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论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精选
计算机病毒论文精选随着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网络危害性的增加,逐渐成为计算机工作人员防范的重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网络传播模型分析计算机这一科技产品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提升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也使得科技改变生活这件事情被演绎的越来越精彩。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降低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提升计算机应用的可靠性。
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中毒这一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者而言,轻则引起无法使用计算机,重则会导致重要信息丢失,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
计算机网络中毒问题成为了制约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研究,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人们已经不断的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建立模型研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型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控制这些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和发展的措施,从而提升计算机系统抵御网络病毒侵害,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一)非授权性正常的计算机程序,除去系统关键程序,其他部分都是由用户进行主动的调用,然后在计算机上提供软硬件的支持,直到用户完成操作,所以这些正常的程序是与用户的主观意愿相符合的,是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病毒首先是一种隐蔽性的程序,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对其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那些被感染的正常程序时,这些病毒就得到了计算机的优先控制权,病毒进行的有关操作普通用户也是无法知晓的,更不可能预料其执行的结果。
(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影响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其破坏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病毒不仅会对正常程序进行感染,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破坏计算机的硬件,这是一种恶性的破坏软件。
计算机病毒论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论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确定都不生疏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讨论和描述学术讨论成果的文章。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计算机病毒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计算机病毒论文11引言在网络环境中,当计算机的系统存在漏洞时,病毒便“趁虚而入”,攻击计算机的程序,使计算机产生运行故障。
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些文件、消息通过邮件、谈天工具等进行传输,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
一旦发生计算机系统中毒时,就会导致信息被窃取等现象的发生。
因此,人们渐渐开头关注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所带来的安全威逼,不断地开发系统程序,完善系统漏洞,而一些恶意的病毒程序仍能捕获到系统的漏洞,并进行病毒的传播,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网络进展的严峻阻碍,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的讨论是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否则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肯定的损失,严峻的会威逼人们的生存。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特点2.1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隐蔽在系统中,当遇到合适的程序开头运行时,它就可以快速地传播和集中。
它可以将硬盘格式化、删除文件信息、占用磁盘空间、强占系统资源等,通过各种方式破坏计算机系统,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对人们的工作或是学习造成严峻的影响。
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流行,人们更喜爱利用网络进行交易,包括购物、转账等交易,一些存在恶意行为的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猎取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损失,有的甚至窃取密码等,在经济上给人们或是企业等带来极大的损失。
2.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2.1.1网络环境下病毒具传播性和集中性在网络环境下,病毒可以借助网络的传播而快速集中,由于病毒通过攻击系统漏洞,随着网络中的一些网页下载、邮箱传送、谈天工具等将病毒快速地传播开。
在网络病毒史上较有影响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病毒“Creeper”,消失在1971年,一旦进入网络,便快速地在许多计算机中传播。
电脑病毒论文的范文
电脑病毒论文的范文推荐文章形势与政策关于反腐倡廉的论文3000字热度:关于爱国的议论文2000字左右热度:重视传统文化的论文热度:电影类论文3000字左右热度:好莱坞电影方面的论文热度: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日益加深,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电脑病毒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脑病毒论文一摘要:从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同时列出了近年来出现的几种主要病毒。
并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护工作。
这对我们全面认识计算机病毒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护1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
在最近几年,又产生了以下几种主要病毒:1.1“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
论文这种病毒是专门针对微软电子邮件服务器MSExchange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Out1ook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种拒绝服务的攻击型病毒,能够影响计算机运行微软word97、word2000和Outlook。
这种病毒是—种Word文档附件,由E—mail携带传播扩散。
由于这种病毒能够自我复制,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美丽杀手’镝毒就会使用Outlook按收件人的Outlook地址簿向前50名收件人自动复制发送,从而过载E—mail服务器或使之损坏。
“美丽杀手”病毒的扩散速度之快可达几何级数.据计算,如果“美丽杀手”病毒能够按照理论上的速度传播,只需要繁殖5次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网络用户都都收到—份。
“美丽杀手”病毒的最令人恐怖之处还不仅是拒绝电子邮件服务器.而是使用户的非常敏感和核心的机密信息在不经意问通过电子邮件的反复传播和扩散而被泄漏出去,连扩散到了什么地方可能都不得而知。
有关计算机病毒与防范论文
有关计算机病毒与防范论文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病毒利用网络互联的优势和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安全性上的漏洞进行恶意传播,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最主要的威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病毒与防范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计算机病毒与防范论文范文一:安全预防计算机病毒论文1.计算机病毒的技术检测和预防1.1计算机病毒的智能诊断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只要一种类型的病毒被制造出来,将会在大范围的互联网系统中广泛传播。
当今计算机系统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在设计方面难免会有瑕疵。
从目前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被黑客攫取个人财务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尚且属于容易感染的类型。
目前的计算机病毒差不多都发生与个人PC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和计算机网络领域。
发生在微型个人PC计算机中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可以轻松的破解电脑用户的银行账号、支付宝密码、QQ账号密码等等。
他们以攻击操作系统中的各项软件为目标,从而达到破坏公司内部的防护系统的目的。
发生在网络系统中注入DECC-VAXⅡ等小型机上的电脑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攻击性”,这些黑客利用电脑内部安全检测软件的薄弱环节,通过植入乱码等错误信息,导致计算机系统超载而运行瘫痪。
1.2强化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系统建设使用个人计算机DEBUG或者市场上常见的奇虎360电脑卫士、QQ电脑安全管家、金山毒霸等等,都能够很好地对一般病毒进行预防和扫除工作。
个人电脑用户在日常的病毒检测和防止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对停留在电脑系统盘内存在的各种已装软件和操作数据进行实施扫描和技术更新。
对于某些并未感染病毒的系统,也要提高预防的警惕,小间隔时间地对其进行系统升级,切记不可间隔太久时间才展开漏洞修补和补丁安装操作。
个人用户PC机MS-DOS操作系统的数据结构大致分为五个区。
系统参数区(Systemparameterarea)为整个计算机内部系统提供运行支持,中断向量表(interruptvectortable)是通过建立数据交换通道,提高硬盘运行速度,还有文件控制块(FilecontrolBlock)保证文件妥善分区和高效储存,以及起动前操纵台(PrestartPanel),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启动稳定和运行通常,第五类是BPB(BIOSParameterBlock)磁盘参数块,保证各项数据储存安全。
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论文
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论文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利益价值,就有人通过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来摧毁他人的计算机程序或窃取机密资料,谋取个人的利益。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论文篇1谈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逐步走进大众事业,并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性,技艺它们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只有了解它们才能更好的控制它们。
因此本文也提供了一些如何防止这些病毒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已经逐步走进了千家万户,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乐趣。
然而一些病毒也正逐步侵染我们的计算机,为我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
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知识,以便于对它进行更深度的研究与调查,更好的控制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在我国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目前计算机病毒的繁殖感染能力很强,它虽然是一种程序,但却有着与生物病毒类似的极强的繁殖与感染能力。
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寻找可被感染的其他程序或文件,迅速在整个计算机上进行扩散。
而且计算机病毒具有极强且速度极快的破坏攻击性,病毒入侵计算机后,计算机的症状可能是程序无法正常运行,计算机内的文件很快地被删除,修改,移动或莫名的增加,导致程序文件等被破坏,甚至也有的会盗取你的个人信息。
计算机病毒不仅繁殖能力强,破坏性大,其传染性也不可忽视。
一旦病毒被激活将会瞬间使你的电脑将瘫痪。
大多数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能力甚至远超过生物病毒,它的传染性的发生不需要太多的条件,不像生物病毒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满足其生存,才会进而繁衍,传播,只要你一个不小心激活了相关程序,计算机病毒就会立刻开始它的扩散、繁衍、传播。
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
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当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也越来越多,攻击性和破坏性也越来越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防范毕业论文篇一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防范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计算机遍及社会各大领域,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同时,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信息安全造成的威胁也日益严重,传播范围、扩散速度以及破坏性都急剧增长。
计算机病毒对网络用户的攻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给计算机网络和用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攻击的增强使得病毒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扩展。
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进行系统研究,探讨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范措施,使得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1计算机病毒概述与网络安全缺陷计算机病毒实质上是一组能够自我复制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插入到计算机程序中,对计算机的功能或数据造成破坏从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则是以网络为主要平台破坏目标计算机系统,对网络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网络病毒。
网络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环境是基于开放性技术的,众所周知,开放性和安全性处于长期的对抗面,它们互相矛盾,而这个矛盾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中贯穿了整个发展的开始与结束。
所以,计算机网络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安全,所谓的安全机制和防范策略也达不到绝对完美的地步,它们是在一定环境与技术条件下的合理性。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传播速度极快。
由于如今社会互联网的覆盖极其广泛,而病毒的主要传播渠道又是网络,新的病毒的出现可以通过国际网络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例如曾经造成欧美计算机网络瘫痪的爱虫病毒,他只用了一两天的时间传播到世界各地。
(2)破坏性极强。
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
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传统的计算机病毒是指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的一类病毒的总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计算机病毒的相关论文篇一《浅谈计算机病毒》[摘要]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仅靠信息安全厂商研发的安全产品而没有全社会的配合,是无法有效地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
因此,面向全社会普及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增强大家的病毒防范意识,“全民皆兵”并配合适当的反病毒工具,才能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战斗在反病毒领域第一线的专业人士,将自己多年的反病毒经验加以总结,与大家共享,帮助普通的计算机使用者揭开计算机病毒的神秘面纱,这无疑是一件有利于促进信息化发展的好事情。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病毒危害病毒防范病毒不是来源于突发或偶然的原因。
一次突发的停电和偶然的错误,会在计算机的磁盘和内存中产生一些乱码和随机指令,但这些代码是无序和混乱的,病毒则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网络环境相适应和配合起来,病毒不会通过偶然形成,并且需要有一定的长度,这个基本的长度从概率上来讲是不可能通过随机代码产生的。
现在流行的病毒是由人为故意编写的,多数病毒可以找到作者和产地信息,从大量的统计分析来看,病毒作者主要情况和目的是:一些天才的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和证明自己的能力,出于对上司的不满,为了好奇,为了报复,为了祝贺和求爱,为了得到控制口令,为了软件拿不到报酬预留的陷阱等,当然也有因政治,军事,宗教,民族,专利等方面的需求而专门编写的,其中也包括一些病毒研究机构和黑客的测试病毒。
大部分病毒在激发的时候直接破坏计算机的重要信息数据,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盘、改写文件分配表和目录区、删除重要文件或者用无意义的“垃圾”数据改写文件、破坏CM05设置等。
寄生在磁盘上的病毒总要非法占用一部分磁盘空间。
引导型病毒的一般侵占方式是由病毒本身占据磁盘引导扇区,而把原来的引导区转移到其他扇区,也就是引导型病毒要覆盖一个磁盘扇区。
计算机病毒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浅析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御、计算机病毒预防探析…
计算机病毒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浅析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御2、计算机病毒预防探析3、计算机病毒对气象业务网络的危害分析4、计算机病毒原理的课程教学5、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解析全文总字数:14752 字篇一:浅析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御浅析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御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存在,计算机也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
但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病毒也成为计算机安全的难题之一,而这已经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有效防御1计算机病毒概述何为计算机病毒。
它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导致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具有破坏性,复制性和传染性。
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蠕虫病毒、木马病毒、系统病毒、脚本病毒、宏病毒等。
2计算机病毒防御2.1Windows账户安全防御这是电脑自身具备防御网,也是最初的防御网。
就电脑本身而言,Windows用户普遍设立专门的安全账户,以提高电脑的安全系数。
当电脑使用者初步使用时,必须设立专属的密码,并停用相关的Guest 用户。
其主要操作如下:第一,点击开始中的运行键,并输入secpol.msc;第二,进入本地策略,选择安全键,并进行交互式登录;第三,勾选不显示上次同户名;第四,不允许网络访问。
2.2Windows服务安全防御当Windows系统启动时,随着会开启较多的服务系统,这不仅仅会影响电脑的开机速度,也会使得电脑的安全受到侵害。
所以,可以关闭一些不需要的服务(如:NetLogon、Telnet等),最大化地保证电脑的顺畅以及安全。
2.3Windows共享安全防御一般来说,病毒(例如:木马病毒等)普遍是通过网络的手段进行传播,这也意味着当电脑联网时,其中病毒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
计算机病毒(5篇范文)
计算机病毒(5篇范文)第一篇:计算机病毒未来病毒的发展趋势为了系统了解未来病毒的发展趋势,记者采访了瑞星公司研发部经理蔡骏先生,他向记者分析,归纳起来,未来病毒将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病毒更加依赖网络。
从今年的统计看,对个人电脑或企事业单位影响最大的是网络蠕虫,或者是符合网络传播特征的木马病毒等,典型病毒是求职信、大无极等。
这些病毒会通过邮件漏洞搜索电脑的邮件地址,然后利用这些地址向外发送大量的病毒邮件,阻塞网络,使邮件服务器瘫痪。
仅这两个病毒就给全球带来了几十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和危害力,而且清除困难。
向多元化发展。
操作系统在不断发展,DOS病毒必然会被淘汰,Windows病毒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也会更新换代,比如CIH病毒,它不会再感染Win 2000、XP,自然也将被淘汰,而尼姆达病毒则会感染所有Windows平台。
病毒向多样化发展的结果是一些病毒会更精巧,另一些病毒会更复杂,混合多种病毒特征,如红色代码病毒就是综合了文件型、蠕虫型病毒的特性,病毒的多元化发展会造成反病毒的更加困难。
传播方式呈多样化。
病毒最早只通过文件拷贝传播,随着网络的发展,目前病毒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有通过邮件传播的,如求职信;有通过网页传播的,如欢乐时光;有通过局域网传播的,如FUNLOVE;有通过QQ传播的,如QQ木马、QQ尾巴;有通过MSN传播的,如MSN射手……可以说,目前网络中存在的所有方便快捷的通信方式中,都已出现了相应的病毒。
利用系统漏洞传播。
今年的“2003蠕虫王”、“冲击波”病毒都是利用系统的漏洞,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对整个互联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融合。
随着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的发展,病毒编写者最终将这两种技术进行了融合,因此,具有这两大特性的病毒将会越来越多。
11月中旬爆发的“爱情后门”最新变种T病毒,就具有蠕虫、黑客、后门等多种病毒特性,杀伤力和危害性都非常大。
病毒在发展,反病毒技术也在发展。
计算机病毒论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论文1在这个全新的21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和科技的力气为主宰的时代,经济和科技的进展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的进展也依靠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时代的飞速进展使得网络掩盖到千家万户,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强大,但是,一项技术的快速进展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网络的快速进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网络的快速进展也给许多非法分子供应了通道,并且,由于网络经济的特别性,使得该领域的法律规制更为简单。
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在这个全新的时代,经济进展快速,计算机也被人们普遍使用进入了千家万户,虽然,计算机的使用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也给许多不发分子带来了机会,开头制造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他自己特有的复制力量,计算机病毒可以特别快速的遍布在计算机中,而且,在清除这些计算机病毒的时候又特别困难,这些计算机病毒可以把自己附在各种文件上面,随着文件的传播,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传播。
这种计算机病毒的制造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缺陷,来对计算机内部所储存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破坏。
,我国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也制定着各种使用方式和使用原则,可是今日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朝‘钱’看的现代社会大环境下,许多人为了的利益投资:成本小、时间短、风险低并且快速获得大量资金。
因此通过网络的方式实行一些不正值的竞争手段,制造一些计算机病毒,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自己供应收益。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面,但是计算机的飞速进展也给许多不法分子供应了机会,计算机病毒开头被这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主要有:隐藏性、程序性以及传播性,同时计算机病毒还有很强的危害性,计算机资源的损失和破坏,不会造成资源和财宝的铺张,但是可能会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2.1隐藏性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是隐藏性强,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小巧的程序,这种计算机病毒通常依附在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之中,或者是隐蔽在磁盘中,然后随着这些有病毒隐蔽在其中的计算机程序的使用和磁盘的使用,使得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
计算机病毒分析论文
计算机病毒分析论文推荐文章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分析论文热度:计算机信息化分析论文热度: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分析论文2500字热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分析论文热度: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防火墙技术分析论文热度: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计算机迅速地普及更是给我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计算机带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分析论文范文一: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是非常复杂的,根据传染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引导区型、文件型、混合型以及宏病型,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源码性、入侵型、操作性以及外壳型,这些病毒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通过软盘、硬盘、文档、源程序、操作系统等破坏计算机的系统。
1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1传播范围大、速度快如果计算机处无网络连接的情况下,病毒的传播范围很有限,一般以磁盘为媒介,但是在网络环境中,病毒可以选择更多传播渠道进行扩散,扩散范围非常广,在短时间内多地多部计算机会同时遭受感染。
由于人们对网络的需求比较大,越来越多的病毒都通过网络进行非常快速传播,数小时内便可以传遍全球,而且病毒往往没有潜伏期,一旦感染,即可作用。
1.2传播方式多、渠道广在一般情况下,网络环境中的病毒以“工作站-服务器-工作站”的途径进行传播,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多、渠道也越来越广。
比如某一种病毒可以在几十天内产生五十多种变种,并通过浏览网页、下载文件、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传播,隐蔽性极高,普通用户很难察觉,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加剧了病毒的传播感染。
1.3破坏性严重、难控制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破坏性强。
计算机病毒往往融合着不同的技术,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系统资源会被侵占,计算机系统就会受到严重破坏,干扰计算机的正常工作,降低运作功能,甚至会造成信息的丢失,用户资料可能被窃取,造成损失。
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
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
与此同时,在经历数次计算机病毒爆发灾难洗礼后,如何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计算机病毒类的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及防范策略[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计算机病毒也如幽灵一般,严重地威胁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
人们甚至因为计算机遭受病毒的攻击,造成了重大损失。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来源和特点,并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程序;计算机系统;防范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具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代码。
在一般情况下,它寄生于其他的计算机程序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破坏功能,可入侵到计算机系统。
一旦计算机受到病毒侵入,系统数据就会丢失,系统会瘫痪,甚至硬件被破坏。
这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危害,甚至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笔者着重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来源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计算机病毒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计算机蠕虫。
蠕虫的功能是自我复制并主动传播到网络系统上的其他计算机。
蠕虫与其他病毒不同的是,它不会寄生在其他程序中。
二是引导型病毒。
这种病毒是通过使计算机的硬盘或软盘的引导扇区受到感染来进行传播的。
它主要破坏的是计算机硬件。
三是宏病毒。
这种病毒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病毒,它通过使数据文件受到感染来执行指令。
四是特洛伊木马。
这种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它一般伪装成某种程序,用来迷惑操作者,如算命程序、计算机游戏程序等。
虽然它不会自我复制,也不能传播到别的计算机中去,但它可以破坏数据、骗取密码等。
五是病毒制造以及黑客工具。
黑客的工具程序样式繁多。
它是计算机病毒中破坏性最大的。
计算机病毒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病毒防范论文:计算机病毒防控方式思考、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强化措施…
计算机病毒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病毒防范论文:计算机病毒防控方式思考2、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强化措施3、计算机病毒及维护方法4、新型计算机病毒检测分析5、民航一体化病毒查杀措施全文总字数:10660 字篇一:病毒防范论文:计算机病毒防控方式思考病毒防范论文:计算机病毒防控方式思考本文字数:121篇二: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强化措施计算机病毒防火墙强化措施一、计算机病毒概念计算机病毒,英文名为ComputerVirus。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程序编写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计算机的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雏形大概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师生在工作之余编写一些小程序,输入到对方计算机中去破坏对方正在运行的游戏程序,此类小程序即为计算机病毒的雏形。
从当初无意识的恶作剧小程序开始,发展到后来有人有意识的编写破坏或攻击对方计算机程序及数据的计算机病毒程序。
弗雷德•科恩(FredCohen)在1984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电脑病毒实验》,其中引入“病毒”一词,这也是最早提到计算机病毒的论文。
从早期的“蠕虫”病毒、“黑色星期五”病毒、到后来的“CIH”病毒,近几年的“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程序等。
计算机病毒广为泛滥,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是其最大的安全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与人体生理病毒类似,也有其鲜明的特征。
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
传染性: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判定标志是看此程序是否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计算机病毒能够自我自制,将自己嵌入到其它程序中。
例如将用户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如exe、bat、com格式文件)感染。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的发作有一定的条件或时间,即计算机病毒传染到用户计算机中后会潜伏下来,满足发作条件后才发作。
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论文
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论文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论文,供大家参考。
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论文范文一:计算机病毒防范与网络安全研究摘要:对计算机安全问题以及计算机病毒作了简要的介绍,对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互联网在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威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从诞生到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对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一旦计算机网络安全出现漏洞,造成了算机病毒的入侵,会对计算机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产生极其严重的破坏。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防御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保障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稳定发展。
1计算机安全和病毒1.1计算机安全所谓的计算机安全包含这4个层面:计算机运行的安全、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安全、计算机软件的安全、计算机硬件的安全。
要保障计算机的安全就需要使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管理措施来管理和保护计算机的相关数据,避免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资料、电脑硬件、电脑软件受到篡改、损坏、存储和调取。
有很多因素都会对计算机安全造成影响,主要的原因包括计算机病毒威胁、技术操作、机身原因和自然原因,对计算机网络的危害最大的就是计算机病毒。
当计算机受到计算机病毒入侵时,不仅计算机的正常运转会受到直接的影响,甚至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
1.2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事实上就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其往往是经过专门编制的,拥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不仅会对计算机的系统安全造成威胁,还会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转。
当计算机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时,计算机病毒就会干扰和阻碍计算机的正常运转。
由于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中的病毒一样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因此将其称之为计算机病毒[1]。
计算机病毒论文3篇
计算机病毒论文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计算机安全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病毒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给计算机和网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病毒的定义、种类、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毒的定义和种类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或代码,可植入到其他程序或系统中,以达到破坏系统、篡改数据、窃取信息的目的。
根据病毒的传播方式和破坏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文件病毒:感染文件,并将自己加入到被感染文件的执行代码中,当用户运行时,病毒代码也会被执行,从而破坏系统或窃取信息。
2、引导扇区病毒:感染硬盘的引导扇区或软盘的引导扇区,并在系统启动时被执行。
这种病毒往往会破坏系统资源,甚至彻底使系统崩溃。
3、宏病毒:感染Office文件中的宏代码,当用户打开并执行文件时,病毒也会被执行,常用于窃取机密文件或盗取账户信息等。
4、蠕虫病毒:利用网络或邮件等方式自我复制感染其他计算机,常用于攻击大型网络和网站,献祭带宽和资源。
5、木马病毒:伪装成正常软件植入到系统中,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信息、窃取密码、破坏系统等。
二、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可执行文件感染:用户通过下载和安装不安全的软件,或在不信任的网站下载病毒感染的文件,从而把病毒带入到计算机中。
2、媒介感染:用户通过U盘、移动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将病毒传入到计算机中。
3、网络感染:病毒利用网络传输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传播,一旦感染到某一个计算机,就会通过网络传播到其他计算机。
4、软件漏洞感染:病毒利用软件漏洞进行自我繁殖。
三、病毒造成的危害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损坏系统:病毒会修改、删除、破坏重要的系统文件和目录,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和使用。
2、盗取信息:病毒通过监视用户的活动、窃取敏感信息和账户密码等,对用户造成损失,甚至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论文
不知道该怎么写?下面就让和大家分享几篇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论文一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诊断和清除方法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病毒;诊断;清除方法论文摘要:目前计算机病毒可以渗透到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感染病毒时的几种诊断方法,并探索总结出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直接或间接执行的文件,它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是依附于系统特点的文件,是没有文件名的秘密程序,但它的存在却不能以独立文件的形式存在,它必须是以附着在现有的硬软件资源上的形式而存在,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常常难以根除。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
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像上时,它可能也已毁坏了你的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危害。
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性能。
那么,当你在使用计算机工作时,一旦发现计算机疑似感染病毒的症状时,你应如何处置呢?结合工作实践,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实践和探究。
一、病毒的诊断如果发现计算机有疑似感染病毒的症状时,我们可以采取如下诊断措施:1、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进程。
首先关闭所有应用程序,然后右击任务栏空白区域,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任务管理器”,打开“进程”标签,查看系统正在运行的进程,正常情况下系统进程应为22~28个左右,如果进程数目太多,就要认真查看有无非法进程,或不熟悉的进程当然这需要对系统正常的进程有所了解。
有些病毒的进程模拟系统进程名,如:磁碟机病毒产生两个进程lsass.exe和smss.exe与系统进程同名;熊猫烧香病毒会产生spoclsv.exe或spo0lsv.exe进程与系统进程spoolsv.exe非常相似,有些变种会产生svch0st.exe进程与系统进程svchost.exe 非常相似。
计算机病毒期末论文
计算机病毒期末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无时无刻在面临着病毒和黑客攻击的威胁。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计算机病毒期末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算机病毒期末论文篇一《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摘要】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的运行带来巨大威胁。
本文就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与防范技术进行了描述,并对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的安全有所裨益。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分类根据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固有的弱点编制出的有特殊功能的程序就是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自我复制传播,能够破坏计算机功能和数据、影响用户使用。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分类如下:(1)传统开机型计算机病毒。
病毒多利用软盘开机时侵入系统,再等候时机感染其它软盘或硬盘。
(2)隐形开机型计算机病毒。
感染此类计算机病毒的系统,再次开机检查时,将得到正常的磁盘资料,好似没有病毒,却是很顽固不易查杀的种类。
(3)档案感染型兼开机型计算机病毒。
此类病毒利用的是档案感染时乘机感染开机区。
(4)目录型计算机病毒。
感染方式较独特,仅通过修改目录区便可达到感染目的。
(5)传统档案型计算机病毒。
将病毒植入档案,使档案膨胀,达到散播传染的目的。
(6)千面人计算机病毒。
具有自我编码能力。
(7)突变引擎病毒。
具有突变式特点。
2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特征2.1传播途径多,扩散速度极快许多病毒都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外联网(intranet)有着紧密的联系,病毒通过局域网、网页、邮件、系统漏洞等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传播,且扩散速度极快,可在瞬间传遍全球。
例如,“震荡波”(Worm.Sasser)病毒通过微软视窗平台的安全漏洞仅用八天就迅速在全球互联网上传播开来,世界1800万台电脑在这八天感染了此病毒。
又如,蠕虫病毒(MyDoom)可在三十秒发出一百封有毒邮件,同时美国中央控制站在四十五分钟内收到近四千的感染报告。
计算机病毒防范论文(5篇)-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病毒防范论文(5篇)-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网络通信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护分析【摘要】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计算机网络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网络通信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网络通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安全问题,例如;一些人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攻击、破坏他人的网路程序、造成他人的资料信息遗失或泄露等。
所以,在当今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还是需要提高网路保护意识,解决网路数据安全隐患和数据泄露问题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通过对网络通信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护的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见,以此来构建更安全的网路环境。
【关键词】网路通信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护网络通信在近年来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一项重要渠道,人们也日益依赖于网路通信的方便快捷,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也引起了不法分子的关注,随着网络犯罪、诈骗、攻击的不断发生,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关注。
由于网络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安全问题,所以网络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发展。
对此,我们不仅仅要不断完善网路通信的安全、构建健康安全的网络通信环境,也需要每个网络用户树立网络通信安全意识,做好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以此来避免不法分子造成我们利益的损害。
1对网络通信安全的认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网络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中,网络通信以其高速、快捷、便利的优势下迅速的占据了整个世界的市场。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与此同时也威胁到了每一个网络用户,许多的安全漏洞、信息泄露、资料丢失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
网络通信之所以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是因为网络通信的安全保护措施存在一定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网络通信的保护力度不够,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严厉的惩罚力度。
此外,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在自身的网络通信安全方面缺乏保护意识,上述一系列原因导致了网络通信违法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
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也随之产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和巨大破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病毒论文范文篇一摘要: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的研究背景、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类型以及防治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computer virus' research background, computer virus' definition, the characteristic, the type as well as the prevention aspect will carry on the simple analysis and the discussion.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key words: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Measure一、计算机病毒的含义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对病毒是这样定义的:“编制或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因此,像炸弹、蠕虫、熊猫烧香等均可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①感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性也称为寄生性,是指计算机病毒程序嵌入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宿主程序的执行而生成的特性。
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根本属性,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病毒程序的主要依据。
②隐蔽性。
隐蔽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计算机病毒隐藏的位置来看,不同的病毒隐藏在不同的位置,有的隐藏在扇区中,有的则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出现,让人防不胜防。
③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其具有依附于其他媒体而寄生的能力,通过修改其他程序而把自身的复制体嵌入到其他程序或者磁盘的引导区甚至硬盘的主引导区中寄生。
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毕业论文范文
你还在为论文而忧愁吗?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几篇有关计算机病毒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毕业论文一随着计算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计算机病毒也在科技的推动之下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甚至对用户造成各种损失。
因此,采取适当手段防御计算机病毒,减少乃至避免病毒感染对计算机用户造成损失已经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意在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信息或系统进行破坏。
这种程序通常隐匿于一些可执行程序之中,而非独立存在,具备破坏性、传染性和潜伏性。
这种病毒程序对计算机的影响轻则降低运行速度,使之无法正常运行,重则会造成机器瘫痪,这将给用户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就是这种具备破坏作用的程序,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一是攻击隐蔽性强。
这些计算机病毒往往能够以不易被察觉的形式悄无声息破坏计算机系统,等到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是繁殖能力强。
电脑一旦被病毒感染,就会感染其他计算机。
三是传染途径广。
软盘、有线及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都是病毒传播的有效媒介,病毒就是通过这些媒介自动入侵计算机并四处蔓延。
四是潜伏期长。
此种病毒在发作前可以长期潜伏于计算机之中,待条件成熟则进行破坏。
五是破坏力强、计算机病毒一旦发生作用,轻则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重则通过损坏数据和删除文件等方式致使整个计算机陷入瘫痪状态。
六是针对性强。
计算机病毒的效能能加以准确设计以适应各种环境和时机的需求。
3、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在不同范畴对计算机病毒类型有着不同的定义,以下就对计算机病毒的分类进行简要介绍:①引导区病毒。
引导区病毒即隐藏于硬盘或软盘引导区的病毒,当计算机从被病毒感染的硬盘或软盘启动时,隐藏于引导区的病毒就会发作;②文件型病毒。
文件型病毒主要寄存于一些文件之中,往往利用对病毒进行编码加密或者其他技术来伪装自己;③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通过特殊语言脚本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它需要主软件或者其应用的环境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并翻译这种脚本语言中的指令;④“特洛伊木马”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其中计算机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和硬盘为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
3.3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磁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含数码相机、MP3等)、ZIP和JAZ磁盘,后两者仅仅是存储容量比较大的特殊磁盘。
(2)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小精悍的可执行程序。它通常粘附在正常程序之中或磁盘引导扇区中,或者磁盘上标为坏簇的扇区中,以及一些空闲概率较大的扇区中,这是它的非法可存储性。病毒想方设法隐藏自身,就是为了防止用户察觉。 (3)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判断一段程序代码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依据。病毒程序一旦侵入计算机系统就开始搜索可以传染的程序或者磁介质,然后通过自我复制迅速传播。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计算机病毒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像 Internet这样的网络传遍世界。 (4)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具有依附于其他媒体而寄生的能力,这种媒体我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的宿主。依靠病毒的寄生能力,病毒传染合法的程序和系统后,不立即发作,而是悄悄隐藏起来,然后在用户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传染。这样,病毒的潜伏性越好,它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病毒传染的范围也越广,其危害性也越大。 (5)表现性或破坏性:无论何种病毒程序一旦侵入系统都会对操作系统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使不直接产生破坏作用的病毒程序也要占用系统资源(如占用内存空间,占用磁盘存储空间以及系统运行时间等)。而绝大多数病毒程序要显示一些文字或图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有一些病毒程序删除文件,加密磁盘中的数据,甚至摧毁整个系统和数据,使之无法恢复,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病毒程序的副作用轻者降低系统工作效率,重者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病毒程序的表现性或破坏性体现了病毒设计者的真正意图。 (6)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发条件。满足其触发条件或者激活病毒的传染机制,使之进行传染;或者激活病毒的表现部分或破坏部分。触发的实质是一种条件的控制,病毒程序可以依据设计者的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实施攻击。这个条件可以是敲入特定字符,使用特定文件,某个特定日期或特定时刻,或者是病毒内置的计数器达到一定次数等。
第五章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体现了病毒的杀伤能力。病毒破坏行为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病毒作者的主观愿望和他所具有的技术能力。数以万计、不断发展扩张的病毒,其破坏行为千奇百怪,不可能穷举其破坏行为。根据病毒资料大致可以把病毒的破坏目标和攻击部位归纳如下:
第四章 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感染、潜伏、可触发、破坏是病毒的基本特性。感染使病毒得以传播,破坏性体现了病毒的杀伤力。目前病毒采用的触发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日期触发:许多病毒采用日期做触发条件。日期触发大体包括:特定日期触发、月份触发、前半年后半年触发等。
时间触发:时间触发包括特定的时间触发、染毒后累计工作时间触发、文件最后写入时间触发等。
(6)网页病毒:网页病毒一般也是使用脚本语言将有害代码直接写在网页上,当浏览网页时会立即破坏本地计算机系统,轻者修改或锁定主页,重者格式化硬盘,使你防不胜防。
(7)混合型病毒:兼有上述计算机病毒特点的病毒统称为混合型病毒,所以它的破坏性更大,传染的机会也更多,杀毒也更加困难。
以上总结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性,下面列举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方式,达到病毒制造者的预期目的,有必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方式:??? 1.禁用所有杀毒软件以相关安全工具,让用户电脑失去安全保障。????2.破坏安全模式,致使用户根本无法进入安全模式清除病毒。????3.强行关闭带有病毒字样的网页,只要在网页中输入"病毒"相关字样,网页遂被强行关闭,即使是一些安全论坛也无法登陆,用户无法通过网络寻求解决办法。????4.在各磁盘根目录创建可自动运行的exe程序和autorun.inf文件,一般用户重装系统后,会习惯性的双击访问其他盘符,病毒将再次被运行。????5.进入系统后修改注册表,让几乎所有安全软件不能正常使用。??? 6.在用户无法察觉的情况下连接网络,自动在用户的电脑里下载大量木马、病毒、恶意软件、插件等。这些木马病毒能够窃取用户的帐号密码、私密文件等各种隐私资料。??? 7.通过第三方软件漏洞、下载U盘病毒和Arp攻击病毒的方式进行疯狂扩散传播,造成整个局域网瘫痪。????8.将恶意代码向真实的磁盘中执行修改覆盖目标文件,导致被修改覆盖的真实磁盘文件无法被还原,系统重新启动后,会再次下载安装运行之前的恶意程序,很难一次彻底清除。????9.修改系统默认加载的DLL 列表项来实现DLL 注入。通过远程进程注入,并根据以下关键字关闭杀毒软件和病毒诊断等工具。????10.修改注册表破坏文件夹选项的隐藏属性修改,使隐藏的文件无法被显示。????11.自动下载最新版本和其它的一些病毒木马到本地运行。????12.不断删除注册表的关键键值来来破坏安全模式和杀毒软件和主动防御的服务, 使很多主动防御软件和实时监控无法再被开启。????13.病毒并不主动添加启动项,而是通过重启重命名方式。这种方式自启动极为隐蔽,现有的安全工具很难检测出来。??? 14.病毒会感染除SYSTEM32 目录外其它目录下的所有可执行文件,并且会感染压缩包内的文件。????15.除开可以在网络上利用邮件进行传播外,这些变种病毒还可以利用局域网上的共享文件夹进行传染,其传播特点类似“尼姆达”病毒,因此对于某些不能查杀局域网共享文件病毒的单机版杀毒软件,这将意味着在网络环境下,根本无法彻底清除病毒。
1.4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1)引导型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软盘、硬盘上的引导扇区,或改写磁盘分区表(FAT)来感染系统,引导型病毒是一种开机即可启动的病毒,优先于操作系统而存在。该病毒几乎常驻内存,激活时即可发作,破坏性大,早期的计算机病毒大多数属于这类病毒。
(2)文件型病毒:它主要是以感染COM、EXE等可执行文件为主,被感染的可执行文件在执行的同时,病毒被加载并向其它正常的可执行文件传染。病毒以这些可执行文件为载体,当运行可执行文件时就可以激活病毒。
(3)宏病毒:宏病毒是一种寄存于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是利用宏语言编写的。
(4)蠕虫病毒:蠕虫病毒与一般的计算机病毒不同,蠕虫病毒不需要将其自身附着到宿主程序上。蠕虫病毒主要通过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自我复制能力、传播性和破坏性。
(5)特洛伊木马型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实际上就是黑客程序。黑客程序一般不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直接破坏,而是通过网络窃取国家、部门或个人宝贵的秘密信息,占用其它计算机系统资源等现象。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1
1.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1
1.2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1
1.3计算机病毒的历史 2
1.4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2
第二章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3
第三章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5
3.1 通过网络传播 5
3.2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 5
3.3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5
第三章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3.1 通过网络传播
就当前病毒特点分析,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
网络传播又分为因特网传播和局域网传播两种。网络信息时代,因特网和局域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了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因特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发布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的第一传播途径。
3.4 通过无线设备传播 6
第四章 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机制 6
第五章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行为 7
第六章 计算机病毒的防与治 8
6.1 预防计算机病毒 8
6.2 消除计算机病毒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1.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作的,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的特殊计算机程序,它占用系统空间,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甚至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和数据,造成极大损失,当计算机系统运行时,源病毒能把自身精确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界的刺激可将隐蔽的计算机病毒激活,破坏计算机系统。
键盘触发:有些病毒监视用户的击键动作,当发现病毒预定的键时,病毒被激活,进行某些特定操作。键盘触发包括击键次数触发、组合键触发、热启动触发等。
感染触发:许多病毒的感染需要某些条件触发,而且相当数量的病毒又以与感染有关的信息反过来作为破坏行为的触发条件,称为感染触发。它包括:运行感染文件个数触发、感染序数触发、感染磁盘数触发、感染失败触发等。
Internet的盛行造就了信息的大量流通,但对于有心散播病毒、盗取他人帐号、密码的电脑黑客来说,网络不折不扣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渠道。也因为,我们这些一般的使用者,虽然享受到因特网带来的方便,同时却也陷入另一个恐惧之中。
1.2计算机病毒的起源
计算机病毒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是计算机工作人员或业余爱好者为了纯粹寻开心而制造出来的,有的则是软件公司为保护自己的产品被非法拷贝而制造的报复性惩罚,因为他们发现病毒比加密对付非法拷贝更有效且更有威胁,这种情况助长了病毒的传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蓄意破坏,它分为个人行为和政府行为两种。个人行为多为雇员对雇主的报复行为,而政府行为则是有组织的战略战术手段(据说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防部一秘密机构曾对伊拉克的通讯系统进行了有计划的病毒攻击,一度使伊拉克的国防通讯陷于瘫痪)。另外有的病毒还是用于研究或实验而设计的“有用”程序,由于某种原因失去控制扩散出实验室或研究所,从而成为危害四方的计算机病毒。
1.3计算机病毒的历史
自从80年代中期发现第一例计算机病毒以来,计算机病毒的数量急剧增长。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病毒数量已超过15000种,国内发现的种类也达600多种。1998年流行的CIH病毒更使计算机用户感到极大恐慌。2000年以来出现了不少通过网络传播的诸如“爱丽沙”、“尼姆达”等新病毒,但是不管计算机病毒多猖狂,总有办法对付的,即使象CIH这样的病毒,现在已经有了好几种查杀它的反病毒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