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和艺术审美

合集下载

王羲之兰亭序作品赏析

王羲之兰亭序作品赏析

王羲之兰亭序作品赏析摘要:一、王羲之及其兰亭序简介二、兰亭序的艺术价值三、兰亭序的审美特点四、兰亭序的鉴赏方法五、兰亭序对后世的影响正文:【一、王羲之及其兰亭序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独具风格,其中《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堪称巅峰之作。

兰亭序描绘了王羲之与友人相聚兰亭,饮酒赋诗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兰亭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全文共28行,计324字,字字珠玑。

王羲之以其独特的书法技艺,将文字、意境、情感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优雅、自然的艺术风貌。

兰亭序在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兰亭序的审美特点】1.结构优美:兰亭序的字形结构疏密有致,比例和谐,具有很强的形式美。

2.笔画流畅:王羲之运用了丰富的笔法和墨法,使得全文笔画流畅,气韵生动。

3.意境深远:兰亭序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意境。

【四、兰亭序的鉴赏方法】1.欣赏整体风貌:感受兰亭序字里行间的气势,体会王羲之的书法风格。

2.细品单个字:分析字的结构、笔画,领略王羲之书法技艺的精湛。

3.理解文意:阅读全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兰亭序的意境。

【五、兰亭序对后世的影响】兰亭序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后世书法家都对兰亭序进行了研究和致敬,如颜真卿、米芾等。

兰亭序不仅成为了书法学习的典范,还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时至今日,兰亭序依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与传承。

总之,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欣赏兰亭序,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和艺术审美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和艺术审美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和艺术审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和艺术审美作者:张俊东转载自:北大书法艺术网翻开中国书法艺术史,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王羲之三个字。

特别在魏晋之后,所有与书法有关的文献提及最多的也是王羲之。

这一方面和王羲之精研笔法,总结前人经验,把行草书的发展推向极致,形成影响整个后世书法艺术的二王书风有关,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有关。

王羲之进入中国书法史、进入中国历史,应该是一种双向选择。

王羲之的书法审美追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达到了一种暗合。

陶弘景说:“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尤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會稽山永和十许年者” 。

[1] 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和保持并不是一帆风顺、毫无异议的。

杨仁恺先生讲:“古代书家被称为‘书圣'的有好几位,最后只有王羲之的书圣桂冠一致保持于不坠,这是有其客观历史原因的。

宋、齐年间,王氏名声尚未大噪,中间他的儿子王献之曾一度高出乃父。

”[2] 这里杨先生所说的“有其客观历史原因”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审美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

直到后来初唐受到太宗李世民评价为“尽善尽美” 、“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的力捧,并相传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带进墓葬之后,二王父子的行草书跨越魏晋时代而声名鹊起,成为后世书法艺术不可动摇的经典和典范,并带有神的色彩。

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揽之莫识其端。

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3] 于是,历代以来,在力倡碑学的包世臣、康有为《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诞生之前几乎没有人对二王书风和帖学提出异议,更不用说动摇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在当代也是这样,对于每一个写字、研究书法艺术的人,言必提二王,似乎对二王顶礼膜拜,在面对二王书风的时候似乎失去了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王羲之笔法和二王书风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这毫无异议,但不需要将其顶礼膜拜,将其神话,特别是对于搞书法艺术专业的人而言应该对支撑二王书风形成的王羲之笔法有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思考;二是在当代,很多人对王羲之和二王书风的顶礼膜拜已经表面化和肤浅化,没有切入到具体作品、具体点画、具体笔法等书法艺术的本体研究,这样的顶礼膜拜和高度重视其实已经走到相反的一面。

王羲之行书特点

王羲之行书特点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什么: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什么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

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

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

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

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

”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

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兰亭序》艺术特色及临习要领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会稽内史王羲之余谢安等42人,在山阴兰亭为“祓禊”之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结成诗稿为《兰亭集》,并由王羲之乘兴作序。

王羲之执鼠须笔于蚕茧纸上写就《兰亭集序》。

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由于王羲之当时酒后微醺且兴致甚高,是在一种极其愉悦的状态下写就的这篇《兰亭序》,故全文书写自如,用笔精妙,达到王书书法用笔之极致,据说后来屡次书写也不能及。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及其影响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他的书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他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影响了许多书法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一、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笔力雄健、结构严谨、神韵生动。

首先,王羲之的笔力非常雄健有力,他用笔粗壮,筋骨挺拔,一气呵成,造就了他书法作品的豪放、刚健之美。

其次,王羲之的结构十分严谨,笔法刚劲有力,细节处用笔处处精益求精,极具工整之感。

同时,他对构图的把握也十分熟练,既在整体布局上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美感,又在细节上注重精确、严谨的处理。

因此,他的作品看似简约而又不失其精雕细琢的特点。

最后,王羲之的笔法所表现出来的神韵,凝聚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心得体会。

他善于捕捉自然界万物的特征和趣味,同时表现出书法作品的灵气和韵律之美,使得作品自然而然地出彩。

二、王羲之的影响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不仅深受古代人们的喜爱,而且对后人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王羲之的笔法成为后人研究书法的范本,其笔碣、笔画、笔意、笔法四者结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后来的书法家都秉承着他的风格和理念,使得中国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精神追求。

其次,王羲之传承了中国古代书法的最高成就,在书法发展的历史上被誉为巅峰之作。

他不仅创造了独特的书法风格,而且探索了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后人研究书法艺术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最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开了一个先河,使得其后的中国书法在风格、技法和审美标准等方面有了更好的发展。

许多书法家都从中受到了启发,使得中国书法艺术更加完善、丰富、纯洁。

三、结语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宝石,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而且开启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新纪元。

他所创造的书法风格在后来的书法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扬,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涵义和审美标准,为后人留下了崇高的艺术遗产。

王羲之简介资料及书法特点

王羲之简介资料及书法特点

王羲之简介资料及书法特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王羲之简介资料及书法特点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王羲之的书法曾被誉为“尽善尽美”和“古今之冠”。

关于古代四大书法家研究报告

关于古代四大书法家研究报告

关于古代四大书法家研究报告引言: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而古代四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米芾,被公认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本次研究将重点探讨这四位书法家的生平与艺术成就,并分析他们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字逸少,号青莲居士,是晋朝时期的书法家和文学家。

他以行草书著称,尤其擅长“逸字”,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注重笔画的力度和节奏感,融入了韵律美和自然气息。

他的作品多以劝谏君主、示教育民的主题为主,充满了时代感和精神内涵。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二、颜真卿(709年-785年)颜真卿,字处机,号颜筹,是唐朝中期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之神”。

颜真卿的楷书以笔力雄健、气势磅礴著称,他的作品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并以其智慧和威严赢得了广泛赞誉。

颜真卿的作品中常常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笔墨传达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他的书法艺术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并成为后世楷书的典范。

三、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字宗元,号拙政,是唐朝晚期的书法家和美术家。

他是行楷书的创始人之一,主张基于构图、用墨、辨彩、写实、取势等来描绘对象。

柳公权擅长章草和隶书,他的作品在结构和笔法上都有很高的艺术追求。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以其秀丽清俊的风格而闻名,充满了优雅和动感,对后世楷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米芾(1051年-1107年)米芾,字元章,号东篱,是北宋时期的书法家和文学家。

他以行书和隶书著名,被誉为“才子书法家”。

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以篆刻、草书为主,其作品多取材于典籍、古碑,内容丰富多样,结构紧密,笔法灵动。

他的作品追求自由而不受拘束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米芾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贡献巨大,他的作品对于后世书法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结论:古代四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和米芾,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与文人墨客社交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与文人墨客社交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与文人墨客社交简介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晋代书法家,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独创性和艺术价值,也对后世影响深远。

然而,除了他的书法才能,王羲之也以他对文人墨客社交的重视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与他在文人墨客社交中的角色。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的书法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他注重笔墨的运用和艺术表达的独特性。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草字体为主,其笔触流畅、线条优美,富有生命力。

他的作品注重独特的布局和艺术结构,常常采用离合结构和变化多样的字形,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能和审美追求。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王羲之注重意境的表达。

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观和艺术创作之美,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

例如,他曾以 "行书可以行天下" 着名的《兰亭集序》为例,这是他在园林聚会时写的一篇序文,既表达了他对文人墨客社交的热爱,同时也通过书法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还注重气韵的传达。

他注重通过书法作品来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常常通过线条和笔墨的运用,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气韵,让观者沉浸在他的艺术世界中。

王羲之在文人墨客社交中的角色除了他的书法才能,王羲之也是一个活跃的文人墨客社交者。

在晋朝,文人墨客们通常通过参加聚会、文化交流和诗歌创作来建立联系并交流思想。

作为一个知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受到邀请参加这些聚会,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王羲之通过书法艺术展示了自己在文人墨客社交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被广泛传播和赞赏,成为文人墨客社交中的重要话题。

他的书法艺术独特而精湛,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因此,他在文人墨客社交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地位。

其次,王羲之在文人墨客社交中扮演了一个激励和启迪他人的角色。

他的书法作品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激发了其他文人墨客们的创作灵感。

王羲之个人成就

王羲之个人成就

王羲之个人成就王羲之个人成就我国从古至今从不缺少书画家,但是能够给我们后人留下深远长久意义的书画家确实少之又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羲之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那么王羲之的个人成就都有哪些呢?王羲之树立了行书发展中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王体”书法,行草最为强项。

在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真、行、草三体俱备的魏晋时代,王羲之的主要成就和贡献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

他的行书开宗立派,在行书的定型、美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揭开了新的一页。

他所创造的“若断若连、如斜反正”的新体,开一代新风。

婉丽多姿、道法自然,风流潇洒,是典型的魏晋风度,为行书的创作树立了美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兰亭序》、《平安帖》、《姨母帖》、《孔侍帖》、《快雪时晴帖》、《得示帖》等,均被后人称之为“神品”。

他的出现,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羲之的书法创造,受到了极高的赞誉。

梁武帝萧衍说:“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李嗣真赞他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乃“草之圣也”。

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推崇备至。

据张彦远《法书要录》所载,太宗皇帝所收的羲之真迹有三千六百纸。

唐太宗还亲自为王羲之撰写传论。

正是由于王羲之的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得到了帝王的尊崇,所以在东晋至唐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可以算“二王”统治的时代。

人们崇尚羲之,并极力效法,可算是盛极一时。

特别是震古烁今的《兰亭序》被视为行书的圭臬和“天下第一行书”,是书家必学之帖。

它那遒美劲健的笔姿,疏朗雅静的字态,从容平和的气息令人望尘莫及。

唐太宗对《兰亭序》真迹爱不释手,极为推崇,并被陪葬昭陵。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写诗称赞道:“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

此书已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抵万金。

”我们今天有幸看到的《兰亭序》诸帖,仅是初唐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冯承素等几位大家的临摹本。

王羲之的草书艺术价值也相当之高,它是在继承和扬弃章草与张芝草书变革过程中而生成的。

王羲之的字有何特点

王羲之的字有何特点

王羲之的字有何特点王羲之的书法在我国有重大的历史地位,他的字体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那么,关于王羲之的书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王羲之的书法相关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王羲之的书法特点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

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

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

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

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

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

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

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

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

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

”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

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书法的特征元明以来, 一些书家解读王羲之书法, 走向神秘化一端。

本来是一看就明白的王书笔法,经过反复的引申发挥, 变得繁复而玄妙, 让人如坠云雾,这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

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

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是古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在其众多的书法作品中,最经典的四字书法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今天我们就来围绕这个话题进行阐述。

第一步:介绍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王羲之所创作的最经典四字书法作品,就是“兰亭序”。

这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由王羲之于公元353年撰写于兰亭。

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一篇伟大的散文,而其中的书法作品更是无与伦比,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至高之作。

这篇文章的文字与书法相互辉映,成为一篇不可多得的人类艺术珍品。

第二步:分析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天衣无缝”的字体简洁整齐,通顺自然,给人一种极致的美感。

其字形脱离了过去图案化的潜波。

书写行笔自如,一气呵成,形成丱如浪花的气势,显得非常的有韵律感和艺术感。

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善于运用自己的艺术创意和审美意识在书法艺术上展现自己的理念,该字体也成为了中国书法的一道经典风景线。

第三步: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的艺术价值作为一件艺术品,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经典之美、艺术的创新之美、书法的独特之美。

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和研究,也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影响着全世界书法的发展和传承。

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反而愈加珍贵。

第四步: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的传承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作品,不仅是书法流派的代表作,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如何将其传承至今,已成为当代书法家前进的方向。

他们继承和发扬着王羲之的书写技巧、书法感觉、艺术理念,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代表现代最高水平的书法作品弘扬中华书法文化。

同时,让更多的人促进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巨大价值。

总之,王羲之最经典的四字书法是一件非常珍贵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艺术的创新力,传承世代。

最新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

最新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

最新王羲之书法研究报告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智慧。

其中,王羲之的书法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书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王羲之书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一、王羲之的生平与书法成就王羲之(303 年—361 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聪慧好学,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

他的楷书端庄秀丽,笔法精妙,代表作有《黄庭经》;行书流畅自然,富有韵律,以《兰亭序》最为著名;草书则气势奔放,笔势连贯,如《初月》《得示》等。

二、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点1、笔法精湛王羲之的笔法丰富多样,包括藏头护尾、中锋用笔、侧锋取势等。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线条的质感和形态,使笔画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2、结构优美其书法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注重字的重心平衡和比例协调。

他常常通过巧妙的笔画安排和空间布局,营造出一种和谐、优美的艺术效果。

3、气韵生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气韵,给人以一种灵动、飘逸的感觉。

他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融入到书法之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王羲之书法对后世的影响1、书法风格的传承后世许多书法家都深受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影响,纷纷效仿其笔法、结构和气韵。

如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都从王羲之的书法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2、书法理论的发展王羲之的书法实践为后世的书法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他关于笔法、结构、气韵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世书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文化价值的体现王羲之的书法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最新研究方法与发现1、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可以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进行高清扫描和数字化处理,从而更加细致地分析其笔画、结构和气韵等方面的特点。

我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认识

我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认识

王羲之(813-858),是宋朝最杰出的书法家,有“书圣”的称号。

他的
书法笔法简洁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影响了包括繁体中文以来的
书法艺术。

王羲之的书法以结构清晰、笔画雅致、字形拙凝而著称,是书法史上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他的笔画细腻而飘逸,字体精美绝伦,注重构图
和构思,善于结合自然美丽与人文精神,使他的书法具有独特的魅力。

从结构上来说,王羲之的书法极具特色。

他善于与历史传统的书法结合,把古代的技法与新的想法融为一体,并发展了多种风格,如“篆”、“汉”、“工”等,使他的作品充满创新意识。

有时,他会用仪式感十足的“北宋楷书”表达思想,有时又用更为简练的“庆宋楷书”表现天真浪漫的情调。

王羲之的书法,他的思想被结构以至形式上都表现出来。

他以全新的
创作思想,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融入书法作品中,注重概念表现和文
化内涵,特别是重视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使他的作品在书法史上有
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书法的杰出代表,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一直承受人们的称赞和尊崇。

他的书法创作和思想贡献给后代们开拓了探索书法艺术的道路,并影
响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发展,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堪称一个巨大的榜样。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点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点

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点王羲之书法的艺术特点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美轮美奂,是极具有美的观赏性的。

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如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一句来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

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一、从笔画上看,笔笔精到纵观王羲之笔下的每一副书法作品,那一幅不是笔笔精到,无懈可击的。

特别是在起收笔上,王羲之非常注重,几乎每个点画的起笔、收笔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让人无懈可击。

这样精到的用笔,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王羲之笔法娴熟之极的不经意流露。

它的起笔以露锋和一拓直下为主,轻松自如,一任自然。

当代行书书法作品欣赏三:李传波四尺横幅行书书法作品《卖炭翁》二、从字形结构上看,字字别意王羲之在《书论》中曾论述到:“为一字,数体具入。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传世名作《兰亭集序》便是这一思想的完全表达。

举个例子来说,《兰亭序》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二十个“之”字,即是鲜明的例子,他们的姿态各不相同,或平稳舒展,或藏锋收敛,或端正如楷,或流利飞动,达到了多样与统一的艺术效果。

通观全篇,看似不经意,但其巧妙均在情理之中。

三、从书法作品的通篇布局上看,浑然天成,紧密有致观察王羲之笔下的书法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书法作品,全篇疏密有致,开合宽窄,出于自然,真正做到了笔意顾盼。

视向偃仰,若断还连,气脉贯通,处理的恰到好处。

在处理字距的时候,同时将字的中心线形成一种呼应,形成行内字与字的呼应连贯,体现了连贯的气势。

由于笔画比较细,起收笔多露锋,再加上行距的相对宽松,从而形成优雅的格调,做到了情与书的交融。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什么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一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一笔鹅写法

王羲之一笔鹅写法

王羲之一笔鹅写法
摘要:
一、王羲之简介
二、王羲之书法成就
三、一笔鹅写法介绍
四、一笔鹅写法的艺术价值
五、如何学习一笔鹅写法
六、总结
正文: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擅长楷、行、草、隶等多种书体,其中尤以行书和草书最为出色。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一方面源于他对前人书法的传承,另一方面源于他独特的创新。

他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出行书和草书,将书法的艺术性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而他的一笔鹅写法,更是成为了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一笔鹅写法,即在一条线上完成鹅的形象。

这种写法充分发挥了王羲之的想象力与书法技艺,将鹅的形态与书法线条完美结合。

在书写过程中,王羲之运用了流畅的笔触和丰富的墨色变化,将鹅的优雅姿态展现得栩栩如生。

一笔鹅写法的艺术价值在于,它将绘画与书法相结合,展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审美。

同时,这种写法也对后世书法和绘画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对于喜爱书法的朋友们,学习一笔鹅写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首先,可以通过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了解一笔鹅写法的结构和笔势。

其次,要加强对书法基本笔画的练习,提高书法功底。

最后,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鹅的形态与书法线条相结合。

总之,王羲之一笔鹅写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它展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和创新精神。

晋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语言与审美特征(一)

晋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语言与审美特征(一)

晋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艺术语言与审美特征(一)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与解读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其中,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与意义。

以下,我将从语言与审美特征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希望能为读者们带来启示。

语言特征兰亭序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于东晋元嘉十六年(公元353年)临兰亭集会、作《兰亭序》时所作的序。

在文学史上属于楷书的经典之一。

借景抒情《兰亭序》以兰亭景物为背景,通过写景抒情展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羲之将自己临兰亭的境遇与情感渲染在序文之中,抒发出对兰亭、朋友以及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序文中“来而不舍”的精神,道出了王羲之挚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是晋代文人在追求人生境界中的思考。

真情实感王羲之的书法风格非常独特,其所书《兰亭序》不仅字迹清秀,而且线条流畅自然,墨色浑厚,极富书法魅力。

《兰亭序》不同于其他书法作品,它在墨色、字体、字形等方面的变幻有着很大的含义,并且充分表达了王羲之的真情实感。

这种含情脉脉、真情流露的初衷,更是震撼人心。

审美特征兰亭序的影响力远不止于诗书之美,而是在审美上体现了一种高度的境界和内涵,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一一阐述。

自然韵味王羲之在书法创作中,强调书法必须具有“自然气息”。

他力求与自然的相互感应,使书法创作中表现的境界更加自然,突破了传统审美方式,创造出一种更加自然、更加静美的审美局面。

《兰亭序》的整个布局和构思,都体现了一种自然韵味的审美特征。

文化抒情文化抒情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一个重要方面,王羲之的《兰亭序》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序文中,“列宿在其下”,“俯仰之间”,“流连忘返”,描绘了王羲之的一种文化情怀。

广阔的文化背景和高尚的情感,都构成了《兰亭序》独特的审美风格。

沉静空灵王羲之的书法审美以沉静空灵为主要特征。

《兰亭序》不仅在艺术上充满了内涵和智慧,而且表现了王羲之强烈的心灵追求和人生境界。

王羲之写 兰亭集序 的故事

王羲之写 兰亭集序 的故事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摘要:一、兰亭集序的背景及意义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三、兰亭集序的创作过程四、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五、兰亭集序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正文: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谓是一部传世佳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它不仅展现了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更折射出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剖析《兰亭集序》的故事,带您领略这部千古名篇的魅力。

一、兰亭集序的背景及意义东晋时期,社会风气宽松,士人阶层热衷于文化交流。

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举行春游雅集,饮酒赋诗,歌颂山水之美。

这场盛会让王羲之灵感迸发,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他的书法博采众长,楷、行、草、隶诸体皆精。

尤其在行书方面,王羲之开创了新的审美境界,被誉为“行书之宗”。

三、兰亭集序的创作过程据记载,王羲之在创作《兰亭集序》时,反复涂抹、修改,不惜笔墨。

他将自己的心情、审美和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其中,使作品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完成后的《兰亭集序》字迹飘逸、潇洒,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动感。

四、兰亭集序的艺术价值《兰亭集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它的结构疏密有致,笔画圆润流畅,体现了王羲之独特的书法风格。

文章内容富有哲理,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全文气息贯通,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五、兰亭集序对中国书法的影响《兰亭集序》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丰富了行书的艺术表现力,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

同时,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总之,《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杰作,它展现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才能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王羲之介绍英文版600字左右

王羲之介绍英文版600字左右

王羲之介绍英文版600字左右摘要:1.王羲之的生平简介2.王羲之的书法成就3.王羲之的影响和后世评价正文: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生于公元303 年,卒于361 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杰出人物,被誉为“书圣”,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羲之出生于琅琊(今山东临沂)一个书香门第,他的家族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羲之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通过学习前辈书法家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他博采众长,书法技艺日臻成熟,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王羲之的作品点画俊秀,笔力遒劲,气韵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将行书和草书推向了新的高度。

王羲之的行书结构紧凑,笔画流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他的草书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笔画翻飞,跌宕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次,王羲之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笔势论》等著作中阐述了自己的书法理念,强调书法应注重个性和创新,追求自然和谐之美。

这些理论对后世书法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指导意义。

最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他的作品在后世被广泛传颂,许多作品成为了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中,《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传世之作。

王羲之的影响和后世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使他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的书法风格被后世书法家广泛传承和发扬,对东晋以后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世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都对王羲之的书法顶礼膜拜,并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他的书法技艺。

总的来说,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和艺术审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和艺术审美作者:张俊东转载自:北大书法艺术网翻开中国书法艺术史,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王羲之三个字。

特别在魏晋之后,所有与书法有关的文献提及最多的也是王羲之。

这一方面和王羲之精研笔法,总结前人经验,把行草书的发展推向极致,形成影响整个后世书法艺术的二王书风有关,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有关。

王羲之进入中国书法史、进入中国历史,应该是一种双向选择。

王羲之的书法审美追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达到了一种暗合。

陶弘景说:“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尤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會稽山永和十许年者”。

[1]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和保持并不是一帆风顺、毫无异议的。

杨仁恺先生讲:“古代书家被称为‘书圣’的有好几位,最后只有王羲之的书圣桂冠一致保持于不坠,这是有其客观历史原因的。

宋、齐年间,王氏名声尚未大噪,中间他的儿子王献之曾一度高出乃父。

”[2]这里杨先生所说的“有其客观历史原因”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审美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

直到后来初唐受到太宗李世民评价为“尽善尽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的力捧,并相传把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带进墓葬之后,二王父子的行草书跨越魏晋时代而声名鹊起,成为后世书法艺术不可动摇的经典和典范,并带有神的色彩。

所以详察古今,精研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揽之莫识其端。

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3]于是,历代以来,在力倡碑学的包世臣、康有为《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诞生之前几乎没有人对二王书风和帖学提出异议,更不用说动摇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在当代也是这样,对于每一个写字、研究书法艺术的人,言必提二王,似乎对二王顶礼膜拜,在面对二王书风的时候似乎失去了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王羲之笔法和二王书风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这毫无异议,但不需要将其顶礼膜拜,将其神话,特别是对于搞书法艺术专业的人而言应该对支撑二王书风形成的王羲之笔法有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思考;二是在当代,很多人对王羲之和二王书风的顶礼膜拜已经表面化和肤浅化,没有切入到具体作品、具体点画、具体笔法等书法艺术的本体研究,这样的顶礼膜拜和高度重视其实已经走到相反的一面。

技法不能脱离艺术审美而独立存在。

脱离艺术审美的技法没有意义,也不能称之为技法。

张怀瓘在《书议》中讲:“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型”。

还进一步讲:“不由灵台,必乏神气”。

如只守法度规则,在字之外观形式上下功夫,只是空存躯壳,如死人无气,没有生命,这是不可取的。

结体、笔法等一切技巧必须能表现作者的个性神采,才有存在的意义。

[4]在书法艺术中,展现一定的书法艺术风格和审美,在作品中表现一定的艺术意境和人生境界,需要具体的笔法、墨法、章法等技法作基础;反过来,一定的书法艺术审美和风格、一定的艺术意境又会对具体技法有所要求和规范,二者之间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

从某种角度讲,审美、风格和意境决定技法,技法又反过来支撑审美、风格和意境的形成。

因而,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认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审美、风格和意境,是更好地分析、研究王羲之笔法的前提。

从具体的书法审美上看,王羲之书风的审美符合儒家的中和、中庸之道。

对于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期,学界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对于文学艺术创作来说,在其艺术情趣和美学境界的追求方面,则以玄学和佛学的影响为大。

”[5]也就是说,王羲之笔法的形成、书风和审美风格的形成受到魏晋玄学、佛学的影响较大。

笔者并不否认这样的观点。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就文学艺术而言,汉魏西晋,总不离古拙的作风,自东晋起,各部门陆续进入新巧的境界。

”徐利明先生讲:“这一时期(东晋),文学艺术新的审美观念和标准得以确立,不仅要求表现自我情、志,同时还在形式技巧上力求妍美。

于是,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雕琢、锤炼、力求妍丽精工,在形式美的追求上取得了划时代的伟大成就。

”[6]如果把王羲之所处的东晋时代往前推,对比钟繇的书风我们会发现,钟繇的书风确实古朴、厚重、笨拙,而王羲之的书风相对于他而言就显得妍美、流畅、萧散;在用笔上、章法上都更加精致、规范。

王羲之之所以能把书风“变古质而为今妍”,从中可以窥察王羲之书法风格受到了魏晋玄学、佛学影响的痕迹。

笔者的观点是王羲之的书风其实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很大,他的书法艺术审美符合儒家的中和、中庸之道。

原因之一,因为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主流思想和主流文化,这一强大的思想和文化体系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因而作为六艺之一的“小道”书法只能在儒家思想和文化背景下发展,而二王书风的形成,尽管在创作思想上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较大,但也不能完全否认儒学的影响,特别在所呈现出的书法风格上(注意创作思想和书法风格是两个概念),不管最早的时候是不是王氏父子的一种主观自觉选择、还是根据客观环境进行了调整和改变,但在我们最后看到的二王书法风格上(这里主要是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临本的《兰亭序》)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在意境上是烂漫之极复归平淡的一种冲淡和中和,所以,二王书风被要用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历代帝王推崇和钟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见图一。

在东晋时期来看,王羲之的书风受到魏晋玄学、佛学影响较大,“变古质而为今妍”呈现出二王书风的整体风貌。

但在东晋以后的时代,放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间段里,特别在当代再去评判和审定,我们得出的结论和东晋当时的观点可能会有所差异。

而且,王羲之在创作思想和审美追求上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和其最终在书法风格上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和中庸之道也许并不是水火不相容。

原因之二,从王羲之具体作品呈现的风格而言,它在审美上也是符合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

特别是通过与其他书家具体作品的对比,包括和其子王献之作品风格的对比,我们也会发现王献之相比于王羲之就更加抒情、张扬、恣肆、锋芒毕露,在用笔上也更加外拓、激烈、飞动。

而王羲之则显得平和、内敛、安静,温文尔雅,胜似闲庭信步。

刘涛先生在论述王羲之书法艺术时说:“王羲之在汉魏张芝、钟繇、二卫书法成就的基础上……在书法艺术的领域内最为完美地体现了魏晋风度,又未流于疏狂,合乎儒家所要求的‘文质彬彬’和‘中和’的审美理想”[7]。

前文中提到李世民对王羲之的评价:“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若斜而反直。

”,“状若断而还连”、“势若斜而反直”其实都是一种以中庸之道为出发点的发现和赞美。

如果王羲之的书风不符合儒家文化传统、不符合中庸之道,唐太宗包括后世的诸多皇帝们也不会倍加推赏。

当然,把二王书风定位为中和和冲淡,并不是一种否定,相反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而言的中和、中庸并不是像西方的天平那样的折中和平均,是刻板和“死”的;而是像中国的杆秤一样,并不需要两边一定要对等,而是随着秤砣位置的调整,会有倾斜,但最后会找到平衡,是一种动态、相对的平衡。

[8]而且这种中庸的风格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从纯粹艺术境界层面上看,二王书风达到了人的生命意识在书法艺术中的强烈展现,这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王书风在书法史上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其抢到了行草书开始兴起的好的时代机遇和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最重要的还是其本身的艺术境界。

艺术作品是由人所创造的,所以从某一种角度而言,艺术作品是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的物质化,是人的情感结晶,有着作者最为独特的展现。

“书法是线的艺术。

它具有一个由线启象(墨象),由象悟意(意境)的本体结构。

”[9]中国古代书论中“人品即书品“是把作者和作品统一起来的经典论述。

这里的人品不是专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而更多地是指一个人的品位、格调、风骨、修养、情感等等。

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创造什么样的艺术。

对于中国书法这种一次性完成、不可重复的艺术形式,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生命意识下创作出的作品也会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异。

作为创造艺术的人,其实受环境的影响和改变最大。

很难想象一个处于水生火热、吃不上饭的人可以心情快乐,可以悠闲的喜欢艺术,并能创作出反映快乐、幸福的艺术作品。

作为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期。

经济、政治、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都经历转折。

这是继先秦之后第二次社会形态的变异所带来的。

由社会形态变异所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在文艺上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人的觉醒。

促使人的觉醒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的动荡、混乱、血污和灾难。

很多贵族名士被卷进政治的漩涡,名士们被一批批送上刑场、血淋淋的砍头。

两汉以来神学目的论和宿命论在名士们心中所建立起来的“神”轰然倒地了,社会中惨烈、动荡的现实唤起了他们人的意识、生命意识的觉醒和自觉,表面的潇洒风流、寄情山水的骨子里其实是巨大的痛苦、恐惧和对生命的哀伤。

很多文人发出了“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的慨叹和哀歌。

[10]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时讲:“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

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

”[11]面对社会的动荡、混乱、血污和灾难这样一种社会现实,王羲之的思想和生命意识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在性情的外在显现。

前面也提到,艺术作品是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的物质化,是人的情感结晶,处于那样一个时代,对生命、人生、艺术有独特认识的王羲之不可能不把自己的独特感悟反映在书法作品里。

托尔斯泰在论艺术时讲:“感染愈强烈,则艺术愈上乘。

”“艺术感染性的多少取决于以下三个要件:(1)所传达的情感有多大的独特性;(2)这种情感的传达有多么清晰;(3)艺术家的真挚程度,换言之,艺术家自己体验他所传达的感情的力量如何。

”[12]这对我们分析王羲之的生命情感、生命意识和感悟在其书法艺术中的体现有很强的针对性。

王羲之所要传达的情感应该说是极其独特的,面对社会的动荡和血污,面对门阀氏族之间的争斗,面对名士们甚至是自己的友人被血淋淋的砍头,他对生命的恐惧、对人生的珍视应该说已经上升到生命情感、生命意识的高度,和任何前世、后世书家相比不能说是不独特。

这样的情感也不能不说是非常强烈和真挚。

而且王羲之又精研笔法,具备在书法艺术作品中清晰传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而在当时魏晋的整个文化艺术领域,又强调要抒发性情、张扬个性。

蔡邕提出的“书者,散也。

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13]的理论影响很大;绘画领域,谢赫提出把“气韵生动”作为品评书画的第一原则,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