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山水与西方风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斧劈皴
米点皴
牛毛皴
披麻皴 荷叶皴
解索皴
乱柴皴
云头皴 雨淋皴
西方油画
• 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粟油、 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 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 的亚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 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 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 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第四课、中国山水画 与西方风景画
1
2
3
4
5
6
西方风景画
展子虔《游春图》长卷,绢本,横80.5厘米,设色纵43厘米。
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 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 笔法细劲流利。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但线条已
中国山水画大多采
用多视点的散点透视或
用意象空间的方式来表
现。
焦点透视
乡间村道 千里江山
散点透视
宋代郭熙所说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 之高远;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有近山而望远 山,谓之平远。
高 远 、 深 远 、平 远
溪 山 行 旅 图
早
六
春
君
图
子
图
焦点透视
成角透视
绘画中的透视关系
(西方绘画)
观察方法不同
• 中——散点透视:有多个视点
– 散点透视:浪漫的、平面的、主观的、感 性的。
• 西——焦点透视:只有一个视点
• 焦点透视:严谨的、立体的、客观的、理性 的。
体会中西绘画不同的色彩运用
中国山水画的色彩运用:
创造了独特的“计白当黑”审美观念,所以中 国山水画使用的色彩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 这种化繁为简的创作方法更符合中国儒道思想 所追求的那种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
有轻重、顿挫的变化。以浓烈色彩渲染,烘托出秀美河山的盎然生机。
这幅画的技法特点是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其双勾夹 叶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山水画
•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
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 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浅绛 山水等。
道
突出主体,并借助观者的联想与想象去自由
霍
发挥。
贝
3.讲求笔墨 追求意境
玛
西方风景画的特点:
写实性 充分表现色彩的细微变化,以及
光感、质感的不同,在画面上营造一种真 实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空 间
空间
在空间观念认识上,
中这国山是水两画和者西方在风景
处 理
画空相西差间方迥风观异景:察画中方多用 焦虚式点拟透性上视地的和表空现不气 空透间同视感来。
长卷形式
气势更为宏大,展示了祖国锦绣山河的神奇美丽。全图长12米, 画面视野开阔,境界幽深,色调爽秀明快。展卷观赏,路转峰回, 美不胜收,令人有壮游千里之感。
体会中西绘画不同的造型特点
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1.在造型上不拘于形似 “虚实相生”
乡 间
2.不拘泥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构图布局
村
有时候完全省略环境描写,大胆利用空白,
“写实性” “不留空白”
“讲求笔墨 追求意境”
透视关系
“散点透视” “三远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焦点透视”
色 彩 “计白当黑”
色彩丰富,接近自然; 有明暗、光影变化
西方风景画的色彩运用:
色彩丰富,接近自然。有明暗、光影变化。
诗、书、画、印 为一体
玉堂尽掩春日闲, 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动睡起, 白波青峰非人间。
早春图 郭熙
光
• 中:平 光 • 西:注重光线
厚与薄
中西山水画与风景画的区别
中国山水画 造型手段 线
西方风景画
面
造型特点
“虚实相生” “留白”
•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油画风景写实
• 1.起稿,一般先起非常精细的图形。 • 2.上色,颜色要比预计的要亮些。 • 3.上光。 • 写实风景油画中吸收了多种材质的运用,
画面的效果处理明显优于其他绘画。总之,写 实风景油画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有着不可替 代的功用,为使用者展现无尽风光。
中西绘画比较
体会中西绘画不同的
造型手段
《 干 草 车 》 康 斯 太 布 尔
中国画的造型手段是 中“国线画”家通。过在创作中积累出的各种不同的
“线”,抒写自己的胸怀,抒写心中独有的
山西川方。画的造型手段是 “”面面“”,对。于塑造形体要优于“线”,“线”
表现的较为抽象,而“面”似乎要具象一些, 表现出的东西更容易让人理解。更接近于现 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