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习题东北师大附中.doc
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0b62850029bd64793e2c05.png)
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4.□□□□□,□□□□□,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再次表达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莺燕争春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出西湖早春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7.陆游曾说“位卑而未敢忘忧国”,可见报效祖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忠君为国、战死沙场的豪迈之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同样表达此意的诗句是:□□□□□□□,□□□□□□□。
8.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思;乡愁是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足传书;乡愁是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家念亲;乡愁是崔颢《黄鹤楼》中的“□□□□□□□?□□□□□□□”的凝望愁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019年东北师大附中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版
![2019年东北师大附中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e759c06294dd88d0d26b65.png)
12018——2019学年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学科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万里赴戎机,(北朝民歌《木兰诗》)答案:关山度若飞。
2.(王湾《次北固山下》)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论语·学而》)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晏殊《浣溪沙》)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杜甫《望岳》写诗人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流露对大自然造化之功喜答案: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陆游《游山西村》以农村热闹欢庆场景,表明对传统民俗文化赞美之情的诗句答案: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7.周敦颐《爱莲说》使身处恶浊闹世,务须独立不移、洁身自好,继续保持高洁傲岸的人格品质。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江城子 密州出猎》词人借用典故,希望能够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词句? 答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马 说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本文选自《 》,作者字退之, (朝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1分) 答案:《韩愈文选》;唐。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②才美不外见.( ) ③等.不可得 ( ) ④执策.而临之( ) 答案:①两马并驾。
② 通“现”,表现、呈现。
③等同,一样。
④马鞭。
11. 韩愈《送孟东野序》中记有“大凡物不平则鸣”。
作者尤其对“食马者”形象进行了传神的刻画。
师大附中初三模考卷
![师大附中初三模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77c7341b5727a5e9856a61aa.png)
2016年师大附中语文模拟试卷(一)(本试卷满分120分钟,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谰.言(lán) 框.架(kuāng)蓦.然(mù)惟妙惟肖.(xiào)B.克.扣(kè)寒颤.(zhàn)拮据.(jū)恪.尽职守(kè)C.解剖.(pāo)角.斗(júe)精髓.(suí)拈.轻怕重(niān)D.犷.野(guǎng)奢靡.(mí)镂.空(lùo)玲珑剔.透(t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寥廓沧桑红装素裹矫揉造作B.技俩枯燥卷秩浩繁风靡一时C.抉择缅怀金璧辉煌脍炙人口D.蒙眛羸弱莫衷一是可见一般3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取得工作方法,就一个(谛听聆听倾听)群众的呼声,正确对待群众意见问题,不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只能是一句空话。
(2)虽然民族的屈辱史早已过去,但看到圆明园沉默着的断壁残垣,人们怎么能不(流连忘返触目伤怀视而不见)呢?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怡然不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2),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3),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4),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5),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8),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皆出酒食。
(陶渊明《桃花源记》)(10)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3分)①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乐极生悲。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4a2b6e3941ea76e58fa0473.png)
2018-2019年最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 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 )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语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语](https://img.taocdn.com/s3/m/5ae95fee19e8b8f67c1cb970.png)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周南》)2. 结庐在人境,□□□□□。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3.停杯投箸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6.韩愈在《马说》中论述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的确像韩愈所说,不是所有的人才都能遇到伯乐,都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杜牧在他的《赤壁》一诗中就借用“□□□□□□□,□□□□□□□”两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7.《<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两句是:□□□□□□,□□□□□□。
8.爱国情操历来为人们所歌颂,许多诗词中都有体现这一情操的诗句。
请在这些诗歌中选择你最为欣赏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或题目。
诗句:,。
题目或作者:(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c0be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d.png)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遐想竣工查无音讯若无其事B.遮敝萧索黄金搭档不可思议C.恻隐案牍鬼鬼崇崇蹑手蹑脚D.潦草陶冶销声匿迹信手拈来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别想来日方长,世上最愚不可及....,却又虚掷时光。
一生其实不长,有时还没等你活透彻,....的事,莫过于才疏学浅青春难觅,垂暮已至,唯留一声嗟叹....,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岁月难饶,光阴不逮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
我们需要梦想,但要迈开脚,历经跋涉方能抵达。
A.愚不可及B.才疏学浅C.一声嗟叹D.光阴不逮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要塞.(sài) 歼.灭(jiān)绥.靖(suí) 锐不可当.(dānɡ)B.愧怍.(zuò)轩.榭(xuān)伧.俗(cānɡ) 销声匿.迹(nì)C.眩.目(xuán)睥睨..(pì nì)酷肖.(xiào)深恶.痛绝(wù)D.分.外(fèn)亵.渎(xiè)田圃.(pǔ)恪.尽职守(kè)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这句话把人当做动物来写,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B.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93f301cbb4cf7ec4afed0e0.png)
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1.名句积累与运用(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2),。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渔家傲》)(4),,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5)李商隐的《无题》中,借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替自己传递情意,使缕缕思念在无穷无尽的期望中达到极点的句子是:,。
(6)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
崔颢《黄鹤楼》以“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的诗句是:,。
(7)秋瑾《满江红》一词中,运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自己终于摆脱世俗,表达了投身革命的复杂情感的句子是:,。
(8)作为两朝元老,诸葛亮自出山以来,追随刘备,一生戎马倥偬,鞠躬尽瘁。
在《出师表》中表现了他临危受命,为蜀汉政权尽心竭力的语句是:,。
2.读《马说》《爱莲说》,回答问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第1页(共22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两篇文章的文体都是“说”,《马说》的作者是唐代的(人名),《爱莲说》的作者是宋代的(人名)。
东北师大附中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东北师大附中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a10d82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5.png)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下)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参差荇菜,□□□□。
□□□□,钟鼓乐之。
(《诗经·关雎》)2.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则》)4.□□□□□□□,□□□□□□□。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这一典故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
6.X禹锡在《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变迁的句子是:□□□□□□□,□□□□□□□。
7.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热爱国家、眷念家乡的美好感情,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
其中“□□□□□,□□□□□”两句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8.朋友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请写出连续两句表达古人对朋友思念或牵挂的诗句,并写出题目或作者。
诗句:,。
题目或作者:(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1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5952a7bceb19e8b8f6bab4.png)
2018—2019学年初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学科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命题人:孙默审题人:王晓莹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5分)1.□□□□,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2.尽吸西江,□□□□,□□□□□。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3.□□□□□□□,□□□□□□□。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予独爱莲之□□□□□□,□□□□□□。
(周敦颐《爱莲说》)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6.《望岳》中“□□□□□,□□□□□”表现出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自强不息的气概。
7.《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亦称《春秋左氏传》,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撰。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a719a4a312b3169a451a4b8.png)
2015-2016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4.□□□□□,□□□□□,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再次表达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莺燕争春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出西湖早春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7.陆游曾说“位卑而未敢忘忧国”,可见报效祖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忠君为国、战死沙场的豪迈之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同样表达此意的诗句是:□□□□□□□,□□□□□□□。
8.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思;乡愁是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足传书;乡愁是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家念亲;乡愁是崔颢《黄鹤楼》中的“□□□□□□□?□□□□□□□”的凝望愁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一 答案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 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一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6a00c227916888486d7d0.png)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一答案1.白露为霜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安大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唐代柳宗元10.①呆呆的样子。
②迅速。
③忧伤的样子。
④跟随。
11.美在如玉石撞击的水声,独特的石头构造,美在周围绿树环绕、生机勃勃,美在潭水清澈,游鱼自由活泼。
12.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溪水的蜿蜒曲折和两岸的参差不齐,也抒发了作者面对前途的迷茫。
13.不矛盾,因为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4.①惋惜②种,栽15.两岸奇形怪状的石头、清澈的水流、迅疾的水势、周围茂盛的植物。
16.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
17.①lǚ② tì③ jú④mí18.用排比和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联的艳丽,充满喜气。
19.不喜欢——犹疑畏惧——警惕——喜爱——赞美。
20.表层:朋友说我命运的变故与爱穿黑白色的衣服有关深层:渴望改变生活,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21.有了春联,便有了喜气,有了人气,便有了安全感。
22.一串串的红灯笼;痴呆的人自得其乐地打着口哨;骑自行车的中年男人;小孩子放鞭炮;两个摊床;弟弟家阳台的红灯笼。
23.结构上:与开头照应;内容上:再次强调红色对于北方的年的意义:春天的象征、美好生活的象征。
24. 三国演义罗贯中25.神勇无比,忠心耿耿。
26.刘备此时应对阿斗和赵云都有一种险些失去的庆幸和珍惜,但摔子确实体现了刘备在招揽人才上的独到之处,时时处处能收住爱将的心,以此来安抚爱将,使之忠心效力。
27.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初三语文综合模拟二答案1.在河之洲。
东北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东北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6de3b7e21af45b207a810.png)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八则》)2.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4.□□□□□□□,□□□□□□□。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朋友仕途遭遇坎坷,处于被贬谪降职的悲惨境遇中,其牵挂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两句,借明传递出对朋友的牵挂担忧之情。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
7.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两句表现出陋室主人交往人物的高雅,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8.《爱莲说》中,“□□□□□□□,□□□□□□□”既写出了莲花的生长环境,也表现出了君子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文学家柳宗元,字。
(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佁.然.不动()②往来翕忽..()③悄怆..幽邃()④隶.而从者()11.柳宗元发现的小石潭,是一处极美的景致,请根据第1、2段文字,说说小石潭的景致都美在哪里?(2分)12.王国维说“一切景话皆情语”,那么,文章中作者描写溪岸形状,探求小溪源头又有怎样的用意呢?(2分)13.柳宗元游览小石潭,开始是“心乐之”,而后却倍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是否矛盾呢?为什么?(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新城校区2024学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新城校区2024学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3728e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9.png)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新城校区2024学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都体现了关羽的勇武。
B.《草房子》一书中,与外婆相依为命的纸月死里逃生,被秦大奶奶所救。
C.《简·爱》中简·爱虽然出身卑微,受尽苦难,却自尊自爱,追求自由平等。
D.《老人与海》中多次写到大马林鱼的巨大和鲨鱼的凶猛,都是为了衬托老人勇毅的形象。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休闲是活动”。
B.我们学过不少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
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生死可同。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亦无差。
”由此可见梁山好汉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
虽是异姓,但亲如兄弟,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义”。
D.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
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梗.概/哽.咽猝.然/鞠躬尽瘁.朝.令夕改/改朝.换代B.驰骋./招聘.馈.赠/溃.不成军提纲挈.领/锲.而不舍C.和.谐/和.面华诞./垂涎.三尺落.井下石/丢三落.四D.亵渎./案牍.谛.听/瓜熟蒂.落骇.人听闻/言简意赅.4.下列词语的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憋闷帷幕懒洋洋铢两悉称雕梁画栋郑重其是B.稀疏肯切暖融融鸠占鹊巢截然不同接踵而至C.缄默斟酌湿漉漉间不容发千钧重负悲天悯人D.猥琐愧怍绿因因络绎不绝走投无路戛然而止5.古诗文名句填空。
精品解析: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ce38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3.png)
东北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故宫古建筑的文化之美,融于北京中轴线建筑中,形成文化和谐之美。
其中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中轴文化、礼制文化、“天人合一”文化等。
从中轴文化角度而言,“中轴”源于“中”,后者有“中间、中央、核心”的含义。
先秦《吕氏春秋》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可反映“中”在营建都城、宫室规划中起到重要作用。
“中轴”则是指南北方向的正中心连线。
我国古人根据对天文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归纳,将自然规律与营造法则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南北方位比东西方位更为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白天可以根据正午时太阳的投影方向,确定南北方位(正午时太阳一般在正南或正北方位);而晚上则可以根据北极星的位置,找出南北方位。
中轴线上的重要宫殿,均为坐北朝南向布置。
先秦古籍《易经》之“说卦传”载“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可反映中轴方位(南北向),是古代帝王推崇的方位。
相应的,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在古代均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体现出其中蕴含的中轴文化。
北京中轴线反映了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秩序、礼仪和道德观念。
如天安门的名称,与《尚书·虺仲之诰》之“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密切相关。
“天安”是指帝王敬重上天,敬重自然,才能巩固统治。
又如地安门的名称,与《资治通鉴》卷二十二之“天平地安”密切相关。
“地安”是指社会太平祥和、百姓幸福康乐。
再如故宫前朝三大殿之太和殿、保和殿的名称,源于儒家经典《周易·乾卦第一》中的“保合大和乃利贞”。
其中,“大”表示“太”的意思,“太和”寓意宇宙间万事万物和谐而统一,“保和”的意思就是神志专一,以保持万物和谐。
中和殿之“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即勉励皇帝办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经典练习卷(培优提高)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练经典练习卷(培优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234ea64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6.png)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题,总计0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
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虛地回答:“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
”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A.,;”!B.?;!”C.?,”!D.,,!”2.中考前夕,同学们讨论如何度过漫长的暑假,张杨想着约李璐到河边游玩,李璐不想去。
同时也劝张杨不要去。
李璐的表述最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不行,我父母说不安全,那里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不让我去B.你脑子有病吧,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人多又不安全,反正我不去C.我俩年纪小,家长又没时间陪伴,河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假期人多会更不安全,我们都不去去了D.去哪里?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想去就去,我可不陪你去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陶潜弃官采菊,种豆南山,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神往家喻户晓虽然但是B.艳羡举世瞩目虽然但是C.艳羡家喻户晓因为所以D.神往举世瞩目因为所以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东北师大附中一、阅读 (60 分)( 一) 名句积累与运用 (15 分)1.关关雎鸠,□□□□。
( 《诗经 ?关雎》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 曹操《观沧海》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 杜牧《泊秦淮》 )4.□□□□□,□□□□□,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孟子》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再次表达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莺燕争春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出西湖早春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7.陆游曾说“位卑而未敢忘忧国”,可见报效祖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忠君为国、战死沙场的豪迈之情 ;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同样表达此意的诗句是:□□□□□□□,□□□□□□□。
8.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思 ; 乡愁是王湾“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的雁足传书 ; 乡愁是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家念亲 ; 乡愁是崔颢《黄鹤楼》中的“□□□□□□□ ?□□□□□□□”的凝望愁绪。
( 二) 文言文阅读 (15 分)( 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9. 本文的作者是孟子,名,字子舆,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1 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 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②蹴尔而与之 ()③贤者能勿丧耳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11.阅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谈论的话题是关于“生与义”的,可是开篇却谈到了“鱼和熊掌”的问题,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 分)12.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文中第三自然段所举的例子“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却是丧失礼义的不善之举。
你如何理解作者举此例的用意 ?(2 分)13.南北朝时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这和本文的阐述相同,都谈到人对于生命应该持有的态度。
请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谈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生命不可苟惜。
(3 分)( 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 分)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①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②,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③,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④,复发橐中⑤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 选自《宋史 ?苏轼传》 )【注释】①上供米:给朝廷供奉上缴的粮食。
②赐度僧牒: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
③粜常平米:出售常平仓的米。
④裒羡缗得二千: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
⑤发橐:拿出自己囊中。
1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分)①母许之否乎 () ②易米以救饥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16.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继任杭州,却遇大旱,饥疫并作,为大大减少因饥饿和瘟疫带来的民众死亡数目,他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 ?请概括回答。
(2 分)( 三) 现代文阅读 (25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金色池塘胡亚才在河南固始县石佛镇南小街临河的我家后院里有一池塘。
池塘面积足有一亩多,占我家后院的大部。
池塘东面的竹笆外的三五步远,便是一条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河。
多少年后,我仍能记起,我家的池塘在水下有一条细小的暗道与小河相通。
正是这一相通,才保证了池塘之水的清澈富足,保证了池塘之水的鲜活滋润,也保证了池塘在它存在的年代里,别处难以企及的物阜年丰。
池塘里鱼多,鲫鱼、鲤鱼、鲶鱼、鲢鱼、小黄鱼、草鱼、鲂鱼、沙锥、麻骨盹、腰皮、黑鱼,还有黄鳝、龟。
我家的池塘好一派优美风光,优美就优美在塘边生长着枝繁叶茂花开花又落的梨树。
我常想,这么好一口塘引不来鱼,或者说养不了鱼那才叫怪咧 !正午的阳光下,我站在两棵梨树的中间,聚精会神地盯住池塘,就在我眼前的水面上云集了池塘里男女老少的鱼,这种人山人海的场面震撼了我。
它们正在忘我地吮吸着梨花的气息,抚摸着梨花的玉体,品尝着梨花的滋味,无数个大小、圆润、潮湿的嘴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咂吧着,声声不断,竟连成一片,应和成早春浓酽的曲调。
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梨花盛开而飘落之时,才是我家池塘自然经典的节日,才是池塘里的鱼儿们最宏大的盛宴。
在我家后院的池塘边,我幼小的心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一直沉醉于阳光、花朵、果实、水草、鱼、水的诉说与展示中,并且常常为此而纠缠不清,时常还会掠过一丝战栗。
那是 1966 年夏季的一个午后,我还不到四岁。
我并没费多大的事儿,甚至没有弄出什么大的声响,就从宅院进入了祖母不许我去的后院。
我的小手在门缝里拨拉几下,门就开了个大缝儿,又用劲儿扒了几下,我便把头伸了过去,身子也随着就过去了。
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么这么新奇,怎么这么幽深,怎么有这么多我不认识而又好看的东西呢 ?是我在滑落池塘里的最后那声并不刺耳的惊叫,为挽救我提供了机会。
奇怪的是,我在水中并未或根本就不知道恐慌,许是那时我还远未知晓恐惧、绝望为何物的缘故。
救我上岸的,是我表奶。
表奶十九岁上嫁给了大她六岁的我的表爷。
表爷常年去汉口、镇江、南京、蚌埠跑生意,慢慢地在石佛镇西三四里的大胜湖边添置了一些田块,日积月累,竟也渐成了气候。
不曾想,解放后一土改,表爷就成了地主,土地分了,房屋分了,表爷想不通 , 就寻了无常。
表奶便于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被我祖母接到我家 , 悄悄地住进了后院池塘边的草庵里。
从此,我家便多了一口我叫之为表奶的家庭成员。
后来很长一段时日我用上吃奶的气力回忆,试图电影回放那天表奶救我于生死时刻的情景,可无论怎么回忆都无济于事。
事实上,表奶从水底一把把我抓起,游扑到池塘边,拽着蒲草上岸 ; 随即拎着我的双腿,从我口中倒出灌进肚子里的水,然后把我平放在她盘起的腿上,左手指用力地按着我的人中,右手使劲儿地掐着我的大腿根。
我从窒息的一丝缝隙间千难万险逃出,爆发一声巨咳,紧随其后爆发一声足以让家人终生难忘的,短促而嘹亮的,颇有几分瘆人的哭声。
家人狂奔而来时,表奶才瘫倒在地,呕吐不止。
其实,表奶根本就不会游泳,我那声并不尖利的惊叫与接踵而至的落水声,让她来不及有任何思考和顾虑,便抬起三寸小脚,从池塘边的草庵里冲出,平直地扑向池塘。
所有的这一切,我都并不知道,当时我既没看见也没感觉到,即使我能够进行一次生死穿越、时空穿越,也无法描摹是黑暗还是混沌,是空白还是空洞。
但是,这个说不清并且十分短暂的经历,已漫长得像一块铁,牢牢嵌入我的记忆,嵌入我的身体,也嵌入我的生命中。
落水事件后,祖母、母亲妥协于我的好奇心,对我网开一面,院门洞开。
于是,我便乐此不疲,常以后院为家,在表奶的呵护下,与池塘结下了不解之缘,拉开了认识乃至认知池塘内外诸多事物的帷幕。
用麦粒钓小嘴鱼,不知是不是表奶的创造发明。
但截至目前,我所见到或所听到的,的确只有表奶施用其法。
表奶让我将浸泡麦粒的碗端来,然后一手从碗中取出一粒异常饱满的麦子,一手拇指与食指将原本伸展的芦苇篾青轻轻地用力弯曲并扎进麦子的肉里。
如法炮制,一粒粒气宇轩昂的麦子很快便被表奶悬挂在绳子下。
当挂满麦粒的绳子从这面的梨树下扯到池塘对面,被拴牢在一个旧树桩上时,那些麦粒似乎更加兴高采烈。
每到这时,表奶总是长长地、匀称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很重的担子,身子顿时轻松许多。
果真,我就看见了鱼儿们在绳下的水中挣扎。
表奶这一技法,绝就绝在,当鱼儿们抵挡不住诱惑,痴情无限地吮吸并咽下新鲜欲滴、激情四溢的麦粒时,扎在麦粒肉里的芦苇篾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叭”地弹开,紧紧地撑住了小鱼儿的嘴巴。
苦的是,这些鱼儿连报信都来不及。
长大成人后,我谈及表奶当年钓鱼的方法,家人仍忍俊不禁。
祖母自然又是权威披露:“你表奶说过,塘小用网打鱼太贪心,自家塘,用钩钓鱼太狠心。
这样,细水长流,常吃常有。
就是让篾子撑着了,也没伤筋动骨,怜惜了自管取下放了它。
”言罢,祖母又颇有感念似的说了一句让我至今仍在琢磨的话:“你表奶啊,就是那池塘。
”我曾经为池塘里鱼的来历不明与鱼的数量众多而生的困惑,终究还是被表奶的说法给化解了。
当年,她把我揽在怀里,满脸慈祥,目光充满了温暖与仁爱,她说:“人有人道,鱼有鱼路,古古旧历,有塘就有水,有水就有鱼,有鱼就有很多的鱼。
”当时,我不懂,以后我就琢磨,渐渐渐渐地有了感觉,还就是那个理儿。
后来,我从祖母那里得知,表奶每次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鱼时,都会及时地把最精神和怀孕的鱼送进后院池塘中。
还没有我的时候,表奶就这样做的。
母亲哺乳我的,就是每天吃我家池塘里的鲫鱼催生的奶水。
重回石佛,我已是过客。
我再也无法陶醉于孩童的时光,再也无法看到石佛镇南小街临河我家的院落及院落一直氤氲着的袅袅温馨,再也无法看到曾经给我自由与快乐的池塘以及池塘内外风生水起、撩人心动的景象。
( 有删改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 分)①吮吸 () ②掠过 () ③窒息 () ④浸泡 ()18.文章开篇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列举池塘里鱼的种类,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梨花纷落后池塘内鱼儿竞相吮吸、品尝的动人场景。
请写出作者如此行文的用意。
(4 分)19.“表奶救我于生死时刻的情景”已无从回忆,但作者却说“这个说不清并且十分短暂的经历,已漫长得像一块铁,牢牢嵌入我的记忆,嵌入我的身体,也嵌入我的生命中。
”如何理解这里的“短暂”与“漫长” ?(4 分)20.本文语言亲切质朴,平实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