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详解(科内讲课资料)(精编课件).ppt

合集下载

《平衡针》ppt课件

《平衡针》ppt课件
• (一)局部常规消毒 • (二)直刺方法(90度角)--膝痛穴、肩痛穴 • (三)斜刺方法(45度角)--臀痛穴、肘痛穴 • (四)平刺方法(5-15度角)--腰痛穴、颈痛穴、踝痛穴、腕痛穴
平衡针灸治疗 颈肩腰腿痛的进针手法
• (一)提插手法 • (二)一步到位针刺手法—肩痛穴 • (三)两步到位针刺手法—膝痛穴 • (四)三步到位针刺手法—腰痛穴、臀痛穴、肘痛穴、颈痛穴、踝痛穴、腕痛穴 • (五)强化性针刺手法
• 四、腿痛 • 1.臀部软组织损伤 • 2.坐骨神经痛 • 3.梨状肌综合征 • 4.股四头肌损伤 • 5.股内收肌损伤 • 6.膝部软组织损伤
• 7.膑骨软骨软化症 • 8.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9.半月板损伤 • 10.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 11.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 12.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 13.腓肠肌损伤
• 【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调节心律,镇 静安神。
• 【主治】踝痛
• (八) 腕痛穴
• 【取穴定位】此穴位于足背踝关节的横纹的中央旁开外1 寸
• 【局部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布有胫前 动、静脉,和浅层的腓浅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
•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 【针刺神经】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 • 【针刺方法】直刺2-4cm(1-2寸) • 【针刺手法】三步到位针刺法或强化性针刺法 • 【针感】局限性针感或强化性针感 • 【功能】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肝明目。 • 【主治】腕痛
平衡针灸治疗 颈肩腰腿痛的针刺针感
• (一)触电式远距离针感—肩痛穴 • (二)放射性针感—膝痛穴 • (三)混合性针感—腰痛穴、颈痛穴
平衡针灸治疗 颈肩腰腿痛的平衡靶穴
• 颈痛穴、腰痛穴、肩痛穴、肘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腕痛穴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 PPT课件

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专题讲座  PPT课件
中医药适宜技术 平衡针灸
编辑版ppt
1
平衡针灸是一种现代针灸学
编辑版ppt
2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 军平衡针灸治疗培训中 心主任王文远教授经过 40余年潜心研究,上万 次针感体验,成功创立 的一门现代针灸学。
编辑版ppt
3
一、平 衡 针 灸 学 定 义
平衡针灸学的定义是根据人体 基因程序的自我平衡系统,通过针刺 外周神经靶点(平衡穴位),在大脑 中枢靶位调控下,达到机体的自我修 复的现代针灸学。
编辑版ppt
5
2002、2003、2004、2005、
2006、2007年被评为总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
续医学教育项目,先后培养
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
名针灸人才。成功召开了四
届国际平衡针灸平衡医学学
术大会。出版了《中国平衡
针灸平衡医学杂志》和平衡
针灸国际网站编辑。版ppt
6
二、 平衡针灸的原理
编辑版ppt
11
四、平衡针灸学两个理论来源 :
1. 来源于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 。
2. 来源于西医的中枢调控学
说。
编辑版ppt
12
1、心 神 调 控 学 说
心神调控学说是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理论基础,来源于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 的理论体系。心神调控不但代表了针灸理论核 心,而且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核心。实质上心神 调控学说就是现代的中枢调控学说。中医对心 神调控理论脏腑学说中就已经进行了明确阐述。 把心脏明确为“心为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脏六 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 客》)。这些由大脑所赋予的对机体五脏六腑 的指挥调控功能都归功于五脏之首—心。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
12
• 病因病机 • 2邪气侵袭 •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
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 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 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 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 等。
13
• 病因病机 • 3 药物 •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
• 5.葡萄:具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效。早在《 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主筋骨湿痹,益 气倍力,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
34
• 食疗 • 6羊骨: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强筋骨之功
效,痹痛日久,多损及肝肾。羊胚骨炙至焦黄 色,研极细末,每次食后以温黄酒送服3~6克 ,1日2次,治疗腰椎痛、筋骨痛 • 7.-桑葚:具有补益肝肾利关节,健步履,祛风 湿之功,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者宜食之。《随息 居饮食谱》中也认为:桑葚所以,中老年人关 节酸痛或体虚痹痛者,食之最宜。
• 2.蛇肉:无论有毒蛇或是无毒蛇,蛇肉无毒, 皆可食用。蛇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透筋骨 之功效。凡风湿顽痹,骨节疼痛者均宜食用。 以蛇浸酒饮用,更为适宜。
• 3.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虚损、除风湿、 强筋骨之功效,适宜治疗风寒湿痹。
33
• 食疗
4.樱桃:性温,味甘,具有益气、祛风湿的作用 。可治四肢关节酸痛,尤以浸酒食用为宜。《 滇南本草》中记载:“樱桃,治一切虚证,能 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 ,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
23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肾关穴
补肾健脾,治疗肾虚脾虚的各种病变,还可 以治疗肩周炎有良效。
24
• 针灸按摩治疗 常用穴位简介: • 凤池穴 • 功效:祛风解表,醒脑开窍,治疗头痛头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尺桡神经手背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上下提插,待针体进入到要求的深度后, 将针体退到进针处,向左向右各提插一次,即可出 针。可采用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局部酸麻胀为主。 功能:退热,消炎,抑菌,抗过敏,解热散寒,清 咽止痛。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歌诀:腕痛穴位踝外部,交叉取穴能退热, 腕部病变与近视,眼部疾病用指妥。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腰痛穴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定位:位于前额正中(印堂上1。5寸) 局解: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 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方法:3寸毫针向下平刺1寸左右 针刺特点:以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 的针感为宜。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 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 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主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过敏性鼻炎、头痛、 上呼吸道感染、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扩张冠状动 脉,消炎止痛,调节神经,调节内脏,调节心神, 血糖,血脂,血压,调节内分泌。
胸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 组织炎、胸膜炎、心绞痛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率不 齐。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肾病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带状疱疹、急性胃炎、急性疱 疹后遗症(即疱疹性神经痛)、慢性胃炎、膈肌痉 挛。。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胸痛穴
PPT文档演模板
kbidee颈肩腰腿痛平衡针灸常用穴位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

颈肩腰腿痛的针灸中医保健治疗ppt课件

• 临床表现 • • 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 程较短。病重者,关节届伸不利,甚者关节僵 硬、变形,生活困难。患者常有关节疼痛、肿 胀、变形、骨刺增生等多种症状。 • 舌苔脉象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 沉弦、沉缓、涩。 • 辅助检查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病诊 断
• • • • •
• •
病因病机 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 、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以人的精 、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 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 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 等功能低下、失调,引起正虚的原因有 下述三个方面:
• • 病因病机 • 1 正气不足包括 (1)禀赋不足。如有的人先天运动系统 发达,关节活动度好,肌肉有力,弹性 好。有的人则相反。现在研究也证实,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 病因病机 • 2邪气侵袭 •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 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 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 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 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 等。
• 病因病机 • 邪气侵袭 • (1)季节气候异常, “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 及,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春天当温而寒,冬 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剧,暴寒暴暖 ,超过一定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 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病。临床上, 类风湿关节炎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 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 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 因。
• 临床表现 • 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 。但疼痛的性质有酸痛、胀痛、隐痛、刺痛、 冷痛、热痛或重着疼痛等各异。疼痛的部位, 或以上肢为主或以下肢为甚,可对称发作亦可 非对称发生,或累及单个关节或多关节同病, 可为游走不定或为固定不移。或局部红肿灼热 ,或单纯肿胀疼痛,皮色不变。或喜热熨,或 乐冷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平衡针灸学的定义 二、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三、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来源 四、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 五、平衡针灸学的取穴原则
精品课件
一、平衡针灸学的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 上,吸收现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 现代针灸学。是以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 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论基础,形成的 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 整体医学调控模式。
精品课件
大脑中枢调控指挥中心积极接收了医生给予的 指令性信息,迅速对高级中枢指挥系统进行应激性 调整,调动体内贮存的中枢递质,再通过神经指挥 系统对失调与病变部位的子系统进行对症性调控, 释放大量的能量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 体的镇痛效应,增强机体消炎和代谢作用等。对原 来失调的病理状态和物质代谢紊乱过程,进行间接 干预,通过自我修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这种 平衡状态的形成是利用针灸外因刺激手段激发调动 患者机体的平衡调控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
精品课件
(九)突出安全无副作用
安全无副作用是平衡针灸学最根本的要求 。在针刺患者时最为常见的副作以患者来不及晕针,针体就迅速退出,针体 出来以后患者立即解除了紧张害怕心理。针刺 过程中常见的医疗事故是刺伤脏器,而平衡穴 位均分布于四肢安全部位。
精品课件
(一)取穴原则
3、对应取穴原则 对应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前后、左右、上下
对应的取穴原则。如乳腺穴(BP-B3)为前后 对应取穴,偏瘫穴(BP-HN4)鼻炎穴(BPHN6)为左右对应取穴。
精品课件
(一)取穴原则
4、男左女右取穴原则 男左女右取穴原则主要是指在人体上治疗
疾病的穴位有两个,男性取左侧穴,女性取右 侧穴,而且一次性治疗可以治愈疾病的取穴原 则。如感冒穴(BP-UE10)、头痛穴(BPLE11)、腹痛穴(BP-LE5)。
位来选取特定穴位。如腰痛穴(BP-HN2)、 升提穴(BP-HN1)、精裂穴(BP-LE8)、痛 经穴(BP-A1)等。也就是说通过针刺特定部 位的特定穴位达到治疗另一部位疾病,同时又 不能用交叉、对应来解释的取穴原则。
精品课件
(一)取穴原则
2、交叉取穴原则 主要是指左右上下交叉取穴。如臀痛穴
(BP-UE1)、头痛穴(BP-LE11)、膝痛穴 (BP-UE2)、踝痛穴(BP-UE7)、肩痛穴 (BP-LE6)、肘痛穴(BP-LE4)等穴位主要 分布于上下肢,上肢的病变取下肢的相应穴位 治疗,下肢的病变取上肢的相应穴位治疗。
精品课件
(四)突出快速针刺
亦称三快针法,即进针快、找针感快、出 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之内。如果 人体解剖层次清楚,针刺穴位准确,不足3秒 钟即可出针。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穴位选择 不一定都那么准确,因此留出3秒钟的时间把 穴位找准确。 因为不同穴位有不同的针感要 求,只要把要求的针感扎出来即可出针。但对 一些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如不怕针刺而喜 欢留针,可以给予留针,以满足患者的心理要 求。
精品课件
平衡针灸还是心理学、哲学、化学、生物学、 生理学、病理学、力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现代针 灸学,其学术思想充满了信息论、相对论、系统论 、调控论、耗散结构论、矛盾论、实践论、整体论 、平衡论。其理论主要从心神调控学说、神经调控 学说、阴阳整体学说、心理平衡学说、生理平衡学 说、生态平衡学说6个方面进行阐述。
精品课件
(一)取穴原则
5、左右交替取穴原则 左右交替取穴原则主要是指未定性疾病,
又不能一次治愈,而且是人体有两个穴位的情 况下采取的取穴原则。如痔疮穴(BP-UE3)、 癫痫穴(BP-LE7)。
精品课件
(一)取穴原则
6、双侧同时取穴原则 双侧同时取穴原则主要是指急症,又是人
体有两个穴位的情况下采取的取穴原则。如降 压穴(BP-LE12)、精裂穴(BP-LE8)。
精品课件
四、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
平衡针灸学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神 经干或神经支,给予患者一种适当的良性刺激信号 ,这种刺激信号既不针对病原体,也不直接针刺病 变部位的组织器官,而是把医生的指令性信息通过 针刺神经直接输给信息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最 佳路线输送到高级中枢系统。这种来自人为的超强 刺激信号,迅速传递于大脑中枢调控系统。
平衡针疗法 治疗颈肩腰腿痛详解
精品课件
前言
平衡针灸学科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 文远教授经过40多年潜心研究,数万次的针 感体验,3000多家医院的临床验证,3万人的 推广培训,成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在针灸领域相结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 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特色技术正式列为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第一期常见病适宜技 术省级师资培训班推广项目.
此,进针后一旦取穴未准,可根据自己的判断
,利用针体的提插从左右或上下方向来寻找针
感,如肩痛穴针刺的腓浅神经上下10厘米内均
可。
精品课件
(八)突出穴名通俗化
平衡针灸学的穴位名称通俗易懂,易于普 及。其主要特点是以部位、功能、主治来命名 ,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用就灵。如治疗头 部病变的平衡穴位叫头痛穴,治疗腰部病变的 平衡穴位叫腰痛穴,治疗胸部病变的平衡穴位 叫胸痛穴,治疗糖尿病的平衡穴位叫降糖穴, 治疗半身不遂的平衡穴位叫偏瘫穴。传统穴位 由于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代和历代医家,穴名 繁多各异,五花八门,给临床普及带来一定困 难。
精品课件
( 三)针刺方法
1.提插手法 包括上提和下插:操作中通过改变
针尖方向,角度,深浅以获得针感。 2.强化针感手法
指针刺深度达到要求后采用的一种 捻转手法。如肩痛穴。
精品课件
• 3.一步到位手法 • 指针刺深度在1寸以内的针刺手法。
如踝痛穴、腕痛穴。
• 4.两步到位手法 • 指针刺深度在2寸以内的针刺手法.如
精品课件
(一)取穴原则
此外,对非炎症性、渗出性、外伤性、疼 痛性疾病,以麻木为主的病症可采取局部取穴 原则。如指麻穴(BP-UE11)、耳聋穴(BPLE2)以局部取穴为主。
精品课件
( 二)持针方法
1.根据不同平衡针穴位,选择不同的针具, 临床多采用3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2.取75%酒精棉球一个挤干备用。 3.用棉球固定在针尖 上1-2厘米针体处,右 手持该处进针。
精品课件
三、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来源
平衡针灸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医学的心神 调控学说和现代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这两个调 控学说阐述的就是人体内固有的自我平衡系统— —大脑高级指挥系统,也是一种高度精密的自动 化控制系统。这种平衡系统是天生的、高效的、 自然的、神奇的、强大的,这种系统也是人类适 应内外环境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
精品课件
• ○ 1995年被批准为全军平衡针灸重点专科 • ○ 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平衡针灸重点专科 • ○ 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农村与社区适
宜技术推广项目 • ○ 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与
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 ○ 2007年被列为国家科技部973课题
精品课件
平衡针灸基础理论部分
精品课件
(五)突出即时效应
即时效应亦称一针见效。80%以上的病人3秒钟 即可见效。对发病时间短、症状轻、体质好、年龄 小的病人经一次性治疗即可临床治愈,即使发病时 间长、症状重、年龄大、体质差的病人不能达到预 期效果,也可使症状改善,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 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
平衡针灸学的疗效不是取决于医生,而是取 决于病人自身的平衡系统调节能力。其中发病时间 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年龄结构的大小、体质的强 弱直接决定疗效的好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平衡针的靶点靶位学说
• 平衡针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 入信息通路至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 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 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对靶向病变 部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新的 平衡。这也就是平衡针的靶点靶位学说。
精品课件
平衡针靶点靶位示意图
大脑中枢靶位
精品课件
传统医学的心神调控学说通过阴阳五行、气血津 液、脏腑经络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管制作用;现代 医学的神经调控学说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 系统(NEI)网络中心来完成对机体子系统的调控作 用。
传统医学是从宏观来认识的,现代医学是从微观 来认识的,中西医学是一个有机整体,都存在一个平 衡系统,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阐述。具体讲人体的 平衡系统就是人类大脑高级指挥中心对待一切事物的 认识而产生的本能反应,平衡针灸学就是充分利用了 人体的这个平衡系统核心原理,通过人为的外因刺激 ,促使患者机体达到人体自我平衡,从而达到扶正祛 邪之目的。
其特点是:突出人体自身平衡系统— —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体的信 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的 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 治疗自己的疾病。
精品课件
二、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一) 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就是突出人体自身平 衡。这种自身平衡系统的实质就是人体内的自我 调控功能,这种平衡机制就是大脑高级调控中枢 。针灸就是调整、完善、修复这个系统,来激发 、调动机体内的物质能量,促进机体在病理状态 下的良性转归。第二,这个平衡系统还具有被动 加强的特性,能够接收外界给予的合理良性刺激 。因此,人体出现的生理失调及病理改变,均为 人体内平衡调控系统失衡的反应。
精品课件
(二)突出人体信息系统
平衡针灸学充分利用了人体的信息系统。
人体信息系统传统医学称为经络系统、现代医
学称为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共同点都以信
息传递为主。平衡针灸就是通过直接针刺神经
干或神经支,将针刺神经的信息通过人体信息
高速公路,反馈到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信
息高速公路来完成对机体各系统的调控支配作
精品课件
(十) 突出临床实用性
平衡针灸来源于临床,应用于临床。先有 临床实践,后有科学理论,然后根据这种平衡 调控理论指导于临床。先后经过国内80余期培 训班培训、3000多家医院,6000余名平衡针灸 骨干的临床应用,证明了平衡针灸是一门经得 起重复,深受患者欢迎的实用临床医学。特别 受到开设特色医院、特色门诊的医生、西医离 退休医生、出国医生、来国内参加中医院校学 习的外国医生的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