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雷锋精神的调查和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雷锋精神的调查和研究报告
调查时间:二零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调查地点:XXXX附属实验中学
调查对象:初一四班、初一五班全体学生
调查背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雷锋精神是否还存在?看见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看见乞丐在乞讨,施舍还是置之不理?路
上碰到需要救助的人,你会伸出援手吗?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
人来说,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现
实困惑。
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普遍的道
德焦虑,也暴露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道德建设中存在的
重大问题。
调查目的:通过本次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的调查,了解作为青年一代的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践行情况,并分析研究当代中学
生社会道德责任感意识薄弱的原因。
调查方法:通过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十个问题,分别就老人摔倒扶不扶,乞丐乞讨给不给等社会敏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提问,要求
学生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理由,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
鉴
于结果统计,就老人摔倒扶不扶为例,给予肯定答案“扶”的
占到百分之三十七,“不扶”的占百分之六十三。
其他问题均
保持在此比例上下浮动不超过百分之五。
综上可以看出,中学
生群体在对待扶危济困,发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时,大部分
采取了观望和犹豫的态度,少部分才会施以援手。
这不但反映
了新一代青年身上雷锋精神的缺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青年社
会道德责任感意识的薄弱会严重影响社会道德建设的进行。
调查总结:尊老爱幼,扶危济困是我国传统的精神美德。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这些问题,中学生们居然大部分会采取犹豫观
望或者置之不理的态度,这是什么导致的?从学生们的理由中
我们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同情心被利用。
中学生们不是不想学习雷锋,发扬助人
为乐的精神,而是怕被利用了同情心,反被敲诈。
二、媒体的不正确引导。
很多中学生的理由是从电视和网络
上铺天盖地的宣传中吸取“教训”,如“彭宇案”等等。
媒
体在宣传引导上有选择性的爆料“当雷锋会吃亏”的主题,
导致社会价值观的异变。
三、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
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学生群
体在淡化雷锋精神的大环境下,对于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显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或者嗤之以鼻。
调查建议:通过本次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的小范围关于雷锋精神的问卷调查,我们清楚了中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感意识淡薄的原因,
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的大力提倡。
政府宣传部门应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重申社会道德责任感问题,并应从中小学生抓起,大力弘扬社会好人好事,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建设,鼓励中小学生多做好人好事,并奖励“雷锋标兵”。
二、完善社会监督体制。
对于每一件好人好事,社会舆论都
应给予赞扬与肯定,媒体应有选择性的报导关于社会道德感的正面新闻,将矛头对准有居心的利用社会同情心的一类人,自下而上的发扬雷锋精神。
三、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
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每一名中小学生都有义务加强个人自身品德修养,发扬雷锋精神,做二十一世纪的四有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