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的生产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了《水产食品加工学》这门课程之后,将其课堂上学习的水产品加工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的一个设计性试验。
该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通过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掌握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将有利于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所属课程名称:水产食品加工学计划学时:10一、实验目的1、掌握冷冻鱼糜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技术;抗冻剂防治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作用;鱼肉蛋白质变性的特征变化。
2、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弹性的因素。
3、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生产技术。
4、掌握鱼糜凝胶化和凝胶劣化的性质。
5、学习鱼糜制品弹性感观检验方法。
二、设计指标设计的鱼糜制品(鱼丸)主要考虑如下质量指标:1、鱼丸的凝胶强度2、鱼丸的风味3、鱼丸的香气4、鱼丸的产品成数5、鱼丸的白度6、鱼丸的水分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2、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按5人为一实验小组,学生自己拆装、调试设备。
各实验小组自己根据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各组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用各实验小-1-组自己制造的冷冻鱼糜原料制造鱼丸。
各实验小组要提前一星期,把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所需工具,产品配方报实验室老师,由实验室老师准备、购买。
指导教师只对关键工序进行指导。
3、要求学生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规范和卫生标准进行,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4] 姜威.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M].2008.1.
[5] 张靖武.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2007.4.
[6] 赵海雁.《AD590温度传感器》.测试技术学报.1997.11.
[7] 刘燕,兰志强. 《AD59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特性测量与应用》.中国仪器 仪表,2005.6.
6实验注意事项
1 电路板的检查: 检查电路板的焊接是否正确,有无虚焊、错焊以及漏焊,各电阻的阻值是否正确,集成运放LM324的管教是否连接正确,以及AD590和1N4728的连接是否有误。在该次调试中,发现有一电阻接错,后仔细对照图纸检查,重新焊接正确。
2 各关键点电压的测量: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的电压值,检查电路工作是否基本正确。实际测得,U0=2.81V,U1=2.63V,Uout=3.8V,温度改变,U0变化,但是输出不变。分析后发现,原来最后一个放大器U2D的反馈电阻接到了+端,所以导致输出电压值恒定不变,于是将电阻重新焊接。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们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

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应当在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为了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合理,过程规范,并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需要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规范,明确界定开设的课程范围,对实验的开设条件、内容和完成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推动我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开设范围界定学校本科培养计划中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范畴。
对于课程名称相同,但课程学分相差1学分及以上的,可视为2门课程。
第二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界定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
该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它一般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
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实验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
第三条开设的基本要求根据我校本科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全校专业主干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开设比例,应达到100%,即每门课中至少应有一个实验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它课程的开设比例应不低于80%。
同时,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质量。
第四条组织与实施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工作在学校主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规划、组织、管理。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动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设计与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实验类型1.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将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
2.演示性实验是指主要由教师讲解和操作,学生通过听讲、观察与思考,来理解实验原理与方法,了解实验过程与结论。
3.验证性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按指导书要求或按教师审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动手操作来完成全部实验过程,进而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实验原理和技术,验证实验过程及结论。
4.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后期处理等,以获得较为系统的综合实验训练。
5.设计性实验是指由指导教师给定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不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6.研究性实验是指学生个人或小组结合科研课题或创新实践项目,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实验项目。
研究性实验要求从查阅技术资料、拟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到选择或自制仪器设备并进行实际操作,直至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均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
二、开设要求1.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可安排一些基本的训练和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专业课则应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
2.综合性实验一般可在一门课程的后期开设,也可以在几门相关课程学完之后开设。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常规实验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开设。
研究性实验根据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由实验申请者和相关实验室负责人具体商定开设时间。
3.凡有实验的课程都要创造条件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其中,有实验的基础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4、有实验的专业基础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有实验的专业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
谈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不 同形 式 的 电路 , 电子 的或者 电气 控 制 的 。在 综 合
性和设计性实验 中, 应该让学生从基础开始先搭一 些简单的电子电路或者控制 电路 , 进入专业课 程学 习的学生可以相应的编一些小程序 , 比如交通灯控
探究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其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 的开设要针对综合性 、 设 计性实验的开设形式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目标 设 计 及 实 验 内容 的选 择 应 使 其适 合 学 生 的 理
和解决 问题 的方法 , 给学生更多的 自主性 , 强实 增 验动手能力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验, 而轻视基础性实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
更不是多开一 弃, 白白浪费时间达不到实验教学 目的。但是教学 校办学特点 的体现不是孤立的过程 , 目标也不能过于简单 , 过于简单学生便没有思考分 些 综合 性 、 设计 性实 验就 能够 完 成 的过程 。 因此作
析的机会 , 也达不到综合性 、 设计性 实验开设 的 目
设计性实验是结合或独立于课程教学而进行 的一种探索性实验 , 在实验教师 的指导下 , 根据给 定的实验 目的和实验条件 , 由学生搜集资料、 自行 设计实验方 案 , 选择实验器材加 以实现 , 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综合分析与处理 。 其特点在于实验内容的
论基础和整体的培养定位 , 并具备 时代要求 的新颖 性。我们电气学院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时候 , 大多数
杆的 “ 绅士”, 这样我们才能解决 大学生找不到工 作, 企业找不到人 的矛盾。动手能力是学生就业的
关键 能力。在学校 , 动手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实验训 练 ,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生化实验技术综合设计性大实验

7.干燥离子互换剂应怎样进行处理?何谓 离子互换剂转型?
8.动植物总DNA或RNA提取旳措施主要有哪 些?以猪脾脏DNA提取为例试述每环节主 要原理是什么?怎样判断所提取DNA旳纯 度?
9.蛋白质浓度测定措施有哪些?怎样鉴定 所提取蛋白旳纯度?未知蛋白质分子量 从鸽肝中提取乙酰化酶,需将 动物饥饿后取材,可降低肝糖原,以 简化纯化环节。
7.对生物技术产品宿主菌或细胞旳要求
选择生物技术产品旳宿主受体菌或细 胞也应考虑到后处理旳问题。如用大肠杆 菌体现,因为其不能将所体现旳蛋白质分 泌到体外,故提取时必须破壁,增长了提 取旳困难,而且还可能具有毒素类有害因 子;
3.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表面活性剂旳分子中,兼有亲脂 性和亲水性基团,能降低水旳界面张 力,具有乳化、分散、增溶作用。较 常用旳有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氯 化十二烷基吡啶、去氧胆酸钠等。
生化物质旳提取
利用一种溶剂对不同物质溶解度旳差别,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一种或几种组分旳过程 称为提取(extraction),提取又称萃取 或抽提,其含义基本相同。用冷溶剂从固 体态物质提取旳过程可称为浸渍 (maceration);用热溶剂者可称为浸提 (digestion),也称浸煮
思索题(课前设疑)
1.怎样保持生化物质旳生物活性?一般生化物 质在碱性条件下轻易变性,还是在酸性条件 下轻易变性?
2.一般从天然生物材料制作生化物质旳过程大 致可分为几种阶段?
3.在制备生化物质前应怎样选择原料?
4.什么叫动态吸附和静态吸附?它们在应用 上有何区别?
5.对酸性物质旳提取,常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对碱性物质旳提取,常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对两性物质旳提取,常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
实验目的
➢ 学习等电聚焦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原理 ➢ 学习聚丙烯酰胺作为电泳介质的优点及用途 ➢ 了解等电聚焦电泳和普通聚丙烯酰胺电泳的异同
实验原理
以聚丙烯酰胺作为支持物,两性载体电解质在支持物内形成稳定的pH梯 度,当蛋白质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便会在支持物中运动到相当与自身 pI 的位置中聚合成一狭窄的区带而停留下来。
等电聚焦电泳
➢ 蛋白质是带有电荷的两性生物大分子,其正负电荷的数量随所处环境酸碱度的变化而变 化。在电场存在下的一定pH溶液中,带正电的蛋白分子将向负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蛋白分 子将向正极移动,在某一pH时,蛋白分子在电场中不再移动,此时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 的等电点。
➢ 等电聚焦(IEF)电泳就是在凝胶中加入两性电解质从而构成从正极到负极pH逐渐增加的 pH梯度,处在其中的蛋白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最后各自停留在其等电点的位置上, 测出蛋白分子聚焦位置的pH值,便可以得到它的等电点。
➢ 两性电解质 - Ampholine(由瑞典LKB公司生产) 它是由许多脂肪族的多氨基,多羧基的异构体和同系物组成的, pH范围,4-6.5,5-8,。
➢ 在没有电场时,载体两性电解质溶液的pH值大约是该溶液pH范围的平均值(如pH3-10的载
体两性电解质溶液,其pH约为6.5左右)。所以载体两性电解质分子都带有电荷,只是在溶
➢ 当质点在电场中作稳定运动时:F=F′即:QE=6πrην
n = qE f
=q 6 π gh
E
在同一电泳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因其分子大小(r)和带电量(Q)的差异而具有不同 的泳动速度,因此,电泳一定的时间(t)就可互相分离。
电泳的影响因素
➢ 待分离大分子的性质 :所带的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 分子带的电荷量越大、直径 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则其电泳迁移速度越快。
数字电子电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实验效率。
相关技术发展与展望
集成电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 和实现将更加高效和可靠。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 拓展,为电路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5G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数字电子电路在通信领 域的应用和发展。
实验总结与反思
总结实验成果
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概括实验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反思与展望
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展望,为后续实验提供借鉴和指导。
06
实验扩展与提高
实验优化建议
增加实验难度
通过增加实验的复杂性和难度,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引入新技术
将最新的数字电子技术引入实验中, 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确定设计方案后,绘制电路原 理图和PCB版图。
根据电路图,搭建实验电路并 完成硬件调试。
进行软件编程和调试,实现所 需功能。
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完 成实验报告。
04
实验操作与调试
实验操作流程
电路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适的电 路图,确保电路功能符合要求。
程序编写
根据电路功能,编写合适的程 序,实现电路的控制和数据处 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 括计算误差、对比理论值与实际 值等,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对比与讨论
对比不同方案结果
将采用不同方案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 对比,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为后 续实验提供参考。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可能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如何改进 实验方法和技巧。
XXXX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第三条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探索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第四条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可以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一般2学时以上。
第五条有一个以上(含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就可以称为有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
各系开设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的比例应不低于80%。
必修课中有实验的课程一般要开设至少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
第六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程序:任课教师须填写*******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申报表(见附件1),报系部认定;系部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汇总表(见附件2)报教务处备案。
第七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时,指导教师应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开展如下工作:(一)将学生进行分组,综合性实验一般2~4人一组,设计性实验一般4~6人一组;落实好实验室,准备好相关仪器设备和耗材。
(二)对设计性实验,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内容与格式范本见附件3)。
(三)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工作,强调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原始数据、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指导学生按照规范格式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提交纸质文本和电子版),并视具体情况要求学生答辩。
(五)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评分。
第八条各系要创造条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组织教师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工作,并加强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与管理。
学院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

学院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为更好地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推进实验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一、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开设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1.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学生具有一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有一定规模的由几个知识点有机综合的实验。
内容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视为综合性实验:(1)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2个以上知识点的有机综合;(2)内容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的有机综合;(3)一门课多项实验内容的有机综合。
2.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常规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实验操作过程之后开设。
开设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总体方案、给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自己选定仪器设备、自己绘制图表等。
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是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内容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设计性实验:(1)教师给定实验目的、总体方案,学生自行选择仪器设备,自行拟定实验步骤加以实现的实验;(2)教师拟定实验题目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加以实现的实验;(3)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实现的实验。
三、实施要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实验的各类课程都要创造条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班级: 10级 2011—1:假设某银行有四个窗口对外接待客户,从早晨银行开门起不断有客户进入银行。
由于每个窗口在某个时刻只能接待一个客户,因此在客户人数众多时需在每个窗口前顺次排队,对于刚进入银行的客户,如果某个窗口的业务员正空闲,则可上前办理业务,反之,若四个窗口均有客户所占,他便会排在人数最少的队伍后面。
现在需要编制程序以模拟银行的这种业务活动并计算一天中客户在银行逗留的平均时间。
2.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初始化(OpenForDay),模拟银行开门时各数据结构的状态。
2)事件驱动(EventDrived), 对客户到达和离开事件做相应处理。
3)下班处理(CloseForDay), 模拟银行关门时的动作,统计客户平均逗留时间。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对离散事件模拟的认识;2)进一步理解队列的实现与应用;3)对链表的操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该实验涉及到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操作,涉及到了队列的建立、插入、删除,涉及到了离散事件的应用思想,还涉及到了排序的概念。
完成这个实验对线性表、队列及C语言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将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对离散事件也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整体设计。
包括初始化(OpenForDay),事件驱动(EvenDrived),下班处理(CloseForDay)初始化的代码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建立一个银行工作系统的框架,把实际问题数字化,利用“事件”来描述系统程序,其中包括变量客户人数、累计时间、客户到达成为事件的一个部分,当然每个窗口看做是一个队列。
算法如下:void OpenForDay(){ // 初始化操作int i;InitList(ev); // 初始化事件链表为空en.OccurTime=0; // 设定第一个客户到达事件en.NType=Qu; // 到达OrderInsert(ev,en,cmp); // 插入事件表for(i=0;i<Qu;++i) // 置空队列InitQueue(q[i]);}接下来,客户进入,进行客户到达后的处理要做的操作有:客户人数加1—>记录到达的时刻—>加入事件列表—>查找队列最短的窗口—>客户插入—>办理业务—>离开—>记录办理业务需要的时间。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题报告
课题民航售票系统
学号02261083
班级02计24
申请者陈碧霞
指导教师赵立江
申请日期2004-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填写说明
1. 综合性实验是学科内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该类实验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按照要求或自拟实验方案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有机组合起来进行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科学实验之间的教学实验,可以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可以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选择仪器设备(或自行设计、制作)并实际操作运行,以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实验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去做实验。
3.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选题应以课程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为主,在课内时间不足时,应充分利用其它业余时间完成实验。
4.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一般为一人一题。
如果确需两人或多人协作完成同一课题,须由指导老师提出,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并独立撰写各自的综合性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报告。
5. 合作课题的人数最多为4人。
6. 成果形式为:论文、软件、硬件、课件、网站。
7. 本开题报告中所有自己书写的内容请使用楷体,请不要改变本开题报告页面设置。
第 1 页
第 2 页。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

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应当在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为了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合理,过程规范,并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需要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规范,明确界定开设的课程范围,对实验的开设条件、内容和完成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推动我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开设范围界定学校本科培养计划中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范畴。
对于课程名称相同,但课程学分相差1学分及以上的,可视为2门课程。
第二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界定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
该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它一般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
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实验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
第三条开设的基本要求根据我校本科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全校专业主干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开设比例,应达到100%,即每门课中至少应有一个实验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它课程的开设比例应不低于80%。
同时,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质量。
第四条组织与实施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工作在学校主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规划、组织、管理。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纲

综合性、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一、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基础实践层次中的核心,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社会各方面对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
开设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写科研成果报告、学术论文以及开展科学实验研究作基础训练。
总之,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锻炼,可以使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以培养,对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1、能将一门课程中二个及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或者属于二门及以上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的实验被认作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2、由学生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规定内容的实验被认作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实验。
它不但要求学生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常规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设。
开设时可由指导教师出题目、给方案、给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己拟定步骤、自己选定仪器设备、自己绘制图表等。
更进一步的设计性实验则是在指导教师出题后,全部由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说明

南京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说明1、关于实验类型的说明:a. 演示性实验指为便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直观演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其事物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教学过程。
b. 验证性实验: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为目的,验证课堂所讲某一原理、理论或结论,以学生为具体实验操作主体,通过现象衍变观察、数据记录、计算、分析直至得出被验证的原理、理论或结论的实验过程。
c.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d.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教师给定实验目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根据定义,综合性实验内容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涉及本课程多个章节的知识点;②涉及多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③多项实验内容的综合。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指导教师给出题目,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独立完成操作、编程、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3、对综合性、综合性实验进行论证论证专家组组长由院长或主管实验教学的副院长担任,成员不少于3人。
应聘请该领域或与该领域相关的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论证组成员。
应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大纲、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专家组根据实验目的、实施设想、所利用的知识以及实验条件要求等,进行实验属性判定和可行性论证。
对论证符合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要求的实验项目的教学过程要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和结果等要进行抽查,确保实验内容符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要求。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模板

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一个配方,其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陶瓷坯料配方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陶瓷坯料配方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2.了解影响陶瓷坯料配方的复杂因素及提出一般解决措施。
3.熟悉陶瓷坯料配方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制定坯料配方,尚缺乏完善方法,主要原因是原料成分多变,工艺制度不稳,影响因素太多,以致对预期效果的预测没有把握。
根据理论计算或凭经验摸索,经过多次试验,在既定的各种条件下,均能找到成功配方,但条件一变则配方的性能也随之而变。
根据实验给定的烧成温度1250℃,选用原料,确定配方及成形方法是常用的配料方法。
坯料配方试验方法一般有三轴图法、孤立变量法、示性分析法和综合变量法。
示性分析法即着眼于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理论配合比。
例如高岭土中常含有长石及石英之混合物,长石中常含有未化合的石英,瓷石中则常含有长石、石英、高岭石、绢云母等。
如配方中的高岭土是指纯净的高岭石,配方中的长石、石英是指极纯的长石及石英,则最好用示性分析法测定各种原料内之高岭石、长石、石英的含量,以便配料时统计计算。
综合变量法即正交试验法,也叫多因素筛选法、多因素优选法、大面积撒网法。
试验前借助于正交表,科学地安排试验方案,试验后,经过表格运算,分析试验结果,以较少的试验次数找出最佳的坯料配方。
然而本设计是采用了三轴图法,利用K2O-Al2O3-SiO2三元系统相图,在设定的1250℃的温度下,根据配料三角形计算出长石-高岭-石英的配料比。
陶瓷坯体在烧结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如原料的脱水、氧化分解、易熔物的熔融、液相的形成、旧晶相的消失、新晶相的生成以及新生成化合物量的不断变化,液相的组成、数量和年度的不断变化。
与此同时,坯体的孔隙率逐渐降低,坯体的密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坯体孔隙率最小,密度最大时的状态称为烧结。
烧结时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若继续升温,升到一定温度是,坯体开始过烧,这可通过试样过烧膨胀出现气泡、角棱局部熔融等现象来确定。
实验7基因组DNA的提取(综合性设计实验)

展望
未来,基因组DNA提取技术将更加广泛应 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研究和 实践中,为人类认识生命本质、解决重大疾 病和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 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基
因组DNA提取技术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 机遇。THANK YOU提取效率低详细描述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实验条件 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DNA的 提取效率较低。这可能表现为 提取时间较长,获得的DNA量 较少,甚至出现DNA降解的情 况。这可能是因为某些试剂使 用不当或实验操作失误所导致 。
DNA纯度与质量的评估
总结词:纯度高 总结词:纯度低
详细描述:通过电泳和紫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可以 评估所提取DNA的纯度和质量。纯度高的DNA表现 为电泳时条带单一、无杂质,紫外光谱分析中 A260/A280比值接近1.8,说明DNA无蛋白质和 RNA污染。
酚-氯仿法
利用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反复抽提细胞破 碎后的上清液,使蛋白质变性并去除, 留下基因组DNA。
VS
试剂盒法
利用特定的试剂盒,通过细胞裂解、洗涤 、纯化等步骤,高效地提取基因组DNA 。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与设备
试剂
细胞培养基、蛋白酶K、酚-氯仿混合液、乙醇、洗涤缓冲液等。
设备
离心机、PCR仪、电泳仪、移液器等。
03
实验步骤
样品准备与处理
01
样品来源
选择合适的生物样品,如人类、 动物或植物组织,确保样品新鲜 且无污染。
样品处理
02
03
清洗与去杂质
将样品进行匀浆或研磨,以充分 破碎细胞结构,释放出基因组 DNA。
去除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 类等杂质,以避免干扰后续的 DNA提取。
临沂师范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概要

临沂师范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内容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则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规范我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原则: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是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确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特点,并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及开设条件等的可行性,指导教师可选择一些灵活性比较大,完成思路比较多,学生有发挥余地的内容作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内容,且难度要适中。
2.结合专业情况,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要求各专业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应占有实验课程的80%以上;一门课程所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原则上不少于1项,同时必须根据课程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数量和定性,不能故意拔高,也不能随意降低。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时应包含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总学时内。
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认定,经系(院)审批后执行。
第二章概念和内涵第三条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综合性实验的综合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实验内容的复合性是综合性实验的重要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验内容一般为涉及本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知识综合,具体是指能将一门课程中二个及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或者属于二门及以上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的实验。
2.实验方法的多元性:即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
药物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药物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综合设计一种药物,并对其进行合成和药理性能的测试,以验证其药效和安全性。
实验方法药物设计根据相关研究和文献,本实验选择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A作为药物的基础结构。
为了增强其药效和改善其溶解度,根据化学转化原理,我们引入了含氨基和羟基的官能团B进行改造。
同时,根据药物代谢途径和毒性研究,引入了具有代谢稳定性的官能团C作为可调节的药物释放的控制点。
所设计的药物结构为:A-B-C。
合成路线根据药物设计,所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如下:1. 合成官能团B:将官能团B的原料1和原料2以1:1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小时,得到中间产物B1。
2. 合成中间产物A-B:将中间产物B1与化合物A以1:1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下进行缓慢搅拌反应24小时,得到中间产物A-B。
3. 合成最终产物A-B-C:将中间产物A-B与化合物C以1:1的摩尔比例加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下进行搅拌反应48小时,得到最终产物A-B-C。
药理性能测试1. 细菌抑制性实验:利用平板法,选取常见细菌菌株进行培养,将制备好的药物溶液滴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观察并计算细菌抑制区域的直径。
2. 溶解度测试:将药物样品粉末加入一系列溶剂中,搅拌均匀后用适量药物取样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检测,计算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3. 组织相容性实验:将合成药物溶液注射入小白鼠的皮下组织中,观察注射部位的组织状况和病理学变化,评估其组织相容性。
实验结果药物合成经过反应条件的操控和纯化步骤后,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A-B-C。
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理想的化合物结构。
药理性能测试1. 细菌抑制性实验:观察到药物溶液滴在琼脂平板上产生了明显的抑菌区域,抑制直径分别为15mm,18mm,16mm,20mm,表明所设计的药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2. 溶解度测试: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甲醇>乙醇>水>氯仿,表明药物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十五纳米分散体系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低维纳米材料的超声分散技术;
2. 掌握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的使用方法;
3. 掌握一套完整的电化学方法所包含的实验内容。
二、实验基本原理
低维功能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以及在纳米尺度下的一系列特殊的效应,而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独特性能。
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低维功能材料,属富勒碳系,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维量子材料。
一般而言,纳米碳管有两种结构形式:单壁碳管和多壁碳管。
单壁碳管是由单层石墨卷集而成,直径在1-2 nm;而多壁碳管则是由多层石墨卷集而成,直径在2-50 nm 之间。
尽管纳米碳管是由石墨转化而来,但它与石墨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
比如它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导体及半导体特性、高的机械强度及溶液中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等。
由于它具有好的导电性和完整的表面结构,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它具有明显的促进电子传递作用,因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传感器材料。
但由于碳纳米管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强的化学稳定性,也决定了它不溶于几乎所有的溶剂,因此如何选择特定的手段把碳纳米管“溶解”在特定的溶剂里并制备成均匀的薄膜材料是该实验项目的关键点。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而最突出的性质便是它的分子结构中即有亲水基团又有疏水基团,具有“双亲”性质,随着其浓度的不同,在溶液中表现出不同的排列形式。
研究表明,一些长链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如SDS、DHP等通过超声分散能碳纳米管“溶解,并在电极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薄膜。
本设计实验旨在将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在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成碳纳米管薄膜修饰的电极,考察一些环境污染物在修饰电极上的传感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1台;CHI830电化学分析仪1台;超声波清洗器1台;红外灯1台;干燥箱1台;电子分析天平1台;双蒸馏水器1台;玻碳电极3支,甘汞电极3支。
碳纳米管(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冰醋酸;乙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硝酸铅;氯化镉;铁氰化钾;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要求
1. 查阅文献,选择合适的分散体系碳纳米管分散体系,通过滴涂法制备出合格的碳纳米管薄膜修饰电极;
2. 研究一些常见的重金属离子在修饰电极上的传感特性,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3. 依据上述实验方案写出一篇完整的小论文,并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五、思考题
1. 碳纳米管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在电化学中我们是应用碳纳米管的哪些特点?
2. 玻碳电极的表面清洁是如何表征的?
3. 循环伏安法与线性扫描伏安法有何异同?
六、参考文献
1. 董绍俊,《化学修饰电极》,科学出版社,2004
2. Chengguo Hu Kangbing Wu Xuan Dai Shengshui Hu.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lead(II) and cadmium(II) at a diacetyldioxime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by 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Wuhan University.2002
3. 易洪潮吴康兵胡胜水.离子交换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体中的镉、汞[PDF].分析科
学学报.2001.8
4. Kangbin Wu, Shengshui Hu, Mercury-fre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and lead at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mutli-wall carbon nanotubes,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3,48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