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点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方法:比较49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98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卒中后抑郁症、住院时间、死亡等的差异。结果:青年组患者中男性、不良生活方式、脑卒中家族史、病变位于基底节区、合并脑卒中抑郁症均高于中老年组;青年组静止状态下起病、存在意识障碍、多发性腔梗、住院时间、死亡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合并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比较常见,预后好于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但也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临床应予重视,加强康复训练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一级及二级预防。

标签:缺血性脑卒中;青年;临床特征;预防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年龄在45岁以下的成人所发生的缺血性脑卒中,其在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面均与老年患者有所不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观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特点对指导临床防治具有一定的有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4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49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32~45岁,平均(41.23±2.95)岁;按照1∶2比例选择同期98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病例,年龄46~87岁,平均(65.28±10.28)岁。缺血性脑卒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经CT或MRI确诊。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不良生活方式(作息无规律、运动量小、吸烟、酗酒等)、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临床表现(起病状态、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功能评分)、影像学检查结果、卒中后抑郁症、住院时间、死亡等方面上的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两组之间率的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青年组患者中男性、不良生活方式、脑卒中家族史、病变位于基底节区、合并脑卒中抑郁症均高于中老年组;青年组静止状态下起病、存在意识障碍、多发性腔梗、住院时间、死亡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合并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日趋加快,青年脑卒中患者已不少见,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本文结果显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下列特点:(1)男性比例高。本文青年组男性占59.18%,高于中老年组的46.94%,分析原因可能有:青年男性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超负荷运动机会多;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常分布在男性人群;青年女性雌激素能够增加低密度脂蛋白降解,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了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4]。(2)存在不良生活方式。青年组不良生活方式44.90%高于中老年组的28.57%(P<0.05),作息无规律,长期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运动量小、体态偏胖、生化检查中胆固醇偏高,存在烟酒嗜好,增加脑卒中危险机会[5]。(3)脑卒中的发生是多重危险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最主要的是高血压,其次包括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等,本文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分别为42.86%、4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无论是老年还是青年患者高血压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6],高血压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脂质向血管壁沉淀,是形成脑血管粥样硬化。(4)脑卒中家族史。青年组存在家族史20.41%,高于中老年组的8.16%,提示脑卒中家族史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这与临床研究报告是一致,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避免暴露于其他危险因素[7]。(5)临床症状轻。与中老年组比较青年组静止状态下起病多、有意识障碍少,而老年患者复发多见,临床经过重。(6)CT及MRI 显示青年组病变多位于基底节区(69.39%),而中老年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比例高(42.86%),与老年常合并高血压皮层下动脉硬化有关[8]。(7)青年组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38.76%,高于中老年组的20.41%(P<0.05),年轻患者的社会角色比较突出,既是家庭的支柱,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发生脑卒中导致瘫痪、失语时,会顾虑给家庭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牵挂着老人赡养和子女的教育,又惦念着自身事业的进展和个人的成就,担心今后自己成为家庭的累赘,不良应激反应明显,抑郁症发生率高[9]。(8)青年组预后较好。本文青年组住院时间(13.96±2.97)d、死亡率2.04%低于中老年组(18.78±4.13)d、12.24%(P<0.05),与青年人整体身体状况较好,基础病少,血管床功能较完善,侧支循环较好,并发症少;青年患者脑血栓病灶较小,较少累及中线结构,皮层下白质锥体束较分散,受累范围少等因素有关关[10]。

综上所述,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比较常见,具有相应临床特点,虽预后较好,但青年人为社会家庭主力,一旦发病,将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1],青年患者需更快的回归社会,康复时更应注重认知、语言、肢体及心理的康复,恢复期应鼓励患者生活自理,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需要,脑梗死康复是一个

持续的过程[12],要使青年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懂得坚持训练的重要性,调动其自身潜力,坚持康复训练[13]。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食物,戒烟酒;按时作息,适当运动和加强体育锻炼,定期做体检,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一级预防;脑梗死发病后应尽早明确致病因素,做好二级预防,早期积极干预以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减轻残疾程度。参考文献

[1]凤兆海,夏峰,李美英,等.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7):1159-1160.

[2] Chapman S N,Mehndiratta P,Johansen M C,et al.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use of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fo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4,24(10):75-87.

[3]刘文运,郭锋.98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2):1543-1544.

[4] Howard V J,Woolson R F,Egan B M,et al.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by duration and age at exposure to the stroke belt[J].J Am Soc Hypetens,2010,34(1):32-41.

[5]潘广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2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9-10.

[6]翟青,童晓欣.青年缺血性脑卒中112例危险因素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3):162-165.

[7]张小丽.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580-581.

[8]包萨如拉,朱润秀,孟云庆.青年脑梗死与中老年脑梗死临床资料的对比探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13-14.

[9]谭诚,彭文宏,胡明秋.青年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6):912-913.

[10]赵辉.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13-114.

[11]徐瑾,李艳成,王国权,等.不同性别青年型脑梗死临床特征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0(4):217-220.

[12]黄悦士,吴宇飞.青年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2):1340-13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