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多些少些》教学反思
2019年新人教版本小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后反思语文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后反思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进步行学习的。
本课授课目标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这部分内容和生活本质联系紧密,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此类知识,但是经过本课的学习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反响,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存在必然困难。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语言基础其实不丰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够正确区分,特别是“少得多”,很多小朋友总是不自觉地说成“少得少”。
因此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很难选择正确的词语表述两数之间的关系。
缺乏必然的数感。
唱歌要有“乐感”,读书要有“语感”,同样数学也是有“数感”的。
其实数感是极为抽象的,特别叫人捉摸不透。
在比较两数的时候,终归是在怎样的范围内我们才说“多一些”“少一些”,又是达到怎样的程度该用“多得多”“少得多”,其实这都没有必然的标准。
比方“20与9比较,终归是多一些呢还是多得多”,其实这都是在靠我们的数感来判断。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会依照详尽的情境来判断,但是孩子们的思想能力毕竟有限,在掌握数第1 页的相对大小时考虑得其实不是那么多。
于是考虑到前面《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让学生经过数数来感知数字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近时,大数在前,用多一些;小数在前,用少一些。
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远时,大数在前,用多得多;小数在前,用少得多。
回顾本节课授课,我给孩子们比较、解析、谈论的时间不够多,课堂上大多时间给了那些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却忽略了那些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
其实在课堂上,我应该给更多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遇,让孩子们和同桌也许前后左右的同学说一说,达到人人参加课堂的目的。
第2 页。
多些少些教学反思(通用18篇)
多些少些教学反思(通用18篇)多些少些教学反思篇1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些”、“少些”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授教过程中从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及不同的提问方式,从各种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尚不足,比如说指导学生说说“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还可以怎么说,学生反应不强烈。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生活,是一个长期的教学目标。
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数学课,让学生自始至终地立于自主探索的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遇到挑战,并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多些少些教学反思篇2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针对教学目标,应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1、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能用完整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多些、少些”,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利用身边的例子引入。
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我们班有多少人?学生兴趣挺高,一起在数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然后再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数100以内的数,也让学生学习的劲头高涨。
数出:老师7人,学生51人(板书)。
然后由这两个数据让学生明白:“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然后还是用身边的例子: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人数差不多),来引入本课的另一个知识:多一些和少一些。
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挺好。
3、采用欢快轻松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说教。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后,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便更加熟练理解。
一年级数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含试卷)
一年级数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这部分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此类知识,但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
1.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语言基础并不丰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够正确区分,特别是“少得多”,很多小朋友总是不自觉地说成“少得少”。
因此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很难选择正确的词语表述两数之间的关系。
2.缺乏一定的数感。
唱歌要有“乐感”,读书要有“语感”,同样数学也是有“数感”的。
其实数感是极为抽象的,很是叫人捉摸不透。
在比较两数的时候,究竟是在怎样的范围内我们才说“多一些”“少一些”,又是达到怎样的程度该用“多得多”“少得多”,其实这都没有一定的标准。
例如“20与9比较,究竟是多一些呢还是多得多”,其实这都是在靠我们的数感来判断。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境来判断,但是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在把握数的相对大小时考虑得并不是那么多。
于是考虑到前面《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数来感知数字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近时,大数在前,用多一些;小数在前,用少一些。
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远时,大数在前,用多得多;小数在前,用少得多。
回顾本节课教学,我给孩子们比较、分析、讨论的时间不够多,课堂上大多时间给了那些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却忽略了那些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
其实在课堂上,我应该给更多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们和同桌或者前后左右的同学说一说,达到人人参与课堂的目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加上6 B.乘以6 C.乘以32.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则第(5)堆三角形的个数为()A、14B、15C、16D、173.把24分解质因数是()A.24=2×3×4 B.24=2×2×3×3 C.24=2×2×2×34.在路边安装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8米,从第一根到最后一根电线杆一共长96米,一共安装了()根电线杆。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教学反思
第二学期
什玲镇中心学校黄娟欢
这部分教材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
一开始,我让学生同桌两人比高矮,让学生说说你比同桌怎么样,同桌比你怎么样?然后让一个学生和我比,学生觉得好奇,有趣,乐意表现自己,主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在比高矮的基础上,利用书上红金鱼78、花金鱼15和黑金鱼10,比多少的有趣情境,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主动迁移,轻松自然地学习用“少一些,多一些”描述两数关系,同时学生还会在已有的知识上,由图意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使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经验得到了升华。
接下来,我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体会少得多、多得多,然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比较。
最后学习完新知识后,我让学生想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你所观察到的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时,学生兴趣盎然,话题一下子就像放
水地闸门,滔滔不绝地说开了,他们说得那么地正确和有序,令我兴奋、惊奇。
对于课后练习,让学生完成做一做题时,很轻松地就完成了而且还说得很棒!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通过利用已学的知识说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会用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这部分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此类知识,但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
1.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语言基础并不丰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对“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够正确区分,特别是“少得多”,很多小朋友总是不自觉地说成“少得少”。
因此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就很难选择正确的词语表述两数之间的关系。
2.缺乏一定的数感。
唱歌要有“乐感”,读书要有“语感”,同样数学也是有“数感”的。
其实数感是极为抽象的,很是叫人捉摸不透。
在比较两数的时候,究竟是在怎样的范围内我们才说“多一些”“少一些”,又是达到怎样的程度该用“多得多”“少得多”,其实这都没有一定的标准。
例如“20与9比较,究竟是多一些呢还是多得多”,其实这都是在靠我们的数感来判断。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境来判断,但是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在把握数的相对大小时考虑得并不是那么多。
于是考虑到前面《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数来感知数字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近时,大数在前,用多一些;小数在前,用少一些。
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远时,大数在前,用多得多;小数在前,用少得多。
回顾本节课教学,我给孩子们比较、分析、讨论的时间不够多,课堂上大多时间给了那些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却忽略了那些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
其实在课堂上,我应该给更多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们和同桌或者前后左右的同学说一说,达到人人参与课堂的目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一半,已知圆锥的高是9 cm,则圆柱的高是( )cm。
A.6 B.1 C.92.( )∶4=4∶1应填的数是()A.14 B.3 C.16 D.153.自然数按因数的数分,可以分为( )。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第一篇:《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1、利用猜一猜的师生互动游戏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
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
总之引入新课阶段达到良好效果。
2、在例题探讨过程中(比较三个鱼缸里的金鱼数量),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意识,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亲切地和学生说话。
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不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
应启发学生用哪个词描述更为合适?那就要采用充分让学生讨论,达成一致,用多得多比较恰当。
所以48比10应该'多得多',15比10才应该是'多一些'。
3、在例题的拓展中,学生举手非常活跃,都想把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
其实要让学生用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
4、学生对超市里一些商品根本不知道实际价钱,缺乏感性认识,课中有这种练习建议:应适当修改。
猜一猜的练习形式很好,如果学生猜不中时,老师就采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提示,让学生逐步调整。
也可以学生之间互相猜一猜,效果更好。
5、本课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发生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篇:《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会这是一节建立在比较推理基础上的数学说话课,孩子们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有一些直观认识和感受。
我举了个生活中的例子,调动孩子们的经验。
师:比如我们小朋友肚子疼了,妈妈问,很疼吗?如果我们不是很疼,就会说,有点点疼;如果很疼,我们就会说,疼死我啦!疼的程度有不同,多的程度也有不同。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范文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范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篇1“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中的语言说出来。
本节课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会比较准确的估数,二是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是选用描述语的界定标准、思考方法。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两个数比较大小、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依据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究竟相差多少来确定很难,什么时候用哪个词来描述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太大。
考虑到前面《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数来感知数字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近时,大数在前,用多一些;小数在前,用少一些。
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远时,大数在前,用多得多;小数在前,用少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这些词语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多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又多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多说多议,从而进一步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篇2针对教学目标,我认真地研究了这部分教材,决定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1、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结合具体情境,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3、采用欢快轻松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枯燥的说教。
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将他们的生活中的语言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并准确的表述出来。
本节课的重点一是使学生会比较准确的估数,二是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是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
在具体的讲课之前,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这四个词都包含了两部分,首先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确定是用多还是少,然后再根据两数相差的多少来确定用得多还是一些。
经过解释,学生对这些词语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两个数比较大小、会用“多-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但在依据上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究竟相差多少来确定很难,什么时候用哪个词来描述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太大。
我从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
第一:只看图,不看数字,凭借图形数量之间的多少进行估计,相差很多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相差不多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第二:只看数字。
考虑到前面“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数数来感知数字之间的距离,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近时,大数在前,用多一些;小数在前,用少一些。
当两个数相距比较远时,大数在前,用多得多;小数在前,用少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这些词语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甚至用过,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多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又多次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
学生用这几个词语来描述,问题不大,但是规范地表述出来还要加强训练。
所以在教学时,老师要先说,给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多说,从而进一步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6课时多些、少些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6课时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的例6及“做一做”,练习九的第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体观察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发展学生的数感。
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用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1.按顺序写数。
2. 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62后面第五个数是()。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_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82156二、探究新知投影出示例6。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种颜色的球中,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2.学生汇报:红球最多,有58个,黄球最少,只有10个。
3.那红球跟黄球相比,结果怎样?黄球跟蓝球相比呢?4.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红球比黄球要多,黄球比蓝球要少。
教师提问“多多少”“又少多少”,学生思考后得出“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蓝球只少一点”。
5.“多得多”一词用得非常好,“只少一点”我们习惯说“少一些”。
谁再说说?(指名几位学生说)谁能反过来说说?6.同桌互相说说。
教师小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数学用语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考考你。
三、巩固练习1.小娟有37张邮票。
(投影片出示)小明的邮票数比小娟多得多,小红的邮票数比小娟少一些。
本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画“√”)(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画“○”)2.请你说一些“多一些、少一些”的例子,好吗?四、实际应用1.接下来我们去水果店走一走(出示第43页“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分组,每人说一句话,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订正。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1)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的例题,第16-1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思维发展目标: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把已初步积累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识。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理解“少得多”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答案的估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学例题。
师:瞧!小猴和小猫比赛折五角星。
小猴说“我做了34个。
”小猫说:“我做了38个。
”师:比较34和38的大小,你发现什么?师:瞧!西红柿也发现了点什么,我们读一读: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些。
师:为什么说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些?因为38比34大。
师:小猫比小猴做得多些,还可以怎么说?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些,就是小猴比小猫做的少些。
师:为什么?38比34多些,34比38少些。
2.学习“试一试”。
师: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展示。
师:小熊说:“苹果有50个。
”小兔说:“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
”,师: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师: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师:汇报交流。
逐个试验排除,58比50多一些,48比50少一些,18比50少得多,所以选“18个”比较合适。
3.小结。
小朋友已经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两个事物的多少关系。
二、综合运用,培养数感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在操场上,小芳说:“我拍了46下。
”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多得多。
”师:小明可能拍多少下?师:独立完成,在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师:做后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想想做做”第2题。
课件展示。
师:在校园里,男孩说:“一班有38人。
”女孩说:“二班人数比一班少一些。
一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摩课,我所执教的洛东片低段数学教研课《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终于圆满结束了。
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我得到了学校数学摩课组及低中段的每位老师的大力支持:为了参与我的每次活动,他们为我调课、换课;为了帮我摩课,他们牺牲中午休息时间,与我一起改进教学设计;为了教学中的某个细小环节,他们全面思考、精心设计,助我完善每个步骤;……课虽已结束,但留给我学习、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课,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这部分内容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
教材提供给孩子比三种金鱼多少的场景,引导孩子交流得出“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并初步学习应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多少关系;通过“红金鱼比花金鱼多得多”的另外一种表述,让孩子试着在理解“少的多”含义。
练习设计了青蛙吃害虫、淘气一家的年龄、商品价格等,使孩子自主感悟“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词的含义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是游戏性的猜数练习,让孩子反复应用这些语言来叙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根据“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教学思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课前谈话,埋下伏笔课的开始,我让孩子用“多或少”来说说教室里听课老师与自己的多少关系,以及教师里你还能发现那些物体也可以进行多少的比较。
在同学们叙述与表达的过程中,对于两个物体之间的多少比较有初步的感知,通过这样一个环节设计为本节课的展开埋下伏笔,同时也激发孩子的兴趣。
2、体会感悟,理解含义先出示书上的主题图中的花金鱼和黑金鱼图,让孩子观察、思考,判断“花金鱼与黑金鱼谁多”,逐步引导孩子说出“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在此基础上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由于孩子已有“甲比乙多,也就是乙比甲少”的生活经验,所以孩子能说出:“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会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会
这是一节建立在比较推理基础上的数学说话课,孩子们对于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有一些直观认识和感受。
我举了个生活中的例子,调动孩子们的经验。
师:比如我们小朋友肚子疼了,妈妈问,很疼吗?如果我们不是很疼,就会说,有点点疼;如果很疼,我们就会说,疼死我啦!疼的程度有不同,多的`程度也有不同。
多一点点,可以说成多一些,多好多,就可以说,多得多。
家玉说,多一些,就是多那么一点点,多得多,就是多了一大堆啦!
孩子们喜欢边说这四个词,边夸张的比划,有趣极了。
呵呵,有着生活气息的数学学习,总是让一年级孩子欢蹦乱跳的。
从这节课的作业情况中,发现三四个孩子对数量多少的“相对性”认识还不够。
在选择数量时,没有区分究竟是多一些还是多得多,就去选择了一个结果。
可能到了明天,他们就会区分了吧!。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5篇范文)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5篇范文)第一篇:《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及说明棠下小学杨小平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多些”“少些”。
谈话: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兔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请看黑板。
黑板出示例题:小猴和小兔比赛折智慧星。
小猴说:“我折了34个。
”小兔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提问:听了小猴和小兔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小兔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于34,34小于38;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兔少。
引导:你怎么看出小兔赢了?小兔折的比小猴多很多吗?得出:小兔折的比小猴多一些。
(板书“多些”)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小猴折的比小兔少一些。
(板书“少些”)[设计目的: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2.“多得多”“少得多”。
谈话: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听课的老师,谁愿意说一说我们教室现在有多少位老师?请大家数一数。
学生活动,数出教室老师的人数。
谁再来说一说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分别板书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提问:老师的人数和学生的人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可能出现的回答:学生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少;学生的人数比老师的人数多,老师的人数比学生的人数少。
多些、少些教学反思
多些、少些教学反思片段:出示课本40页例9.1、师:红金鱼几条?(48条)花金鱼有几条?(15条)黑金鱼有几条?(10条)大家一起从15数到4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48要经过好多的数。
老师告诉学生,48比15多得多,如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如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2、观察小小养殖场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鸭:38只,鹅30只,鸡72只。
(生畅所欲言讨论后得出)鸭比鹅多一些,鸡比鹅多得多。
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
教学反思:在教学时,首先通过让学生填写百数图,使学生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然后让学生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这样做的目的即可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比大小时,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诸多的方法,在教学多些、少些的内容时,我做到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含义,并让学生做到灵活运用。
兴趣阅读与习作教学贵定三小罗忠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
但是,一说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改。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息息相关的。
如何改变现状,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水平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才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才有作文潜力。
一旦作文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有了对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时就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证明了读和写的紧密关系,博览群书,是与古今中处的大师们对话,是接受前人思想光辉的沐浴,是从人类精神文化遗产中摄取人文的和精神的营养。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3个大小不一的物体——篮球、排球、网球进行比较大小,并引导孩子们说明白:篮球比排球(大)、篮球也比网球(大),怎样来描述大的程度呢?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篮球比排球大一些,篮球比网球大得多”,为接下来学习应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多少关系垫下伏笔。
接下来呈现教材例题,让孩子试着在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的多、少一些”含义,这一部分的内容充分让学生体会、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练习设计了三种水果、小松鼠采松果和青蛙吃害虫等练习题,使孩子自主感悟“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词的含义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是游戏性的猜数练习,让孩子反复应用这些语言来叙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根据“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教学思路,孩子已经初步感受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这一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学生说的不太够。
虽然我也是事先多设计让孩子们说,但实际课堂上还是我说得过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了。
如可以在理解、体会用“多一些、少一些”表达红球和黄球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说它们间的多少,体会“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并让优生带着后进生说、同桌说、指名说等,说多了、听多了,有些后进生自然也就理解了。
还有在上课时,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太丰富,有时对个别学生的回答甚至没有给予评价,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评价是必需的,而如何用更积极鼓励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回答,进而激发学生更努力的学习、发言,是我今后在教学中的主要调整方向。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玩具车4元5角,一个玩具猴5元1角,价格贵的是( )A.玩具车B.玩具猴C.一样2.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1、利用“猜一猜”的师生互动游戏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多些少些》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课题:多些,少些
柳州市第二十六中附小黎凤
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100以内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提供给学生三个装有不同数量的瓶子,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篮球比黄球多一些,黄球比篮球少一些,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做一做”让学生试着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及这些词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会比较大小,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为学习本课只是做好了铺垫。
由于学生年龄小,虽然对“多一些,少一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多得多,少得多”学生生活经验少,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授本课时我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下,积极从现场教学环境中寻求、开发数学教学资源,通过比较各组分数等唤起学生直观、熟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感悟、内化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概念。
因为有了情景的支持,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较为完整与精确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多些少些》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评析
“多些少些”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及评析 *大庆石化总厂一小孙明霞执教/◇李一鸣评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往后看一看,今天来听课的老师多吗?生:(兴奋地看)多!师:听课老师的人数和我班同学的人数相比怎么样?生:听课老师的人数比我班同学的人数多得多。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生:58人。
(师板书:58)师:我在大庆教的班级有46人(板书:46),我们这两个班的人数相比,58比46怎么样?生:58比46多一些。
师:46比58怎么样?生:46比58少一些。
师:现在老师把数改变一下(板书成:158,146),这两个数相比呢?生:158比146多一些,146比158少一些。
师:这两个数相比呢?(师边说边板书成:8 158,2 146)生:8 158比2 146多得多,2 146比8 158少得多。
师:这些数都是万以内的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比较——多些少些。
(板书课题)教学反思我利用现场的环境引入新课,为新知作铺垫。
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初步感知,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
通过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决定在新课的教学中是否选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讨论,自己研究新知。
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无论是试讲,还是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
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
总之,引入阶段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评析这样的导入简洁、有趣。
既复习了旧知,又灵活运用了现实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开1.例题的探讨现在,老师领你们去参观三所学校(多媒体演示)。
看看这是哪几所小学,每所学校有多少人。
生:育红小学,有800人。
生:实验小学,有2 000人。
生:胜利小学,有650人。
师:我们把这三所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比较,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我们来分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
(学生讨论时,师板书2 000,800,650,然后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谁想把讨论的结果说给老师听?教学反思不小心说成了“说给老师听”,看样子老师在上的思想在我脑子里还没有彻底清除,今后一定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真正以平等的意识对待学生,以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多些少些》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学习《多些少些》,使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数的大小,形成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的意识,学会使用“多些”、“少些”等词汇进行描述;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锻炼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多些少些》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多些少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多些少些的概念;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数量多少的能力;3.学习使用“多些”、“少些”等词汇描述数量关系;4.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多些”、“少些”进行简单的数量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学生:
(1)采用直观教具,如图片、实物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受数量多少。
(2)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多些”、“少些”进行描述。
(3)进行小组合作பைடு நூலகம்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设计分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提供难易适度的题目,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突破难点。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多些少些”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多些少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习了《多些少些》这一章节。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多些”、“少些”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课题:多些,少些
柳州市第二十六中附小黎凤
教学反思: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100以内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提供给学生三个装有不同数量的瓶子,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篮球比黄球多一些,黄球比篮球少一些,红球比黄球多得多,黄球比红球少得多”。
“做一做”让学生试着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及这些词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对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会比较大小,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为学习本课只是做好了铺垫。
由于学生年龄小,虽然对“多一些,少一些”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多得多,少得多”学生生活经验少,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授本课时我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下,积极从现场教学环境中寻求、开发数学教学资源,通过比较各组分数等唤起学生直观、熟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感悟、内化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数学概念。
因为有了情景的支持,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较为完整与精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