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答案7李商隐诗两首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缎花纹,隐喻自己的花样年华。

D.结尾如泣如诉的悲剧式诘问,让诗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与迷惑之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E.诗人借用典故、比兴和比喻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出朦胧境界,形象地传达出感伤之情。

解析C项,应为“四个典故,每个典故一个意象”;E项,“比喻”应为“象征”。

答案CE2.这首诗的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是一首律诗,可以按照律诗四联分别具有“起、承、转、合”的特点分析。

尾联在诗中是“合”,即总结合拢,归旨点睛。

参考答案尾联是对上文的总结。

“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回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惘然”的感受,现在更甚。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3~4题。

马嵬(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A.锦瑟指的是绘有锦缎般美丽花纹的瑟,据说原先有五十根弦,后改为二十五弦,声调悲凉。

用瑟的锦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夹叙夹议。

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

D.诗人写玄宗为“六军”所逼,在马嵬赐死贵妃,既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指责,又有同情之意。

2021年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宵柝.(tuò)虎旅.(lǚ) 数.典忘祖(shǔ)度.德量力(duó)B.晓筹.(chóu)锦瑟.(sè) 流水浅.浅(jiān)泥.古不化(ní)C.琴弦.(xián)华.年(huá) 丢三落.(là)四危如累.(lěi)卵D.惘.(wǎnɡ)然占卜.(bǔ) 言简意赅.(ɡāi)屏.(bǐnɡ)气凝神【答案】B(泥:n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州驻马防患未然心心相印B.无端沧海闪烁其辞蓝田生玉C.徒闻造诣觥筹交错风平浪净D.怅惘杜鹃抱关击柝梦笔生花【答案】C(净—静)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xx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的比赛过程充满了荡气回肠:在半决赛,中国队实力最强的两名女将范可新、刘秋宏皆意外摔倒“折戟”,这不容置疑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夺金之路蒙上阴影。

可是决赛场上,情况却发生了逆转。

原本处于第四道劣势的中国选手李坚柔却因其他三位选手的接连摔倒而意外获胜。

这枚金牌是中国的首金,让中国队终成南柯一梦。

A.荡气回肠B.折戟C.不容置疑D.南柯一梦【答案】B(A.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B.折戟:断戟沉埋在沙里。

形容失败惨重。

C.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

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D.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上特有的“五环展示”环节因为装置出现故障而出现了只打出四环的“意外失误”,并因此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大吐槽。

B.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节目结束后,制作方趁势拍摄了同名电影版,在受到市场青睐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

C. 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不仅拼面子发压岁钱,而且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 B.晓.梦(xiǎo)惘.然(mǎnɡ) 虎旅.(lǚ)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一弦一柱思华年.. B.只是当时已惘然..C.望帝春心..卢家有莫愁..托杜鹃D.不及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7.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8.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B.晓.梦(xiǎo)惘.然(mǎnɡ) 虎旅.(lǚ)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一弦一柱思华年....B.只是当时已惘然C.望帝春心..卢家有莫愁..托杜鹃D.不及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7.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8.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37李商隐诗两首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鉴赏: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的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

这首诗表面写蝉,实际上是写自己。

首联闻蝉鸣而起兴。

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颔联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达到了抒情的顶点。

“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

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

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颈联,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

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

经常在各地流转,好像大水中的木梗到处漂流。

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

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

尾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

“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

(限时15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琴弦.船舷.玄.奘炫.耀B.蝴蝶.通牒.碟.片堞.墙C.沧.海苍.茫粮仓.怆.然D.晓筹.田畴.踌.躇祷.告解析:A项,xián,xián,xuán,xuàn;B项,全都读dié;C项,cāng,cāng,cāng,chuàng;D项,chóu,chóu,chóu,dǎo。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7)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未卜(bǔ) 附和(hè) 戏谑(xuè)B.烙印(lào) 惘然(wǎng) 晓筹(chóu) 马嵬(wéi)C.沧海(cāng) 锦瑟(sè) 伺机(sì) 笨拙(zhuó)D.叱咤(chà) 宵柝(tuò)哀凄(qī)浸渍(zì)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世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

B.合唱队获得全市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全校同学欢呼雀跃,一片哗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C.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破产。

D.王主任在座谈会上的一席话,起到了借风使船的作用,引出了单位职工许多好的建议。

大家都说,会议开得很成功。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周朝末年国君的称号。

B.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

C.不及卢家有莫愁莫愁:不要愁苦。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可以。

5、下列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及卢家有莫愁B.只是当时已惘然C.望帝春心托杜鹃D.—弦一柱思年华6、下列对《锦瑟》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是故意埋怨锦瑟,你为什么平白无故有这么多弦呢?然后写聆听锦瑟那丰富繁多的弦音,心中充满愉悦的感情。

B.第二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时期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伤逝的情怀。

C.第三联作者又运用了两个典故,借用“沧海遗珠”的同时,还揉进了珠月交辉和“鲛人泣珠”的传说,一种复杂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07课时李商隐诗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马嵬.(wéi)惘.然(wǎnɡ)宵柝.(chè)B.弦.柱(xuán)驿.馆(yì)眉睫.(jié)C.栩栩.(xǔ)金钗.(chāi)痴.心(chī)D.自缢.(shì)厮.守(sī)哗.变(huá)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B.此日六军同驻马..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C。

不及卢家有莫愁..莫愁:不要愁苦D。

无复鸡人..报晓筹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3.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

李商隐诗两首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对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案 B解析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答案 D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3分)( )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答案 C解析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的真实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4.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根据律诗的特点,填入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月榭故香因雨发,。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别树羁雌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残烛隔霜清答案 A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四个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天宝十四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同杨贵妃及朝中要臣仓.皇.出逃。

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玄宗杀死杨贵妃。

面对利刃强谏,进退中绳....的杨贵妃在一条白绫的死结....的君王最终还是做出了要江山弃美人的决定,倾国倾城里香消玉殒....。

A.仓皇B.进退中绳C.倾国倾城D.香消玉殒答案 B解析进退中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限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栩.栩(xǔ) 晓.梦(xiǎo) 未卜.(bǔ) 驻.马(zhù)B.驿.馆(yì) 惘.然(wǎnɡ) 杜鹃.(juān) 马嵬.(ɡuǐ)C.庄.生(zhuānɡ) 厮.守(sī) 华.年(huá) 追忆.(yì)D.一弦.(xián) 哗.变(huá) 七夕.(xī) 乞.巧(qǐ)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嵬wéi。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霄拆,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霄—宵。

拆—柝。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答案 D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解析“故国”应释为“过去的都城”,而现在多指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祖国;③故乡。

答案 B5.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A.庄生晓梦迷蝴蝶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D.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真实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答案 C二、探究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8题。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用了比兴手法。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7李商隐诗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7李商隐诗两首(附答案)

7李商隐诗两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惘.然()马嵬.()未卜.() 宵柝.() 晓筹.()2.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锦瑟无端..五十弦()(2)一弦一柱思华年..()(3)望帝春心..托杜鹃()(4)此情可.待成追忆()(5)只是当时已惘然..()(6)海外徒闻..更九州()(7)他生未卜.此生休()(8)空闻虎旅传宵柝..()(9)无复鸡人..报晓筹()(10)此日六军同驻马..()4.文学常识填空。

李商隐,字________,号________,晚唐著名诗人,与______齐名,二人并称“________”。

李商隐的诗有抨击当时黑暗统治的,有抒写伤时的感慨和失意心情的,比较有名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名句填空。

(1)(2009安徽高考,10)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2)李商隐《锦瑟》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èwǎnɡwéi bǔtuòchóu2.B解析: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3.(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2)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3)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4)难道,哪能(5)迷惘,茫然(6)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7)预料(8)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9)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10)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4.义山玉谿生杜牧小李杜《无题》《夜雨寄北》《锦瑟》5.(1)只是当时已惘然(2)沧海月明珠有泪(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KS5U+高考】.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KS5U+高考】.doc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是()A.锦瑟.(sè)琴弦.(xuán)沧.海(cāng)B.晓.梦(xiǎo)惘.然(mǎng)虎旅.(lǚ)C.晓筹.(chóu)马嵬.(wéi)杜鹃.(juān)D.宵柝.(chè)贵妃.(fēi)鲛.人(jiāo)2.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的,无缘无故的B.他生未卜.此生休卜:预料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待:可以期待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蓝田日暖玉生烟B.空闻虎旅传宵柝C.不及卢家有莫愁D.庄生晓梦迷蝴蝶4.文学常识填空:李商隐,字,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称“”,与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5.李商隐名句集锦:,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

, 只是近黄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二、探究解疑(一)阅读《锦瑟》思考问题6.第一联,用了的表现手法。

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

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7.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

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文章引用了4个典故,一是,意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将破灭。

二是,比喻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

三是说明自己的才华不为世用,四是,说明理想和情思破灭后的迷惘,表现了作者一种矛盾的心理,对于高洁的感情,诗人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诗人又无法亲近它,只好哀叹。

(二)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8.诗歌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这种从表达顺序上来说,属于9.和主要是讲述了马嵬之变的内容,在这首诗歌当中,运用了3组的对比,其中是的对比;的对比;的对比。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1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1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单元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1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sè)马嵬.(wéi)杜鹃.(juān) 报晓筹.(shòu)B.惘.然(mánɡ) 仰慕.(mò)意蕴.(yùn) 典籍.(jí)C.琴弦.(xián) 未卜.(bǔ)亵渎..(xièdú) 传宵柝.(tuò)D.阜.盛(bù) 口呐.(nèi)和煦.(xù) 冉.冉升腾(rán)【答案】C(A项中“筹”应读“chóu”;B项中“惘”应读“wǎnɡ”,“慕”应读“mù”;D项中“阜”应读“fù”,“呐”应读“nè”。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世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D(D项中“如何世纪为天子”应为“如何四纪为天子”。

)3.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来由)B.此情可待..成追忆(可以等待)C.望帝春心..托杜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空闻虎旅传宵柝.(打更的梆子)【答案】B(B项中“可待”应为“岂待”的意思。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此日六军同驻马..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B.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迷惘,茫然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不及卢家有莫愁..莫愁:不要愁苦D.他生未卜此生休.休(停止,断绝)无复鸡人..报晓筹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答案】C(C项中“莫愁”为古时洛阳女子。

高中语文课课通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课课通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

7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1.李商隐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诗与__________齐名,有“小李杜”之称,与__________并称,也有“温李”之称。

其诗多抒发时代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构思缜密,词采缤纷,意境深远,以无题诗和咏史诗最为出色。

解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与温庭筠并称,有“温李”之称。

答案:义山玉谿生杜牧温庭筠2.填空。

(1)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该题重在考查我们对李诗名句的积累、背默。

答案:(1)心有灵犀一点通(2)春蚕到死丝方尽3.请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锦瑟无端五十弦()(2)望帝春心托杜鹃()(3)只是当时已惘然()(4)空闻虎旅传宵柝()(5)无复鸡人报晓筹()(6)如何四纪为天子()解析:读懂诗意是欣赏诗歌的重要一步。

欣赏诗歌切忌在不懂诗意的情况下架空分析。

参考答案:(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3)迷惘,茫然。

(4)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5)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6)古代以木星绕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

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4.《锦瑟》诗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用典。

请根据注释或查阅资料,举例说明本诗用了哪些典故。

解析:《锦瑟》诗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用典太多。

只有明白了典故的含义,才能进一步解读诗歌。

参考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庄周与?”李商隐用这典故,可以有多重意思。

一是人生如梦的失落感。

二是消解人生之执著:既然梦为蝴蝶栩栩然,梦醒则蘧蘧然;如果人生果如一梦,则这人生之梦醒来后,人生之执著还不是和梦中之蝴蝶栩栩然一样滑稽吗!三是梦为蝴蝶时也确实栩栩然。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唯有多情成佳作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锦瑟.(sè)改弦.更张(xuán)惘.然(wǎnɡ) 他生未卜.(pǔ)B.宵柝.(tuò) 沧.海桑田(cānɡ)晓筹.(chóu) 泥.古不化(nì)C.庇.护(pì) 心宽体胖.(pán)逮.捕(dài) 众口铄.金(shuò)D.谄.媚(chǎn) 缠绵悱.恻(fěi)勾.当(ɡōu) 瞠.目结舌(chēnɡ)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此情可.待成追忆可:难道,哪能C.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此日六军..同驻马六军:六支军队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 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 D.犹及清明4.下列对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拟人)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六岁便忧郁而死。

B.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C.《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给人以迷惘的感觉。

D.《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他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和对比,把罪责归给了杨贵妃,为唐玄宗辩护。

最新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最新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B.晓.梦(xiǎo)惘.然(mǎnɡ) 虎旅.(lǚ)C.晓筹.(chóu) 马嵬.(wéi) 杜鹃.(juān)D.沧.海(cānɡ) 锦.瑟(jǐn) 贵妃.(fǐ)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3.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一弦一柱思华年....B.只是当时已惘然C.望帝春心..卢家有莫愁..托杜鹃D.不及6.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B.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7.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用典)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8.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锦.瑟/绵.密占卜./萝卜.惘.然若失/徇情枉.法B.马嵬./崔嵬.杜鹃./婵娟.胶柱鼓瑟./惩前·后C.晓筹./范畴.驻.马/伫.立扣舷.而歌/一弦.一柱D.宵柝./坼.裂无端./惴.惴蓦.然回首/暮.色苍茫答案 C解析A项,jǐn/mián,bǔ/bo,wǎng;B项,wéi,juān,sè/bì;C项,ch óu,zhù,xián;D项,tuò/chè,duān/zhuì,mò/mù。

2.请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__(2)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3)只是当时已惘然..______________(4)空闻虎旅..传宵柝______________(5)无复鸡人报晓筹.______________(6)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答案(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3)迷惘,茫然。

(4)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5)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6)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

唐玄宗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3.对下列句中的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

C.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

D.“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指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答案 B解析B项,一纪应为十二年,四纪应为四十八年。

4.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颔联、颈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______________。

月榭故香因雨发,______________。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①别树羁雌昨夜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B.①风帘残烛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C.①残烛风帘隔霜清②别树羁雌昨夜惊D.①昨夜别树羁雌惊②风帘残烛隔霜清答案 A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5.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期待、向往之情。

B.《锦瑟》颈联“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对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人以美玉与明珠、阴阳与冷暖相对,虽描写的境界不同,但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

C.《马嵬》(其二)中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心境和环境,跃然纸上。

D.《马嵬》(其二)中“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概括,和“六军同驻马”对照,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答案 A解析作者用“望帝啼春”的典故表达的是一种忧国伤时、感伤身世、壮志未遂之悲。

二、文本训练阅读李商隐的《马嵬》(其二),完成6~11题。

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6.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_诗;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_______诗。

答案七言律咏史7.试以诗中一联为例说明其对仗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颈联,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

诗人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

解析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

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

8.这首诗在叙事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倒叙的方法。

先述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9.本诗在艺术上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

“他生未卜”与“此生休”的对比;“空闻宵柝”与“无人报晓”的对比;“六军驻马”与“讥笑牵牛”的对比;“贵为天子”与“不及卢家”的对比。

10.诗人对李、杨之情持何种态度?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对李、杨之情持否定态度。

“徒闻”“空闻”“他生未卜此生休”等词句都揭示了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的事实。

特别是“不及卢家有莫愁”一句,更是对李、杨爱情的否定。

11.诗末两句用句号好,还是用问号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用问号好,这样就成了一个反问句。

“为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含蓄有力,启发世人汲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教训。

三、拓展阅读(一)阅读李商隐的《马嵬(其一)》,回答12、13题。

马嵬(其一)李商隐冀马燕犀①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注】①冀马,出自《左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燕犀,出自郑玄的《〈周礼〉注》:“燕近强胡,习于甲胄。

”此处“冀马燕犀”是用典,暗指安禄山起兵。

12.本诗中“自埋红粉自成灰”一句,有人称两个“自”字凄然。

结合有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红颜知己,任其在马嵬驿成冢成灰。

两个“自”字,准确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无奈和杨贵妃的悲惨命运,也暗指这一悲剧是玄宗自己一手造成的。

“凄然”二字是对两个“自”字的最好概括。

解析应该将一、二句结合起来理解这两个“自”字的含义。

首句的意思是安禄山以惊天动地的气势起兵反唐,玄宗仓皇出逃,至马嵬驿,卫兵哗变,玄宗无奈下令赐死贵妃。

“红粉”是女子的代称,这里指贵妃。

“自”字在这句诗中两次出现,有无奈之意、凄凉之感。

13.李商隐的这首诗和课文《马嵬(其二)》都以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为抒情对象,抒发的情感和采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大致相同,都表现了对唐玄宗李隆基沉溺女色、荒淫误国的嘲讽。

从表现手法上看,第一首是绝句,采用了反问的方式,相对含蓄;第二首是律诗,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表现得相对明显。

(二)阅读李商隐的《端居》,完成后面的题目。

端居①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4.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解析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也可。

15.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解析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

四、语言表达16.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读李商隐,)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读李商隐,)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读李商隐,)我懂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一种智慧的借鉴1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