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基本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教改学习材料之

《导学案的制定、运用和基本格式》

一、导学案的意义和作用:

导学案顾名释义是学生学习的方案,使学生全部课堂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方案,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指示着学习的路线、方向和基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必须按照导学案这一路线图去实践、去探究,完成学习的全过程。导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来,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简而言之,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二、导学案的制定和运用

1、导学案的制定和编写原则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教师制定“导学案”备课的基本模式:“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导学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既要涵盖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和指南针。所以,导学案要明确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

导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问题导学以“三线一面”的形式把三维目标贯穿起来。一是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思路导引。二是学法线。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从而作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这条线或简或繁,或明或暗。三是德育线。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情感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条线通过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德育能力面。

导学案编写的原则要体现以下五点:

(1)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学习中研究的内容;

(4)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5)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

2、导学案的运用

导学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教师在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拿到导学案后,便开始主动学习,这时导学案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使80%的学生能解决80%

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讨或探究。学生自觉地参与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要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指导他们学习。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按需索取,自由的完成学习任务。

导学案导学实施堂堂清,少留课后作业,学生再也不用为课后作业和加班加点犯愁作难。学生通过导学案进行必要的学习、探究、训练、检测和拓展,真正跳出题海。导学案既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案,又是期中期末的复习材料,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方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操作性极强的有效自主学习。

导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反馈展示—启发点拨—巩固训练。这样的引导是符合科学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的,自然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就能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仅可以摸清学习的规律,还可以有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教师上课前将“导学案”发至学生,上课时依据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课后收齐适度批阅。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在进行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对“导学案”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完善,在“导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成册,作为本备课组的教案,

每学期交教导处一份,以备检查和存档。在教材不改变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各年级各科教师每学期对用过的导学案进行修改完善,重复使用,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

三、导学案的基本格式

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学习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制定学习目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要学什么。目标不仅要具体,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课组)目标要求、章节(课例)预习提示和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要求来确定,而且要重点突出,明确学习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读得明白,弄得清楚本节课到底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2、学习重点难点

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本课学习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能做到课内明确任务,课后复习有方向,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3、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面对新知识或难点问题该怎么想、怎么做,总结出规律、指导出方法。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是“教会学生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