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序列分析PPT课件
DNA序列测定的原理和方法PPT课件

原理
终止
核苷酸链
延伸
ddNTP dNTP
2021/3/12
5
2021/3/12
图3 循环测序反应原理示意图
6
循环测序反应产物的纯化
电泳与结果分析
2021/3/12
7
循环测序 反应产物
沉淀
洗涤
2021/3/12
除BigDye Terminators
8
测序仪氩离子 激光能量
氢化荧光素 供体染料
二氯罗丹明 受体染料
bigdyeterminatorsbigdyeterminatorsbigdyeterminators的基本原理与测序步骤的基本原理与测序步骤核苷酸链ddntpdntp终止延伸循环测序反应产物沉淀洗涤除bigdyeterminators测序仪氩离子激光能量氢化荧光素供体染料二氯罗丹明受体染料激光扫描镜头计算机计算机循环测序反应循环测序反应cyclesequencingreactionscyclesequencingreactions模板用量大大减少
DNA序列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郭鹏
2003.10.05
2021/3/12
1
➢ 方法
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和化 学降解法(Maxam-Gilbert法)
双脱氧链终止法
2021/3/12
2
➢ 双脱氧链终止法的测序原理
双脱氧链终止法的测序 基础是以双脱氧核苷三磷 酸(ddNTP)为循环测序反 应的链终止剂。
✓ 换用其它测序试剂盒,如dRhodamine Teriminators试剂盒 等。
✓ 即使通过上述改变,某些模板仍可能无法测序,此时,应将 2其021构/3/12建成较小的DNA片段克隆,以降低DNA模板GC含量13 。
基因工程7-DNA序列分析ppt课件

第二节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一、基本原理
双脱氧核苷酸(ddNTP)分子的脱氧核糖的3’位置的羟基缺 失,当它与正常核苷酸混合在同一个扩增反应体系中时,在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虽然它也能参与DNA合成,但由于 其3’位置的羟基缺失,使其下面的核苷酸的5’磷酸基无法与 之结合。也就是说,一旦双脱氧核苷酸整和到正在合成的 DNA链中,该股DNA的合成就到此终止。
1977年,A. M. Maxam 和W. Gilbert首先建立了DNA片段序 列的测定方法,由于该方法是用特定化学试剂修饰不同碱基, 并在相应碱基处切断DNA片段而进行系列分析的,故称之为 Maxam-Gilbert 化学降解法。
二、化学降解测序法的基本步骤
• 对待测DNA片段的5’端磷酸基团作放射性标记; • 用化学修饰剂修饰特定碱基; • 凝胶电泳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及读序。
• 通用引物指导未知序列的测定 • 引物步移 • 随机克隆测序 • 缺失克隆测序
随机克隆测序详细过程:http://smcg.cifn.unam.mx/enpunam/03-EstructuraDelGenoma/animaciones/humanShot.swf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缺失克隆测序
第九章 DNA序列分析
DNA双螺旋结构解明之后,研究基因组中每一 个基因的作用就成为了生物科学工作者的主要 课题。为此,首先必须设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 苷酸排列顺序,即基因测序。
DNA测序方法:
• Maxam-Gilbert 化学降解法 • 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酶学法)
第一节 Maxam-Gilbert 化学降解法
二、序列分析的基本步骤
1、模板制备和引物设计 模板:单链或双链DNA,必须保证足够的浓度 引物:18-22nt,55-60℃,尽量避免3个以上碱基重复,
第9章_DNA序列分析

第9章_DNA序列分析DNA序列分析是指对DNA序列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DNA序列是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的载体,对于了解基因功能、生物演化、疾病发生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介绍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包括序列比对、基因预测、遗传变异检测和进化分析等。
序列比对是将已知DNA序列与未知序列进行对比,寻找相似之处,从而推断未知序列的功能。
常用的序列比对工具有BLAST、Bowtie等。
基因预测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未知DNA序列中的基因位置和功能。
常用的基因预测工具有GeneMark、Glimmer等。
遗传变异检测是通过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DNA序列差异,寻找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
进化分析是利用DNA序列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过程。
常用的进化分析方法有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等。
DNA序列分析在生物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基础研究方面,DNA序列分析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通过比对不同物种之间的DNA序列,可以揭示物种的进化关系和演化过程。
在医学研究方面,DNA序列分析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测。
通过检测DNA序列中的遗传变异,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在农业研究方面,DNA序列分析可以应用于作物和畜禽的遗传改良。
通过分析作物和畜禽的DNA序列,可以挖掘有益基因和导育改良品种,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DNA序列分析在研究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的DNA序列信息,为DNA序列分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
同时,也为DNA序列分析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如序列比对的速度和精度、大规模数据的储存和分析等。
因此,进一步研发和改良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综上所述,DNA序列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因组信息分析PPT课件

碱基G、C相对于A、T的丰度很早就被看作是区分细菌基因组的特征之一 .不同的原核生物中,GC含量(GC content)从25﹪到75﹪,变化非常大。 大部分细菌是通过从其它生物体大规模获得基因(长度为几万甚至几十万个核苷酸)而进化的(水平转移).简而言之,许多细菌基因组表现为具有不同GC含量的区域的组合物,这些区域反映了细菌的进化历史。
G
0.1751306272192
T
0.3248693727808
酵母基因组核苷酸出现频率
在统计过程中,如果同时计算DNA的正反两条链,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和T、C和G的出现频率相同。如果仅统计一条链,则虽然A和T、C和G的出现频率不同,但是非常接近。
核苷酸
频率
A
0.344
C
0.155
G
等值区
定义:具有一致碱基组成的长区域 特征 :等值区基因组序列的长度超过1,000,000对碱基虽然不同的等值区其GC含量差别显著,但同一等值区的GC含量始终相对均衡 人类基因组大约可以划分为五个不同类型的等值区:a) L1和L2,平均GC含量分别为39﹪和42﹪(欠GC)) b) H1、H2和H3,GC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6﹪、49﹪和54﹪ (丰GC)
科学家对这本天书了解最多的部分就是遗传密码 或者说掌握了DNA对蛋白质编码的规律 关于密码子(1)密码子的使用是非随机的 如果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位碱基是A、U, 那么第三位将尽可能使用G、C;反之亦然。 如果三位都用G、C,则配对容易,分解难; 三位都用A、U,则相反。 一般地说,高表达的基因,要求翻译速度快, 要求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配对快、分手也快。
基因结构复杂
基因转录调控方式复杂
真核基因的表达涉及多种RNA聚合酶。与原核生物只使用一种由多个蛋白聚合而成的RNA聚合酶不同,真核生物至少使用由8到12个蛋白组成的三种不同类型的RNA聚合酶。RNA 聚合酶I和III负责转录生成RNA分子,这些分子本身执行重要的功能,在所有的真核细胞中需要始终保持相当恒定的水平。RNA聚合酶II专门负责转录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RNA聚合酶II识别的启动子序列的多样性反映了区别基因的复杂程度,即在特定类型的细胞中和在特定的时间,区别哪些基因该表达而哪些基因不该表达。
第三章DNA双螺旋结构ppt课件

右手DNA双螺旋之一
——B构型
Watson和Crick所推导出来的DNA双螺 旋结构在生物学研究中有深远意义。他们是以 在生理盐溶液中抽出的DNA纤维在92%相对温 度下进行X-射线衍射图谱为依据进行推设的。 在这一条件下得出的DNA称B构型。这是细胞 和水溶液中天然DNA状态。
第三章 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DNA的结构
• 一级结构 • 二级结构 • 三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NA 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NA顺序(或序列)是这一概 念的简称。
DNA是巨大的生物高分子, 如人的DNA就包含了3x109碱基 对。
DNA的二级结构
DNA二级结构是两条多核苷 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 旋结构.
DNA螺旋上沟的特征在其信息表达过程中起关键作 用。调控蛋白都是通过其分子上特定的氨基酸侧链与 DNA双螺旋沟中的碱基对一侧的氢原子供体或受体相 互作用,形成氢键从而识别DNA上的遗传信息的。大 沟所带的遗传信息比小沟多。沟的宽窄和深浅也直接 影响到调控蛋白质对DNA信息的识别。Z-DNA中大 沟消失,小沟狭而深,使调探蛋白识别方式也发生变 化。这些都暗示Z构型的存在不仅仅是由于DNA中出现 嘌呤-啶嘧交替排列之结果,也是在漫漫的进化长河 中对DNA序列与结构不断调整与筛选的结果,可以影 响(抑制或激活)转录酶与模板结合,调节转录。
7. 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基配对 。 A与T之间形成 2个氢键, C与G之间形成3个氢键。
8. 每10个碱基对旋转1圈,因此双螺旋 的螺距为3.4nm。
9. 由于旋转一圈(10个碱对基)是360 度,相邻的2个碱基正好相差36度。
DNA序列测定PPT课件

donghua
.
8
PCR法
直接测序 循环测序
.
的DNA序 列。
首先通过PCR从样品中扩增出目的DNA
随后通过电泳将扩增产物的双链DNA同反应剩 余的dNTP及引物分开,回收PCR扩增的DNA 片段。
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反应。测序引物可以是扩增 靶DNA一对引物中的一条,也可以是能与PCR 产物杂交的其他引物。
⑤
3, ddTGCAGGC
3, ddTCTGCAGGC
加ddTTP /klenow片断3, ddTAATCTGCAGGC
5, 5,
⑥ 加在序列
胶之T行
5,
④
⑤
加ddGTP /klenow片断
3, ddGC 3, ddGGC 3, ddGCAGGC
5, 5,
⑥ 加在序列
胶之G行
5,
④
⑤
加ddCTP /klenow片断
G A+G C+T C A>C
pH8.0 下 , 用 硫 酸 二 甲 酯 对 N7 进 行 修 饰 , 使C8-C9键对碱基裂解具有特异的敏感性
pH2.0哌啶甲酸使嘌呤环的N原子质子化, 导致脱嘌呤,消弱腺嘌呤和鸟嘌呤的糖苷键
肼可打开嘧啶环,后者重新环化成五元环后 易于除去 在1.5mol/L NaCl存在下,只有胞嘧啶可与 肼发生明显可见的反应 在90℃,用1.5mol/L NaOH处理,可使A 位点发生剧烈断裂反应,而C位点断裂反应 微弱
3, ddC 3, ddCAGGC 3, ddCTGCAGGC
.
5, 5,
⑥ 加在序列
胶之C行
5,
6
单链模板DNA
ddTTP
引物 ddCTP ddGTP ddATP
DNA序列分析

最新版整理ppt
1
最新版整理ppt
2
பைடு நூலகம்
5.1 Maxam-Gilbert 化学降解法
1977年, A.M. Maxam 和 W. Gilbert 首先建立了 DNA 片段序列的测定方法,其原理为:将一个 DNA 片段的 5’端磷酸基作放射性标记,再分别采 用不同的化学方法修饰特定碱基,然后用哌啶进行 特异裂解,从而产生一系列长度不一而 5' 端被标 记的 DNA 片段,这些以特定碱基结尾的片段群通 过凝胶电泳分离,再经放射线自显影,确定各片段 末端碱基,从而得出目的 DNA 的碱基序列。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放射自显影
最新版整理ppt
15
ACGT
A
C
C
A
A
A
A: dNTP + ddATP
G
A
C
C: dNTP + ddCTP
C
C A
G: dNTP + ddGTP
G
G A
T: dNTP + ddTTP
T
C
G
C
C
A
最新版整理ppt
16
序列分析的工作模式
手动测序
➢ 按照上述经典的测序方法进行,在PCR技术广泛应用之前是 DNA测序的主导方法。
哌啶甲酸可以使 DNA 链上的嘌呤在酸的作用下发生糖 苷水解,导致 DNA 链在脱嘌呤位点(G和A)发生断 裂。
肼C如和,果胸又加腺称入嘧联高啶氨 浓度TNH的的2盐.CN4H(和21,.C2在M6 位碱N置a性O,环H导)境致,中糖肼作苷则用键主于断要胞裂作嘧。用啶 于胞嘧啶 C ,使之断裂。
模板制备
➢ 单链、双链DNA均可,但必须保证足够的浓度和纯度。
《DNA测序技术》课件

检测灵敏度高,能检测低浓度的变异 。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原理
利用纳米孔或高分子 膜对DNA分子进行 固定;
通过识别通过纳米孔 或高分子膜的碱基, 确定DNA序列。
对固定在膜上的 DNA分子进行单分 子测序;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基因组测序
对整个基因组进行高精度测序,用 于基因组学研究;
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
临床诊断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 用,可用于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和个性
化治疗等。
A 基因组学研究
下一代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组 学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组测序、基
因突变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等。
B
C
D
农业研究
下一代测序技术可用于农业研究领域,包 括作物基因组测序、品种鉴定和育种等。
DNA的复制过程
DNA复制的起始
解旋酶解开DNA双螺旋结构,形成复制叉。
DNA复制的终止
复制完成,子链与母链分离。
DNA链的延伸
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合成,新合成的DNA 与母链形成氢键。
DNA复制的意义
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物种的延续。
DNA测序的原理
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
通过测定DNA上特定位点的碱基序列,从 而确定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
《DNA测序技术》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DNA测序技术概述 • DNA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 • 下一代测序技术(NGS) • 第三代测序技术 • DNA测序技术的未来发展
01
DNA测序技术概述
DNA测序的定义
DNA测序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测量DNA 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以揭示其遗 传信息的过程。
4DNA序列分析

Clustal输入多个序列
快速的序列两两比对,计算序列间的 距离,获得一个距离矩阵。
邻接法(NJ)构建一个树(引导树)
根据引导树,渐进比对多个序列。
第一步:输入序列文件
第二步:设定比对参数
参数设定窗口
0:碱基不匹配; 1:碱基完全匹配
第三步:开始序列比对
第四步:比对完成,选择保存结果文件的格式
Blastn---1
Blastn1的作用: ①对于已知的基因,可以分析其相似基因; ②对于未知的基因片段,可以分析其属于什么基因。
描述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以匹配分值从大到小排序) Accession下程序比对的序列名称,点击相应的可以进入更为详细的map viewer Descriptions下是对所比对序列的简单描述 Max score匹配分值,点击可进入第四部分相应序列的blast的详细比对结果 Total score总体分值 Query coverage覆盖率 E value——E(Expect)值 Max ident——匹配一致性,即匹配上的碱基数占总序列长的百分数。 Links——到其他数据库的链接。
可直接查看所在ORF对应的 蛋白质的对数据库的比对
单击,详细查看一个ORF。进一步 确定ORF是否正确需要借助Kozak规 则。
Kozak规则
Kozak序列是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其在翻译的 起始中有重要作用。
Kozak序列 位于真核生物mRNA 5’端帽子(m7GPPPN)结构
Expect是输入序列被随机搜索出来的概率,该值越小越好。 Identities是相似程度,即输入序列和搜索到序列的匹配率 Gaps就是空白,即比对序列只有一条链上有碱基 strand=plus/minus即询问序列和数据库里面序列的互补链匹配
10第十一章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A > C 的反应
还有一种反应(A>C),必要时可用来参考。在 90℃下,用1.2mol/L NaOH处理,可使A位点发生剧烈的 断裂反应,而C位点的断裂反应较微弱。
第19页,共81页。
四、测序策略
鸟枪法
鸟枪法又称随机法,它是先将大片段DNA经酶切或 超 声 处 理 , 切 割 成 适 合 测 序 大 小 的 片 段 ( 如 500 ~ 800bp),然后亚克隆到M13载体上,得到单链DNA后测 序,再根据重叠的部分推测出整个大片段的序列。
速、大规模测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24页,共81页。
1. Roche(454)GS FLX sequencer
Roche公司收购454公司的测序仪并经改造升级, 该测序仪最早的商业化产品于2004年推出。454测P载样。
(4)测序。
第12页,共81页。
自动化测序的输出信号
第13页,共81页。
三、Maxam-Gilbert 化学直读法
这是一种基于DNA降解的方法。此法的原理是首 先 将 待 测 序 的 DNA 片 段 一 端 用 放 射 性 标 记 , 然 后 使 DNA链在特定碱基处断裂。控制条件使每个DNA分子 只发生一处断裂,就可以得到一系列只差一个核苷酸 的DNA片段,跑电泳后可得出序列。
第十一章 DNA序列测定和分析
一、加减法
二、 Sanger 双脱氧链终止法 三、 Maxam-Gilbert 化学直读法
四、测序策略
五、第二代测序技术
六、杂交测序与DNA芯片技术
七、表达序列标签
八、 DNA 序列分析
第1页,共81页。
一、加减法测序
以 待 测 DNA 为 模 板 , 加 一 同 位 素 标 记 的 短 链 引 物 , 在 4×dNTP存在下,用DNA聚合酶Ⅰ催化合成各种随机长度的 产物。将模板及合成的产物分为“加法组”和“减法组”, 加法组和减法组又各分为4组。“加法组”中的每一小组只加 一种dNTP,4组各加不同的dNTP。以加dATP组为例,当前 面合成的随机长度的DNA下一个核苷酸该加A时,可以将A加 上;如果正好以A结尾,而下一个不该加A时,则链保持不变; 如果不以A结尾,下一个又不该加A时,则利用DNA聚合酶Ⅰ 的3’→5’外切活性逐个切除已合成的核苷酸,直到遇到A为止。 最终加dATP组的每一条新合成的链都是以A结尾,整个组中 各个A处结尾的链都有。
【生物课件】第四章 序列分析

第二步:查找ORF并将目标序列翻译成蛋白质序列
利用相应工具,如ORF Finder、Gene feature(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GenLang(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等,查找ORF并将 DNA序列翻译成蛋白质序列
第三步:在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搜索
可以利用BLAST进行ORF核苷酸序列和ORF翻译的蛋白质序列搜索
第四步:进行目标序列与搜索得到的相似序列的整体列线(global alignment)
虽然第三步已进行局部列线(local alignment)分析,但整体列线有助于 进一步加深目标序列的认识
第五步:查找基因家族
进行多序列列线(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和获得列线区段的可视信息。 可分别在AMAS(Oxford University)和BOXSHADE(ISREC,Switzerland)等服 务器上进行
色体”、基因—“同源基因”和基因组的一个片断—“同源片断”
必须指出,相似性(similarity)和同源性(homology)是两 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性是指序列比对过程中用来描述检测序列和
目标序列之间相同DNA碱基或氨基酸残基顺序所占 比例的高低。相似性本身的含义,并不要求与进化起源是
否同一,与亲缘关系的远近、甚至于结构与功能有什么联系。
【生物课件】第四章 序列分析
表1 九种完整DNA序列的碱基组成
表2 人类胎儿球蛋白基因不同区段的碱基组成
二.碱基相邻频率
分析DNA序列的主要困难之一是碱基相邻的频率 不是独立的。碱基相邻的频率一般不等于单个碱基 频率的乘积
例: 鸡血红蛋白β链的RNA编码区的438个碱基
DNA序列分析blast法培训课件

查询序列可能是来源于某个物种
查询序列可能是某种功能基因的同源基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last程序评价序列相似性的两个数据
• Score:使用打分矩阵对匹配的片段进行打分,这 是对各对氨基酸残基(或碱基)打分求和的结果, 一般来说,匹配片段越长、 相似性越高则Score值 越大。
检索结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谢谢!
• E value:在相同长度的情况下,两个氨基酸残基(或 碱基)随机排列的序列进行打分,得到上述Score 值的概率的大小。E值越小表示随机情况下得到该 Score值的可能性越低。
序列同源性分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检索结果
匹配序列列表详细比对Fra bibliotek的序列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基因编码产物预测分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检索结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匹配序列列表
BCR/文A档仅B供L参考f,u不s能i作o为n科学p依r据o,t请e勿i模n仿;is如o有不fo当之rm处,请X联系9网[站H或本o人m删除o。 sapiens]
• Blast 是一个序列相似性搜索的程序包,其中包含 了很多个独立的程序,这些程序是根据查询的对象 和数据库的不同来定义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基因工程-7章DNA序列分析

第十一章核苷酸序列测定11.1酶法测定核苷酸序列11.2全自动测序11.3焦磷酸测序技术11.4DNA片段序列测定的策略11.1酶法测定核苷酸序列•1977年Sanger充分利用DNA复制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了一种通过DNA复制来识别4种碱基的方法,进行DNA序列测定,即双脱氧链终止法。
DNA chain elongation catalyzed by DNA polymerase一、加减法反应系统原理:以待测片段的单链DNA为模板,首先加上一个适当的引物(一般用限制性内切酶解片段),再加入4种脱氧三磷酸(dNTP)为底物,其中一种用放射性32P标记(32P dATP),再加入DNA聚合酶Ⅰ Klenow片段;从引物3’端合成出一条与模板互补,具有放射性标记的dDNA链混合物。
理想的情况是反应尽量不同步,使合成的产物中各种长度的片段都存在,然后经过琼脂糖柱纯化,除去反应混合物中多余的4种dNTP,将纯化后的混合物分成两份,分别进行加减法反应系统。
1、加法系统原理:当反应体系中只有一种dNTP存在时,具有3’5’方向外切酶活性的T4聚合酶,从3’末端降解双链DNA,当降解到加入的那种dNTP处反应停止。
利用该原理,将上述混合物再分成4组,每组中只加入一种dNTP。
例如:有一组加入dATP和T4聚合酶,合成产物从3’端开始降解,由于dATP的存在,当降解到dATP出反应就停止了。
这个组的所有片段都是以A残基结尾。
同理分别向每组加入dCTP、dGTP、dTTP,分别制备得以C、G、T结尾的三组片段,将以上4组片段进行凝胶电泳,通过放射自显影,获得加法系统(+A、+C、+T、+G)的图谱。
2、减法系统原理:将上述的另外一份混合物也分成4组,在每组中只加入3种dNTP,在缺少一种dNTP的情况下,利用DNA聚合酶Ⅰ使各组中的片段继续合成下去,当遇到缺少的那种dNTP应该掺入的位置时,合成反应停止。
例如:缺少dATP,则该组合成的DNA 片段都在A前面的那个核苷酸处停止,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组都是以A前面的一个核苷酸为末端的片段。
分子生物技术《DNA序列分析与分子杂交》课件

毛细管虹吸法将分离 的样品从凝胶转移到 转移方向膜上
用与目的RNA序列互补的、 标记的DNA或RNA探针与膜
DNA或RNA探针
上的RNA样品杂交
洗膜后,用放射自显影或化 学免疫的方法检测目的RNA
图26-1 Northern印迹分析原理示意
Northern Blot Method
Southern印迹
应用实例: 用核素标记的探针探测不同个体的小卫星序列 (限制酶切片段)进行基因诊断。
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S),小卫星序列 ,8 个片段
单卵双生
2、Northern blotting
可分析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1)、 Northern blot印迹杂交:是指待测RNA样品 经电泳分离后转移到固定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核 酸探针进行固-液相杂交。原理同Southern blot。
5`*GATC 5`*GAT
利用六氢吡啶断裂磷酸二脂键
5`*GA 5`*G
反应体系 碱基修饰 碱基修饰
试剂
反应
主链断裂 断裂点 试剂
G
硫酸二甲酯 鸟嘌呤甲基化 六氢吡啶 G
G+A
甲酸
脱嘌呤作用 六氢吡啶 G/A
C+T
肼
嘧啶开环 六氢吡啶 C/T
C
肼(加盐) 胞嘧啶开环 六氢吡啶 C
在化学修饰反应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只有 一小部分碱基被修饰,随后进行断裂反应也是定量。
2、 探针应用
用放射性核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标记其
末端或全链的已知序列的多聚核苷酸链被称为
“探针”,探针可以与印迹并固定在NC膜上 的核苷酸结合,判断是否有同源的核酸分子存 在。
② ③ ①
DNA序列分析

Sanger 双脱氧一pUC体系 DNA序列分析法
自引入M13载体系列,DNA序列分析又有了新的改良和发展。 ➢起初是使用Klenow片段,现在则可以使用反转录酶或T7DNA聚合酶。 ➢以往都是把待测DNA片段克隆到M13mp载体上,得到单链模板后, 再按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现在,可以将待测DNA片段克隆 到质粒载体上,直接用闭合环形的双链质粒DNA按双脱氧链终止法作 DNA 序 列 分 析 。 这 种 方 法 特 称 为 利 用 双 链 质 粒 DNA 模 板 的 双 脱 氧 DNA序列分析法。由于通常使用的质粒多是pUC载体系列,所以又称 之为Sanger双脱氧链终止-pUC体系DNA序列分析法。
反应:上述混合液分为4个反应管,每个管中加入DNA聚合 酶1、各一种ddNTP、以及四种dNTP(32P dATP为放射性标 记)。
引物延伸反应终止后加热变性分离核素标记的单链DNA分子, 凝胶电泳分离反应混合物。
放射自显影术,从放射性X光底片上,直接读出DNA的核酸 顺序。(*此顺序与测序链的核酸顺序为互补。)
ddATP ddTTPddGTP ddCTP
G ddCTP ddATP ddGTP ddTTP
T
A
A
G
C G T T G
T C A G
A
G
C
A
G
T
C
C
C
A
C
C
Sanger双脱氧-M13体系 DNA序列分析法
引物合成DNA序列测定法的特点及缺陷
高分子量DNA分子消化降解成一组具一定长度的限制片段,然后再用琼脂糖凝胶或 聚丙烯酰胺凝胶作电泳分离纯化,从胶中抽取DNA片段,供进一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nger 双脱氧一pUC体系 DNA序列分析法基本 步骤
➢待测DNA与pBR322或pUC分子重组; ➢转化:转化反应物涂布在补加有Xgal-IPTG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经37℃
过夜培养;
➢挑选白色菌落,制备质粒NA。 ➢碱变性处理,与引物一起退火,然后按双脱氧法作序列分析。
优点:无需将DNA克隆到M13载体上,更为简单快速,现已被许多研究工 作者采用。
M13载体克隆DNA片段
➢ 将DNA片段克隆在M13mp载体特定位点上,即位于 Lac区段 中含有多克隆位点的多聚衔接物(polylinker)内。
➢ 重组体噬菌体,在含有IPTG和Xgal的培养基平板上形成白色 的噬菌斑,而非重组体的噬菌体则形成蓝色的噬菌斑。
➢ 从白色的噬菌班中分离重组体噬菌体,并制备出单链DNA, 就可以直接按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
➢ 当然这种随机的方法,也需要通过顺序的测定将派生的序列 拼连起来,恢复成原来结构形式的总DNA序列。
使用M13载体系列的优点
所有的待测定的DNA片段,都可以共用一种引物。这样,就避免 了合成和分离各种不同引物的许多麻烦。
最初使用的引物,是克隆在PBR322质粒载体上的一种短的限制片 段。以后J.Messing等人(1981)发展出了一种更加适用的长度为 15bp的合成引物,这段引物同M13的其它位点之间有低度的同源性, 后来又合成出了改进的同M13其它任何位点均无同源性的引物。
1965,Cornall大学以S.W.Holle,为首的科学家小组,首次完成75个核 苷酸的酵母丙氨酸tRNA的全序列测定。即利用各种RNA酶把tRNA降解 成寡核苷酸,经分离纯化后,再分别测定短片段顺序。
引物—延伸测序策略
➢1968年华裔生物化学、生物学家吴瑞博士(Dr.Ray Wu) 独创性地
现在,应用M13mp载体系列的双脱氧链终止法,已经成为一种最 普遍采用的快速的DNA序列分析法。
Sanger 双脱氧一pUC体系 DNA序列分析法
自引入M13载体系列,DNA序列分析又有了新的改良和发展。 ➢起初是使用Klenow片段,现在则可以使用反转录酶或T7DNA聚合酶。 ➢以往都是把待测DNA片段克隆到M13mp载体上,得到单链模板后, 再按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序列分析。现在,可以将待测DNA片段克隆 到质粒载体上,直接用闭合环形的双链质粒DNA按双脱氧链终止法作 DNA 序 列 分 析 。 这 种 方 法 特 称 为 利 用 双 链 质 粒 DNA 模 板 的 双 脱 氧 DNA序列分析法。由于通常使用的质粒多是pUC载体系列,所以又称 之为Sanger双脱氧链终止-pUC体系DNA序列分析法。
ddATP ddTTPddGTP ddCTP
G ddCTP ddATP ddGTP ddTTP
T
A
A
G
C G T T G
T C A G
A
G
C
A
G
T
C
C
C
A
C
C
Sanger双脱氧-M13体系 DNA序列分析法
引物合成DNA序列测定法的特点及缺陷
高分子量DNA分子消化降解成一组具一定长度的限制片段,然后再用琼脂糖凝胶或 聚丙烯酰胺凝胶作电泳分离纯化,从胶中抽取DNA片段,供进一步分析。
尔奖。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原理
利用DNA聚合酶的两种酶 催反应特性:
1 、 利 用 单 链 DNA 模 板 , 合成DNA互补链;
2、利用2’,3’双脱氧核苷三 磷酸作底物,参入到寡核 酸链的末端,从而终止 DNA链的生长。
有时也称引物合成法,或 酶催引物合成法。
将待测DNA制备成单链分子作为模板;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 链作为引物;引物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退火后模板—引物 结合。
Maxam-Gilbert化学修饰法
是 1 9 7 7 年 由 美 国 哈 佛 大 学 的 A.M.Maxam 和 W. Gilbert 发 明 的 , 所 以 又 叫 做 Maxam-Gilbert DNA序列分析法 虽然说对于大分子量的DNA片段的序列测定而言, 化学修饰法并不如双脱氧法方便有效,其发展速度 也不及后者迅速,但是至今在相当多的研究工作中 仍被采用。
反应:上述混合液分为4个反应管,每个管中加入DNA聚合 酶1、各一种ddNTP、以及四种dNTP(32P dATP为放射性标 记)。
引物延伸反应终止后加热变性分离核素标记的单链DNA分子, 凝胶电泳分离反应混合物。
放射自显影术,从放射性X光底片上,直接读出DNA的核酸 顺序。(*此顺序与测序链的核酸顺序为互补。)
设计出一种崭新的引物一延伸测序策略,并于1971年首次成功地测定了 λ噬菌体两个COS末端的完整序列;
➢1977,F.Sanger在该策略的基础上,发展. Mullis采纳他的方法,完善了PCR扩增DNA的方法; ➢M.Smith发明了碱基定点突变技术。这三位科学家全都获得了诺贝
为了将这些降解的DNA片段,按其原来的顺序“拼排”起来,至少还需要用一种或 数种内切限制酶,对同种DNA作酶切消化,并进行电泳纯化和序列分析。
这些供作序列测定的DNA片段绝大多数都仅为数百个核酸。因此需要用物理方法分 离大量的DNA片段。费时费钱,因为商品提供的核酸内切限制酶的价格是十分昂贵。 为了保证能够获得所有的限制片段,就需要制备足多数量的DNA,而其中有许多步 骤都要用不同浓度的凝胶进行电泳再纯化。在这种纯化过程中,会加剧DNA的损伤 和丢失。
DNA核酸序列分析
➢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 Maxam-Gilbert化学修饰法 ➢ 杂交测序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DNA核酸序列分析历程
60年代末就已掌握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只是当时在某些技术能力上和研 究思路上,存在着弱点,阻碍了从理论转变为现实。
第一,如何分离寡核苷酸片段;另一方面,在研究思路上都没有摆脱蛋 白质序列分析的束缚。
克服缺点的一种途径—DNA分子克隆
将不同限制酶消化切割的DNA限制片段,随机地克隆到载体分子 上。选用天然的单链 DNA噬菌体,例如 M13作为载体,重组体 噬菌体的DNA分子,可直接用作模板。
引物:合成的特定的寡核苷酸,或者是从亲本单链噬菌体DNA 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限制片段。其优点是能够特异性地同载体分 子上与克隆位点相连的单链DNA区段杂交。称做“通用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