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高频考点34 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的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人教版)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从不同尺度)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从不同尺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995a5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2.png)
1.地壳运动与构造地貌
基本形式 概念
运动 方向
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 的影响
水平运动
组成地 壳的岩 层沿平
水平挤压
巨大的褶 皱山脉
行于地
球表面 的方向
水平张裂
绵长的断 裂带
运动
垂直运动
组成地
壳的岩 层沿垂 直于地 球表面 的方向
地壳抬升 地壳下降
常形成高 原、断块 山及盆地 谷底
运动
运动 形态
实例
相互关系
喜马拉雅山
脉、阿尔卑
斯山脉等
东大海等非西大洋裂、谷红、二相影期
者 互 响 和
同 作 , 空
时 用 在 间
存 , 一 有
在 相 定 主
, 互 时 次
之分。 从全球范 庐山、华山 围 看 , 以 水 平 运
动为主,垂直运 台湾海峡、 动为辅 渭河平原、
√
【课堂探究】
2.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构造地貌 下火山锋是指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的线状前沿地带。马提尼克岛地处加勒比海向风群岛北
端,火山锋的移动、停滞在该地塑造出三道壮观的火山带(如下图,箭头为板块运动方向)。据此完 成6~7题。
造成马提尼克岛火山锋分布的主导板块及运动形式是( )
√ A.加勒比板块 间歇性俯冲 B.大西洋板块 间歇性俯冲
分析祁连山区山河相间地形格局的形 成过程。
在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挤压的作 用下,青藏高原隆升,(随着应力向高原边缘 的传导)多道褶皱山脉形成;岩层所受压力超 过耐受限度,多断层发育,这些断层大致平 行分布;冰川融水和降水沿着薄弱的断层地带 侵蚀,形成(平行于山脉的)河谷。
【精准解析】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三+高频考点34+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的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精准解析】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三+高频考点34+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的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dda65a7cd184254a35351a.png)
(2020·湘潭市一中高考模拟)“飞来峰”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
下图为“某地飞来峰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
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甲处的褶曲形态及判断理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斜,岩层向下弯曲B.背斜,岩层向上隆起C.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新D.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老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2.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2020·河南郑州一中测试)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示()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B.乙山为断块山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D.地形主要为山地5.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19·安徽合肥一中测试)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据此完成6~7题。
6.甲处属于()A.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7.若在Y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m B.35m C.55m D.65m答案精析1.D[由材料“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可知,甲处中间岩层新,两翼老,为向斜,D正确。
]2.D[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因而地质构造为向斜。
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地。
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所以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6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6讲 构造地貌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bae69c376baf1ffd4fad1f.png)
和河谷地带
原因
公路修建的成本和难 度均低于铁路
这里地势相对和缓, 施工难度较小,建设 和运营成本低
三、河流地貌的发育
地势起伏大
类型
时期(或部位)
作用过程
地貌类型
初期(A)
以向源头侵蚀和向下侵蚀为主,向河 河谷不断加深和延
谷两岸的侵蚀为辅
长,形成“V”形谷
侵蚀 地貌
中期(B)
向下侵蚀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 河谷拓宽,出现连续
2.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定义: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
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发生条件: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
设频繁的地区,滑坡多发。
(2)泥石流 ①定义: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地区
耕地状况
乡村规模
河网密布区
破碎
小
河网稀疏区
连片
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五、地质灾害
1.地震 (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 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
微点 2 背斜与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 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 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微点 3 断层和断裂的区别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看沿断裂面 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 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微点 4 (1)地垒和地堑
【高中地理】专家解析2021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6)
![【高中地理】专家解析2021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6)](https://img.taocdn.com/s3/m/424a8fd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5.png)
【高中地理】专家解析2021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6)【编者按】高中三年级(三)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外力作用和外力地貌地质构造的概念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位移。
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降岩块)背斜谷和向斜山形成的原因是背斜顶部由于张力而被侵蚀成谷。
由于槽中的固体物质,向斜变成了一座山。
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华山、庐山、泰山。
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蓄水)和断层(不利于隧道、水库等工程)。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冰川地貌类型:U形谷、冰川湖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喀斯特;风蚀洼地、沙丘等。
(四)陆地水和水循环水资源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陆地水分为地表水(河水、湖水和冰川)和地下水(潜水和承压水)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冰、内陆湖水和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潜水是埋藏在第一地下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大,水位变化大承压水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受外界影响小,水位稳定。
我国东部河流径流变化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变化与降水变化一致。
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河水、湖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供应。
高水位供给低水位。
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
水循环的意义① 水平衡② 水资源的更新③ 四圈连接④ 物质迁移⑤ 能量交换编辑推荐:有关更多信息:。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课件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442b0ab14e852459fb5771.png)
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 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背斜与地貌
形成初有的背斜成了谷,向斜反而成了山呢?
向斜山
背斜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 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 蚀反而成为山岭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 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 幅度的判断,正确的
C 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褶皱的判 读
岩层向下弯曲
老
新
向
斜
老
谷
由河谷中心向两侧岩层逐渐变老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
造类型和两侧地壳
抬升幅度的判断,
C 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陡
B.背斜 东侧小
向斜的正科确学结依据论。:
A—背斜, B—向斜, C—背斜, D—向斜。
未侵
常形成谷地或
蚀 常形成山岭 地貌
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 崖,如东非大裂谷。断
构 造 地 貌
侵蚀 后
地貌
背斜顶部受 向斜槽部受 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
张力,常被 挤压,不易 侵蚀成谷地 被侵蚀,常
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地 垒),如华山、庐山、 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解析:由题干可知,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读图可知,图中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翼老,且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 为向斜,故B、D项错误。图中西侧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 升幅度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
(1)解释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
2021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与知识检测:必修1 山地的形成
![2021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与知识检测:必修1 山地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95e0bf9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1.png)
山地的形成考点解读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火山的组成;3.山地地貌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知识清单1.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参考答案1.上 老 新 下 新 老 断层 谷地 低地 渭河平原 山岭 高地 华山 熔岩高原 东非高原 火山 火山口2.①铁路 ②方式 ③河谷地带 ④线路分布 ⑤线路走向要点精析要点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断层的判断方法及构造地貌地质构造褶皱 断层背斜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图示构造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背斜:形态上一般是岩层向______拱起,中心部分岩层较______,两翼岩层较______ 向斜:形态上一般是岩层向______弯曲,中心部分岩层较______,两翼岩层较______ 褶曲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褶皱山 断块山: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______。
断层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 ______或______,如我国的______、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 ______或______,如我国的______、庐山、泰山等 形成: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有的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______,如______,有的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______,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组成:______、火山锥、火山通道 火山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地貌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图示2.判断断层的主要依据判断某一构造是否为断层,有两个依据:一是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构造与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构造与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3786a6e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6.png)
断层构造
两条平行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 对上升的岩块叫作地垒,它常形成断块山,如我国的华山、 庐山、泰山等。两条平行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 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作地堑,它常形成狭长的凹 陷地带,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 谷、河流。
但是,在野外,我们常能见到背斜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岭的情况。这种地形与褶皱构造不相吻 合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
地形倒置
•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
成山岭。
断层
断层的位移方向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并由此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地貌错断现象。
• A.沉积、褶皱、断层、侵蚀、沉积、火山喷发
• B.褶皱、沉积、侵蚀、断层、沉积、火山喷发
• C.沉积、侵蚀、褶皱、断层、火山喷发、沉积
• D.火山喷发、沉积、断层、侵蚀、褶皱、沉积
地层的接触关系
• 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触关系或者叠置状态。沉积岩石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 有整合、假整合(平行不整合)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三种情况。
• 整合:新老地层平行并且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该地没有发生构造运动。
• 假整合:又叫平行不整合,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整体的地壳升降运 动,有过沉积间断或者地面的侵蚀,但是没有发生过褶皱运动。
• 不整合:又叫角度不整合,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并且不连续,表明该地在地层形成期间发生过褶皱运动、 地面侵蚀和再沉积的过程。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就会 破裂。岩层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 移,就形成了断层。
03 地质构造-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03 地质构造-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250f5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9.png)
A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
世界奇观“棋盘滩”分布在广西田东县莲花山的一处河道中,长约210米,宽150米, 由一块块整齐浮出水面的坚硬石英砂岩组成。流水顺着岩石节理侵蚀,形成了界线分 明的天然“大棋盘”,图1为棋盘滩景观图,图2示意莲花山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背斜和向斜地质构造的应用
表面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易发生滑 坡现象
采石场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水井
气
隧
油
道
易于找泉, 容易发育 成沟谷。
公路 天然拱形, 结构稳定, 背斜是良
大型工程
结构稳定, 利于大型 好的储油、 建设避开
不易储水 工程建设 储气构造
断层
岩层稳定,不易 发生滑坡现象
公路
地质构造
D 9.正确表示图中“Ⅰ一Ⅱ”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的是( )A.
B.
C.
D.
(2022·武汉模拟)下图为我国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 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
C 13.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
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3.图中断层1、2分别属于
A( )
A.正断层、正断层 B.正断层、逆断层 C.逆断层、正断层
D.逆断层、逆断层
4.下列岩层及地质作用在图中区域最晚形成的是
(C)
A.砂砾层
B.黏土层
C.花岗岩
D.断层
褶皱山和断层山构造地貌的对比
【精准解析】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三+高频考点35+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判定
![【精准解析】2021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三+高频考点35+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060e46ee01f69e31433294ac.png)
(2020·北京市延庆区模拟)张家界地貌以独特的砂岩地貌而著称。
武陵源景区内的天生桥,是由一块厚约5米的天然石板横空“架”在两座山峰之间构成,被称为“天下第一桥”。
读下面两图,完成1~2题。
1.天生桥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C.固结成岩-风化侵蚀-重力崩塌-地壳抬升D.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2.有关天生桥的叙述正确的是()A.欣赏要把握时机B.属于冰川遗迹C.化学溶蚀作用强烈D.处于地貌演变的峰墙阶段(2020·天津市新华中学模拟)下图为“凌河地形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题。
3.图示区域P1-K1期间的地质过程主要为()A.沉积—断裂—下沉—沉积B.下沉—侵蚀—抬升—沉积C.沉积—挤压—侵蚀—沉积D.下沉—沉积—抬升—侵蚀(2020·华中师大一附中测试)下图是位于我国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西部,大布苏湖(为盐碱湖)东岸的“泥林”景观,这里有两级阶地,整体高出湖面50米,沟壑纵横、泉水众多、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礴,像一座森严古城堡。
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
其景色奇特、千奇百态、变化莫测,是潜蚀地貌的典型代表。
据此回答下题。
4.推测泥林景观形成及气候变化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气候变湿—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潜蚀作用B.地壳下沉—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气候变干—潜蚀作用C.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气候变湿—流水侵蚀—气候变干—潜蚀作用D.地壳下沉—气候变湿—流水沉积—气候变干—阶地裸露—潜蚀作用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区域中褶皱、岩脉(岩浆侵入形成的)、断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断层、岩脉B.断层、岩脉、褶皱C.岩脉、褶皱、断层D.褶皱、岩脉、断层6.图中断层上、下两盘错动的距离大约是()A.100米B.130米C.200米D.210米(2019·湖北仙桃阶段测试)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山地的形成(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山地的形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d6f27c3b3567ec102d8ab9.png)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山地的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 )A. 向斜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B. 背斜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C. 断层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D. 海沟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2. 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A. 乙、丙、丁B. 乙、丁、丙C. 丙、乙、丁D. 丙、丁、乙【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貌上看,海拔较周边地区低,为谷地,是在水平挤压作用下,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故选B。
【2题详解】读图,结合图例,乙岩石海拔高,最为坚硬,丙岩层和丁岩层相比,在同海拔高度上的丁岩层被外力侵蚀而丙岩层留了下来,所以丙硬于丁,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中1、2、3、4、5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年代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地貌主要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B. 该地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C. 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D. 该地的地质构造为: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4.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3. A 4. A【解析】【3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的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并且有些地区还形成了断层,这些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说明该地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甲处是背斜,乙处是向斜,丙处是地堑;据地表的沙丘可知: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据此选A。
【4题详解】背斜是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结合上题可知,甲处是背斜,选A。
【点睛】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
是内力作用下形成。
1、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地质构造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地质构造及其地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bc28e2b52acfc788ebc95b.png)
地质构造及其地理意义1.以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2.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道路,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道路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答复下题。
该小组绘制的考察道路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A.B.C.D.3.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答复下题。
两河流流经地地质构造的名称和走向为()A.裂谷、东西走向B.断层、东北—西南走向C.背斜、西北—东南走向D.向斜、东北—西南走向4.东非大裂谷宽30~100 km,深达1 000至2 000 m,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以下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A. AB. BC. CD. D5.以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答复下题。
图中()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一样6.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答复下题。
与上图甲处地形成因一样的是()A.B.C.D.7.以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地质地貌构造。
读图,答复下题。
图中甲地地质构造与以下地理事物成因一样的是()A.庐山、泰山B.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C.死海、贝加尔湖D.渭河平原、汾河谷地8.读图,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B.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C.地层C的物质来源是河流的泥沙沉积D. D河水常年受地下潜水补给9.以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①处的构造地貌为()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10.以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A地河谷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答复下题。
A地河谷的地质构造为()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11.读某区域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题。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ppt课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通用版)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ppt课件-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7869e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8.png)
2
重点互动突破
zhong dian hu dong tu po
目录
02 重点互动突破
重点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
精讲点拨
1.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问题指向 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 ②问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02 重点互动突破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
流向( A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解析 由图可知,若甲地发育河流,
应沿断层线发育,呈东北—西南走
向,排除C、D;该地北部有水库,
地势整体南高北低,故河流最可能
流向东北方向,A对、B错。
目录
03 图形专项突破10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2.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
01 02 03 04 05
目录
04 课堂巩固精练
2.图示地区白天风向和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
主要是( D )
A.甲→乙 流水侵蚀
B.乙→甲 流水沉积
C.甲→乙 流水沉积
D.乙→甲 流水侵蚀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地形是背斜谷,乙为谷地。白天,近地面
气流从谷地流向两侧山坡,盛行谷风,所以白天风向为乙→甲,A、C错;
03 图形专项突破10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目录
03 图形专项突破10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文字信息获取 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说明河流的产 生与断层有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59456aca5727a5e9856a61fb.png)
上将这类断裂称为节理)。
6
高频考点二 地质构造及其地质过程分析
浮来山因山顶岩石类型在东西两侧30千米内绝无仅有,被古人称为浮来峰、飞 来峰,有人用推覆构造来解释其成因。推覆构造是一种岩层位移很大的断层构造, 其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的岩块之上。读推覆构造示 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C )
侵蚀后 地貌
图示
常形成山 常形成谷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
岭
或盆地 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背斜顶部 向斜槽部受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
受张力,常 挤压,不易 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
被侵蚀成谷 被侵蚀,常 如华山、庐山、泰山;
地
形成山岭 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
有时有泉、湖泊
3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4
高频考点一 地质构造的判断分析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 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 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1~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 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B ) A.甲 B.乙 C.丙 D.丁
8
高频考点三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人教版-地质构造与地貌(2)(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人教版-地质构造与地貌(2)(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d7b87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2.png)
地质构造与地貌(2023·江西省部分学校联考)如图是“湖南省境内的一处背斜地质剖面示意图”,背斜形成后长期遭受外力侵蚀。
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该背斜的外力,作用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组成图示沉积岩的沉积物,形成时间()A.①②相同B.③④相同C.①先于②D.④先于③3.②③两地的形成是因为其遭受到的侵蚀程度不同,②地比③地()A.受到的侵蚀力更强B.受到的侵蚀力更弱C.地层的抗蚀力更强D.地层的抗蚀力更弱(2024·山东济南模拟)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该小组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岩浆侵入—岩层弯曲—岩层断裂B.岩浆侵入—岩层断裂—岩层弯曲C.岩层弯曲—岩浆侵入—岩层断裂D.岩层断裂—岩层弯曲—岩浆侵入5.图中()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B.乙处适合修建大型水坝C.丙处易发现地下水资源D.丁处河流左岸侵蚀明显6.图中()A.①处可能找到化石B.②处易形成喀斯特地貌C.③岩层比②岩层老D.④处的物质来自地幔(2023·浙江杭州模拟)秦岭山地是古老的褶皱断层山地。
北秦岭早在4亿年前就已上升为陆地,遭受剥蚀,山脉主脊偏于北侧,河流深切,形成许多峡谷。
南秦岭却淹于海水中,接受沉积,而后南秦岭隆起,露出海面。
下图示意秦岭地质历史时期构造。
完成7~8题。
7.秦岭的主要成因是()A.华北板块向扬子板块俯冲,地壳隆起B.扬子板块断裂下陷,南秦岭形成地垒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海底火山灰堆积D.陆地多河流发育,泥沙在半深海沉积8.图示地质历史时期,与南秦岭相比,北秦岭()A.煤炭资源更丰富B.植被种类更少C.岩层中化石更多D.山坡短且陡峭9.(2023·广东五地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盐岩的流动性和塑性较其他岩石更强,且密度相对较低。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ppt版)-强化练(通用版)-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ppt版)-强化练(通用版)-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54f04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0.png)
强化练30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6.下列关于图中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a处适宜开凿隧道 B.b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解析 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适宜开凿隧道,A对。b处为岩浆喷出地表冷 凝形成的喷出岩,花岗岩为侵入岩,B错。c处有断层,地质不稳定,不适宜建坝 蓄水,C错。由图可知d处岩石为石灰岩,该岩石易渗水,故不适合储水,D错。
强化练-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强化练30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如图示意意大利南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分布,该地地表分布有三种不同的岩层,其
分布范围分别是M、N、P。经观测发现,该三处岩层在形成时间上连续,且岩
层年龄为M<N<P。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处于( C )
A.背斜顶部
B.向斜槽部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强化练30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2024·江西八校联考)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
常见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
生过长时间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不整合接触是指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
③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微弱
④丁处岩石的性质与其他地方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 据图可知,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①正确;丁为向斜构造,
岩性坚硬,②错;该区域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弱,③正确;丁处为沉积
岩,岩石的性质与其他大部分地方相同,④错,故选B。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2021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7练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点题对点练习(含解析)
![2021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7练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点题对点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0a5a89f8c75fbfc77db278.png)
2021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7练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点题对点练习(含解析)(保分题)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1.A 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一南北向隧道,丁隧道易积水。
【易错提醒】要区分水和石油储存的条件,必须要明确两者的特点,水的密度大,储存于背斜位置部位。
2.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2.D 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易错提醒】容易受到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影响,而选择A选项,在山地的形成中,外力作用的侵蚀也能形成山地。
(经典题)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3.D 图中①处为断层地带,因岩层破碎易遭侵蚀而形成河谷。
4.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A.花岗岩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4.B 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断层右侧显示砾岩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
5.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5.A 图中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④,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水平拉伸作用。
6.在图中,a、b、c、d四岩层的年龄大小为A.a>b>c>d B.b>a>c>d C.c>b>a>d D.d>c>b>a6.D 沉积岩层的时间顺序是下层岩层年龄老,上层岩层年龄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湘潭市一中高考模拟)“飞来峰”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
下图为“某地飞来峰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
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甲处的褶曲形态及判断理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B.背斜,岩层向上隆起
C.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新
D.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老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2.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2020·河南郑州一中测试)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5.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②断层破碎带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9·安徽合肥一中测试)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
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
据此完成6~7题。
6.甲处属于()
A.向斜成谷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7.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 m B.35 m C.55 m D.65 m
答案精析
1.D[由材料“其中⑤岩层形成年代比⑥岩层早”可知,甲处中间岩层新,两翼老,为向斜,D正确。
]
2.D[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因而地质构造为向斜。
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地。
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所以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D项。
]
3.C[泰山是断块山,是断层处地壳隆起形成的。
C项图中显示有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山地。
]
4.C 5.D[第4题,甲处位于下凹的岩层中部,即向斜的槽部;图中花岗岩层破坏了石灰岩层,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石灰岩;乙山为背斜山;该地地势起伏较小,主要为丘陵地形。
第5题,图中丙断层两侧没有陡崖和低地,不能据此判断。
]
6.C7.C[第6题,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甲位于河流交汇处的下游,是河谷地带;图示区域岩层中间老、两翼新,说明是背斜构造,因此甲是背斜谷地。
第7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规律可知,河流右侧的等高线高度为160 m,故Y4的高度为180~190 m。
而Y2的高度为160~170 m,高度差为10~30 m,而Y2处需要钻30 m,故Y4处需要钻40~60 m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