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所不仅由空间决定,而且由这些空间 中所发生的古往今来的持续不断的事件所决 定。
“城市精神”就存在于它的历史中,一 旦这种精神被赋予形式,他就成为场所的标 志记号,记忆成为的结构的引导,于是记忆 代替了历史。
4. 5 斯皮罗 科斯托夫
《城市的形成》研究城市形态
研究城市形态,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要有批判眼光,要有宽广的历史视角,研究 城市的发展过程必须与当时政治、经济和法 律关系联系起来,有事还要与某个人物相联 系。
1.3 戈登 卡伦(1914-1994)
英国战后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领导者。 对基于形式主义的、抽象的、松散的理性主义 现代城市理论的反对者,他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 在体验、感受和场所的特殊性上。 1961《城镇景观》 一座城市的内涵与魅力主要在于构成城市空间 的基本要素(建筑、树木、流水、交通)形成的趣 味性和趣味性;
拉氏通过对非洲、欧洲、日本等亚文化圈 的城市聚落形态的比较分析后认为,城市形体 环境的本质在于空间的组织方式,而不是表层 的形状、材料等物质方面,而文化、心理、礼 仪、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
拉氏的研究还表明,所谓“无规划的” 、“有 机的” ,抑或“无序的” 城镇形体环境,实际上根 植于一套有别于正统规划和设计理论的规则系统。 若不从文化的视角看城市设计,就会导致许多误 解。 例如法国人认为美国城市缺乏文化结构,而美国 人则又认为伊斯兰城市不存在什么结构形态等,实质 上都是以自己所熟悉的城市规则体系来理解另一种陌 生的规则体系。这种文化生态思想是当代文化人类学 和社会生态学研究对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最富价值的 启迪
与功能主义大师不同“十次小组”关心 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 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 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 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
城市环境美学问题上: 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东西,这是一些周 期变化不明显的,能起统一作用的点。依靠 这些点人们才能对短暂的东西(住宅、商店、 门面)进行评判并使之统一,城市环境的美 学应能反映出对象恰如其分的循环变化。 作为特定地域标志和象征的某些历史建 筑,或投资巨大、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和开 敞空间,可以看作是相对固定的东 西…………可改变的美学。
1.2 伊利尔 沙里宁 (1875-1950)
美籍芬兰建筑师,创办美国匡溪艺术学院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有机疏散:城市的自然生长观点 “体形秩序”——大到城市,小到艺术品都是 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要讲求体形秩序。
城市建设三原则: (1)表现的原则: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 内涵; (2)相互协调的原则: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 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 (3)有机秩序:是“宇宙结构真正的原则”,是 协调指导一切原则的最基本原则。
3.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
3.1霍华德 田园城市
3.2 佛雷德里克 吉伯德
哈罗新城设计者 《市镇设计》1953
(1)城市中心区 中心区应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安全交 通系统,创造独特连续的景观系统,形成相 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关系。
城市广场是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应有一 个支配性的构图要素,考虑不同的公共建筑 的组合方式,也要注重建筑之外的公共空间 和街道空间的比例尺度、围闭形式及空间形 态。 购物中心可利用竖向立体的综合交通组 合方式来组织复杂的功能、交通关系。
5. 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5.1 雅各布斯 1916-2006
1961年简· 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后现代都市状况》
简 雅 各 布 斯
·
雅各布斯揭发说,很久以来被大家迷信的主流城 市规划师及其城市规划理论,奉行的完全是傲慢、害 人、与城市社会生活需要拧着来的伪科学,城市旧区 的价值已被规划者和政府当局忽略了,传统城市规划 及其伙伴——只是一种“伪科学”, (街道、广场、 轴线——城市不是生活的场所) 城市中最基本、无处不在的原则,应是“城市对 错综交织使用多样化的需要,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 经济和社会方面互相支持,以一种相当稳固的方式相 互补充。”对于这一要求,传统“大规模规划”的做 法已证明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压抑想像力,缺少弹 性和选择性,只注意其过程的易解和速度的外在现象, 这正是城市病根源所在。
4.1凯文 林奇1918-1984
城市设计元素:路径、区域、边缘、节 点、地标 《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 “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 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
“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 观之共存” 评判城市空间的价值上,是有可能形成 标准理论的,这些标注有五个基本指标:活 力、感受、适宜、可达性及管理,两个额外 指标:效率与公平。
(2)工业区:
工业进行分类
不同类别工业的布局与现代规划要求相 符
(3)邻里:
邻里由居住和相应的社会服务设施组成。
使儿童健康成长Leabharlann Baidu社区的基本要求,公共服 务设施所能维持的服务范围是确定邻里规模 和密度的关键因素, 邻里的结构应结合自然条件,有流畅的 曲线型道路、连贯的步行系统。
4.场所文脉理论
拉氏, 环境定义: “有机体、组群抑 或被研究系统由外向内施加的条件和影响”。 而这种环境是多重的,包括社会、文化 和物质诸方面。城市设计所能驾驭的(为人提 供场所的)物质环境的变化与其他人文领域之 间的变化(如社会、心理、宗教、习俗等)存在 一种关联性。
事实上,即使是动物群体在空间中也不 是无序分布的,原因就在于物质和社会环境之 间存在互相作用。在人类群体中,心理的、社 会的和文化的特点常常可由空间表达。如城市 同质人群社区的分布形式就能充分反映各种亚 文化圈的存在。
4.3 罗布 克里尔 1938~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可分为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及二者 的交汇空间三类,并有它们派生出各种复合 的空间形式。 “封闭空间” “开放空间”
4.4 阿尔多 罗西 1931-1997 意大利
1990年普利策奖
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进行批判 ——强调记忆、纪念性、公共、私有等城 市主题,这些主题是城市设计理论出现重大 转折的标志。
1.1卡米诺 西特(1843-1903)
奥地利建筑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视觉有序”——现代城市设计学科的基础之一 中世纪城市遵循自由灵活方式,城镇和谐,广场、 街道成为有机整体的,具体表现: (1)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广场中 心的开敞性、边界的围合性、尺度的适宜性、形态 的不规则性是古代城市广场设计做遵循的共同规则; (2)古代公共广场与建筑物、纪念物之间有着整 体性的关联关系;
把现代文明和作为这种文明集约化场所的 城市,看成是新陈代谢的这些范畴。
丹下健三的城市轴理论:
(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 心城市结构
(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 通轴城市发展模式 (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
新陈代谢学派追求功能、技术和艺术的有机 结合;自然和人工环境之间的和谐;以及历 史与现代之间的对话。
1.5 芦原义信
1975 《外部空间理论》 “空间秩序”,“逆空间”,“积极空间与消 极空间”,“加法空间与减法空间”
“十分之一理论” 8-10倍
“外部模数理论” 20-25m “运动空间与停滞空间”
2.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2.1柯布
城市设计原则: (1)以几何为基础去创造洁净、简单的外形 (2)崇尚秩序,功能与朴实 (3)理性与效率至上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授课内容: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授课重点:空间形式理论、现代城市理论、田园
城市及新城设计理论、场所文脉理论、人文社会设计理 论、自然生态设计理论、过程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的整 体理论
授课难点:空间形式理论、场所文脉理论、人文
社会设计理论
(1)空间形式理论 (2)现代城市理论 (3)田园城市及新城设计理论 (4)场所文脉理论 (5)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6)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7)过程设计理论 (8)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4)现代的建筑要使用现代的建材
(5)摈弃装饰,尤其是仿古
(6)追求标准化,重复化。
2.2《雅典宪章》
除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又历史价值 的古建筑在城市发展中应当妥善保存,不可 加以破坏。 ——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2.3日本新陈代谢学派
槙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大高正人
这一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它使城市政府部门和设 计者认识到了城市设计在组织社会和生活方面应尽的 责任和义务,同时指出,城市建设是城市社区中每个 成员都可作出贡献的领域,因此,必须增加城市环境 的社会评判标准(不可度量标准)。
5.2 拉波波特 人——环境 人与环境以何种方式共存,人怎样塑造 环境,物质环境如何影响人并影响到何种程 度,这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的关注焦点之一。 1977年,拉波波特,《城市形态的人文 方面》 它是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的综合, 在应用层次上,则又综合了信息论、心理学 的研究成果。
4.2 Team 10
“门阶哲学”: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体 的微观层次,是一种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 根本出发点,注重并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 的深层结构的城市设计理论。
凡 艾克——场所概念 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人的意象 中,空间是场所,时间是场合,人必须融合 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区。
诺茨伯格 “不同场合、不同时代的每一种解答都 是一种对“原型”的阐释”
西特: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 不可能、没必要完全效仿古代的城市建设 但艺术原则完全可以运用于现代城市建设;通过对 “现代体系”的改进,可以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水 准的城市空间。
沙里宁:“我一开始就受到西特学说的核心思想的 启蒙,所以在我以后几乎半个世纪的建筑实践中, 我从没有以一种预见构想的形式风格来设计和建造 任何建筑物……通过它的学说,我学会了理解那些 自古以来的建筑法则。”
理解空间不仅仅在看,而且应通过运 动通过它。 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是一 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1)视觉连续:按设想编排连续戏剧
(2)场所
(3)内涵 (4)功能性传统要素
1.4 培根
师从沙里宁,滨州大学建筑系主任; :美好的城市应是市民所共有,城市的形象是 经由市民无数的决定所形成的,而不是偶然的。城 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市民感官可以感知的城市体 验。 强调美学观察 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建筑物 与地面,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城市设计的过程——评价、表达、实现。
除交通功能外,街道还有3项基本变量,它们都 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相关。这3项变量是安全、交往和 同化核子。现代派城市分析理论把城市视为一个整体, 略去了许多具体细节,考虑人行交通通畅的需要,但 却不考虑街道空间作为城市人际交往场所的需要,从 而引起人们的不满。 …….
因此,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街道 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而设计必须要满足4个基 本条件,即: (1)街区中要有1个以上的功能,并考虑设施在不 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2)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3)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 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 (4)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
(3)喷泉一般为广场边缘,大型建筑物一般退后 布置,以保证广场的开敞性; (4)古代广场采用大量巧妙的设计手法减少开口, 从而达到边界封闭的艺术效果; (5)古代广场的尺度与周边建筑间有着内在的和 谐的比例关系,并且广场与广场之间有着巧妙的组 合关系。
现代广场体系——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 系 与古代体系对比:现代公共广场一般把建筑物 或纪念物不加考虑地置于广场中心,造成了广场与 建筑的割裂;广场四通八达的开口方式使得广场支 离破碎; 采用“现代体系”的广场是各种矛盾空间的组合, 由于缺乏空间的整体性,使人们实地很难感受“对 称”的构图,而且“对称”构图的滥用还造成广场 空间的单调与乏味。
在雅氏看来: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总是沿着线进行的,城市中街道担负着 特别重要的任务,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器官”, 也是最主要的公共场所。路在宏观上是线,但在微观 上却是很宽的面,可分出步行道和车行道,而且也是 城市中主要的视觉感受的“发生器”。因此,街道特 别是步行街区和广场构成的开放空间体系,是雅各布 分析评判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主要基点和规模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