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一)古城简介及发展历史

台儿庄古城,坐落于枣庄市辖区台儿庄区,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占地2平方公里, 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京杭运河仅存的最后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是京杭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7公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古水城。同时这里也是国台办批准的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帝帝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繁荣景象。泇运河开通不仅为运河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台儿庄成为了明清十大商帮汇集之地,而且也促进了南北、东西文化与中外文化的大交流,燕京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接触、融合。宗教文化与地方文化和谐共生。各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汇,形成了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作为文化载体,城内建筑风格多样、融南汇北,既有北方建筑的沉稳,又兼具南方建筑的灵秀,形成了“七分雄、三分秀”的建筑特点。地理位置优越、建筑遗迹众多为台儿庄古城的发展创造了外在的物质基础。但是这座美丽的古城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遗址城市,打造成为沿运河独有、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城,5月4日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来台儿庄古城为泰兴楼奠基。

(二)古城发展现状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让古城在原有面貌、形态、规制等历史的基因上复活起来。

存古是对现有遗存进行最严格的保护。台儿庄大战后遗存的古驳岸、古码头、古船闸、清真寺、关帝庙配殿、中和堂、胡家大院、繁荣街上的民居和店铺等,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复建时保存了原古城绝大多数的道路肌理和水系框架。在保留53处弹痕累累的古墙、古屋等遗存基础上,建成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供人们回忆战争的惨烈,凭吊烈士的英灵。

复古是指台儿庄大战前什么样子,就努力建成什么样子。在文化挖掘上,追综原真性,寻找原物彰显出来的原貌。在设计上,遵循原空间和原尺度,呈现出原先的风貌。在建设上,采用原来材料、原有工艺、原籍工匠,保证重建的古城成为历史遗产。对已湮灭的古建,按照原址原样进行恢复,追求整体面貌和历史一致。这里原来有晋派、徽派、闽南等8种风格的建筑几百座,如参将署、闸官署、文昌阁、妈祖庙、驿站、私塾、青楼等。虽然台儿庄大战摧毁了原来的建筑,但是古运河北岸的顺河街、月河街、丁字街等街巷地基,仍然保存完整。在重建这些古商铺、古民居的时候,有着实实在在的历史依据,使得重建的古城几乎是历史的重现。今天,古城台儿庄大战前18个汪塘、14里水街,人们筑台而居、以船代步、荡桨摇楫于街巷之间的北国水乡风光,已然呈现在人们面前。月河街、繁荣街、中正门、西门、泰山娘娘庙、久和客栈、万福驿站等一千多栋老建筑,进行了复原。在建筑细节上则充分体现文化底蕴。像万家大院,主人万郎中祖籍山西,利用漕运夹带货物,挣下了40万两银子的家业,在暴富心态驱使下,修建了一处晋派风格的大院,使用了大量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今天在原址按原样重建,不仅豪华和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而且在匾额、房间及院落布局等建筑细节上充分展现了孝文化以及晋商文化传统。

创古是指按照文化遗产标准和现代审美功能要求,创新理念,在古城中注入现代科技元素。在理念上、标准上设计上创新。台儿庄古城成为古朴与现代、悠闲与繁华完美结合的时尚之城。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形式是古朴的。它展现了明清时期运河的独特风貌,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运河古城的历史沧桑。台儿庄古城的内容是现代的。在古城重建中,突出时尚生活这一主题,引入现代生活方式,在古城内建设各种酒吧、咖啡屋、餐馆、休闲场所等,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时尚的生活。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很悠闲。人们可以乘船游览古城所有的景点,可以在船上晒晒太阳,欣赏古城的风光,听着悠扬的柳琴和土琵琶,感受“东方威尼斯”的风情;可以在古城的陶瓷一条街内体验亲手制作瓷器的乐趣;还可以到古城边的休闲广场,打打高尔夫球,洗洗温泉。重建后台儿庄古城又很繁华,特别是夜晚的台儿庄古城,再现了“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今天的台儿庄古城中除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引入柳琴戏、运河大鼓、鲁南皮影、伏里土陶、曹县面人等三十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了台儿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二、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风貌修复较好,建筑风貌按原真性恢复,但生活气息的原真性缺失。随着运河开通带来的经济发展,也在台儿庄留下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台儿庄古城在建筑风貌上主要是明清时期以及民国早期的建筑风格。根据现有遗存以及文字和图片资料的佐证,台儿庄顺河街、丁大街、箭道街等历史文化街区留存有南北不同风格的建筑。在建筑的保护方面采取了“修旧如旧”策略。“修旧如旧”的确切意义在于,一切修复行为必须以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历史氛围的原真性为目的,也就说保持“历史沧桑感”。在台儿庄古城的修复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街巷空间、水巷格局。一般性建筑的修复,在技术方法上采取了“修新如旧”的方法,复建部分用新的施工工艺展示传统建筑风貌;重点建筑的修复,在技术方法上采取了“修旧如旧”的方法,用传统建筑材料、传统施工工艺、“原真性”的反映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整体风貌的协同性较好。但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切涵义是不仅仅内部存在着一定数量与规模的历史建筑,而且历史街区还承载着当今的生活,生活的真实性作为历史街区存在的一个前提。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较少,基本上以商业街区为主,和明清时期的真实存在有一定的出入。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内生活气息不浓、商业气息过重,生活的原真性缺失严重。

(二)鲁南文化、大战文化、运河文化,三大文化交相辉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文化展示流于表面,显示文化内涵不足。台儿庄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目前展示文化的方式主要是展馆、街巷和街头艺人。专题展馆展示了古城保护建设及各方面的成就,街巷与建筑展示了明清建筑的历史格局和沧桑,街头艺人定向展示了传统艺术。但台儿庄在文化展示上依然表现单一,最重要的缺憾是缺乏事件的经历人。运河的纤夫、大战的参战者和经历者,鲁南文化的继承人都是传播台儿庄文化的重要载体。甚至纺线的老麽麽、摊煎饼的老奶奶,酿酒的阿公都是鲁南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传承了几百年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台儿庄古城内这部分人总体偏少。

(三)台儿庄本地建筑的风格缺失。鲁南、运河文化特色不突出,二战遗址的特点被淹没了。很多仿江南古镇和丽江的成分。如千里走单骑。“小桥、流水、人家”出现雷同化。

三、对台儿庄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提高古城生活原真性,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可以鼓励一些居民入住,入住的居民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入住的居民应该能展示台儿庄古城的深刻的文化底蕴,特有的古朴。如纺线的老麽麽、摊煎饼的老奶奶,酿酒的阿公,船夫,一些民间文化演出。他们只需原真、古朴的展现文化,不进行自我商业活动,古城给他们工资补贴。适当进行商业活动,商业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