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354ee2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c.png)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齐宣王命令人们吹竽的时候,必三百人,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
齐宣王死了以后,齐缗王继位,喜欢听人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寓意: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者指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有时候也用于自谦。
2.截竿入城出自《笑林》鲁国有个人,拿着长竿子准备进城,起初,竖着拿,不能进城;横着拿,也不能进城。
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不久,有个老人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你为什么不把长竿从中间截断后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者的说法把长竿截断了。
寓意: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3.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4.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5.黔驴技穷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68e7b2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4.png)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欢迎阅读。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ece8724fad6195f312ba674.png)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导语: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那么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请随一起来看看吧~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鹬蚌相争: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
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
’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
’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
”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
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
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1e9b853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6.png)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狐假虎威、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井底之蛙、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后生可畏、程门立雪、别开生面、白头如新、不遗余力、髀肉复生、三人成虎、不贪为宝、一丘之貉、天经地义、为虎作伥、雕虫小技等。
扩展资料词语解释:1、狐假虎威:假:借。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战国时期《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翻译: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
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
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2、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白话翻译: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1e8f23f165ce050877321339.png)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螳螂捕蝉,惊弓之鸟,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唇亡齿寒,黔驴技穷,揠苗助长,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画蛇添足,买椟还珠,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写出五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写出五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4f141e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6.png)
写出五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写出五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五个,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螳螂捕蝉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
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
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蝉:知了。
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
比喻目光短浅。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摇头摆尾有一对表兄弟相处感情很好,表兄叫临济,表弟叫元安,两人年龄只相差1岁,是很要好的朋友。
这表兄弟两人的性格很不一样,临济遇事冷静,不爱虚夸张扬,性格内向、稳重;元安却好说好动,喜欢表现自己,性格外向、轻率。
这一天,元安到临济家做客,临济设酒席款待他。
表兄弟两个边喝边聊,兴致很高。
不知不觉,酒至半酣,元安十分得意地对临济说:“表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一定会替小弟高兴的。
”临济关切地问:“表弟有什么喜事,快说来愚兄听听。
”元安说:“小弟前日已得县令赏赐,就要被提升了。
”看着元安那副高兴的样子,临济并没有一丝笑意,也没有一句表示祝贺或恭维的话。
元安原本以为会得到表兄的赞赏,可是临济的表现却使他很失望。
看看天色已晚,元安这才想起应该回家了。
他起身告辞时,临济却一把拉住他,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弟,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吧。
有一条赤尾鲤鱼,样子十分好看,它自己也甚是得意。
这一天,鲤鱼摇着头,摆着红色的尾鳍,向着南方游去了。
可是它这一去,连它自己都不知道会游到那儿。
如果游到宽阔的河里,那还算幸运;如果是游到了别人家腌鱼肉的缸里,那岂不是死路一条吗?”临济一番话,元安立刻深感惭愧,自觉不如临济。
所以说,人们在顺利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得意忘形,现出一副摇头摆尾的轻狂相。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见利反目有一个读书人出外游历。
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群儿童在拾柴禾。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汇总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28484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c.png)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汇总寓言故事成语是指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皆有关寓言故事或源于寓言故事。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已经死了。
寓意: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漂亮,便来到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
没有学会,反而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最后爬着回了燕国。
寓意: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还把自己原来的本事弄丢了。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3【农夫献曝】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家里很穷,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在田地里忙忙碌碌地劳动,从来不曾出过远门。
他既不知道世上的富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也从未见过本乡以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因为家里十分贫穷,这个农夫经常穿着乱麻编织的衣服,艰难地熬过严寒的冬天。
好不容易春天来了。
冰雪融化了,太阳温暖地照着大地,农夫也因此而像田地里的禾苗一样焕发了生机。
有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没有一丝风。
农夫在田地里干了半晌,觉得有些劳累,便坐在田埂上休息晒太阳。
暖融融的阳光照在农夫身上,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的温暖和舒服,简直像到了云里雾里一样,他觉得晒太阳取暖简直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享受。
他全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暖和的高楼大厦、华宅深院,也不知道有温软的丝棉袍子和贵重的狐皮大衣。
可怜的农夫回过头对妻子说:“晒太阳的暖和,真是舒服极了,世上只怕还没有什么人知道这种好处。
我们如果把晒太阳取暖的舒服享受献给国君,一定会得到一笔重赏。
你看怎么样?”农夫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也同意去向国君敬献晒太阳的办法。
于是夫妻俩抛下田间的农活回家,打算去献计领赏。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汇总大全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汇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3ca79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d.png)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汇总大全寓言故事多以精简的语言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解并描述了深刻的道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便利大家学习。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坐观成败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特别宠爱。
江充特别歹毒,总想铲除异己,被他杀戮的无辜之人竟多达数万。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视察,江充尽然对太子不怀好意,想诬告东宫中埋有诅咒皇帝的木人,借机害死太子。
太子实在不能忍受,率领军队把江充杀了。
江充的同党连忙向汉武帝禀告,并说太子要起兵造反,把皇帝赶下台去。
武帝信以为真,派丞相刘屈统领军队,去捉拿太子。
太子见丞相带兵来捉他,就进展反抗。
双方打了好几天,最终,太子吃了败仗,逃到湖县,最终被人杀死。
太子发兵对抗丞相时,没有打出公然造反的旗号,用的是肃清权奸的名义,他曾亲自到镇守京城的北军使者护军任安的营中,给他兵符,要他发兵对抗丞相。
任安拜受了兵符,却不发动人马相助,而是紧闭营寨不出,坐观事态的开展。
这是因为他吃不准交战的双方谁能获胜。
汉武帝抱病回京,了解了任安拜受兵符一事后,觉得任安没有发兵,只是假意承受兵符,而没有协助太子之意,就没有治他的罪。
可是,任安手下有一个管理钱粮的小官,曾经遭到任安鞭打,怀恨在心,就向武帝揭发任安,说任安曾说:“太子是想要我的精锐军队。
”这一下,任安坐观太子与皇帝成败的看法,便昭然假设揭。
汉武帝勃然大怒,说道:“任安的资格相当老,可是他老奸巨猾,眼见斗争发生,却脚踏两只船,想依附得胜的一方。
这说明他怀有二心。
如此奸猾之人,焉能留在朝中!”于是,武帝传下旨意,将任安捉住杀掉。
坐观成败:坐在一旁冷眼观看别人的成败。
多用来形容袖手旁观。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患得患失的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探讨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
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丧失掉。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4e151e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9.png)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分享的出⾃寓⾔故事的成语⼤全。
欢迎阅读参考!出⾃寓⾔故事的成语【篇⼀】 1.掩⽿盗铃 出⾃《吕⽒春秋》原为“掩⽿盗钟”,范⽒灭亡了,有⼈趁机偷了⼀⼝钟。
想要背着它逃跑,⼜背不动,于是⽤锤⼦把钟砸碎,刚⼀砸,钟就发出了很⼤的声响,他⽣怕别⼈听到钟声,把钟抢⾛了,就急忙把⾃⼰的⽿朵捂住。
他以为捂住⾃⼰的⽿朵,别⼈就听不到了。
最终也被别⼈抓获了。
寓意: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其果。
2.杞⼈忧天 出⾃《列⼦天瑞》刻画了⼀个“杞国⼈”的形象,他头顶蓝天,脚踩⼤地,却整天担⼼蓝天会崩塌下来,⼤地会陷落下去,以致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他还担⼼天上的太阳、⽉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
在别⼈的劝导之下,他⼜放下⼼,开⼼极了。
⼀个栩栩如⽣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
另外⼀个⼈物,开导杞⼈的热⼼⼈,他的解释虽然不科学,但是他关⼼他⼈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寓意:该故事⾟辣的讽刺了那些胸⽆⼤志,患得患失的⼈。
⽐喻不必要的或者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
“天下本⽆事,庸⼈⾃扰之”。
3.夜郎⾃⼤ 出⾃《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同汉朝的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哪个更⼤?”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以为⾃⼰是⼀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
寓意:⽐喻骄傲⽆知的肤浅⾃负或⾃⼤的⾏为。
4.揠苗助长 出⾃《孟⼦公孙丑上》古时候宋国有个⼈,嫌⽲苗长得太慢,就⼀棵⼀棵的往上拔⼀点,回家还夸⼝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
他⼉⼦听说后,到地⾥⼀看,⽲苗都已经死了。
寓意:⽐喻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坏事。
5.邯郸学步 出⾃《庄⼦秋⽔》战国时期,⼀个燕国⼈听说赵国邯郸⼈⾛路的姿势很漂亮,便来到赵国学习邯郸⼈⾛路。
没有学会,反⽽忘记了⾃⼰是怎么⾛路的,最后爬着回了燕国。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的大全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12a58c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74.png)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的大全来自寓言故事成语的大全成语中有大量的由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演绎而成的,了解了一个成语,就等于了解了一个历史故事或一段精彩的历史.下面就是有关来自寓言故事成语的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来自寓言故事成语:愚人失袋从前,有个愚人到京城去参加考试。
他所带的钱财就放在一个带锁的皮袋中。
愚人十分担心他的财物会被人偷去,于是便将皮袋的钥匙系在自己的腰带上,从不离身。
他想只要钥匙还在,人家便开不了皮袋,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于是他对皮袋看得不那么严了。
果然有一天,愚人取钱的时候发现皮袋没有了,怎么也找不到,看来是让人给偷走了。
他的朋友很为愚人着急,劝他说:“快去报官吧,不然晚了,就是抓到小偷,只怕你的钱也追不回来了。
”愚人却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呢?告诉你吧,贼人虽然把我的皮袋偷去了,但他却没法用我里面的东西。
”看着朋友一脸惊奇的样子,愚人笑了。
他得意洋洋地掀开衣襟,从腰间解下钥匙在朋友眼前晃了晃说:“幸亏我想得周到,一天到晚都把皮袋的钥匙拴在腰带上,贼人没法偷走。
既然他得不到我的钥匙,光偷了个皮袋去,他用什么来把我的皮袋打开呢?”这个愚人也真是会自我安慰,皮袋都没了,剩一把钥匙有什么用呢?更何况小偷用别的办法一样能把皮袋打开呀。
可见我们不能够盲目地自我麻痹,安于现状,否则就会遭受损失。
来自寓言故事成语: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来自寓言故事成语: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0xx汇集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0xx汇集](https://img.taocdn.com/s3/m/98fbfc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f.png)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0xx汇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便利大家学习。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草木皆兵根本释义[ cǎo mù jiē bīng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战胜。
苻坚登寿春城眺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胆怯。
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慌心理。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其次十五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例句敌人吓得惊慌万状,~。
典故东晋时,强秦始终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
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
苻坚当然很高傲,根本没把力气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战胜,苻坚慌了手脚。
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昂扬,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沉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
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限制了北部中国。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卒、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
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反抗。
苻坚得知晋军兵力缺乏,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时机,快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稀奇击败,损失沉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
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慌万状,纷纷逃跑。
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昂扬,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
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缺乏呢?”他懊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
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
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
![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ce6778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5.png)
寓言故事形成的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寓言故事成语是指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皆有关寓言故事或源于寓言故事。
叶公好龙、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刻舟求剑、南柯一梦、亡羊补牢、杯弓蛇影、拔苗助长、惊弓之鸟、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智子疑邻、螳螂捕蝉、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揠苗助长、滥竽充数、庖丁解牛狐假虎威:狐狸冒用老虎的威势。
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残害人。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害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少根据的担忧和害怕。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将百花在酒杯里的弓影误以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发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宜时代形势的须要。
也所指相左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曲突徙薪:把烟囱扩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出。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避免灾祸。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骂人处事前后相冲突。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稀奇古怪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走了再回去加固羊圈,还算不上晚。
比喻出来了问题以后想要办法解决问题,可以避免稳步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走铃铛害怕别人听到而蒙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蒙骗己,明明掩饰不了的事情TNUMBERV12V4想法子掩饰。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黔驴技穷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_成语词典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_成语词典](https://img.taocdn.com/s3/m/3c5b6d4e0c22590102029dec.png)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_成语词典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_成语词典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开卷有益·博而不精·百发百中·捕风捉影·必恭必敬·百感交集·兵贵神速·杯弓蛇影·不寒而栗·不合时宜·不自量力·不拘一格·不可多得·不堪回首·不可救药·别开生面·不可同日而语·不伦不类·伯乐相马·班门弄斧·白面书生·八面威风·不名一钱·拔苗助长·不屈不挠·不求甚解·髀肉复生·病入膏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拔山举鼎·博士买驴·冰山难靠·背水一战·半途而废·不贪为宝·白头如新·百闻不如一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抱薪救火·标新立异·不学无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远千里·不因人热·别有天地·不遗余力·百折不挠·百丈竿头·不自量力·不知所云·宾至如归·拔帜易帜·残杯冷炙·寸草春晖·草船借箭·乘风破浪·才高八斗·城狐社鼠·沧海桑田·草菅人命·草木皆兵·程门立雪·长驱直入·车水马龙·乘兴而来·沉鱼落雁·乘人之危·车载斗量·大笔如椽·打草惊蛇·雕虫小技·大材小用·多多益善·大腹便便·大公无私·当局者迷·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当务之急·开诚布公·不得要领·抛砖引玉·二桃杀三士·尔虞我诈·罚不当罪·奋不顾身·分崩离析·风吹草动·覆巢无完卵·分道扬镳·奉公守法·负荆请罪·发奸擿伏·返老还童·发蒙振落·风声鹤唳·覆水难收·赴汤蹈火·分庭抗礼·防微杜渐·负隅顽抗·负重致远·管鲍之交·各得其所·感恩图报·过河拆桥·刮目相看·瓜田李下·高枕无忧·各自为政·华而不实·好好先生·狐假虎威·汗流浃背·后来居上·合浦珠还·后起之秀·后生可畏·火树银花·坚壁清野·间不容发·井底之蛙·鸡口牛后·江郎才尽·见猎心喜·鸡鸣狗盗·九牛一毛·胶漆相投·举一反三·开诚布公·空洞无物·沆瀣—气·克己奉公·开卷有益·侃侃而谈·口蜜腹剑·开门揖盗·空前绝后·克勤克俭·旷日持久·困兽犹斗·开天辟地·口若悬河·空中楼阁·刻舟求剑·脍炙人口·狼狈不堪·力不从心·两败俱伤·乐不思蜀·老当益壮·劳而无功·论功行赏·老马识途·老牛舐犊·老妪能解·老生常谈·梁上君子·蓝田生玉·滥竽充数·狼子野心·芒刺在背·买椟还珠·马革裹尸·门可罗雀·名落孙山·孟母三迁·马首是瞻·毛遂自荐·门庭若市·木人石心·牛鼎烹鸡·怒发冲冠·鸟尽弓藏·南柯一梦·弄巧成拙·穷兵黩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难兄难弟·南辕北辙·天真料漫·千变万化·七步之才·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曲高和寡·曲尽其妙·千金市骨·千钧一发·千里鹅毛·黔驴技穷·千虑一得·巧取豪夺·七擒七纵·杞人忧天·曲突徙薪·千万买邻·犬牙交错·千人所指·千载难逢·气壮山河·日不暇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给家足·如火如荼·人杰地灵·日暮途穷·入木三分·人琴俱亡·人弃我取·忍辱负重·任人为贤·人人自危·如释重负·入吾彀中·人心如面·如鱼得水·人言可畏·孺子可教·手不释卷·士别三日·死不旋踵·师出无名·三寸之舌·水滴石穿·死而不朽·伤风败俗·三顾茅庐·双管齐下·死灰复燃·十行俱下·四海之内皆兄弟·尸居余气·司空见惯·水落石出·三令五申·四面楚歌·三迁之教·三人成虎·杀身成仁·水深火热·识时务者为俊杰·三生有幸·尸位素餐·塞翁失马·上下其手·上行下效·随月读书·守株待兔·三折其肱·土崩瓦解·同仇敌忾·同仇敌忾·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同甘共苦·同工异曲·天经地义·天下无双·天涯海角·天衣无缝·一夔已足·穷兵黩武·庄周梦蝶·曾参杀人·以强凌弱·完壁归赵·韦编三绝·无出其右·为虎作伥·刎颈之交·无可奈何·望梅止渴·五日京兆·危如累卵·万死不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五色无主·亡羊补牢·未雨绸缪·妄自尊大·下笔成章·下车泣罪·先发制人·兴高采烈·心旷神怡·朽木不雕·休戚相关·先声夺人·小巫见大巫·小时了了·小心翼翼·一败涂地·有备无患·一不做、二不休·一傅众咻·一傅众咻·以强凌弱·饮醇自醉·一代楷模·一发千钧·约法三章·以古非今·叶公好龙·以管窥天·言过其实·一国三公·以规为滇·愚公移山·一鼓作气·一挥而就·与虎谋皮·异军突起·有脚阳春·以卵击石·以邻为壑·夜郎自大·一毛不拔·一鸣惊人·一木难支·以貌取人·羽毛未丰·有名无实·一诺千金·一暴十寒·一窍不通·一钱不值·予取予求·一丘之貉·一日千里·一日三秋·一丝不拘·一身是胆·以身试法·一事无成·一网打尽·义无反顾·一问三不知·一误再误·月下老人·忧心如焚·一衣带水·一意孤行·一叶障目·有志竟成·一字千金·有恃无恐·饮鸩止渴·自惭形秽·专横跋扈。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dcaf06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5.png)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1. 井底之蛙。
成语“井底之蛙”最早出自《庄子·外物》,“夫子不为也,而庸讵知之?井底之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也。
”寓意着眼光狭隘,见识浅薄。
这个成语的来源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蛙生活在井里,它认为自己所在的井就是整个世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有一天,它听到了外面的大海的故事,但它却不相信,认为海就是它所在的井。
后来,它见到了外面的大海,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井底之蛙。
2. 狐假虎威。
成语“狐假虎威”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狐假虎威,欺世盗名。
”意思是利用他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这个成语的来源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狐狸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老虎,它装作很害怕的样子,向老虎告状说有人在欺负它。
老虎听了很生气,立刻跑去找那个人算账。
结果,那个人被老虎吓得不敢再欺负狐狸了。
狐狸得意地笑着说,“狐假虎威,欺世盗名。
”。
3. 孔雀开屏。
成语“孔雀开屏”最早出自《庄子·天下》,“孔子见庄周,庄周与之游。
顾而见一雀,披其羽而向秦汉之间。
曰,斯乃孔雀之开屏之时乎!”形容人得意扬扬,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动人。
这个成语的来源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只孔雀展开美丽的羽毛,向四面八方炫耀自己的美丽。
它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于是便展开了美丽的羽毛,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美丽。
4. 杞人忧天。
成语“杞人忧天”最早出自《庄子·天下》,“杞人忧天,天无二日。
”形容杞人虑虑不安,杞国的人们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
这个成语的来源故事是这样的,杞国有位聪明的人,他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天无二日,怎么能撑得住呢?”别人都笑他愚蠢,但他却依然担心不已。
5. 鹬蚌相争。
成语“鹬蚌相争”最早出自《庄子·天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形容双方争斗,最后却被旁人得利。
这个成语的来源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只蚌和一只鹬在海边争斗,渔夫看到后,赶紧下海捕捞,结果捞到了两者都没有得到的利益。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e078aec4e45c3b3567ec8ba0.png)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本文是关于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感谢您的阅读!导语: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那么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呢?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守株待兔: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鹬蚌相争: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
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
’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
’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
”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
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
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古代寓言故事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1e5d0b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1.png)
古代寓言故事成语在中华文化中,寓言故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
寓言故事通过短小的故事来传达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也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古代寓言故事相关的成语。
成语一:杞人忧天“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源于一则古代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名叫杞国的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实际上天是那么高大,岂会塌下来呢?这个故事寓意着一个人无缘无悔地陷入了无谓的担忧和恐慌之中,因此被称之为“杞人忧天”。
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过度忧虑或夸大问题的人。
成语二:横行霸道“横行霸道”这个成语也是来自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只小牛和一群蚂蚁,小牛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权威,横冲直撞地踩踏了蚂蚁的窝。
蚂蚁们无可奈何,但他们商量一致后,开始啃咬小牛的脚蹄,小牛疼痛万分,最终逃离。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弱小的力量也能够战胜强者,成为对抗不平等的象征。
因此,我们用“横行霸道”来形容那些仗势欺人、蛮横无理的人。
成语三:画蛇添足“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个人正在画一幅栩栩如生的蛇,但是他却因为贪心而决定再画蛇的脚。
结果,整幅画变得不自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多寡,不要试图多做一些无用之事,不要画蛇添足。
因此我们用“画蛇添足”来形容那些无谓地增加之物的行为。
成语四:望洋兴叹“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人住在内陆地区,他一直听说大海的故事,对大海非常好奇。
于是,他长途跋涉来到海边,却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而感到无能为力。
他的无奈和困惑表现在“望洋兴叹”的成语中。
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对自身的能力或者环境的失望。
成语五:杯弓蛇影“杯弓蛇影”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寓言故事。
故事中, 有一个人在家中用酒杯拉弓射箭的时候,看到杯中的影子像是一条蛇,吓得他把酒杯扔了出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的恐惧并不是来自于实际情况,而是由于自己的思维和想象。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f2d42e5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f.png)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篇一:出自无名氏的成语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螳螂捕蝉,惊弓之鸟,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唇亡齿寒,黔驴技穷,揠苗助长,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画蛇添足,买椟还珠,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
这个短句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猴子。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自己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自学不到别人的长处,以致于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 狐假虎威:狐狸敛财老虎的威势。
比喻欺压依仗别人的军阀欺压人。
·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洞口看到井口那么非常大的一块天。
比喻见识狭窄的女孩子。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小商贩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茶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恶搞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由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火搬走。
比喻迳行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46fa5a7733687e21af45a9e3.png)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中国古代的一些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家知道或者学习了哪些?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几篇相关的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滥竽充数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鲁婴泣卫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城门卫士的女儿名叫鲁婴,生得聪明伶俐,多愁善感,富于同情之心。
这天,是个月朗星稀的夏夜,一群少女聚集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讲故事。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及相关成语解释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及相关成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de0276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b.png)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及相关成语解释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及相关成语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1:焚香邀宠很久很久以前,玉池国有一对夫妇很不般配。
丈夫五短身材,塌鼻梁,朝天鼻孔,嘴巴大得吓人,眼睛却小得看不见,真是奇丑无比。
而妻子却正相反,柳叶眉、杏仁眼,瑶鼻樱口,身段苗条,可谓是天生丽质、婀娜多姿。
但她也有一样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鼻道不通,失去了嗅觉,闻不到气味,就连香与臭都辨别不出来。
妻子嫌丈夫实在生得太丑,满腹哀怨,自叹倒霉,一点都不愿意见到丈夫,更别提和他一起相亲相爱过日子了。
所以她虽说过了门,却没和丈夫呆上几天,就跑回娘家去,常年呆在那里,怎么也不愿回去和丈夫相聚。
丈夫自然是对这位美貌的妻子喜欢得不得了,见妻子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苦恼极了,只恨自己天生一副丑模样。
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讨得妻子的欢心,好把她从娘家接回来,再不跑回去呢?丈夫天天思前想后,简直绞尽了脑汁。
一次,丈夫到市场上去买东西,人很多,川流不息,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响成一片。
忽然,一种气味穿透嘈杂直透丈夫的鼻孔。
“啊,真香啊!”他不由得用力吸了几口气。
循香味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西域来的商人正在出售一种名贵的西域熏香,价格高昂得吓人。
丈夫心里盘算着:“价钱是贵了些,不过也还算是物有所值。
买上一些回去,把妻子接回来让她闻闻,她肯定会高兴的,就不会再走了。
只要能讨得妻子的欢心,花多少钱都行啊!”丈夫这么美滋滋地想着,好像就看见娇妻站在眼前微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熏香。
丈夫一回到家里,就忙不迭地取出熏香点上。
不久,屋里果然弥漫了一股芬芳的异香,让人闻了顿觉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丈夫想这一下可算好了,高高兴兴地收拾东西上岳父家接妻子去了。
可怜的丈夫只怕这次又要失败,他忘了妻子的鼻子根本嗅不到香味,是没有办法感受到他的心意的。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https://img.taocdn.com/s3/m/41688d17b307e87101f6969e.png)
来源于寓言故事:1、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一),含数字成语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横七竖八七嘴八舌
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一暴十寒十全十美百花盛开千篇一律千姿百态
千方百计成千上万万紫千红形态万千万里无云
(二),结构类型:
AABB
马马虎虎老老实实整整齐齐认认真真原原本本浩浩荡荡世世代代花花绿绿干干净净高高兴兴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郁郁葱葱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
郁苍苍勤勤恳恳蹦蹦跳跳隐隐约约重重叠叠斑斑点点模模糊糊断断续续飘飘悠悠歪歪斜斜磕磕绊绊端端正正辛辛苦苦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明明朗朗缝缝补补鬼鬼祟祟匆匆忙忙结结巴巴恍恍惚惚严严实实勤勤恳恳堂堂正正兢兢业业AABC
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涓涓细流赫赫有名滔滔江水默默无言碌碌无为念念不忘依依不舍喋喋不休奄奄一息闪闪发光蒙蒙细雨孜孜不倦空空如也闷闷不乐呀呀学语窃窃私语楚楚动人绰绰有余蒸蒸日上
ABAB 修理修理开导开导研究研究考虑考虑讨论讨论商量商量
ABCC
银光闪闪可怜巴巴生气勃勃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得意扬扬气喘吁吁
香烟袅袅饥肠辘辘小心翼翼热气腾腾千里迢迢兴致勃勃含情脉脉文质彬彬仪表堂堂神采奕奕行色匆匆波光粼粼风尘仆仆其乐融融千里迢迢忠心耿耿兴致勃勃想入非非人才济济
ABAC
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不折不扣不屈不挠多灾多难多姿多彩百发百中再接再厉任劳任怨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群策群力自由自在如怨如诉全心全意百依百顺诚心诚意尽善尽美同心同德百发百中人山人海若即若离一心一意
ACBC:将心比心将计就计以毒攻毒倚老卖老应有尽有将错就错人云亦云悠哉游哉就事论事
(三),含“如”字的成语:
1、“如”
如饥似渴如出一辙如虎添翼如愿以偿如梦初醒如鱼得水
2、“ 如”
稳如泰山了如指掌易如反掌泪如雨下面如土色多如牛毛
3、“ 如”
胆小如鼠挥金如土挥汗如雨健步如飞骨瘦如柴军令如山
(四),含“然”字的成语:
荡然无存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浑然一体井然有序泰然处之依然故我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焕然一新迥然不同安然无恙哑然失笑肃然起敬潸然泪下怅然若失黯然神伤黯然失色漠然置之惘然若失轩然大波
(五),含十二生肖及其他动物的成语:
鼠:胆小如鼠鼠目寸光
牛:对牛弹琴九牛一毛目无全牛
虎:虎头蛇尾虎视眈眈卧虎藏龙
兔:守株待兔狡兔三窟兔死狐悲
龙:龙盘虎踞龙马精神叶公好龙龙飞凤舞
蛇:画蛇添足杯弓蛇影打草惊蛇
马:马首是瞻马到成功指鹿为马一马平川走马观花
羊:羊肠小道顺手牵羊羊入虎口亡羊补牢
猴:沐猴而冠尖嘴猴腮猴年马月
鸡:呆若木鸡鹤立鸡群闻鸡起舞
狗: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狗急跳墙
猪:猪狗不如
其他含动物的成语:
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狼吞虎咽兔死狐悲守株待兔龙飞凤舞画龙点睛来龙去脉马到成功闻鸡起舞杀鸡取卵鹤立鸡群狗急跳墙狼心狗肺偷鸡摸狗莺歌燕舞
(六),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
1,描写春天的成语:
草长莺飞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和景明春晖寸草满园春色大地回春春雨如油春色满园春意盎然雨后春笋春暖花开阳春三月春光灿烂2,描写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酷
热难耐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暑气逼人烈日当空
3,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红叶似火秋风习习落叶纷纷
4,描写冬天的成语:
银装素裹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冰清玉洁滴水成冰冰封雪盖漫天飞雪朔风凛冽寒气逼人秋收冬藏
(七),含近义词的成语:
花言巧语丰衣足食眼疾手快高谈阔论标新立异调兵遣将天涯海角翻山越岭聚精会神山穷水尽胡言乱语高瞻远瞩摇头晃脑狂风暴雨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美味佳肴灯红酒绿耀武扬威崇山峻岭枯枝败叶风平浪静聚精会神心灵手巧虎背熊腰身强力壮垂头丧气目瞪口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语重心长姹紫嫣红手忙脚乱精兵简政能歌善舞惊心动魄张灯结彩
(八),含反义词的成语:
转危为安取长补短喜新厌旧化险为夷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舍近求远推陈出新举足轻重深入浅出同甘共苦大同小异大材小用瞻前顾后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异口同声里应外合东倒西歪出生入死左邻右舍
(九),根据成语出处分类:
1,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八仙过海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天衣无缝
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拔苗助长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刻舟求剑叶公好龙滥竽充数南辕北辙自相矛盾坐井观天
3,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胸有成竹(文与可) 破釜沉舟(项羽) 三顾茅庐(刘备) 手不释卷(吕蒙)
闻鸡起舞(祖逖) 怒发冲冠(蔺相如) 一诺千金(季布) 入木三分(王羲之)
韦编三绝(孔子)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刮目相看(吕蒙)
卧薪尝胆(勾践) 背水一战(韩信) 草木皆兵(苻坚)
(十),八字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十一),描写人物的成语:
目瞪口呆目空一切目不转睛瞠目结舌触目惊心刮目相看举目无亲有目共睹耳聪目明耳闻目睹眉清目秀本来面目历历在目琳琅满目口若悬河口是心非出口成章苦口婆心守口如瓶异口同声病从口入手不释卷手无寸铁手忙脚乱手舞足蹈措手不及妙手回春拍手称快爱不释手大打出手高抬贵手棋逢对手鹿死谁手心安理得心不在焉心花怒放心旷神怡粗心大意归心如箭呕心沥血全心全意惊心动魄1,描写外貌的成语:
饱经风霜风度翩翩骨瘦如柴面黄肌瘦
西装革履仪表堂堂眉清目秀蓬头垢面
2,描写动作的成语:
昂首阔步东张西望蹑手蹑脚抓耳挠腮
食物中的交头接耳前俯后仰眼疾手快
3,描写神态的成语:
垂头丧气从容不迫得意忘形无精打采
趾高气扬目瞪口呆漫不经心全神贯注
4,描写品质的成语:
刚正不阿坚贞不屈见义勇为临危不惧
拾金不昧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大义凛然
5,描写高兴的成语:
心花怒放喜气洋洋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喜出望外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得意忘形
6,描写悲伤的成语:
欲哭无泪心如刀绞肝肠寸断痛心疾首
黯然神伤潸然泪下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7,描写害怕的成语:
心惊胆战忐忑不安心惊肉跳提
心吊胆
惴惴不安魂飞魄散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8,描写着急的成语:
心急如焚急不可待十万火急火烧眉毛
急如星火迫不及待心急火燎如坐针毡
9,描写愤怒的成语:
怒发冲冠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义愤填膺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恼羞成怒
10,描写憎恨的成语:
深恶痛绝恨之入骨咬牙切齿深仇大恨
血海深仇疾恶如仇愤世嫉俗势不两立
11,.描写语言的成语:
对答如流各抒己见强词夺理窃窃私语
巧舌如簧信口开河振振有词口
若悬河
12.,描写学习态度的成语:
笨鸟先飞不耻下问囫囵吞枣如饥似渴
锲而不舍一丝不苟不求甚解持之以恒
13,描写学习方法的成语:
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4,描写注意力集中的成语: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专心致志
15,描写有恒心的成语: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善始善终愚公移山
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铁杵成针
16,描写学习工作刻苦的成语:
呕心沥血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夜以继日闻鸡起舞韦编三绝手不释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