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十版 导论
财政学(第十版)课件: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一、理解财政平衡
• 收大于支 有结余 • 支大于收 有逆差 • 收支相等
即财政顺差; 即财政赤字; 即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平衡为最理想状态 。 从实际经济运行来看,收入与支出恰好相等 的绝对平衡状态是很少见的。
一、理解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的分类 1、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按时间因素
SD=(G-tYf) CD=DEF-SD=(G-tY)-(G-tYf)=t(Yf -Y) DEF=CD+SD=(G-tYf)+t(Yf-Y)
一、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
(三)区分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政策意义
(1)采取何种财政政策,是采取扩张性政策还是采 取紧缩性政策,不能由主观意志决定,应当是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形势和当前财政赤字 性质的正确判断。 (2)一般说来,财政政策(至少在短期内)既改变 结构性赤字又改变周期性赤字,财政措施在增加(减 少)结构性赤字的同时可能减少(增加)周期性赤字。
一、财政赤字(或财政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
(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 区分依据:根据财政赤字和经济运行的关系,通常按
照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 。 现实的财政赤字是由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两部分组
成的。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 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 的波动而增减。
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政府通过增加基础货币为财政赤字 融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称之为赤字货币化。
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1、债务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因为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购买国债,购买当时都表现 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减少,但财政支出后,准备 金又会恢复,准备金不变,货币供给规模也不变,财政赤字 只是以替代方式嵌入总需求,并不会增加总需求,因而赤字 债务化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陈共财政学(第十版)ppt (11)[43页]
一、国 际 税 收
(四)税收饶让
举例说明: 假设A国某公司在B国设立分公司,并有所得10万元。
已知B国所得税为30%,按税法规定,B国可对该项所 得征收3万元的所得税,但B国给予税收减免,改按 15%的税率征税;当A国政府在对该公司来源于B国的 所得征税时,如果仍以3万元作为该公司实纳外国所得 税进行税收抵免,而不对该公司在B国获得的1.5万元 (即10万元×15%)减税进行补征,即称为 税收饶让。
一、国 际 税 收
(一)国际税收的内涵
举例来说,某A国人(简称A-1)在B国从事 经营且有所得C,A、B两国共同对A-1的 C所得提出征税要求,形成两重征纳关系, 但在C一定的情况下,两重征纳互相制约, 反映的是两国谁多征谁少征的分配关系, 这是国际税收的本质内涵。
一、国 际 税 收
(二)税收管辖权及其交叉或冲突
2.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主要是确认缔约国一方的跨国 纳税人在另一国所负担的税收和有关条件,不能与该国本 国纳税人在相同情况下的税负和有关条件有所差别;
3.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关 税
(一)关税概念 (二)保护关税 (三)特惠贸易安排 (四)世界贸易组织(WTO)与我国关税政策 的协调
二、关 税
税收管辖权实际上 指的是国家在征税方面 所拥有的权力,具体来 说,指的是一国政府有 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 征哪些税和征多少税。
一、国 际 税 收
(二)税收管辖权及其交叉或冲突
两类不同性质的税收管辖权:
1.按属地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称为地域 税收管辖权或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2.按照属人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分为公 民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
(一)关税概念 2、关税与贸易条件
第一章 导论 《财政学》PPT课件
(二)财政学的发展
与财政的概念和内涵认识演变相一致,财政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 认识深化和逐步明晰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 段:传统财政学和现代财政学。
1、传统财政学阶段(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 2、现代财政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来)
第二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财政问题不能仅仅以财政部门的收支活动 作为唯一的研究对象,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讲 的“大财政”与“小财政”之分。前者指的是 以整个政府的收支作为考察问题的基础,而后 者仅仅以政府中财政部门的收支作为考察的基 础。
科学的经济学之所以产生于这一时代的必然性 在于,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如何很好地组 织急剧膨胀的要素资源使其得以被有效率地利 用,越来越成为一个在经济领域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而在现代,这一问题又远较前代复杂 得多,这时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市场的一般形 态也正好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得以迅速地成 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样,探 究复杂而非直观的市场制度背后的规律性就成 为了一种时代的要求。
二、财政学源于经济学
亚当·斯密(1776)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研究》被恩格斯誉为是创立了财政学的著作。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 系统地论证了赤字的经济合理性,冲击了古典 的(量入为出)原则。
三、财政学的发展
(一)财政概念的演变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 收支分配,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种公共经济活动。
财政学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图 中所示的路径2上
图1-1 经济行为、制度与结果
第三节 财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研究方法
财政第一章财政学导论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11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四、财政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自由竞争时期 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 (1)保护社会的安全,免遭外族的入侵; (2)维持社会秩序,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处于一个工
整的地位; (3)提供人们需要的但是市场又不能提供的公共工
程和公共设施。 【人物档案】亚当·斯密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3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二、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财政现象无处不在: 从出生、上学、工作、休息、退休、死亡,都离不
开财政的支持。
【小案例】我们可能忽视的财政现象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4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二、学习一些中国古代财政思想
• 藏富于民,培植财源 • 财政收支平衡思想 • 运用财政手段调节经济 •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
2020/12/10
财政金融学院
7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 财政学的特殊视角
财政学将整个国民经济看成“公”和“私”两大部 分,并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在整个经济中,哪些事该让政府去做,哪些事该让 私人去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 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 1)实证分析, 2)规范分析。
2020/12/10
返回
财政金融学院
5
第一节 财政与财政学
三、财政学研究的对象
• 财政学研究的对象是政府 1)规模巨大; 2)具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可以强迫其他实体服
从它的意志 3)政府所拥有的财产,所得的收入不是某个人或某
陈共财政学(第十版)ppt (16)[43页]
(3)固定性
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 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 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预定 的标准征税。
即征税有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又有相对稳定性。
税和税
收收
分 类
术 语
贰
税收术语
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
(1)强制性
(2)无偿性
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 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 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指的是不 能直接、立即、均等获得补偿。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 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福利” 。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难以兼顾。 没有效率 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没有公平的效率也无法持续。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公平类税收原则 效率类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能力原则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 确实简化原则
•税收中性问题
课税标准: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
税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
税率。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 。
税率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 —量能纳税的原则
税收术语
税收能力:(tax capacity)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
一是纳税人纳税能力,二是政府的征税能力。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 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 东西。”
陈共财政学(第十版)ppt (5)[29页]
•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
•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是政府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 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 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
•GDP分配格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 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
增长变化总趋势
图显示,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
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 及其经济影响
财政收支形势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①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
②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
③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
④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
“九五”至“十一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
良性循环的历史过程
的增我
实长国
证变财
分化政 析趋收
贰
势入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一 增长变化总趋势
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二 下降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
三
“九五”至“十一五”时期实现财政 收支的良性循环的历史过程
四
“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收入形势出 现新的变化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参见下图:
财政收入规第九模与构成分析 章
壹 的影 因响 素财 政 收 入 规 模
贰
化我 趋国
势财
的政
实收
证入
分增
析长
变
叁
节 政
规 模
我 国
策水当
平前
评财
估政
和收
调入
目录
肆 成我 和国 非公 税共 收财 入政 分收 析入 构
《财政学》第01章 导论
1.3 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1. 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是由私人部门经 济和公共部门经济共同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混合经 济。 2. 在混合经济中,私人部门由追求自身利益(selfinterest)的居民和企业组成,私人欲望的满足通过市 场价格机制达成;公共部门由追求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的政府组成,公共欲望的满足经由政府预算 决策机制实现。 3. 为了描述混合经济运行的基本轮廓和总体面貌。我们 先考察一个仅由家庭和企业组成、没有政府存在的私 人部门经济的框图;然后,我们在框图中加入公共部 门,看看现代经济运行的大体情况。
第01章 导论 01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章.导 论
学习目标 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财政问题; 掌握财政学的概念; 了解混合经济中的财政运行; 了解财政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导论部分着重介绍现代财政学的若干基本概念以及财 政学的研究方法,以便读者对财政学的轮廓有一个初步 的认识。在简单描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财政问题后, 本章从财政学概念入手,说明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其分 析视角,接着阐述财政在现代经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最后介绍财政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2 什么是财政学? 现代经济学把人类的欲望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欲 望,一类是公共欲望。私人欲望指的是个人希望独自拥 有、独自享用的欲望,比如获得并享用食品、衣服等物 品的愿望。公共欲望指的是能够与别人共同享用而不是 独自享用的欲望,比如道路与公园的使用、警力与国防 的保护等欲望。 一般说来,私人欲望的满足可以经由市场的活动,凭借 价格机制的运作来解决,这是私人部门经济学(private sector economics)研究的核心;公共欲望的满足则很 难借助市场机制的运作达成,它一般需要通过政府预算 决策来实现。 在现代政体中,政府预算的编制须经议会的同意,而议 会代表则由公众投票选举产生,因此追根溯本,公共欲 望的满足一般经由投票过程达成。这是公共部门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或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研究的核心。
《财政学》第01章 导论
33
三、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二)西方财政理论关于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西方财政理论
从支出端来说 财政支出可能因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增进经济运行的效率。 优化的财政支出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但不当的财政支出也可以降低经济运
行效率。
34
第二节 财政职能
一 维护国家的职能 二 配置资源的职能 三 分配收入的职能 四 稳定经济的职能 五 监督管理的职能
二是通过财政投资直接将资 源配置于基础工业及基础设 施建设领域。
45
二、配置资源的职能
(二)财政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三是通过财政投资直接将资源配置 到投资大、风险高,正外部性大的 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科学研究领域, 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
46
二、配置资源的职能
(三)财政对资源的间接配置
一是通过税收、罚款、财政补贴等 手段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
6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分配依据
财产权力
所有者
生产资料(含土地)的所有者 劳动力所有者
财产 权力
产业利润 商业利润
借贷利息 地租及工资
7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财政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 的产物,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 和财产权力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与再分 配,属于一定社会形态下社会再生产过 程中分配环节的一个特殊部分。
29
三、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二)西方财政理论关于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出发,揭示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30
三、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二)西方财政理论关于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西方财政理论
国民经济
政府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独 立于市场,主要责任在于 服务市场或干预市场。
财政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财政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导论1.结合实际谈谈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答案:本题的答案有很多种,但是只要从财政学的定义出发,所举例子为政府的收入、支出等财政现象均为正确答案。
比如税收、政府补助等等。
2.如何学习财政学,财政学的学习有哪些方法?答案:(1)学习财政学的基本方法为唯物辩证法。
首先首先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财政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范畴,这是理解财政学一般原理的前提条件;其次,学习财政学、研究财政学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2)学习财政学的具体方法为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相结合。
(3)学习财政学应该主要比较学习,即进行中外的比较,注意辨别学习西方的财政理论知识。
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1. 简略的财政概念。
答: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
2. 市场失效的主要表现。
答:(1)市场低效,它是指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而由于这些方面的存在,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主要表现在竞争失灵或垄断、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市场无效,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
主要表现在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调等方面。
3. 如何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并举例说明。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标准通常是受益的排他性或非排他性,消费的竞争性或非竞争性。
纯粹的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的例子,只要从定义出发举例就可以,比如国防、天气预报、普通公路等;私人产品的例子,私人产品的例子不胜枚举,只要是符合定义的就好了,比如苹果、梨子等。
4. 举例说明负外部效应及其主要治理方式。
答:负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指产品或服务给所有者以外的其他人带来了损害,但受损者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损失补偿。
11财政学导论
2019/9/21
24
(二)借鉴西方财政学
西方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 表了他的奠基之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 究》即《国富论》。恩格斯曾指出:“他在1776 年发表了自己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 从而创立了财政学”。财政学的创立至今不过200 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将200多年的财政学发展史, 划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㈢为弥补市场缺陷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国家每 年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基础科学、文 化教育、卫生事业——这是最常见的财政支出现象;
㈣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失业和低收入人员,必须 保证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 这是各级政府必须首
2019/9/21
11
先要考虑的民生财政问题;
㈤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 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反映了我国目前
2019/9/21
3
教学要求
①要求同学们将老师讲授与自学结合起来,要 特别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②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案例讨论; ③要求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论文或提出解 决问题的一些思路等; ④要求遵守教学纪律,讲究仪容仪表; ⑤希望经常与老师沟通,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019/9/21
4
成绩考核
①纪律考核、课堂讨论按10%计算学习成绩; ②期中以论文形式考核,成绩按20%计算; ③期末以闭卷形式考核,成绩占70%。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和自学。 研究方法:比较法、归纳法、规范分析、实证
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和学分:本课程计划为51课时,3学分。
2019/9/21
7
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陈共主编《财政学》(第六版),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归纳
政府的收入方式、收入依据和收入规模怎么 样?应该怎么样?
政府的支出方式、支出依据和支出规模怎么 样?应该怎么样? 各级政府间预算分级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分 级?应该怎样分级?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一、政府收支活动怎么样? 政府收支活动对国民经济产生怎么样的 影响? 第二、政府收支活动应该怎样?
课外作业
收集两会中与财政学有关的议题
主要参考书目
1.《财政学》,蒋洪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 2.《公共部门经济学》,英C.V.布朗等主编, 人民大学出版社
3.《公共经济学》,朱柏铭主编, 浙江 大学出版社
4.《财政学》,陈共等主编,武汉大 学出版社 5.《财政学》,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2015年国有资本预算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63.12亿元, 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43.98亿元,全国国有资 本经营预算收入总量为2407.1亿元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07.1亿元
2015年社保预算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3088.07亿元,增长10 %。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8463.97亿元,增长 14.2%。 收支结余4624.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5032.86 亿元。
(2)《立法法》的规定
第六条规定: 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 征收管理等基本制度 第九条规定: 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 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3)《预算法》的规定
第九条 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 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第二十一条 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 和支出项目的划分、 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 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 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备案
毛泽东
认为个人应该服从国家,如果必要的话 ,个人必须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
萧瑜
认为苏俄的社会主义只不过是一种新式 的科学的专制。
毛泽东
认为领袖的权力多事情容易办,为改造 国家,国民必须作出牺牲。
萧瑜
不同意牺牲一部分人去帮助另一部分人 ,也不同意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牺牲个人
毛泽东
如果在这种事情上太注重感情,社会革 命的理想一千年也实现不了。
价值标准:
政府有机论认为一般的个人偏好不能作 为社会价值的判断标准,社会价值目标 由国家确定。
问题
国家的目标是什么 国家的目标如何选择
毛萧之争
曾与毛泽东、蔡和森共同参与创建“新民学会 ”的萧瑜,1920年在长沙与老友毛泽东相见, 发生了多次争论。
萧瑜
认为俄式共产主义使人失去了自由,在 共产主义制度下,国家权力太强大了, 而个人却微不足道。
(二)政府规模
1、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 (1)公共部门的工作人数 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 (2)政府的年度支出数
(3)政府规制的成本
2、政府的支出规模
(1)历史考察(纵向比较) 需考虑物价增长、人口增长因素及财政 支出和GDP之间的关系
(2)国际比较(横向 比较) 需考虑政府间的职能 差异和统计口径的差 异
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任何有 关商务或纳税的条例,均不得赋予某一 州的港口以优惠待遇 ; 亦不得强迫任何开 往或来自某一州的船苹,驶入或驶出另 一州,或向另一州纳税。除了依照法律 的规定拨款之外,不得自国库中提出任 何款项 ; 一切公款收支的报告和帐目,应 经常公布。合众国不得颁发任何贵族爵 位: 凡是在合众国政府担任有俸给或有责 任之职务者,末经国会许可,不得接受 任何国王、王子或外国的任何礼物、薪 酬、职务或爵位
第八款 国会有权规定并徵收税金、捐 税、关税和其它赋税,用以偿付国债并 为合众国的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提供经 费 ;但是各种捐税、关税和其它赋税,在 合众国内应划一徵收 。
第九款 ……除非按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 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徵收任何人口税或 其它直接税。(注:修正案〔1913〕国会 有权对任何来源的收入规定和征收所得税 ,不必在各州按比例分配,也无须考虑任 何人口普查或人口统计。)
财 政 学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对象
摘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公共预算 全国财政收入预期15.4万亿元,增长7.3% 全国财政支出预期17.15万亿元,增长10.6% 全国预算赤字预期1.62万亿元,赤字率2.3% 地方预算赤字5000亿元
2015年基金预算
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48873.38亿元,下 降3.5%;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50594.1 亿元,增长4.1%
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 即一般不包括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
小结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收支活动及对 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财政学的‘别称’
财政学也被称为: 政府经济学(Government Economics) 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衡量福利的标准:
个人的福利仅与自身拥有的产品或服务有 关,与他人拥有的产品或服务无关,即 福利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政府收支
1、政府收支活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政府收支活动是怎么样的?应该怎 么样?
(一)法律框架 1、美国的法律框架 (1)美国宪法对联邦政府支出与收入的 限定 (2)地方法规对州与地方政府支出与收 入的限定
(1)个人福利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收入 份额,政府是否应该执行收入分配政策 (2)个人福利取决于自身的收入份额, 政府是否应该执行收入分配政策
甲的福利 价 值 观
取决于 自身的收入份额 第二年 第三年 都不变
取决于人与人 之间收入份额
取决于人与人 之间收入份额
福 利 变 动
分 配 政 策
第二年 降低
二、财政思想
案例一
政府是否应该对香烟征消费税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
每个人的偏好是否应该得到尊重
消 费 税 是 否 具 有 调 节 功 能
是
是
否
征税
不征税
否
案例二
第一年,甲乙丙的收入相同 第二年,甲的收入不变 ,乙丙的收入提 高了20% 第三年,甲的收入不变 ,乙丙的收入下 降了10%
假如只考虑收入和个人福利的关系
如总统接到法案後十日之内 (星期日除外) ,不 将之退还,该法案即等於曾由总统签署一样, 成为法律¨准有当国会休会因而无法将该法案 退还时,该法案才不得成为法律。任何命令、 决议或表决 (有关休会问题者除外) ,凡须由参 议院及众议院予以同意者,均应呈送合众国总 统 ; 经其此准之後,方始生效,如总统不予批 准,则参众两院可依照对於通过法案所规定的 各种规则和限制,各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行 通过。
2、政府机械论——本教材所持观点 观点: 政府机械论认为政府是个人为更好地实现自 身目标而设立的,个人是社会舞台的中心。
本位论:
政府机械论以个人为本位,认为个人 追求自身利益是自然赋予的天性,是 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价值标准:
政府机械论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认 为个人的偏好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
3、政府支出结构 (1)联邦政府的支出结构 (2)州和地方政府的支出结构 (3)各级政府的支出比例
4、政府的税收结构
(1)联邦政府的税收结构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2)州和地方政府的 税收结构 财产税下降和个人所 得税增长 (3)债务价值变动对 政府收入的影响
5、研究方法
本课程运用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 规范分析,回答政府收支怎样,会产 生怎么样的影响,应该怎么样。
1.《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主办 2.《税务研究》中国税务学会主办 3.《中国税务报》国家税务总局主管 4.财政部财政科研所 5.财政部 6.国家税务总局
第七款 有关徵税的所有法案应在众议 院中提出 ; 参议院得以处理其它法案的 方式,以修正案提出建议或表示同意。
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 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 ; 总 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 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 的议院,该议院应将异议详细记入议事 记录,然後进行复议。
第三年 提高
不实施
实施
实施
1、政府有机论
社会是一个自然的有机体,个人是有机 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本位论:
政府有机论以集体为社会本位,认为人 与人在社会中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 个人利益应该自觉服从社会利益,社会 凌驾于个人之上。
衡量福利的标准: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联系和福利,认 为福利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倘若在复议之後,该议院议员的三分之 二仍然同意通过该法案,该院即应将该 法案连同异议书送交另一院,由其同样 予以复议,若此另一院亦以三分之二的 多数通过,该法案即成为法律。
但遇有这样的情形时,两院的表决均应 以赞同或反对来定,而赞同和反对该法 案的议员的姓名,均应由两院分别记载 於各该院的议事记录之内 。
以上两个问题是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财政学领域的应用,是财政学研究的 基本问题。
结论一
财政学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对国民经 济的影响。
财政学研究对象 和政府经济职能的关系
政府收支活动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的影响, 体现了政府的微观经济职能; 政府收支活动对失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体现了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
第十款 ……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得对 进口货物或出口货物徵收任何税款,但 为了执行该州的检查法律而有绝对的必 要时,不在此限 ;任何州对於进出囗货 物所徵的税,其净收益应归合众国国库 使用 ……
2、中国的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框架
(1) 《宪法》的规定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 法律纳税的义务 第五十八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 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 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