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服药时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服药时间

徐勇军药师

阿司匹林是一种古老的药物,源于柳树皮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早在2400年前柳树皮就用来治病,希波克拉底就用它来治头痛。1763年,在牛津大学的沃德姆学院,爱德华·斯通(Edward Stone)首次从柳树皮中发现了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水杨酸。1853年,化学家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格哈特(Charles Frédéric Gerhardt)将水杨酸钠以乙酰氯处理,首次合成出乙酰水杨酸。1897年,德国拜耳开始研究乙酰水杨酸的医疗用途,以代替高刺激性的水杨酸类药物。到1899年,拜耳以阿司匹林(Aspirin)为商标,将本品销售至全球。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机理为不可逆的抑制环氧合酶的合成,由于血小板内这些酶不可再合成,所以此抑制作用尤为显著。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常引起上、下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胃肠道和腹部疼痛。尽管有些肠溶片(enteric coating)在广告中宣称“不伤胃”(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所以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但研究表明肠溶片并未降低出血风险,因为阿司匹林吸收入血后迅速降解为代谢产物水杨酸,经血液循环仍可到达胃部黏膜。若该药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氯吡格雷或华法林联用,出血风险还会增加。

肠溶阿司匹林由于制剂的特殊性,为使药物快速到达肠道,减少在胃部停留时间,说明书标注“肠溶片应饭前用”,这似乎回答了“餐前vs.餐后”的用药问题,但有不少人仍疑惑“早晨vs.夜间”的服药问题。这都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背景知识

1、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其作用机制如下图。

2、阿司匹林肠溶片制剂特点

◆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迅速降解为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0-20分钟和0.3-2小时。

◆说明书: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普通片其吸收延迟3-6小时。

◆中国药典:肠溶型药物若在胃酸环境下释放的量小于10%,即符合“肠溶” 标准。

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

◆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在每天早晨6-9点;

◆往往在睡醒后的3小时,是个高风险时间段。

心脑血管事件高发原因

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规律的发生机制,多数报道认为与单纯时间因素无关,而与直立体位及晨起日常活动的开端有关。

◆晨起体位的改变刺激体内儿茶酚胺释放,刺激血小板膜上α受体引起了血小板的活化,α受体阻滞剂可抑制晨起血小板聚集率峰值。

◆晨起体位的改变使体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进而增强了血小板对诱导剂ADP的敏感性。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凝聚力存在近日节律(即清晨觉醒后数小时内血小板凝聚性的迅速升高现象),并且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抑制晨峰现象,可能与降低血小板对儿茶酚胺浓度变化的敏感性有关。

血小板活性的昼夜变化

研究表明:肾上腺素诱导的健康人群血小板聚集率存在24h节律变化,早晨6:00 起床后达到高峰,此后逐渐降低,夜间睡眠中达到低谷,其进一步证实了晨起直立位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