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三不知指什么故事概括

合集下载

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注音】yīwènsānbùzhī【典故】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解释】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指不清楚【结构】合式【近义词】装疯卖傻、一无所知【相反词】无所不知【押韵词】推燥居湿、马迹蛛丝、墨子泣丝、学无常师、忙中有失、浞訾栗斯、研精覃思、以公灭私、转益多师、百世之师、......【年代】古代【谜语】联【歇后语】向傻子问路【英文】say"Idon'tknow"toeveryquestion【成语典故】公元前468年,晋国大夫荀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君派大夫公子般去齐国求救。

齐平公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去救援。

荀瑶派使者与陈成子讲和。

陈成子的部将荀寅自作聪明地说自己对此事的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不知道,怪不得到处碰壁【成语举例】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成语造举】◎你还一问三不知呀!?文的不要你要武的呀?──说呀,让他说!""我不说了,送东西不假,那也是好心好意……""先别问这个,你要办社,抬出崔玉珠……是谁的主意?……啊?""…………""你连这也不说呀,你这个反革命!"接着屋里拍了一声桌子。

◎5日12日下午,根据一些代表的要求,杨汇泉副省长与省工商局、省审计局、省外经委等部门负责人接受代表质询,代表就清理整顿公司的问题提出尖锐的质问,同时询问清理省国际经济开发公司的有关情况,作为主管财贸和外经委工作的副省长杨汇泉,对代表们的提问大都支支唔唔,甚至一问三不知。

◎(进门来就蹲在花旁边了,边抚弄着花边想)金奶奶,您说这学文化可倒是个好事,我就是怕到时候念不上来,怪不得劲的;回头先生再一问三不知,您说这么大人了,这脸可往哪儿搁呀!◎一天,她又迟到了,功课一问三不知。

古代关于一问三不知的成语故事

古代关于一问三不知的成语故事

古代关于一问三不知的成语故事
古代关于一问三不知的成语故事
春秋诸侯争霸时,晋国的大夫荀瑶率大军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求援。

齐国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

陈成子率领军队冒着大雨渡过了濮水,来到阵前。

荀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怕,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

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

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支出来的。

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掉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

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问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

”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话,知道这是荀瑶编造出来的谎言,根本不相信。

晋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荀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中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1000辆轻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 陈成子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

’晋军即使出动超过1000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

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 荀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

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

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有好的结果呢?” 几
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成语“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荀寅的话中概括出来的。

100条文学常识冷知识

100条文学常识冷知识

100 条家长需要了解的文学常识冷知识:1.“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2.我们常说的“杀青”最初指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

3.“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在这里指月亮。

5.古代的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官职,如司马、司徒等。

6.“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其实指的是井上的围栏。

7.孟子说“君子远庖厨”,并不是瞧不起厨师,而是表达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

8.“及笄之年”指女子15 岁,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9.“弱冠”是指男子20 岁,表示已经成年。

10.“而立之年”是30 岁。

11.“不惑之年”为40 岁。

12.“花甲之年”指60 岁。

13.“古稀之年”是70 岁。

14.杜甫的“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15.“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6.“唐宋八大家”中的苏洵、苏轼、苏辙是父子关系。

17.屈原其实不姓屈,姓芈。

18.五音不全”的“五音”指宫、商、角、徵、羽。

19.入木三分”最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

20.金屋藏娇”说的是汉武帝刘彻和陈阿娇的故事。

21.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22.赔了夫人又折兵”原指周瑜的算计。

23.桃李满天下”最初是指狄仁杰门生众多。

24.鸡鸣狗盗”这一成语与孟尝君有关。

25.东床快婿”原本指王羲之。

26.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项羽。

27.四面楚歌”也与项羽相关。

28.约法三章”说的是刘邦进入咸阳后的举措。

29.司马相如弹奏的琴曲名为《凤求凰》,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

30.古代的“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31.蛛丝马迹”中的“马”指的是灶马,一种昆虫。

32.信口雌黄”中的“雌黄”是一种矿物,可用来涂改文字。

33.名列前茅”的“茅”最初指的是楚国的茅门。

34.问鼎中原”与楚庄王有关。

35.退避三舍”中“三舍”指九十里。

36.讳疾忌医”的主人公是蔡桓公。

左传三不知指什么故事概括

左传三不知指什么故事概括

左传三不知指什么故事概括三不知:不知道。

同⼀问三不知。

“三不知”出⾃《左传》。

《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是始、中、终三阶段三⽅⾯都不知道。

⼀问三不知”就是从荀寅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

三不知故事典故“三不知”出⾃《左传》。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晋国坐⼤,就派⼤夫陈成⼦带兵援郑。

有个名叫荀寅的部将报告陈成⼦说:“有⼀个从晋军来的⼈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卒,不要害怕⼤批的⼈马。

’晋军即使出动超过⼀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不战。

你竟然讲出壮敌⼈威风灭⾃⼰志⽓的话!”荀寅⾃知失⾔,于是感慨说:“君⼦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后⼈焉。

今我三不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谋划⼀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

现在我对这三⽅⾯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上。

古谚含义《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是始、中、终三阶段三⽅⾯都不知道。

邓拓在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中,对“始、中、终”做了很详细的阐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

‘中’,就是事物在发展中间的全部过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断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间各种复杂变化过程在内。

‘终’,这就是事物发展变法的结果,是⼀个过程的终了,当然它同时也可以说是另⼀个新过程的开始。

”现代释义“三不知”从最初的始、中、终三⽅⾯都不知道,逐渐产⽣了别的意思。

后来⽤“三不知”制对内情⼀⽆所知,有时指装糊涂。

明代⼩说《⼆刻拍案惊奇》卷三说道:“桂娘⼀定在⾥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

”⽤“三不知”表⽰匆匆忙忙、冒冒失失。

《⾦瓶梅》⼗三回⾥有“那西门庆三不知正进门,两个撞了个满怀。

”可见,“三不知”还有突然、⼀下⼦的⽤法。

【从小故事中快乐学古文】“一问三不知”

【从小故事中快乐学古文】“一问三不知”

【从小故事中快乐学古文】“一问三不知”【从小故事中快乐学古文】“一问三不知”古文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可惜我们从中学一开始接触古文就是“之乎者也”,弄得一头雾水,以致望而生畏。

其实,好多古文是很明白的,很有趣的。

如果从这些明白有趣的古文读起,我们就会觉得古文并不是很难懂。

等读了相当数量的这一类古文,再去读深奥一点的,也就觉得不难了。

那时,你就步入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殿堂,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古文,我没有理由不爱你!1、善忘者两翁相遇,甲问乙姓氏。

(乙)曰:“姓张。

”俄再问,复告之。

俄尔(甲)复问。

乙不说,大声曰:“吾姓张!吾张姓!吾之姓,张也!”甲笑曰:“王大爷莫恼,吾,善忘者也!”善忘是常见的,生理学上有一种病就叫“健忘症”。

然而一般说来,再“健忘”也不至于像故事中的甲,随听随忘这就叫夸张。

夸张是笑话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这则笑话的笑点还在于甲翁虽“善忘”,却没有忘记自己是“善忘者”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甲翁是真的善忘还是在开乙翁的玩笑。

看不看由你:俄:副词。

表示时间短暂。

可译成“不久”、“一会儿”等。

“俄”经常与“而”、“尔”、“顷”(倾)连用构成“俄而”、“俄尔”、“俄顷”等,表示时间短暂。

说:通“悦”(通假字),高兴。

这两句都是判断句,前一句可译为“我的姓是张”,后一句可译为“我是记性很差的人啊”。

前句句末的“也”和后句句末的“者也”都是判断句句末的语气助词。

古文中主语省略的地方很多,只有正确补足主语,才能真正读懂古文。

现代汉语中主语一般承前句主语省略,古代汉语中除了这种情况外,也有承前一句中的宾语省略的。

补足主语的方法是通贯上下文文意,据之判断是承前句的主语还是承宾语而补。

如上文中说“姓张”的人是谁?承主语省为甲,承宾语省为乙,从后面“乙不说”中可知“姓张”的人是乙。

2、一问三不知有以(拿)成语“一问三不知”问其父者,父曰“不知”;问其母,亦曰“不知”。

俄倾,忽大声曰:“吾知之矣‘一问三不知>者,父不知,母不知,儿亦不知也!”“一问三不知”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全,都)举(考虑)之而后入焉。

国学知识检测附答案

国学知识检测附答案

国学知识检测附答案国学知识检测题(附答案)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月亮B、姻缘2:李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李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9.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0.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1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1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15、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国学知识试题_1

国学知识试题_1

国学知识试题国学知识试题【文学类】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姻缘答案:A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贺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答案:C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答案:C4.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适宜的是: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答案:A5. 以下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答案:D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以下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答案:B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孟子》B、《庄子》答案:A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李贺B、李商隐答案:B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答案:A10.“水”字属于以下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 B 、表意字答案:A11.如今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A、文章B、画作C、乐曲答案:C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桃花扇》 B 、《长生殿》 C、《牡丹亭》四D、《南柯梦》答案:B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答案:D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A、齐桓公B、蔡桓公答案:B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杜甫B、李白答案:B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答案:B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答案:B1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根底是: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答案:A1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A、画饼充饥 B 、望梅止渴答案:B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A、速度飞快B、光阴飞逝答案:B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答案:B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答案:C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表达出:A、疑心精神B、辩证法思想答案:B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A、李白B、杜甫答案:B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问三不知【五字成语】典故解释谜语歇后语成语故事

一问三不知【五字成语】典故解释谜语歇后语成语故事

一问三不知【五字成语】典故|解释|谜语|歇后语|成语故事【注音】yī wèn sān bù zhī【典故】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解释】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指不清楚【结构】合式【近义词】装疯卖傻、一无所知【相反词】无所不知【押韵词】推燥居湿、马迹蛛丝、墨子泣丝、学无常师、忙中有失、浞訾栗斯、研精覃思、以公灭私、转益多师、百世之师、......【年代】古代【谜语】联【歇后语】向傻子问路【英文】say"Idon'tknow"toeveryquestion【成语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大夫荀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君派大夫公子般去齐国求救。

齐平公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去救援。

荀瑶派使者与陈成子讲和。

陈成子的部将荀寅自作聪明地说自己对此事的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不知道,怪不得到处碰壁【成语举例】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成语造举】◎ 你还一问三不知呀!?文的不要你要武的呀?──说呀,让他说!""我不说了,送东西不假,那也是好心好意……""先别问这个,你要办社,抬出崔玉珠……是谁的主意?……啊?""…………""你连这也不说呀,你这个反革命!"接着屋里拍了一声桌子。

◎ 5日12日下午,根据一些代表的要求,杨汇泉副省长与省工商局、省审计局、省外经委等部门负责人接受代表质询,代表就清理整顿公司的问题提出尖锐的质问,同时询问清理省国际经济开发公司的有关情况,作为主管财贸和外经委工作的副省长杨汇泉,对代表们的提问大都支支唔唔,甚至一问三不知。

◎ (进门来就蹲在花旁边了,边抚弄着花边想)金奶奶,您说这学文化可倒是个好事,我就是怕到时候念不上来,怪不得劲的;回头先生再一问三不知,您说这么大人了,这脸可往哪儿搁呀!◎ 一天,她又迟到了,功课一问三不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附答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附答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初级篇一、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国悠悠历史之路上绽放了无数枝文学的奇葩。

纵使朝代更替,乾坤挪移,它们仍穿越历史的尘埃用那最新鲜的香气沁人心脾。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

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 、月亮B 、姻缘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4.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0.“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 B 、表意字1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A、《桃花扇》 B 、《长生殿》 C、《牡丹亭》四D、《南柯梦》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A、水能载舟,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齐桓公B、蔡桓公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A、杜甫B、李白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1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A、画饼充饥 B 、望梅止渴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C)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B、杜甫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趣味历史:西汉人吸烟吗李姓唐朝禁食鲤鱼“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趣味历史:西汉人吸烟吗李姓唐朝禁食鲤鱼“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龙源期刊网 趣味历史:西汉人吸烟吗/李姓唐朝禁食鲤鱼/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2期趣味历史:西汉人吸烟吗文/安宏宇近阅某报所载《烟草述异》一文,说西汉人已吸烟草了,论据为西汉刘向之事,原文如下:“《刘向别传》更载:刘向夜诵、黄衣老人叩门而入,‘吹杖头烟’而授之天书。

由是观之,这烟和烟竿,早在西汉时期已经有了,中国人之发现烟和吸(原注:吹之令人吸)烟,也有了数千年的历史。

”笔者认为此说非是,所引刘向事根本与烟草无干。

刘向此事见于晋王嘉《拾遗记》卷六:“汉刘向校书天禄阁,夜默诵,有老父仗藜(拄着藜杖)以进,吹杖端,烛燃火明。

取《洪范五行》之文,天文舆图之牒以授焉,向请问姓名。

云‘太乙之精’。

”元无名氏《三辅黄图·阁部》亦载有此事:“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深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倚)青藜杖,叩阁而进见。

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燃),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

”可见老人所燃为“藜”,其“烟”乃藜燃烧后所冒之烟,与烟草和吸烟毫无关系。

这“藜”又是何物呢?藜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又称“灰菜”、“灰藿”,茎高数尺,嫩叶可食,老茎质轻而坚韧,可为杖,藜燃烧时光亮耐久,可当烛用。

刘向此事遂被后人用为夜读、勤学的典故,称为“燃藜”或“藜火”,例如:《红楼梦》第五回载:宝玉随贾母等至宁国府赏梅花,中午欲小休,“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贴在上面,画的人物故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不看系何人所画,心中便有些不快。

”(宝玉素常不喜读书,所以看了刘向夜读的《燃藜图》,心里当然不大高兴。

)又如:明李东阳《刘太宰入阁后省墓》诗云:“天禄阁中藜火动,相州堂上锦衣归。

”亦可证明这“燃藜”与“藜火”同烟草和吸烟无干。

综上所述,可知西汉刘向夜读时,老人所燃者为藜,而非烟草,因此所谓的西汉人已吸烟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李姓唐朝禁食鲤鱼文/邓晨曦。

“一问三不知”的境界

“一问三不知”的境界

虚伪 , 不造作 , 当然是值得 称道的。 如果 不是有这
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神 , 站 在 学 术报 告 台 上 的
是说 , 聪明人谋 划一件事情 , 对开始 、 发展 、 结 果
丁肇中 . 恐怕就不是那位获取 了诺 贝尔奖项 的丁
肇中教授了 。 诚实. 是“ 一 问三不知” 的境界之一 ; 就“ 一 问 二不 知 ” _ 而言 , 还 有 一 种状 况 就 是 “ 放下 ” , 一种类 似于郑板桥老先生“ 难得糊涂 ” 的人生化境。 据 说
“ 出发前 围君有令 , 不要追赶 零 星的士 卒 ,事 。
做科学 的人最重 要的是兴趣 , 有 了兴趣 , 你 可 以
为它放弃其他一切的事情 , 为了名 和利去做科学
是很危险的 . 、” 先哲圣贤说 : “ 知 之 为 知 之 ,不 知 为 不 知 , 是 知也。 ” 类 似 丁教 授 这 样 的 “ 一 问 i不 知 ” , 缘 于不
方面都 考虑 到 , 然后才 向上报告 。 而我对这
方 面 都 没 做 思 考 就 急 忙 报 告 ,难 怪 拍 马 屁拍 到 马蹄子上 , 不会有好结果 。
现实 生活中 , “ 一 问 不知”常常是 不学无 术的代名 词 . 但也有令人击掌 叫好 的时候 。 不久 前渎到一篇文章 , 说诺 贝尔奖获得 者 、 著名 美籍 华人 、实 验物 理学家丁肇 中教授在 为南 京航 空 航 天大学 的 师生作 《 国际空 问站 上 的 A MS实
身, 当然也就进 入无欲无求 , 物我两忘的境地 了。
2 。 1 7 6 卫
作 文 通 讯


.. 。




. .

国学知识试题

国学知识试题

国学知识试题【文学类】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答案:A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答案:C3.“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答案:C4.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答案:A5.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xx有关?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答案:D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答案:B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xx》B、《xx》答案:A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xxB、xx答案:B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答案:A10.“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象形字B、表意字答案:A1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A、文章B、画作C、乐曲答案:C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四D、《南柯梦》答案:B13.下面哪句话出自《xx》?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答案:D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A、xxB、xx答案:B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A、xxB、xx答案:B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答案:B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xx、xx、xx答案:B18.xx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xx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答案:A19.下面哪个成语和xx有关?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答案:B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答案:B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A、xx和织女B、xx和xx答案:B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xx的台阶B、天的别称C、xx答案:C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答案:B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A、xxB、xx答案:B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国学常识题库(完全版)

国学常识题库(完全版)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初级篇一、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国悠悠历史之路上绽放了无数枝文学的奇葩。

纵使朝代更替,乾坤挪移,它们仍穿越历史的尘埃用那最新鲜的香气沁人心脾。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

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 、月亮B 、姻缘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4.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0.“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 B 、表意字1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A、《桃花扇》 B 、《长生殿》 C、《牡丹亭》四D、《南柯梦》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A、水能载舟,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齐桓公B、蔡桓公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A、杜甫B、李白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1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A、画饼充饥 B 、望梅止渴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C)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B、杜甫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俗话说:“一问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

俗话说:“一问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

俗话说:“⼀问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不知”?我国传统⽂化历史悠久,博⼤精深,其中我们细⼼品读和回味,总会发现⼀些隐藏的⽂化冷知识。

⽐如我们经常说“五花⼋门”,但究竟是哪五花,哪⼋门却少有⼈知;⽐如形容⼀个男⼈五⼤三粗,那么究竟是哪五⼤,哪三粗呢?其实这些⽂学知识,在俗语⽂化中很是常见。

俗语,就是⽼百姓通过⽣活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归纳了很多⼈⽣道理,虽然俗语表⾯上看似粗糙,但却内涵深刻,有着⼤智慧。

俗语⽂化流传在民间,是很接地⽓的⼀种传统⽂化,经过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到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俗语⽂化包罗万象,有关天⽂、地理、养⽣、⽣活常识和为⼈处世⽅⾯就多到数不胜数,其中有⼀句俗语说的是“⼀问三不知”。

这句俗语的出处在哪,究竟是哪三不知呢?下⾯⼩编就带⼤家⼀起看下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

⾸先“⼀问三不知”是表⽰很糊涂,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最草出⾃《左传》⼀书。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国家叫晋国,有⼀个国家叫郑国。

晋国的荀瑶派兵攻打郑国,这本就是两家的争⽃,可是齐国⾮要插⼿,齐国为了防⽌晋国强⼤,就派⼀个⼈带兵⽀援郑国,此⼈名叫陈成⼦。

陈⼦成这就带兵出发了,到了两军对垒的时候,有⼀个叫荀寅的⼈就对陈成⼦说:“我听说晋国派出了1000辆战车攻打我们的营门”。

陈成⼦听后⼤怒说“就是晋国出1000辆车,我也不能后退,但是你刚才说的话,分明是长敌⼈的⼠⽓,灭⾃⼰的威风,我要回去报告国君”。

荀寅听到陈成⼦这么说,就知道⾃⼰失⾔了,于是他⾃⾔⾃语说:“君⼦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后⼈焉。

今我三不知⽽⼊之,不亦难乎?”这⾥的“始中终”是解答⼀问三不知的钥匙,意思就是对开始、发展和结果详细的了解之后,才能向上⾯报告情况,这些不了解清楚就会陷于被动。

⼀问三不知,后来说的就是事物开始、中途和最后三个阶段。

事情的开始相当于创业之初,每个⼈都⽃志昂扬,激情四射,但是过了⼀段时间后,⽃志也变得不那么⾼昂了,⼈们寻求的是稳定,这便是事情发展的中途阶段。

国学常识题库(完全版)

国学常识题库(完全版)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初级篇一、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国悠悠历史之路上绽放了无数枝文学的奇葩。

纵使朝代更替,乾坤挪移,它们仍穿越历史的尘埃用那最新鲜的香气沁人心脾。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

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 、月亮B 、姻缘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4.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0.“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 B 、表意字1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A、《桃花扇》 B 、《长生殿》 C、《牡丹亭》四D、《南柯梦》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A、水能载舟,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齐桓公B、蔡桓公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A、杜甫B、李白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1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A、画饼充饥 B 、望梅止渴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C)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B、杜甫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不知典故

三不知典故

典故由来一问三不知典出:《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传》: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

郑驷弘请救于齐。

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

设乘车两马,系五色焉。

召颜涿聚之子晋,曰:“隰之役,而父死焉。

以国之多难,未女恤也。

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

”乃救郑。

及留舒,违谷七里,谷人不知。

乃濮,雨,不涉。

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

今师不行,恐无及也。

”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

知伯闻之,乃还,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

”使谓成子曰:“大夫陈子,陈之自出。

陈之不祀,郑之罪也。

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

谓大夫其恤陈乎?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中行文子告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则可尽也。

”成子曰:“寡君命恒曰:‘无及寡,无畏众。

’虽过千乘,敢辟之乎?将以子之命告寡君。

”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

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明代·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十三回李瓶姐墙头密约迎春儿隙底私窥》:话说一日西门庆往前边走来,到月娘房中。

月娘告说:“今日花家使小厮拿帖来,请你吃酒。

”西门庆观看帖子,写着:“即午院中吴银家一叙,希即过我同往,万万!”少顷,打选衣帽,叫了两个跟随,骑匹骏马,先迳到花家。

不想花子虚不在家了。

他浑家李瓶儿,夏月间戴着银丝【上髟+下狄】髻,金镶紫瑛坠子,藕丝对衿衫,白纱挑线镶边裙,裙边露一对红鸳凤嘴尖尖趫趫小脚,立在二门里台基上。

那西门庆三不知走进门,两下撞了个满怀。

这西门庆留心已久,虽故庄上见了一面,不曾细玩。

今日对面见了,见他生的甚是白净,五短身才,瓜子面儿,细湾湾两道眉儿,不觉魂飞天外,忙向前深深作揖。

妇人还了万福,转身入后边去了。

使出一个头发齐眉的丫鬟来,名唤绣春,请西门庆客位内坐。

他便立在角门首,半露娇容说:“大官人少坐一时。

【一问三不知】_一问三不知的意思

【一问三不知】_一问三不知的意思

【一问三不知】_一问三不知的意思成语名字:一问三不知成语发音:yī wèn sān bù zhī成语繁体:一問三不知常用程度:常用产生年代:古代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

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分句;含贬义成语例句: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老师对他这种一问三不知的学习态度很生气。

成语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

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

郑国君王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

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

郑国的向导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

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

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

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常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

”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张撤兵。

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

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

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文出来的。

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

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三字典故探源

三字典故探源

三字典故探源作者:吴亚平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07年第06期三字典故,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语义丰富,简明精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而大多都来源于故事,现选几则与大家共赏:1.三不知。

《左传》记载,鲁哀公二十一年,晋荀瑶带领军队攻打郑国。

荀文子认为不了解敌情不可以贸然轻进,他说:“君子的谋略,开始、发展、结局,都要全面了解,然后才可以作战。

现在,我三不知就要作战,不也太难了吗?”“三不知”,原指“开始”、“发展”、“结局”这三者都不知道。

后来泛指什么也不知道。

2.穿小鞋。

《中国民间掌故精选》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北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

后娘也没有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

恰逢有一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

巧玉很中意,后母却在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

巧玉出嫁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

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

人们非常惋惜。

“穿小鞋”原指穿小的鞋子。

后来,比喻受人(多为有职权者)暗中刁难、约束或限制。

3.眼中钉。

据《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赵在礼在唐明宗时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

在任期间,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百姓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

当他被罢免时,宋州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高兴地说:“眼中拔钉,岂不乐哉!”从此,“眼中钉”这一词便逐代流传下来。

“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4.孺子牛。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齐景公非常宠爱小儿子荼,不论荼想玩什么,景公总是想方设法满足他的要求。

宫中的各种游戏都玩腻了。

一天,荼要扮牧童牵牛玩。

景公想,如果让儿子牵真牛玩,可能出事,不放心。

于是,景公自己装作牛,口里衔着“牛绳”的一端,在地上爬着;荼握着“牛绳”的另一端,在前面牵着。

荼牵着“牛”走着,走着,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中的“牛绳”又忘了放松,这样,景公的牙齿就被“牛绳”拉掉了几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附答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附答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附答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初级篇一、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国悠悠历史之路上绽放了无数枝文学的奇葩。

纵使朝代更替,乾坤挪移,它们仍穿越历史的尘埃用那最新鲜的香气沁人心脾。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是散文、戏曲、小说都有着明显的可以追寻的历史。

并且呈现着在创作和理论上的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

每种题材的演进都是一部历史,而且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 、月亮B 、姻缘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4.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5.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8.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0.“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 B 、表意字1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12.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A)A、《桃花扇》 B 、《长生殿》 C、《牡丹亭》四D、《南柯梦》13.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A、水能载舟,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14.“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齐桓公B、蔡桓公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A、杜甫B、李白16.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1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8.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A)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1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A、画饼充饥 B 、望梅止渴20.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21.“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22.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C)A 、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A、怀疑精神B、辩证法思想2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A、李白B、杜甫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三不知指什么故事概括
三不知:不知道。

同一问三不知。

“三不知”出自《左传》。

《左传》中所说的“三
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荀寅的话语中
概括出来的。

“三不知”出自《左传》。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
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

有个名叫荀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
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
批的人马。

’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

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
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荀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
人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

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古谚含义
《左传》中所说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

邓拓在
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对“始、中、终”做了很详细的阐述:“‘始’,就是
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

‘中’,就是事物在发展中间的全部过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断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
间各种复杂变化过程在内。

‘终’,这就是事物发展变法的结果,是一个过程的终了,当
然它同时也可以说是另一个新过程的开始。


现代释义
“三不知”从最初的始、中、终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

后来用“三
不知”制对内情一无所知,有时指装糊涂。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说道:“桂娘
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

”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
冒冒失失。

《金瓶梅》十三回里有“那西门庆三不知正进门,两个撞了个满怀。

”可见,“三不知”还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清代无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写道:小姐一见彩云,就问她:“我刚与若霞说的几句话,怎就三不知不见了你,你到哪里去了这半晌?”而到
现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对情况一无所知了。

在现在人中,如果问你事情,你什么都不知道的话就会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当
然这个词语并不是所有的都不知道,有些纯属是在装糊涂,有着明哲保身的意思,还有种
就是自己真的不知道。

其实这句话最早的时候是从古代流传出来的,当时这句话是从古代春秋末期鲁国公左名明的《左转》中流传出来的,这句词语还有个意思就是在公元468年的时候,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当时的齐国为防止晋国强大,只得派陈成子带兵援郑,当时两兵对战的时候,有个名叫荀寅的人对着陈成子说“有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当时陈成子听完之后大怒,称出发前的时候,国王有令不要为了零星的小兵而伤害自己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1000辆战车,自己也不能避而不战,还对着荀寅说,你刚才说这话的意思就是长他国志气,灭自己国家威风,荀寅听到之后自知失言称: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意思就是说聪明人在谋划一件事情的时候,对其的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到。

这个词语流传至今也是形容在询问别人的时候,别人什么都不知道就在大肆宣扬,当别人问道自己的时候,自己却回答不上来,所以也是用于形容冒冒失失;当然在清朝的时候这个词语却不是这个意思,清朝的时候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找不到人,流传到现在就是对情况一无所知了。

所以现在很多词语在古代流传至今的意思都变了,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词语,但是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故事之后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词语有了新的认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