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doc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利差管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异来管理利率风险。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商业银行可以适时提高贷款利率,从而保持利差稳定。
2. 利率套期保值: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利率互换、期货合约等金融工具进行利率套期保值。
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签订合约,商业银行可以锁定未来的利率,并在市场利率变动时进行对冲。
3. 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管理利率风险。
例如,通过增加固定利率贷款的比例,降低对短期浮动利率的依赖,从而减少利率风险。
4. 降低整体杠杆: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债务水平等方式降低整体杠杆,从而减少利率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5. 严格的风险管理策略: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制定相关的风险限额和控制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测和风险报告。
6. 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来降低利率风险。
通过扩大业务范围,包括发展信托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可以减少对利率敏感的传统银行业务的依赖。
这样可以使银行在利率变动时能够通过其他业务获得收益,从而减少利率风险的影响。
利率风险管理概述
利率风险管理概述利率风险管理是一种金融风险管理方法,旨在解决利率波动对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财务状况的不利影响。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可能引发的风险。
利率波动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对于保护和增加财富至关重要。
利率的波动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的风险。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常会接受存款,并以一定的利率向借款人提供贷款。
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1. 利差风险:银行通常以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然后以较高的利率贷出资金,从而获得利差收益。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的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它们可能无法调整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异。
2. 资产负债风险:金融机构通常会通过借入资金进行贷款,形成资产负债表。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金融机构的资产可能会贬值,而负债的利息支付可能会增加,从而导致资本减少或亏损。
除了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也需要面对利率风险。
企业通常需要借入资金扩大业务或投资项目。
如果借款利率上升,企业的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并且偿债能力可能变得更加困难。
同样,个人贷款的偿还也可能受利率上升的影响,导致资金紧张和生活压力增加。
为了管理利率风险,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利率敏感性分析:通过研究和分析市场利率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可以了解利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这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2. 利率衍生品交易:利率期货合约、利率互换和利率期权等衍生品可以帮助机构和个人对冲利率风险。
这些工具可以通过锁定或交换利率来帮助降低风险。
3. 多元化投资组合:通过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类型的资产和市场,可以减少由于利率波动引起的风险。
这样可以实现投资组合的分散化,从而降低总体风险。
4. 利率风险管理政策: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明确管理和控制利率风险的责任和措施。
总之,利率风险管理对于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利率波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保护和增加财富。
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
利率风险的管理⽅法 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是指因利率变动,导致附息资产(如贷款或债券)⽽承担价值波动的风险。
那有什么管理⽅法吗?下⾯店铺就和⼤家分享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是指因利率变动,导致附息资产(如贷款或债券)⽽承担价值波动的风险。
,希望对⼤家有帮助! 利率风险的管理⽅法1、利率敏感性缺⼝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IRSG)指的是⼀定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
⽽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是指那些在某⼀时期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
利率敏感性资产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即将到期的或短期的贷款、短期投资、同业拆出以及买进的可回购协议等。
利率敏感性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和短期存款、同业拆⼊、出售的回购协议等。
利率敏感性缺⼝⽤公式可表⽰为: 利率敏感性缺⼝=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即IRSG=ISRA-ISRL 当利率敏感性资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正缺⼝;当利率敏感性资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负缺⼝;当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零缺⼝。
存在正缺⼝的银⾏称为资产敏感型银⾏,存在负缺⼝的银⾏称为负债敏感型银⾏,存在零缺⼝的银⾏称为敏感平衡型银⾏。
如果⼀家银⾏的利率敏感性缺⼝为正值,说明它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该银⾏⼀⽅⾯需要对利率敏感性负债⽀付更⾼的利息,另⼀⽅⾯⼜可以从利率敏感性资产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所有利率同时以等幅上升时,利息收⼊的增长快于利息⽀出的增长,净利差收⼊就会增加。
同理,当利率下降时,银⾏的净利差收⼊就会下降。
如果银⾏的利率敏感性资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为负,那么当利率上升时,利息收⼊的增长慢于利息⽀出的增长,银⾏的净利差收⼊会下降;反之若利率下降,银⾏的净利差收⼊就会增加。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评价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评价利率风险管理是指企业或金融机构为降低由于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
常见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包括使用利率互换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
利率互换合约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通过将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现金流交换,使交易双方能够在不同利率环境下互相转换支付利息。
利率互换合约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帮助企业或金融机构锁定利率,降低利率波动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
此外,利率互换合约还可以帮助企业或金融机构规避资金融通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利率互换合约的缺点是存在交易对手风险,即若交易对手违约,则可能导致合约无法履行。
此外,由于利率互换合约的复杂性和风险特征,其操作和管理成本较高。
利率期货合约是一种可以在未来以约定价格交割固定收益产品的金融合约。
利率期货合约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帮助企业或金融机构锁定未来利率,降低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流程相对简单,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利率期货合约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期货合约的交易单位较大,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或金融机构来说,可能难以进行灵活的利率风险管理。
其次,利率期货合约存在交割风险,即到期时交易双方需要按照约定进行交割,若市场价格与约定价格偏离较大,可能导致合约亏损。
此外,利率期货合约的流动性相对较低,价格波动较大,对于投机交易者来说,风险较高。
综上所述,利率互换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都是常见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利率互换合约在降低利率波动风险和规避资金融通风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交易对手风险和操作成本较高。
利率期货合约则在锁定未来利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交易规模和交割风险有一定限制。
因此,企业或金融机构在选择利率风险管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规模和交易需求,并结合市场流动性和成本等因素进行评估和选择。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效果,企业或金融机构还应采取多元化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结合不同方法的优势和特点,以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利率风险管理制度
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一、引言利率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市场风险之一,也是由于市场利率波动带来的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损失。
为了有效管理利率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在利率波动下的稳健经营,本文旨在探讨利率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利率风险概述利率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由于市场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可能面临的损失。
市场利率的波动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从而影响其未来现金流,进而对其盈利能力、资本充足度和流动性造成影响。
因此,有效管理利率风险对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利率风险主要包括基准利率风险和流动性利率风险两个方面。
基准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整体变动对资产和负债间的现金流影响,而流动性利率风险则是指市场利率的变动对流动性资产和负债间现金流的影响。
金融机构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利率风险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三、利率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1. 利率风险管理政策为了有效管理利率风险,金融机构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利率风险管理政策。
该政策应包括对利率风险的定义和分类、监测和测量方法、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等内容。
同时,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政策,确保其在利率波动下的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2. 利率风险监测和测量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利率风险监测和测量体系,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利率风险的存在和变化。
监测和测量应包括对资产和负债间的敞口和敏感性的测量,对利率波动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的模拟分析,以及对利率风险的度量和分析等内容。
目前,金融市场上已经有各种利率风险管理模型和工具可供选择,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监测和测量。
3. 利率风险控制利率风险控制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控制利率风险,包括成本和收益的匹配、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利率衍生品的使用、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对冲等。
具体而言,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程序,以确保利率风险的有效控制。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版
商业银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指引(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银行账簿记录的是商业银行未划入交易账簿的相关表内外业务。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与本行系统重要性、风险状况和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缓释。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在法人和并表层面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
第六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商业银行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和管理体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风险治理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治理架构,制定包括风险策略、风险偏好、限额体系等在内的风险管理政策框架,并定期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完善。
第八条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并确保风险限额的设立;(二)审批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三)监督高级管理层建立并实施相关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其与董事会既定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偏好一致;(四)审议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报告;(五)负责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六)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董事会可以授权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履行其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责。
第九条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承担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架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有效实施;(二)建立并实施银行账簿利率风险限额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限额、超限额审批流程、风险报告和评估流程等;(三)建立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计量体系,明确利率冲击情景和关键模型假设的管理流程,建立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四)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五)其他与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相关的职责。
投资债券市场中的利率风险与久期分析
投资债券市场中的利率风险与久期分析在投资债券市场中,了解利率风险和久期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利率风险指的是投资者在持有债券期间,由于市场利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
久期分析则是一种衡量债券价格变动对应的利率变动的指标。
本文将探讨利率风险和久期分析在投资债券市场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这些风险。
一、利率风险的概念与影响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债券价格产生波动的风险。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反之亦然。
这种变动可能导致投资者在出售债券时亏损或获利。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利率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决策至关重要。
利率风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债券价格上,还涉及到债券的久期变动。
久期是衡量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久期越长,债券价格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越大。
因此,在投资债券市场时,对久期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二、久期分析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久期分析是一种确定债券投资组合价格变动和利率变动之间关系的工具。
通过计算债券的久期,投资者可以了解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从而作出相应的决策。
久期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修正久期的计算。
修正久期考虑了债券的到期收益和债券价格的非线性关系,因此更加准确。
修正久期的计算公式为:修正久期= ∑(CFt × t) / (B × Δy)其中,CFt表示债券在第t期的现金流,t表示相应的期数,B表示债券价格,Δy表示利率变动幅度。
通过计算久期,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衡量自己投资组合的利率风险,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在投资债券市场时,管理利率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管理利率风险的方法:1. 多元化投资组合:通过投资多种类型的债券,可以降低由于特定债券利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多元化投资组合可以分散利率风险,提高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定性。
2. 选择合适的久期: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具有不同久期的债券。
短期债券通常具有较低的久期,相对较低的利率风险,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9.利率风险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率风险管理办法》的通知总公司各部门:为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维护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1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和公司《市场风险管理办法》《投资业务风险控制办法》等有关规定,对《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率风险管理办法》(xx保险发〔〕号)进行了修订,现将其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件: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率风险管理办法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月日附件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率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维护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1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和公司《市场风险管理办法》《投资业务风险控制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利率风险是指由于无风险利率的不利变动导致保险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对利率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过程。
第三条公司利率风险管理坚持审慎性原则,目标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取得投资收益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
第四条资产管理部负责利率风险的监测与管理。
第二章利率风险的识别与计量第五条利率风险的识别和计量定义(一)利率风险的识别是指确定风险来源及其性质的过程。
(二)利率风险的计量指运用风险计量工具及系统针对不同风险类别测量风险大小等级的过程。
第六条在偿二代监管框架下受利率风险影响的资产为保险公司持有的财务报表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具有明确期限的境内投资资产,应按照本条规则计算利率风险最低资本。
包括但不限于:(一)债权类资产:政府债、准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等,不含可转债。
(二)资产证券化产品: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
金融风险管理-利率风险管理
3.潜在选择权风险 利率大幅度波动可能促使借款者提前还贷,或 存款者提前支取,这种提前还贷或提前支取 而引起净利息收入的变化,称潜在选择权风 险。
三、利率风险的形成要素
(一)借贷关系的发生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利率风险也只有在借 贷关系发生时才会产生。
(二)利率的波动
1.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2. 社会经济运行情况 3.通货膨胀率
8.33 7.57 11.63 6.92 6.65 5.53 3.75 5.98 5.38 8.69 4.96 6.56 5.76 5.93 5.54 8.31 5.90 2.79 3.94
0.74 2.10 0.59 0.19 1.10 0.72 3.24 1.14 2.38 0.69 0.04 0.01 1.81 2.23 2.24 0.31 1.02 -0.33 -0.08
1049268 721779 80533 246956 14304 1034964 207891 8164 3145 122211 720 8100 15107 1414606 145214 31608 55979 1647407 1384348 210422 293364 457286 82426 340849 59500 37144 85185 1566177 81230 1647407
收益 商业贷款和不动产贷款 离岸商业贷款 分期偿还贷款 美国国库券 联邦机构债券 其它应课税债券 免税债券 短期投资 拆放联邦储备资金 生息资产总额 成本率 消费者储蓄 储蓄存单 大额存单 外国定期存款 短期借入款 长期债务 有息负债总额 净利率差额 生息资产净收益
9.07 9.67 12.22 7.11 7.85 6.23 6.99 7.12 7.76 9.38 5.00 6.57 7.57 8.16 7.98 8.32 6.92 2.46 3.86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面临着多种风险。
其中,利率风险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措施,以控制和规避该风险,保障自身的经营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利率风险的定义和分类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进行资金融通活动时,由于利率变动对其资产和负债价值产生的影响而带来的风险。
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利率风险主要可分为市场利率风险、再投资利率风险和基差利率风险。
市场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再投资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到期后重新投资时所面临的风险,如在市场利率下降时重新投资的收益会受到影响。
基差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面临的资产利率和负债利率之间的差异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如当市场利率变化时,银行的净利差可能会发生波动。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中介机构,主要通过吸收存款和放贷来获取利润。
利率风险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
如果利率上升导致资产负债表的净利差缩小,商业银行的利润将受到影响。
而如果利率下降时,商业银行面临再投资的风险,可能导致收益率下降。
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利率风险管理,以确保经营稳定和盈利能力。
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1. 机构框架和策略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策略,明确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程,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 利率风险测量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适当的风险测量模型和方法,对利率风险进行定量测量和评估。
采用VaR(Value at Risk)等指标进行风险敞口的测算,预测和评估利率波动对银行的影响。
3. 利率敏感性分析商业银行应通过利率敏感性分析,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
利用该分析结果,商业银行可以确定其敞口状况,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以降低利率风险。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评价(总8页)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评价(总8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摘要本文通过对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手段的分析与评价针对我国银行面临的经济与金融环境的现状就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措施关键词敏感性缺口分析存续期缺口分析凸性正文随着利率调整的加快利率风险的加大我国主要依靠利息收入获取收益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频繁地暴露于利率风险之下由于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存款利差的依赖程度很高因而利率风险管理便显得日益迫切一、两种利率风险度量模型概述1、敏感性缺口银行把在某一时期内到期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称为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二者之差即为重新定价缺口(RepricingGAP)或资金缺口(FundingGAP).正的重新定价缺口使银行面临利率下降的风险负的重新定价缺口使银行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当缺口为零时利率变动不会影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它对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利率变动的层次具有针对性并依据银行资产负债在央行基准利率变动时所遭受的利率冲击的程度不同建立了不同的计量方法2、存续期缺口模型存续期模型反映了在市场利率变动时银行资产与负债净值的变动它是以现金流量的相对现值为相权数计量出的资产(或负债)中每次现金流量距离到期的加权平均期限反映了现金流的时间价值在存续期缺口模型中,有上点需要引起重视,就是债券的价格-收益率曲线的凸线性(Convexity)由于凸效应的存在当利率下降幅度较大时,该模型低估债券价格的上涨幅度;而当利率上升幅度较大时,又高估证券价格的下跌幅度这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资产与负债组合的凸效应来规避利率风险理想的资产负债组合应该是资产的组合的凸性大于负债组合的凸性二、两种利率管理方法在银行实践中运用的优缺点近年来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利率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资产负债状况有资料显示1995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间大多数银行依然保持着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极为薄弱和有限而在实践中敏感性缺口方法的缺点体现在1、贷款和存款现金流在时间上的匹配它假定一个时间段内的所有头均是同进到期或重新定价因而银行是否获益取决于每一时间段内资产与负债重新定价的实际时机也就是说哪怕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价值相等也可能因利率变动而蒙受损失同样的对于客户由于提前还款而造成的期权风险也不能够准确反映2、缺口时间段的选取不同的银行根据资产管理需要的不同也不一样精确度较高的测量比如选取时间段为一天即每天都对银行重新定价缺口进行调整这样成本必然很大操作起来也比较复杂存续期是是对某一种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直接衡量若一家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之间存在着存续期不相匹配它的资本净值会因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受到影响该模型比较完全的反映了银行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匹配问题为国有银行的利率风险测量提供了较合理科学的评价手段这就克服了敏感性缺口分析静态分析中仅以利差稳定为目标的局部分析法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按什么样的利率作为贴现率这一贴现率应该能够准确反映现金流量出现时的预期利率由于我国利率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样我国银行在进行缺口管理时究竟选择哪种利率为参照利率仍然是一个难点三、对于提高两种利率管理方法的适用性的探讨商业银行现阶段性进行敏感性缺口与存续期缺口的应用时应充分了解各种方法及工具的基本特征与我国经济与金融环境的适用性同时结合自身对成本、效益与风险的要求进行灵活机动的调整与选择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对以下几点做到心中有数1、确定适宜的基准利率从西方发达国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短期国债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我国目前已经放开了国债回购利率下一步应该是建立起国债与其它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国债的发行不再比照银行同业存款利率而是以发行人的资质信用评级结果为基础参照市场利率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得出大致合理的利率空间通过招标方式决定最后的利率水平这样,外汇市场远期交易,期货交易,互换交易,期权交易缺乏所需的参照基准收益率曲线也会建立起来2、建立风险度量的评判标准能够反映风险的动态化(1)利率风险模型不仅能反映当期风险而且能对影响未来收益及经营策略的利率因素提供量化依据;能够评估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相关联的所有重大风险包括银行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所形成的利率风险头寸;银行的存贷款的重新定价风险由于存贷款利率变动幅度不一致辞导致的基差风险、收益曲线的凸性风险和以及客户掌握的期权性风险(2)能够对必要的假设和惯例的进行修正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管理人员应该尝试针对还款人,借款人不同的还款情况及央行所赋予的授信额度,分门别类地考察与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人员在拟定风险—回报组合时也要预先确定最优化的方案即回报一定的情况下缩小利率变动的幅度;以及在风险一定的情况最大可能提高利差的期望值3、量身定做风险模型各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力、技术水平和资产负债表的复杂程度选择一套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软件银行的利率风险头寸是由构成资产负债表的无数存款、贷款和投资交易的累积结果每笔存贷款都有自己的现金流量特征在编制缺口报告时应该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及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自行决定这种报告编制频率每旬一次的周期较为适宜太长会影响到准确性太短又会加大操作成本国有银行应该建有负责设计风险管理系统的独立风险控制部门并确保有足够多的、能够进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的人员4、加强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应该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测主要根据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来判断央行的利率体系包括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存款利率、备付金存款利率在缺口模型中银行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零缺口因为由于期限结构的错配基差风险及期权风险的存在零缺口并不能保证风险也能够降为零这只是在银行不能准确判断利率走势时采用的一种防御措施风险的最终消除仍信赖于利率预测的准确性5、加快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有效的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离不开全面、准确和及时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我国国有银行分支机构众多要实现对全行的风险控制更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辖内乃至全国间畅通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行业内的信息共享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加大了在电脑网络上的投入建立了各行的数据中心但并没有拥有一支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及能够进行复杂数据库操作处理的职工队伍而这正是保证数据资料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前提在我国商业银行只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接受者本身并不具有根据市场供求进行资产价格调整的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要丧失在利率变动中丧失从事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权在动态中求发展在稳健中求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把握主动参考文献1.王光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焦点问题研究》复旦大家出版社2003年1月版2.刘锡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乔埃尔贝西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许世清(译)2001年版4.韩冰、杨军“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中国金融》(半月刊)第16期。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一):利率风险
二、重定价模型
• (2)累计缺口 • 累计缺口CGAP(cumulative gaps):多个重定价组别 累计的缺口值。 • 一般使用的累计缺口是计算1年期的重定价缺口。 • 上例中,累计的 1年期重定价缺口: • CGAP = -10-10-15+20 = -15 million • 如果影响未来1年被重新定价的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利率 变动DRi = 1%,则对净利息收入的累计影响: DNIIi = (CGAPi) DRi = (-15 million)(.01) = -150,000.
– 计算机系统
一、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别
• (6)外汇风险 • 国际经营 • 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汇率交化引起的金 融机构国外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化的风险。 • 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组合国际分散化
– 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如周期)不一致; – 不同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也可能不完全相关。
二、重定价模型
• (2)累计缺口 • 例子:
î ¯ ÷ Ê ú · ® í ¹ ¸ Ò Ð ³° µ Õ ± Ø î ½ ª °Í À Ô Ê ú ³° 1. Ì Ù Ï ²² ¼ £ 1Á £ ´ Æ ø Ñ ø î ¨ ê © 2. ¤Ù Ï Ñ ² ¼ £ 2Á £ ± Æ ø ²ø î ¨ ê © 3. 3µ Ô Æ ´ Æ ¶ ¼ È ö ¿ Ù Ì Ù ú â ¯ 4. 6µ Ô Æ Ö Æ ¶ Õ ö ¿ Ù Ð Ù ú ® 5. 3Á Æ ± Ù ¶ Õ ê Ù ¤Æ ú ® 6. 10Á Æ ¶ ´ ø ¿ ³ Ñ ² ¼ ê Ù Ì ¨½ Ê Ö · ø î 7. 30Á Æ µ ´ ½ ¿ ³ Ñ ² ¼ ê Ù ¡ ¯ ø Ê Ö · ø î ¨À ö ¿ ðÕ ¸ Î ø Ê © £ ¼ 9µ Ô ³ ø Ò ² ½ ¿ £ Û Æ ³¹ ¨³· Ù Ý Ç × ¨¹ Ù Ý © £ ¢ £ Æ Ï Ê Ö ´ Ú Æ Ï £ 50 25 30 35 70 20 40 · ® µ Õ 1. È æ Ê » £ Ì ´ © ¨Ò ³±¨¶ ¨£ 2. ¸ Æ ² ¼ î Ù æ î 3. ² Õ ² Ð æ Ú ¢ î 4. 3µ Ô Æ ³ CD ö ¿ Ù Á 5. 3µ Ô Æ ³ Ò Ð ± ´ Æ Ü ö ¿ Ù Á ÷ Ð Ò ±» 6. 6µ Ô Æ ³ É Ò Æ Ü ö ¿ Ù Á Ì ³ ±» 7. 1Á Æ ´ Ù ² ¼ ê Ù ¨Æ æ î 8. 2Á Æ ´ Ù ² ¼ ê Ù ¨Æ æ î 20 40 30 40 20 60 20 40 270
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办法
ⅩⅩ银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一、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利率风险系指法定或市场利率的水平、结构等要素变动对银行收益和经济价值1等方面造成损失的风险。
银行账户是指除交易账户和投资账户之外的其他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
2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集团整体风险偏好下,通过有效管理,降低银行收益和经济价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将利率变动对银行收益和经济价值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核定的限额之内。
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范围本办法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原则、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ⅩⅩ银行《ⅩⅩ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制定,适用于ⅩⅩ银行境内、外分行及附属行3(不含ⅩⅩ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等附属机构)。
1银行的经济价值是指各项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头寸预期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其中预期净现金流量等于:资产的预期现金流量减负债的预期现金流量,加上表外业务头寸的预期净现金流量。
2我行将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分类为交易账户、投资账户和银行账户,该分类不同于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划分。
我行的交易账户是指为在短期内从实际和/或预计买卖价差中获得收益,或从其他价格或利率波动中获益而持有的自营金融工具头寸,投资账户是指运用剩余资金购买、用于投资目的的金融工具。
3本办法所指附属行包括:加拿大中国银行、马来西亚中国银行、俄罗斯中国银行、哈萨克中国银行、匈牙利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赞比亚中国银行和中国银行(卢森堡)有限公司。
第二章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是集团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参照《ⅩⅩ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的相关规定。
一、总行司库的职责总行司库是负责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是:(一)拟定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二)拟定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计量的统一标准,收集分析利率风险数据,计量和评估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并推动利率风险计量分析系统的建设;(三)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将风险水平控制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核定的风险限额之内;(四)定期报告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状况及限额执行情况;(五)监督检查境内、外分行和有关附属机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限额执行情况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办法和程序的遵守情况。
两种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简要评析
两 种 利 率 风 险管 理 方 法 的 简 要 评 析
湖 南大 学
王
梁
伴随着在全球百 年罕见 的金融 风暴 我 国利率调 整 的步伐在 加 快 利率 的风 险在加 大 我 国 主 要 依 靠利 息 收 入 获 取 收益 的 国有 商业 银 行 开 始 频 繁 地 暴 露 于 利 率 风 险 之 下 由 于 在 我 国 商业 银 行 对 存 款
。
、
一
。
、
累积 结 果 时
,
,
。
再 比 照 银 行 同业 存 款 利 率 而 是 以 发 行 人 的 资 质 信 用 评 级 结 果 为 基
,
银 行把在某
础 参 照 市 场 利 率 风 险结 构 和 期 限 结 构 得 出 大 致 合 理 的 利 率 空 间 通
.
,
,
(R e p r i c i n g G A P ) 或 资金 缺 口 (F u n d in g G A P ) 正 的重 新 定 价 缺 口 使 银 行 面 临 利 率 下 降 的 风 险 负 的 重 新 定 价 缺 口 使 银 行 面 I临 利 率 上 升 的 风 险 当 缺 口
二
.
为利率 敏感性 资产 或 负债
者 之 差 即为后 的利 率 水 平
,
。
这 样 外 汇 市 场远 期 交 易 期 货 交 易
,
,
,
互 换 交 易 期 权 交 易 缺 乏 所 需 的 参 照 基 准 收 益 率 曲线 也 会 建 立 起 来
2
.
。
,
,
建 立 风 险度量 的评 判 标 准 能 够 反 映 风 险 的动 态 化
,
。
利率风险管理(1)
3. 价格水平。 市场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 和。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市场利率也相应提高, 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同时,由于价格上升, 公众的存款意愿将下降而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上 升,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所导致的存贷不平衡 必然导致利率上升。
利率期货合约是指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 未来某日期以成交时确定的价格交收一定数量的 某种利率相关商品(即各种债务凭证)的标准化 契约。
其主要功能,是为持有固定利息资产的金融 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一种以对冲减少和转移利率风 险的手段。
几种主要的利率期货
1. 联邦短期公债期货。这是一种以短期公债为基础 的、为期13周(91天)、和约单位100万美元的期 货合约
16.1 利率风险的概念
16.1.1 利率风险的概念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 导致的银行金融风险,具体来说就是指由于市场利 率波动造成商业银行持有资产的资本损失和对银行 收支的净差额产生影响的金融风险。
一般而言,如果一家银行的贷款期限长于存款 期限,即借短贷长,那么该银行市场价值的变动将 和市场利率变动方向相反;反之,如果一家银行借 长贷短,即贷款期限短于存款期限,那么银行市值 的变动和利率的变动方向一致。
利用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应该注意的问题
16.2.1 衡量资产负债利率敏感程度的一些指标
1. 资金缺口
所谓利率敏感性资金,又称浮动利率或可变 利率资金,包括两部分:利率敏感资产(IRSA, Interest Rate Sensitive Assets)和利率敏感 负债(IRSL, Interest rate Sensitive Liabilities)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展期或根据协议 按市场利率定期重新定价的资产或负债。
利率风险应急处理方案
利率风险应急处理方案利率波动是现代金融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对金融机构的盈利和稳定性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在面临不可避免的利率波动时,金融机构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才能保障自身的利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利率风险应急处理方案。
一、利率敏感性分析利率敏感性分析是分析某一金融机构的头寸、主要收入来源和成本构成等因素,以了解可能对此机构资产、负债和政策操作产生影响的利率敏感度。
该分析能帮助金融机构识别潜在利率风险和确定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利率交换利率交换是一种合约形式,旨在消除或减轻一个固定利率流和一个浮动利率流之间的利率波动。
通常,银行和公司等组织会使用利率交换来锁定固定收入,以降低利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金融机构可以从利率交换中获得浮动利率资产,并在支付利息时获得更高的资产负债表收益,从而提高资本利润率和股东回报率。
三、预售固定利率债券财务机构有时会通过预售固定利率债券的方式来减少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该方法旨在将所发行的债券在未来的特定日期上市交易,对预售的这些债券收益的固定利率提供锁定,为金融机构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
四、利率互换期权利率互换期权是一种交易金融工具,它使投资者能够购买或卖出未来交易的利率互换合约。
该交易形式使得金融机构能够衡量其他投资组合部分的利率波动风险,并从与利润波动有关的变化中获得更好的回报。
五、调整资产结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调整资产结构,选择一些具有较高固定利率回报的资产来替代现有的资产,以抵消低利率的影响。
这种调整方式需要确保选择的资产能够满足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要求,同时也能保证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平衡。
六、通胀保障通胀保障是一种风险管理技术,旨在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抵御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购买债券、股票、商品期货和不动产等多种资产来实现。
结论利率风险对金融机构产生的影响无法避免。
然而,金融机构通过利用上述的风险管理技术,能够有力地应对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
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是指因利率变动,导致附息资产(如贷款或债券)而承担价值波动的风险。
那有什么管理方法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是指因利率变动,导致附息资产(如贷款或债券)而承担价值波动的风险。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口(IRSG)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
而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是指那些在某一时期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
利率敏感性资产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即将到期的或短期的贷款、短期投资、同业拆出以及买进的可回购协议等。
利率敏感性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和短期存款、同业拆入、出售的回购协议等。
利率敏感性缺口用公式可表示为: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一利率敏感性负债
即IRSG=ISRA-ISRL
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正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负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零缺口。
存在正缺口的银行称为资产敏感型银行,存在负缺口的银行称为负债敏感型银行,存在零缺口的银行称为敏感平衡型银行。
如果一家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说明它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
利率敏感性负债。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该银行一方面需要对利率敏感性负债支付更高的利息,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利率敏感性资产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所有利率同时以等幅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快于利息支出的增长,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
同理,当利率下降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下降。
如果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那么当利率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慢于利息支出的增长,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会下降;反之若利率下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
2、持续期缺口管理
持续期也称为久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得里麦克莱于1936年提出的。
久期最初是用来衡量固定收益的债券实际偿还期的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市场利率变化时债券价格的变化程度,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久期概念被逐渐推广应用于所有固定收入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计算上,也应用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之中。
持续期是指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所有预期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时间,也就是指某种资产或负债的平均有效期限。
一般来说,当持续期缺口为正,银行净值价格随着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利率下降而上升;当持续期缺口为负,银行净值价值随市场利率升降而反方向变动;当持续期缺口=0时,银行净值价值免遭利率波动的影响。
利率风险的管理效果:
(一)金融机构通过利率风险管理保障利息收益
银行和金融公司通常借入短期款项,贷出长期款项,希望能锁定长短期
款项之间的利率差额。
但利率上升会导致利差收入下降,银行只要通过买入利率上限期权锁定最高借款成本,即可保证最低净利差收入。
不管市场利率怎么变,银行都可获益:如果市场利率在整段结构期限内上涨,银行可把借款成本锁定在利率上限期权,同时以更高的利率贷款;如果市场利率在整段结构期内下跌,银行借款成本降低。
(二)具有负债的公司通过利率风险管理降低筹资成本
对主要使用定息借款的公司而言,买入利率下限期权即可享受利率浮动的收益。
市场利率下降,公司买入下限期权的或有收益就可能降低公司的借款成本。
对主要使用短期借款的公司,通过买入双限期权,即公司将卖出下限期权的收益,用于买上限期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取得利率风险投资收益来降低筹资成本。
(三)主权国家通过利率风险管理,降低筹资成本,提高信用评级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经常与浮动利率相联系,通过使用利率互换或利率上限期权,将浮动利率转化为固定利率或取得卖出期权的收入,避免债务国的坚挺货币主要用来支付利息负担,而非用于经济发展,从而提高了该国的信用评级,降低了筹资成本。
发达国家发行债券时,通过大量买入利率上限期权,当利率上升时,发债国即可获得套期保值,降低筹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