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在《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教学中,笔者作了一个大胆尝试——设计了“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或说、或读、或演、或画)来读懂这首古诗。没想到,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能说的说,能读的读,能表演的表演,能绘画的绘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堂上那一个个活跃的思维,如一个个音符在课堂跳跃舞动。下面笔者列举两个片断,让我们一起分享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片段一:读出诗人的情感
师引导: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颂,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你们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吗?大家先自由练习一下。
师:有谁来示范一下?
生:应怜……
师:读得不错,但有谁敢向他挑战呢?
生:(配合动作表情)应怜……
师:他读得好吗?为什么?
生:好,因为他朗读的时候还注意了表情的变化。
师:说得好,那我们就像他一样来朗读一次吧!
生:(配合动作表情)应怜……
师:大家都读得很好。下面请小组成员互相说说这首诗的大意,并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生练习,教师巡视。)
师:《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他写得别具特色,是一篇发展我们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师:同学们想一想,前两句诗写诗人没有遇上要访的朋友,心情是怎样的?后两句写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满园的春色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1:诗人没有遇上要访的朋友,心情一定有点失落。
生2:诗人没有遇上要访的朋友,心情一定感到失望。但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想到满园春色,心情又高兴起来。
师:你们真会读书!诗人的心情变化被你琢磨出来了。(大家拍手)那么,这首诗该怎么朗读呢?请大家试一试。
学生自主朗读后,说体会。
生1:前两句诗写诗人没有遇到要访的朋友,心情有点失落,所以要带着失望的感情读,语气要读得轻一些。
生2:后两句诗写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心情又高兴起来,所以要用兴奋的感情读,语气要读得稍重一些。
师:两位同学都体会得不错,请你们朗读给大家听。
生:朗读。(老师拍手鼓励)
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体会,读一读。(学生拍手)
生:模仿朗读
[反思一]
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再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片段二:谁演得像诗人叶绍翁?
师:谁来演一演诗人,并请大家评一评演得像不像诗人叶绍翁?
生1:这位同学表演得还不错,基本上像诗人叶绍翁。但是他敲门的动作太重,另外他只敲了两次,而且声音越敲越响,与“久不开”“小扣”的意思不相符。诗人一定是希望找到朋友的,因此我认为至少也得敲三次,而且一直是轻轻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更可贵的是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你来敲一敲。(生轻轻地、耐心地反复了几次。)
师:(问生1)你为什么敲得那么使劲?
生2:我认为是柴门,声音小了怎么会听见?老师,您看看书中的插图,这样的柴门轻轻敲怎么能听得见?(学生们议论纷纷,两种意见
争持不下。)
师:大家来看这几组表示声音的词语,想想看应当怎样用这些词
语表示你的意见,还可以加上其他你认为合适的词语和不同的标点符号来表达你的理解。在桌子上轻轻地试一试,四人小组可以商量商量。(黑板上出示:笃笃、嗒嗒、砰砰、当当、啪啪、哐哐……学生兴致盎然,认真揣摩着诗的意境。一遍遍、一次次,在反复的“实验”中得出结论。学生各抒己见,不同的结论各有道理。)
师小结:经过大家的讨论,既不能一直笃、笃、笃地敲,更不能哐、哐、哐地敲!而是先轻再略重,先慢再快一点:笃、笃、笃,笃笃笃笃!嗒嗒嗒嗒!(学生们安静极了,似乎在静静地等待主人开门。)
师:以上的讨论棒极了!“小扣”既是诗中格律的需要,更反映出诗人的儒雅。好,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生3:我认为这位同学表演最出色的地方是,把诗人没有遇到朋友十分扫兴,却突然看到美丽的杏花时惊讶的表情表演了出来。他张大嘴巴,瞪大眼睛,然后又摇头赞叹,深深吮吸杏花的芳香,简直太棒了!
生4:我对这位同学的表演提点不同的意见。“怜”,应该是爱惜穿着木底鞋,走得这么快,还不把软绵绵、绿茸茸的苍苔踩坏了! 师:那你能不能到台前表演?(生上台表演: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眼睛盯着地面,好像真怕踩坏了地上的“苍苔”。全班鼓掌。) [反思二]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问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哲理,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课堂实践的有效方法。
总之,我们的课堂是生命充斥的课堂,一个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灵动的。他们希望课堂上有一个能给他们活力和灵感的教师。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舒展,思维才会跳跃,表达才会独到,课堂才会舞动。
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得来的知识,闪着智慧的光芒。笔者认为:一节课的好坏,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身心舒展程度、思维活跃程度。每一个教师都应牢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一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