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微波元件特性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微波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波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微波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3. 学会使用微波测量技术对微波元件的参数进行测试;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原理微波测量技术是研究微波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特性及其与微波元件相互作用的技术。
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进行微波参数的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仪是一种高性能的微波测量仪器,能够测量微波元件的散射参数(S参数)、阻抗、导纳等参数。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微波信号在两个端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微波元件的散射参数,进而分析出微波元件的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2. 微波元件(如微带传输线、微波谐振器等)3. 测试平台(如测试夹具、测试架等)4. 连接电缆四、实验步骤1. 连接测试平台,将微波元件放置在测试平台上;2. 连接VNA与测试平台,进行系统校准;3. 设置VNA的测量参数,如频率范围、扫描步进等;4. 启动VNA,进行微波参数测量;5. 记录实验数据;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1)微波谐振器的Q值测量:通过扫频功率传输法,测量微波谐振器的Q值,得到谐振频率、品质因数等参数;(2)微波定向耦合器的特性参数测量:通过测量输入至主线的功率与副线中正方向传输的功率之比,得到耦合度;通过测量副线中正方向传输的功率与反方向传输的功率之比,得到方向性;(3)微波功率分配器的传输特性测量:通过测量输入至主线的功率与输出至副线的功率之比,得到传输损耗。
2. 实验数据分析(1)根据微波谐振器的Q值测量结果,分析谐振器的频率选择性和能量损耗程度;(2)根据微波定向耦合器的特性参数测量结果,分析耦合器的性能指标,如耦合度、方向性等;(3)根据微波功率分配器的传输特性测量结果,分析功率分配器的传输损耗。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掌握了微波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熟练掌握了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技能;3.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微波元件的特性,为微波电路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摘要:微波系统中最基本的参数有频率,驻波比,功率等。
本实验通过了解电磁波在规则波导内传播的特点,各种常用元器件及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运用微波测量的基本技术,对微波的频率,驻波比,功率进行测量。
关键词:频率驻波比功率实验仪器引言:微波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技术。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
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
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微波能通常由直流电或50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
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
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
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器、多腔速调器、微波三、四极管、行波器等。
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微波技术是一门独特的现代科学技术,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掌握它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1.实验目的1.了解各种微波器件;2.了解微波工作状态机传输特性;3.熟悉驻波、衰减、波长(频率)和功率的测量;2实验原理1.1微波频率的测量频率是微波设备的重要参数,微波仪器通过测量其工作频率来检测其是否正常运行。
由于受到器件最高运行速度的限制(目前,高速计数器件PECL计数器的最高输入频率为2.2GHz),直接利用计数器测量频率,其测量范围有限。
不过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直接测量法。
使用外差式频率计或是数字频率计就能直接读出频率的数值。
微波的基本参数测量 实验报告
微波的基本参数测量【摘要】微波系统中最基本的参数有频率、驻波比、功率等。
在通过对微波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观察和研究后,我们需要对频率、功率以及驻波比等基本量进行测量。
了解了微波在波导中的传播特点,习用微波作为观测手段来研究物理现象,从而进一步认识微波。
【关键词】微波频率驻波比功率【引言】微波的用途极为广泛,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
微波通常是指波长从1米(300MHZ)到1毫米(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低频段与超短波波段相衔接,高频端与远红外相邻,由于它比一般无线电波的波长要短的多,故把这一波段的无线电波称为微波,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
微波的基本特性明显,如波长极短、频率极高、具有穿透性、似光性等。
基本特性明显使得微波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
微波技术不仅在国防、通讯、工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当代尖端科学研究中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如高能粒子加速器、受控热核反应、射电天文与气象观测、分子生物学研究、等离子体参量测量、遥感技术等方面。
近年来,微波技术与各类学科交叉衍生出各类微波边缘学科,如微波超导、微波化学、微波生物学、微波医学等,在各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
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观点来看,微波这段电磁频谱具有不同于其他波段的如下重要特点:穿透性:微波比其它用于辐射加热的电磁波,如红外线、远红外线等波长更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
微波透入介质时,由于介质损耗引起的介质温度的升高,使介质材料内部、外部几乎同时加热升温,形成体热源状态,大大缩短了常规加热中的热传导时间,且在条件为介质损耗因数与介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时,物料内外加热均匀一致。
似光性和似声性:微波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建筑物等)尺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量级上。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波信号的基本特性和参数的测量方法;2.了解微波器件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3.加深对微波传输线和网络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二、实验设备和原理实验设备:微波信号源、功率计、波导固有模发生器、波间仪、反射器等。
实验原理:微波技术是指在高频范围内进行电磁波的传输、控制和处理的一套技术体系,其频率范围通常为0.3GHz至300GHz。
微波技术具有频率高、信息容量大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实验步骤和内容1.根据实验要求,搭建实验电路;2.测量微波信号源输出功率,通过功率计测量微波信号源输出功率;3.测量波导波导的传输特性,通过波间仪测量微波信号通过波导时的传输特性;4.测量波导器件的特性,通过波间仪测量波导器件的特性;5.测量波导管中的固有模,通过固有模发生器和反射器测量波导管中的固有模。
四、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1.根据实验条件,测量到微波信号源输出功率为10dBm;2.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波导波导的传输特性曲线,分析其传输性能;3.根据实验条件,测量到波导器件的插入损耗为3dB;4.根据实验条件和测量数据,计算出波导管中的固有模的频率范围和衰减值,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结论1.微波信号源输出功率为10dBm;2.波导波导的传输特性曲线显示了其良好的传输性能;3.波导器件的插入损耗为3dB,插入损耗越小,器件性能越好;4.波导管中的固有模的频率范围为0.3GHz至3GHz,衰减值为-10dB。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微波技术的基本特性和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了微波器件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并加深了对微波传输线和网络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对微波技术的应用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实验收获颇丰。
微波参数测量二20113994
专业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微波参数测量(实验二)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传输系统的组成方法。
2、了解各种微波器件的性能参数和测量方法。
3、熟悉、掌握波长(频率)、功率、驻波比和衰减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DH406A1型微博实验系统,DH1121C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DH4861B型厘米波功率计,DH388A0型选频放大器,DH364A00型三厘米波导测量线三、【实验原理】由传输线所引导的,能沿一定方向传播的电磁波称为“导行波”。
导行波的电场E 或磁场H 都是x,y.z 三个方向的函数。
导行波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横电波(又称为磁波),简写为TE 波(或H 波),磁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的分量,但电场只有横向分量。
②横磁波(又称为电波),简写为TM 波(或E 波),电场可以有纵向和横向的分量,但磁场只有横向分量。
③横电磁波(TEM 波)电场E 和磁场H 均无纵向分量,都是纯横向的。
TEM 波沿传播方向的分量为零,所以无法在波导中传播。
根据电磁场的普遍规律——Maxwell 方程组以及具体波导的边界条件,可以严格求解出只有两大类波能够在矩形波导中传播:①横电波②横磁波。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让波导中存在一种波型,而且只传输一种波型,本实验采用TE 10波,是矩形波导中常用的一种波型。
TE 10型波:在一个均匀、无限长和无耗的矩形波导中,沿z 方向传播的TE 10型波的各个场分量为)()sin(z t j x e ax a j H βωππβ-=, 0=y H , )()cos(z t j z e a xa j H βωππβ-=0=x E , )(0)sin(z t j y e a xa j E βωππωμ--=,0=z E ,其中:ω为电磁波的角频率,f πω2=,f 是微波频率;a : 波导截面宽边的长度;β:微波沿传输方向的相位常数g λπβ2=;g λ:波导波长(在波导管里面,某些特定波长的电磁波与波导谐振,其中最长的一个波长被称为波导的特征波长,也称波导波长),2)2(1ag λλλ-=λ:微波在自由空间波长。
射频微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射频微波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掌握射频微波元件的特性参数测量方法。
3. 熟悉射频微波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技术。
4. 提高对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射频微波技术是现代通信、雷达、遥感等领域的重要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射频微波传输线:了解射频微波传输线的种类、特性及其在射频微波系统中的应用。
2. 射频微波元件:掌握射频微波元件(如衰减器、隔离器、滤波器等)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参数。
3. 射频微波系统:了解射频微波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1. 射频微波传输线测量: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微带传输线的特性参数(S参数)。
2. 射频微波元件测量:测量衰减器、隔离器和滤波器的特性参数(如插入损耗、隔离度、带宽等)。
3. 射频微波系统搭建:搭建一个简单的射频微波系统,并进行调试。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射频微波传输线测量(1)准备实验设备:矢量网络分析仪、微带传输线、测试夹具等。
(2)设置测试参数:起始频率、终止频率、步进频率等。
(3)连接设备:将矢量网络分析仪、微带传输线和测试夹具连接好。
(4)进行测试:启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S参数测量。
(5)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微带传输线的特性参数。
2. 实验二:射频微波元件测量(1)准备实验设备:矢量网络分析仪、衰减器、隔离器、滤波器等。
(2)设置测试参数:起始频率、终止频率、步进频率等。
(3)连接设备:将矢量网络分析仪、射频微波元件连接好。
(4)进行测试:启动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特性参数测量。
(5)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射频微波元件的特性。
3. 实验三:射频微波系统搭建(1)设计系统方案: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射频微波系统方案。
(2)搭建系统:按照设计方案,搭建射频微波系统。
(3)调试系统:对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4)测试系统: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系统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射频微波传输线测量结果:测量得到微带传输线的S参数,分析其特性参数。
微波的特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微波的基本特性和传播规律。
2. 掌握微波在波导和自由空间中的传播特性。
3. 研究微波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如反射、吸收和穿透。
4. 掌握微波测量技术,包括驻波比、衰减和功率测量等。
二、实验原理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范围在300MHz到300GHz之间。
微波具有以下特性:1. 频率高、波长短:微波的频率远高于无线电波,波长较短,因此其衍射和穿透能力较弱。
2. 方向性好:微波传播时,能量主要集中在传播方向上,因此具有较好的方向性。
3. 穿透力强:微波可以穿透某些材料,如纸张、木材和塑料等,但被金属等导电材料反射。
4. 衰减快:微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大气、水分和杂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能量衰减。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波发射器:用于产生微波信号。
2. 微波接收器:用于接收微波信号。
3. 波导:用于传输微波信号。
4. 波导窗:用于连接波导和自由空间。
5. 驻波测量线:用于测量驻波比。
6. 衰减器:用于调节微波功率。
7. 功率计:用于测量微波功率。
四、实验步骤1. 设置实验装置:将微波发射器、波导、波导窗和微波接收器连接好,并调整好实验参数。
2. 测量驻波比:调整微波发射器的频率和功率,观察驻波测量线上的电压分布,记录驻波比。
3. 测量衰减:在波导中插入衰减器,调整衰减量,测量微波功率,记录衰减值。
4. 研究微波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将不同材料放置在波导和自由空间之间,观察微波的反射、吸收和穿透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微波的特性,如频率、波长、方向性、穿透力和衰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驻波比测量:实验结果显示,驻波比随频率变化而变化,在谐振频率附近驻波比最小。
2. 衰减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微波在波导中传播时,衰减随衰减器插入深度增加而增加。
3. 微波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微波被金属等导电材料反射,被非导电材料吸收或穿透。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微波的基本特性和传播规律,掌握了微波测量技术,研究了微波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完整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完整)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微波成为一门技术科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微波技术的形成以波导管的实际应用为其标志,若干形式的微波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行波管等)的发明,是另一标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得到飞跃发展。
因战争需要,微波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雷达方面,由此而带动了微波元件和器件、高功率微波管、微波电路和微波测量等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至今,微波技术已成为一门无论在理论和技术上都相当成熟的学科,又是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学科。
【实验设计】一、实验原理1、微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
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微波炉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制成的,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2、微波的似声似光性微波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建筑物等)尺寸相对要小得多。
使得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相似,即所谓的似光性。
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制成体积小,波束窄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受来自地面或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方位和距离,分析目标特征。
由于微波波长与物体(实验室中无线设备)的尺寸有相同的量级,使得微波的特点又与声波相似,即所谓的似声性。
3、波导管波导管是一种空心的、内壁十分光洁的金属导管或内敷金属的管子。
实验二微波元件特性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微波元件特性参数测量实验报告微波技术基础实验实验名称:微波元件特性参数测量班级:通信学号:U2013姓名:2016年3⽉31⽇⼀实验⽬的1、掌握利⽤⽮量⽹络分析仪扫频测量微带谐振器Q 值的⽅法。
2、学会使⽤⽮量⽹络分析仪测量微波定向耦合器的特性参数。
3、掌握使⽤⽮量⽹络分析仪测试微波功率分配器传输特性的⽅法。
⼆实验原理1. 微波谐振腔Q 值的测量品质因数Q 是表征微波谐振系统的⼀个重要的技术参量,品质因素Q 描述了谐振系统频率选择性的优劣及电磁能量损耗程度。
它定义为0022T ll W W W Q W PT P ππω=== 其中l P 为腔的平均损耗功率,W 为腔内的储能。
品质因素Q 的测量⽅法很多,例如:功率传输法、功率反射法、阻抗法等等,通常可根据待测谐振腔Q 值的⼤⼩、外界电路耦合的程度及要求的精度等,选⽤不同的测量⽅法。
本实验主要运⽤扫频功率传输法来测量微带谐振器的Q 值。
功率传输法是根据谐振腔的功率传输特性来确定它的Q 值。
图2-1表⽰测量谐振腔功率特性的⽅框图。
图2-1 测量谐振腔功率传输特性的⽅框图当微波振荡源的频率逐渐改变时,由于谐振腔的特性,传输到负载的功率将随着改变,它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如图2-2所⽰。
图2-2 谐振腔传输功率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根据功率传输法测量谐振腔的等效电路可推得,谐振腔两端同时接有匹配微波源和匹配负载时的有载品质因数为0021L f fQ f f f==-?(2-1)式(2-1)中0f 为谐振腔的谐振频率,1f 、2f 是传输功率2P ⾃最⼤值下降到⼀半时的“半功率点”的频率。
2f 与1f 之间的差值f ?为谐振频率的通频带。
2.微波定向耦合器2.1 ⼯作原理与特性参数定向耦合器是⼀种有⽅向性的微波功率分配器件,通常有波导、同轴线、带状线及微带线等⼏种类型。
理想的定向耦合器⼀般为互易⽆损四⼝⽹络,如图2-3所⽰。
定向耦合器包含主线和副线两部分,在主线中传输的微波功率经过⼩孔或间隙等耦合机构,将⼀部分功率耦合到副线中去,由于波的⼲涉和叠加,使功率仅沿副线中的⼀个⽅向传输(称正⽅向),⽽在另⼀个⽅向⼏乎没有或极少功率传输(称反⽅向)。
微波介质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
微波介质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介质的特性。
2.掌握微波介质特性测量的实验方法。
3.分析和讨论不同微波介质的特性差异。
实验器材:1.微波源2.吸收系统3.驻波系统4.反射凸面镜5.半波片6.波导过渡件7.参数测量平台8.反射器板实验原理:微波介质是指在微波频段(300MHz-300GHz)内对电磁波具有一定的传播和反射特性的物质。
微波介质的特性主要包括介电常数、导电率、磁导率等。
本实验通过测量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分析不同介质的特性差异。
实验步骤:1.首先,将微波源的输出接到吸收系统中,保证接口的连接稳定。
2.将驻波系统的进射口与吸收系统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紧密。
3.选择不同的介质,如水、巴铁、木块等,将介质放入吸收系统中。
每次测量前都要确保吸收材料的尺寸与吸收系统的要求相匹配。
4.调节微波源的频率和功率,记录下读数。
5.将反射凸面镜放在驻波系统的反射位置,调整角度使得反射的微波尽可能衰减。
6.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半波片来调节微波的偏振态。
7.将波导过渡件连接到驻波系统的出射口,并将其与参数测量平台相连。
8.通过参数测量平台,测量微波的传播特性和反射特性。
9.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得到不同介质的微波传播和反射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一些介质中微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而在另一些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在一些介质中微波的反射较强,而在另一些介质中反射较弱。
实验讨论:1.根据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和导电率,并与已知的理论值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误差,如连接不紧密、测量仪器误差等。
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和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来减小误差。
3.实验中使用的不同介质可能具有不同的微波特性,例如对微波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等。
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不同介质的物理特性,来分析介质对微波的响应机制。
微波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微波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概念;2. 掌握微波元件的基本特性及测量方法;3. 学习微波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微波技术是研究频率在300MHz至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调制和接收等问题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涉及微波元件、微波网络分析仪等设备的使用,以及微波参数的测量。
1. 微波元件:微波元件是微波技术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传输线、谐振器、滤波器、衰减器、隔离器、定向耦合器等。
这些元件在微波系统中起到传输、选择、匹配、隔离等作用。
2. 微波网络分析仪:微波网络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微波网络性能的仪器,可以测量网络的S参数、衰减、相位等参数。
三、实验内容1. 微波元件特性测量(1)实验目的:掌握微波元件的特性测量方法,了解其基本参数。
(2)实验原理:利用微波网络分析仪测量微波元件的S参数,通过S参数计算出微波元件的反射系数、传输系数、驻波比等参数。
(3)实验步骤:a. 将待测微波元件接入微波网络分析仪;b. 调整微波网络分析仪的频率,进行扫频测量;c. 记录微波元件的S参数;d. 分析S参数,计算反射系数、传输系数、驻波比等参数。
2. 微波网络分析仪的使用(1)实验目的:掌握微波网络分析仪的基本操作,了解其功能。
(2)实验原理:微波网络分析仪通过测量微波网络的S参数,可以分析微波网络的性能。
(3)实验步骤:a. 打开微波网络分析仪,进行自检;b. 设置测量参数,如频率、扫描范围等;c. 连接待测微波网络,进行测量;d. 分析测量结果,了解微波网络的性能。
3. 微波系统调试(1)实验目的:了解微波系统的调试方法,掌握调试技巧。
(2)实验原理:通过调整微波系统中的元件参数,使系统达到最佳性能。
(3)实验步骤:a. 连接微波系统,设置初始参数;b. 进行系统测试,观察性能指标;c.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元件参数;d. 重复测试和调整,直至系统性能满足要求。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二报告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实验二微波元件特性参数测量姓名:吴刚班级:电信1301学号: U201313485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扫频测量微带谐振器Q 值的方法2. 学会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微波定向耦合器的特性参数3. 掌握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微波功率分配器传输特性的方法二. 实验内容1. 微带谐振器品质因数的扫频测量实验利用网络分析仪AV36580扫频测量微带谐振器的Q 值1) 调用误差校准后的系统状态2) 选择测量参数。
设置网络分析仪的扫描频率范围为1GHz-2GHz ,将功率电平设置为-20dBm 。
3) 连接待测器件进行测量。
按照实验装置连接图2-7将微带谐振器模块与网络分析仪连接好。
测量设置选择为测量介电常数测量模块的参数 的幅度的对数值,记下 幅度的对数值最大的那个点的频率,这个点的频率即为微带谐振器的谐振频率f0。
还要记下在该谐振频率点上的幅度的对数值,这个值即为微带谐振器在谐振频率上的衰减量0α 。
然后将光标从谐振频率f0开始向两边移动,记下衰减量比0α小3dB 点处的频率分别为f1和f2。
图2-74) 进行计算。
将测得的频率0f 、1f 和2f 代入到式(2-1)中,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的微带谐振器的品质因素Q 的值。
5) Q 值的自动测量。
网络分析仪能自动计算显示带宽、中心频率、质量因子(定义为电路谐振频率与其带宽的比例),和被测件在中心频率下的损耗。
这些值在光标数据读出区中显示。
①按【搜索】和[最大值]将光标放在微带谐振器谐振曲线中心的旁边;②按[光标搜索]将访问光标搜索菜单;③按【搜索】[带宽搜索][带宽]将计算中心激励值、带宽和测量轨迹上的质量因子Q。
记录下此时的品质因素Q值。
实验结果微带谐振器的谐振频率f0衰减3dB后的f1,f2自动测量的Q 值参数计算:由手动测量的f0,f1,f2可由公式0021L f fQ f f f==-∆算得 Q=1.316/(1.335-1.294)=32.098 而自动测量所得的Q 值为32.151 故误差为:(32.151-32.098)/32.151=0.0016,误差较小,故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测量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号:学号:姓名:班内序号:时间:2015年1月实验一熟悉微波同轴测量系统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微波同轴测量系统的组成,熟悉其操作和特性。
2、熟悉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以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常用微波同轴测量系统的认识,简要了解其工作原理。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面板组成以及各部分功能:微波同轴测量系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矢量网络分析仪、同轴线和校准元件或测量元件。
各部分功能如下:1)矢量网络分析仪:对RF领域的放大器、衰减器、天线、同轴电缆、滤波器、分支分配器、功分器、耦合器、隔离器、环形器等RF器件进行幅频特性、反射特性和相频特性测量。
2)同轴线: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校准元件或测量元件。
3)校准元件:对微波同轴侧量系统进行使用前校准,以尽量减小系统误差。
测量元件:待测量的原件(如天线、滤波器等),可方便地通过同轴线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连起来。
面板组成图如下所示:各部分功能如下:钮(11)电源开关打开或关闭整机电源。
(12)U盘接口Usb盘接口(13)RF OUT射频信号输出口,N型K头。
(射频输出)(14)RF IN射频信号输入口,N型K头。
(射频输入)2、掌握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以及测量方法。
A、S 参数测量步骤;a)将一个待测的二端口网络通过同轴线接入矢量网络分析仪,组成一个微波同轴测量系统,如下图所示:b)然后经过SOLT校准,消除系统误差;c)在矢量网络分析仪上调出S参数测量曲线,读出相应的二端口网络的S参量,保存为s2p数据格式和cst数据格式的文件。
B、如何看开路校准件的电容值设定(校准系数);当传输线终端开路或短路时,所有输入信号功率被反射到入射端,造成全反射。
传输线终端开路时,开路端电流为零。
端点反射信号电流与输入信号电流幅度相等、相位相反,而反射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同相。
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微波基本参量测量【摘要】微波技术是一门独特的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应掌握它的基本知识和测量的方法。
对微波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分析研究与基本参量的测量,能使我们掌握微波的基本知识,了解其传播的特点,并且我们还能学会对功率、驻波比和频率等量的测量方法。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能熟悉功率计等实验器材的工作原理和物理学中对有关物理量的测量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微波、功率、驻波比、频率、测量【引言】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
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
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微波的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微波波长很短。
具有直线传播的性质,能在微波波段制成方向性极强的无线系统,也可以接收到地面和宇宙空间各种物体发射回来的微弱回波,从而确定物体的方向和距离。
这使微波技术广泛的应用于雷达中。
第二.微波的频率很高 ,电磁振荡周期很短。
比电子管中电子在电极经历的时间还要小。
普通电子管不能用作微波振荡器、放大器和检波器,而必须用原理上完全不同的微波电子管来代替。
第三.许多原子和分子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正好处在微波波内。
用这特点研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发展了微波波谱学和量子无线电物理学等尖端学科, 还研制了低噪音的量子放大器和极为准确的分子钟与原子钟。
第四.微波可以畅通无阻的穿过地球上空的电离层。
微波波段为宇宙通讯、导航、定位及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正文】本实验中,我们首先要引入两个基本概念:反射系数与驻波比。
反射系数的定义:波导出某横截面出的电场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复数比。
微波测量专题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微波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
3. 学习微波传输线、微波元件和微波系统的测量技术。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微波测量理论。
二、实验原理微波测量是指对微波频率、功率、相位、阻抗等参数的测量。
微波测量通常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进行,VNA可以测量微波系统的S参数,通过S参数可以计算出微波系统的各种参数。
三、实验设备1.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2. 微波信号源3. 微波功率计4. 微波传输线5. 微波元件(如衰减器、定向耦合器、滤波器等)6. 微波测试平台四、实验内容1. 微波传输线测量- 测量目标:测量微波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衰减和反射系数。
- 实验步骤:1. 将微波传输线连接到VNA。
2. 调整信号源频率,使用VNA测量传输线的S11和S21参数。
3. 根据S参数计算传输线的特性阻抗、衰减和反射系数。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微波传输线理论。
2. 微波元件测量- 测量目标:测量微波元件的插入损耗、隔离度和方向性。
- 实验步骤:1. 将微波元件连接到VNA。
2. 调整信号源频率,使用VNA测量元件的S21、S12、S31和S41参数。
3. 根据S参数计算元件的插入损耗、隔离度和方向性。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微波元件理论。
3. 微波系统测量- 测量目标:测量微波系统的增益、带宽和线性度。
- 实验步骤:1. 将微波系统连接到VNA。
2. 调整信号源频率,使用VNA测量系统的S21参数。
3. 根据S参数计算系统的增益、带宽和线性度。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微波系统理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波传输线测量结果- 实验测得微波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50Ω,与理论值相符。
- 实验测得微波传输线的衰减为0.1dB/m,与理论值相符。
- 实验测得微波传输线的反射系数为0.02,与理论值相符。
2. 微波元件测量结果- 实验测得微波衰减器的插入损耗为1dB,与理论值相符。
微波的测量实验报告
微波的测量实验报告微波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微波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的电磁波技术,它在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和功率传输特性,探索微波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一: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微波信号发生器、一根微波传输线和一台微波功率计。
首先,我们将微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微波传输线的输入端,然后将微波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到微波功率计。
接下来,我们调节微波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并通过微波功率计测量微波信号的功率。
实验结果表明,微波信号的传输特性与频率密切相关。
当微波信号的频率增加时,传输线上的功率损耗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微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传输线的阻抗匹配、衰减和反射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传输线的特性和工作频率来选择合适的传输线,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实验二:微波功率传输特性在实验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微波信号发生器、一根微波传输线、一台微波功率计和一个负载。
首先,我们将微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微波传输线的输入端,然后将微波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到负载。
接下来,我们调节微波信号发生器的功率,并通过微波功率计测量微波信号在传输线和负载上的功率。
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的传输特性与功率和负载的阻抗匹配程度密切相关。
当功率和负载的阻抗匹配较好时,微波功率能够有效地传输到负载上,并且功率损耗较小。
然而,当功率和负载的阻抗不匹配时,微波功率会发生反射和衰减,导致功率损耗增加。
因此,在微波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功率和负载的阻抗匹配问题,以提高功率传输效率。
实验三:微波的应用微波技术在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微波信号可以传输大量的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在雷达领域,微波信号可以用于探测和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位。
在医疗领域,微波信号可以用于医学成像和治疗,如MRI和微波消融术等。
微波测量实验报告二
七讨论 画出 TOSM 校准方法的误差模型,解释每个误差因子的含义。
������1 +������2 2
或f0 =
������ × ������2 2
带宽: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宽度是较低(������1 )和较高(������2 )转角频率之间的频差,转 角频率对应于 3 dB 点。 插入损耗:在电路中插入滤波器所导致的信号损耗。这以 dB(分贝)为量 度,且有很多不同的定义。通常,这就是电路中插有滤波器时提供给负载的电压 (在高峰频率响应处) ,与用一个理想的无损耗匹配变压器替换了滤波器后负载
的电压之比。 当在两个阻抗有很大不同的电路中间插入滤波器时,则以其他方式 指定插入损耗有时则更实际一些。 插入损耗 = −20log ������传输电平 ������入射电压
回波损耗:回波损耗,又称为反射损耗。是电缆链路由于阻抗不匹配所产生 的反射, 是一对线自身的反射。 回波损耗是传输线端口的反射波功率与入射波功 率之比,以对数形式来表示,单位是 dB,一般是负值,其绝对值可以称为反射 损耗。 RL = −20 lg ������ = 反射波功率(dBm) − 入射波功率(dBm) 测试方法: 1) 设置网络分析仪电平为 0, 起始频率为 10Hz, 终止频率为 3GHz 2)连接带通滤波器与网络分析仪,测试带通滤波器的S11 和S21 参数 六实验结果 数据及图片
近代微波测量实验报告二
姓名:学号: 学院:时间:年月 一实验名称 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及双口网络参数测量 二实验目的 熟悉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掌握矢网的 TOSM 校准方法,掌握滤 波器的参数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 1 、TOSM 校准过程(0-3GHz) 2 、滤波器测试 测试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3dB 带宽、插损、带内回波损耗。 四实验器材 矢量网络分析仪、带通滤波器、校准件、微波同轴电缆 五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1 、TOSM 校准方法和过程 1) 设置工作频率,按实验要求设置(0-3GHz),选择电缆类型和参数; 2) 按下 CAL 键,依次选择 Start cal→Two-port→TOSM; 3) 依次按屏幕提示进行校准,结束后点击 APPLY 即可。 2 、滤波器各参数含义及测试方法 中心频率:较低(������1 )和较高(������2 )转角频率的算术平均值或几何平均值。 f0 =
微波的测量 实验报告
微波的测量实验报告微波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微波技术在现代通信、雷达、无线电频谱分析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量微波信号的参数是了解和分析微波系统性能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测量,探究微波的特性和性能,并分析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一:微波信号的频率测量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频率计来测量微波信号的频率。
首先,将微波信号源与频率计连接,并设置频率计的测量范围。
然后,调节微波信号源的频率,记录频率计的测量结果。
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可以得到微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和频率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微波信号的频率在特定范围内波动较小,表明微波信号源的频率稳定性较好。
同时,我们还发现微波信号的频率分布呈正态分布,符合统计规律。
这些结果对于微波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验二:微波信号的功率测量微波信号的功率是衡量其强度和传输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功率计来测量微波信号的功率。
首先,将微波信号源与功率计连接,并设置功率计的测量范围。
然后,调节微波信号源的输出功率,记录功率计的测量结果。
通过多次测量,我们可以得到微波信号的功率范围和功率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微波信号的功率与微波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呈线性关系,即功率随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我们还发现微波信号的功率分布呈正态分布,表明微波信号的功率稳定性较好。
这些结果对于微波系统的功率控制和传输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验三:微波信号的衰减测量在微波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传播介质和传输线的损耗,信号的强度会逐渐减弱。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衰减器来模拟微波信号的衰减情况,并使用功率计测量衰减后的微波信号的功率。
通过调节衰减器的衰减量,我们可以探究微波信号的衰减规律和衰减程度。
实验结果显示,微波信号的衰减与衰减器的衰减量呈线性关系,即衰减随衰减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我们还发现微波信号的衰减程度与传输介质和传输线的特性有关,不同介质和线路的衰减程度不同。
微博测量实验报告
蒋松~201428007326024~计控716班~空间中心
特性参数的测量
--------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利用便携式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仪器内部相关器件的(1)输入阻抗、(2)插入损耗、(3)插入相位(反向)、(4)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
实验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使用的是S参数来表征的这些参量,并在仪器上可以直接读出。
同时利用测量的输出阻抗Z L及公式
Γ=R L−R0
R L+R0和ρ=1+Γ
1−Γ
来验证仪器测得的反射系数和驻波比ρ,仪器的特性阻抗R0=50Ω。
二、实验结果
图1 测量结果
从图中可知:
(1)输入阻抗:R in=31.3−j5.1Ω(2)插入损耗: F=−0.9133dB
(3)插入相位:θ=−233.9°(4)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ρ=1.632
图2 测量结果
从图中测出输出阻抗为:Z L=36.1−j15.8Ω,根据公式计算出驻波比ρ’=1.633.
我们发现:ρ’≈ρ得证。
因而算出反射系数Γ=−0.1236−j0.2062,所以其相位参量为:φ=−120.94°.
姓名:蒋松
单位:空间中心
学号:2014280073260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技术基础实验实验名称:微波元件特性参数测量班级:通信学号:U2013 姓名:2016年3月31日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扫频测量微带谐振器 Q 值的方法。
2、 学会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微波定向耦合器的特性参数。
3、 掌握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微波功率分配器传输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微波谐振腔Q 值的测量品质因数Q 是表征微波谐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参量,品质因素Q 描述了谐 振系统频率选择性的优劣及电磁能量损耗程度。
它定义为W W T其中P 为腔的平均损耗功率,W 为腔内的储能品质因素Q 的测量方法很多,例如:功率传输法、功率反射法、阻抗法等 等,通常可根据待测谐振腔Q 值的大小、外界电路耦合的程度及要求的精度等, 选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本实验主要运用扫频功率传输法来测量微带谐振器的Q值。
功率传输法是根据谐振腔的功率传输特性来确定它的Q 值。
图2-1表示测量谐振 腔功率特性的方框图 WRTP1*J P"图2-1测量谐振腔功率传输特性的方框图当微波振荡源的频率逐渐改变时,由于谐振腔的特性,传输到负载的功率将 随着改变,它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如图 2-2所示。
图2-2谐振腔传输功率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根据功率传输法测量谐振腔的等效电路可推得, 谐振腔两端同时接有匹配微波源和匹配负载时的有载品质因数为Q L —fo如(2-1) f 2 f l f式(2-1)中f 。
为谐振腔的谐振频率,f i 、f 2是传输功率巳自最大值下降到一半 时的半功率点”的频率。
f 2与右之间的差值f 为谐振频率的通频带。
2. 微波定向耦合器2.1工作原理与特性参数定向耦合器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微波功率分配器件,通常有波导、同轴线、带 状线及微带线等几种类型。
理想的定向耦合器一般为互易无损四口网络, 如图2-3 所示。
定向耦合器包含主线和副线两部分, 在主线中传输的微波功率经过小孔或间隙等耦合机构,将一部分功率耦合到副线中去,由于波的干涉和叠加,使功率仅沿副线中的一个方向传输(称正方向),而在另一个方向几乎没有或极少功率传输(称反方向)。
P. 二输出端口3 —隔离端口4・■F 4图2-3 定向耦合器方框图定向耦合器有四个端口,其作用可由图2-3所示的四端口网络说明。
设图中1、 3为主线,2、4为副线。
若波由端口 1输入,则一部分直通端口 3输出,另一部分 经耦合到端口 2输出,端口 4无输出;或端口 4输出,端口 2无输出。
端口 3称为输 出端口,端口 2称为耦合端口,端口 4称为隔离端口。
在一定条件下,1、2两端口 彼此隔离,3、4两端口也彼此隔离。
在各端口均接匹配负载的条件下,可以定义描述定向耦合器的特性参量, 主 要包括耦合度、方向性、输入驻波比和工作频带等。
2.2微带线定向耦合器微带线定向耦合器是由两条等宽的平行耦合微带线所构成, 线长是奇模和偶 模波长平均值的1/4,线的各端口都接以匹配负载Z c ,如图2-4所示。
若信号从 则端口 2和端口 3将有输出,端口 4没有输出。
由于耦合信号(端 的传输方向与输入信号方向相反,故这种定向耦合器称为反向定向定向耦合器为什么会有方向性呢?要具有方向性必须要有两种以上的耦合因素起作用,使耦合到副线某一端口的能量能够互相抵消。
我们来看一段如图2-5所示的平行耦合传输线。
当导线 1-3中有交变电流h 流过时,由于2-4线和 Pt输入端口 1二耦合端口 2 — ■<端口 1输入, 口 2的输出) 图2-4 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1- 3线互相靠近,故2-4线中便耦合有能量,此能量是既通过电场(以耦合电容 表示)又通过磁场(以耦合电感表示)耦合过来的。
通过 C m 的耦合,在传输线2- 4中引起的电流为i c2及i c4 ;同时由于的交变磁场的作用,在2-4线上感应有电 流i L 。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i L 的方向与i l 的方向相反,如图上所示。
因 此,若能量由端口 1输入,则耦合端口是2端口。
而在4端口因为电耦合电流i c4 与磁耦合电流i L 的作用相反而能量互相抵消,故4端口是隔离端口。
这样,我们 就定性地了解了耦合微带线定向耦合器具有方向性的原理。
3微波功率分配器3.1工作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将信号源的功率分别馈送给若干个分支电路(负载) , 就是说,进行功率分配,实现这种功能的射频器件就称为功率分配器。
由于功率 分配器一般为满足互易定理的无源网络,所以功率分配器与合成器是等价的。
根据输出功率的比例,微波功率分配器有等分功率与不等分功率两类。
当一个微 波功率平均分成n 路时,称为n 路等分功率分配器,反之,称为n 路不等分功率 分配器。
微波功率分配器在微波天线的馈线中和微波仪表中都得到了应用。
大功 率微波功率分配器采用同轴线结构,中小功率微波功率分配器采用带状线或微带 线结构。
功率分配器的具体结构型式很多,最常用的是采用 g /4阻抗变换段的功率分配 器,一般来说功率分配器都是相等的,图 2-6所示的是两路微带功率分配器的结 构。
两个分支臂长都为 g /4,是完全对称的结构,对称性保证输入功率将平均 分配于两个输出端,得到同相同模的输出。
X 7.0 i4图2-5 耦合线方向性的解释ZaiX /4#图2-6两路微带功率分配器的结构原理图两分支臂之间接有隔离电阻R,是为了保证两个输出端口的隔离。
当两个输出端口均为良好匹配时,对称性保证各个传输支路是同电位的,故无电流通过隔离电阻,隔离电阻上无功率损耗。
但当其中一输出端失配,致使有反射波折回,则此反射功率将分拆开:一部分经过隔离电阻到达另一输出端;另一部分沿自己支路反射回输入端,然后又反射回来,沿另一支路到达另一输出端。
如果隔离电阻尺寸很小而可视为集总元件时,则它的电长度可近似地认为是零。
由于各支路的长度为g/4,电长度在中心频率时为/2,因而往返二次的电长度是。
因此到达另一输出端的两部分信号是反相的。
可以证明,只要适当选择隔离电阻和支线的特征阻抗值,就可以使这两部分信号幅度相等,因而彼此相消。
这就是利用隔离电阻R达到各分支端口之间的隔离的原理。
经过对电路的分析计算,可以得到隔离电阻R和支线特征阻抗Z oi分别应该为:Z oi 2Z o和R 2Z o ;其中Z o为输入端微带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一般都为50三实验设备及装置图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通过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AV36580扫频测试微带谐振器的散射参数S i来得到其Q值,实验装置连接图如图2-7所示,将网络分析仪的1端口接到微带谐振器模块的输入端口1,将微带谐振器模块的输出端口2接到网络分析仪的2端口;二是通过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AV36580测量微波定向耦合器的S参数来熟悉定向耦合器的特性。
连接图如图2-8、图2-9所示:(a)测量传输特性时,将网络分析仪的1端口接到微波定向耦合器的输入端口,将耦合器的输出端口接到网络分析仪的2端口,耦合端口接50欧姆匹配负载;(b)测量耦合特性时,将耦合器的耦合端口接到网络分析仪的2端口,输出端口接50欧姆匹配负载。
三是通过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AV36580测试功率分配器的S参数来得到其传输频率响应特性和插入损耗、各端口幅度偏差、端口隔离度等技术参数。
实验装置连接图如图2-10所示,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口1接网络分析仪的1端口,功率分配器的一个输出端口2接网络分析仪的2端口,功率分配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3接匹配负载。
图2-7图2-8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微带谐振器品质因数的扫频测量实验利用网络分析仪AV36580扫频测量微带谐振器的Q 值步骤一调用误差校准后的系统状态步骤二选择测量参数设置网络分析仪的扫描频率范围为 1GHz-2GHz ,将功率电平设置为-20dBm< 步骤三连接待测件进行测量按照实验装置连接图2-7将微带谐振器模块与网络分析仪连接好。
测量设置 选择为测量介电常数测量模块的参数 S 21的幅度的对数值,记下S 21幅度的对数值最大的那个点的频率,这个点的频率即为微带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f o 。
还要记下在 该谐振频率点上的幅度的对数值,这个值即为微带谐振器在谐振频率上的衰减量 0。
然后将光标从谐振频率f o 开始向两边移动,记下衰减量比 0小3dB 点处的频率分别为f 1和f2图2-9 图 2-10器的品质因素Q 的值Q L=29.909步骤五Q 值的自动测量网络分析仪能自动计算显示带宽、中心频率、质量因子 (定义为电路谐振频 率与其带宽的比例),和被测件在中心频率下的损耗。
这些值在光标数据读出区 中显示。
Q0=30.0792.微波定向耦合器实验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AV3620测量微带线定向耦合器的S 参数 步骤一调用误差校准后的系统状态步骤四进行计算将测得的频率f o 、 f l 和f 2代入到式(2-1 )中,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的微带谐振 f1=1.29449GH z,fO=1.31637GHzf2=1.33825GHz步骤二选择测量参数设置频率范围:起始频率为700 MHz,终止频率为1000 MHz设置源功率:将功率电平设置为-20dBm步骤三连接待测器件测量耦合特性按照耦合特性测量装置图2-9连接待测器件;采用对数幅度模式,观察数据S21的轨迹,找出其在设置频率范围内的最大值,即为耦合器的耦合度,此时的频率值为耦合器的中心频率;选择S12测量, 观察数据S12的轨迹及与S21的关系;选择S11和S22测量,采用SWR模式,其值分别为耦合器相应端口的反射系数。
步骤四连接待测器件测量传输特性按照传输特性测量装置图2-9连接待测器件;选择正向传输测量,采用对数幅度模式,观察S21的轨迹,读出其在中心频率处的数值,即为耦合器的插入损耗;选择S12测量,观察数据S12的轨迹及与S21的关系;选择S11和S22测量,采用SWR模式,其值分别为耦合器相应端口的反射系数s21插入损耗s11和s22端口的反射系数3•微波功率分配器实验利用网络分析仪AV3620测量功率分配器的传输频率响度特性。
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计算出功率分配器的插入损耗、各端口幅度偏差、各端口隔离度等技术参数。
步骤一调用误差校准后的系统状态步骤二选择测量参数设置网络分析仪的扫描频率范围为800MHz-1GHz,将功率电平设置为-20dBm。
步骤三连接待测件进行测量① 按照实验装置连接图2-10将功率分配器模块与网络分析仪连接好,功率分配器的输入端口1接网络分析仪的1端口,功率分配器的一个输出端口2接网络分析仪的2端口,功率分配器的另一个输出端口3接匹配负载。
测量设置选择为测量功率分配器模块的参数S R的幅度的对数值和相位值,记下其曲线。
在935MHz上记下S21幅值和相位,则插入损耗IL 20log|S2i|S21的幅度对数值和相位值③ 将功率分配器的另输出一端口2接匹配负载,输出端口3接网络分析仪的端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