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偏好到性别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性别偏好到性别弱化

新时期以来,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凸显出了性别弱化的问题。对此,本文在分析性别偏好的原因及解决之道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标签:基础教育;性别偏好;性别弱化

一、性别偏好: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模式

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模式偏好的是男性,注重对男性的教育,这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深受传统的儒学观念影响。《周易·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有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虽然古往今来人们对孔子的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但至少认同“女子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这层意思,它成为中国男尊女卑传统的源头文字之一。孟子亦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人只能是男子,从中不难看出儒家学说对男女的分工是明确的:女子应顺从男人,而男人则要立位行道。

男尊女卑的观念与男女分工密切相关。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男子在生产中的优势角色决定了其地位的优越。男女分工的不同导致对女性的歧视,这成为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它对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不能读书,不能做官,女子要遵循三从四德,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只能由男子来承担。这种偏颇的分工观念和实际的差别对待对后世上千年的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基础教育的性别偏好也与固有的生育观念相关联。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植根于农业社会的经济形态。传统的农业社会生育观把女人当成生育的工具,且要求她们生出来的后代首先是能成为强劳动力的男孩,然后才有限地接受降生的女孩。“多子多福”也成为传统生育观、幸福观的重要部分。显然“子”更多指的是儿子,不是女儿。“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生育观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防老的是“儿”而不是“女”。防老是农业社会人们最看重的最实际的家庭、人生大事,承担养老重任的“儿”(男性)也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基础教育的重心。这亦是中国传统基础教育性别偏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姓氏传承也是中国传统基础教育中性别偏好的成因之一。中国传统的姓氏制度是子随父姓,只有男子才有向下传承姓氏的权利,男子的姓氏也因此成为家族的标志。

例如,我们常说“李家怎么样”,通常指的是李姓这个家族怎么样,而向下传承李姓的只能是李家的男子。这样的习俗暗示着人们要把教育的性别偏好放在男性身上,以此来促进家族的兴旺发达。

总之,中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偏好既体现在长辈对晚辈(男子)的期待上,又表现在整个社会对男性角色的多重要求上,还反映在女性对男人的人生依附和甘于充当相夫教子的角色定位上。这种文化背景下,男子由此成为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这种承担使得中国传统社会把受教育的重心偏向了男性。

二、性别弱化: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随着社会变革的大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男女分校的教育制度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男女同校的形式逐渐被社会接受,被历史认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备,随着政治、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以及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性别偏好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男女同校、男女教师比例趋向平衡。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中国基础教育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男女平等、男女受教育权平等的观念,制定、落实科学的教学制度,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基础教育中性别弱化问题又以比较隐蔽的形式出现了,它似一股暗流侵蚀着社会、家庭的健康肌体。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男生的性别弱势有突出表现。一次,笔者在四川省博物院观察了成都市某小学组织的讲解实践活动。在20多位小小讲解员中,只有一位男生。唯一的小男生讲解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如果不仔细区分,很难分辨出那是一个男生的声音。他的讲解声音细腻、阴柔,背熟的稿子像流水一样从他口中倒出。虽然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别区分特征不是很明显,但他的声音女生化的倾向实在太明显了。笔者观察了一些小学课堂,大多数情况下,小女孩们因表现得听话、读书声音甜美而被老师一次次地表扬,多次重复表扬之后,读书的“阴柔”逐渐成为许多小学生心中的标准,女性化的男生会成为榜样或受到追捧。小男孩们为了得到表扬,不得不反复练习,使得自己能被老师赞扬。经过多次重复之后,许多小男孩就女生化了。(参看下列示意图)

性别弱化过程示意图:小女孩读书声音阴柔、细腻→被老师表扬→重复表扬,树立为榜样→小男孩模仿(为了得到表扬)→小男孩读书声音女生化→男生的性别弱势

在书写方面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小学阶段,女生的字体大多细小,工整,书面干净,它很容易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结果是一些男生就以女生的字体为范例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男生的字体也渐渐女生化。类似的情形还发生在音乐、舞蹈、行为、品德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

中国新闻网曾经做过一期专题报道——“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男孩

不男’引人忧”。“在中小学、幼儿园,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至少要占三成。”其中提到的“男孩不男”现象在现在的中小学很普遍,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导致男生性别弱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教育的大环境。中国基础教育的模式限制了小男孩的发展空间,他们天生爱运动、爱提奇怪的问题,擅长视觉和空间技能,这些都不是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所鼓舞的。例如,小学教育禁止学生在课堂上跑动,甚至一些学校为了学生安全,把一些单杠、双杠等一些设施都给撤掉了,这对男生的发展是一种隐形的限制。一些小孩从出生到接受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父亲角色教育缺失的现象。小孩从出生起到幼儿园阶段,大多由母亲来教育,幼儿园里女教师的比例很高,甚至达到80%以上。小学和中学阶段稍好一些,不过男女教师的比例还是严重失衡,女教师居多数。初中以下的整个教育阶段中,都缺少父亲角色的教育。年少时父亲角色的缺失成为男生缺少阳刚之气的重要因素,成为“男孩不男”现象的主要成因之一。

媒体与传播对性别弱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演艺界的性别弱化成风气。青春偶像剧、韩剧中的男性角色多是白白的、体贴温柔型的美男子,这样的美男子形象影响了大量的青少年。

在小学的班干部中,女班干部占了大多数,有的学校占到80%以上。女生善于言语表达,这是她们成为班干部的重要原因。女班干部的主导和思维会潜移默化地输入到班级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这个表面上没有什么影响的现象,却从深处加剧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弱化。

三、相关对策及建议

(1)立法方面的尝试。我国现在已有的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法律主要有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些法律对教师、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这些法律对中国基础教育中面临的新问题——性别弱化的问题缺少关注。应该从法律层面规范“男孩成为男孩”“女孩成为女孩”方面的教育举措。

(2)家庭教育的举措。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中,小孩成长初期,主要由母亲承担其教育责任,小孩对男性的感受认识非常欠缺,更谈不上家长对小孩进行父亲角色的教育。我们可以虚心学习他国的成功做法。举个例子,在美国,年轻的夫妇很注重小孩的独立意识(男孩阳刚之气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培养。一对夫妇把小孩放到家里,让他们饿了自己到厨房找东西吃,有的甚至直接把食物放到地上,让小孩亲自动手取来吃。来自中国的家长,看到这一幕很惊讶:是不是这些美国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中国的家长已经习惯了中国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培养不够。

这是一个小例子,其他方面可能的措施还有很多。比如,服饰方面,家长尽可能不给孩子穿与性别不相称的服装,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培养男孩坚强勇敢、敢于担当的意识。让父亲对孩子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小孩们多做力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