%;石漠化面积达3.48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19.8%。

石漠化现象与水土严重流失现象已形成恶性循环。

除外,生活垃圾,企业的废气物排放,农村环境恶化等现象也在加剧着贵州的环境问题恶化。

这些皆是因为人们的乱伐森林、过度开垦和随意污染。

特别是解放后的30年中,森林面积锐减,环境急剧恶化。

虽然近几年来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比如农村环境问题的逐渐明显,企业面临处理废弃物的资金、技术难题,经济发展和环境的矛盾等许多问题。

贵州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分析贵州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众多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环境的随意破坏和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

曾经一度的乱砍乱伐,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开发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特别是开放前,环境破坏程度严重。

如今,此现象还在一些地方存在,比如农村环境的破坏,企业废气物排放和丢弃。

人们环境意识的淡薄。

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大部分人来自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人们的认识水平不够,相关部门也未能做到很好的宣传,致使人们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如今环境已不能像以前那样自我消化。

环境法制建设薄弱。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环境立法有待加强。

家乡随州的比较优势

家乡随州的比较优势

家乡随州的比较优势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家乡随州的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约260万,下辖曾都区,广水区和随县。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与其他城市相比,其比较优势主要有文化及旅游优势、生态优势,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

随州的文化及旅游优势在于: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神农故里。

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山镇),近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奇----编钟故国。

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美----旅游胜地。

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封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吴山鸡鸣山,相传得名于张三丰,道家发源地;高贵三潭风景区等。

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随州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上古有炎帝神农;春秋有季梁、随侯;战国有曾侯乙;唐时有胡紫阳,李白与胡紫阳交往频繁,写下了大量诗文,流传至今的有《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等,今随州拟重建餐霞楼,保护现光寺等文物古迹,扩建成现光山旅游名胜区;唐代诗人刘长卿曾在随州任刺史,有《刘随州集》传世;宋代有欧阳修,他4岁随母亲来随州投靠叔叔,24岁才离开随州北上求学,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南宋有名将李庭芝;元朝有明玉珍,明中后期有著名谏官杨涟。

随州的生态优势在于:随州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森林面积达到52.3%,随南地区甚至达到70%,完全是一个天然氧吧,堪称全省最适宜人居的地方。

随州发展规划

随州发展规划

随州发展规划随州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州也在积极推进城市的发展规划,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以下是随州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首先,随州要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州地处湖北省的交通节点,交通发达,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未来随州要进一步发展交通、物流等产业,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扶持,打造特色的旅游品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随州要加强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水平。

随州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第三,随州要强化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州要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投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等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的工作,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这样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随州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进区域发展战略。

随州周边有武汉、宜昌等大城市,与这些城市之间的合作对于随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州要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优势资源,加强与其的交流合作,形成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只有这样,随州才能更好地发展,实现城市的繁荣和进步。

综上所述,随州的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规划,才能实现随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随州新能源

随州新能源

随州新能源随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南水乡长江中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备发展新能源的良好条件。

近年来,随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随州市新能源的发展现状目前,随州市主要发展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

其中,太阳能发电是随州市最主要的新能源利用方式。

随州市有光热利用和光伏利用两种太阳能发电方式,光热利用主要用于热水供应,光伏利用主要用于发电。

随州市拥有大量适宜光伏发电的场地,例如大面积的草地、山坡和官庄等地方,具备发展光伏发电的良好条件。

此外,随州市还大力发展风能和生物能。

风电是利用风能产生的电能,随州市拥有一定的风能资源,通过建设风电场,可以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生物能是利用生物质资源产生能源,随州市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废弃物,可以将其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提供给城乡居民使用。

二、随州市新能源发展的优势随州市发展新能源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随州市地处长江中游,交通便利,靠近重要的交通枢纽,有利于新能源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2. 气候条件适宜:随州市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

特别是夏季高温,光伏发电系统的利用效率更高。

3. 资源丰富:随州市拥有大量的可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的资源,包括宽阔的山地、空地和丰富的农作物秸秆。

4. 能源需求巨大:随着随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发展新能源可以满足随州市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三、随州市新能源发展的挑战和对策随州市新能源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挑战:1.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相对于发达地区,随州市的新能源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市政府可以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和培养本土人才来解决这个问题。

2. 资金投入不足:新能源项目的投资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目前随州市的资金投入还比较有限。

市政府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项目,或者采取政府购买新能源产品的方式,提高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州市的资源摘要:随州的一些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森林,草场,矿产,能源,旅游资源等的分布的整体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在文中做了一一描述,最后着重介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笔者的建议。

关键词:随州,资源,矿产,旅游(一)土地资源随州市土地总面积961493.94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17%,人均土地0.38公顷。

其中农用地789206.81公顷、建设用地68181.48公顷、未利用地104105.65公顷,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2.09%、7.09%和10.82%。

山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平方公里、平畈530平方公里、河滩面积80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

随州市整体地势呈北部和西南部高,中部、东南部低,土地利用受此影响,区域差异明显。

耕地219829.46公顷(人均耕地1.31亩),约占土地总面积22.86%,主要分布在随州中部和东南部岗地平畈区。

园地12290.32公顷,约占土地面积1.28%,主要分布在曾都区南部的洪山,北部的草店,中部的何店、厉山、尚市、高城及广水的蔡河、郝店等乡镇的丘岗区,与耕地和林地交错分布。

林地465294.44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8.39%,主要分布在随州市北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区。

其它农用地91792.59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55%,广泛分布在全市农业用地区内。

东北和西北及西南部以山地为主,林园地优势较大,耕地质量较差,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

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分布零散;中部及东南部沿河地势平坦,以水田为主,耕作条件较好,是主要的水稻产区。

建设用地沿河及主要交通干道分布,城镇工矿用地相对集中,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大;其它大部分以丘陵岗地为主,水田、旱地各半,交叉分布,城乡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向城镇集中分布。

(二)气候资源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过渡型气候特征,气候资源优势比较明显: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

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降雨量多集中在5至8月,年蒸发量1450-1520毫米。

全市年平均光辐射量109.6卡/CM2,全年日照时数为2059-2083小时,日照率47-48%,夏季多,冬季少。

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3℃-16℃之间,极端最低温度-163℃,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2.3℃,最热月份(7月)平均温度28℃。

年平均相对湿度0.6-0.8.全市年平均风速3米/秒,4月最大(3.4米/秒),10月最小(2.6米/秒),历年极大风速22米/秒,风向东北。

全市全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频率12%,最少风向为西南风,频率1%。

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的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繁茂的枝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

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

但同时,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发生频繁,尤其以干旱居多,随州也是‚坨子雨‛频发地带。

(三)水资源辖区主要河流有涢水、氵厥水、氵差水、均水、漂水、广水河及应山河七大河流,境内流长330.5公里,流域面积6670.8平方公里。

州水库众多,水系发达。

全市有大小河流476条,均属山溪性河流。

境内为闭合流域,无客水过境,水资源自产自用,主要用于发电,灌溉,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等。

全市平均降雨量1004.2毫米,年降水总量70.2亿立方米。

目前已建成水库691座,其中大型水库8座,中型水库21座。

小(一)型80座、小(二)型水库582座,中小型水电站36座,装机1.9万千瓦,提水泵站610处,装机3.12万千瓦。

各类水利工程总蓄水能力26.51亿立方米,有效蓄水17.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81.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8.6%以上。

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1310亿立方米,正常年可利用量2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1.9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5亿立方米。

(四)森林资源随州森林,在地理划分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含常绿阔叶的落叶林亚带。

在湖北省划分的8个较小的带区中,属鄂北落叶阔叶马尾松、栎林区。

组成随州森林的乡土树种有60余科、120余属、200余种,松、栎为优势树种,约占全部树种总数的90%以上。

主要林种为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3类。

随州古时土布、木炭、蜜枣三大名产就有两个品种来自森林资源的薪炭林和经济林。

随州树林较多,因而林副产品也较多,在经营项目中有松脂、红根、花果、栓皮、橡碗、荆条、檀木棒、木柴、木炭、木耳、香菇等。

除松脂、红根、花果外,其余已成为随州的传统产品。

还有森林内的野生名贵药材,如大洪山中的七叶一枝花、金钗、贝母、天麻等。

另外,山林中还有许多珍稀动物,大洪山尤以金龟(又称断板龟)、大鲵(娃娃鱼)最为著名。

另外,绿色资源还是大洪山风景名胜区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是风景区的生命和灵魂。

(五)草场资源随州市草地资源十分丰富,共有597万亩可利用草场。

经过多年发展,该市养羊80只以上农户已达5100余户,并先后建成府河波尔山羊、万福南江黄羊等全国重要特色商品羊繁殖基地。

(六)矿产资源随州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52种矿产,包括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等。

1、金属矿产随州市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铁、铝、重稀土等,其次为钒、钼、锌,铅,还有少量的锰、钛、铍、铂、汞硒。

金矿查明资源储量7336千克,主要分布在曾都区东北部的小林淮河镇,北部万和镇的黑龙潭、枣园、汪家湾,封江乡的卸甲沟,西北部的吴山镇和新城镇等地,常有银、铜、钼等以共生或伴生矿产的形式与之共同产出。

铁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东北部的淮河镇,西南部的双河镇,矿石的主要成分为磁铁矿、赤铁矿。

截止2007年底,开发利用的铁矿矿产地3处。

铝土矿探明储量1623千吨,主要分布在曾都区西南部双河镇的张家泉,目前尚未开采利用。

钒铁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三里岗镇的冬青庙和青山寨,铜矿零星的分布于北部的万和镇,吴山镇,小林镇,规模较小,主要为矿点或矿化点,且常与铁,钼,金等以共生的伴生产矿的形式产出。

重稀土矿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矿区,累计探明储量30541千吨,分布在广水市广水办事处,目前尚未开采利用。

2.非金属矿产随州市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冶金辅助原矿产冶金用白云岩和萤石;化工原料矿产重晶石、磷矿、石墨矿、硫铁矿、含钾岩石等;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大理石、花岗石、辉绿岩、石灰石、瓷石、长石和粘土等,还有少量石棉、硅石、蛭石、墨玉和天河石等。

白云岩矿主要分布在广水市余店镇刘家冲和曾都区南部襄广断裂以南的扬子地台区的灯影组,矿石质量优良,目前尚未开采利用。

重晶石矿累计探明储量10778千吨,保有储量3062千吨,主要分布在曾都区南部的柳林镇、何店镇和洛阳镇等地。

柳林重晶石矿产于寒武系大堰角组底部。

开采矿山储量消耗较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如柳林重晶石矿金桥岭矿段,剩余可以开采的矿石量仅有20万吨,其中5万吨由于矿井被淹,也已无法开采。

钾长石矿截止2003年底内蕴经济资源量2783.9万吨,主要分布在曾都区西北部吴山镇、唐县镇和厉山镇等地。

唐镇-华宝-吴山-汪家湾新集-温家湾-三合店地区的钾长石矿,分布广,埋藏浅,量大质优。

由于吴山镇三合店岩体的边缘相分布面积较大,故矿区潜在的钾长石矿资源量将有近亿吨。

截止目前,我市长石资源尚未开发利用。

大理石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北部唐镇的华宝、淮河镇的红石及南部洛阳镇。

已开发的均为小型以下规模。

花岗岩矿在境内分布广泛,主要出露在曾都区北部的万和镇、草店镇、淮河镇,以及广水市武胜关镇、吴店镇、陈巷镇、太平乡等地,岩石类型为似斑状钾长花岗石、辉长辉绿岩、片麻花岗岩,是良好的建筑装饰材料。

目前已开发利用矿区主要有:吴山—万和花岗岩矿区、草店花岗岩矿区。

石灰岩广泛地分布在曾都区南部地区,量大质优,出露地表,最适合露天大量开采。

区内有石灰岩大型、小型矿床各一处。

我市的辉绿岩资源较为丰富,在广水、曾都区西南部大面积分布。

目前利用率普遍不高,主要用来做建筑石料。

河砂在市内也有分布,资源丰富,量大质优,估算储量达4.2亿吨以上。

磷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长岗镇和广水市广水办事处冷棚。

截至2005年底,累计探明储量687.3万吨,保有资源量546.7万吨。

已开发利用大洪山西北坡矿区张三坡矿段、田家湾矿区。

该矿产属国家保护性限量开采品种。

(八)能源资源随州市尚未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类矿产,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全部依赖外供。

(九)旅游资源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随州因隋朝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

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洞奇、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弋,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

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随州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祭祀、瞻仰、游览和聚集交往的圣地。

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厉山镇烈山石室,已荣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炎帝神农故里烈山风景名胜区现已建成,神农洞、万法寺,神农亭、功德殿等26个景点。

随州的旅游开发现状:两年前,随州市委、市政府依据市情,提出并实施‚举炎帝神农旗,打编钟古乐牌,擦亮两张‘文化名片’‛,随州以形成重要旅游集散地为目标,将炎帝、编钟两大文化资源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白云湖两岸旅游项目、神农公园等一系列工程,全面推进。

尽管如此,从随州市中心到大洪山的交通很不发达的现状依然未得到改善,一天到达那里的公汽次数寥寥可数,在同学及老师都向我询问随州的有关情况时,我将与这些旅游资源有关的人与物如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大洪山,华人寻根节等告诉他们后,几乎所有人都说不知道这些,就更别提知道我的家乡随州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