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浅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浅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浅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黄毓哲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一次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次是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完善经济体制和建设生态文明。

使我国社会经济真正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发展方式;转变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0-263-02作 者:江西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0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把握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实践的一个科学命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布置下,我国逐步完善和优化发展方式。

不断谱写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篇章。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适时转移工作重点,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我国开始走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轨道;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党中央提出了“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注重效益,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稳定增长”的战略,实行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产品质量,讲求产品适销对路,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经济发展方针;90年代中后期,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并要求企业要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耗能、低效益的状况;在本世纪初,在上世纪末引入“循环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初步确立了“3R”原则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地位,并对“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探索。

去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后,及时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方针,同时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关系我省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并明确了要“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打好攻坚战、持久战,务求取得更大成效”。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阐述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首先,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高能源消耗和高排放的方式,导致环境恶化,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带来了严重影响。

转变发展方式,包括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大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是质量效益需要。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但增长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

全面挖掘和发挥我国内需潜力,构建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结构调整需要。

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不均衡等原因,中国经济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劳动力过剩、产能过剩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性,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采取以下主要途径: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加大投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意识,加强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提倡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

当前,我国的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解决。

一方面,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加强教育培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支撑。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

中国经济转型的原因及作用
济结构的优化。
总结词
政府政策是引导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可以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案例概述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面之 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该地区通 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贸易,实 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VS
总结词
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引 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加工贸易,可以实现 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案例二: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案例
案例概述
技术创新的推动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工 艺、新材料等不断涌现,为经济转型 提供了技术支持。
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 量和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竞争的压力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要求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增强国际竞争 力。
跨国公司的竞争
跨国公司的进入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竞争压力,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提高自身实力 。
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转型是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自主创新 、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发展等方式,提高中国在全球 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02
经济转型的原因
资源瓶颈与环境压力
资源短缺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的需 求量大,但国内资源储备有限, 需要从国外进口。
环境恶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 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措施 保护环境。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经济转型可以促进产业结构、需求结 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优化,提高经 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当前,中国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十分迫切。

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适应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这是指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也就是从过去的量变推动发展,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并重。

在新常态下,中国必须加强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资源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等进程的加速,我国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已经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3.国际环境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数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国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推动进一步开放,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1.加强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更多优质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投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节能减排社会,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全民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普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要深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结合我的家乡经济发展变化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05
结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家乡的意义
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 ,推动家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 善家乡人民的生活质量。
推动社会进步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满足市场需 求。
经济发展变化的途径
要点一
技术创新
要点二
品牌建设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提 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形 象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使家乡经济更具竞争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家乡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 路,有助于推动家乡经济的长期发展。
02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局限性
资源依赖型经济
01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通常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过度消耗和利
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与污染
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加强,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得到了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 也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一些问 题,如对资源过度依赖、环境污染等 ,家乡的未来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经济 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绿 色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形势与政策——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

形势与政策——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基本涵义经济发展方针,是指由政党和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

它是经济路线的贯彻落实,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有时战略和方针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称其为战略方针。

方针与路线、政策相联结,战略和策略相对应。

(一)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1、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

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从国际收支角度解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从国际收支角度解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GD 两 位 数 左 右 的增 速 、 额 的外 汇储 备 、 际收 支 连 年 P 巨 国
顺 差 , 为 一 个 曾经 饱 受 资 金 短 缺 困 扰 的 发 展 中 国 家 , 样 作 这 的经 济 发 展 基 本 面 使 我 们 倍 感 惊 喜 。这 是 中 国实施 改 革 开放
政 策 , 行 出 口导 向 型 经 济 发展 战 略 的结 果 。 然 而 经 过 三 十 实

中 国 国 际收 支 的现 状
增 加 巨大 ,9 3 逆 差 1. 亿 美 元 ,0 1 达 到 12 美 元 , 19 年 28 4 20 年 9亿 随 后 逐 渐 减 少 , 2 0 年 开 始 收 益 项 下 转 为 顺 差 。经 常 转 移 从 05 项 下 顺 差 。 由 于 贸 易 规模 巨 大 , 务 和 收 益 账 户 的 逆 差 不 足 服
国 际 收 支 的 特 点 和 结 构 , 以更 加 深刻 地 看 出 , 国 经济 发 展 方 式 和 战 略 转 变 的必 要 性 和 紧迫 性 。 可 中
【 关键词】中国; 国际收支 ; 外汇储备 ; 经济发展 战略; 转变 【 中图分 类号】 1 F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0 2 7 0 (0 90 — 0 5 0 1 0 - 4 82 0 )1 0 2 — 3
的可持续性如何?

费、 咨询 等 方 面 逆 差 。运 输 、 游 和 其 他 商 业 服 务 等 传 统 服务 旅 项 目占服 务 贸 易 一 半 以 上 , 融 、 险 、 询 、 金 保 咨 计算 机 信 息 服
务 等 占 比很 小 。 收 益 项 下 大 部 分 年 头 表 现 为 逆 差 , 逆 差 额 且
是 , 际 收 支 “ 顺 差 ” 表 现 的 中 国 经 济 的外 部 不 平 衡 , 国 双 所 实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形势政策论文——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外贸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中国需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适应新形势和新机遇,保持持续、稳定和高质量的发展。

首先,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中国应对全球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国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一直依赖低价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全球经济新形势的要求。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转型的压力。

其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可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产品结构的变化,更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中国可以推动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这也有助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可以扩大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传统的外贸模式主要依赖于大量的出口,过度依赖外需市场。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中国可以通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更好地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定位,还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面对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推动转型。

首先,中国需要通过加大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要加强产业转型支持政策,引导企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企业出口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外贸发展形势的研究和预测,及时调整政策,提前应对风险和挑战。

总之,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必要性:随着“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挑战的日益艰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也与日俱增。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

主要方向: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学者们则分别提出优化和升级之道。

1.需求结构方面。

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关键在于启动和扩大内需,立足于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2.产业结构方面。

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要素投入结构方面。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着力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体制,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国内外结构方面。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起“精益型”对外开放模式,须做到“五个适当控制和提升”。

5.城乡结构方面。

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关系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差距过大的格局,转变为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6.区域结构方面。

促进区域发展,由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发展差距过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转变为特色优势明显、经济社会比较均衡、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新格局。

7.收入分配结构方面。

调整分配结构,在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上,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在个人收入分配中,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形势政策课论文

形势政策课论文

《形势政策课论文》——关于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原因及方法关于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原因及方法摘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从原有的粗放、高耗能等方式向低能耗、创新性方式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行为的变革,也一场思想认识的革命,转变发展方式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还较多,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差距较大,这就迫切需要我国对经济进行一次改革,对经济方式进行转变。

因此,统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并从上而下进行国家经济方式转变尤为重要。

关键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经济方式转变一般指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使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

质量型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但也具有一些基本特征:(1)经济增长效率高,主要表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高;(2)国际竞争力强,主要表现为产品及服务的质量高而成本低;(3)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低于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程度小;(4)环境污染程度低,即经济增长过程的环境污染面小和污染率低。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情况严重从投资上看,长期的粗放经营重视外延扩张拼资源,忽视科技的内涵深化。

一方面,生产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合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简单而粗糙的劳动操作,致使过度耗用有限的环境资源,生产过程中过多有用资源未经充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效益而形成了发展的刚性约束。

2009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08年的8.4%提升至9.9%,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0亿吨标准煤,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0.4%,居世界第2位。

另一方面,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传统的经济组织模式将会从根本上影响我国的环境与自然资源。

新常态下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新常态下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新常态下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要在新常态下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成为了当下最为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主要阐述新常态下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新常态下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态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国内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从而难以继续依赖投资和出口扩大内需,经济发展的基础发生了改变。

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1、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升级新常态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是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方式。

这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创业创新,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2、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体制机制的改革方面加强创新。

改革财税体制,优化金融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社会资本投资。

改革实行权责分明、权利清晰、权力有限、责任逐级落实的工作机制。

同时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调控,减少地方政府的垂直管理和过度干预,使经济运行更加有效。

3、促进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形成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共赢模式是实现新常态下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吸引外资、增加出口,提高我国产业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如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和创新投资方式成为实现新常态下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1、加强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是实现新常态下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途径选择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途径选择


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 的必要性分析
党 的十七 大报告 指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 是在探索 和把握 我国经济发展规律 的基础上提 出的重要方针 , 也是从 当前 我 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发提m的重大战略。” 笔者认为 ,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上升到战略高度 , 把 是对发展和建设 中国特色社
大庆可持续发展研 究 ・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途径选择
关 鸿 军 ‘
( 医大 大 庆校 区 , 龙 江 大 庆 1 3 1 ) 哈 黑 6 3 9
[ 摘
要] 党的十七 大报告 指 出: 实现 未来经济发展 目标 , “ 关键要在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 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
会 主 义的 科 学 认 识 , 深 入 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基 本 点 之 一 , 有 极 强 的现 实性 和 针 对 性 。 是 具
第一 , 加快转 变经 济发展 方式是我 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 的必 然选择 。改革 开放新时期 3 O年来 , 国 我 参与世界经济的深度 和广度不 断加 深和扩展 , 我圉经济运行和世界经济运行的交融密度 不断增 强。特别是加人世界贸易组 织 以来 , 我国站在 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 中国市场 已成 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既面临着充分利用 国 际市场 资金 、 技术 、 能源 、 人才加快 发展的新机遇 , 也面临着贸易摩擦加 剧 、 金融安 全风 险加 深 、 宏观调控难度加 大等方面 的 新挑战 。 日趋激烈 的综合 力较 【 , 在 { 我们既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 和科技竞争 中还 占优势 的压力 , 面临着发展 中国家 j 也
党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 目标 , “ 关键要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 、 善社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制方 面取 完 得 重大进展 。” 变经 济发展方式 问题 , 转 是对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问题在理论认识上 的深化和提升 , 这是我 周在长期展 战略 方 面具有深远意义 的重大转变 , 显示 中国将走 出一条新型发展道路 的理性思考和政治决心 。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讲义教材

形势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讲义教材
形势与政策课
战略抉择: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潘金刚
2020/10/23
一、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 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 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 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 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 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 计算经济增长的速的必由之路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水 平(5400美元)在2011年排在世界第87位。我们 离世界经济大国尤其是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很长 一段路要走。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成为经 济大国,更无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在这方面, 英国、美国所走过的路,值得我们深思,其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
2020/10/23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出口之路越来越艰辛。 2012年3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反 补贴的初裁结果,税率为2.9%至4.73%;5月 又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 裁结果,税率达31.14%至249.96%。7月, 德国企业SolarWorld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 ,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共 有25家欧盟企业上诉要求对中国太阳能产品 进行调查。欧盟很可能参照美国的裁决做出 对中国不利的结果。
2020/10/23
2012年11月美国失业率为7.9%,高于10月份的7.8% ,这还是2009年3月份以来,连续两个月低于8%。 欧元区2012年10月份失业率升至11.7%的记录新高 ,而欧盟失业率也触及10.7%的记录新高。

如何理解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如何理解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如何理解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现状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宣传好、实践好有着良好的指导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世界经济格局快速调整,技术创新一日千里,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物价的上涨,股票的大跌,雷曼的破产,通用的合并,以前的公司巨头恍惚在一夕之间就破产或是兼并。

忽然间在感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以后的事情呢。

现在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以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为代价,经济发展的快,资源也就消耗的快,环境也就污染的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三个转变、两个重点。

三个转变:1、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两个重点。

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由经济大国发展为经济强国,进一步积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引导创新技术产业化大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推动国民经济不断优化升级,才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关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在1995年中国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是为什么这么长的时间却还没有转变呢?因为中国的国情还是适应社会的发展,还没有到不得不转变的地步。

但是发展到今天,中国要想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获得稳固的地位,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重要的一步骤,只有把这些工作完成了,我们的经济发展的基础才算夯实了。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必要性:(一)我国经济发展中有许多偏向是需要纠正的。

1)我国现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侧重注重财富的创造忽视了财富的再分配。

国民成为改革成本的长期承担者,使我国国内市场迟迟不能够建立起来,不得不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并因此留下内需不振、经济失衡、社会矛盾激化等种种后遗症。

2)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只是注重政府的主导。

这种模式导致了国家财政投资的低风险性无形中对民间资本形成了挤出效应;另外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或援助私人企业加重资本市场和纳税人的负担,妨碍私人企业的活动,在总体上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

(二)我们的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有3个特点:1)靠便宜。

劳动力便宜,资源环境便宜。

环境污染没有反映环境的完全成本,让社会承担,留下很多的隐患;劳动力成本低,意味着劳动素质低下,工资不高,长期以往经济危机就发生了。

2)处于产业的低端。

由于劳动力低廉导致加工制造成本低,从而利润也低,这就是处于产业低端的结果。

3)过渡依赖外需。

就中国来说,不仅要重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还要重视省与省之间的贸易,因为这能够创造出大量的经济机会。

(三)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人家变你不能不变的问题。

全球经济连成一体,国外市场有变化中国也得根据这种变化而变化、而调整。

中国不应放弃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但应提高制造的档次。

(四)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穷国是没有外交的,中国现在在国际上有地位了,有影响了,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我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方式探析——基于国际分工视角

我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及方式探析——基于国际分工视角
发 展 必 须 突破 内 外部 失 衡 问题 , 建 内外 部 均 衡 , 保 经 济 社 会 的 构 确
处 于 价 值链 的下 游 。杨 国 亮 等认 为 , 过价 值 链 的 解 构 , 国公 司 通 跨
可 以只 控 制那 些具 有 战 略 意 义 的 、 造 利 润 多 的环 节 , 在 这 些 环 创 并
持 续 、 康 和合 理 发 展 。“ 二 五 ” 划 指 出 ,十 二 五” 健 十 规 “ 时期 , 全 面 是
建 设小 康 社 会 的关 键 时 期 , 深 化改 革 开 放 、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是 加
式 的攻 坚 时 期 。加 快 转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是 我 国经 济 社 会 领 域 的 一 场 深刻 变 革 , 必须 贯 穿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全 过 程 和 各 领 域 , 高 发 展 的 提
国 际分 工 的演 进 ,0世 纪 8 2 0年代 中 期 以后 , 国际 分 工 趋 势 出 现 了 新 变 化 , 价 值 链 ” 的分 工 成 为 国 际 分 工 的 新 特 征 。经 济 全 球 化 “ 式
2 1 年 我 国国 民生 产 总值 ( D ) 9 93亿 元 , 举 超 越 日本 成 0O G P 378 一
和 制度 创 新 为 主 , 面向 国 内市 场 的经 济 分 工 , 最后 实现 经济持 续 、 稳 发展 。 平
工 的 演进 , 求 和 供 给 是 分 工 扩 大 市 场 规 模 的两 个 侧 面 。 当一 个 需
国 家 或 者 地 区 市 场 范 围很 小 的 时 候 , 有 足 够 的 经 济 激励 来促 进 没
需 严 重不 足 , 费 对经 济 贡 献 率 极 低 , 济 发 展 主 要 靠 投 资 和 对 外 消 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品质量。
品牌建设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 值和市场影响力。
多元化发展
通过拓展产品线和市场覆盖面 ,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 的抗风险能力。
国际化战略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学 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
中国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05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政策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和地区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高产 业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企业结构调整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 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市场机制
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推 动企业和地区自主进行经济结 构调整。
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 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效益,推动经济 长期稳定发展。
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 升级、技术进步和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方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式
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培育创新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创新人才队伍,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 供人才保障。
营造创新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 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对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资 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 补贴、税收优惠、政府 采购等措施,鼓励企业 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循 环利用工作。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才智/299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李灿然 河南省驻马店市板桥水库管理局 河南驻马店 463000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形势的新变化、时代的新呼唤、人民的新期待,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

笔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必要十八大政治报告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本文试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中,还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采取有力措施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这应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基础与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很值得我们的注意:一是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指明了方向。

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二是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现实告诉我们,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必须坚持“两优先一为主”的方针,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及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一定要在推进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上着力。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通常我们所说的经济发展,指的是一个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积极走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过程,它包括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福利提高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而经济发展方式则是指通过整体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或模式,既包括数量型的方式,也包括质量型的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既拓展了质量好的内容,更指明了求质量好的价值指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规模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连年高速提升。

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等低级的方式来实现的。

因为存在着各种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得到有效的转变。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依据该指导思想,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得到合理的转变。

一、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成绩,经济发展规模有了超过10倍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高速增长。

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高资本的传统方式换来的。

目前存在的由这些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引起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已威胁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如:经济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一直困扰我国的难以解决的就业矛盾、能源和资源短缺、贫富分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等。

我国的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

由现行的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包括产业内部结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合理,还包括地域结构、城市乡村结构、企业中间的组织生产结构、商品结构、分配结构等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另外,我们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已经由来已久,改革呼声也很久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再就是传统的低端产业、高污染高投入产业依然是主流,第三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远远地落后。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进入新世纪后,产品结构、供需结构有所改善,新的经济发展势头开始涌现。

但还是存在不少不合理的部分。

在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发展,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毫无意义的增长。

第一产业中,农业基础相当不足,设备、技术落后制约了该产业自身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并没有落到实处,增收困难。

服务业对我国国民收入的贡献仅有三成以下,还没有赶上落后国家的五
成水平,发达国家则是六、七成。

由此看来,
第三产业落后,就会影响整个国家所有产业的连接性运作,供应链是脱节的,每个环节落后一步,最后生产效率势必会低下,进而影响各个产业的更新换代、分工协作的协调进行,最后就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

第二产业虽然相对实力雄厚,但仍然是粗放的发展方式,对国外的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创新的科技。

投资与消费需求失衡。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力量,一靠投资、二靠消费、三靠出口。

但是三者必须维持有合理的最佳比例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进步。

比如在 2006 年到 2009 年间的投资率是:百分之四十三、百分之四十五、百分之四十八、百分之五十二,虽然经济在增长,可消费并没能跟上。

这样的不可持续的高速增长我们并不能称之为平衡与和谐。

我国资源利用率低,高消耗、高污染。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生产固定单位的钢铁、水泥、矿产等所需要消耗的资源均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两成到五成,有的还是美国、德国、日本的近十倍。

我们国家的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各国平均水平的 25%,而且水资源并非是按照我们所期望的合理分布的,我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普遍有浪费严重,不重复利用的问题。

我们这种资源投入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超过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这是必须要克制的硬性制约。

伴随着没有效率的一味投入资源以及对高速增长的追求,相应地就出现了重污染、高排放。

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受污染的水资源就是那些西方国家的五倍固废则是平均水平的十倍。

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83%,积累率接近40%形成了庞大的国民经济总量,2008 年国内生产总值 300670 亿元,跃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国民收入也达到2360 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过于追求经济的速度,产生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社会环境不和谐因素,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国2020年要实现人均 GDP 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

但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国际先进发展水平相比,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加快现代化进程,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经济的迅速企稳与成长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与此同时,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

中国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是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是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发展;是三次产业不协调的发展;是处在国际产业分工低端中的发展。

而随着土地、能源、人工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们原来所依赖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实已经走到了尽头。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看,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排在全球第三位,但人均水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60%;我们的淡水资源总量排在全球第六位,但人均水平已降到全球人均水平的25%左右;我国的耕地
资源总量排在全球第四位,但人均水平已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40%以下。

按照原来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要逐步实现小康,到2050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现在我们正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迈进,然后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不能重复原有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到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上去,而我们今后几年恰恰是这种路径转换的开端。

所以我们说,提出转变发展方式,正是我们国家处在关键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中国发展的意义,可以说在今后几十年才会非常清晰地表现出来。

现在不转,我们很可能陷入许多国家以前走过的路子,就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停滞了。

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经迫在眉睫,无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层面还是在微观经济层面,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都已经进入加速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在以下几个结构上加大调整的力度。

一是要调整需求结构,也就是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局面,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重点是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使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
平有一个较快的增加,从而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或供给结构,我们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局面,要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调整要素结构,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局面,着力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核心问题。

四是城乡经济的调整,我们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按照建立六个方面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包括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等。

五是区域结构的调整,我们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