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合集下载

2015年版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2015年版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校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7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5月13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研在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中的引导作用,为全校科研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鼓励我校教师严谨治学,努力产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分类办法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来源期刊为基础,结合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现状以及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而成。

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更新,以其更新版本为标准,各索引新增收录的期刊,将自动列为相应类别,被各索引调整出的期刊,将自动从相应类别中退出。

具体论文类别的认定,以论文发表时各索引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国外论文以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时间为准。

第二章期刊认定与分类第三条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因子,学校将学术期刊分为A、B、C、D1、D2五个等级。

其中,A、B类为校定权威期刊,C类为校定重要期刊,D1、D2类为校定核心期刊。

第四条 A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含英文版)、《中国科学》(任一专业版)。

第五条B类期刊(一)《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不含英文版)、《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求是》、《心理学报》、《世界宗教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计算机科学》、《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环境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史研究》。

(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要或摘编、学术卡片)。

第六条C类期刊(一)综合性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开放时代》、《江苏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界》、《东南学术》、《读书》。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稿约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稿约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稿约
佚名
【期刊名称】《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07)005
【摘要】《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是西南政法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类刊物。

本刊的宗旨在于及时传播学术领域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反映学术最新动态,为教学研究人员之间沟通学术思想、探讨学术难点、评论学术问题搭建畅通的平台。

热诚欢迎所有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人员赐稿!
【总页数】1页(P封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55
【相关文献】
1.高校校报巩固“第二课堂”优势的路径——以《西南政法大学报》为例
2.《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22卷)总目录
3.《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21卷)总目录
4.《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16卷)总目录
5.《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23卷)总目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

72所高校博士毕业要求汇总(注:各校不同院系也会有所区别,有些可能已被更新,因此仅供参考)。

1.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2.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3.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 期刊上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

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5 .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6 .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7 . 厦门大学:2014级起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我校文科最优学术刊物或一类核心学术期刊(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我校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教材或学术著作的译著(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和译著在5万字以上)来代替1篇二类核心刊物论文。

8. 复旦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

至少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

9. 上海交通大学:1篇核心。

攻读其它门类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

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发表,并有研究生署名。

10. 南开大学:2篇北大核心。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核心期刊范围依照《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表》(2003年版)确定。

西政科研成果分类文件

西政科研成果分类文件

西政科研成果分类文件
西政科研成果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归档和整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学科分类:
政治学研究成果。

经济学研究成果。

法学研究成果。

社会学研究成果。

管理学研究成果。

国际关系研究成果。

公共管理研究成果。

社会工作研究成果。

...
2. 主题分类:
政治理论研究成果。

政治制度研究成果。

政治行为研究成果。

政策研究成果。

政治传播研究成果。

政治心理学研究成果。

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

政治社会学研究成果。

...
3. 成果形式分类:
学术论文。

专著。

课题研究报告。

政策分析报告。

学术会议论文集。

学术期刊文章。

研究项目成果报告。

专利。

...
4. 时间分类:
过去5年的研究成果。

过去10年的研究成果。

过去20年的研究成果。

过去30年的研究成果。

...
5. 研究方法分类:
实证研究成果。

理论研究成果。

比较研究成果。

历史研究成果。

质性研究成果。

数量研究成果。

实验研究成果。

模型研究成果。

...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具体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拓展。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西南大学T类A类刊物

西南大学T类A类刊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
1A
中国人口科学 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
社会 2
经济研上究海所大学
A 民族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A
中国边疆史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
世界民族 2 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 地研究中心
民族教育研究 类学研中究央所民族大学
A 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
高等教育研究
1A
法学研究
政法论坛
2 法学
技术经中济国研农究业所技术经济研究会 中中国国法农学业会科 学 院 农 业 经 济 研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究所 中国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A 政治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
1A
2治 A
世界经济与政 中共党史研究 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 所 政治研中究共所中央党史研究室
规划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A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2
经济管理(新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
A 理) 中国农村经济 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
1A
农业经济问题 究所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
A
中 国 图 书 馆 学 究究所所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文学评论 1
A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
2
研究丛文刊献

学术刊物分级分类划分与认定标准之欧阳音创编

学术刊物分级分类划分与认定标准之欧阳音创编

附件1:刊物分级分类划分与认定标准附件2: 重点核心期刊划分与认定名录一、最权威核心期刊(6种)1、中国社会科学2、新华文摘3、人民日报(理论版)4、求是5、经济研究6、管理世界二、一类重点核心期刊(30种)1、经济日报2、光明日报3、中共中央党校学报4、哲学研究5、世界经济6、社会学研究7、中国法学8、世界宗教研究9、历史研究10、政治学研究 1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2、中国图书馆学报 13、计算机学报 14、中国工业经济 15、中国农村经济 16、文学评论17、中共党史研究18、中国软科学 19、外语教学与研究20、党建研究 21、北京大学学报 22、复旦学报 2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4、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6、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7、南京大学学报28、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9、科学社会主义30、马克思主义研究(注:参照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惯例,凡被SCI、EI、ISTP和SSCI等国际性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凭“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证明,视同校定一类重点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

)三、二类重点核心期刊(61种)1、哲学动态2、自然辩证法研究3、中国哲学史4、道德与文明5、经济学动态6、财贸经济7、当代经济科学8、财政研究9、金融研究 10、企业管理 11、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12、国际问题研究13、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4、近代史研究 15、当代中国研究16、党的文献 17、法学研究 18、中国经济问题19、世界经济与政治 20、中国科技论坛 21、语言文字应用(原名:语文建设) 22、中国翻译 23、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原名: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4、教育研究 25、图书情报工作26、会计研究 27、统计研究28、理论前沿29、江海学刊 30、学术月刊 31、国外社会科学 32、学习与探索 33、社会科学 34、社会科学战线35、文史哲36、马克思主义与现实37、改革 38、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39、南开大学学报 40、厦门大学学报4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2、江苏社会科学 43、欧洲研究44、江苏行政学院学报45、当代作家评论46、教学研究47、青年研究 48、国际贸易问题 49、学习时报 50、台湾研究 51、国际金融研究 52、农业经济问题 53、法学 54、心理学报 55、现代国际关系 56、世界历史 57、体育科学 58、微计算机应用 59、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60、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61、党建(注: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国内20种重要的学术刊物”中未被列入的其他刊物,可视同校定二类重点核心刊物。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试行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试行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激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培养机制,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西南政法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科研奖励适用于研究生招生计划内所有全日制研究生。

第三条研究生科研奖励包括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和研究生科研成果奖两类。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的奖励范围为攻读我校硕士、博士学位而形成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研究生科研成果奖的奖励范围为在本校求学期间、以本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发表或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译文。

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译文时与导师合作、排名第二,且无其他作者的,按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减半奖励。

第四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由学校予以奖励。

研究生在校定C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由学校予以奖励。

第二章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第五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选条件及程序,按照《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执行。

第六条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对其作者奖励5000元;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的,对其作者奖励10000元;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对其作者奖励50000元。

第七条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对其作者奖励2000元。

第八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励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下发的获奖名单拨付给获奖者所在学院,由学院发放给获奖者本人。

第三章研究生科研成果奖第九条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为:校定A类期刊论文每篇奖励8000元;校定B类期刊论文每篇奖励4000元;校定C类期刊论文每篇奖励1500元;论文为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的,按上述标准的1.2系数值进行奖励。

译文按上述标准的50%进行奖励。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中国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03年5月28第10次校长办公会通过,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修订,2015年12月30日第18次校长办公会修订)第一条学术期刊划分为三类:权威期刊、核心期刊、一般期刊。

第二条权威期刊包括:(一)《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世界宗教研究》、《文艺研究》、《文物》、《统计研究》、《中国军事科学》。

(二)《中国科学》、《数学学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生物学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心理学报》、《计算机科学》、《中国环境科学》。

(三)《新华文摘》发表或转载的论文(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编)视为权威刊物论文。

(四)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排名前50%)、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

(五)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咨询报告。

第三条核心期刊包括:(一)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 1 -展版和来源集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

(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证据科学》、《行政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法学(英文版)》。

(四)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五)EI(工程索引)排名后50%期刊。

(六)在SSCI(社会科学论文索引)、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索引)等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之外的境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经校科学研究委员会评定达到一定水平的,认定为核心期刊论文。

科研成果认定与分类办法(修订)

科研成果认定与分类办法(修订)

重庆三峡学院成果认定与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总则(一)为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推动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特修订本办法。

(二)成果分类与认定包括科研项目类、论文类、著作类、获奖类、专利及软件类、成果鉴定登记及应用成果类、创作类、体育类等八类。

第二条成果认定范围及原则(一)认定成果原则上须冠名“重庆三峡学院”或相关科研平台的名称。

(二)对成果的认定首先认定单位排名,然后认定个人排名。

(三)作者的科研成果与其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或管理工作岗位一致。

(四)有违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成果,不纳入认定范围。

第三条学术论文的认定(一)学术论文资格的认定1.期刊学术论文是在具有合法刊号并公开发行的连续性学术期刊上学术研究栏目登载的学术论文,并与对应刊物在中国知网(CNKI)或维普网上同期公布的信息一致。

2、学术论文独立成篇,不含书评(出版编辑系列除外)、会议报道、学术动态、短评、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不少于2500字、自然科学术论文不少于2000字。

对高级别刊物发表的论文可适当放宽,书写符合论文的一般格式。

3.除转载和相关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外,一般情况下期刊的增刊、内刊、内部发行物等登载的论文不作为学术期刊论文认定。

4.国内独立发行的外文期刊、中文混编期刊,按照其中文期刊相应级别认定。

境外(含港澳台)发行的中文、外文期刊未进入相关收录系统,原则上作为一般期刊认定。

5. 报纸以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文汇报理论版、中国青年报理论版及省市级党报理论版为准。

6.经学校人事处同意攻读博士和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在编人员,其科研成果的第一署名是相关单位,第二署名是重庆三峡学院(脚注等不算)。

其成果的发表时间须在攻读学位或进站期间。

7.学术论文的学科性应与其发表期刊的学科性一致,否则降级认定。

(二)学术论文级别的认定学术期刊分为T、A、B、C四类,其中T、A类为学科级期刊,B类为核心期刊,C类为一般期刊。

期刊等级的划分方法及核心期刊介绍

期刊等级的划分方法及核心期刊介绍

期刊等级的划分方法及核心期刊介绍我国有期刊8000余种,这众多的期刊在学科、主办单位、主管部门、质量、服务等方面千差万别,尽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声明从未从行政角度对现行期刊进行过级别划分,但期刊之有级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而且8000余种期刊没有级别上的区别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

实际上期刊从来就有级别,这几乎是政府有关机构、期刊主办机构和作者的共识,只不过期刊级别的认定比较复杂,至今尚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和共同的分级目录。

期刊的分级最传统的是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1991年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就据此将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这两种分类又逐渐演化成现在人们常说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

70年代,核心期刊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九十年代,核心期刊已为学界所广为熟知。

与此同时,各种与期刊评价有关的大型数据库开始建立,由此得出多种期刊排行榜,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也研究制定为已所用的核心期刊(或称重点期刊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了各种期刊等级评比。

上述各种对期刊的分级评价,得出的排行榜和各种期刊表或奖励实质上也是给期刊分级。

由此可见,期刊分级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准的学术期刊,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奖励中规定,在《科学》和《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而期刊分级的研究与实践更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

一、期刊等级的几种划分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

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种分级的特点是简单明白,容易确认;以出身定级,只要主管部门不变刊物便享受终身级别;只要主管部门平级,各类期刊(学术期刊、消息报道、工作指导、知识普及性期刊)都属同一级别,无法区分。

图书馆中文期刊分类工作细则

图书馆中文期刊分类工作细则

图书馆中文期刊分类工作细则1、分类依据与要求分类表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为类分中文期刊(合订本)的依据,同时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刊次号采用种次号,由分类号和种次号组成索刊号,种次号写在分类号之下,如C03/5。

对分类质量的总体要求是:准确、一致、实用、兼容。

2、分类细则期刊是多主题文献,宜粗分、不宜细分。

期刊分类级别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级。

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按学科内容归类,其次再考虑其他方面的特征。

多卷册期刊,一般按分册内容归类。

学报类期刊集中归类,高等学校的学报,属综合性的入"Z"类,社会科学类学报入C031,自然科学类学报入N031。

各学科的学报应入相应的类、如:《地质学报》,入"P5地质学"类。

更名期刊的归类,为使更名后的同种刊能排在一起。

归类应前后一致,可在原(更名前)种次号的右下角加“-1”符号,第二次更名加“-2”,依此类推,第n次更名加“-n”。

期刊常有合刊、分刊现象。

合刊分类看内容侧重,按原刊中某一刊归类,以保证前后衔接,分刊则延续分刊前的分类号,只分别在分成的期刊的种次号的右下角加“-1”、“-1a”、“-1b”依此类推。

副刊的归类,一种期刊的副刊不再重新归类,只在主刊的种次号的右下角加副刊名的首字母的大写拼音。

如《十月》、《十月:长篇小说》的索刊号分别为I21-1/4;I21-1/4C。

3、分类步骤查重:利用馆藏期刊卡片式目录或期刊数据库,检查待分期刊与已入藏期刊的关系,是否是收藏期刊延续(包括旧刊改名),还是新增文献。

续订刊不再归类,使用原分类号,更名期刊则按照规定给予归类,新增期刊应予分类。

归类:新增加的的期刊确定其分类号。

给种次号。

西南大学认可期刊论文级别

西南大学认可期刊论文级别
浙江大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北京航天总医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大学
工程图学学报
中国工程图学学会
工程力学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八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学术论文为A2类。
(一)被ISTP、EI收录的会议论文。
(二)被CSCD引文数据库引用(不含作者自引)5-9次的论文。
(三)《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中A2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九条《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遴选原则。
(一) 《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国内A类期刊目录》的学科类别分为综合类和学科类,学科类别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授予学位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一级学科目录设置。
第十一条在SCI.JCR一区期刊上发表的或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5分及以上的期刊论文为A1类。
第十二条 在SCI.JCR二区期刊上发表或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2分及以上的期刊论文为A2类。
第十三条在SCI.JCR三区期刊上发表或被SCI收录且影响因子2分以下的或被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为A3类。
第四章附则
物理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高分子学报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地理学
A1
地理学报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2
地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西南政法⼤学期刊分类办法西南政法⼤学期刊分类办法== 科研处[2004-9-16 9:29:09] == 西南政法⼤学期刊分类办法(更新了法学类核⼼期刊表,2003年度CSSCI 收录期刊请访问中国社会科学引⽂索引)【说明】本分类办法,是以教育部社政司审定的由南京⼤学CSSCI(2000)项⽬研究组所确定的期刊分类办法和北京⼤学图书馆等单位编制的《中⽂核⼼期刊要⽬总览》(2000年版)等为基础,结合我校学科建设的前沿状况和我校中长期战略发展⽬标与发展趋势编制⽽成。

其中,凡南京⼤学CSSCI和北京⼤学图书馆《中⽂核⼼期刊要⽬总览》收录的期刊全部录⼊本办法,作为本校期刊认定及论⽂等级确定的依据。

如南京⼤学CSSCI和北京⼤学图书馆《中⽂核⼼期刊要⽬总览》更新,则以其更新后的版本为准。

⼀、特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含英⽂版)、《中国科学》(任⼀专业版)。

⼆、⼀类核⼼期刊(1)《西南政法⼤学期刊分类表》中所列⼀类中⽂核⼼期刊。

(2)《新华⽂摘》、《中国社会科学⽂摘》(摘录1/3以上)。

(3)《⼈民⽇报》、《光明⽇报》理论版或学术版。

(4)联合国教科⽂组织及其他国家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依据北京⼤学《国外⼈⽂社会科学核⼼期刊总览》2000版)。

三.⼆类核⼼期?(1)《西南政法⼤学期刊分类表》中所列⼆类中⽂核⼼期刊。

(2)《经济⽇报》、《法制⽇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或学术版。

(3)《⾼校⽂科学报⽂摘》(摘录1/3以上)、《中国⼈民⼤学报刊复印资料》(全⽂转载)、《中国⼈民公安⼤学公安报刊复印资料》(全⽂转载)。

(4)凡以书代刊的刊物连续出版三集以上,并在学术界有重⼤影响,经我校5名教授联名向校学术委员会推荐认定其等同核⼼期刊,由学校审查通过后认定。

《西南政法⼤学期刊分类表》⽬录⼀、特类期刊⼆、⼀类核⼼期刊三、⼆类核⼼期刊(⼀)社会科学总论(⼆)⾼校综合性学报(三)法学(四)政治学(五)马克思主义(六)哲学(七)宗教学(⼋)语⾔学(⼗⼀)历史学(⼗⼆)考古学(⼗三)经济学(⼗四)艺术学(⼗五)社会学(⼗六)民族学(⼗七)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学、档案学(⼗九)教育学(⼆⼗)体育学(⼆⼗⼀)⼼理学(⼆⼗⼆)地理科学(⼆⼗三)环境科学期刊分类表⼀、特类期刊(2种)1. 中国社会科学(含英⽂版)2. 中国科学(任⼀专业版)⼆、⼀类核⼼期刊(18种)1. 中国法学2. 法学研究3. 哲学研究4. 马克思主义研究5. 求是6. 政治学研究7. 社会学研究8. 经济学动态9. 管理世界10. 经济研究11. 历史研究12. 民族研究13. 中国⾼等教育14. 教育研究15. ⽂学评论16. 当代语⾔学三、⼆类核⼼期刊(676种)(⼀)社会科学总论(40种)1. ⽂史哲2. ⼈⽂杂志3. 中外科技信息4. 社会科学研究5. 中国⽂化研究6. ⾃然科学史研究7. 云南社会科学8. 天津社会科学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0. 世界知识11. 社会科学战线12. 社会科学13. 北京社会科学14. 江汉论坛15. 江西社会科学16. 江苏社会科学17. 江海学刊18. 国外社会科学19. 百年潮20. 学习与探索21. 学术⽉刊22. 社会科学辑刊23. 西藏研究24. 齐鲁学刊25. 求是学刊26. 求索27. ⽢肃社会科学28. 探索与争鸣29. 中州学刊30. 科技进步与对策31. 战略与管理34. 学术研究35. 软科学36. 南京社会科学37.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38. 浙江社会科学39. 浙江学刊40. 读书(⼆)⾼校综合性学报(66种)1. 上海⼤学学报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 ⼭西⼤学学报4. ⼭西师⼤学报5. ⼭东⼤学学报6. ⼭东师⼤学报7. 中⼭⼤学学报8. 中央民族⼤学学报9. 中央财经⼤学学报10. 中央⾳乐学院学报11.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2. 中国⼈民⼤学学报13. 中国⼈民公安⼤学学报1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学报1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6. ⼴西民族学院学报17. 北京⼤学学报18.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 北京师范⼤学学报20. 北京体育⼤学学报21. 北京商学院学报22. 外交学院学报23.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4.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5. 内蒙古⼤学学报28.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9. 东北师⼤学报30. 四川⼤学学报31. 四川师范⼤学学报32.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3. 华东师范⼤学学报34. 华南师范⼤学学报35. 暨南学报36. 华中师范⼤学学报37. 福建师范⼤学学报38. 中南财经⼤学学报39. 安徽⼤学学报40. 西北⼤学学报41. 西北师⼤学报42. 西南民族⼤学学报43. 西南师范⼤学学报44. 武汉⼤学学报45.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6. 河北⼤学学报47. 河南师范⼤学学报48. 郑州⼤学学报49. 陕西师范⼤学学报50. 南开学报51. 南京⼤学学报52. 南京师⼤学报53.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54. 南昌⼤学学报55. 复旦学报56. 浙江⼤学学报57. 烟台⼤学学报58. 深圳⼤学学报59. 清华⼤学学报60.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63. 湖南师范⼤学社会科学学报64. 新疆⼤学学报65. 河南⾦融管理⼲部学院学报66. 吉林⼤学社会科学学报(三)法学(共22种,其中2003年度CSSCI收录期刊16种,中⽂核⼼期刊要⽬总览2004年版收录期刊19种,交叉11种)1. ⼈民司法(北)2. ⼈民检察(北)3. 现代法学(南北)4. ⽐较法研究(南北)5. 法学(南北)6. 法学评论(南北)7. 法学家(南北)8. 法律科学(南北)9. 中外法学(南北)10. 法商研究(南北)11. 法制与社会发展(南北)12. 政治与法律(南北)13. 政法论坛(南北)14. 法学论坛(北)15. 法律适⽤(北)16. 当代法学(北)17. 法学杂志(北)18. 环球法律评论(北)19. 河北法学(北)20. ⾏政法学研究(南)21. 中国版权(原名:著作权)(南)22. 知识产权(南)(四)政治学(50种)1. ⼯会理论与实践2. 中共党史研究3. 中国机构4. 中国青年5. 中国党政⼲部论坛10. 东北亚论坛11. 东欧中亚研究12. 东南亚纵横13. 东南亚研究14. 半⽉谈15. 台湾研究16. 台湾研究集刊17. 妇⼥研究论丛18. 当代世界19.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 当代亚太21. 当代青年研究22. 西亚⾮洲23. 求实24. 中国青年研究25. 和平与发展26. 国际问题研究27. 拉丁美洲研究28. 欧洲研究29. 现代国际关系30. 青年研究31. 南亚研究32. 思想政治⼯作研究33. 美国研究34. 党建35. 党建⽂汇36. 党建研究37. 党的⽂献38. 党政论坛39. 特区理论与实践40. 探索41. 理论与改⾰47. 领导科学48. 新视野49. 瞭望50. 辽宁青年(五)马克思主义(10种)1.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 ⽑泽东邓⼩平理论研究3. ⽑泽东思想研究4.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5. 社会主义研究6. 科学社会主义7. 教学与研究8. ⾼校理论战线9. 当代思潮10. 国外理论动态 .(六)哲学(9种)1. 中国哲学史2. 孔⼦研究3. ⾃然辩证法研究4. ⾃然辩证法通讯5. 道德与⽂明6. 周易研究7. 现代哲学8.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9. 哲学动态(七)宗教学(10种)1. 当代宗教研究2. 法⾳3. 世界宗教⽂化4. 世界宗教研究10. 宗教学研究(⼋)语⾔学(21种)1. 外语教学与研究2. 中国语⽂3. 中国翻译4. 古汉语研究5. ⽅⾔6. 语⾔教学与研究7. 世界汉语教学8. 语⾔研究9. 外国语10. 外语学刊11. 民族语⽂12. 汉字⽂化13. 汉语学习14. 现代外语15. 语⾔与翻译16. 语⾔⽂字应⽤17. 修辞学习18. 语⽂建设19. 语⽂研究20. 辞书研究21. 演讲与⼝才(九)⽂学(51种)1. ⼈民⽂学2. ⼉童⽂学3. ⼗⽉4. 上海⽂学5. ⼤家6. ⼩说⽉报11. 中国现代⽂学研究丛刊12. 天涯13. ⽂艺争鸣14. ⽂艺理论与批评15. ⽂艺理论研究16. ⽂学⾃由谈17. ⽂学遗产18. 世界⽂学19. 北京⽂学20. 外国⽂学21. 外国⽂学动态22. 外国⽂学评论23. 民间⽂学24. 民族⽂学25. 民族⽂学研究26. 名作欣赏27. 当代28. 当代⽂坛29. 当代外国⽂学30. 当代作家评论31. 收获32. 红楼梦学刊33. 作家34. 花城35. 译林36. 国外⽂学37. 明清⼩说研究38. 诗刊39. 青年⽂学40. 俄罗斯⽂艺41. 钟⼭44. 散⽂45. 鲁迅研究⽉刊46. 新⽂学史料47. 解放军⽂艺48. 外国⽂学研究49. ⽂艺研究50. 中篇⼩说选刊51. 故事会(⼗)管理学(21种)1. 中外管理2. 中国⾏政管理3. 中国软科学4. 中国科技论坛5. 中国管理科学6. 经济管理7. 外国经济与管理8. 企业管理9. 国有资产管理10. 研究与发展管理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2. 科学学研究13. 科学管理研究14. 科研管理15. 预测16. 管理⼯程学报17. 管理现代化18. 管理信息系统19. 管理科学学报20. 未来与发展(⼗⼀)历史学(23种)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 中国史研究3. 中国史研究动态7. 历史档案8. ⽂史知识9. ⽂博10. 世界历史11. 史学⽉刊12. 史学史研究13. 史学理论研究14. 史学集刊15. 史林16. 民国档案17. 华侨华⼈历史研究18. 安徽史学19. 当代中国史研究20. 西域研究21. 抗⽇战争研究22. 近代史研究23. 清史研究(⼗⼆)考古学(7种)1. 考古学报2. ⽂物3. 华夏考古4. 收藏家5. 考古6. 考古与⽂物7. 敦煌研究(⼗三)经济学(156种)1. ⼴东⾦融2. 上海企业3. 上海财税4. 上海经济研究5. 上海⾦融6. 上海保险7. 乡镇经济11. 中国⼟地科学12. 中国⼯业经济13. 中国农业会计14. 中国农村观察15. 中国农村经济16. 中国农垦经济17. 中国劳动科学18. 中国投资19. 中国投资管理20. 中国国情国⼒2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2. 中国流通经济23. 中国资产评估24. 中国税务25. 中国统计26. 中国房地产27. 中国物价28. 中国物资流通29. 中国经济史研究30. 中国⾦融31. 世界经济研究32. 世界经济⽂汇33. 世界经济与政治34. 世界经济35. 世界农业36. 对外经贸实务37. 亚太经济38. ⽣态经济39. 北⽅经济40. 四川财政41. ⽣产⼒研究42. 中国经济问题45. 农业技术经济46. 价格⽉刊47. 价格理论与实践48. 企业经济49. 企业活⼒50. 企业家51. 会计研究52. 农业现代化研究53. 农业经济54. 农业经济问题55. 农场经济管理56. 农村发展论丛57.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58. 农村经济59. 农村经济导刊60. 农村⾦融研究61. 当代财经62. 当代经济研究63. 当代经济科学64. 江西农业经济65. 江苏农村经济66. 江苏经济探讨67. 江苏商论68. 宏观经济管理69. 投资研究70. 改⾰71. 改⾰与战略72. 改⾰与理论73. 证券市场导报74. 上海统计75. 经济经纬76.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77. 财会研究80. 财经问题研究81. 财经研究82. 财经科学83. 财经理论与实践84. 财⾦贸易85. 财政研究86. 财贸经济87. 财贸研究88. 邮电企业管理89.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90. 国际经济合作91. 国际经济评论`92. 南开管理评论93. 国际经贸探索94. 国际⾦融95. 国际⾦融研究96. 国际贸易97. 国际贸易问题98. 国际商务99. 国际商务研究100. 经济学家101. 审计研究102. 经济科学103. 建筑经济104. 林业经济105. 物资流通研究106. 现代⽇本经济107. 现代企业导刊108. 中国经贸导刊109. 经济与信息110. 经济与管理研究111.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12. 经济师113. 经济论坛114. 经济问题118. 宏观经济研究119. 经济社会体制⽐较120. 经济纵横121. 经济评论122. 经营与管理123. 数理统计与管理124. 集团经济研究125. 银⾏与企业126.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27. ⾦融与经济128. ⾦融研究129. ⾦融科学130. ⾦融理论与实践131. 保险研究132. 南开经济研究133. 南⽅农村134. 南⽅经济135. 城市发展研究136. 城市改⾰与发展137. 统计研究138. 浙江经济139. 涉外税务140. 特区经济141. 商业经济与管理142. 商业经济⽂荟143. 商业经济研究144. 商业研究145. 商场现代化146. 渔业经济研究147. 湖北财政研究148. 湖南经济149. 税务与经济150. 税务研究151. 税收与企业152. 煤炭经济研究(⼗四)艺术学(40种)1. ⼈民⾳乐2. 上海戏剧3. 中外军事影视4. 中国书法8. 中国⾳乐9. 中国⾳乐学10. 中国摄影11. 书法研究12. ⽂艺研究13. 艺术百家14. 世界电影15. 世界美术16. 四川戏剧17. 民族艺术18. 电视研究19. 电影⽂学20. 电影艺术21. 电影创作22. 电影通讯23. 电影新作24. 当代电视25. 当代电影26. 当代戏剧27. 戏曲艺术28. 戏剧29. 戏剧艺术30. 美术31. 美术观察32. 美术研究33. ⾳乐艺术34. ⾳乐创作35. ⾳乐研究36. 剧本37. 黄钟38. 装饰39. 新美术1. ⼈⼝与计划⽣育2. ⼈⼝与经济3. ⼈⼝学刊4. ⼈⼝研究5. 中国⼈⼝?资源与环境6. 中国⼈⼝科学7. 中国社会导刊8. 中国社会保障9. 市场与⼈⼝分析10. 社会11. 统计与决策12. 南⽅⼈⼝(⼗六)民族学(10种)1. ⼴西民族研究2. 中国藏学3.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4. 世界民族5. 民族论坛6. 回族研究7. 西北民族研究8. 贵州民族研究9. ⿊龙江民族丛刊10. 满族研究(⼗七)新闻与传播学(20种)1. 中国⼴播电视学刊2. 中国出版3. 中国记者4. 中国图书评论5. 出版发⾏研究6. 国际新闻界7. 现代传播8. 编辑之友9. 编辑学刊12. 新闻与写作13. 新闻界14. 新闻与成才15. 新闻记者16. 新闻爱好者17. 新闻实践18. 新闻知识19. 新闻战线20. 当代传播(⼗⼋)图书情报学、档案学(31种)1. 上海档案2. ⼤学图书馆学报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4. 中国档案5. ⼭西档案6. 北京档案7. 兰台世界8. 四川档案9. 湖南档案10. 图书与情报11. 图书情报⼯作12. 图书情报知识13. 图书馆14. 图书馆⼯作与研究15. 图书馆杂志16. 图书馆论坛17. 图书馆建设18.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 档案21. 档案与建设22. 档案学研究23. 档案学通讯26. 情报杂志27. 情报学报28. 情报科学29. 情报资料⼯作30. 情报理论与实践31. 图书发⾏研究(⼗九)教育学(44种)1. ⼈民教育2. 中国教育学刊3. 中国⾼教研究4. 中国⼤学教学5. 中国电化教育6. 外国教育研究7. 全球教育展望8. ⼭东教育科研9. 上海教育科研10. 教育评论11. ⽐较教育研究12. 外国中⼩学教育13. ⾼校理论战线14. ⾼教探索15. 电化教育研究16. 辽宁⾼等教育研究17. 吉林教育科学?⾼教研究18. 江苏⾼教19. 学位与研究⽣教育20. 教育科学21. 课程?教材?教法22. 教育探索23. 教育理论与实践24. ⾼等⼯程教育研究25. ⾼等师范教育研究26. ⾼等教育研究29. 现代教育论丛30. 教育发展研究31. 中国电⼤教育32. 农村成⼈教育33. 清华⼤学教育研究34. ⿊龙江⾼教研究35. 教育研究与实践36. 职业技术教育37. 教育与职业38. 中国成⼈教育39. ⽗母必读40. 现代远距离教育41. 中国特殊教育42. 上海成⼈教育43. 教育研究与实验44. 学前教育研究(⼆⼗)体育学(2种)1. 体育与科学2. 体育科学(⼆⼗⼀)⼼理学(7种)1. 中国⼼理卫⽣杂志2. ⼼理发展与教育3. ⼼理学动态4. ⼼理学报5. ⼼理学探新6. ⼼理科学7. 应⽤⼼理学(⼆⼗⼆)地理科学(7种)1. ⼈⽂地理2. 经济地理3. 城市规划4.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5. 地域研究与开发6. 城市规划汇刊7. 旅游学刊(⼆⼗三)环境科学(9种)1. 上海环境科学2. ⼲旱区资源与环境3. 中国环境科学4. 城市环境与城市⽣态5. 资源科学6. 环境保护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8. ⾃然资源学报9. 农村⽣态环境。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地址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地址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科学版) (021)66135506 曲阜市静轩西路曲阜师范大学(273165) 齐鲁学刊 (0537)4455347 4456150 北 京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100081) (社会科学版) (010)68915605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文津楼(650091) 科学版) (0871)503209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241000)(0553)3869260 (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100044) (社会科学版) (010)5168271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 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215021)(0512) 社会科学版) 67258839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200092) 科学版) (021)65983944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乌鲁木齐市胜利路14号(830046) 人文社会科学版) (0991)8585177 新 疆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830054)0991(哲学社会科学版) 4332658/2652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 拉萨市江苏路36号(850000)(0891)6327224 科学版)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 海口市(570228) (0898)66279237 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8号3层(100098) 管理世界 (010)62112235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270室(100045) 中国软科学 (010)68598270 68598286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 (100080) 科研管理 (010)62555521 北京市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100190) 科学学研究 (010)6262203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商学院 (300071) 南开管理评论 (022)23505995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300072) 管理科学学报 (022)27403197 上海市武东路321号乙(200434) 外国经济与管理 (021)65904367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33)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138号科技创新大厦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300011) 理 (022)24437122 2432491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100080) 中国管理科学 (010)62542629 杭州市古墩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310058) 管理工程学报 (0571)88206832 哈尔滨市南岗区法院街13号(150001) 管理科学 (0451)86414056 北京市中关村东路80号7号楼112室(100080) 管理评论 (010)82680674

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7次全体会议议题

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7次全体会议议题

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7次全体会议议题时间:2014年12月24日上午9:00 地点:勤业楼第一会议室事项议题内容时间报告人审议事项1. 审议《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正案)》20分钟徐泉2. 审议《关于更换教学委员会主任的议案》3分钟徐泉3.审议《关于免去施鹏鹏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术评价委员会副主任职务的议案》5分钟徐泉4.审议《关于学术委员会委员调整提名的议案》4分钟徐泉5.审议《关于提请徐以祥教授担任学术评价委员会副主任的议案》3分钟徐泉6. 审议《西南政法大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10分钟徐泉7. 审议《西南政法大学非实体研究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10分钟徐泉8. 审议《西南政法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第六条5分钟徐泉9. 审议《〈西南政法大学科研成果登记与认定办法〉关于外文期刊认定办法的补充规定》和《〈西南政法大学科研成果登记与认定办法〉关于学术咨询报告认定办法的补充规定》5分钟徐泉审定事项10. 审议学科建设委员会议事规则5分钟叶明11. 审议教学委员会议事规则5分钟蒋后强12. 审议学术评价委员会议事规则5分钟徐泉13. 审议学风建设委员会议事规则5分钟梅传强14. 审定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发展报告暨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35分钟徐泉15. 审定学科建设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5分钟叶明16. 审定教学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5分钟蒋后强17. 审定学术评价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5分钟徐泉18. 审定学风建设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5分钟梅传强19. 审定《关于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由曹兴权教授调整为叶明教授的议案》3分钟徐泉工作事项20. 讨论需要学术委员会审议的其他事项5分钟岳彩申21. 第八届学术委员会第8次全体会议工作安排5分钟岳彩申学术委员会秘书处2014年12月22日。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全市第七届期刊综合质量考核的通知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全市第七届期刊综合质量考核的通知

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全市第七届期刊综合质量考核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公布日期】2012.08.27•【字号】渝新出报[2012]125号•【施行日期】2012.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新闻出版正文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全市第七届期刊综合质量考核的通知(渝新出报〔2012〕125号)各期刊出版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市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推动全市期刊健康发展繁荣,根据《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重庆市第七届期刊综合质量考核。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考核对象凡取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在我市登记注册,并在2012年正常出版的期刊,均属本次期刊综合质量考核的对象。

二、考核标准和内容本次考核以1995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及《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1992年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颁发的《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及《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评估标准》为依据,并根据我市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上述标准进行了细化量化,主要从政治导向、技术业务、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四个方面对全市期刊进行考核。

根据不同期刊类别,所考核的具体内容各有侧重,考核的项目及评分标准具体体现在《重庆市期刊综合质量考核表(社科类)》和《重庆市期刊综合质量考核表(科技类)》中。

三、考核评委期刊综合质量考核的评委由我市期刊管理部门的人员和具有丰富期刊编辑出版经验的专家组成。

四、考核方式采取分类抽样的方式进行考核。

总体上将全部期刊分为两大类进行考核,即社会科学期刊和科学技术期刊。

其中,社会科学期刊分为8个门类:学术理论类、工作指导类、时事政治类、经济类、文学艺术类、综合文化生活类、教育教学类、信息文摘类;科学技术期刊分为3个门类: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各种期刊的分类情况见附件)。

对每种期刊按不同类别的质量标准进行抽样考核。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15年修正案)(经2015年12月3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研在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中的引导作用,为全校科研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鼓励我校教师严谨治学,努力产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分类办法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来源期刊为基础,结合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现状以及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而成。

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更新,以其更新版本为标准,各索引新增收录的期刊,将自动列为相应类别,被各索引调整出的期刊,将自动从相应类别中退出。

具体论文类别的认定,以论文发表时各索引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国外论文以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时间为准。

第二章期刊认定与分类第三条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因子,学校将学术期刊分为A、B、C、D1、D2五个等级。

其中,A、B类为校定权威期刊,C类为校定重要期刊,D1、D2类为校定核心期刊。

第四条 A类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含英文版)、《中国科学》(任一专业版)。

第五条B类期刊(一)《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不含英文版)、《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求是》、《心理学报》、《世界宗教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计算机科学》、《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环境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史研究》。

(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要或摘编、学术卡片)。

第六条C类期刊(一)综合性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开放时代》、《江苏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界》、《东南学术》、《读书》。

行政协议的分类研究--基于“行为+权力”的考量

行政协议的分类研究--基于“行为+权力”的考量

行政协议的分类研究--基于“行为+权力”的考量
邓稀文
【期刊名称】《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35)5
【摘要】行政协议的分类是行政协议制度走向精细化的起点之一。

在行为法的视角下,行政协议可分为刚性行政协议行为、中性行政协议行为、柔性行政协议行为这三种类型,这样的分类研究为行政协议制度的规范与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进而更好地发挥行政协议的制度功能。

【总页数】9页(P89-97)
【作者】邓稀文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58
【相关文献】
1.行政责令行为的规范分析与制度完善——基于浙江省行政权力清单的梳理
2.行政限购行为问题研究——以商品房流通环节的“限购令”制度为考量
3.具体行政行为判定之研究——兼论行政行为分类理论
4.行政权力运行畸变的原因探析与矫正对策——一种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考量
5.非强制行政行为概念的功能分析——基于行政行为分类视角的考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分类办法(2015年修正案)(经2015年12月3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科研在建设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中的引导作用,为全校科研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鼓励我校教师严谨治学,努力产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分类办法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来源期刊为基础,结合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现状以及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而成。

若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更新,以其更新版本为标准,各索引新增收录的期刊,将自动列为相应类别,被各索引调整出的期刊,将自动从相应类别中退出。

具体论文类别的认定,以论文发表时各索引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国外论文以检索数据库收录的时间为准。

第二章期刊认定与分类
第三条根据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影响因子,学校将学术期刊分为A、B、C、D1、D2五个等级。

其中,A、B类为
校定权威期刊,C类为校定重要期刊,D1、D2类为校定核心期刊。

第四条 A类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含英文版)、《中国科学》(任一专业版)。

第五条B类期刊
(一)《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不含英文版)、《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管理世界》、《中国图书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求是》、《心理学报》、《世界宗教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计算机科学》、《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环境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史研究》。

(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要或摘编、学术卡片)。

第六条C类期刊
(一)综合性期刊:《国外社会科学》、《学术月刊》、《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南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开放时代》、《江苏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学术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界》、《东南学术》、《读书》。

(二)高校综合性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三)法学期刊:《现代法学》、《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评论》、《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
律评论》、《比较法研究》、《知识产权》、《清华法学》。

(四)政治学期刊:《欧洲研究》、《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当代亚太》、《青年研究》、《求实》、《国际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五)新闻学与传播学期刊:《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编辑之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出版发行研究》、《当代传播》、《编辑学报》。

(六)教育学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电化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等教育》。

(七)管理学期刊:《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管理科学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公共管理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审计研究》、《中国行政管理》。

(八)经济学期刊:《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会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经济科学》、《中国农村观察》、《世界经济文汇》、《经济学动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农业经济问题》、《财贸经济》、《财经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改革》。

(九)马克思主义学科期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十)语言学期刊:《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中国语文》、《外国语》、《外语学刊》、《中国翻译》。

(十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大学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理论与实践》。

(十二)社会学期刊:《中国人口科学》、《人口研究》。

(十三)哲学期刊:《世界哲学》、《现代哲学》。

(十四)民族学期刊:《世界民族》、《中国藏学》。

(十五)历史学期刊:《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

(十六)体育学期刊:《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

(十七)中国文学期刊:《文学遗产》、《文学争鸣》、《文艺理论研究》。

(十八)外国文学、环境科学、人文经济地理、统计学、心理学、宗教学期刊:《外国文学评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旅游学刊》、《统计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宗教学研究》。

(十九)《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不含会议综述、论点摘要或摘编、学术卡片)。

(二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或学术版)。

(二十一)在SCI、SSCI上发表的论文认定为校定C类论文。

如果申请认定为B类以上论文的,由作者向学校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请。

(二十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刑事技术》视为校定C类期刊(仅限于刑事侦察学院教师发表的成果)。

第七条 D类期刊
(一)D1类期刊
1. CSSCI来源期刊或CSSCI来源集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

2. 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

3.《中国法学》(英文版)、《人民检察》、《人民司法》、《中国法律》(中英文,香港出版)。

4.《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版或学术版)。

5.《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二)D2类期刊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核心期刊。

2.《重庆社会科学》。

3.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4. CSCD扩展版来源期刊。

5.《法制日报》、《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理论版或学术版)。

6.在《中国司法鉴定》和《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认定为校定D2类期刊论文(仅限于刑事侦察学院教师发表的成果)。

第八条在国外及港澳台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认定为C类及以上等级的须提请校学术委员会审定。

第九条智库成果根据其影响力,将其分别认定为校定B 类、C类和D类期刊论文。

(一)被中共中央办公厅《观点摘编》、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教育部社科司《高校智库专刊》刊发的认定为B类。

(二)被教育部社科司《专家建议》、《新华社内参》、中国法学会《要报》刊发的认定为C类。

(三)被《人民日报内参》、《光明日报内参》、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庆社科成果要报》、重庆市社科院《决策建议》刊发的认定为D1类。

(四)智库成果被省部级以上国家机关采纳或被其智库刊物采用的,认定C类及其以上等级的须提请学术委员会审定。

第十条法学、政治学、哲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期刊当期发文数超过45篇的,新闻传播学及其它学科期刊当期发文超过55篇的,按下一等级期刊认定。

转载类、集刊类除外。

第十一条本办法由校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术语解释:
1.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

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来源期刊、来源集刊每两年更新一次。

2. SCI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具体以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检索证明为依据。

3.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涉及经济、法律、管理、心理学、区域研究、社会学、信息科学等。

4.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每两年进行评选一次。

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扩展库的来源期刊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优秀的期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