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10章 神经系统生理

合集下载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生理学(第9版)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 和情绪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学习要点
掌握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2.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自主神经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广泛,其作 用:环境急剧变化时,动员机 体许多器官的潜在能力以适应 环境的急变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局限,其 作用:保护机体、休整恢复、 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及加强排 泄和生殖功能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3. 生物节律 视交叉上核可能控制日周期 视觉→视网膜-视交叉上核传导束→视交叉上核→体内日周期节律与昼夜节律同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四)边缘系统其它结构和新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边缘系统 (1)构成
边缘叶和大脑皮质的岛叶、颞极、眶回, 以及皮质下的杏仁核、隔区、下丘脑、背侧 丘脑前核等结构组成 (2)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复杂,不同核 团、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生理学(第9版)
(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3. 作用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交感神经→有孕子宫平滑肌(α1)收缩 →未孕的(β2)舒张
4. 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和生理意义不同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生理学(第9版)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神经系统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递质2、受体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传入性侧支抑制6、回返性抑制7、特异性投射系统8、非特异性投射系统9、牵涉痛10、运动单位11、脊休克12、牵张反射13、去大脑僵直14、后发放二、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和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等特征.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和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Na+内流K+外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和.7、突触抑制可分为和两类。

除了突触抑制外,还有。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和递质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和两大类.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非特导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10、内脏痛的定位,还往往发生。

11、牵张反射有和两种类型.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和。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

此僵直属于丁僵直.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和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脊髓小脑的功能是,皮层小脑的功能是。

15、自主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17、下丘脑是较高级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和等过程。

18、学习的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9、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与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条件反射的建立,实质上就是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的过程。

20、人类大脑皮层活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语言和抽象思维机能;人和动物共有的系统的是,人类特有的系统是有。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一.名词解释:1 神经元2 突触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 神经递质6 胆碱能神经纤维 7反射 8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9 胆碱能受体10肾上腺素能受体 11特异性投射系统 1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3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14 皮肤痛 15 内脏痛 16 牵涉痛17 运动单位 18 脊休克 19 牵张反射 20 肌紧张 21 腱反射22 锥体系 23 锥体外系 24 条件反射 25 非条件反射 26 第一信号系统27 第二信号系统 28 大脑皮层的语言优势半球 29 脑电图 30波阻断31 慢波睡眠 32 快波睡眠二.填空题:1 神经纤维的功能在于————————。

2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和————。

3 经典的突触指————、————和————。

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和————。

5 突触后电位包括————和————两种,其意义是产生——和——。

6 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

7 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和————,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主要包括————。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其中————类递质又包括————、————和————。

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其中——型受体又分成————和————受体亚型。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两种受体均又可分别分成————、————和————、————受体亚型。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和————————。

突触(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是————、————、————、————、————和——————————————。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则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经—————————系统上传,广泛到达————,维持其产生————。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

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

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

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

机能意义:促进神经元同步化活动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1.神经递质
1904年,伊利奥特(T. R.Elliott)提出: “冲动传到交感神经末梢,可能是从那里释 放肾上腺素再作用到效应器细胞”
(1)递质的鉴定
①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 ②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冲动抵达时,释放 入突触间隙
③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发挥作用
(二)反射的中枢控制 单突触反射
举例:唯一的腱反射
多突触反射
举例:体内大部分反射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单线式联系 2.辐射和聚合式联系 3.连锁式和环式联系
辐散式
聚合式
环路式

+
环式联系:可引起正反馈(使兴奋增强或延续 )或负反馈(使活动及时终止) 在环式联系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通路上冲动 发放仍能继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 “后发放”
(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单向传递
中枢延搁 兴奋的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 后发放
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中枢抑制 根据产生
部位不同
{ 突触前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
{ 突触前易化(发生在突触前膜)
突触后易化(发生在突触后膜)
突触后抑制(发生在突触后膜)
中枢易化 根据产生
部位不同
(1)受体的亚型
(2)突触前受体
(3)受体的作用机制
3.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神经元:以ACh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在外周神经包括所有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所有 副交感世后纤维、少部分交感节后纤维及支配骨骼 肌的运动神经
外周的胆碱能纤维
交感 神经
汗腺、骨骼肌血管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一填空题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

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

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

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

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

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生理

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生理

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 自主神经节神经元兴奋
尿肌、虹膜环行肌收缩,
消化腺、汗腺分泌↑,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支持作用 2.绝缘和屏障作用 3.修复和再生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维持细胞外液适当的 K+浓度 6.免疫应答作用 7.参与神经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结构基础—— 突触: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 接头: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相接触的部位
二 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1.概念: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特 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 使其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2.递质的鉴定
鉴定:5 个条件
2. 调质的概念:
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而是 增强或削弱递质的信息传递效应,这类对递质 信息传递起调节作用的物质 3. Dale原则与递质的共存
2. 兴奋传递过程(电-化学-电信号)
接头前膜去极化→ 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开放 → Ca2+内流→ 出胞的方式释放Ach → Ach与接头后膜 (终板膜)上的N2型胆碱能受体结合 → 终板膜上Na+、 K+(以Na+为主)通道开放 → Na+内流>K+外流 → 终 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 →终板电 位总和 → 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Ach发挥作用后 被接头间隙中的胆碱脂酶分解失活。
强刺激尾部后,再用弱刺激喷水管皮肤→缩腮反应明显增强。
(3)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D)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

中枢传导通路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感觉 信号经过多级神经元传递 和处理,形成特定的感觉 体验。
传出神经纤维
将中枢处理后的指令传回 效应器,产生相应的动作 或反应。
9
感觉中枢与感觉整合
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是感觉的高级中枢,对 感觉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
感觉整合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不同感觉信 息相互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
失语症、失认症、失用症等
21
情绪与情感
情绪的生理基础
基本情绪
情感的种类
情感障碍
情绪中枢、情绪外周神 经环路
2024/1/28
快乐、愤怒、悲伤、恐 惧等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等
情感淡漠、情感高涨、 焦虑障碍等
22
06
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可塑性
2024/1/28
23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2024/1/28
神经递质与受体
自主神经系统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通过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 素等)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实现信号的传递和放大。这些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种类和分布决 定了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性。
18
05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2024/1/28
19
学习与记忆
01
02
03
04
学习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可塑性、突触传递可塑 性
位于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 的神经元,它们的轴突构成运动 神经纤维,末梢形成运动终板支 配骨骼肌。
12
运动传导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
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及 其轴突,下达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下运动神经元
指脊髓前角的运动细胞及其轴突,它 们接受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其轴突 组成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和周围神经 到达所支配的肌肉。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面的感觉体验。
可塑性
感觉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即在外界环境和经验的影响下
,能够发生适应性改变。
03
运动神经系统
运动单位与运动神经元
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核内的神经元,其轴突构成运动神经纤维,末梢 形成运动终板支配骨骼肌。
《生理学》第十章神 经系统的功能
目录
• 神经系统概述 • 感觉神经系统 • 运动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 • 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01
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01
02
03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 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 种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负责将信息从感受器传递 到中枢和从中枢传递到效 应器。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吸收等代谢过程,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行为稳态的维持
03
神经系统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控制学习、记忆、情感、行为
等高级功能,使机体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06
神经系统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的神经基础
神经元和突触
行为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网络,实 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神经递质和受体
种改变称为神经可塑性。
02
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
工作记忆主要依赖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而长时记忆则与海马体和大脑
皮层多个区域有关。
03
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记忆的编码是指将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存储涉及神经网络结构

神经9-生理学课件

神经9-生理学课件
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 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
突触小泡中兴奋性递质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主) K+通透性↑
Na+内流、 K+外流 去极化
EPSP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 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 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 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
NE--------使输精管平滑肌收缩
神经肽Y (NPY)---不能直接收缩输精管,但可抑制 突触前NE的释放量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4)神经调质的概念 神经调质的作用是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调节
和改变原有的突触传递效能,并不直接引起突触 后电位。
神经肽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中枢主要的神经递质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① 传入侧支性抑制(afferent collateral inhibition)
传入纤维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 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性递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后者常为功能相 反的中枢,故又称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
AB
A
B
生理教研室 lixu
机制生:理学课件先刺激轴B
轴B兴奋释放递质(GABA)
轴A部分去极化
B
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A
B
A
轴A产生AP幅度↓
A
轴A Ca2+内流量↓
轴A释放递质量↓ 胞EPSP幅度↓
特征:是去极化抑制。
胞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 = 胞抑制

生理学第十章

生理学第十章

(1)突触结构:
①突触前膜—内有
囊泡,里面有递质。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膜—
膜上有受体
(2)突触传递的过程 (电-化学-电的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 膜去极化 前膜的电压门控式 Ca2+通道打开胞外Ca2+进入突触 前膜神经递质释放递质在突 触间隙内扩散与后膜上的特异 受体结合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 开放某些离子进入胞内 突触 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 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 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 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 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 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 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 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4、神经对效应组织的营养性作用
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由N元合成,通过轴浆运输,在末梢经常性释 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 内在代谢活动。
如:切断运动N→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 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将N缝合,经N再生→ 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 恢复。 持续用局部麻醉药阻断AP传导,并不能使所支配 的肌肉发生内在的代谢改变。
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中脑边缘系统。
5-HT
5-HT1 ↓cAMP 5-HT2 ↑IP3/DG -HT3-7
↑K+ ↓K+ ↑Na+等
中缝核内及上行投射到 纹状体、下丘脑等以及 下行到脊髓背角、侧角、 前角。
1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末梢释放递质ACh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
4 神经肽及其受体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

苏州大学生理学题库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

生理学各章作业习题、讨论习题和思考题总汇王国卿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一.名词解释:1 神经元2 突触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5 神经递质6 胆碱能神经纤维7反射8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9 胆碱能受体10肾上腺素能受体11特异性投射系统12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13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14 皮肤痛15 内脏痛16 牵涉痛17 运动单位18 脊休克19 牵张反射20 肌紧张21 腱反射22 锥体系23 锥体外系24 条件反射25 非条件反射26 第一信号系统27 第二信号系统28 大脑皮层的语言优势半球29 脑电图30 波阻断31 慢波睡眠32 快波睡眠二.填空题:1 神经纤维的功能在于————————。

2 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和————。

3 经典的突触指————、————和————。

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是————、————、————和————。

5 突触后电位包括————和————两种,其意义是产生——和——。

6 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

7 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和————,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主要包括————。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和————,其中————类递质又包括————、————和————。

胆碱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其中——型受体又分成————和————受体亚型。

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分为————和————,阻断剂分别为————和————,两种受体均又可分别分成————、————和————、————受体亚型。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和————————。

突触(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是————、————、————、————、————和——————————————。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则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经—————————系统上传,广泛到达————,维持其产生————。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生理学基础第十章 神经系统

减弱-反射弧损伤
增强-高位脑病变
精选ppt
28
(2)腱反射 快速牵拉发生的牵张反射 减弱-反射弧损伤 增强-高位中枢病变 2、牵张反射的过程 感受器(肌梭内的螺旋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骨骼肌)
(二)脊休克 当动物的脊髓于高位脑中枢之间突然切断后,断面以下的
激。
(二)皮肤痛觉 快痛:刺痛 慢痛:烧灼痛
精选ppt
26
(三)内脏痛觉与牵涉痛 内脏痛:内脏受到刺激引起的疼痛。 刺激:牵拉、痉挛、缺血、炎症 特点:发生缓慢,定位不准确,伴其他症状。 牵涉痛:内脏病变时,引起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
过敏。 特点:定位明确,先于内脏出现
精选ppt
27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任何躯体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

本中枢(脊髓)前脚运动神经元发出传出冲动,引起骨骼
肌兴奋和收缩。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的引 起该肌肉收缩。
1.牵张反射的类型
(1)肌紧张 缓慢持续的牵张反射 维持姿势
43
四、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二)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做梦)交替出现
精选ppt
4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45
精选ppt
23
精选ppt
24
(三)嗅觉和味觉区
嗅觉投射到边缘叶;味觉投射中央后回下侧
(四)本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本体感觉:肌肉及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生理学 PHYSIOLOGY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Neuron &
Nerve fiber
(一)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胞体Soma: 突起Cytoplasic process: 树突(Dendrite) 轴突(Axon)
1.结构特点: (1)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2) 两个神经元间紧密接触部位膜间距仅为2-3nm; (3)突触前、后膜之分,为双向传递; (4) 电阻低,传递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 2.功能意义: 使许多神经元产生同步性放电或 同步性活动。
(三)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
(3) 胆碱能受体:
A.胆碱能受体分类:N、M两类受体
M受体:即毒蕈碱受体 Muscarinic receptor M受体又分为M1、M2、M3、M4、M5等亚型。
分布: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汗腺腺细胞膜上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效应: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
如心脏活动的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平滑肌收缩、
(3)肾上腺能受体分类及阻断剂。
(4) 肾上腺能受体的分布。 (5)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后的效应。
第三节
神经反射
Nervous Reflex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的概念: 2.Reflex的分类:
(Reflex & Reflex arc)
(一)反射的概念和分类
1)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 2)条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第1~3节)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第1~3节)
2. 神经纤维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类型 3.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功能
4. 多巴胺及其受体;5-羟色胺及其受体;组胺及其受体
5. 主要神经肽的种类、受体和主要生理作用;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6. 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的主要作用
7.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大脑皮层运动传出通路,基底神经节的纤维联系
非定向突触的结构模式图
生理学(第9版)
3. 影响定向突触传递的因素、环节
(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Ca2+内流的重要作用、神经毒素影响突触传递的机制
(2)影响递质清除的因素 (3)影响突触后膜反应性的因素:受体的上调与下调
4. 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传递在突触后膜引起的去极化突触后电位称为兴奋 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机制:兴奋性递质且Na+内流大于K+外流,发生净内向电流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相应受体,使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
与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突触 使细胞膜面积大幅扩展,提高了神经元信息接收的范围 和敏感性 树突棘在数量和形态上都具有易变性 是脑功能可塑性的基础 与智力的发育有关 大脑皮层锥体细胞顶树突上的树突棘示意图
生理学(第9版)
2. 神经元的主要功能

接受、整合、传导和传递信息
胞体和树突:主要负责接受和整合信息
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作者 : 王继江 单位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生理学(第9版)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
(1)神经元的概念:神经元是一类为执行多样化调节功能而在形态和功能上高度分化的特殊细胞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第4~6节)

生理学(第9版)
(四)学习和记忆的机制
1. 参与学习和记忆的脑区
➢ 大脑皮层联络区、海马及其邻近结构、杏仁核、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等
2. 突触的可塑性
➢ 突触易化、突触压抑、强直后增强、增高等 ➢ 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压抑(LTD)
3. 脑内蛋白质和递质的合成
➢ 蛋白质合成与长时程记忆有关 ➢ 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儿茶酚胺、γ-氨基丁酸、血管升压素等可加强记忆
生理学(第9版)
3. 性行为 ➢ 由多级中枢参与控制 ➢ 脊髓:勃起反射基本中枢 ➢ 刺激下丘脑内侧视前区→雌、雄动物出现性行为 ➢ 损毁内侧视前区→对异性冷漠、性行为丧失 ➢ 边缘系统:较高级中枢(海马、膈区、杏仁核) • 杏仁外侧核、基底外侧核→抑制性行为 • 杏仁内侧核→兴奋性行为 ➢ 大脑皮质:人类起主导作用
生理学(第9版)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 生物节律 视交叉上核可能控制日周期 视觉→视网膜-视交叉上核传导束→视交叉上核→体内日周期节律与昼夜节律同步
生理学(第9版)
(四)边缘系统其它结构和新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 边缘系统 (1)构成
边缘叶和大脑皮质的岛叶、颞极、眶回, 以及皮质下的杏仁核、隔区、下丘脑、背侧 丘脑前核等结构组成 (2)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复杂,不同核 团、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第五节 脑电活动及睡眠与觉醒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 和情绪的调节
作者 : 闫剑群 孟凯
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生理学(第9版)
学习要点
掌握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特征 2.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课程中心+西综考研)含答案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课程中心+西综考研)含答案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单选][D]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大脑
[D]中脑
[E]下丘脑
[单选][B]
基本生命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大脑
[D]中脑
[E]下丘脑
[单选][E]
幼儿脑电波是
[A]θ波
[B]α波
[C]β波
[D]γ波
[E]δ波
[单选][E]
男,45岁,右利手。因头痛和言语障碍6月余就诊。头颅MRI显示左侧中央前回底部前方有占位性病变,脑膜瘤可能性大。该患者的言语障碍最可能是
[A]失写
[B]失读
[C]感觉性失语
[D]传导性失语
[E]运动性失语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缺氧对轴浆运输无影响E狂犬病病毒可以轴浆运输方式从外周转运至中枢
7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A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B突触后膜对Ca2+、K+通透性增大C突触后膜去极化
D突触后膜出现超极化E突触后膜出现复极化
8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增加所致?
A.Na+、Cl-、K+,尤其是K+B.Ca2+、K+、Cl-,尤其是Ca2+
A结构的完整性B功能的完整性C单向传导D相对不疲劳性E绝缘性
2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哪种离子的作用?A.Cl-B.Ca2+C.Mg2+D.Na+E.K+
3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生理学》第十章

《生理学》第十章

3)5-羟色胺
5-羟色胺能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中缝核内,其主要功能
是调节痛觉、精神情绪、睡眠、体温、垂体内分泌等功能活动。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一)神经递质 2.中枢神经递质
(3)氨基酸类 谷氨酸、门冬氨酸、γ-氨基丁酸 和甘氨酸可作为神经递质。前两种为 兴奋性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广 泛,尤以大脑皮质和脊髓背侧部等处 含量较高;后两种为抑制性递质,主 要分布在脊髓和脑干中。
特定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与递质结合的受体一般位于细胞膜上,称为膜受体。下面主要介 绍与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类递质有关的受体。
1.胆碱能受体
(1)毒蕈碱型受体 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简称M受体)存在于副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少数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它在中枢的分布极为广泛,脊髓、 脑干网状结构、丘脑、纹状体、边缘系统等处都有乙酰 胆碱递质及受体。乙酰胆碱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神经递质, 几乎参与了神经系统所有的功能活动,包括感觉与运动、 学习与记忆、觉醒与睡眠、内脏活动及情绪等多方面的 调节活动。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第 17 页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第一节 神经元和突触
第 19 页
某些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调节腺 垂体活动的多肽类神经激素,也起着神经 递质的作用,包括速激肽、阿片肽、下丘 脑调节肽、神经垂体肽和脑肠肽等。
(4)肽类
三、神经递质和受体
第 20 页
(二)受体 受体是指位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等)特异结合并诱发
二、突触
(一)定向突触传递 2.突触传递的过程

生理学试题

生理学试题

第十章神经系统生理【习题】一、名词解释1.神经递质2.受体3.突触4.化学突触5.电突触6.反射中枢7.生命中枢 8.运动终板 9.运动单位10.牵涉痛 11.腱反射 12.γ-环路13.牵张反射 14.脊休克15.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6.内脏脑17.自主神经系统 18.皮层诱发电位 19.强化20.自发脑电活动 21.第二信号系统 22.条件反射的消退23.语言优势半球 24.中枢延搁 25.后发放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二、填空题1.人类两大信息系统是_____和_____。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

3.外周神经包括_____和_____。

4.根据中间神经元对后继神经元效应的不同,可把神经元分为_____和_____。

5.根据突触的活动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影响,将其分为_____突触和_____突触。

6.典型突触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

7.EPSP称为_____,是一种_____电紧张电位。

IPSP称为_____,是一种_____电紧张电位。

8.外周递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9.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_____和_____。

10.M型受体属_____受体,可被阿托品选择性阻断。

11.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2.中枢神经元之间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种基本联系方式。

13.中枢抑制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型,其中前者又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14.脊髓浅感觉传导途径传导_____、_____和_____感觉。

15.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_____,它可与终板膜上_____受体相结合。

16.脊髓深感觉传导途径传导_____和_____感觉。

17.当脊髓半离断时,浅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_____侧;深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_____侧。

生理学第八版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八版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神经系统试题部分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2.突触小体3.神经冲动4.神经的营养性作用5.轴浆运输6.突触7.接头·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10.突触后抑制11.突触前抑制12.非突触性化学传递13.电突触传递14.神经递质15.神经调质16.受体17.反射&18.特异性投射系统1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20.牵张反射21.去大脑僵直22.脊休克23.运动单位24.牵涉痛25.生物节律26.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27.大脑皮质的一侧优势。

二、填空题28.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分为和,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个。

29.从功能学角度来看,一个神经元一般分为、、、四个重要的功能部位。

30.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和。

31.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得多,这是由于有髓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是传导。

32.轴突内的轴浆呈性流动特征,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轴浆运输可分为和两类轴浆运输。

33.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有和两方面作用。

、34.一个经典的突触包括、和三个组成部分。

35.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通常将突触分为、和三类突触。

36.突触传递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可以看成是的传递过程,这一过程与的传递过程非常相似。

【37.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离子浓度有关,当细胞外液中浓度降低或浓度升高时,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反之,则释放增多。

38.在哺乳动物中,所有的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活动引起,该抑制可分为抑制和抑制。

39.根据突触前后成分之间有无紧密的解剖学关系,可分为突触和突触。

4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有关结构叫,其内含有的突触小泡贮存有大量的。

41.根据化学结构可将神经递质和调质分为、、、及肽类、嘌呤类、脂类、气体类。

42.一般认为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和三个特性。

43.从神经递质与受体激活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生物效应来看,可将受体分为两大家族,即的受体和的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可以在神经元之间起隔离和绝缘作用
胶质细胞具有分隔神经细胞群和突触连接的 作用,主要是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 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形成神经纤维的髓 鞘。提高传导速度,绝缘作用。
(五)参与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脑屏障的形成
三个屏障均有胶质细胞参与。星形胶质细胞的 血管周足是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 部分。 构成血-脑脊液屏障和脑-脑屏障的脉络丛上皮 和室管膜上皮属于胶质细胞。
消除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持续作用,并为递
质合成提供前体。
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
质,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原、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
• 支持、营养、修复神经元、信息传递、免疫应
答、参与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绝缘与 屏障作用、稳定细胞外液的K+浓度。
第三十章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如树突-树突式、树突-轴突式突触; 串联型突触(serial synapses) 交互性突触(reciprocal synapses) 混合性突触(mixed synapses)
(三)经典的突触传递---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 1. 神经元释放递质的触发因素 突触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通道开放→
犬病毒、破伤风病毒)→转运至胞体→影响神
经元的存活和活动。转运速度为205 mm/d。 机制:通过胞质动力蛋白实现。 研究:示踪剂: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六、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具有营养作用 功能性作用(functional action) : 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营养性作用(trophic action) : 神经末梢释放营养因子,持续调节和影响 所支配组织的代谢、生化和生理活动。
(二)引导神经元发生迁移 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沿着胶质细胞的突起迁
移到它们的最终定位。
引导轴突生长和促进神经元与其它细胞建立突
触联系。
(三)可以修复和再生并填充缺损的神经组织 神经系统受损,小胶质细胞变为巨噬细胞、血
液中的单核细胞和血管壁的巨噬细胞共同清除
变性的神经组织。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填补缺损。可形成胶质瘤。
第一节
神经元及其一般功能
一、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和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构成:
胞体(soma)、轴突(axon)和树突
(dendrite)
(initial segment)
synaptic knob
synapse
神经元的轴突-----神经纤维(nerve fiber) 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
(六)参与神经元的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位于毛细血管和神经元之间的星形胶质细胞, 具有运送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的作用。 胶质细胞能够产生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的生 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
(七)参与神经系统的免疫应答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可作为神经系统的抗原呈递细
胞,与外来抗原结合,并将信息传递给T淋
④ 温度。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传导速度增快.
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可诊断某些神经疾患。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具有完整性、 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性等
1.完整性,结构和功能完整才能传导兴奋。 受损或局麻时兴奋传导受阻。
2.绝缘性,多条纤维同时传导兴奋时互不干扰。
3.双向性,人为刺激,兴奋向两端传播; 在体时,兴奋传导多为单向。 4.相对不疲劳性。 传导兴奋可达数小时。 因局部电流强度达阈电位数倍以上。
Ca++进入突触前膜→其末稍内[Ca++]升高→触发
突触小泡出胞→递质量子性释放→、、、
轴浆内Ca++通过Ca++-Na+交换恢复正常。
递质的释放量与进入轴浆内的Ca++量成正相关. 胞外[Ca++]增高或[Mg++]降低→递质释放量 增多;反之递质释放受抑制。
2、递质的释放过程
突触小泡通过突触蛋白I和II被锚定于细胞骨
2. 根据突触前、后有无紧密的解剖关系: 定向突触(directed synapse): 经典突触、神经-骨骼肌接头。 非定向突触(non-directed synapse): 其递质扩散到较远和较广的突触后成分。 如 神经-平滑肌接头,神经-心肌接头。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
交流信息的基础 (一)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是突触
证明
切断运动神经→肌肉糖原合成减慢、蛋白质 分解加速→肌肉萎缩 靠近肌肉切断神经→肌肉萎缩快 远离肌肉切断神经→肌肉萎缩慢
局麻药阻断神经传导,肌肉不发生代谢的改
变,说明神经的营养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
七、神经元需要神经营养因子的支持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 NT)→维持神 经元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一)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能对神经元的生长和存 活发生影响
内分泌、营养及运输等功能。
反射中枢(reflex center)的神经元 →接受传入信息→分析、综合→发出调控信息 →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有些神经元能分泌激素→将神经信号转为体 液信号。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glia)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
在外周神经系统,施万细胞形成髓鞘;
在中枢有星形、少突和小胶质细胞三类。
-----脊神经节细胞
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
-----视网膜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 -----脊髓运动神经元
(二)按神经元的功能分为 传入神经元(afferent neuron) 或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 传出神经元(efferent neuron) 或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 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 或联络神经元(associated neuron)
• ②内脏活动及运动调控;
• ③内分泌;
• ④高级功能 (学习、记忆、思维、情绪等).
• 对脑功能的认识:→黑箱 →灰箱 →白箱
第二十九章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功能
神经元(neuron):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大脑: 约1010~1012个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
胶质细胞多10倍~50倍
同位素标记氨基酸→蛛网膜下腔→氨基酸出
现在胞体→轴突近端→轴突远端;
结扎神经纤维→结扎部的两端都有物质堆积 →近端多与远端; 切断神经纤维→纤维的近端和远端都发生变性。
● 轴突运输的重要意义:
保持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
(1)快速轴浆运输
主要转运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递
质囊泡、分泌颗粒。
猫、猴坐骨神经,转运速度为410 mm/d。
→配体门控Na+、K+通道开放→Na+内流大于
K+外流→局部去极化电位----EPSP(可能也与
Ca++内流有关)。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升高。
架丝的网格上。Ca++触发突触小泡递质释放
需经历动员(mobilization)→摆渡
(trafficking) →着位(docking)→融合 (fusion) →出胞(exocytosis)。
锚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突触后膜完成突触传递过程
→递质→后膜受体或化学门控离子通道→离
子通道开放→带电离子跨膜运动→突触后膜去
一、胶质细胞具有不同于神经元的特征 有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细胞间无化学性突触,但有缝隙连接存在;
膜电位随胞外[K+]改变,不产生AP;
星形胶质细胞上有多种受体;
胶质细胞有增殖分裂能力。
二、胶质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神经元的多种功能
(一)对神经元起支持作用
CNS没有结体组织,神经元之间是胶质细胞。 胶质细胞的突起交织成网支持神经元的胞体和 突起。
(三)神经纤维可依据其传导兴奋的速度
或直径进行分类 Erlanger等根据传导速度将神经纤维分为
A(α、β、γ、δ)、B、C三类。
Lloyd等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将神经纤维分为 Ⅰ(a、b)、Ⅱ、Ⅲ、Ⅳ四类。
四、对不同的神经元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突起的数目分为
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
巴细胞。
(八)稳定神经系统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
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钠泵将细胞外过多的K+泵 入胞内,并通过缝隙连接转移至其它胶质细胞, 维持细胞外液中[K+]的稳定。 胶质细胞受损,转移K+能力降低,胞外[K+]升 高,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形成局部癫痫灶。
(九)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 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
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
= AP≈SP
= 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 神经放电(nerve discharge) = 神经发火(nerve fire spark)
(一)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① 纤维的直径;CV(m/s)≈6×D(μm)。
② 有无髓鞘及髓鞘的厚度;
③ 轴索直径;与总直径之比=0.6,传导速度最快.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突触(synapse)与神经元网络
▲ 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
第一节 突触的分类:
突触传递
1. 根据信息传递介质的不同分为: 化学性突触(chemical synapse)
电-化学-电传递
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
以局部电流方式的电传递。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