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
2024年幼儿园急救措施培训
![2024年幼儿园急救措施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9528a7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0.png)
在幼儿园中,急救措施的培训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孩子们的安全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急救措施,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一、心肺复苏(CPR)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迅速实施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学习如何检查呼吸、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此外,他们还应该知道如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电击心脏,使其恢复正常的节律。
二、外伤处理幼儿园的孩子活泼好动,难免会发生一些外伤。
工作人员应该学会如何处理常见的儿童外伤,如擦伤、割伤、扭伤和骨折。
这包括正确的清洗、止血、包扎和固定技术。
三、过敏反应的处理了解儿童的过敏史非常重要,以便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知道如何识别过敏反应的症状,并能够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Epipen)进行紧急治疗。
四、窒息处理窒息是另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工作人员应该学会如何识别窒息的迹象,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如背部拍击和海姆利克急救法,以清除气道中的异物。
五、中暑和热病的预防与处理在炎热的天气里,幼儿园应该采取措施预防中暑和热病。
工作人员应该知道如何识别中暑的症状,并能够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对于严重的中暑病例,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六、中毒处理幼儿园应该有明确的政策来防止儿童接触有害物质。
然而,如果发生中毒事件,工作人员应该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包括清除胃内容物、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迅速寻求医疗援助。
七、动物咬伤的处理如果儿童被动物咬伤,工作人员应该采取措施控制出血,并立即寻求医疗援助。
同时,他们应该尽量记住咬人的动物的特征,以便医生能够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八、急救箱和急救计划幼儿园应该有一个充分的急救箱,其中包括各种急救用品,如消毒剂、绷带、纱布、止血带等。
此外,幼儿园应该有一个详细的急救计划,包括紧急联系人和最近的医疗设施的信息。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实践,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可以提高他们的急救技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b4e9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c.png)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学教材第四章《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如测量体温、更换敷料等;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如窒息、骨折、烧伤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幼儿日常护理的基本技能。
2. 学习并熟悉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重点: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和急救术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幼儿卫生学教材、急救模拟人、体温计、敷料等。
学具:笔记本、笔、急救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幼儿意外伤害的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
(2)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体温测量、更换敷料等日常护理操作练习。
(2)利用急救模拟人,分组进行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练习。
4. 例题讲解:讲解并示范如何处理幼儿骨折的急救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练习骨折急救方法,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1)测量体温(2)更换敷料2. 常见幼儿意外伤害急救处理方法:(1)窒息(2)骨折(3)烧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日常护理的基本技能。
(2)举例说明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2. 答案:(1)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包括测量体温、更换敷料等。
(2)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如窒息、骨折、烧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日常护理基本技能和急救术的学习较为积极,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幼儿护理和急救知识。
(2)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常见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婴幼儿常用急救护理技术
![婴幼儿常用急救护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7a19f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b.png)
婴幼儿常用急救护理技术说到婴幼儿常用急救护理技术,真的是家长们必须时刻掌握的“生死时速”技能!你看,宝宝们一天天长大,动作越来越灵活,偶尔“摸摸索索”就有可能闹出点儿小麻烦,别看他们那么小,出点儿状况可真把家长急得是心惊胆战的。
不过,别怕!只要掌握了几项急救技术,不仅能让你自己稳得住,宝宝也能恢复得快!好了,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必学的急救护理技巧。
首先嘛,最常见的要属宝宝的呛奶啦!这事儿经常发生,尤其是小宝宝奶嘴还没掌握好,喝着喝着就突然卡住了,可能就呛到了。
这个时候,你别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
首先要把宝宝的头稍微低下,别让他横着躺着,要让奶水或异物顺着重力流出去。
你得把宝宝翻过来,扶住他的胸口,用力拍几下背部,像拍个小小鼓点一样,拍得稍微用点儿力,但是记住不要太重!这时候宝宝很有可能就能咳出呛住的奶水了。
只要他开始哭了,那就说明通气了,放心吧!但要是你发现宝宝一直不哭,脸色变得有点蓝,马上就要拨打急救电话了,专业的救援比什么都重要!说完呛奶,再说说另一个“常见病”——宝宝误食异物。
宝宝天生好奇,看到什么都想往嘴巴里塞,搞不好就会误吞一些小东西。
这时得冷静判断,不能像电影里那样慌得一塌糊涂。
检查一下宝宝是不是能咳出来?如果他能咳,就让他咳,给他空间发泄一下异物。
这是最自然的排除方法了。
如果他不哭不咳,脸色变得苍白,那就立刻给他做海姆立克急救法。
你要把宝宝俯身,手掌按住宝宝胸部稍微加力,然后就用力拍背。
记住,力度不够可能效果不好,太猛了也容易伤到宝宝,要找到个合适的力度,真是一个“力道活”!如果这些措施不管用,那就得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听从专业人员的指导了。
要说到孩子们最怕的事儿,可能就是跌倒了,尤其是小步子还不稳的时候。
小宝宝走路有时候像小企鹅一样,手脚不协调,总是摔得东倒西歪,摔个小膝盖磕个小肘子简直是家常便饭。
但如果摔得有点儿重,摔后不能动弹,或者有流血不止的情况,那可得马上行动起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检查宝宝有没有大出血,伤口是否深。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优质课件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02695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5.png)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教材为《幼儿护理与急救技术》的第3章和第4章。
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肺复苏术、出血的止血与包扎、骨折的临时固定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幼儿日常生活护理的基本技能,提高对幼儿的关爱和照顾能力。
2. 使学生了解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急救技能。
3. 培养学生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操作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止血包扎的技巧、骨折固定的方法。
重点:幼儿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急救操作的正确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心肺复苏模拟人、止血带、三角巾、夹板。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护理问题和意外伤害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安全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3章和第4章内容,讲解幼儿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知识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心肺复苏术为例,讲解操作步骤和要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常见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2. 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日常生活护理的基本技能。
(2)列举三种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3)描述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日常生活护理技能和急救术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心肺复苏术操作不熟练、止血包扎技巧欠佳等。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a3f86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8.png)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学教材的第六章“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
具体内容包括:基本护理技巧(如测量体温、止血包扎等),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如烧伤、骨折、窒息等),以及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本护理技巧和急救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学会测量体温、止血包扎等基本护理技巧,能够正确处理常见意外伤害。
3.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基本护理技巧的掌握,急救术的正确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温计、血压计、止血带、三角巾、模拟人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护理包(含体温计、止血带、三角巾等),每组一个模拟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幼儿意外伤害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急救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a. 基本护理技巧:讲解测量体温、止血包扎等方法。
b. 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以烧伤、骨折、窒息为例,讲解急救处理方法。
c. 心肺复苏: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基本护理技巧的练习。
b. 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模拟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给出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护理技巧:a. 测量体温b. 止血包扎2. 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a. 烧伤b. 骨折c. 窒息3. 心肺复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幼儿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脚本。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基本护理技巧和急救术,但在心肺复苏操作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方法。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课件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395f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1.png)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围绕幼儿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展开,内容涉及多方面知识。
我们深入探讨了幼儿的生理特点,了解了他们在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力等方面与成人的不同,并学习了在护理幼儿时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详细讲解了日常护理技术,包括喂养、沐浴、换尿布、睡眠护理及幼儿口腔护理,每一步都注重操作的细节和温馨的互动。
同时,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幼儿常见病症,并提供了相应的家庭护理方法,以减少幼儿生病的机会。
我们重点讲解了幼儿急救术,例如心肺复苏、止血、烧伤处理和骨折固定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1. 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基本原则,提升护理幼儿的意识和能力。
2. 学会幼儿日常护理技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3. 学会识别幼儿常见病症及家庭护理方法,降低幼儿生病率。
4. 掌握幼儿急救术,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急救术的正确操作方法,例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2. 教学重点:幼儿日常护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常见病症的家庭护理方法。
教学过程1. 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幼儿意外伤害案例,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幼儿护理和急救术的关注。
2. 接着,我们详细讲解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原则,引导学生理解护理幼儿的重要性。
3.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幼儿日常护理技术的演示,包括喂养、沐浴、换尿布、睡眠护理等,让学生现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我们进一步讲解了幼儿常见病症的识别及家庭护理方法,让学生学会预防和处理幼儿疾病。
5. 重点来了,我们演示了幼儿急救术,如心肺复苏、止血、烧伤处理等,让学生现场模拟练习,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6. 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经验,互相学习,让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7. 课后,学生需要完成相关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板书设计1. 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原则2. 幼儿日常护理技术3. 幼儿常见病症识别及家庭护理4. 幼儿急救术作业设计1. 简述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原则。
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fde7b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0.png)
幼儿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幼儿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理结构不完善,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往往需要及时的急救措施。
因此,了解幼儿急救常识是每位家长和看护人员的责任。
一、窒息急救1.1 快速判断:窒息是幼儿急救中常见的情况,家长和看护人员应该迅速判断幼儿是否窒息。
1.2 手法救助:如果发现幼儿窒息,应立即采取背部拍击或胸部挤压等救助手法。
1.3 寻求帮助: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以确保幼儿得到及时治疗。
二、溺水急救2.1 迅速救助:溺水是幼儿急救中的紧急情况,家长和看护人员应该迅速将溺水的幼儿救起。
2.2 倒置抽吸:将溺水的幼儿倒置抽吸,帮助排出呼吸道内的水。
2.3 CPR急救:如果幼儿失去意识或呼吸,应立即进行CPR急救,直至医护人员到达。
三、烧伤急救3.1 冷却烧伤部位:如果幼儿被热水或火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3.2 覆盖保护: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覆盖烧伤部位,避免感染。
3.3 尽快就医:及时将幼儿送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四、意外摔伤急救4.1 安抚幼儿情绪:一旦幼儿摔伤,家长和看护人员首先要安抚幼儿的情绪。
4.2 冰敷处理:用冰袋或冷敷物冰敷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4.3 观察变化:密切观察幼儿的受伤部位,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五、突发疾病急救5.1 快速反应:如果幼儿出现突发疾病,家长和看护人员应该迅速反应。
5.2 紧急就医:在急救措施之后,应立即将幼儿送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5.3 保持冷静:在处理突发疾病的过程中,家长和看护人员要保持冷静,以便有效地帮助幼儿度过危险期。
总结:了解幼儿急救常识是每位家长和看护人员的责任,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急救,才能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希望每位家长和看护人员都能够重视幼儿急救常识,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a3dd8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8.png)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标题:常见幼儿急救知识引言概述:幼儿是家庭的希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伤害或者突发疾病。
因此,了解常见幼儿急救知识是每位家长和看护人的责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幼儿急救知识,匡助家长和看护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窒息1.1 如果幼儿窒息无法呼吸,即将采取急救措施。
1.2 将幼儿放在大腿上,用手掌拍打其背部,匡助排出阻塞物。
1.3 如果拍背无效,可以进行胸部挤压,直至阻塞物排出。
二、烫伤2.1 烫伤时,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降温。
2.2 用干净的冷湿毛巾覆盖受伤部位,避免感染。
2.3 将受伤部位抬高,减少疼痛和水肿。
三、溺水3.1 如果幼儿溺水,立即将其从水中救出。
3.2 倒置幼儿,轻拍其背部,匡助排出水。
3.3 如有必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直至呼吸恢复。
四、意外摔伤4.1 在幼儿摔伤时,首先要镇静下来,不要惊慌。
4.2 检查受伤部位,如果有明显变形或者出血,应即将就医。
4.3 用冰袋或者冷敷物敷在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五、突发疾病5.1 如果幼儿浮现突发疾病,如高烧、呼吸难点等,应及时就医。
5.2 在等待救护车或者前往医院的过程中,保持幼儿肃静,避免剧烈运动。
5.3 根据医生指导,及时赋予幼儿药物治疗或者其他必要的护理。
结论:了解常见幼儿急救知识对于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和看护人应该定期学习急救知识,做好应急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希翼本文介绍的幼儿急救知识能够匡助更多的家长和看护人,保护幼儿的安全。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4709a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4.png)
幼儿卫生学——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卫生学教材的第四章“常用护理技术和急救术”,详细内容包括:基本护理技巧(如体温测量、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常见急救术(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护理技巧,提高对幼儿日常护理的能力。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急救术,增强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卫生保健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术的操作技巧。
重点:基本护理技巧和急救术的正确操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体温计、血压计、纱布、绷带、人工呼吸模型、心肺复苏模型等。
学具:每组一套护理和急救模拟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意外事故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护理和急救的重要性。
2. 基本护理技巧学习(15分钟)(1)体温测量:讲解体温测量的正确方法,演示操作步骤。
(2)口腔护理:介绍口腔护理的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皮肤护理:讲解皮肤护理的要点,演示操作技巧。
3. 常见急救术学习(20分钟)(1)人工呼吸:讲解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2)心肺复苏:介绍心肺复苏的步骤,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模拟练习。
(3)止血包扎:讲解止血包扎的方法,演示不同类型的止血包扎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基本护理技巧和急救术的实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基本护理技巧:体温测量口腔护理皮肤护理2. 常见急救术: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体温测量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2)描述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3)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止血包扎方法。
2. 答案:(1)体温测量的正确方法:将体温计放置在幼儿腋下,紧贴皮肤,等待35分钟。
注意事项:避免在幼儿进食、洗澡后立即测量;体温计需定期消毒。
(2)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确认安全,评估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持续按压和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e4f6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6.png)
幼儿急救常识标题:幼儿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幼儿是家庭中最珍贵的成员,但由于他们年幼无法自我保护,一旦遇到意外情况,需要家长或者看护人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因此,了解幼儿急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幼儿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匡助家长和看护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窒息急救1.1 窒息的原因:幼儿窒息的原因可能包括误吞异物、呼吸道感染等。
1.2 急救措施:迅速将幼儿放置在平整硬地面上,用手掌拍击幼儿背部,直至异物排出。
1.3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手指或者其他物品探入幼儿口腔,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二、溺水急救2.1 溺水的表现:幼儿溺水后可能浮现呼吸难点、咳嗽等症状。
2.2 急救措施:将幼儿迅速取出水面,清除口腔内的异物,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2.3 注意事项:在进行急救时要保持镇静,避免过度激动。
三、烫伤急救3.1 烫伤的原因:幼儿可能因接触热水、热食物等导致烫伤。
3.2 急救措施:立即将幼儿受伤部位放入凉水中冷却,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敷在伤口上。
3.3 注意事项: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烧伤部位,以免造成继续伤害。
四、骨折急救4.1 骨折的表现:幼儿可能浮现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
4.2 急救措施:用固定物将骨折部位固定,尽快送幼儿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4.3 注意事项:在固定骨折部位时要轻柔而稳固,避免进一步损伤。
五、失去意识急救5.1 失去意识的原因:幼儿可能因中暑、低血糖等原因导致失去意识。
5.2 急救措施:立即将幼儿平放在地面上,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检查呼吸和心跳情况。
5.3 注意事项:在进行急救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结论:幼儿急救常识是每位家长和看护人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
通过了解窒息、溺水、烫伤、骨折和失去意识等情况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够匡助更多的家长和看护人学会正确的幼儿急救方法,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2020年10月自考《学前卫生学》2020第六章 学前儿童常用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
![2020年10月自考《学前卫生学》2020第六章 学前儿童常用护理方法和急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cbc0aea26925c52dc5bf42.png)
意外伤害
意外伤害是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对儿童健康和 生命造成的损害。
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有窒息、溺水、车祸、 中毒、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以及跌伤、动物 咬伤等等。这些意外伤害都会给孩子生理和心理、 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严重损害。
意外伤害事故给幼儿园 带来的不良后果
声誉受损:发生事故后,家长往往对幼儿园失去信 任,使幼儿园声誉直接蒙受损失。
经济损失:有些重大事故发生后,幼儿园不得不在 经济上进行赔偿,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影响工作:意外事故的发生给园领导、教师容易造 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工作起来束缚手脚,使正常工 作的无法进行。
发生在幼儿园的意外事故
案例一: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上午10点,多数幼儿 已经到园,教师布置让幼儿到室外阳台上自由玩 耍。这时,一位家长来送孩子,两位教师与家长 在活动室交谈,忽然几名幼儿拽着一男孩的胳膊、 腿往教室抬,该男孩额头上鲜血直流。经询问才 知几名男孩在阳台上追逐跑,该男孩摔倒后碰在 了台阶上,额头上碰破一较深的小口子。教师问 清情况后,急忙将该男孩送医院进行缝针处理。 放学后对该男孩进行了家访,讲明了事情发生的 经过,并诚恳地给家长道了歉。
案例三:某幼儿园小班幼儿在午睡时,教师发现 一幼儿有异常低哼声,过去后发现该幼儿将一小 段油画棒塞入鼻孔中,且越抠越深,后在医务室 医生的帮助下方取出油画棒,脱离了危险。
案例四: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于午后突然躺在地 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后经医生诊断是高烧 引起的抽风,在医生抢救下方脱离了危险。
2.鼻腔异物
• 处理方法:
• (1)轻声安慰,使其安静配合操作。避免 大哭。
• (2)异物置入较浅,可擤鼻。如无效,切 不可用镊子等器具夹取圆形异物。
• (3)异物取出后,如有鼻粘膜损伤,可根 据具体情况涂点消炎药膏或口服消炎药。
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急救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346e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6.png)
幼儿急救常识引言概述:幼儿急救常识对于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意外事故难以避免,因此了解幼儿急救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并保护幼儿的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幼儿急救常识。
一、窒息急救1.1 掌握窒息的症状:窒息是幼儿急救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脸色发紫等。
1.2 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在发现幼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背部拍击和腹部挤压等措施进行急救,切忌使用力量过大的方法。
1.3 学会正确的人工呼吸:如果幼儿窒息无效,应进行人工呼吸。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二、溺水急救2.1 了解溺水的症状:幼儿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情况。
症状包括呛咳、无法呼吸、意识丧失等。
2.2 迅速施救:在幼儿溺水时,应立即将其从水中救出,并进行心肺复苏术。
尽快恢复幼儿的呼吸和心跳。
2.3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在进行急救后,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即使幼儿已经恢复正常,也需要接受医生的检查和观察。
三、烧烫伤急救3.1 灼伤的急救处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遭受烧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以降低伤害程度。
3.2 避免使用家庭急救方法:在处理烧烫伤时,切忌使用家庭急救方法,如涂抹牙膏、酱油等。
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处理。
3.3 学会正确的急救技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正确的急救技巧,如包扎伤口、使用急救药物等,以减少烧烫伤对幼儿的伤害。
四、骨折急救4.1 判断骨折的症状:幼儿骨折是常见的意外情况之一。
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变形等。
4.2 保持幼儿稳定:在发现幼儿骨折时,应保持幼儿稳定,避免移动受伤部位,以免加重伤势。
4.3 就医并寻求专业帮助:在处理骨折时,应尽快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五、儿童心脏骤停急救5.1 了解心脏骤停的症状: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症状包括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无脉搏等。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ea1ee8856a561252d36fca.png)
儿科常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氧气疗法操作规程【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
【用物】氧气装置一套,乙醇、纱布、鼻导管、胶布、棉签、玻璃接管、夹子、用氧记录单、扳手,根据不同用氧方法分别增加鼻塞、漏斗、面罩、氧气枕、氧气帐等。
【操作要点】1.携用物至床前患儿,核对床号及姓名,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必要时对患儿进行约束。
2.使用氧气管道装置或氧气筒供氧,安装管道。
3.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4.连接鼻导管。
打开总开关,再打开流量表,确定氧气流出通畅,调节氧流量,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鼻导管(长度为鼻尖到耳垂的1/3),固定。
5.停用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然后关总开关。
使用氧气筒时应再打开流量表放尽余气。
6.不同用氧方法(1)鼻导管法包括单侧鼻导管法及双侧鼻导管法。
(2)鼻塞法用塑料制成的球状物,塞于鼻孔,用氧。
(3)漏斗法以漏斗代替导管,连接橡皮管,调节流量,将漏斗置于病人口鼻处,适当距离固定防移动,多用于婴幼儿及气管切开病人。
(4)面罩法选择合适的面罩,调节氧流量,面罩盖住病人口鼻,用带子在头上固定。
(5)氧气枕法抢救在转移中的危重病人或家庭中的病人,临时用氧。
(6)氧帐法一般为抢救患儿时应用,可用塑料制成氧帐,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管通入帐内。
【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注意用氧安全。
氧气筒放置阴凉处。
2.持续吸氧病人鼻导管每日更换,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
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人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4.氧气筒内氧气切勿用尽,至少保留5kg/cm压强,以防外界空气及杂质进人筒内,引起爆炸。
5.对已用完的氧气筒,应悬挂"空"的标志。
并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
氧浓度测定仪操作规程【目的】监测吸入氧浓度,使其合理有效地用氧,避免患儿长期吸入高浓度氧而致氧中毒的发生。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d500a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和保育员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处理知识,以应对突发状况,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匡助幼儿园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一、窒息急救处理1.1 窒息的症状:呼吸难点、喉咙发紧、无法言语等。
1.2 急救措施:即将让孩子坐下,用力拍打其背部,如果无效可进行人工呼吸或者胸外心脏按压。
1.3 预防措施:避免幼儿吃过大的食物,保持幼儿进食时坐直。
二、溺水急救处理2.1 溺水症状: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等。
2.2 急救措施:将幼儿放在平整地面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2.3 预防措施:加强幼儿游泳安全教育,保证有专人监督幼儿游泳。
三、烫伤急救处理3.1 烫伤症状:皮肤红肿、起水泡、疼痛等。
3.2 急救措施:用凉水冲洗烫伤部位,避免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3.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保证烫伤部位有足够的冷水可用,避免幼儿接触热水器等热源。
四、鼻子出血急救处理4.1 鼻子出血症状:鼻孔流血、可能有鼻塞感。
4.2 急救措施:让幼儿坐下,头部稍微前倾,用纸巾或者干净的布覆盖鼻子,用手指轻轻按压鼻翼。
4.3 预防措施:避免幼儿用力擤鼻子,保持鼻腔湿润,避免鼻腔干燥。
五、意外伤害急救处理5.1 意外伤害症状:流血、疼痛、肿胀等。
5.2 急救措施: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纸巾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5.3 预防措施: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教导幼儿远离危(wei)险物品,保持安全环境。
结论:幼儿园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急救处理知识对保障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和实践,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镇静应对,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
希翼本文所介绍的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能够匡助更多的幼儿园工作人员提升急救技能,为幼儿的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常用保健护理技术
![幼儿常用保健护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68e2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7.png)
(二)其他测量方法
1.肛门测量法 三分钟后取出,把所测得的体温减去0.5℃即得小儿体温数。这种方法一般用于2岁以下的小儿 量体温。 2.口腔测量法 将消毒体温计的水银端置于被检查的舌下,紧闭口唇,放置3分钟,然后取出读数,正常值为 36.2~37.2℃。此方法准确且方便。注意测量前避免喝热水或冷水以免影响测温准确性;幼儿不能 单独用于口腔测体温,应在大人监护下使用。
二、 物理降温
幼儿的正常体温是36~37.4℃,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发热为 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当体温略有升高(低热)时,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加机体免疫力。但 当体温升至中度以上发热时,即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应当采取降温措施。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幼儿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可能采取物理降温 的方法,这样更安全,能减少药物对幼儿机体的伤害。
一、生命体征测量法——测量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 ,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动脉血压幼儿血压无固定参考值,需要 计算。收缩压=年龄*2+80毫米汞柱;舒张压一般为收缩压的2/3 物品准备:汞柱血压计,听诊器。测量前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 幼儿情绪准备:让幼儿在测量前体息,避免情绪紧张。测量时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幼儿卷袖露臂,肘部伸 直,手掌向上。将血压计与上臂、心脏具体操作放在同一水平位置
(三)滴鼻药
当婴幼儿患各种鼻炎、鼻窦炎以及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塞等症状时,应及 时使用医生指定的鼻药,以达到杀菌、消炎、通气的目的。
滴药方法:滴鼻药前,操作者将婴幼儿鼻涕擦干净,如果鼻腔内有干痂,可 用温盐水清洗,待干痂变软后取出;滴鼻药时,婴幼儿取卧位,垫高其肩部, 使其头后仰,或让婴幼儿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头部向后倾→操作者右手持 药瓶,在距离婴幼儿鼻孔 2~3厘米处将药液滴进鼻孔,每侧 2~3滴;滴药后, 保持原姿势3~5分钟,便于药物吸收,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第十六周学前儿童护理与急救PPT
![第十六周学前儿童护理与急救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c0e14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d.png)
四、滴鼻药
1、滴鼻药前先让幼儿平卧,肩下垫 枕头,使头后仰,鼻孔向上。或让幼 儿坐在椅上,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 这样可避免药液流到口腔或仅滴到鼻 孔外口 2、教师右手持药瓶,在距鼻孔2~ 3cm处将药液滴入。轻轻按压鼻翼, 使药液分布均匀。 3、滴药后保持原姿势3~5分钟。
五、滴耳药
让幼儿侧卧,使患耳向上。如外耳道有脓液,可先用干净 的棉签将脓液擦净,再滴药。
4、因水银含量较少,可以使用盆栽泥土或者面粉清 除破碎的残渣简便处理方法。
皮肤接触处理方法: 快速用纸擦拭干净。用大量水冲洗即可。有伤口 接触水银就近就医。 误食处理方法: 重金属水银可以通过饮用大量的牛奶或者豆浆、 蛋清(含有大量蛋白质)液体。处理后临近就医。
二、测脉搏
测量方法: 测脉搏应在安静休息20分钟后, 将食指、中指的指端按在手腕 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 楚触到脉搏为宜,计数1分钟。
第二节 常用急救技术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 二、急性中毒的急救 三、出血的急救 四、骨折的急救 五、触电的急救 六、烫烧伤的急救 七、惊厥的急救 八、中暑的急救 九、咬伤、蜇伤的处理 十、溺水的急救
幼儿园若发生以下意外事故教师该如何急救?应如何预防?
1、幼儿园午睡起床后,小轩突然出现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2、户外活动时调皮的果果跑着跑着摔倒了,哭着爬起来,刘老师赶紧跑过 去察看,发现头上起了小包有点青紫,膝盖上磨破了皮渗出了血。 3、 中午吃过午饭后,豆豆在活动室玩玩具,由于用力过猛,被推出去又 荡回来的荡椅撞伤,疼得哇哇大哭,李老师跑过来,看到他左小腿上有一 个鸡蛋大小的肿块,赶紧用手揉了揉,安抚豆豆坐着休息。 4、下午户外活动时,中班的明明从大型玩具上掉了下来,大哭起来,张老 师跑过去赶紧抓着他手臂拉他起来,明明痛得大叫起来。 5、福建有一两岁女童将金属筷插入插座中,导致双手触电深度烧伤;有3 个孩子在家长带领下,跑到喷泉池里玩耍,结果走进喷泉池的一瞬间被夺 去了生命。 6、2016年4月2岁的心心所在的幼儿园老师将一桶盛满滚烫菜汤的铁水桶放 置在教室一边,之后就走开了。心心在教室内走动,到铁水桶边上时坐了 下去,导致身体多处烫伤。2018年9月安阳一幼儿园幼儿就餐时跟老师发生 了碰撞,不幸被老师端着的热汤给烫伤。
幼儿常用护理ppt完整课件
![幼儿常用护理ppt完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898d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0.png)
六、课后(Hou)作业
1.以4人一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幼(You)儿常
见护理技术 “温馨小贴士”海报
2.预习幼儿常用急救术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内容(Rong)总结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7. 止鼻血。9. 咽部异物。11. 晕厥。口温、肛温、腋温。酒精 擦拭:将70%浓度的酒精加水一倍,用小毛巾浸泡后擦腋下、肘部、颈部两侧。①安慰 幼儿不要紧张,让幼儿安静躺着或坐着。常见异物:花生米、豆类、塑料珠子、纸团等 。---小异物:用手紧按住无异物鼻孔,用力排除。常见眼异物:灰尘、沙土、谷皮等, 引起流泪、不适、异物感。曾某萱与同班同学在班主任李老师的带领下,到达幼儿园塑 胶操场,准备进行“脚踏车”游戏。可有或无晕厥的先兆,多见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偶见于 婴幼儿。突然意识丧失、肌张力低下、深刺激有反应。一般血压轻(Qing)度降低,心率略慢 ,但也有心率、血压正常者。区别于:休克、昏迷、惊厥 、眩晕。休克:精神淡漠,多数 意识丧失,血压显著降低,心率多数加快
处理方法:
平卧,松衣领,腰带,头可略低,脚略抬高,清醒后喝 一些含糖热饮料。
区别于:休克、昏迷、惊厥 、眩晕
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
休克:精神淡漠,多数意识丧失,血压显著降低, 心率多数加快。
惊厥:全身抽动、意识丧失、肌张力正常或 增高。
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多数深刺激亦无反应,多 数肌张力正常。
眩晕:意识不丧失,感觉天旋地转,睁眼时加重, 血压心率无改变(Bian),内耳病变引起的常伴有 耳鸣。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伤性白内障等严重并发(Fa)症;
---用生理盐水冲洗眼晴,或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 亦可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醮生理盐水拭去异物; ---异物嵌入角膜应送医院处理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877a4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5.png)
常见幼儿急救知识引言概述:幼儿是家庭中最珍贵的财富,然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因此了解一些常见的幼儿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幼儿急救知识,匡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一、窒息1.1 引起窒息的原因- 吃东西过大或者太硬- 婴幼儿误吸异物- 婴幼儿误吞异物1.2 窒息的紧急处理- 对于吃东西过大或者太硬引起的窒息,应即将采取背部拍击或者胸部挤压的方法。
- 对于婴幼儿误吸异物,家长应即将采取背部拍击或者胸部挤压的方法,如果无效,应即将送往医院。
- 对于婴幼儿误吞异物,家长应即将采取背部拍击或者胸部挤压的方法,如果无效,应即将送往医院。
1.3 预防窒息的措施- 家长应确保幼儿在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吃太大或者太硬的食物。
- 家长应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幼儿接触到小玩具或者其他易吞咽的物品。
- 家长应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幼儿在顽耍时误吸或者误吞异物。
二、溺水2.1 引起溺水的原因- 幼儿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接触到水源- 幼儿游泳时发生意外- 幼儿误闯入深水区2.2 溺水的紧急处理- 如果幼儿在水中浮现溺水状况,家长应立即将其救出水面,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 如果幼儿失去意识,家长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术,然后即将送往医院。
2.3 预防溺水的措施- 家长应时刻保持对幼儿的看护,避免幼儿接触到水源。
- 家长应教育幼儿游泳安全知识,并在幼儿游泳时赋予适当的保护。
- 家长应确保幼儿在游泳时有成年人陪同,并避免幼儿进入深水区。
三、烧伤3.1 引起烧伤的原因- 幼儿接触到热水或者热物体- 幼儿接触到火源或者电源- 幼儿误食或者误吸化学品3.2 烧伤的紧急处理- 家长应立即将烧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冷却时间不少于15分钟。
- 家长应轻柔地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包扎烧伤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
3.3 预防烧伤的措施- 家长应将热水、热物体放置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
- 家长应对火源和电源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18e1a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2.png)
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引言概述: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
然而,幼儿园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因此,了解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幼儿园急救处理知识。
一、常见的幼儿园急救情况及处理方法:1.1 窒息窒息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急救情况之一。
处理方法如下:1.1.1 迅速确认窒息状况,如果孩子无法发声、呼吸难点,可能正在窒息。
1.1.2 即将采取急救措施,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进行胸部冲击法;对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可以采用背部拍击法。
1.1.3 如果孩子仍然无法呼吸,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配合急救人员进行处理。
1.2 烧烫伤烧烫伤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
处理方法如下:1.2.1 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以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
1.2.2 切勿使用冰块直接接触受伤部位,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1.2.3 将受伤部位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以防感染,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1.3 意外摔伤幼儿园中孩子们顽耍时容易发生意外摔伤。
处理方法如下:1.3.1 迅速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如果浮现骨折、大出血等情况,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
1.3.2 对于轻微的摔伤,可以用冷敷物冷敷伤处,以减轻疼痛和消肿。
1.3.3 观察受伤部位是否有肿胀、变形等症状,如果有,应及时就医。
二、幼儿园急救设备和药物的准备:2.1 急救箱幼儿园应配备急救箱,急救箱内应包含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创可贴、纱布、消毒液等。
2.2 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幼儿园急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份,可以在心脏骤停时进行电击复苏。
2.3 常用药品幼儿园应储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如止血药、退烧药、解毒药等,以备不时之需。
三、幼儿园急救培训与演练:3.1 培训教师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急救培训,提高教师的急救处理能力,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
3.2 演练活动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活动,让教师和孩子们通过摹拟情景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明平时十分的顽皮、好动,对周围事
物有好奇心大、求知欲强。可是今天他却不和其他
小朋友玩,且整个人看似没精神,反应能力差,且
变得爱哭、烦躁不安。假如是你带班,你会有怎样
的处理。
首先考虑:
小明是否生病了。
那你有哪些措施可以知道小明是否生病了?
1
第四节 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
常用护理技术
1、测体温
多少℃为正常?
• 逐个进行。 • 妥善保管药物。
2021/3/22
1212
给药方法
• (一)口服药 • (二)滴涂眼药 • (三)滴鼻药 • (四)滴耳药
2021/3/22
1313
(一)喂药(口服药)
• 新生儿、婴儿或不懂事的幼儿生病后需要喂药 • 如果是药片,可将药片研成细小粉末,溶在水中,或
用奶瓶像喂奶那样喂进去。
18
鼻出血
• 幼儿鼻部受到外伤、挖鼻孔损伤了鼻黏 膜、鼻腔异物等均会引起鼻出血。帮助 幼儿止血时要注意:
• ①安慰幼儿不要紧张,让幼儿坐着,张 口呼吸,头略低;
• ②一般捏住鼻翼10分钟即可止血 • ③出血后,2~3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 ④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
19
一人吃东西时,突然哭喊或大笑,未嚼烂 的食物呛入气管,憋的面色青紫、呼吸困难。
5
第四节 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
2、数脉搏 测量方法:
多少次/分为正常?
数脉搏应在安静休息20分钟后,将食指、中指、无 名指的指端按在手腕内侧桡动脉(前臂靠近大拇指一 侧)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到脉搏为宜,计数1 分钟。
75-140次/分
6
3、观察呼吸
• 新生儿每分钟44—40次; • 6个月—1岁每分钟35—30次; • 1—3岁每分钟30—25次; • 4—7岁每分钟25—20次; • 8—14岁每分钟20—16次,接近成
• 如果幼儿哭闹拒绝吃药,就需要固定幼儿头部,使头 歪向一侧,左手捏住幼儿下巴,右手将勺尖紧贴孩子 几口糖水,以免药物刺激胃黏膜,引起呕 吐。
• 对二三岁以上的幼儿就不宜采用此法,应鼓励他们自 己吃药,不要吓唬他,也不要把药掺在饭菜里,这样 会影响药效。
• 注意不要点在幼儿眼珠上,否则会引起眨眼,把 药全挤了出来。
• 涂眼药膏,最好在睡前涂药。可直接挤在幼儿下 眼皮内,闭上眼睛轻轻揉匀即可。
16
(三)滴鼻药
• 滴鼻药前先让幼儿平卧,肩下垫个枕头,使
头后仰,鼻孔向上。或让幼儿坐在椅上,背靠
椅背,头尽量后仰。这样可避免药液流到口腔
或仅滴到鼻孔外口。
• 教师右手持药瓶,在距鼻孔2~3cm处将药液
14
(二)滴涂眼药
1.滴眼药前,一定要先核对药名,防止用 错药。
2.教师先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左手食指、 拇指轻轻分开幼儿的上下眼皮,让幼儿 的头向后仰,向上看。
2021/3/22
1515
(二)滴涂眼药
3.教师右手拿滴药瓶,将药液滴在幼儿下眼皮内, 每次1~2滴。再用拇指食指轻提上眼皮,嘱幼儿 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布满眼内。
一般的腋下36.5℃;口腔37℃;肛门37.5℃ 如何给宝宝测体温?
正常小儿的体温为摄氏36度至37度之间 。
不论哪一种测量体温法,测量前都要将水银甩到35 度以下。并注意消毒,一般可用75%的酒精擦拭。
①肛门测量法:三分钟后取出,把所测得的体温减去 0.5℃即得小儿体温数。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2岁以下的小儿量体温。
人
2021/3/22
77
测量方法
家长可观察小儿的胸部或腹部起伏的次数, 一呼一吸为一次,其呼吸次数,以一分钟 为计算单位。 除计算呼吸次数外,还应观察其深浅及节 律是否规则。若呼吸浅,不易计数时,可 用棉絮贴于病人鼻孔处;以棉絮的摆动来 计数呼吸次数。
2021/3/22
88
假如发现小明的体温(肛门)在38.3 ℃时,你 又该怎办?
滴入。轻轻按压鼻翼,使药液分布均匀。
• 滴药后保持原姿势3~5分钟。
17
(四)滴耳药
• 点耳药时,让幼儿侧卧,使患耳向上。如外 耳道有脓液,可先用干净的棉签将脓液擦净, 再滴药。
• 向下、向后轻拉幼儿耳垂,使外耳道伸直。 右手持药瓶将药水滴入外耳道后壁,轻轻压 揉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外耳道深处。
• 滴药后保持原姿势 5~10 分钟。若刚从冰箱 内取出滴耳液,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用, 否则会引起不适,甚至发生眩晕。
2
②腋下测量法
• 把体温表的头部约1/3的 部分紧挟在孩子的腋窝里, 五分钟后取出,当小孩刚刚 出过汗或在晒太阳后,应先 擦干汗液,稍停一会儿再量, 否则量出来的体温就不一定 准确。这种方法一般用于2 岁以上的儿童测量体温。这 种方法最为常用;体温测量
还有③口腔测量法。
2021/3/22
33
水银体温计
2021/3/22
电子体温计
44
第四节 常用护理技术及急救术
常用护理技术
2、数脉搏
多少次/分为正常?
75-140次/分
新生儿:140次/分 1-12个月:120次/分 1-2岁:110次/分 3-4岁:105次/分 5-6岁:95次/分 7-8岁:85次/分 9-15岁:75次/分 成年人:60-90次/分 平均75次/分
疖肿
5、热敷法
具有消炎、消肿作用 可以治疗关节炎、消除疲劳等
10
5、热敷法
想一想
二位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一位小朋 友撞到了墙上,头上肿起来,并起了个包, 这时可以用热敷法吗?
热敷消肿适于伤后1-2天
不行! 冷敷消肿适于伤后24小时之内
2021/3/22
1111
6、给药
• 拿药时、倒药时、放药时仔细核对姓名、 药名、剂量、服药时间。
4、物理降温法 体温降到38℃即可
(1)头部冷敷
5-10分钟换1次
冷毛巾敷在前额;或敷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 处;冰袋作冰枕
(2)酒精擦拭
将70%酒精或白酒加水1倍后擦拭腋下、肘部、颈 部等处
注意:物理降温时小儿发生寒战、面色发灰,应停止冷敷 9
当小朋友的手臂出现右 图所示情况时,你会采取 什么措施?
怎么办?
举例
乐清虹桥男青年吃 虾被咽死 山东百天女婴被奶 呛死
20
喉、气管异物
• 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 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 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
• 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生异物吸入气管的意外 呢?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 “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当小儿口中含 着食物说话、哭闹或剧烈运动时,容易将 口内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阻塞以致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