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应急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应急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灾难性事件作为突发性新闻,其社会关注度极高,也是各家媒体竞相报道的重点。灾难报道极易对受害人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二次伤害,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灾难新闻的报道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透过近期南方冻雨和98年特大洪水报道的对比即可看出媒体通过人文关怀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转变观念等多种措施,相信我国灾难报道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灾难灾难新闻人文关怀

[正文]

灾难是指由某种不可控制、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或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员财产损毁的现象。用“多灾多难”形容中国一点也不过分。笔者查到一个1993年的资料,“自1949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5”。灾难一直离我们很近。

如今灾难性事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报道中通常都会派出精兵强将,争分夺秒“抢新闻”。灾难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新闻体裁,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挑战:第一大挑战即信息高度“碎片化”,每个记者看到的都是自己眼前的一点东西,无法做持续的观察;更严重的挑战是记者面临的恶劣的工作环境;第三大挑战即灾难时期的宣传禁令比往日更多,宣传部门恨不得连下12道金牌,召回记者,此时的新闻报道有许多人为设置的禁区。所以说灾难报道非常不易,发出有深度、有内涵的灾难报道更加不易。

一、灾难新闻采写要求、报道方式的特殊性

灾难新闻具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灾难大多突如其来,需要记者呼之即来。其次,灾难新闻具有严肃性和客观性,灾难本身具有悲惨性,灾难新闻则应起到传播灾情、争取救援的重要作用,人命关天,必须客观、真实、准确,马虎不得。灾难新闻还有科学性的要求,灾难发生后,媒体必须通过报道澄清人们认识上的愚昧和麻痹,力戒迷信等非科学色彩,通过对专家的采

访,寻找灾难原因,警醒人们预防灾难的再次发生。

由于灾难事件的特殊性,决定了灾难新闻报道方式也具其特殊性。灾难性事件带给人们是悲痛、恐慌、焦虑、不安,而灾难新闻的任务是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唤起各方关注,尽量减轻灾害损失,并转变受众的消极情绪,使他们的悲痛得到抚慰,恐慌得到缓减。这就要求我们在灾难事件新闻报道中要“以人为本”,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维护被采访对象和受害者的尊严。从这一个角度上讲,灾难新闻的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有时甚至会改变事件的走向。对于灾难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以及图片的运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则是所有原则中的第一原则。

重视人文关怀是灾难报道的重中之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人为本”,简而言之就是要关注灾难事件中的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维护和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和尊严,从精神和心理层面将灾难对当事人的危害降到最低。灾难报道不仅是展示灾难,而是使报道影响人们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这些年,新闻媒体开始提出“以人为本”,其实这和西方媒体所提倡的“新闻人文主义关怀”是一个道理。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两个核心”,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此,灾难新闻采写中应强调“人文主义”关怀,强调对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平,维护每个人的尊严。

三、从西南冻雨报道和98年特大洪水报道对比看我国灾难报道变化

当代中国灾难报道经历了由“党本位”到“事本位”再到追求“以人为本”的过渡。

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以前的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笔者同意有关学者概括出的“党本位”的单向度闭合报道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出于维护新生政权的需要,加上“左”的思想影响和“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灾难新闻报道长期处于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状态。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着力强调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国

家调动人力物力抗震救灾+灾区群众不畏艰难与灾难斗争+英雄典型救灾成绩突出”是当时高度政治化的灾难报道的框架。

进入80年代,灾难新闻报道逐渐发生变化,由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曾经作为“禁区”“雷区”的灾难新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1998年长江流域在经历了冬春多雨和6月梅雨季节之后,7月下旬迎来了历史上少见的高强度“二度梅”,8月份,长江上游的强降雨进一步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长江水位迅速上涨,出现全流域洪水,九江等地多处决堤,中国大地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洪水考验。通过查阅当年新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抗洪抢险过程中,从中央媒体到各个地方,大家的视线集中在:1、此次洪水的严峻性;2、洪水带来的严重损失;3、各地干群和武警官兵鏖战洪水、死保家园的斗争。突出表现在给我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自然灾难面前,国家的迅速反应,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不畏困难的斗争精神。在全景式的报道洪灾和抗洪斗争基础上,灾后,大家才认真分析了98特大洪水形成的原因,冷静客观的认识到长江流域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乱砍滥伐、围湖造田、乱占河道带来的严重后果,充满思辨色彩,发人深省,令人震撼。灾难报道客观性加强;及时性增强;报道的深度和理性增强。但是,仍然没有冲破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守旧的新闻报道机制的制约,媒体面对灾难依然持谨慎保守的心态,满足于告知信息,对于生命的轻视和冷漠还相当明显,人文关怀还十分欠缺,导致报道模式化,报道视角、话语表达等方面的人性化操作空间还相当狭小。在此次报道中,各地媒体都没有将注意力集中于人民群众,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人民群众是如何抵抗,大家在灾后的生产生活如何恢复?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都很少提及。此时的新闻媒体并不能抓住群众,想群众之所想。

2003年我国SARS疫情早起“禁报迟报”的严重后果终于使党和政府觉醒,确立了及时公开报道疫情的全新机制。2003年以来,灾难新闻报道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党的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促使媒体的人本精神和报道的人文关怀不断加强。媒体不仅重视对在灾难本身的报道,重视对救灾工作的报道,而且在报道中充当了关怀者的角色,关注受灾者的困境及精神状态,将人文关怀贯穿在灾难新闻报道之中。尤其是汶川地震报道,把当代中国的灾难新闻报道推向新的历史高度。近年来,极端恶劣天气频频光顾我国,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