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支架(课堂PPT)

合集下载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精品课件)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精品课件)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 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
ppt课件,可编辑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 始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ppt课件,可编辑
ppt课件,可编辑
1948年英国报告了应用外固定对膝关 节融合后进行加压固定,这种方法使 骨折愈合时间加快2~3倍,以后加压 治疗骨折被全世界认同采用,这也是 首先对骨外固定进行的理论阐述。
ppt课件,可编辑
最早报告骨延长的是1905年,方法是截断股 骨,然后利用跟骨牵引进行骨延长。使用外 固定架做骨延长的代表是德国人(1970年), 其方法是截骨后用外固定架牵开,然后再做 植骨内固定手术,这种骨延长治疗至少要三 次手术才能完成。
外固定支架护理操作规范
骨一科贾寿荣
ppt课件,可编辑


健术术优禁适类发外 康后前点忌应型展固
定 支
指护护和症症 史定 架
导理理缺





ppt课件,可编辑
外固定支架(外固定
器)又被称为经皮穿针骨
外固定器或外固定支架。
由固定针、连杆、固定夹、
螺栓及螺母等组成。穿入
骨骼的固定针通过固定夹
ppt课件,可编辑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胫骨外固定支架ppt课件

胫骨外固定支架ppt课件

• ③ 局部任何形式的不当刺激,均会危及到 胫骨的血循与组织覆盖,阻碍骨与软组织 的解剖修复与愈合,同时使组织局部的抵 抗力降低。
• ④ 组织开放污染,血液循环破坏,细胞坏 死刺激,组织抵抗力降低,易造成组织感 染,甚至骨髓炎。
• ⑤ 粉碎骨折固定较难,固定不良将直接影 响到骨折的愈合,组织的修复及关节的功 能。
• • • • 功能锻炼 劳逸结合 钉道护理 定时复查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由于软组织覆盖少胫骨的血循较差尤其是中下段骨折后胫骨滋养动脉破坏骨折远段仅靠骨膜血管供给血液营养折端骨膜的覆盖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中保护骨膜尤为重要
胫骨外固定支架
•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较 为常见的下肢骨折,其 固定的方法很多,目前,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 骨骨折在临床上应用 较为普遍。
优点:
病理解剖学基础及病理生理学变化为: • ① 胫骨直接位于皮下,其前方软组织覆盖 较少,强大暴力致伤后,常导致粉碎性骨 折,且折端骨块易刺穿皮肤。
• ②由于软组织覆盖少,胫骨的血循较差, 尤其是中下段,骨折后胫骨滋养动脉破坏 ,骨折远段仅靠骨膜血管供给血液营养, 折端骨膜的覆盖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治疗中保护骨膜尤为重要。
手术方法
•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全部急诊手术。先 按常规彻底充分清创 ,注意保护碎骨块及 创口周围软组织血运 ,安装外固定支架, 调整好肢体力线,使 骨折端对合良好。胫 骨双段骨折行加长型 外固定支架固定。
术后处理
• 术后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将感染控制 在最低限度。 • 术后抬高患肢,cpm功能锻炼及足趾主动活 动,注意观察行患肢临 近关节的屈伸活动及患肢的等长活动。 • 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骨折端的对合及愈合 情况、有无骨折端再移位及固定钉松动,

骨科外固定架的护理PPT课件

骨科外固定架的护理PPT课件
1
• 复位 • 固定
• 功能锻炼
2
• 外固定 – 小夹板 – 石膏绷带 – 各种支架、支具 – 持续牵引 – 骨外固定器
3
• 内固定 – 接骨板 – 螺丝钉 – 髓内钉等
4
• 骨科外固定技术是通过经皮穿针和体外连 接器将相邻骨段或肢体连接,并在骨折断 端基本解剖复位后使其达到稳定固定,为 骨折愈合提供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能满 足患者功能锻炼需求,此法既不是内固定, 液不是外固定,但起到过去内固定和外固 定所达不到的效果。
2. 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 剧痛
3. 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由严重压痛,触诊可感 到室内张力增高。
4. 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表现为 由疼痛转为无痛;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感觉异 常;肌肉瘫痪
17
五、功能锻炼
肌肉锻炼:术后当天即可做患肢肌肉舒缩 锻炼,每日2-3次,每次15-20min。
骨牵引针
9
• 对骨的血供破坏少 • 对软组织覆盖干扰少 • 对开放骨折的稳定非常有效 •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 有利于控制感染 • 可早期功能锻炼 • 固定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效。
10
• 限制关节活动
• 钉道感染 • 针眼渗液 • 固定针松动 • 体外装置笨重不美观
11
一、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关节锻炼:术后第一天开始患肢关节锻炼, 每日2-3次,每次15-20min。
上肢骨折:肩关节主要为外展、上举、旋 转锻炼。肘关节主要为屈、伸、外旋锻炼。
下肢骨折:膝关节主要为伸屈锻炼。踝关 节主要为伸屈、旋转锻炼。
18
19
密切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 脉搏动,感觉及运动情况,观察有无因过度 牵拉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观察术区周围肿 胀是否进行性加重。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PPT课件

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固定PPT课件
周某,女性,73岁,车祸伤ICU •32
case3
•33
•34
•1
概述
• 定义: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 内的骨折 。该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 界处,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 易骨折。
•2
局部解剖
腕关节的稳定依靠关节囊、韧带 和周围的肌腱维 持,其中关节囊内 韧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固定下尺桡 关节的主要是三角纤维 软骨(TFCC),起自乙状切迹的远 侧缘 经过尺骨关节面的上面止于尺 骨茎突根部 ,形成周缘 厚、中央薄 的圆盘状结构,也称之为关节盘, 该韧带对 于维持下尺桡关节的稳定 及旋转功能具有重要的作 用 。
•23
注意事项
术前 常规拍患腕正侧位线片,有条件者行螺旋 CT三维重建,术前详细准确判断骨折和关 节面损伤情况,指导手术。
•24
注意事项
术中 ➢ 手术应在视下进行,支架恢复桡骨长度,而关节面的复
位和防止骨块再移位则需要结合克氏针内固定; ➢ 注意前臂桡背侧及掌骨两钉的位置; ➢ 早期将腕关节固定于轻度尺偏掌屈位,对保护尺倾角和掌
•8
治疗方法
• 常规拍正侧位X线片,对C型骨折者行CT检 查,以了解损伤程度和范围。
•9
治疗方法
• 仰卧位,采用臂丛神经麻醉。先行闭合手 法复位,纠正侧方移位、成角及明显畸 形。助手维持牵引下,将一治疗巾折叠, 垫在腕关节的尺侧,使腕关节尺偏稍掌屈 位。
•10
• 于第二掌骨的基底部做一小切口,分离软组织至骨面,在套筒保护下钻孔置入第1枚 螺钉,方向与手背成约45°角,与骨干垂直,深度10mm左右,穿透对侧皮质即可。 通过外固定器在远端置入第2枚掌骨螺钉,在骨折线以上30~40mm 处垂直桡骨干置 入2枚螺钉,注意勿损伤桡神经浅支。透视下检查螺钉位置合适,装好外固定器。

外固定架PPT课件

外固定架PPT课件
6
处理原则
C 固定骨折
骨骼的固定应与软组织的重建结合起来考虑 任何固定植入物都应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
•创面有皮瓣覆盖,容量足够,可选钢板 •创口能直接关闭,可选用髓内钉 •创面不能马上覆盖,宜用外固定支架
•钉子的位置不应妨碍创面的处理 •固定腓骨改善骨支架的强度
7
处理原则
D 关闭创口
关闭的时间:
–直接关闭并非所有病例的常规 –延迟关闭宜在7天内进行
关闭的方法:
–肉芽愈合 –游离植皮 –转移皮瓣:清创彻底,血供良好,立即覆盖 –游离皮瓣移植:有关闭条件,又不宜转移皮瓣
8
清创 外固定支架固定 不处理骨缺损 植皮覆盖创面
缺陷:清创不易彻底 创口难以一期愈合
处理方法
9
处理方法
二期修复技术复杂
受区缺乏适合于吻合的血管
10
处理方法
移植腓骨修复胫骨缺损 创面需要移植肌皮瓣覆盖 需由健侧胫后血管供应血液
23
处理方法
24
禇彦X小腿开放骨折 有减张切开覆盖胫前和冲洗引流
装置
25
减张口植皮打包继续冲洗
26
27
董艳X胫骨骨髓炎、不连。一期取钢板肌瓣外固定,二期植
骨。
28
谷天X下肢多发伤小腿软组织严重受损,切
除污染坏死肌肉并减张保障胫前覆盖
29
30
减张口植皮愈合,胫前残留部分创面换药后贴邮植皮
44
骨折愈合困难
45
胫腓骨骨折钢板后坏死:早期对软组织损伤肿胀认识不 足,仅作
术后拆线和一年后复查
48
曾有局部感染窦道
49
50
51
52
骨延长
中国第一人造美女

外固定支架1PPT课件

外固定支架1PPT课件

血肿机化演进期示意图
•29
第二阶段: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
内、外骨膜的成骨细胞 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
骨样组织
软骨组织
内骨痂、外骨痂
环状骨痂、腔内骨痂
膜内化骨
骨折愈合
软骨内化骨
膜内化骨过程短、愈合快 ,临床上应防止较大血肿 。
•30
原始骨痂形成期示意图
•31
第三阶段:骨板形成塑型期(8-12周)
• 迅速转运
•41
第七节 治疗骨折的原则
•42
❖ 治疗骨折的三大原则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43
一、复位
• 手法复位
– 基本准备 :局麻镇痛、松弛肢位、远端对近端 – 基本手法
• 拔伸牵引:贯穿于复位过程中的基本手法(缩短、成 角、旋转)
• 手摸心会:在拔伸牵引中的体会 • 回旋反折:(尖长骨折端、背向移位) • 端提捺正:(侧方移位) • 分骨扳正:(前臂等多根骨部位的骨折)
•34
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35
一、全身因素
• 年龄 – 年轻愈合快
• 健康状况
•36
二、局部因素
• 骨折类型和数量 •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 软组织损伤程度 • 软组织嵌入 • 感染
•37
三、治疗方法的影响
• 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损伤软组织和骨外膜) • 切开复位(切开软组织、剥离骨外膜) • 开放性骨折清创不当(摘除碎骨造成骨缺损) • 持续牵引过度 • 固定不确实(干扰骨痂生长) • 功能锻炼(过早和不当)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 分类、移位
•1
一、骨折定义(Fracture) :
•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课件ppt课件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和护理课件ppt课件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 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 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 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可开始锻炼,下 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度,踝关节锻炼伸屈 至90度。
5.饮食指导:术后根据麻醉方式指导正 确的进食时间,待正常进食后,可给予 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饮食。
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 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围。
4.手术前1d遵医嘱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 常规药物的皮试,全身清洁,手术前12h开始 禁食及水。
5.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吸 烟的患者应戒烟。
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
术后护理
1.按麻醉常规护理。 2.卧位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度。
常有效 加压与延长随意调整 感染风险下良好的选
择 操作简单
缺点: 固定针穿过软组织 限制关节活动 钉道感染 笨重,病人不能忍受 骨折后期骨成角畸形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是一门新的技术,护士应 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 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胭窝及小腿处,使膝 关节屈曲20-30度,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症的 患者的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 胀、坏死。
3.预防钉道感染 钉孔处每日用 75%酒精滴 3次。 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1~2d更换1次。
4.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嘱患者保持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 用 75%酒精滴 2-3次,隔日更换敷料 1次。

骨科外固定架护理ppt课件

骨科外固定架护理ppt课件
外固定支架护理
一、骨外固定的概念
❖ 骨外固定〔ESF〕是治疗骨折的一种方法, 它是指在骨折的远、近心骨段经皮穿放高强 度钢针,再用体外稳定系统与裸露于皮外的 针端衔接起来,到达固定骨折的目的。用于 骨外固定技术的机械安装称为外固定器 〔EF〕,或外固定架。
二、分类
❖ 创伤骨科临床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外固定 器有以下三类。
❖ 5、外固定器留置时间取决于治疗需求,骨 折病人因年龄、部位和损伤严重程度不同, 留置时间是不同的。普通成人10-14周,儿 童平均6-8周,但撤除外固定器前,必需摄 X线片。
九、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 1、针孔感染 ❖ 2、皮肤压迫坏死 ❖ 3、神经血管损伤 ❖ 4、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 5、钢针折断 ❖ 6、针道骨折 ❖ 7、关节功能妨碍
十、运用外固定架患者的普通护理 规程
【术前预备】
❖ 1.心思护理 运用外固定支架的手术,护士 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患者 恐惧心思。 2.备齐各项常规报告,如血常规、尿常规、 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 3.手术野皮肤预备 骨折部位上、下超越两 个关节,并以上、下远侧延伸6cm为备皮范 围。
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
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 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3.预防钉孔感染 钉孔处每日用 75%乙醇 点滴 2次。钉孔处渗液多要勤换纱布,每隔 1~2d改换1次。
❖ 4.功能锻炼 〔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 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min。 〔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
全环式
AO管道系统
半环槽式
组合式
组合式
单侧系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固定架使用培训课件

外固定架使用培训课件
• 3级:症状,体征2级,但口服抗菌素无效,必要时酌情考虑更换固定针的 位置,但外固定架可以保留。
• 4级:多个针道出现3级症状,体征。此时应全部去除外固定架。
• 5级:感染波及骨组织。X线表现骨骼感染征象。
• 6级:去除外固定架后针道愈合,但周围软组织破溃,渗出。X线表现明显 骨髓炎征象。
1/14/2021
1/14/2021
外固定架使用
8
六、骨外固定的并发症
1、针道感染
外固定架针道感染的严重程度通常采用6级分型方法:
• 1级:针道周围皮肤轻度发红,没有或仅有少量渗出。此时主要是软组织反 应而非真正感染。但可能是感染前期。一定要保持针道清洁,以免进一步 发生感染。
• 2级:单个针道周围明显皮肤发红,明显渗出,明显压痛和病人自觉疼痛。 此时应予口服抗菌素治疗,并行渗出液细菌培养。
3、皮肤压迫坏死
连接杆与皮肤直接的距离应大于2cm。
4、神经与血管损伤
◆在危险区内尽可能使用半针。
◆做皮肤切口时,手术刀的平面需与神经、血管走行方向平行刺入 。
5、钢针折断
◆避免某一钢针应力集中。
◆固定细钢针的紧固拉力要适中。
1/14/2021
外固定架使用
11
6、针道骨折 ◆钢针直径不应大于骨直径的20%。
1/14/2021
外固定架使用
18
八、健康教育
1)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 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促进骨折 愈合, 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防止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等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当日即可指导患者进行握拳,足背伸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2~3次/ 天,15~30分钟/次,关节锻炼,上肢骨折及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 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伸、屈、外旋为主,术后2~3天即可开始 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活动强 度以伤口疼痛耐受为宜,范围由小到大,动作由轻到重,防止再移位。

环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课件

环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课件

截骨定律#的应用
截骨定律#3
当ACA不在CORA线上时,轴线将不会自 动共线
截骨定律#3的应用
ACA选在远离 途侧皮质的CORA线上
截骨 定律一的应用
规格型号
全环
规格尺寸(mm): Ф 80 Ф 100 Ф 120 Ф 140 Ф 160 Ф 180 Ф 200 Ф 220
规格型号
C环
构架要求(5)-模块间距
• 一手掌
微创截骨
• 方式: 线锯/电钻钻孔,骨刀凿断 • 目的: 保护骨膜,避免骨烧灼伤和过度损 伤骨骼血供 • 以往Ilizarov提倡的皮质截骨 (corticotomy)以保护髓腔内血管连续 性,现被证实无必要
电钻+骨刀截骨法
穿骨元件—钢针
• 光滑针/橄榄针 • 直径越大,张力越大,每个环上固定的针越多,支架 越稳定 • 针间夹角宜60-90度,90度稳定性最高,小于60度骨 段易在针上滑动,需增加钢针或半钉来弥补 • 橄榄针有阻挡限定作用,在矫正成角,复位骨折块,加压 骨折断端应用
构架要求(一) 构架和要求(一)
•穿骨模块:作为骨段固定 单位,由2环及固定其上的 至少4个穿骨元件(针/钉)构 成 •近端穿骨模块 基本环-不全环 中间环 •远端穿骨模块 中间环 基本环
典型 胫骨支架
构架要求(二) 构架和要求 (二)
近端穿骨模块 基本环-弓 中间环 远端穿骨模块 中间环 基本环-不全环
术前根据所测病人患
肢的最大直径选择合 适的固定环,靠近关 节处建议选择半环或 C环
如图:直径140cm
孔数 36
环式支架的安装步骤(二)
单元环的搭配
支架的搭配,根据治 疗情况选择骨干一端 作为支点,单元环之 间的距离尽量大,这 样稳定性牢靠(高弓 足为例)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

外固定架护理课件汇报人:目录•外固定架概述•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及防治•外固定架的康复指导•外固定架的优缺点及展望•典型病例分享01外固定架概述外固定架是一种用于固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的外部装置。

它通常由钢针、连接杆、基座和固定螺丝等组成。

外固定架通过手术将钢针插入骨骼,并连接固定螺丝以稳定骨折部位。

分为手部外固定架、足部外固定架和躯干外固定架等。

根据应用部位根据固定方式根据结构特点分为静态外固定架和动态外固定架。

分为单臂外固定架、双臂外固定架和多功能外固定架。

030201外固定架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用于治疗战争伤员。

70年代,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力学的发展,外固定架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改进。

现代外固定架设计更加精细,功能更加全面,适应症更加广泛。

外固定架的发展历程02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患者对手术可能存在恐惧和焦虑,需要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信心。

心理准备手术区域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干燥,提前剔除毛发并做好皮肤消毒。

皮肤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及外固定架的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等。

术前宣教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术中观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配合医生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器械、材料等。

物品准备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功能锻炼定期随访01020304术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等缓解疼痛。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

根据医生指导,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03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及防治症状针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感染。

原因针道感染是外固定架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手术时消毒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导致。

治疗针道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保持针道干燥等措施,必要时需拆除针道重新置入。

胫骨外固定支架课件

胫骨外固定支架课件

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与髓内钉固定相比
胫骨外固定支架操作简便,对骨折端 血运影响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胫骨 骨折。髓内钉固定需切开骨折端,对 血运破坏较大,不利于骨折愈合。
与石膏固定相比
胫骨外固定支架可调节固定角度,灵 活适应不同骨折需求;石膏固定操作 简便,但固定效果不如外固定支架可 靠。
04
胫骨外固定支架的未来发展 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
3D打印技术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 化外固定支架,提高制作 效率和精确度。
高分子材料
研究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支 架中的应用,提高支架的 强度、韧性和耐久性。
纳米技术
探索纳米技术在支架表面 处理和药物载体方面的应 用,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 并发症。
个性化治疗与精准医疗
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
术后处理
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 折愈合情况,调整外固定 支架。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定期 检查外固定支架的稳定性和松动情况;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负重活动。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 进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的恢复;根 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负重。
并发症与处理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对患者的 二次伤害。
支架调整
在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时调整 支架的位置和松紧理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日常清洁、换 药等护理工作。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 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在使用支架期间应注意的 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等。
胫骨外固定支架课件
• 胫骨外固定支架概述
• 胫骨外固定支架的未来发展与研 • 胫骨外固定支架的实践操作与演 • 胫骨外固定支架的培训与教育

外固定架幻灯片课件

外固定架幻灯片课件
62
组合式外固定架
63
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李起鸿)
64
65
Ilizarov外固定架
66
Ilizarov技术—张力/应力法则
生物组织受到缓慢、持 续牵伸产生一定的张力 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 生长,其生长方式同胎儿 组织一致,均为相 同的细胞有丝分裂”。简 称牵拉成骨技术或牵 拉组织再生技术。
34
整复固定
35
延长固定(延长架)
36
37
外固定器分类
单边

双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边


四边
半环、全环
38
外固定器分类
平行

扇形


锥形

交叉(半环、全环)

39
外固定器分类

不跨关节



跨关节
40
外固定架的使用
➢外固定架的优点 ➢外固定架的缺点 ➢外固定架的适应症 ➢禁忌症 ➢并发症
41
外固定架的优点
16
➢ 经皮穿针骨外固定治疗骨折,最早是法国医生 Malgaigen(1840)。之后,随着材料学、生 物力学等学科的发展又出现各种外固定器。
Parkhill外固定器(1894)
Lambotte外固定(1902)
长管骨固定
17
✓ 1905年,意大利人Codivilla将针和石膏联合应用 进行肢体延长,利用股骨转子下截骨和跟骨牵引 的方法进行了下肢延长
25
➢ 1974年, Bonnel设计 新型固定针— —螺纹固定针, 针的中段有一 段螺纹,进入 骨内可牢固把 持骨骼,防止 在骨内滑动, 减少针道感染 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积累性劳损:
长期、反复、轻微外力,应力积累发生骨折, 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二、三跖骨骨折及腓骨下1/3 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 以上三种骨折是健康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 的,称为外伤性骨折
• 病理性骨折:
骨骼疾病,轻微外力即可发生。(肿瘤、感染)
6
三、骨折分类
(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 为
39
第六节 骨折的急救
40
目的
• 用简单有效的方法 • 抢救生命、 • 保护患肢、 • 安全迅速转运
41
• 抢救休克:
– 保温、呼吸道通畅
• 包扎伤口:
– 相对清洁的布类、止血带(必要时)、外露骨端 不应复位。
• 妥善固定:
• 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 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 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7
三、骨折分类
(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 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 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
➢1)裂缝骨折:骨质发生 裂隙无移位。(颅骨、肩 胛骨)
➢2)青枝骨折:骨质和骨 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 形。(与青嫩的树枝被折 断相似)
26
(二)晚期并发症
• 损伤性骨化 • 创伤性关节炎 • 关节僵硬 • 急性骨萎缩 • 缺血性骨坏死 • 缺血性肌挛缩
27
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
28
第一阶段:血肿机化演进期(2周)
骨折端骨坏死 + 组织出血的血凝块
无菌性炎症反应(_新生毛细血管、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
肉芽组织
纤维组织
29
血肿机化演进期示意图
18
四、骨折段移位
• 临床常见的移位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分离移位 ➢旋转移位
19
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 及X线检查ຫໍສະໝຸດ 20全身表现• 休克
– 发生可能:大的骨折、 严重的开放骨折
– 原因:广泛的软组织伤、 剧烈疼痛、大量出血、 内脏损伤
• 体温
– 血肿,一般不超过38℃
21
局部表现
8
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 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 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 线的方向及形态可分为: ➢1)横形骨折: 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 直。(如右图)
9
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2)斜形骨折:
骨折线与纵轴成一定 角度。(如右图)
10
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3)螺旋形骨折: 骨折线成螺旋状。(如 右图)
11
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4)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二块以上。 (如右图)
12
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5)嵌插骨折: 骨折片相互嵌插,多 见于干骺端骨折。即 坚质骨嵌插于松质骨 内。(见右图)
13
三、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6)压缩性骨折: 骨质因压缩而变形。 多见于松质骨。如 脊椎骨,跟骨。 (见右图)
规则
33
骨 板 形 成 塑 型 期 示 意 图
34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 局部无反常活动;(勿试) • X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
过骨折线; • 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无异常; • 去除外固定后,上肢向前平举1kg达1分
钟,下肢平地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
35
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36
一、全身因素
• 年龄 – 年轻愈合快
• 健康状况
37
二、局部因素
• 骨折类型和数量 • 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 • 软组织损伤程度 • 软组织嵌入 • 感染
38
三、治疗方法的影响
• 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损伤软组织和骨外膜) • 切开复位(切开软组织、剥离骨外膜) • 开放性骨折清创不当(摘除碎骨造成骨缺损) • 持续牵引过度 • 固定不确实(干扰骨痂生长) • 功能锻炼(过早和不当)
• 一般表现: – 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 特有体征: 畸形 异常活动 骨擦音或骨擦感 ❖三者有其一即为骨折 ❖三者均无不等于没有骨折
22
骨折的X线检查
• 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应常规进 行摄片。
• 要求包括邻近关节的常规正、侧位片。 必要时要加特殊位置及健侧相应部位对 比片。
23
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
14
三、骨折类型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
➢7)凹陷性骨折: 骨折片局部下陷,多见于颅骨。
➢8)骨骺分离: 经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 量不等的骨组织。
15
三、骨折分类
(三)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
• 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 后不易再发生移位的骨折。如裂缝骨折、 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压缩性骨折、嵌 插骨折等。
第六十一章 骨 折 概 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骨科 王鸿飞
1
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 分类、移位
2
一、骨折定义(Fracture) :
•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
3
二、骨折成因
• 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在暴
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车轮碾压胫腓骨)
4
• 间接暴力:
暴力作用使远处 发生骨折(colle’s骨 折) 。肌肉拉力: 肌 肉附着处骨折(髌骨 在未直接着地发生的 骨折) 。
•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 后易再移位的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 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16
三、骨折分类
(*)临床按时间分为 • 1、新鲜骨折:伤后数日至三周以内。 • 2、陈旧骨折:三周以上。 ❖*涉及关节的属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按
解剖复位标准。
17
四、骨折段移位
• 发生的因素有 ➢暴力大小及作用力的方向、性质。 ➢肢体远侧段的重量。 ➢肌内牵拉力量。 ➢搬运和处理不妥当。
24
(一)早期并发症
• 休克 • 脂肪栓塞综合征 • 内脏损伤(肺、肝、
脾、膀胱、尿道、 直肠) • 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重要血管损伤、周 围神经损伤、脊髓 损伤) • 骨筋膜室综合征 (常见前臂掌侧和 小腿)
25
(二)晚期并发症
• 坠积性肺炎 • 褥疮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感染(化脓性骨髓炎)
30
第二阶段:原始骨痂形成期(4-8周)
内、外骨膜的成骨细胞 断端间和髓腔内的纤维组织
骨样组织
软骨组织
内骨痂、外骨痂
环状骨痂、腔内骨痂
膜内化骨
骨折愈合
软骨内化骨
膜内化骨过程短、愈合快 ,临床上应防止较大血肿 。
31
原始骨痂形成期示意图
32
第三阶段:骨板形成塑型期(8-12周)
骨小梁的排列不规则 应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