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眼看和珅

最近看了根据作家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乾隆皇帝》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乾隆王朝》。对于剧中和珅这个角色和过去了解的和珅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原以为随着情节的发展,和珅结党营私、贪婪无度的本质会逐渐显山露水,可是直到乾隆驾崩,嘉庆皇帝赐白布一条命他自尽,完全是一个忠君事主,殚精竭虑的大贤臣形象。为了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上真正的和珅,我又听了百家讲坛纪连海老师讲的《正说和珅》,另外在网上查阅了关于和珅的资料,感觉他是真是一个丰满、立体的又颇具争议的人物。但是毋庸置疑,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最闪亮的一个人物。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他的祖上是清朝开国功臣,父亲曾担任福建都统。可是这一切很快就在他本应该一帆风顺的人生中烟消云散了,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的和珅和他的弟弟和琳成了寄人篱下的孤儿。幼时的贫寒、人情的冷漠,让和珅从小就励志要出人头地,争取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清代版凤凰男。正如我们现在依然常说的寒门出贵子一样,唯有通过学习知识、参加高考改写自己的命运。好在他们兄弟上了一所非常厉害的学校——北京咸安宫官学(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四中),学习经史子集等汉文经典著作、满文、藏文、蒙古文。另外他还潜心研究乾隆皇帝的诗作、文章。和珅相貌俊秀、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优秀,颇得老师器重。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时来运转、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四十年,有一天,乾隆出宫,在轿中听到奏报说有罪犯潜逃。乾隆微怒,背诵起《论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时随从的掌护卫、护卫军等,都惊愕相视,不知所措;继而互相询问,帝语何意?

和珅胸有成竹地对答道:“典守者(县尉)不得辞其责。”乾隆听后大为惊异,心想此人能够猜到自己的意思,于是问其出身及所学。和珅应对如流,颇令乾隆满意。还有一次,乾隆在看《孟子》。天色已暗,乾隆看不清书上的注,就命和珅掌灯,当时和珅就问皇上是哪一句,乾隆告诉他之后,和珅就把书上的注全部背了出来。和珅的博闻强记、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深得乾隆的赏识。

和珅作为满清八旗子弟对于汉文化的精通当然与乾隆皇帝崇尚儒家文化有很大关系,乾隆派和珅作为总裁,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把儒家著作放在把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我不禁想到了在今天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接受国学的熏陶,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对于现在处于浮躁、迷茫中的我们尤为必要。“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著作是历代杰出的古人们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揭示了兴衰存亡之理,对于提高人文素养,修身立德大有裨益。可能我们一提起学习古代经典的四书五经,都感觉太困难了,满纸古文,诘诎聱牙,晦涩难懂。畏难情绪加上内心的浮躁,让人们对于古文敬而远之。其实古文与现代文之间不过是隔着翻译这层窗户纸,只要捅破了一切迎刃而解。古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散发着人文精神的芳香。现在学习经典的途径实在太多了,关于古文的注释译本,网上的讲座,还有随身听的广播,只要去选择就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如今身边有很多有识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古文对于孩子修身养性的好处,当然也有出于孩子从小对于学习古文打下良好基础的考虑。

乾隆皇帝博学多才,爱好作诗,和珅也不甘示弱,为了投其所好,迎合皇上,也是费尽一番心思加强诗歌方面的修养。《和珅诗集》中有不少“奉敕”、“应制”优秀之作。如《奉敕恭题萧照瑞应图》四首之一:“南渡争传说靖康,江山半壁守余杭。贞符漫诩中兴谶,北狩谁嗟禾黍伤。”从这首奉敕而题的诗中,

可见深寓的劝谏之意,如果此诗不是在《和珅诗集》中出现,我们大概想不到这首诗能与和珅对上号吧。从和珅能够与皇帝对诗唱和,且难度系数又很大,但他却能从容应对,颇具才情,而且诗中用了几处典故,这说明了和珅真的是读书很多。正如我们常言道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许是老生常谈了,但是,阅读犹如蚕儿啃食桑叶,写作好似蚕儿吐丝结茧,才能织成美丽的彩锦,阅读又好比一个人需要从食物中吸收各种营养,写作好像这个人能够正常地进行锻炼、学习、工作,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和珅诗集》中,也有不少写给亲人们的诗,从他对亡儿和妻子的悼念诗中,体会到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感情真挚,重情重义。和珅年近半百得子,不想儿子竟然早夭,于是写下了《忆悼亡儿绝句十首以当挽词》:”襁褓即知爱字章,痴心望尔继书香。归家不忍看题壁,短幅长条一律藏。”一个这么聪慧的儿子,襁褓之中就喜欢室中所悬书法。本来痴心希望他能继承书香世家,岂料他却夭亡离世。以致回到家中不忍再看墙上那小儿曾经见到就“转啼为笑”的字画,短幅长条都一律收起来,免得见而伤心。让人不由得想起曹雪芹大约在《红楼梦》写到快近于尾声时,因为小儿子夭殇,感伤成疾,终于在除夕的晚上“泪尽而逝”。老来丧子之痛真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啊!和珅诗写得情感朴实,令人动容。和珅的妻子冯氏,是宰相英廉的孙女。英廉是和珅生命中的发现他才能的第一位伯乐。于是把自己唯一的孙女嫁给了他,那时和珅还在在官学里读书。冯氏与和珅生了两个二子,长子丰绅殷德,为乾隆之婿,娶乾隆十公主和孝公主;因次子早夭,冯氏悲伤过度,身染重疾,死于嘉庆三年。《和珅诗集》中有一组《悼亡六首》,写得也哀伤凄婉,字字见泪见血,令人不忍卒读。其二:“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均此一抔土,泉壤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

年谁送我?”让人不由想起《红楼梦》中的《葬花词》。也正是因为和珅发现并保留了《红楼梦》最早的书稿《石头记》,才使得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得以流传后世。透过种种被误解甚至歪曲的作品中和珅的反面形象,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情真意切、知恩图报的有血有肉的和珅。说到这里,不禁对于和珅的贪婪似乎也能理解一些了。纪连海老师讲,他大概对于妻子心怀歉意:想当初你爷爷把你嫁给我和珅,我绝不会让你后悔,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你不要什么,我也一样能给你挣来。妻子给了他家庭的温暖,给了他天伦之乐,给了他子嗣,所以他对妻子感恩戴德。夫妻二人很忠诚,成为当时社会的典范。另外,和珅死后,他的两个才貌俱佳小妾,一个是王亶望的侍妾卿怜、一个是扬州名商汪如龙进献的扬州美女豆蔻都在写下了绝命诗后他他自杀殉情了。从这里不难看出,她们的殉情证明和珅生前对她们感情都是不错的。

和珅精通蒙古文、藏文,成为清朝的首席翻译官,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时每次都不辱使命。乾隆要过七十大寿,西藏飞马来送信。文武大臣面面相觑,不懂藏文。和珅从容读信,说六世班禅将带几百喇嘛前来拜寿。乾隆四十五年之后,和珅还多次负责接待朝鲜,英国、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缅甸、琉球(冲绳)和南掌(老挝)等国的使者,他凭借机智与语言天赋,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外交事务。在朝鲜使者的多种记述中经常可以看到和珅的名字。一七九二年,来华的英国使团使臣马戛尔尼,曾写过一部《乾隆英使觐见记》,书中记载他所看到的和珅,“相貌白皙而英俊,举止潇洒,谈笑风生,樽俎之间,交接从容自若,事无巨细,一言而办,真具有大国宰相风度”。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乾隆身边的三等侍卫,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二十六岁担任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三十岁除前面的官职外,又担任了户部尚书、御前大臣、理藩院尚书,三十一岁又担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