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f7fa6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7.png)
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验证教育假设的有效性。
实证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教师可以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证研究的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普遍适用性,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行动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旨在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实践,研究教育问题,并根据所得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改进。
行动研究的流程一般包括诊断问题、制定行动计划、执行行动、评估行动效果等。
行动研究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案例研究是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探究教育问题的特点、原因和解决方法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已经解决的教育问题案例,借鉴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案例研究可以进行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文献查阅、调查访谈、观察记录等。
案例研究适用于研究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复杂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和挑战。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选择其他适合的方法,如文献研究、参与观察、设定实验等。
总之,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研究目标进行,同时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方法的应用水平,以推动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ca28eb0b4e767f5bcfce81.png)
D:教育本质问题研究
请选择答案;
Oa Ob Oc Od
试题导航*
6.[单选题]
研究者应当尊重客观事实,其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无论是证实或推翻假设,都应该忠实 本身。这表明中亦学教育研究应遵循
A:继率与创新相Βιβλιοθήκη 合的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请选择答案:
OhObOcOb
试题导航:
Oa Ob Oc Ob
4.[单选题]认识各种敎育现象,揭示数育现象的本痰.探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槪括教育的基本原 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是
A:实验研究B:追因研究
C:基础研究D:应坤研究
请选择答案;
Oa Ob Oc Od
教育行动研究比较适用于
A:中小规模的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
B:宏观的載育理论问题研究
6 6
上一题下一题
试题导航!
教育实践工作者在教育理论专家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日常教育教学情i问题逬行系统探究,以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模式是
A:行动研究
B:调查研究
C:观察研究
D:实验研究
Oa ObOc Od
8>[单选题]
调查当前影响中小学生消费心理的相关因素属于
A:
B:
鬥■
7 I
D:
请选择答案;
研究者要积极从教育理论中吸取营养.并在不斷将硏究结果应坤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栓 发展理论。这表明中外学教育研究应遵循
A:继承与创新相结台的原则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可操作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请选择答案:
Oa Ob Oc Ob
2x[单选题]教育科研工作者应当运用严谨规范的科学语体.使用专业术语概念,耒论说所持的观点见 所提岀的理论、模式.这突岀体现了教育研究论文的哪一特点’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b254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1.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对中小学教育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归纳、分析和评价,总结和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数据,了解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某些教育因素进行干预和观察,以验证假设和推测。
4. 个案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教育案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其中的问题和原因。
5. 归纳和演绎:根据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事实,通过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构建教育理论。
6. 实证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实际数据,检验和验证教育理论和假设。
7. 教育政策研究:探讨中小学教育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政策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仅是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的一部分,不同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及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5281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4.png)
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及分析
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及分析,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话题。
近几年,随着教育研究方法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小学和中学教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现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近几年小学和中学教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小学和中学教师们更加一致的采用了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来开展教学研究,大大改善了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水平。
其次,近几年小学和中学教师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向教育解决性模型研究,力图从教学模型、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者的系统角度深入分析解决过程教学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知识点的缺失。
最后,小学和中学教师也正在积极的探索更为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也正在积极的开展应用研究,以更深入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最大程度的促进教师的教学框架的进一步完善。
在未来,小学和中学教师将更加科学化的将教育研究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作用。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测试答案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cd2e0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b.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测试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答案一、选择题BDBDDBAABBABCBCBAC二、判断题错对错错错错错三、简答1、简述撰写教育研究报告(de)基本要求.研究报告是研究成果(de)主要表现形式,常见(de)研究报告有三类,即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科研论文.撰写研究报告时要(1)在科学求实(de)基础上有一定(de)创新;(2)观点与材料(de)高度一致;(3)对同类研究成果(de)批判、借鉴与吸收(在独立思考(de)基础上借鉴吸收);(4)逻辑(de)严密和叙述(de)简洁完整;(5)研究报告和论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2、简述定性分析(de)一般过程.定性分析是确定资料是否具有某种性质和特征,主要观点和论证(de)逻辑,它回答(de)不是数量(de)多少问题,而是性质上(de)“是什么”、“属于什么”等问题.在教育资料分析过程中是最为常用(de)方法.定性分析(de)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按照研究课题(de)性质确定定性分析(de)目标以及分析材料(de)范围.(2)对资料进行初步(de)检验分析.(3)选择适当(de)定性分析(de)方法和确定分析(de)维度.(4)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类,排列类别层次,区分不同情况下材料(de)差异,分析不同分类是否具有不同(de)意义以及事情发生是否有先后次序,并进而鉴定各因素之间是否有相关或因果关系,寻求研究对象(de)特质规范.(5)对定性分析结果(de)信度、效度和客观度进行评价.3、简述访谈调查(de)优缺点.访谈法教育调查研究中比较常用(de)方法.访谈法是一个面对面(de)社会交往过程,访谈者与被访谈者(de)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调查过程(de)始终.因此,访谈法不受书面语言文字(de)限制,简便易行,灵活性强;能够通过深入交谈获得比较可靠有效(de)资料;容易进行深入调查.但是样本小,需要较多(de)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限制,受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de)情况下使用,并结合问卷和测验等方法一起使用.4、简述文献检索(de)基本要求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de)情报信息和知识(de)载体.检索文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全面准确地检索;(2)要对文献进行内部和外部评论;(3)分析、概括和评述文献,撰写文献综述.5、对于根据资料或者经过量化可以变为数据资料(de)定性资料,需要运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中常用(de)量数有四个.(1)集中量数.大部分数字趋向于中间(de)某一点(de)趋势,就叫集中趋势,代表集中趋势(de)量数叫做集中量数.(2)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de)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de)量数.与集中量数反映集中趋势相反,差异量数反映(de)是离中趋势.(3)标准分数.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分数中所处(de)位置.所以也叫相对位置量数.(4)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程度(de)量数,如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等.6、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西南大学承担了“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情况调研及政策咨询建议”项目,要求项目团队围绕07年首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以来(de)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并对下一步政策实施提供咨询建议.假如你是该研究项目团队(de)核心成员,请思考如何科学实施项目研究,并回答如下问题:(1)拟开展(de)调研对象包括哪些(2)请撰写一份调研访谈提纲(3)请选取一类调研对象,设计一份调研问卷(4)你认为项目组研究成果(de)最终呈现形式有哪些请说明成果(de)具体类型和名称答案:(1)、拟开展(de)调研对象:07级免费师范毕业生;西南大学主管领导;各委培学院主管领导、授课教师.(2)、调研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如下:免费师范生在校内分布情况;免费师范生日常管理方式;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挺进,对师范生培养能力是否下降;一个免费师范生(de)培养成本、成本来源;免费生与非免费生对比有哪些特质;从教意识、学生考研等接受再教育问题;学生违约如何处理.近年来出现诸多对政策不同(de)探讨声音,如何权衡政策利弊校方在日常培养中如何强化学生投身基础教育事业意识,从07级从业学生来看,效果如何(3)、调研问卷;调研对象:各委培学院主管领导、授课教师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调查问卷您好国务院出台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已历9年,已经有6届免费师范生毕业,作为改善国家基础教育举措,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需要系统理性(de)总结.请您根据我校免费师范生政策(de)实施情况结合您(de)观察和体会,填写如下问卷:(我们郑重承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科学研究规范,对您提供(de)所有信息予以保密,不会因此对您和您(de)学校造成任何不利影响,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充分表达您(de)真实情况和看法.)性别:□男□女年龄:任教学校:所在学院:1、是否了解国家关于免费师范生(de)政策规定:A、十分了解B、大体了解C、一知半解D、不了解E、没听说过2、校方除学习课程以外,有无对学生开展关于基础教育现状认知(de)相关课程、活动:A、有且较多(平均每年3次以上)B、有,偶尔(平均每年1—3次)C、从来没有3、政策规定,从事中小学教育最低年限为10年,您认为多少年合适 A、3—5年B、5—7年C、7—9年D、10年E、10年以上4、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内容在哪些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可多选)A、毕业后就业从教方面,清晰度和明确性有待提高B、毕业从教后,鼓励机制,绩效评价方面C、合理增加准入和退出机制D、毕业后(de)深造方面E、其他5、您对于免费师范生在职后攻读在读研究生(de)看法6、A、应该读B、不应该读有C、视工作情况而定7、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最主要(de)目(de)是A、让贫困生能读大学B、吸引优秀学生当教师C、让学生到贫困地区当教师D、不清楚8、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对农村等落后地区基础教育改善作用如何A、非常有效,大大提高了农村等落后地区(de)基础教育B、比较有效,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等落后地区(de)基础教育C、没有明显效果D、对改善农村等落后地区(de)基础教育起到负面作用9、您认为国家是否应当进一步强化免费师范生深入农村基础教育(de)鼓励机制A、很有必要B、必要C、可有可无D、没必要,不应该10、您认为免费师范生政策对于相关学生(de)学习积极性影响是A、有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努力学习B、与非免费师范生学生群体相比,在学习积极性上无明显差别C、有消极作用,使免费师范生懒惰或由于政策(de)不确定性而导致有不安定感11、您认为出现“优秀率下降、及格率上升”这一现象出现(de)原因是(简要回答)2016年2月28(4)、调研成果最终呈现形式:①研究论文;类型:调查报告;名称: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研究;②研究论文;类型:个案研究;名称:西南大学某学院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现状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4ca8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3.png)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a、探索性研究;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 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 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书斋式以查阅资料为主,而非在实践中;现场研究在实践中进行;6、研究方向尺度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纵向-不同时间-趋势研究、各年龄组特征研究,定组研究;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①资料来源:定性研究来源于自然情境,定量研究来源于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②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来源于图片文字,定量研究来源于数据;③对研究关注的方面:定性研究重过程,定量研究重结果;④分析资料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归纳分析,定量研究采用演绎分析;⑤关心的基本项:定性研究关心意义和理解,定量研究关注变量与操作;⑥学术属性:定性研究属社会、历史、人类学类,定量研究属于心理、经济、物理范畴;⑦目标:定性研究目标在于描述现实现象提高认识,定量研究目标在校验理论证实事实;⑧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灵活、一般、可引申,定量研究设计有结构、预定的、正是具体;⑨技术和方法:定量研究重观察漫谈,定性研究重实验和有组织的交谈;⑨与被试关系:定性研究者热情接触被试,视为朋友,定量研究与被试疏远;⑩工具或手段:定性研究重录音等,定量研究中项目表问卷占比重大;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中/微观的、现场式的研究;二、研究问题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问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时机条件: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等成熟度;三、研究变量的类型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设的原因变量;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结果变量;3、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测定的因变量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是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四、定义研究变量:一般来说,先下抽象性定义,再下操作性定义;1、抽象性定义:从抽象的概念意义上对变量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词典定义;下抽象定义的方法:a、经典定义方法和差加属;b、从文献中寻找合适的定义方法;c、自行定义;2、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下操作定义的方法:a、条件描述法——通过陈述测量操作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对象特征或可能产生的现象;b、指标描述法——通过陈述测量操作标准来界定一个概念测量手段、指标;c、行为描述法——通过陈述测量结果来界定一个概念动作、结果;3、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应注意:a、对研究课题中重要的变量下操作性定义;b、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以及变量的性质来下操作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的设计要明确具体;d、操作性定义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是独特的,它是研究者为了研究需要而规定的特殊解释先抽象描述基本特征,操作规定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并非对变量的全面的、唯一的解释;4、抽象定义涵盖基本变量所有属性,解释范围大,具有普遍性,但太笼统无法据此测量和操作变量;操纵定义对变量界定新定义,便于操纵测量,但只涉及少数特征,具有排他性,难以表达完整性;五、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了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1、分类;按假设在表述变量关系的倾向性可分为:a、定向假设;在陈述中示意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指出变量之间差异的特点和倾向;b、非定向假设;在陈述中不提示假设结果的预期方向,而是期望通过检验结果来解释变量间的结果差异,常用虚无假设来表示;2、文献检索:就是从众多的文献中查找并获取所需文献的过程;a、一次文献: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论文、专着、会议文献、专利;b、二次文献:数目、索引、文摘本身不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是找一次提供线索;c、三次文献:研究动态、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数据手册;3、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①研究什么:a、要有合适的标题,最好涉及研究的范围、方法、对象、内容;b、要明确提出研究问题,让人了解问题的性质;c、列举研究的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让人了解研究重点;d、界定研究的变量和关键词,让人了解研究的范围;②为什么研究:a、说明研究动机;b、揭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c、列举研究的具体目标;③如何研究:a、说明研究方法和实施程序,包括研究对象及取样,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工具选择编制,收集资料及资料分析等;b、对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员组织,进度安排,经费预算;c、对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员组织,进度安排,经费预算;④有何成效:a、研究者必须在研究计划中具体说明研究的预期成效;b、要有成果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形式;六、课堂观察的类别1、按是非借助于仪器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2、按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分: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3、参与观察:通过改变角色或隐藏身份完全参与到观察对象的活动中进行观察;优点:可以消除或缩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便于深入了解被观察对象内部的真实情况;缺点: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易相互影响,观察结论易带有主观感情色彩;4、非参与观察:指研究者不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置身于他所研究的课堂情境之外进行的观察,适用于观察时间短内容较简单的情况;优点:观察者不易受被观察者的影响,观察结果比较客观公允;缺点:对现象的观察易带有表面性和偶然性,不易深入;5、按观察方式的结构划分: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非结构观察;七、问卷调查1、问卷研究的优缺点;优点:a、问卷不受人数限制,调查的人数可以较多;b、问卷可以由访员访问,也可以邮寄;c、问卷可以完全控制变项,找出因果;d、问卷资料适于电子计算机处理,节省分析时间,并且容易量化; 缺点:a、问卷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资料,研究弹性不足;b、问卷不容易找出错误或误解;d、问卷对设计要求比较高,如果在设计上出了些毛病,问卷便无法补救;2、问题形成的步骤:a、课题分析、提出假设;b、概念具体化,寻找变项;c、确定指标;d、为测定已经确定的指标编制,编制直接与间接的问题;3、一个好的问卷,必须合理、科学、艺术地提出每一个问题;1合理:①全部问题是否都是特定研究课题及其理论假设所必须了解的;对研究课题和理论假设没有关系、可有可无的问题、多余的问题、对于以后不知如何分析的问题,仍要删除;②问题对于全部被调查者是否普遍使用;有些问题对于一部分被调查者适用,对于另一些人可能不适用,对于这样的问题,具体做法为把普遍使用的问题列为后续问题;③提问的形式是否适合被调查者;a、表格形式的问题不宜过多;b、在一个表式问题中,实际问题的容量不宜过大;2科学:①单一:即一个问题中只包括一个调查指标,只询问一件事情;问卷中不能有双重问题;②中性:即问题不带有倾向性;带倾向性的问题,对于被调查者具有某种诱导作用,即诱使被调查者顺着提问者的观点及其倾向回答问题;对于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中性化处理,即修改剔除问题的倾向性;③明确:即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明确的含义;问卷中使用抽象概念、专业词汇及表达不当会造成问题模糊不清,造成歧义,引起误解,使回答的依据失去统一性;应科学地使用明确语言,才能准确精确表达含义;4、艺术地提问方式:a、委婉法:使用委婉的词汇来代替刺激的词汇提问;b、间接法:提出问题后,先提供其他人的回答,然后要求被调查者对其他人回答做出评价;c、消虑法:即在正式提问前加上一段关于引用权威或普遍性事实的文字,以消除顾虑;d、虚拟法:先假设一种情境,然后要求在该情境下回答问题;e、援助法:在表明调查者可以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要求被调查者回答问题;八、访谈:通过与被访者的口头交流来收集所需资料的研究方法;1、访谈优点:a、具有灵活性;访谈是双方直接交流双向沟通;有2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访谈员提问,被访者回答;另一种是双方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b、成功率较高;谈话是常用的手段,拒绝回答者较少,成功略高;c、可观察非语言行为;d、控制性较强,可以适当控制环境因素,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e、适用面较广;适用于一切有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被访者;f、可得到自发性回答;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回答较真实可靠;g、可获得深层次的信息;访谈具有适当解说,引导和追问的机会,因此可探索较为复杂的信息,获得新的深层次的信息;2、访谈缺点:a、代价较高;与问卷相比,访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b、时间长;寻找被访者和寻访路上所花时间远大于访谈时间,浪费时间精力;c、受访谈员影响大;访谈人员的特征会引起被访者心理反应,有可能影响真实性;d、缺乏隐秘性;当面回答,匿名性差,使被访者缺乏安全感,对于敏感问题会出现回避现象;e、会给被访者带来不便;f、访谈范围受限;难以进行大规模访谈,一般访谈样本较小;g、访谈记录困难;将访谈记录完整记录下来有一定困难,特别是无结构访谈;3、结构式访谈:是事先将访谈的题目设计成一份调查表或访谈问卷然后严格按拟定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的内容进行的访谈;访谈时访谈人员严格按照上面的顺序发问,不得随意改变和转述题目及答案用语,访谈人员处理问题的自由度比较小,其研究结果可做量化分析,因此称为标准化访谈;适用于:正式的、较大范围的社会调查,量的研究;4、无结构式访谈:也称自由式访谈,是一种随意的、自由的、开放的访谈方式;与结构式相反,无须事先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而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和问题方向,与被访谈者交谈,所得结果不宜做标准化分析,又称非标准化访谈;适用于: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5、半结构式访谈:有调查表或访谈问卷,但具有一定灵活性;适用于教育研究;九、访谈的程序与技巧1、访谈前的准备:①选择访谈对象:a、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访谈的总体范围,然后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b、要尽可能了解被访者的情况;②编制访谈问卷:a、首先要确定研究要测定的变量,然后根据这些变量编制问题;b、访谈问卷的问题要按研究目的和研究变量来编写,编制完成后,最好请有经验的研究者或同行一起商量,请他们提修改意见;③制定访谈计划:访谈计划通常要有时间进度或工作进度,为了使访谈规范,获得失效,须事先安排好访谈行程,并准备好访谈工具;④培训访谈人员;2、进入访谈现场:①访谈前的联系:采用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式,向对方说明访谈的目的、意义、内容,表明研究者身份和单位,如果对方愿意接受访问,约定访谈时间、地点,并告知对方访谈人员姓名;②初步接触:要注意以下几点:a、恰当的称呼;b、诚实的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c、表示访问的愿望;③获准访谈;3、提问与记录技术:①提问技术:a、维持被访者的访谈动机;b、提问要明确清楚;c、发问要自然流畅;d、要耐心听取回答;e、要耐心听取回答;f、不给予任何评价;g、注意非语言交流;②记录技术,方法有2种:纸笔记录,录音录像辅助;4、接引与追问技术:①接引:包括言语反应与非语言反应,接引的方法如下:a、重述问题;b、认可;c、停顿;d、解释;e、重述回答;f、澄清;g、转移话题;h、自我暴露;②追问技术:尽可能用被访者自己所用的语言和概念来进一步询问,方式有:a、直接询问和间接询问;b、当场追问和事后追问;5、结束访谈:①时间问题:访谈人员要掌握整个访谈时间;②行为问题:观察一些行为和言语表现来结束访谈;③结束语:被访谈者的支持与合作表示感谢,如果调查尚未完成须下次再访,要说明内容,约定好时间地点;6、访谈后的工作:每次访谈结束后,对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看是否获得了所需的信息,是否需要重访;最后根据研究目的对加工处理后的文件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十、个案研究1、个案研究: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2、个案研究的应用范围:病人对医生的诊断,心理咨询师的辅导与咨询;学校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的矫正;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在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3、个案研究的特征:a、研究对象的单一性;b、研究方法的综合性;c、研究内容的深入性;4、个案研究的步骤针对学生进行的个案研究:a、确定研究对象;b、收集个人资料,包括个人资料、学校有关记录、家庭和社会背景;c、诊断和假设;d、个案分析与指导;e、实施个案指导;f、形成结论;十一、教育实验1、教育实验的局限性:其自身局限性有以下三点:a、教育实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b、研究结果不能完美重复;c、测量水平的限制;2、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P212 a、随机处理;b、统计处理;c、消除;d、平衡;e、恒定3、内在效度内部效度:指实验结果是否完全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或者说是否真实的反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4、外在效度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否适用的范围;5、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关系:a、内在效度是实验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没有内在效度便无所谓外在效度;b、外在效度是实现研究价值的基本途径,没有一定的外在效度,一个研究虽然内在效度较高,也无法体现其应用价值;。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e164aa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5.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教育研究是研究教育领域问题的一个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解决教育问题并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研究的方法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所调查、分析、解释和评价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下面将介绍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首先,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文献研究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阅读和分析已有的文献,包括书籍、期刊、论文等,来获取相关信息和理论,以便理解研究问题的背景和已有研究的经验。
文献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其中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其次,调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又一重要方法。
调查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获得关于教育问题的信息。
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调查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提问,收集他们的观点、看法和行为习惯等信息。
访谈方法是指研究者与被访者面对面进行交流,通过询问问题和深入了解被访者的观点和经验。
观察方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教育现场的行为、活动和特征等,以了解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此外,实验研究也是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
实验研究是为了验证因果关系而进行的控制、人为操作和观察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对教育干预措施的实施和结果的观察来评估教育政策或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研究通常需要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案例研究也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案例研究是通过对一个或多个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教育问题。
案例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探究现象的细节和复杂性,挖掘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并为实践提供具体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教育研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模拟实验、历史研究、统计分析等,以便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目标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总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教育问题的本质、解决问题和提升教育质量。
1.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1.小学教育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2461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4.png)
●质的研究具体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 深度访谈、人种志
研究的建构
●写论文——确定论文题目? ●研究的建构:
研究问题的界定是一个逐步 清晰化、不断具体化的过程。
教育研究的三个阶段:
●研究的建构:界定研究问题,完成开题报告 ●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去现场,整理出清晰的资料 ●论文的写作:总结研究结果,归纳研究结论,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是漂亮的 ***是善良的
探究活动与知识形态
经验活动 实证活动 思辨活动
探究活动
日常观察、传统权威、经验判断 日常知识 系统观察、假设观察、事实判断 科学知识 哲学思考、理性推理、价值判断 哲学知识
知识形态
实践的、缄默的 事实的、因果的 价值的、理念的
教育研究和教育知识
●教师:学科知识、教育知识。 ●教育研究是专门指向教育知识的研究活动和方法体系。 ●教育知识的分类:哲学的、科学的和实践的。
例如:一个老师是如何变成学生的权威的? 什么样的教师更容易成为权威?
实证探究:寻求事实资料以检验某个假设是否成立的探索活动,被当作经典
科学研究方法的代名词。
● 针对日常生活的偏差和偏误,实证探究采用观察、访谈、调查、实验等方 法来证实或证伪。
● 例如:观察或者感悟: 大学生就业难。如何证实? 学习中女孩比男孩表现优秀。如何证实?
●教育研究是系统实证性的过程,实证最一般的涵义就是通过经验 观察检验一个理论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先有理论还是先有观察? ●演绎和归纳两种研究路径。
演绎式研究路径
●命题:任何人都会死 ●推论:马克思会死、恩格斯会死 ●检验:爱迪生会死 ●演绎式研究:从理论发展出具体的假设并加以检验的逻辑模式,
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及分析
![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e1eb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5.png)
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及分析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及分析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现状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之一。
它包括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
中小学教师通过这些方法收集数据,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问题,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然而,一些教师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存在一些问题,如调查问卷的设计不够科学、访谈技巧不够熟练等。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法,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它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环节。
然而,一些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存在一些问题,如计划不够具体、反思不够深入等。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一种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调查来了解学生特点和研究问题的研究方法。
然而,一些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个案的选取不够科学、分析不够深入等。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教育研究意识淡薄一些教师缺乏教育研究意识,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与教育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教育研究的价值认识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2.教育研究能力不足一些教师虽然有参与教育研究的热情,但缺乏必要的教育研究能力。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教育研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缺乏实践经验。
3.教育研究环境不优一些学校缺乏良好的教育研究环境,如缺乏教育研究方面的支持、激励和交流机制等。
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对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四、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运用能力的建议1.加强教育研究意识的培养加强教师对教育研究的认识,提高其对教育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完整版)西南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教育研究基本知识
![(完整版)西南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一:教育研究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c4b106998fcc22bdd10dd7.png)
一、名词解说 (30)1.教育研究( 6)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在教育领域中的或对于教育的科学研究,往常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解说教育实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建性活动。
2.定量研究( 6)也成量化研究,是运用数学,物理等手段和工具精准地描绘教育事实,解说教育事实,以求发现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
3.定性研究( 6)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经过深入,仔细,长久的察看,体验,检查和剖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取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4.文件研究( 6)文件研究主假如经过查阅文件获取资料,并经过研究者的思想加工而获得研究成就。
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不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往常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旁观者和反省者。
很多研究对于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虑、教育改革的历史剖析、教育实践活动的综合反省等拥有踊跃的意义5.现场研究( 6)现场研究是在教育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
固然这类研究也需要作文件的观察,以节俭时间和精力,但它重申研究者一定亲临教育活动的现场,经过直接察看获取第一手资料,对现实存在的与教育实践活动有关的人、事、物及活动过程进行照实的记录、剖析和推论。
研究者直接接触教育实践活动,能够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真切状况,表现出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一致性。
这类研究最合适于认识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的课题研究。
二、简答题( 50)1.教育研究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0)一般以为,研究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活动,因此它一定包含目的、过程和方法等基本因素。
研究需要具备特意的知识和接受特定的训练。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构成部分,因此与研究拥有同质性。
可是因为人们重申的重视点不一样,因此教育研究也存在着不一样的界定。
可是不论重视于哪一方面,教育研究都起码包含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它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即发展教育理论或解决教育实质问题;二是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即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的现象或问题;三是它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研究方法,促进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728b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c.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总结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
通过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系统、科学地进行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调查、观察、实验、分析和评价,以提取出有用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规律,为中小学教育和教学实践提供科学基础。
下面是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1.研究目的的确定要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清。
2.研究问题的提出要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局限性,避免范围过广,无法回答。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1.研究对象的选择要针对研究问题,具有代表性。
2.研究方法的选择要符合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可以是调查、观察、实验或文献分析等方法的组合。
3.研究计划的制定要详细,包括研究步骤、时间安排、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
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调查问卷的编制要问题明确、结构合理,避免主观性和误导性。
2.记录观察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观察对象的行为、环境和时间等。
3.实验设计要严谨,实验结果要准确记录,避免误差的产生。
4.各类数据的整理要进行分类、编码、统计和分析,以便后续的研究和论证。
四、数据的分析和解释1.统计方法的运用要科学合理,可以使用描述统计、推论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2.数据分析的结果要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相结合,提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避免武断和主观臆断。
五、研究结果的评价和反思1.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包括重要性、实用性、有效性等方面。
2.反思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思考进一步改进和深化的方向。
六、研究成果的报告和分享1.研究成果的报告要清晰、准确、简洁,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
2.研究成果的分享可以通过学术会议、论坛、期刊等方式,以便与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和共享。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的关键知识点包括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的评价和反思,以及研究成果的报告和分享等。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汇总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2c22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c.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汇总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通过编制问卷,采集大量
的数据,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看法、态度和需求。
问卷调查可以广泛
地了解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
进行问卷调查时,需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和问卷的有效性,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访谈是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面对
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经验和需求。
访谈可以提供具体的个案信息,了解教育问题的背后原因和解决方案。
在进行访谈时,需要注意采访
对象的选择和采访技巧的运用,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观察是一种直接观察中小学教育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教室、课堂和学生的行为来了解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
观察可以提供具体的
教育情境和实际运作情况,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教育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在进行观察时,需要注意观察者的角色和观察方法的选择,确保观察结果
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实验是一种控制变量、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条件,观
察不同变量对中小学教育效果的影响。
实验可以提供科学的证据和数据,
帮助研究者评估教育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
注意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
重复性。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研究,比如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模型建立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
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合的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作业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作业二: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5f345583d049649a66581a.png)
一、概念解释(15)1.调查研究(5)答:调查研究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些社会现象,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便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研究方法。
它适合于描述那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客观现象。
2.实验研究(5)答:实验研究法就是在可控的教育情景中,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有目的地改变一些教育因素(自变量)。
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一些教育因素的变化,到了一定时间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两类教育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理论假设的方法。
3.个案研究(5)答: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也称个案历史法,是一种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方法。
有五个具体实施方法,分别是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教育会诊法。
二、简答题(45)1.叙事研究的特点(15)答:简单地讲,叙事研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即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研究为取向、以自我反思为媒介和强调民主、平等。
①以教育叙事为载体。
教育叙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
这些故事发生在教育中,是“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当事人的真实生活。
因而,教育故事便在意义层面得到了肯定。
但是,“叙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
讲究时空位置的叙事才能构成研究。
私人叙事,它表现为对教育中“个体生命”价值的承认,对个人独特境遇的关注,尊重每一“个”的独特性; 分析、解释甚至是体验每一“个”的“个性”经验叙事,杜威把连续性和互动性作为经验具有教育价值的两个标准。
教育叙事研究正是以教育经验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实践中去寻找和建构理论。
这样,教育经验就从被贬低被排斥的状态登堂入室,教育研究也将由此产生自身的话语方式,成为教育理论的源泉。
即杜威所说,“教育即是经验的改造”。
生活叙事,于日常生活接近常态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0d37f35bcd126fff7050b76.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业问题: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的主要分类有哪些?答:目前,教育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1.调查研究法概念:所谓教育调查法是指为了探明教育问题,形成关于教育的科学认识,运用自填问卷和访谈等方式,系统地搜集教育资料,并进行分析推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或功能:第一,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第二,揭露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育改革提供具体指向。
第三,使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得到总结和推广,从而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第四,通过收集关于教育现实情况的材料,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实施程序:(1)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2)拟定调查计划,(3)进行试探性调查, (4)编制调查工具,(5)实施调查,(6)整理调查资料,(7)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2.实验研究法概念: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或功能:第一,它是揭示教育规律,检验现有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的有效方法。
第二,它是创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最佳研究方法。
第三,对引进教育理论的检验,变通和改造。
实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由高度控制带来的失真,由实验人员和实验过程带来的副效应和由于样本不足带来的误差。
实施程序:(1)提出实验课题,(2)建立实验假说,(3)实验设计, (4)实验实施,(5)资料统计处理,(6)实验报告。
3.个案研究法概念:个案研究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特点或功能:第一,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和个别性。
第二,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第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试论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方法
![试论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0b2318376baf1ffc4faded.png)
试论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方法【摘要】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英语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英语教学。
这样的探讨有很多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也有很多研究采用非实证的研究方法。
在当代的研究中,还出现了超越实证与非实证的二元论的研究方法,比如复杂思维研究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都包含一系列更加具体的研究方法。
掌握这些方法对于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方法是获得可能的正确答案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研究方法;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复杂思维英语课程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主干课程,开展英语教学研究对于提高英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小学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中小学生提供英语学习参考。
本文所探讨的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有计划的系统性的过程中,依据一定的内容,按照一定的目的,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全面发展的活动。
”(鲁子问、王笃勤,2006:2)本文所探讨的教学研究方法,就是认识与描述、分析与解释、探究与推测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立场和路径、措施和技术。
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对于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方法是获得可能的正确答案的基础。
中小学英语教学广义上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哲学方法论层次,指的是研究社会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如客观与主观,唯物与唯心论,辩证与机械等,就是哲学层次的方法论。
二是学科方法论层次,指的是具体学科研究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如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归纳与演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系统方法、复杂科学等。
三是具体研究方式方法层次,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类,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和预测研究,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人种志研究、质的研究、行动研究等等。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依据西方的学术传统,一般分为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两大类,或分为定性分析(质的研究)与定量分析两大类。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9b3e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c.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第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编制问卷,向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中小学教育相关人员征集信息,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问卷调查可通过量化的方法获得大量数据,并对不同群体的意见和看法进行整理和比较。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当前状况、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以及他们对于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问卷调查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掌握大规模人口的特征和态度,并为教育政策和课程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第二,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一个特定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以了解该案例所反映的普遍问题和规律。
案例研究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以深入了解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揭示中小学教育的独特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提供对于中小学教育和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第三,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在教育实践中主动参与并进行反思和改进。
行动研究通常由教师或学校团队主导,以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
行动研究包括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行动计划、实施行动、评估反思等环节,通过循环反馈的过程不断优化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行动研究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研究特定因素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实验研究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特定的教育措施或创新,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对比两组的表现,研究特定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实验研究能够量化和精确评估教育措施的效果,并为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目的、问题类型和实际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综合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效度。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还应遵循科学的研究伦理,尊重被研究对象的权益,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2d433f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d.png)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为研究教育问题、探讨教育规律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课程。
是教育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必修课。
在加速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新时期,该课程担负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技能训练的任务。
研究教育方法: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一)实证方法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
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
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二三参考答案在职免师读研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二三参考答案在职免师读研](https://img.taocdn.com/s3/m/6a2ea4b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b.png)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二三参考答案在职免师读研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二三参考答案在职研究生:作业二:教育研究(de)主要方法:一.概念解释(15)1.调查研究(5)2.实验研究(5)3.个案研究(5)二.简答题(45)1.叙事研究(de)特点(15)2.田野研究(de)意义(15)3.比较研究(de)类型(15)三、论述题(40)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de)区别(20)2.论述比较研究应注意(de)问题(20)一.概念解释(15)1.调查研究(5)答:调查研究是应用客观(de)态度和科学(de)方法,对某些社会现象,在一定(de)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以便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de)本质与规律(de)研究方法.它适合于描述那些难以直接观察(de)客观现象.2.实验研究(5)答:实验研究法就是在可控(de)教育情景中,依据一定(de)理论假设,有目(de)地改变一些教育因素(自变量).控制无关因素,观察记录另一些教育因素(de)变化,到了一定时间后,在统计分析(de)基础上,找到两类教育因素之间(de)内在联系验证理论假设(de)方法.3.个案研究(5)答: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de)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casestudymethod)亦称个案历史法.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de)行为(de)一种方法.有五个方法.分别是1追踪法、2追因法、3临床法、4产品分析法、5教育会诊法.二.简答题(45)1.叙事研究(de)特点(15)答:以教育叙事为载体、以人文研究为取向、以自我反思为媒介、强调民主、平等2.田野研究(de)意义(15)答:第一,作为教育研究(de)一种基本技术,田野研究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de)作用.通过有目(de)、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de)观察,可获得认识该教育现象(de)比较充实、客观(de)事实材料.在此基础上可确定某个教育现象得以发展(de)条件,科学地分析和说明所研究(de)教育现象(de)过程.通过观察获得对事物最直接(de)认识,有利于教育科学理论(de)提出,也是总结研究教育经验(de)基本方法之一.第二,田野研究有助于研究课题(de)选题(de)选择和形成.第三,田野研究,走进田野,走进自然情景,有助于获得最原始最真实(de)第一手资料,能为今后(de)研究提供最丰富最值得信赖(de)材料.3.比较研究(de)类型(15)答:1.按属性(de)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2.按时空(de)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3.按目标(de)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4.按比较(de)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5.按比较(de)范围,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三、论述题(40)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de)区别(20)答:教育科学(de)历史研究法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de)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de)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de)一种研究方法.其具有1、历史性2、具体性3、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de)特点.2.论述比较研究应注意(de)问题(20)答:比较研究法广泛运用于教育科研实践,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运用,只有在满足如下条件符合时才能运用比较研究法:同一性,双(多)边性、可比性.运用比较研究法应遵循如下规则:资料(de)可靠性与解释(de)客观性;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比较;比较事物(de)本质.作业三:教育研究(de)基本技术一、名词解释(10)文献(5)数据处理(5)二、简答题(30)1.研究者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要求(10)2.简述描述统计(de)内涵与作用(10)3.文献检索(de)常用途径有哪些(10)三、论述(60)1.数据统计(de)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类型.(20)2.与传统(de)问卷调查相比,网络问卷调查(de)优势主要体现在哪里(20)3.进行问卷编制时,问题(de)表述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0)一、名词解释(10)文献(5)答:通过一定(de)方法和手段、运用一定(de)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记录在一定载体(de)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de)知识.文献(de)基本要素是:1.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de)知识;2.一定(de)载体;3.一定(de)方法和手段;4.一定(de)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人们通常所理解文献是指图书、期刊、典章所记录知识(de)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de)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de)最基本、最主要(de)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de)最基本手段.数据处理(5)数据处理是对数据(de)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de)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数据(de)形式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或声音等.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de)意义之后,便成为信息.数据处理(de)基本目(de)是从大量(de)、可能是杂乱无章(de)、难以理解(de)数据中抽取并推导出对于某些特定(de)人们来说是有价值、有意义(de)数据.数据处理是系统工程和自动控制(de)基本环节.数据处理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de)各个领域.数据处理技术(de)发展及其应用(de)广度和深度,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de)进程.二、简答题(30)1.研究者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要求(10)在搜集文献(de)实际过程中,首先应当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所需(de)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检索文献(de)方法.总(de)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de)文献主要有个人写(de)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de)内部文件、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总结报告,宗族(de)族规、家谱,宗教组织(de)教义、教规等.这部分文献相对数量较少,查找(de)办法也比较单一,我们只能根据已知(de)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de)文献包括所有(de)各种类型(de)正式出版物和仅在互联网上发表(de)文献,是文献(de)主体,数量十分巨大,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de)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de)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de)文献检索工具.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de)文献(de)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de)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de)目录.有关机构编制出版(de)文献检索工具.按其着录形式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几种形式.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de)目录.它们是更为常用(de)检索工具,不仅可以提供文献(de)线索,更可以成为获取文献具体内容(de)直接通道.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de)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de)就是利用互联网(de)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de)搜索引擎查找.还有一种简便(de)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着中所开列(de)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着中所引用(de)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de)方法.当我们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上述文献检索方法发现所需文献(de)存身之处时,其后(de)搜集文献就变成一件顺其自然、非常简单(de)事情了.目前,搜集文献(de)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一般说来,对于未公开发表(de)文献,若属于个人收藏品,可以根据线索,主动联系,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de)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或者官方不宜公开(de)内部资料,则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法搜集,某些特别(de)历史档案则可到专门(de)档案管理机构去采取借阅、复印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de)文献,若是正式出版发行(de)各种书籍、刊物、磁带、光盘等文献资料,可到图书情报机构和可能收藏这类文献(de)单位、读者那里去借阅,或者从互联网上(de)有关数据库中下载,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另外,对那些虽未正式出版发行,但已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de)文献,例如个人撰写(de)各种文章,大众传媒机构因版面不够或其他原因未刊印(de)稿件,政府部门(de)官方网站、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de)网站中发布(de)各种信息、文章、统计资料等,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de)方式来搜集.2.简述描述统计(de)内涵与作用(10)1)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de)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de)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de)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de)数据(3)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de)科学,其目(de)是探索数据内在(de)数量规律性.3.文献检索(de)常用途径有哪些(10)文献检索方法(1)、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de)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1)顺查法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de)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de)方法.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de)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de)文献检索.例如,已知某课题(de)起始年代,现在需要了解其发展(de)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de)年代开始,逐渐向近期查找.(2)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de)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de)方法.此法(de)重点是放在近期文献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3)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de)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de)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de)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de)方法.(2)、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de)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de)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de)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de)方法.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de)引用关系,获得更好(de)检索结果.(3)、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de)检索结果.三、论述(60)1.数据统计(de)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类型.(20)统计数据按不同(de)分类规则可分为不同(de)类型,这里主要按三种分类规则分类.(1)按照所采用(de)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是指只能归于某一类别(de)非数字型数据,比如性别中(de)男女就是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de)非数字型数据,比如产品(de)等级.数值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de)观察值,它是自然或度量衡单位对事物进行测量(de)结果.(2)按照统计数据(de)收集方法,可以将其分为观测数据(observationaldata)和实验数据(experimentaldata).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de)数据,它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de)条件下得到(de),有关社会经济现象(de)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de)数据则称为实验数据.(3)按照被描述(de)对象与时间(de)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de)时间点上收集到(de)数据称为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data).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de)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timeseriesdata).2.与传统(de)问卷调查相比,网络问卷调查(de)优势主要体现在哪里(20)网上问卷调查系统(de)优势1.具有网络调研信息收集(de)广泛性.因特网是没有时空、地域限制(de).这与受区域制约(de)传统调研方式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利用传统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市场调研,需要各个区域代理(de)配合.而澳大利亚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在去年8、9月份进行(de)包括中国在内(de)7个国家(de)Internet用户在线调查活动却相当方便.这样(de)调查活动如果利用传统方式是无法想象(de).2.具有网络调研信息(de)及时性和共享性.在数字化飞速发展(de)今天,网络调研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调研方法所得(de)调研结果都存在时效性这一难题.只要轻轻一点,世界任何一个角落(de)用户都可以加入其中,从用户输入信息到公司接收,只不过几秒钟(de)时间.利用计算机软件整理资料,马上可以得出调研(de)结果.而被调查者只要点击“结果”键,就可以知道现在为止所有被调查者(de)观点所占(de)比例,使用户了解公司此次(de)调研活动,加强参与感,提高满意度,实现了信息(de)全面共享.3.具有网络调研(de)便捷性和经济性.在网络上进行市场调研,无论是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只需拥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一部(或一台多媒体电视机和一部)就可以进行.若是采用问卷调研(de)方法,调研者只要在企业站点上发出电子调查问卷,提供相关(de)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对访问者反馈回来(de)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这不仅十分便捷,而且会大大地减少企业市场调研(de)人力和物力耗费,缩减调研成本.4.具有调研结果有较强(de)准确性.原因有四:其一,调查者不与被调查者进行任何(de)接触,可以较好地避免来自调查者(de)主观因素(de)影响;其二,被调查者接受询问、观察,均是处于自然、真实(de)状态;其三,站点(de)访问者一般都具有一定(de)文化知识,易于配合调查工作(de)进行;其四,企业网络站点访问者一般都是对企业有一定(de)兴趣,不会象传统方式下单纯为了抽号中奖而被动回答,所以,网络市场调研结果比较客观和真实,能够反映市场(de)历史和现状.网上问卷调查系统具有诸多方面(de)优势,常用于产品调查、消费者行为调查、顾客意见、品牌形象调查等方面,是获得第一手调研资料(de)有效工具.如今,网上问卷调查系统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选择正确(de)网上问卷调查系统对于取得好(de)调查效果具有重要(de)意义.我要调查网依托具有十多年历史(de)盖洛特市场调研有限公司为平台,是一个值得信赖调研网站.我要调查网是一个开放、全面、系统(de)调研网站,面向各个用户开放.3.进行问卷编制时,问题(de)表述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1. (20)调查问卷说明要简单明了,打动人心问卷调查表(de)说明关系到调查(de)质量与效果,一般要用委婉、感人(de)语气,说明调查(de)目(de)、意义,尤其是要让被调查者觉得调查对自己有作用和意义,或者能够帮助别人,激发他们助人为乐(de)积极性.2. 避免用不确切(de)词一些副词和形容词,如“很久”、“经常”、“一些”等,各人理解往往不同,在问卷调查表设计中应避免或减少使用.例如,“您是否经常生病”“您上月生了几次病”或者“最近半年内您生了几次病”.“您在哪儿出生”“您在哪个地方出生(请注明省、市或3. 避免提断定性问题例如,“您一天抽多少支烟”这种问题即为断定性问题,被调查者如果根本不抽烟,就会造成无法回答.正确(de)处理办法是在此问题前加一条“过滤”性问题.如“您抽烟吗”.如果回答“是”,可继续提问,否则就终止提问.4. 避免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指所提出(de)问题暗示出研究者(de)观点和见解,有使被访者跟着这种倾向回答(de)可能.例如,“有人认为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您同意吗”.0=不同意2=不知道3=同意“被动吸烟会导致肺癌”.0=不同意2=不知道3=同意5. 避免令被访者难堪和禁忌(de)敏感问题包括各地风俗和民族习惯中忌讳(de)问题、涉及个人利害关系(de)问题、个人隐私问题等.例如,“您是否有婚外性关系有过多少次’’敏感问题调查(de)处理方法:1、释疑法:即在问题前面写一段消除顾虑(de)文字,或在调查表引言中写明替被调查者严格保密,并说明将采取(de)保密措施.2、假定法:用一个假定条件句作前提,然后再询问被访者(de)看法.3、转移法:把本应由被访者根据自己(de)实际情况回答(de)问题,转移到由被访者根据他人(de)情况来阐述自己(de)想法.6. 避免提笼统、抽象或不确切(de)问题容易误解(de)概念应明确限定.例如,年龄有虚岁、实岁;收入是仅指工资,还是包括奖金、补贴、其他收入、实物发放折款收入在内;家庭人口有常住人口和生活费开支在一起(de)人口.7. 避免一问多答(de)问题一个项目最好只问一个要点,一个项目中如果包含过多询问内容,会使被访者无从回答,给统计处理也带来困难.例如,“您(de)父母是知识分子吗’’“您(de)父亲(de)文化程度是’’“您(de)母亲(de)文化程度是’’8. 表中每一问题均有明确(de)目(de)对于每一个问题,必须明确为什么要提出这一问题,这一信息将用来做什么样(de)分析,如何编码和分析9. 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质量问题(de)表达和顺序有利于启发被调查者(应答者),问题要使人感兴趣,并易于回忆,要避免那些难以回答、浪费时间、使人感到窘迫(de)问题.10. 要做到文字简洁、问题流畅注意与应答者中文化程度最低者(de)沟通技术.一个问题转到另一问题时,注意逻辑关系、用词和语气,如从一般到个别、容易到困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菩萨唤木叉与善财上前,悄悄吩咐:“你一个帮住一个, 等我暗念紧箍儿咒,看那个害疼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
沙僧搀住一个,叫道: " 二哥,你也搀住一个。 " 果然搀 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二人一齐叫苦道:"我们这等苦斗,你还咒我怎的?莫念!莫 念!"那长老本心慈善,遂住了口不念,却也不认得真假。 玉帝即传旨宣托塔李天王,教:“把照妖镜来照这厮谁 真谁假,教他假灭真存。”天王即取镜照住,请玉帝同众神 观看。镜中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
教育研究与教育生活密不可分 思考教育生活就是研究教育生活 教育研究的要素是教育生活的要素
案例《西游记》中的研究方法 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果见一个行者,高坐石台之上,与群猴饮酒作 乐。模样与大圣无异:也是黄发金箍,金睛火眼; 身穿也是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 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麂皮靴;也是这等毛脸雷 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 生。„„沙僧见两个相貌、声音,更无一毫差别, 皂白难分,„„
阴君闻言,即唤管簿判官一一从头查勘,更无 个假行者之名。再看毛虫文簿,那猴子一百三十条 已是孙大圣幼年得道之时,大闹阴司,消死名一笔 勾之,自后来凡是猴属,尽无名号。 如来降天花普散缤纷,即离宝座,对大众道: " 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 汝等 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 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与真悟空同象同 音者,六耳猕猴也。"
选择问题阶段 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 资料分析阶段 得出结果阶段
作业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下节课 讨论这个问题。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评价研究
特征 基础研究
研究 目标 产生新知识,包 括发现变量之间 的关系,理解基 本的教育现象 (小学师生关系 和人格或成绩) 选择一种理论来 指导假设检验 (人本主义)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教师教育学院 滕妍
参考书目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邵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杨小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具体方法和技术
问卷法(编写、发放、指导填写、回收、筛选、统计) 访谈法(寻找访谈对象、设计问题、记录访谈资料) 观察法 、量表法(已经编制好的量表,比如scl90人格量 表、比纳智力量表等等) 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 定性资料分析方法 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教育研究的过程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一、 教育研究的含义、对象 二、 教育研究的特征 三、 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教育研究的含义
Βιβλιοθήκη 指应用科学的方法,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研 究特定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揭示教育本 质,解决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创造 性活动。 中小学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
应用研究
在对决策者有用的应用 背景中探索基础知识的 价值,解决紧迫的教育 问题(怎样解决问题)
评价研究
提供对应用于 教育问题的措 施的精确评估, 努力改进效果 (问题解决的 怎么样)
潜在 理论
选择一种理论、方针或 选择一种理论 直觉预感来探讨社会系 以适合所评价 统的动力 的问题
适用 技术
理论表述、实验 法、抽样、统计
二、教育研究的特征
教育研究基础的包容性 教育研究过程的实践性 研究主体的多元性 教育研究结果的后效性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 教育的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宏观、中 观和微观研究 研究目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1.先让被试观看不同颜色的组合,之后再对被试 进行情绪方面的测量。想知道不同的颜色组合会 对人们的情绪有怎样的影响。属于 ●定量还是定性研究? ●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2.有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在看到上面的研究后,决 定将这个研究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治疗中。他设置 了两个房间,其中一个墙壁被刷上了能缓解情绪 的暖色。他希望他的患者们能更倾向于走进那个 暖色调墙壁的房间。属于 ●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类似基础研究,只是处 运用适合问题 在一个研究的应用可以 的常规技术 立竿见影的背景中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比较
量化研究 哲学基础 实证主义 研究范式 科学范式 逻辑过程 演绎推理 理论模式 理论检验 主要目标 相关关系\因果 联系 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 实验、调查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技术 量表问卷\结构观察 研究特征 客观 质性研究 人文主义 自然范式 归纳推理 理论建构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大学生考公务员) 文字描述 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主观 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