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思考

合集下载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当今社会,人才是每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人才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盛,对于文艺、设计、音乐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为了当下的热点话题。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建立具有行业特色和优势的工作室,将企业资源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项目的指导与实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真实项目的过程,积累实际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更加适用于市场的人才。

那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需要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之上。

只有清晰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这就要求工作室要与行业内的企业和机构进行紧密的合作,充分了解市场的动态和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内容。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需要建立在对专业技能的系统培养之上。

工作室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需要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之上。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的专业人才。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需要建立在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之上。

除了专业技能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实践项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成长。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构建视觉传达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构建视觉传达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校 外实 践 基地 参赛 、投 标 、 目合 作
彩 、 图案 、材 料 、机 理 、工 艺技 术等 的相 关 知识 ,学 生在 实践 的 过 程 中主 动 学 习,并 且在 与 导师 的 交流 中获 取经 验 ,在 模拟 真 实 的工 作情 景 中掌 握各 种 实用 的生 产技 能 , 以实现 艺 术 与技 术 的统 设计 与 工业 生产 的关联 。这 种 蕴含 教 学、 实践 、研 究 于一 体 的设 计教 育 理念 ,为学 生提 供 了充 分 的实 践平 台 ,使 学生 实际 地 参与 到社 会 实践 交流 当中 ,这 既在激 发 学 生的 创造 性 思维 ,提 高 学生 实 际动 手 能力 、提 升学 生 的整 体专 业 素质 和综 合 竞争 力 的方 面起 到 了积 极 作 用 ,又 实 现 了设 计 教 育应 该面 对 生 活 、面 对 经 济 、面对 市场 的 良性互 动 。 近 些 年 , 由于 受 到 重视 的程 度 越 来 越 高 , “ 工 作 室 制 ” 已 经逐 渐发 展 成一 种 以导 师 ( 专 业教 师 或是 行业 专 家 )为核 心 ,带 领学 生 组成 相对 稳 定 的实 践 团队 ,充 分运 用学 校 , 以及社 会上 的 各种 有 效 资源 ,进 行教 学和 科研 实践 活动 的教 学 模式 ,较 为规 范 的 、科学 的被 纳入 了 院校 的统一 管理 中 。 二、 “ 工作 室制 ”人才 培养 模式 的初 步构 建 视觉 传 达专 业 具有 很 强的 实 践性 ,属 于产 业 课程 ,不 能 单纯 的通 过 “ 理 论研 究 ”完成 的事 情 , 因此 ,在专 业 课程 的 实践 上 需 要 充分 地将 学 科 知识 的传 授与 综 合实 践活 动 结合 起来 ,采 用 多样 化 的教 学 方法 和 教学 手段 ,把 专 业知 识 的讲授 和 综合 实 践活 动相 结 合 , 以强调 知 识的 实践 性和 教 学 内容 的针对 性 , 以提 高学 生 的 整 体专 业素 质和 综合 竞争 力 。 学 生 在 入 校 的第 一 学 年 主 要 进 行 造 型 基 础 和 设 计基 础 的共 同学 习,第 二 学年 进 行有 针对 性 的专 业设 计课 程 学 习 ,大三 和大 四阶 段 ,部 分 学 生有选 择 性 的进 入专 业教 师 的工 作 室 ,由指 导 教 师将 根据 自身 的研 究 方 向带领 学 生 以 “ 项 目”教 学 的形 式进 行深 入学 习 。 “ 项 目”的 内容 主要 有 指导 参赛 和 承接 业 务两 种 ,在 指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将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实践价值的课程和项目实践机会。

本文将探讨这一模式的背景、特点以及实践经验。

一、背景二、特点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践和实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项目驱动3.导师制指导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导师制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导师制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师制指导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经验1. 专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 强化项目实践教学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项目实践教学,通过开展项目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项目实践教学是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合作模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和校内外专家的支持,使项目实践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合作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实践能力。

四、结语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专业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强化项目实践教学和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工作 室要 求 ,建 立 与专业 课题 、就 业 方 向配套 的技能 实训 室 ,如 ,计算 机
综合实践能力。
二、 “ 工 作 室 制 ”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构 建
学结 构上 ,他 采用 师徒 制 手工 艺传 授
与艺 术训 练相 结合 ,这 就是 最 早 的工 作室 教学 模式 —— “ 作 坊 ”教 学模 式 。
室” 。 “ 工作 室”的环境布置应 该和企 业 的真 实工作 环境 基本 一致 ,确 保师 生 的真实体验效果 。 2 、建立配套 的技 能实训 室。高职
论在 环境 布 置上还 是硬 件设 备上 都符
合生 产要 素 的一个 场所 ,它是车 间也

“ 工 作 室 制 ”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理论 家沃尔特 ・ 格罗庇 乌斯 于1 9 1 9 年在 德 国魏玛 建立 。格 罗庇 乌斯 在 多年 的 办 学 实践 中提 出 “ 知 识 与 技 术并 重 , 理论 与 实践 同步 ” 的教 学 理念 。在 教
院校培养 的人 才不仅 是 能完 成几 个项
目的技术 工 ,而是具 有创 新 能力 的高 技 能人才 ,所 开设 的课程 就要 全 面和
( 一) “ 工作 室制”人才 培养模式
的 界 定
“ 工 作室制 ”人才 培养模式 是 以校
辅助实训 室 、画室 、摄影棚等 。 3 、建立专兼职教学 团 队 ,联 合开
发课 程 。通过选 拔社 会上 的 “ 工艺 大 师 ”、企 业 的 “ 能 工 巧 匠 ”、学 校 的
在包 豪斯 的教 育体 系 中 ,作 坊 是教 学 的 主要场 地和 方式 ,他 实现 了艺术 和 技术 的统 一 :学生 在作 坊 中边 干活 边 学 习 ,与经验 丰 富的师 傅进 行 合作 式 学 习 ,接 近真 实 的工作 情景 ,这 种 学

关于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中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需求相对接这一问题,结合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动漫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和实践环节展做了大量努力和尝试,提出以“工作室制”为主要方式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教学形式调整。

通过动漫工作室这个窗口,使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实现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多方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作室制动漫设计专业培养模式随着我国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

其中,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成为国内各大职业院校艺术类主流建设专业之一。

但是,我们也看到,动漫专业由于创办时间较短,发展速度过快,在专业建设积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阻碍了高职、高专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发展,还使该专业毕业生很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难以满足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针对这一现状,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动漫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专项摸索和研究,提出以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制模式为主要教学形式,希望在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之间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寻求一条更为适合动漫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一、我国动漫专业教育现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环节与社会需求脱节数年前,动漫行业人才需求量已高达15万人,当时从业者却不足1万人,巨大的社会需求,让动漫专业迅速成为大学的热门专业。

据报道,2006年底,国内447所大学设立了动漫专业,在校学生46.6万人(见图1)。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的技术型设计人才。

然而,实际情况是动漫企业虽存在大量人才缺口,却经常为找不到合适设计人员大伤脑筋;另外,大部分动漫专业毕业生因无法达到就业岗位要求,缺乏实践经验或创新意识而难以就业,从而陷入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毕业生找不到接收企业的两难尴尬局面。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应用探讨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中的应用探讨
( 如单考 或 免 试 推 荐 入 读 艺 术 院 校 ) ; 三是为高职艺术生提供利于其专 业成长 和就业创业的 “ 立交桥” ( 比如 单考或 免试推荐进入应用型艺术本科专 业或就
才 的培养 和训 练 ,包 括一对一 ,甚 至几
对一 的教学 成本 ( 师资 ) 、排 练场 地及
训 练成 本 、材料 和 设 备 成 本 ( 钢 琴 、重
适 合 社 会 发 展 和 需 求 的艺 术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教育人才 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 以健 全
这 样 三 个 层 次 的人 才 培养 机 制 :一 是 选 拔 有 艺 术 特 长 、艺 术 潜 质 的 中小 学 生 直
筹措经费的机制 ;四是增加设 立文化 艺 术人才专项资金 ,保 障艺术教 育发展。
1 .“ 工 作 室 制 ” 国 内外 现 状 分 析
“ _ T作室 ” 的提 出 。最 早 是作 为 艺
术设计 类 专 业 人 才培 养 模 式 出 现在 欧 洲 .源 于 西 方 艺 术 创 作 领 域 的 “ 作 坊” ” 】 。在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艺 术 家 是 以 “ 作 坊 ” 为 中 心 ,从 事 艺 术 创 作 ,组 织
件 人 才 .很 多 院 校 的 计 算 机 专 业 开 始 尝 试 进 行 教 学 改 革 ,取 得 了一 系 列 不 错 的
成效 。
下简称 “ 我 院 ” )计 算 机 类 专业 实 施 的 “ 工 作 室制 ”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突 破
性 地 试 行 一 种 新 型 、有 效 的工 学 结 合 的
校 录取 了 ,这不 利 于 高 精 尖 艺 术 人 才 的 培 养 。 我 们 必 须 设 置 独 立 艺 术 本 科 院

对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对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对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实施“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吴鹃【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图形图像制作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研究的实践,论述了我国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教学现状,根据高职图形图像制作人才的特点,以相关院校的运作为案例,提出了如何自建的图形图像制作工作室管理新模式,“工作室制”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探索,突出专业特色,解决教学中实践课程脱离社会要求,探索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作者单位】吴鹃,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软件学院一、引言针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学院一头热问题的“另辟蹊径”———构建自主的产学结合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

学院自己建设小型广告公司,同时作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工作室,在此基础上通过原先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公司+工作室”课程教学模式。

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自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根据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其过程大致为:在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中,突破性地试行一种新型、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实际进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工作室,以工作室兴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

走出一条“面向市场、以教促产、以产促教、产教结合”的道路,将有力地促进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产学一体、教学、生产紧密结合的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针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学院一头热问题的“另辟蹊径”———构建自主的产学结合模式,形成以学生为本,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工作室为依托,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在工作室内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当前社会发展与竞争的形势下,能够培养出适应现实社会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问题。

双导师工作室在设计类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探讨

双导师工作室在设计类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探讨

双导师工作室在设计类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探讨双导师工作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双重导师以及学生集成在一个工作室中,共同推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在设计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推崇,本文将就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双导师工作室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学生能够接受到两个不同领域背景的导师的教导,获得更全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体系。

其次,学生在工作室中通过与产业界的导师互动,接触到实际的设计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其实践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最后,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借助两个导师的经验和智慧,开拓自己的视野,面对设计问题常常会有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然而,双导师工作室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导师的专业领域和经验不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收到不同的指导,形成误导。

其次,由于导师的时间限制和学生的数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此时导师就需要在时间分配上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双导师工作室偏向于产业界导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缺失,需要及时进行补充。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该有以下策略。

首先,学校可以调整导师的比例,达到更好的协调。

其次,导师应该协作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并与学校共同制定课程,保证学生的全面性。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拓宽课程设置,加强理论教学和基础知识的传授,系统性地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总之,双导师工作室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其存在的问题。

在应用的过程中,学校要保持高度重视、切实推进、不断完善,并不断进行改进,提高工作室质量和效益,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为行业发展培养栋梁之才。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为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推行人才培养工作成为当下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而对于一些创新型企业,他们正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设立跨部门的工作室,让员工在工作室中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实践和交流等操作。

这一制度不仅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同时还能够促进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使企业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首先,要明确工作室的职责和目标。

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工作室的职责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和协作,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而对于目标来说,则多元化的技术人才队伍,提高员工岗位技能,优化岗位流程,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其次,应该注意确立人才培养的机制。

在建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前,企业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培养工作机制,明确人才培养对象和内容,并设计好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

企业还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建立以业务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如针对员工岗位特点进行一对一的精细化培训等。

最后,需要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员工是企业改进和提升各项工作最具有积极性的群体。

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该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分享经验和心得,同时加强对过程的监控,及时总结成果,不断完善培养机制。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在很多企业中已经得到了验证,而对于越来越看重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来说,引入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能够促进员工自主学习和交流,达到“共荣共赢”的效果。

艺术院校工作室制的建设与思考

艺术院校工作室制的建设与思考

艺术院校工作室制的建设与思考摘要] 在尊重艺术专业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艺术院校工作室制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通过工作室制特色、工作室制的教学规划和具体考核方式三方面阐述对艺术院校工作室制的建设与思考。

[关键词] 工作室制建设思考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日渐成熟的情况下,为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与就业竞争力,艺术院校都在寻求教学理念与形式的突破。

艺术院校专业教学同理工科及一般文科的区别在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少,基础训练和动手实践较多,教师授课大班讲解较少,个别指导较多。

以往设计艺术教学中实行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并且,造型艺术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社会发展、文化市场消费紧密相连,因此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正是适合这些特点而提出的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

我们在尊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导师工作室制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不同类型的艺术院校其工作室的设置、结构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但几乎都是在学生完成造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按照自愿选择、适当调配的原则,在相关专业的工作室中完成大部分主修课程的学习。

各工作室则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导,依据培养目标吸纳教学理念相近的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搞好工作室制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它的目标与定位。

在教学体系的管理中,实行全面开放的制度,把多元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在创作观念上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氛围中共同研习,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目标是要培养兼具设计与制作,“多能一专”的创作型人才。

逐步从“专识”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实行传授式、实验式、研究式的科学教学方法,开发独特的课程资源,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着重锻炼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社会竞争与社会实践活动。

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出适 应 现 实 生 活 的人 才 、有 效 解 决 学 生 的 就 业 问题 与社 会 适 应 能 力 . 无疑应该是设计 艺术教 学改革的一种新型 、有效的模 式。学生们在 实 践 中 学 ,教 师 们 在 实践 中进 行 教 它 实行 现 场教 学 与模 拟 创 业 教 学等 形式 ,能够使 学生增加学 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 ,能够有效激励与 刺 激 学生 学 习欲 望 , 营 造 出师 生 间 的 良性 互动 ,增 强 教 师 责任 感 。 此 文 章 为 淮 阴 工 学 院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重 点 课 题 结 题 文 章 ,课 题 编
( ) “ 一 工作 室 ”教 学模式 的 内涵 工 作 室是 师牛 进行 课程 建 设 、实 习、 实验 、课程 设计 、毕 业 设计 、参 赛 以及帅 生进 行 科研 和社 会服 务 的重要 场所 。建 立专 业 工 作 室 ,是加 强学 科和 专 业建 设 ,培养 师 生实践 动手 能力 和创 新 能力 的有 效方 法和 途径 。为加 强专 业工 作室 的建 设与 管理 ,促 进 其 健康 发 展 ,结合 我系 的 实际情 况 制定 本规 章 。实行 导师 制与 工 作 室相 结 合 的方针 ,进 入 工作 室的 老师 应兼 任导 师 ,除做 好学 工 系 统 的导 师外 ,要 对进 入 工作 室的 学生 加强 思想 、学 风 、专业 、 就 业 、创业等 方面 的教 育 ,提 高 学生 的综合 素质 。 教 学 需 要 一 定 的 教 学方 式 ,而 工 作 室 是 教 学方 式 的具 体 体 现 ,它 是 针对 本专 业特 点和 教 学规律 进 行 的实践 教学 模式 ,一 般 纳 入 院校 统 一管理 , 以导师 ( 家或 教授 ) 专 为核心 ,组 成一 个相 对 稳 定 的 团队 ,允分 利川 学校 及社 会 上的 各种 有利 资源 ,进 行教 学 和 科研 实 践 。: 作 室导 师相 对 固定 ,导 师根 据实 际情 况制 定教 学 【 人 纲 、教 学计 划 、课程 设置 以及 课题 项 目的选 择 等 ,学生 在经 过 到两 年 的专 业基 础学 习之 后 ,根据 自身发 展特 点和 社会 需求 , 有 选择地 进入 到各 个工 作室进 行 下一 步 学 习深造 。 一 上 作室 制这 种源 丁 两方 美术 教 学的模 式 在我 国特 别是 视觉 传 达 设计 专 业并 不常 见 。视觉 传达 设计 专 业作 为与社 会 接轨 最为 紧 密 的专 业 ,珲 论知 识和 社会 实践 十分 重 要 ,视觉传 达 设计 专业 工 作 室 以专业 教 师为 土体 ,承 担各 种 教研项 日,结 合实 践学 习 ,合 作 完成 相应 的 实践 工作 。经 过这 环 节 的学 习与 工作 ,学 生可 以 通 过理 论 的应用 提 高实 践 能力 。这对 于 本科 教学 来讲 ,是 一个 全 新 的探索 和有 益 的补充 。 “ 工作 室 ”教学 模 式是 让学 生在 工作 室 内 ,在 教 师 的指导 下 完 成专 业课 程 的学 习 ,学 生通过 工作 室 一体 化教 学 的新模 式的 训 练 ,参 与 教师 社会 牛产 实践 课题 研 究 ,掌握专 业 知识 的整 体贯 穿 与 应用 ,培 养 学牛 具有 较 强专业 能 力 ,分析 问题 、解 决 问题的 能 力 和较 强 的社 会实 践能 力 ,提 高学 生就业 能 力 。工作 室具 有设 计 公 司 的一 些基 本特 征 ,可 以给学 生提 供 开放 式 的实践 能力 综合 训 练 ; 同时 它又 是一 个教 学 的场所 ,相 对 于企 业而 言 ,学生 可 以得 到 更 多的 学习 理论 知识 、增 加 艺术修 养 的机 会 ,它 比传统 的教 学 方 法拥 有 更多 的 自主权 和更 广泛 的 实践 教学 方面 ,在 培养 艺术 设 计 人才 问题上 具有 普遍 的现 实意 义。 ( ) “ 工作 室 ”实践 教学模 式 的构建 工 作 室 实 践 教 学模 式 的构 建 ,是 站 在 我 国 现代 设 计 教 育 体 系 的立 场 上对包 豪 斯实 践性 教 学的 大胆 借鉴 。其 目的是在 完成 正 常 的教 学 任务 的 同时 ,教 学为 实践服 务 , 实践 为教学 提供 验证 , 同时也 可 以为 设计 教 育提供 一 部分 经费 支持 。这 种 良性循 环 的实 践 型教 育模式 ,正 是 由艺 术设 计教 育 自身 的实践 性所 决定 的 。在 长 期 的教 学 中我们 意识 到 ,只 有强 化实 践 能力综 合训 练 ,才 能培 养 出真 正 有实 践能 力 的 、受用 人单 位 的欢迎 设计 人才 ,所 以要 把

基于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基于“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例镇江分院徐健锐一、引言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人,另一边是学生没法对口就业。

近年来,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市场的这种矛盾充分反应了我国绝大多数大中专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滞后时代发展,教学模式依旧延续传统教学模式——简单、固化、落后,寻求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必要。

2010年,学校党政确立了“226”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选择了信息技术类专业进行试点,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226”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20%”,代表专业培养水平的学生群体,具体指工作室培养模式下的优秀学生和参与各类技能竞赛的优秀选手;第二个“20%”,代表专业技能有特长、社会实践有能力的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学生群体,具体指进入到工作室教学场景的学生、参与各类技能训练的学生、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或各类社团活动的学生、参与校系班各级管理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最后一个“60%”,指符合专业培养要求,达到专业毕业标准的合格学生。

该专业以“九点工作室”为载体,率先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动漫设计与制作三个五年制专业上进行试点,承担信.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息技术类专业第一个“20%”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重任,积极探索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继而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信息技术类专业进行逐步推广,以期达到100%实施率。

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1.“工作室制”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技术项目为主要任务,借鉴企业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工作室团队,集教学与生产为一体,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纵向交替进行、横向相互渗透,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有机集合的教学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与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工融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与思考

绕典型项 目开展教学 , 以学生 自主学 习、 团队合作 、 域” 的育人 活动 [ 2 ] 。
完 成项 目为主 ; 以教 师辅 导 , 中间穿 插相 关 技术 性教
建立“ 行业、 企业 、 学校” 3 方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学 内容为辅 。其间融人专业理论教学 、职业素养培 建立 “ 行 企校 ” 3 方 合作 理事会 , 以理事 会章程 的形 式
学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分 3 个阶段 , 分别是专业 内设计工作室为主, 真实生产环境工作室、 对外服务
第 1 3页
Z HONG GUOYE J I  ̄I AOY U
与装饰企业合作, 为装饰设计和施工企业 生产型工作室、 综合性实训工厂及校外工作室为铺。 面向社会 , 商业 空 间环境装饰 设计 、 工 程施 工及 工作室的平面布置与办公用具陈设都模仿企业真实 提供居 住空 间 、
中5 0 %为 行业 、 企 业 一 线 技 术 骨干 , 在 授 课 过 程 中 二 、 成 效
有效 补充 了专任 教师 实践经 验不 足的缺憾 ,实现 职
“ 行 企校 ” 3方合 作共 赢长 效机 制逐 渐 完善 , 学
业育 人对 接与互 补 。在这种 环境下 成 长起来 的学 生 院和行业企业实现了利益共享 、 合作共赢。 校内外实 可 以吸收行 业 、 企业 、 学 校 的多元 滋 养 , 职 业适 应 能 训基 地形成 规模 , 为技术 服务 、 培训 和教育 教学 提供
实施工程项 目, 建立行业 、 企业 、 学校 3 方共赢 的运 行机制 。 通过定期召开理事会议与各委员会会议 , 使
( 一) 制 定有针 对性 的人 才培养方案
教学设计 、 实训 课程是 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体 系的基本单 得行业企业专家切实参与人才培养 、 实 习基地 建设 等工作 ,形 成互 惠共 赢 的深度 合作 机 元, 也 是人 才培 养过 程 的基本 载体 , 课 程特 色决 定 了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同学理论基础偏弱,学习主动性较差,但同时又性格活跃,喜爱动手尝试,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

2.目前电气专业的实践课程都是在实训室完成的,真正实战的社会实践很少,同学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对企业项目运行的详细流程以及相关的营销和售后服务流程缺乏了解,培育出来的同学往往需要再培训,很长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

3.工业现代化的飞速进展,专业分工趋于精细化,专业化。

用人单位往往更需要精通某一领域的特地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尽量不遗漏学问的死角,各个课程的课时都比较平均,导致同学在就业上没有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4.同学就业目标不明确。

同学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和岗位所需具备的学问缺乏了解,从而使同学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同学不知道所学学问如何使用,会用在哪里,往往都是工作以后才恍然大悟,但是“悔之晚矣”。

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建立“工作室制”人才培育模式将是一条解决之道,也将是电气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工作室制”的概念“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依托,将课程、老师与项目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面对社会、面对企业实际生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由老师带着同学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和竞赛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能把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由过去填鸭式地“教”变为同学自主的“学”,以表达职业教育同学主体性原则。

〔一〕采纳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场所不再拘泥于教室或实训室“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面对市场开放式的,同学在老师的带着下直接参加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将以往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转变为以满意现代社会和企业实际需求为目的的开放式教学。

同学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设计时间,在学习上能有更多的自主权。

〔二〕开展项目式的教学,不再强调“课程”的概念,而是把项目作为技能和学问的载体,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同学各种力量不断的提高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偏重于学问体系的完好性、系统性与连贯性,而对于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准时有针对性的面对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和实践性都不强,不能对同学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

基于工作室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工作室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导师为指导,以媒体为平台,以实战为主,以创新为导向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将学生组织成小团队,进行实际的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工作室模式的核心是项目驱动。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并组建团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工作室项目可以是学术研究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涵盖了不同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学生,通过项目合作和交流,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和互补。

工作室模式的实践过程分为项目选题、项目实施、项目评估和项目展示四个阶段。

在项目选题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的项目,并组成团队进行合作。

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团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研究和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项目评估阶段,导师和行业专家对学生团队的项目进行评估和指导,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在项目展示阶段,学生团队将自己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展示和分享,与其他团队进行交流和合作。

工作室模式的优势在于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与其他学生合作,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并学会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实际的项目实践,学生能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室模式的实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室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项目中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和创业项目。

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指导,学生能够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提升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工作室模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工作室中,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实施,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成果,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项目展示和交流与企业进行合作,了解企业需求和就业机会,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校企对接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对接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对接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汇报人:日期:•“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校企对接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目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案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与对策目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展望0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定义与特点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工作室为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特点以实践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工作室作为实践平台,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资源。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起源与发展起源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起源于欧洲的艺术教育领域,最初是艺术家们为了培养自己的技能和创作能力而自发组成的艺术工作室。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教育模式。

发展随着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发展壮大。

各国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始意识到这种模式的优势,纷纷投入资源推动其发展。

如今,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种模式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前景,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通过引入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促进高等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02校企对接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1 2 3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校企对接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对接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新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通过与 企业合作,引入更多实际项目和案 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 的实践经验。
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分享人才、设备 、技术等资源,相互支持,共同发 展。
优化“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机构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 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促进校企合作
通过“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加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 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05
CATALOGUE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建议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实现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 掌握相关技能。
在工作室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思 维,通过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 提高教学质量
2.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促进产学研结合
4. 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实际项目和实践经验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相关知识和技能。
04
CATALOGUE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的实施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的实施方式
1 2 3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搭建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 利共赢。

高职院校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1 0 2年 7月
湖北成 人 教育 学 院学报
J u a o B iAd l E u ain Isi t o m l fHu e ut d c t n tue o t
J l u ,20 12
Vo .1 N 4 1 8 O.
第1 8卷
第 4期
高 职 构 建 工 作 制” 才 院校 “ 室 人 培 养 模 式 的 思 考
务的探讨 、 交流 、 质疑和 碰撞 , 生逐渐 学会 思考 、 会学 学 学 习 、 会共 处和学会创造 。学生工作室制 教学模式采用的 学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推行 难度重重 , 职教育 的 目 但高 标又要 求必须创 造条件让学生 提升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 , 而不 能仅仅依靠 传统的课堂教学 , 以工作室为载体构建 一 种新 型的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 模式 应运 而生。笔者 称其 为 “ 工作室制 ” 人才培养模 式。
出的背景、 实施 的意义及 运行 中需要 注意 的问题三 方面进行 了具体 阐述 。
[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工作 室制 ; 培养模 式;思考 [ 中图分类号 ] 4 G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3 3 7 (0 2 o - o 5 -0 17 - 88 2 1 )4 _ 1 1一 2
“ 以学 生为主体” 让工作 室成 为 自我 管理 、 , 自主学 习发展 的平 台。学生 可以对工作室进行选择 、 对工作室的学 习内 容进行能动地设计 , 对学习过程进行 自我管理 。他们不是 知识信息 的被 动接 受者 , 而是在与 教师 、 伴共 同参 与实 伙 践活动 的交互作用 中主动地建 构和完善 自身 的知识 和能 力结构 , 真正成了学习过程的主体。 “ 工作 室” 的项 目或任务以及工作 流程是 以明确的职 业岗位 的社 会需求 为导 向 和依据 的 , 有很 强 的职 业指 向 性 。工作室准企业化学 习工作和管理方式 , 以营造与实 可 际工作岗位高度一致的实践环境和职业氛 围 , 通过工作任

浅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培养人才的,因此,工作室模式在这些专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工作室制度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成就。

首先,工作室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在工作室中,学生有机会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协作完成一些实际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来自于校内或校外的企业、机构、或社会团体。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的实践技能。

其次,工作室制度可以促进学生与企业、机构和社会的联系。

在工作室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技能,还可以了解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建立个人网络,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工作室中的实践项目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或创业的机会。

再次,工作室制度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工作室中,学生需要创造出符合项目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这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便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

工作室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探究的平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灵感和思维方式。

此外,工作室制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学生在工作室中需要与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参与集体活动,交流意见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这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将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总之,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工作室制度的应用模式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优势。

工作室制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与企业、机构和社会的联系,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继续探索工作室制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思考
一、传统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现代设计教育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历程。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超过1000所,每年招生人数达数十万。

在设计专业大发展的同时,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由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学科体系的痕迹比较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实践教学的途径较为单一,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对孤立,实训室建设项目简单,教师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严重脱节,我们急切需要一种集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是迫在眉睫的。

我们应该探索建立这样一种教育体系,即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又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使教学、研究与实践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二、探索“3+1”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工作室制”
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

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

而自“包豪斯”开始,“工作室”制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在欧洲的设计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中非常注重与现实的实践项目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

欧洲的设计艺术水平一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和他们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是分不开的。

在国内,清华美术学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美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多家艺术专业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学院都采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我院前期对于“工作室制”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一所定位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艺术设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一条非常切合实际的道路,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

工作室是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著名的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并行工作。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从05年开始就在专科学生中逐步开设了艺术设计工作室,学生通过入校时的选择(自愿与竞争结合的方式)进入各个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部分优秀学生以完
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专业设计课程。

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设计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当前社会发展与竞争的形势下,能够培养出适应现实社会的应用性本科艺术设计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适应能力问题,无疑是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

三、“3+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应用型”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这种全新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思路,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方面体现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3+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三年的工作室学习加上一年的社会实习,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

大一新生入校后就进行双向选择进入各个工作室学习和实践,通过三年工作室的锻炼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设计工作能力,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进行实训和实习,为真正的就业作准备。

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把学校现有的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研究方向与领域进行整合,成立若干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一定的专业方向的定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工作室在教学的形式上采用开放式,研究的方向由责任教授按专业设立,并由责任教授负责组建研究资料和师资群。

负责本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撰写及实施。

课题来源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企业当前的生产问题提出课题,以课题
为中心展开的专业教学。

“3+1”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其本质不是简单的“师徒式”的教学,它更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参与。

教师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提高”为主,教师帮助学生提出艺术设计的课题,引入实际操作的项目,协助学生分析和解决课题、完成项目,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参与教学,以此加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工作室设计
“工作室制”是创建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模拟的设计公司,学生除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有的专业课程将在工作室里完成。

学生们没有了平常所谓的教室,工作室就是他们的教室,也是他们的公司,本来的画室就是学生们校内的职训工场。

工作室主要进行基于企业岗位的、任务驱动的生产性实训,进行校内外“工作室”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我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已经建立了相似模式的工作室和职训工场15个,部分学生已在工作室进行项目实践。

(二)工作室运行
将工作室的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师自拟的课题
任务,另一个方面是来自于外面企业的项目。

将若干门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分类型打包,以任务为主题分解原来的课程教学。

教师自拟的课题来代替以前的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基础课程,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形态构成)等,而以前的职业技能课例如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课程被来自于企业的实际课题所代替。

当然除了工作室的任务以外,学生们必须参加社会上的各类招标活动,参加各个类型的设计比赛,同时在毕业之前必须完成相关的设计师考证。

学生们在工作室的三年里完成设计项目,参加设计比赛,积极考证,修满了大学的学分,在顺利毕业的同时,他们还具有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因此具有了直接上岗的社会工作能力,使就业“零距离”。

该人才培养模式完全从社会需要的人才来进行培养,达到“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