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

合集下载

两优28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两优28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两优28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唐浩月;郭承亮;王奕;朱伍艳;范水舟;罗必灿;耿月明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11()S2
【摘要】两优287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采用两系不育系
HD9802S与恢复系R287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早稻。

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6年通过江西省、湖南省引种审批。

200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超级稻,是湖北省自主选育的第1个超级稻。

米质达国标一级,填补了中国杂交水稻无国标一级优质米的空白。

该组合的成功选育是杂交早稻育种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总页数】2页(P44-45)
【关键词】母本直播;花期相遇;杂交早稻;湖北省;恢复系;两系不育系;超级稻;广西壮族自治区;制种田;中国杂交水稻
【作者】唐浩月;郭承亮;王奕;朱伍艳;范水舟;罗必灿;耿月明
【作者单位】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种子管理局;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
【相关文献】
1.两系杂交粳稻两优288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J], 李培德;方国成;徐华山
2.杂交水稻金优T 16母本直播高产节本制种技术 [J], 车崇洪;李育生;陈正福;李甫
荣;陆小燕;邓川;吴兰英;余启发
3.Y两优7号母本直播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J], 李智谋
4.两系杂交早稻‘两优17’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研究 [J], 唐文帮;雷东阳;邓化冰;陈桂华;王建龙;陈立云
5.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J], 周继勇;肖层林;刘爱民;肖为一;易图华;青先国;刘建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优287水稻品种好不好?

两优287水稻品种好不好?

两优287水稻品种怎么样?审定编:桂审稻2006003品种名称:两优287选育: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品种来源:HD9802S〔湖大51/红辐早〕×R287〔鄂早17×桂农07P6〕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107天左右比对照金优463早熟1~2天。

主要农艺性状〔两年平均值〕表现:株型紧束分蘖较弱叶色浓绿叶姿挺直芽鞘、叶鞘、叶舌、叶耳、稃尖均为无色抗倒性较强米质优每亩有效穗数万株高厘米穗长厘米每穗总粒数粒结实率80.5千粒重克谷粒长毫米长宽比。

米质:糙米率81.3整精米率61.2长宽比垩白米率12垩白度1.8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6级穗瘟损失率30综合抗性指数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挑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0;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1.2〔不显著〕;2005年消费试验平均亩产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2.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早稻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种晚稻7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公斤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

2、合理植。

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每亩根本苗8万或亩抛秧万蔸。

3、肥水理:适宜中等以上施肥程度栽培施足基肥早施重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酌情施好穗肥。

插后20天内保持浅水层往后干湿交替至成熟。

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76选育及制种要点

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76选育及制种要点

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76选育及制种要点吕德安(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武汉 430206)两优76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两系光温敏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自育材料R76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早稻品种。

父本R76由R287与金23B杂交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该品种2004年开始选育,2007开始配组,2011年、2012年连续2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区试,于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3003。

1 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1.1 亲本来源 母本HD9802S为湖北大学选育,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引进。

恢复系R76系用R287为母本、金23B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R287系湖北大学选育,金23B系湖南常德市农科所选育。

2004年夏在武汉用R287与金23B杂交,收F0种子30粒,2004年冬在海南种植F1,叶缘、叶鞘、谷粒稃尖都为紫色的为真杂种,混收种子;2005年种植F2群体2000株,群体中叶缘、叶鞘和谷粒稃尖出现紫色和无色的分离,选择生育期与R287相近,叶缘、叶鞘和稃尖紫色,具有株型好、穗大、着粒密度大、茎秆粗壮等优良性状的单株20个;从2005年冬在海南种植F3开始,通过海南和武汉两地穿梭育种,定向选择紫色叶缘、叶鞘和谷粒稃尖的优良单株,到2007年冬季种植F7时编号为H76的株系表现农艺性状稳定,株叶型好,穗型较大,着粒较密,粒型较大,叶缘、叶鞘和稃尖呈紫色。

在海南HD9802S通过人工去雄,与H76进行测配,2008年正季在鄂州进行组合优势鉴定试验,表现出株叶型态好,株高较矮,穗型短壮,生育期较早,丰产性好等特点,同时该品种与已审定的HD9802S系列早稻品种差异明显,遂将H76暂定名为R76。

1.2 选育经过 2007年春季在海南陵水用HD9802S 与R76初测。

2008年于湖北鄂州进行组合优势鉴定,该组合表现较为突出,同年秋季将该组合在鄂州科研基地复测大样。

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

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

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
吴和明;张忠元;卢开阳;周正明;付玲;董新国;王新刚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对湖北省选育的两优287、两优25、两优3419等20个杂交早稻品种进行了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两优287等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等优点,在湖北省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吴和明;张忠元;卢开阳;周正明;付玲;董新国;王新刚
【作者单位】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武汉,430070;黄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黄冈,438000;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武汉,430070;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武汉,430070;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武汉,430070;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武汉,430070;湖北省种子管理站,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3+1;S338
【相关文献】
1.早熟高抗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6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余厚理;刘兵;刘应胜;唐平徕;傅军如;肖长明
2.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27 [J], 舒冰;涂志杰;段洪波;杨前玉;刘庆;陈木炎;解晓峰
3.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组合陆两优28的选育与应用 [J], 杨远柱;符辰建;周永祥;
宋永帮;郑卫华
4.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68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 邓定武
5.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两优4号的选育 [J], 林荔辉;毛大梅;官华忠;潘润森;陈志伟;吴建梅;官智勤;周元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优2877水稻品种好不好?

两优2877水稻品种好不好?

两优2877水稻品种怎么样?审定编:国审稻20210007品种名称:两优2877申请者:中国种子集团三亚分、常德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者:中国种子集团三亚分、常德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28Stimes;中种恢2877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127.7天比对照天优华占长4.6天。

株高111.3厘米穗长21.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8万穗每穗总粒数171.6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2.2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2、3.0穗瘟损失率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9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高感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8长宽比3.1垩白粒率4垩白度0.8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0。

产量表现:2021 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2.1千克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4.9;2021年续试平均亩产530.9千克比天优华占增产4.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1.5千克比天优华占增产4.9。

2021年消费试验平均亩产529.4千克比天优华占增产5.1。

栽培技术要点:1.华南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左右;适当稀播培育壮秧。

2.插秧秧龄一般不超过25天抛秧秧龄不超过20天。

栽插度以20厘米times;20厘米或18厘米times;25厘米为宜每亩插足根本苗6万~8万苗。

3.中等肥力田块种植施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多施用有机肥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比例1:0.6:1为宜基肥和分蘖肥占施肥量的80~90穗粒肥占10~20;在水分理方面采取浅水栽插、深水回青、浅水分蘖、后够苗及时露田或轻度晒田生长旺盛的田块那么进展重晒田一般的田块那么轻晒等措施。

4.病虫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沿海和大片田洋地区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该品种符合稻品种审定通过审定。

适宜在广东〔粤北稻作区除外〕、广西桂南、海南、福建南部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利用3对SSR标记鉴定两优287种子纯度及对杂株类型的定量分析

利用3对SSR标记鉴定两优287种子纯度及对杂株类型的定量分析

降雨、 降温过 程 , 刚刚 收获来 不及 晾晒 的果穗 种子遭 使
受 冻害 ,受冻 严重 的 因发 芽率 降低过 大 而失去 种用 价 值, 给公 司和农 户造 成重 大 的经济损 失 。 因此 , 种子 脱 水 晾 晒已成 为制种成 败最 后 的也是 最不 容忽视 的一 个 环 节 。 当前 情况来 看 , 就 各种子 公 司新上 的果穗 烘 干设
型 相 对 区分 开 的 3对 SR 标 记 , 用 筛 选 出 的 3对 S R 标 记 对 正 季 鉴 定 中 的 同 一份 样 本 进 行 分 析 , 定 出的 种 子 纯 度 S. 利 S 鉴
及 各 杂 株 类 型所 占 比例 与 大 田 正季 鉴 定 中的 结 果基 本 吻 合 。 关 健 词 : 交 水 稻 ;S 分 子 标 记 ; 现 型 ; 度 鉴 定 ; 株 类 型 ; 析 杂 SR 表 纯 杂 分


中图 分 类 号 : 1 . 7 S5 1 3 0 文 献标 志码 : A
・ 验研 究 ・ 实
文章 编 号 :1 0 — 6 0 2 1 )8 0 2 — 3 0 5 2 9 (02 0 — 0 4 0
利 用 3对 SSR标 记 鉴 定 两 优 2 7种 子 纯 度 8 及 对 杂 株 类 型 的 定 量 分 析
种子 纯度是 种子 质量 的一个 核 心指标 ,是 企业购 销种 子 的关键依 据 ,也是 企业 生存 之根本 。种 子纯度
作者 简介 : 承 亮 ( 9 2 , , 北 黄 冈人 , 士研 究 生 , 业 于 郭 1 8 一) 男 湖 硕 毕
华 中农 业 大 学 , 主 要 从 事 杂 交 水 稻 制 种 及 分 子 生物 学检 现
结果 都要 详 细记载 人档 , 责任 人 当场 签 字认定 , 以此 并 作 为评定 去雄 质量 好坏 的依 据 。 同时 , 取分 户种 子 田 采 超标 报废 制度 , 去雄关 键 时期 , 发现 散粉 株立 即割 在 若 除散粉 株周 围 2~3米 的母 本植 株 ,以清 除散 粉 自交

对两优287品种示范区高产高效实践的思考

对两优287品种示范区高产高效实践的思考

对两优287品种示范区高产高效实践的思考
施星明;丁金海
【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8(14)13
【摘要】2007年怀宁县石牌镇两优287品种保姆剂无塑盘旱育秧抛秧示范区"三大"效益显著,示范幅射作用大.带动.了全镇早稻品质、单产、效益的提高.全面推广应用该镇的经验与做法,重点在落实上下功夫,常抓不懈.是扭转安庆市早稻生产能力偏低局面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2页(P213-214)
【作者】施星明;丁金海
【作者单位】宿松县佐坝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安徽宿松,246230;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安徽安庆,246001;宿松县佐坝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安徽宿
松,246230;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安徽安庆,24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31
【相关文献】
1.水稻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2.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两优287等品种的鉴定
3.杂交籼稻品种晶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4.杂交籼稻品种晶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5.优质早稻杂交新品种——两优287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优质杂交中稻广两优272制种技术的站农科论文

分析优质杂交中稻广两优272制种技术的站农科论文

分析优质杂交中稻广两优272制种技术的站农科论文广两优272分蘖力较强,有效穗数241.5万/hm2,属大穗型品种。

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抗倒性强,成熟时叶青子黄。

制种一般单产 2 250 kg/hm2左右,高产田块到达3 000 kg/hm2。

现将该品种主要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特征特性1.1 父本R7272特征特性R7272在武汉地区5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7~18片,播始历期105~108 d,属迟熟中籼类型。

株高124.3 cm,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大,抗倒伏性强。

叶色浓绿,叶鞘、颖尖均无色,米质优。

后期落色好,秆青子黄不早衰。

平均每穗实粒数180.3粒,每穗总粒数207.4粒,牢固率86.93%,着粒密,千粒重30 g左右;单株抽穗历期6~7 d,群体抽穗较整齐,历期10~12 d,花粉量较大。

花时集中,09∶30始花,11∶00盛花,13∶00终花,全田盛花期一般在始穗后2~8 d。

对“920”敏感。

1.2 母本广占63-4S 特征特性广占63-4S在武汉地区6月上旬播种,主茎总叶数13~14片(随播期推延而削减),播始历期75~78 d。

株高90~95 cm,分蘖力中等,株型松散适中;穗大粒多,平均每穗总粒数145~165粒,千粒重25 g左右。

广占63-4S抽穗后其次天开头开花,柱头外露率高达80%左右,单穗开花历期约4~5 d,群体抽穗扬花历期约13 d,见穗后第四天进入盛花期;花时比父本偏早,一般8∶30始花,9∶30盛花,12∶00终花。

对“920”敏感。

2 主要制种技术2.1 选好制种基地制种基地要求温光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排灌便利、病虫害少、旱涝保收、交通便利和连片集中,留意避开有水稻病虫检疫对象的田块,同时应避开冷浸田、烂泥田和用泉水浇灌的田做制种田[2]。

要严格隔离,采纳时间和空间隔离。

时间隔离是指制种田一般应比其他田块早25 d或者迟20 d抽穗;空间隔离是指在丘陵地区隔离距离50 m 以上,在风力较大、平原湖区隔离距离要求100 m以上,在此范围内,除种植父本外,不能再种同花期的其他水稻品种。

水稻良种――两优287

水稻良种――两优287
两优287的直链淀粉含量 适中,一般在15%-18% 之间,能够保证米饭的弹 性和口感。
抗性表现
抗病能力强
两优287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常见水稻病害的抗性较强,能够
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耐旱耐涝性强
两优287的根系发达,能够有效 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具有较 强的耐旱和耐涝能力,能够在不 同水分条件下保持较好的生长和
科研持续投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优287 的生产性能和抗性科研 机构和种子企业会持续加 大科研投入,进行品种改 良和优化。
推广应用范围扩大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种 植结构的调整,两优287 的推广应用范围也将不断 扩大,为更多地区的农民 带来丰收和效益。
与绿色农业相结合
在未来,两优287可能会 与绿色农业相结合,例如 通过采用有机种植、生物 防治等绿色农业技术,进 一步提高其品质和产量。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种植密度,通常在每亩1.5万至2万株之 间。
株行距
合理的株行距设置有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和群体通风效果,促进植株生长和产 量形成。
科学施肥
基肥
施用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 壤肥力。
追肥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适时追施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以满 足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选育过程
在多地进行了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验证了两优287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优 势。
02
CATALOGUE
两优287的特征特性
农艺性状
生长周期适中
两优287的生长周期为135-140天 ,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产 量。
分蘖能力强
两优287的分蘖能力强,能够形成 较为茂盛的稻株,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

水稻品种――两优287

水稻品种――两优287

水稻品种――两优287审定编号:桂审稻2006003号品种名称:两优287选育单位: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品种来源:HD9802S(湖大51/红辐早)×R287(鄂早17×桂农07P6)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中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比对照金优463早熟1~2天。

主要农艺性状(两年平均值)表现:株型紧束,分蘖较弱,叶色浓绿,叶姿挺直,芽鞘、叶鞘、叶舌、叶耳、稃尖均为无色,抗倒性较强,米质优,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株高97.7厘米,穗长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41.4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4.1克,谷粒长10.4毫米,长宽比3.7。

米质:糙米率81.3%,整精米率61.2%,长宽比3.3,垩白米率12%,垩白度1.8%,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2%;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级,穗瘟6级,穗瘟损失率30%,综合抗性指数6.0,稻瘟病的抗性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9级。

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筛选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74.2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0%;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53.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1.2%(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0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2.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早稻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种,晚稻7月上旬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5~2.0公斤,插植叶龄4~5叶,抛秧叶龄3~4叶。

2、合理密植。

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8万,或亩抛秧2.2万蔸。

3、肥水管理:适宜中等以上施肥水平栽培,施足基肥,早施重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情施好穗肥。

插后20天内保持浅水层,往后干湿交替至成熟。

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玉米新品种耕玉287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玉米新品种耕玉287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玉米新品种耕玉287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杨春燕;刘辰华;李彭伟;贠清峰;洪清爽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24()4
【摘要】耕玉287是漯河市耕天下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19QDA5为母本、自交系19QDB5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玉米单交种。

该品种具有耐高温、抗病抗倒、丰产稳产、品质优、适应性广、三硬一快(籽粒硬、穗轴硬、茎秆硬、后期脱水快)等特点,于2023年7月通过河南省审定。

本文作者主要对耕玉287的选育过程及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79-181)
【作者】杨春燕;刘辰华;李彭伟;贠清峰;洪清爽
【作者单位】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耕玉1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玉米新品种耕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3.玉米新品种保玉17号的选育与栽培制种技术
4.青贮玉米新品种南玉21号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5.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会玉336的选育及制种与栽培技术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富两优2877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富两优2877

2023年第8期新品种129高产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富两优2877刘忠奇 段志杰 郑瑞丰 杨 毅 周 华 刘志敏余 灿 江 韬 冯海涛 晏 科 张 鹏(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生命科学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富两优2877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富186S与恢复系中种恢2877杂交配组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中稻品种。

该品种株叶形态好、丰产性和综合抗性好,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26045。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富两优2877;高产;选育A New Medium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with High YieldFuliangyou 2877LIU Zhongqi,DUAN Zhijie,ZHENG Ruifeng,YANG Yi,ZHOU Hua,LIU Zhimin,YU Can,JIANG Tao,FENG Haitao,YAN Ke,ZHANG Peng(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China National Seed Group Co.,Ltd.,Wuhan 430000)高产一直是水稻科研育种的重要目标,但随着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开展多目标聚合育种组配出高产、优质、多抗、轻简化易栽培的品种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因此,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工作者采用多抗、米质优良的父本中种恢2877与株型美观的母本富186S组配育成高产优质易栽培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

母本富186S是合肥科翔种业研究所以W115S为母本、1892S为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多代穿梭和人工增压选择育成的温敏核不育系。

2012年春在海南三亚用W115S与1892S杂交,后代经三亚、合肥连续5年10代穿梭筛选,于2018年定向培育而成两用核不育系富186S育性稳定,不育起点温度低(≤ 23.0℃),分蘖力强、株叶形态好、异交习性好、易制种。

水稻良种――两优287

水稻良种――两优287

水稻良种――两优287品种来源:湖北大学与湖北种子集团公司用自选的两系不育系HD9802s与恢复R287配组而成。

产量表现:2003年在湖北省区试中,平均亩产481.15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8%,增产极显著,居首位。

2004年湖南早稻预试中,平均亩产492.0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3增产7.5%。

2004年在江西早稻预试中,平均亩产454.60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4.24%。

在2004年广西省预试中,平均亩产474.2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0%。

特征特性:生育期:2003,2004年在湖北省区试中,全生育期113天,比对照金优402早熟4天;生物学性状:株高85.49cm,株型紧凑,茎杆较粗壮,穗形较大,穗层较整齐,结实率高;叶色绿,剑叶短挺;谷粒细长,桴尖无色,成熟时叶绿籽黄。

经济学性状:亩有效穗21.17万,每穗123.59粒,实粒98.3粒,千粒重25.31克。

米质:出糙率80.4%,整精米率65.3%,垩白粒率10%,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9.46%,胶稠度61mm,粒长7.3mm,长宽比3.5,稻米品质优,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抗性:区试鉴定感白叶枯病,高感穗颈稻瘟病;大田示范中抗病性好。

要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5公斤,秧龄不超过30天。

2、合理密植,保证栽插密度,株行距13.3cmX20cm (4寸×6寸),每穴插2―3粒谷苗,亩插基本苗10―12万。

3、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亩施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5公斤。

以基肥为主,约占总肥量的70%,追肥占20%,穗肥占10%。

4、科学管理,强调早发,适时晒田,后期严格控制氮肥,以防贪青倒伏。

注意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

5、适时收获,注意脱晒方式,防止曝晒,以保证稻米品质。

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

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

制种区域制种季节亲本播种期时差∥d 播始历期∥d 抽穗扬花期鄂东、南双季稻区及江汉平原地区;湘中、南春制R 104-17—04-2070~7206-26—07-06地区;福建三明地区R 204-24—04-277A 04-22—04-25567~69夏制R 106-1555~5708-10—08-20R 206-205A 06-1555~57秋制R 107-0555~5708-30—09-10R 207-105A 07-0555~57广西桂林双季稻区秋制R 107-05—07-1055~5709-01—09-15R 207-10—07-155A 07-05—07-1055~57广西南宁、北海双季稻区秋制R 107-20—07-2555~5709-15—09-25R 207-25—07-305A07-20—07-2555~57表1两优287在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制种季节亲本播种期及最佳抽穗扬花期两优287系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个温敏型两系早杂新组合[1]。

自诞生以来,由于产量高、米质好、抗倒性强等众多优点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2004年开始进入大田制种,制种面积逐年扩大(从2004年的20hm 2扩大到2011年的1333hm 2),制种技术逐渐成熟(从单纯的春制发展到春、夏、秋3季制种),制种基地趋于稳定(由省内试制辐射到湖南、福建等省),制种产量年年攀升(从最早的单产不足1500kg/hm 2到现在一直稳定在2250~2625kg/hm 2)。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亲本的主要特性用HD9802S 与R287配组而成。

1.1HD9802S一是育性稳定。

在幼穗分化的4~6期(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日平均温度23~24℃连续4~5d ,育性波动不大,自交结实率很低。

二是柱头外露率高,开花习性好,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柱头外露率高达70%以上;开花习性好,开颖角度大,花时较早;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夺取高产的潜力很大。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27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27

-16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6.1 粮食作物
长0.1 天。 株型较 紧 凑 , 分 蘖 力 中 等 , 茎 秆 粗 壮 , 抗倒性较强, 茎秆基部有部分露节现象。 叶色浓 绿, 剑叶较短、 挺直, 生长势较旺。 后期熟相好, 谷粒黄色, 长粒型, 稃尖无色、 无芒。 主茎总叶 片 13~14 叶 , 株 高 86.9 cm, 穗 长 20.3 cm, 有 效 穗 325.5 万/hm2, 每 穗 总 粒 数 111.1 粒 , 每 穗 实 粒 数 94.9 粒 , 结 实 率 85.4% 。 穗 大 粒 多 , 着 粒 密 度 5.47 粒/cm,千粒重 25 g。 3.2 稻米品质优
2008 年 在 荆 州 手 工 测 交 组 合 HD9802S/R27; 2009 年夏荆州种植观察测交组合,表现分蘖力强、熟 期早、结实率高、熟相好,同年也进行了小面积制种。
2010 年在荆州进行品比试验,增产优势明显。 20112012 年 参 加 湖 北 省 早 稻 区 域 试 验 ,2014 年 12 月 通 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 审稻 2014001。
粮食作物 2016.1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 27
舒 冰 1,2,3 涂志杰 1,2,3 段洪波 1,2,3 杨前玉 1,3 刘 庆 1 陈木炎 1,3 解晓峰 1 (1.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荆州 434020;2.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 430064;
3.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荆州 434023)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该组合属中熟偏迟籼型两系杂交早稻, 在湖北
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 111.5 天, 比对照鄂早 18

两优287烟后制种高产技术

两优287烟后制种高产技术

水分蘖 ,够苗搁 田,坚持 “ 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 苗”的原则 ,孕穗不断水 ,抽穗扬花灌深水 ,灌浆
乳熟 以湿 润为 主 ,养根 保 叶促 粒 重 ,防止 早 衰 。病 虫 防治 重 点 :强 氯 精 浸 种 杀 菌 ,秧 田期 防治 稻 蓟 马 ,水稻 孕穗 破 口期 、齐穗 期 防治 稻 瘟 病 和 纹 枯
稻纵 卷 叶螟 、大螟 、二 化 螟 、三化 螟 、稻 飞虱 及 稻
前后作情况、病虫害发生特点 、农户栽培 习惯等诸 多 因素 ,首先 确定 适合 的主推 品 种 和确 实 可 行 的产 量 目标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制 定 规 范 化 的 栽 培 技 术 方
案 ,通 过 抓 好 适 时 播 种 、合 理 密 植 、测 土 配 方 施
族 自治 区农 作 物 品 种 审 定 委 员 会 审 定 ,表 现 产 量 高 ,生 育期适 宜 ,农 艺 性 状 好 ,成 熟 期 青 枝 腊 秆 , 叶绿谷 黄 ,不早 衰 ,抗倒 伏 ,米 质 达 国标 优 质 稻 谷

34 0 ) 5 50
制 种 高产技 术 总结 如下 。
1 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瘟病 、纹枯病 、细条病 的测报准确度 ,做 到适时合 理用 药 。从 节 本 增 效 角 度 ,喷 药 防 治 并 非 越 多 越
好 ,只有 测报 准确 ,用 药 科 学 ,防治 及 时 ,才 能 确
保科 学 防治效 果 。实践 中尤其 要 抓 住破 口抽 穗 期 这

肥 、病虫害综合防治 ,推广抛秧 、机插 、机收等省 工 、省 力 、节本 、增 产 的配 套 技 术 ,使 良种 良法 组
5 5 ,该 不 育 系 株 叶 形 态 好 ,株 型 集 散 适 中 , 4~ 5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
摘要介绍两优287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以指导该品种的制种。

关键词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特征特性
两优287系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个温敏型两系早杂新组合[1]。

自诞生以来,由于产量高、米质好、抗倒性强等众多优点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2004年开始进入大田制种,制种面积逐年扩大(从2004年的20 hm2扩大到2011年的1 333 hm2),制种技术逐渐成熟(从单纯的春制发展到春、夏、秋3季制种),制种基地趋于稳定(由省内试制辐射到湖南、福建等省),制种产量年年攀升(从最早的单产不足1 500 kg/hm2到现在一直稳定在2 250~2 625 kg/hm2)。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两优287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亲本的主要特性
用HD9802S与R287配组而成。

1.1HD9802S
一是育性稳定。

在幼穗分化的4~6期(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日平均温度23~24 ℃连续4~5 d,育性波动不大,自交结实率很低。

二是柱头外露率高,开花习性好,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柱头外露率高达70%以上;开花习性好,开颖角度大,花时较早;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夺取高产的潜力很大。

三是对九二〇较敏感。

在不喷施九二〇的情况下,单穗可抽出2/3,苞茎问题很容易解决。

四是生育期较短,适合春、夏、秋3季制种,栽培水平高的双季稻区还可以进行同田春、秋双季制种,可以适应不同生态区域制种,生产适应性广。

五是抽穗扬花期抗高温和低温的能力较差,穗部温度连续3 d低于25 ℃或高于35 ℃时裂颖率较高。

六是与R287的播始历期基本相同,不存在花期相遇问题,与R287的高度差非常合理(R287比HD9802S高20~30 cm),适合人工绳索授粉,降低劳动强度。

1.2R287
R287的分蘖能力较差,但穗子较大,单穗开花时间较短一般为3~4 d。

花粉量充足,群体开花散粉的时间较集中,一般为7 d左右。

不抗稻瘟病,应注意及时防治叶稻瘟和穗痉稻瘟病。

2制种技术
2.1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
两系组合不论春、夏、秋季制种都存在不育系育性转换的风险,一般春季制种大于秋季制种、秋季制种大于夏季制种[2-3]。

因此,在确定播种期时,首先要考虑育性风险,再考虑抽穗扬花期的气候条件。

只有在确保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幼穗分化的4~6期)避开连续3 d以上日平均温度低于24 ℃的不良气候条件,才能确定父母本的播差期,再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选择最佳的抽穗扬花期。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两优287制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不育系抽穗扬花期的气候条件。

若抽穗扬花期的日平均温度保持在25~28 ℃,盛花期穗部温度不低于25 ℃或高于35 ℃,不遇到连续3 d以上的阴雨天气,田间相对湿度80%左右,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可高达60%以上,且颖壳闭合好,裂颖很少,平均单产可达3 000 kg/hm2。

根据近几年的生产经验,研究不同生态区域两优287春、夏、秋3季制种的最佳抽穗扬花期及亲本播种期如表1所示。

2.2加大父母本用种量,适时稀播培育适龄壮秧
(1)确保父、母本的用种量。

大田制种用种量为父本15 kg/hm2、母本45.0~52.5 kg/hm2。

(2)药剂浸种,科学催芽。

根据天气状况,结合预定播期,确定浸种日期。

父母本均先用强氯精浸种消毒。

具体方法:经过淘洗去除秕谷后,将种子用清水预浸8~10 h,用强氯精10 g对水5 kg浸种5 kg,浸种8-10 h,反复冲洗后沥干水分,再用清水日浸夜捞、间歇浸种,至种子破胸为止;然后用温水淘洗,用透气沥水的包装袋包装上堆,促进保温催芽(浸种子的包装袋一定要透气沥水,及时松窝炼芽,防止闷芽和高温烧芽);种子发芽后即可抢晴播种。

(3)适时稀播匀播,培育适龄壮秧。

父母本稀播水育秧,秧田播种量150~180 kg/hm2,每1 hm2制种安排3.00~3.75 hm2秧田,秧田与大田比1∶3~4,夏、秋季制种秧龄15~18 d,春季制秧龄22~25 d。

秧田要求选择排灌方便、地力肥厚、避风向阳的田块[4]。

施足秧田底肥,一般田块施复合肥450~600 kg/hm2,并适量施用有机肥,于播种前耕整好,开厢、息板,上浆播种。

播种前于厢面撒施呋喃丹30~45kg/hm2。

父、母本立针前坚持湿润管理,二叶一心期灌浅水并施断奶肥,施用尿素60~75 kg/hm2,坚持浅水勤灌,促进秧苗分蘖[5]。

移栽前5~7 d施送嫁肥,施用尿素45~60 kg/hm2;秧苗期要防治好防稻蓟马及其他病虫害,移栽前1 d喷洒送嫁药。

2.3重施底肥,适时移栽,合理安排行比,插足大田基本苗
(1)重施底肥,N、P、K配合。

施水稻制种专用复混肥600~750 kg/hm2
或进口复混肥600~750 kg/hm2(春制可施碳铵600~750 kg/hm2、过磷酸钙600~750 kg/hm2)、氯化钾112.5~150.0 kg/hm2、锌肥15~30 kg/hm2,肥料一次入库。

(2)严格控制秧龄,适时移栽。

夏、秋季制种时,两优287的秧龄严格控制在16~18 d,春制的秧龄严格控制在22~25 d;视天气状况灵活掌握具体的栽插日期,做到不插隔夜秧,不插超龄秧。

(3)合理安排行比,插足大田基本苗。

制种田按25~27 cm开厢,父母本行比2∶14~16,父本株行距17 cm×20 cm,插3~4粒谷苗,插6.00万~6.75万蔸/hm2,一期父本与二期父本按3~5蔸间插;母本株行距,插2~3粒谷苗,插39万~42万蔸/hm2,父本与母本间距一边20 cm,另一边27 cm(操作行);若采用单行父本,按17 cm开厢,父母本行比1∶10,父本株距13~17 cm,父本与母本间距20 cm,一期父本与二期父本按1~2蔸间插。

2.4加强大田肥水管理,搞好病虫防治
(1)早施追肥,早管促早发。

父、母本插后1~2 d,追施促蘖肥,施尿素75.0~112.5 kg/hm2,父、母本同施;父本在移栽后5~7 d视苗情补追1次肥,追施尿素60~75 kg/hm2、氯化钾60~75 kg/hm2;母本进入幼穗分化5~6叶时,对叶色脱绿的田块轻追1次保花肥,施尿素75 kg/hm2或进口复混肥112.5 kg/hm2,以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