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第二章 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第二章 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b8104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d.png)
教案(第2次课2学时)【授课题目】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各种理论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了解各种理论对教育技术自身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各种理论对教育技术自身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课堂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一节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涉及心理学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感觉、想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学习理论流派众多,其中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侨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代表人物和观点如下:华生美国-心理学家-约验蓬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途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第四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e3537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9.png)
目录分析
模块一现代教 学理念
模块二教学应 用技能
模块一现代教学理念
第一单元教育技术理念 第二单元教学方法 第三单元教学模式 第四单元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视听教育理论 第五单元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模块二教学应用技能
第一单元认识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认识微课程 第三单元教学媒体 第四单元多媒体课件 第五单元 PPT课件制作
这是《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第四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第四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模块八电子表格数据 处理
模块五图像信息处理
第一单元文件及图像的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选区的创建与编辑 第三单元图像的合成
模块六电子文稿设计与制作
第一单元电子文档的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第三单元图形/图片与图表的编辑 第四单元排版与打印
模块七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第一单元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文本幻灯片的制作 第三单元图文幻灯片的制作 第四单元图形/图表幻灯片的制作 第五单元音视频的应用 第六单元切换与动画效果 第七单元演示文稿的放映 第八单元演示文稿制作综合
模块三计算机 络及应用
模块四数字音 视频处理
模块三计算机络及应用
第一单元互联及浏览器的使用 第二单元 FTP客户端软件的使用 第三单元电子邮件的使用 第四单元互联的其他应用
模块四数字音视频处理
第一单元数字音频处理 第二单元数字视频处理
模块五图像信息处理
模块六电子文稿设计 与制作
模处理
第一单元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工作表编辑及格式设置 第三单元利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 第四单元数据基础分析 第五单元使用图表表示数据 第六单元页面布局及打印输出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8aa29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5.png)
0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引领学习新风向
02 革新教师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率
03 优化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率
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
个性化教育服务
大数据分析
优化教学决策
物联网应用
打造智慧校园
人工智能融合
提升教学智能性
展望:现代教育技术的美好未来
发展空间
现代教育技术将为教育事业带 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新应用
通过不断创新和深化应用,现 代教育技术将为构建学习型社 会做出更大贡献。
动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事业 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将持续为教 育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创造一 个更加智慧、高效的教育环境。
谢谢观看!感谢支持
教育技术将融合教育学、心理 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促进跨学科教育研究。
虚拟实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室 模拟,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结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领域将迎来更多 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持续关注教育技术的动态,不断 提升教育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06
现代教育技术更新速度快,教育机构难以跟上。不同教师的 技术应用能力不均,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 要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帮助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最新技术。
解决方案:提供专业培训
定期技术培训
持续更新技能
设立技术支持 团队
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挑战:网络安全问题
学生个人信息 保护困难
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教育软件漏洞 多
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6aaeced5bbfd0a795673bc.png)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教案第2章现代教育媒体技术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讲授法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教学预设:(课堂上提问、举例、设疑、讨论的问题等)以上课地点的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举例;讨论:你认为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的教学会有哪些变化?⏹ 2.1 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史⏹ 2.2 现代教学媒体的种类⏹ 2.3 多媒体技术基础⏹ 2.4 多媒体开发工具⏹ 2.5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2.1 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史⏹2.1.1 媒体的概念⏹2.1.2 媒体的发展阶段2.1.1 媒体的概念⏹媒体,也称为媒介、传播媒体。
媒体在英文中的表述为media,意思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的携带与传递信息的任何物质工具,例如,计算机、光盘、网络、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录音、录像、图片、幻灯片、投影片和印刷材料等都属于媒体。
2.1.2 媒体的发展阶段⏹1.语言媒体阶段⏹2.文字与印刷媒体阶段⏹3.电子媒体阶段2.2 现代教学媒体的种类⏹2.2.1 视觉媒体⏹2.2.2 听觉媒体⏹2.2.3 视听媒体⏹2.2.4 交互媒体2.2.1 视觉媒体⏹视觉媒体是作用于视觉器官的映像教学技术。
⏹1.幻灯机与幻灯的使用⏹(1)幻灯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幻灯机的种类。
⏹(3)幻灯机的使用。
⏹(4)幻灯的特点。
2.2.1 视觉媒体⏹2.投影器与投影教学⏹(1)投影器的基本原理与构造。
⏹(2)投影器的种类。
⏹(3)投影器的使用。
⏹(4)投影器特有的教学功能。
2.2.2 听觉媒体⏹1.录音机⏹(1)录音机的特点。
(2)录音机的构成与原理。
⏹(3)录音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2.无线电广播⏹(1)无线电广播的特点。
(2)无线电广播接收器的种类。
⏹3.CD激光唱片系统⏹(1)CD唱片。
(2)CD唱机。
2.2.3 视听媒体⏹视听媒体由听觉型、视觉型、视听媒体三种形态组成,主要传递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图像信息。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c768fde87101f69f319578.png)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一、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一词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格拉瑟发表的《心理学与教育技术》一文.2、AECT’94: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AECT’05: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4、ACET’94和ACET’05的不同(1)“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被“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所取代;(2)“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3)“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4)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三个范畴.5、教育技术的内涵:(1)理论和实践并重(2)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6、教育技术研究的五大范畴: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开发(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利用(媒体使用、革新推广)、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评价(问题分析)7、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学科学习和教学、教育改革(1)提高教育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有很强的感染力,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多媒体化、便利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从而在学生德智体美等几方面的发展中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2)提高教学效率。
(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
在教育手段方面,使其多媒体化;在教育方法方面,产生了课堂播放教学法、远距离播放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在教育模式方面,形成了“人—机器"“人—机—人”等新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观念方面,促进了现代教学观、现代学习观等的形成。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13e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6.png)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2.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工具和应用。
3. 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发展2.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工具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案例4.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5. 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角色与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基本工具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分享心得体会。
4. 实践操作法:动手实践,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工具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等。
3. 材料:教育技术应用案例、讨论话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课: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工具和应用,展示相关案例。
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工具和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2.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评估他们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或相关展览,增强他们对教育技术的直观认识。
2. 邀请教育技术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
3. 开展教育技术应用竞赛,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70c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7.png)
教育资源均衡的挑战
地区间资源差异
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也受到相应的影响。一些贫困地区或偏远地区的教育机构可 能无法获得最新的教育技术资源,导致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城乡资源差异
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是阻碍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的重要 因素。城市学校往往拥有更多的教育技术资源,而农村学校 则相对缺乏,导致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与教育理论相结合,以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 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03
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技术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 、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 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 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
信息交互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广泛 应用于教学演示、数字图书馆、 在线学习平台等方面,能够提供 丰富的视听体验,增强学习者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信 息呈现方式,满足不同学习者的 需求,同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
效果,促进个性化学习。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
通过网络协议和传输介质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计算机系 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技术 。
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在线教育、远程培训 、数字化校园等方面,能够实现远程教学和资源共享,促 进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
远程教育
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学 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促 进教育公平。
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教学资源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期刊、 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方便师生
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f039935650e52ea5518986b.png)
第一讲 绪论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媒体、现代
教育思想、现代学与教的基本理论、现
代信息技术等,通过创造、使用、管 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 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 伦理道德的实践。
创建、使用、管理(教育技术的 研究范畴)
创建
创建指的是在各种不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环境中,创 建学习情境所涉及的研究、理论和实践
创建包括设计、开发过程,创建学习材料,创建学习环 境,创建知识管理数据库,创建在线探索数据库,创建 自动帮助系统和创建评价档案袋等领域
使用
使用指的是将学习者带入学习环境,接触学习资源所涉 及的理论和实践。
使用主要包括学习材料的利用,推广革新,整合,制度 化等四个子领域
管理
管理是教育技术领域工作者最早的职责之一
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观(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和 终生学习过程)
现代教学观(师生交流的互动过程) 现代学生观(客体和主体的统一) 现代学校观(正规学校和业余学校并行) 现代人才观(创造性人才)
现代教育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S—R,强调知识、技能)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S—AT—R,强调智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化——顺应,同化是认
三.应用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 模式
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并与其他教学媒体 有机组合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形式, 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该教学模式应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设 计、多媒体优势的发挥和学生学习行 为的设计
多媒体环境下个别化自主学习方 式
利用多媒体教材进行自主交互学习,系 统学习知识 (开口就说)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微课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458f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1.png)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微课教案教案标题: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2.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展微课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1.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a. 定义现代教育技术,介绍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b.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影响。
2.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a. 介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
b.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a. 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和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方法。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工具。
4. 微课教学设计与实施:a. 分析微课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b. 指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微课教学资源。
c. 引导学生实施微课教学活动,并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
知识探究:2. 分组讨论,学生自主查询资料,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实践操作:4. 学生分组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并选择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制作。
5. 学生实施微课教学活动,并进行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
总结反思:6. 学生分享微课教学的心得体会,总结微课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7.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教学评价:8. 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微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以及同伴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展示材料。
2. 网络资源和电子教材。
3. 微课教学制作工具和平台。
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设计微课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情境化教学:通过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案例,将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意义和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精)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精)](https://img.taocdn.com/s3/m/3183041eb52acfc789ebc966.png)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10、数字投影仪的功能
数字投影仪不仅可接受来自多媒体计算机和视盘的数字 信号,还可接收放像机、摄像机、实物展示台、电视高 频头输出的模拟信号。一些数字投影仪还配置了红外线 遥控和电子教鞭等;有的投影仪内置自动近距变焦,通 过遥控器就可实现变焦,改变亮度,调整色度等;有的 遥控器也可作为计算机的鼠标使用,还可以不同的颜色 标注重点;有的数字投影仪还配置了软盘驱动区和硬盘 驱动器,以实现快速软件显示;有的投影仪具有麦克风 输入,立体声喇叭输出;有的投影仪还具有多路信号输 入,投影影像自动分屏(即把多路数入信号的影像同时 投影出来,屏幕分快同时显示);有的投影仪还具有不 同颜色画笔的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24mm
(3)显微式幻灯机:放映生物切片
(4)自动式幻灯机:调焦和换片都采用电动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4、幻灯机的使用
(1)了解幻灯机的性能与特点
(2)幻灯机的安放位置 (3)倒立放入幻灯片 (4)开机前检查电源线及插头 (5)马达是否转动
(6)调节焦距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5、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8)反光镜
新月透镜 光源 风扇
图2-5 投影仪的结构
变压器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7、投影仪的类型
(1)便携式投影仪
图2-7台式投影仪
(2)台式投影仪
图2-6便携式投影仪
(3)实物投影仪
(4)视频展示台
图2-8实物投影仪
图2-9实物投影仪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8、投影仪的使用
(1)使用前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
二、投影屏幕
1、教学银幕的类型
按银幕的材料分:
(1)白布幕
教学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陈亚军
![教学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陈亚军](https://img.taocdn.com/s3/m/7d514e172cc58bd63086bd0e.png)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述
25
第二节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1.2.4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对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相 关理论研究、开发、应用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一 门学问。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是:视听教育理论、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述
26
第三节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1.3.1 教育技术的产生 1.3.2 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1.3.3 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
本章知识概览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1.1 信息时代的教育 1.2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1.3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1.4 教师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2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教育
1.1.1 信息与信息时代 1.1.2 教育与教育的发展 1.1.3 教育信息化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述
3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教育
1.2.2 教育技术
2. 教育技术AECT’05定义
2005年,AECT发表了教育技术新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2) 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3) 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4) 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e0e25bed5b9f3f90f1cbf.png)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论1、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AECT1994和AECT2005的定义、内涵、范畴)(1)教育技术AECT1994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AECT2005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与AETC’94定义相比,AECT’05定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①英文定义的“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被“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所取代;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③“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④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三个范畴。
何克抗教授提出了较能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内涵:①理论和实践并重;②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③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3)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2、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提高教育质量;(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需要理解、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1)做学生的向导,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做乐于协作的研究者;(3)做课程的开发者;(4)做资源的涉及组织者;(5)做终身的学习者。
4、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需要理解标准、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85a8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4.png)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数字化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 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 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4. 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应用与实践。
5.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各种教学手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数字化教学工具。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接入。
2. 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视频和网络资源。
3. 实践材料:为学生提供数字化教学工具的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现代教育技术的成功案例,引发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各种教学手段。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数字化教学工具。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操作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数字化教学工具时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享的内容。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深入了解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2. 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教育技术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3. 开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教育技术竞赛、研讨会等。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一章ET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一章ET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ab49eabf705cc17552709bc.png)
传送系统管 包括计划、监督和控制那些组织教学材
理
料分发的方法,是用于向学习者呈现教
学信息的媒体和使用方法的结合。
信息管理 包括计划、监督和控制信息的存储、转 换或处理,其目的是为学习提供资源。
18
(5)评价
评价是对一个事物的价值的确定。在教育技术领域,
它是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 性或价值的正式确定。
11
1.1.3 AECT2005定义和AECT1994定义的比较
1)着眼点 (领域)
2)研究对象
AECT’05
AECT’94
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 理论与实践 的实践
适当技术支持的过程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和资源
3)研究范畴 4)研究目的
创造、使用和管理
设计、开发、利用、管 理和评价
促进学习、提高绩效 促进学习
化
新成果的合理使用;制度化是在一个组
织机构中对革新成果的持续使用.
政策和法规 影响和规范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的强
制性规则和行为。
17
(4)管理
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管理、组织、协调和监 督来控制教学。 项目管理 计划、监督和控制教学设计与开发项目。
资源管理 计划、监督和控制资源分配以支持系统 和服务。
• 1.1.1 技术 广义的技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人自身时
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和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
– “教育中的技术”只是指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所用到的各种技术, 而且其中大部分技术不仅可应用于教育,还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 录音机、电视机)。“教育中的技术”,从本质上说还是技术,和其 他技术相比只是应用领域不同而已。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 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广西幼师《现代教育技术》教案
![广西幼师《现代教育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ac152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5.png)
广西幼师《现代教育技术》教案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2. 授课对象:广西幼儿师范专业学生3.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与管理3. 常见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4. 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5.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教学效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教学媒体应用经验和教学策略。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教育技术》2. 课件:PowerPoint、WPS演示等3. 教学视频:网络或自制4. 教学媒体:投影仪、电脑、白板等5. 实践项目:教学设计案例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讨论发言等(30%)2. 实践成绩:教学设计案例完成情况(40%)3.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测试(30%)教案示例:第一课时: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与管理。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2.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3.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演示法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教育技术》2. 课件:PowerPoint、WPS演示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如互动性、个性化和智能化等。
3. 演示:展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和教学效果。
4.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了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
5.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教学媒体应用经验和教学策略。
6. 总结: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内容,总结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b4fe0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4.png)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教学设计1. 导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技术发展的不断推进,教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当今时代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必须掌握的一种特殊技能。
因此,本文将介绍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教学设计,帮助教育者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技能,并深入了解如何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2.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相关教育理论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包括:•掌握电子教案、课件和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课程需要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分析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劣,并能灵活应用。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一些概念和相关知识,并了解到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3.2 多媒体课件设计本章主要解释如何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介绍制作课件所需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如何创新设计各种形式课件。
并且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3.3 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制作在本章中,学生将了解如何根据课程需要制作出适合的电子教案,掌握如何制作教育教学材料的技巧。
3.4 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在本章中,学习者将了解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并学习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相融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4. 教学策略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包括:4.1 讲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将会有专业人员通过讲课的方式详细介绍,让学生们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2 讨论学生将会在课堂上分为若干个小组,讨论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并在讨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3 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4 评估通过课程作业、项目制作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5fe05616fc700abb68fcbf.png)
5.学习情景设计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
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建立学习情景三要素: • 1)学习情景的上下文或背景. • 如问题的背景,利于控制、定义问题。 • 2)学习情景的表述及模拟。 • 学习情景有吸引力,真实或模拟真实性 • 3)学习情景的操作空间。 • 为学习者提供感知真实问题所需的工具、符号等。
1)先行组织者策略
(1)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 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 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 “组织者”。由于组织者通常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 又称“先行组织者”。
5. 教学策略的制定
1)先行组织者策略
基本过程: 提出先行组织者,然后逐步分化,综合贯 通。
如 • 给出字母b和与之相应的字母d/p/h,通过圈出b,以区分b. • 给予一组有关整除法的10个表达式。通过写出答案,演示除法,且无任何
特殊帮助的条件下,正确率100%。
4式目标编写
为了使行为目标与内在的心理变化有一个可以 观察到的对应关系,通过运用两个动词:一个定 义能力,一个定义可观察行为,五成分式的教学 目标陈述技术。
1)一类是“说明性组织者”,与新内容之间是一种 上位关系,适合讲授新内容。 ( 抽象—具体,由一般到特殊。)
2)另一类是“比较型组织者”,可用于新观念与认知结 构中基本类似观念的整合,又可用于增强新旧知识 间的可辨别性,适合有一定经验基础知识的学生。
5. 教学策略的制定
2)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布卢姆提出的一种教学程序,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 容。 基本过程: 学生常规授课,揭示差错,校正差错,再次测评。
01现代教育技术教程1
![01现代教育技术教程1](https://img.taocdn.com/s3/m/17057914a216147917112844.png)
2013-7-31
33
现代教育技术学
1.2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源于我国独创的名词“电化教育”(1936年) 1.2.1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 代教育技术媒体,有效地传递和控制教育信息, 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013-7-31
34
现代教育技术学 一、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 (一)现代教育思想 1.现代教育观:教育是个大系统;多种组织 形式;提倡终身教育; 2.现代学校观:可以是有形及无形的学校; 3.现代教学观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教”,更要 注重“学”。
2013-7-31
35
现代教育技术学
4.现代师生观 :双主体功能的统一。 5.现代人才观 (1)全面+个性 (2)人脑+电脑 (3)智商(IQ)+情商(EQ) 20%(IQ)+80%(EQ)=100% 成功
2013-7-31
36
现代教育技术学
(二)现代教育理论 三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种教学理论: 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 布鲁纳:“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思想、内容、设施、管理的现代化。 (一)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现代化教育是全民教育 2.现代化教育是终身教育 3.现代化教育是信息化、多媒体化和多元 化教育 4.现代化教育是创新教育
2013-7-31
12
现代教育技术学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 支持 1.是建设一流基础教育的技术基础 2.将为基础教育提供全新的教育模式 3.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展示了新的 前景 4.革新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实训教程
![《现代教育技术》实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b85779a45177232f60a2a1.png)
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
1.1现代教育技术1.1.1 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演变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畴》。
本书是在AECT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西尔斯和里奇总结成文。
因此该书是美国电教界的集体研究成果。
(一)美国AECT的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本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研究对象是工程和资源,基本内容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它是按系统方法应用过程的阶段特点来阐述他它们的理论和时间。
其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AECT94定义的结构图本定义中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中又包括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教学系统与教学信息的设计。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二)AECT94定义的四个组成部分1.理论和实践一个专业或学科必须有支持实践的基础理论。
理论部分包括对知识体系关的概念、理论架构和原理等。
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应用。
2.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些术语涵盖了这个领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人员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1.21世纪的素质教育观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 人才,强调的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 本目标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受教育者必须学会认知 (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 (L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3.教育的个性化
既然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而人的潜能、个性 各不相同,所以教育不是生产流水线,无法按 照统一的设计、既定的流程,生产出标准化的 产品,而只能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 的教育手段,因人而异地发展其思想、能力和 创造性。教育的个性化既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社会理念,又满足了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 多元化需求。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4.教育的国际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冷战已经结束,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 的主流,但国际竞争却日益剧烈。这种竞争实 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是 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世界各 国十分重视21世纪的人才培养,纷纷研究和出 台教育改革方案,为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而作好人才的准备。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1.教育的全民化
随着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受教育人数也在不断 增加,给教育带来巨大压力。传统的教育观念 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受教育的要求,必须 扩大教育的空间,教育要跨出学校教育、正规 教育单一模式的局限,大力发展社会教育、职 业教育、家庭教育,开辟业余学校、开放学校、 网络学校等,以满足教育全民化需第一节 现代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与展望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第一节 现代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 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会表 现出不同时代的性质和特点。
手段。教材除了文字教材外,还有电子教材
(如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与网上教材,教
材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对
象。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5.现代知识质量观
新教学理念下的“知识质量观”提出了新的见 解: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更关注学生发现知 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结论的记忆;重视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与社会和自然 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等。
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内部规律,即教育 必须适应和促进个体发展;二是外部规律,即教 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二、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是指与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 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它体现了社会 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呈现出的一种新特点和新性 质,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本章学习任务: 1.了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和作用 2.理解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概念 3.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4.掌握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本章学习任务: 1.了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
和作用 2.理解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概念 3.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4.掌握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教学评价
教师、学生、教材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
分科定时,集体教学, 多样化、多学科交叉的问 无个性的个体学习行为 题解决式学习,个性化的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5.教育的信息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另 一方面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与手段,给现代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极大地 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2.现代终身教育观
信息时代是知识爆炸时代,每个人除了在受教 育年龄时,接受学校的学历教育外,在工作年 龄时,为了更新知识,迎接新的工作挑战,还 要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活到老,学到老。 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网络 教育将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2.教育的终身化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国际教育委员会 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报告深刻地分析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认为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每个人 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 石。
3.信息时代的师生观
教师角色应该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 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 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地位由原来的被动 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知识 的探究者和意义建构的主体;学生应该是知识 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4.信息时代的教学观
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发展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
践能力。教学方法应该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
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情境创设”、“主
动探究”、“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等多
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媒体由原来
的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
认知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6.现代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构 建新的教学环境,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传统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要素 教学形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