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济南大学教心学院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个体如何在后天生活过程中 获得经验,经验系统是如何变化的。 1.学习的实质:学习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2.学习的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结果,学生头脑中 要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3.学习的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信息加工活 动所需要的条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 射
操作条件 反射
社会学习理 论
第一节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一、巴甫洛夫 •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 • 1904年获消化生理学的成果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和 医学奖。 •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对心理学影响甚 大。
巴甫洛夫· 伊凡· 彼德罗维奇 ( 1849-1936)
1.经典实验
i食物 唾液分泌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因为压杠杆变成了取得 食物的手段或工具。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基本观点:
1.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 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 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即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2.两种行为与两种条件反射的比较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二、华生的学习理论
华生(John B.Waston,1878-1958)行为主义学派 的开创者。 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应用于学习领域, 形成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 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
小艾伯特的恐惧实验
被试:11个月的艾伯特 实验过程: 呈现中性刺激:小白兔 兔子出现后,紧接出现铁锤敲击钢管的声响(无条件刺激) 三次结合后,小白兔单独出现也会引起艾伯特的恐惧与防御反 应。 六次结合后,反应强烈,产生泛化,害怕所有有毛的东西,如 老鼠或有胡子的人。
(2)双向的交互决定论。行为是环境与个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结果。即行为起因于环境与 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 = f (P E) (3)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之间相互 影响。这三类因素互为因果、彼此联系共同决定了 行为的发生。
举例:自我效能、学习行为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个体 (P)
第二节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1874~1949)
猫学会开笼取食的经典实验
一、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错误实现的。 3.联结的形成遵循一定的规律:

效果律 准备律 练习律:应用律与失用律
二、评价
1.优点: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是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基础。 第一个将传统哲学心理学转化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人, 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不足: 尝试-错误学习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 的机械学习,无法解释人类复杂的认知学习; 忽视了人类学习中认知、观念等因素的作用,未能揭 示人类学习的本质。

考试焦虑 厌恶某门课程
2.广告与美女
3.经典条件反射的行为法则
(1)强化 • 增强条件反应出现频率的一切程序。食物即强化物。 (2)泛化与辨别 • 泛化指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 • 辨别指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 出不同的反应 (3)消退与自然恢复 • 消退指条件刺激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随,则条件 反应会变弱,直至最后消失。 • 消退现象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应以微弱的形式自动恢复, 即自然恢复。

一、班杜拉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观察学习理论 2.三元交互决定论 3.强化
(一)观察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让儿童观察现实、电影和卡通片中的成人榜样对玩偶的 攻击行为,然后给儿童提供类似的情境。 结果表明,观察过这三类成人榜样的 儿童都会表现出类似的攻击性。即儿 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习得了新的 行为。

观察学习实验的启示
一、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减少暴力电视或网络游戏对儿童的影响
2. 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观点 (1) 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和思想不仅受直接经 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受观察学习的影响。 人后天习得行为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行动性学习/直接经验学习:依靠个体的 直接实践活动,就是从做中学并体验到行动结果的 过程中来学习。 二是替代学习/间接经验的学习:通过观察他 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这是人类学习的主要形 式。
班杜拉提出了三种行为强化模式: 直接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反应后直接受到 强化。 替代强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 罚,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使自己在以 后类似情况下也做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 自我强化:根据自己设立的一些行为标准,以 自我奖惩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节。
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强化不是提高行为概率的直接原因, 而是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使人在认识了行 为与强化之间的关系后产生对进一步强化的期待。
(无条件反射)
ii铃声
iii铃声
无唾液分泌
食物„„铃声
(条件反射)
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
无条件刺激
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2.经典条件反射的含义:
将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相结合, 使该条件刺激成为无条件刺激的信号,从而引发原 先只能由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的例子:
1.学习与测验方面
动机阶段 模 仿 行 为
认知组织 符号复述 动作复述
外部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行为的符号表征,并以此作为以后 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
(二)三元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也反对人本主 义的个人决定论,主张交互决定论。 认为交互作用模式有三种: (1)单向交互决定论。环境和个体这两个独立的实 体以某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影响人的行为。该模式虽 然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行为,但二者之间没有 发生影响。 B = f (P, E) B指行为,P指个体,E指环境
华生通过实验得出: 1.学习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 间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 2.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之间建 立联系 3.频因律和近因律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联结的建立即经典性条件反射形成过程,是条 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使条件刺 激与原来只能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之间建立 了联系。
进一步揭示对榜样攻击行为的奖励和惩罚对儿童的模仿行 为是否有影响。
说明:榜样行为的后果 影响儿童的自发模仿行为。
4-6岁的儿童分为三组
为弄清榜样受奖励或惩罚是否影响儿童的学习过 程,从而间接对模仿行为产生影响,班杜拉设计了 另一种情境:
让上述三组儿童看完电影后回到游戏室,以糖果为奖励,让 儿童尽量模仿电影中成人的攻击行为 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水平没有差异。 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会影响儿童模仿行为的表现, 而对这种行为的学习没有影响。
(3)班杜拉提出影响观察学习的三种加工机制:
a.替代过程: b.认知过程: c.自我调节过程:
(4)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阶段 榜 样 行 为 出 现
榜样行为特点 独特性、 复杂性、 流行性等 观察者的特点 知觉能力 唤起水平 以往的强化
保持阶段 符号编码
表象表征 言语表征
动作再现阶段 行为反应能力 自我观察 有指导的练习 正确的反馈
经典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强化的性质 S-R型 操作条件反射 R-S型
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 强化伴随着反应, 强化不是奖赏 强化是奖赏 被 动 主 动
反应的主动性 学得了什么 适合于解释
刺激间信号关系 信 号 学 习 情 绪 学 习
特定的反应 简 单 的技 能或 动作学习
二、强化理论 1.强化 强化:操作性反应之后紧跟一个愉快的结果,从而增 强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物: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

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食物、金钱和赞许 负强化(撤销负强化物):撤销电击、收回批评

一级强化(食物、水)和二级强化(权力、财富、地 位)
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刺激物
2.惩罚:
在操作性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结果 (呈现厌恶刺激或消除愉快刺激),导致反应概率 下降。
情境分析:
在超市排队结帐时,孩子想要收银台 旁边摆放的糖果,父母开始不买,于 是他开始哭叫起来,家长最终妥协购 买了糖果。
1.以孩子为分析对象: 正强化 2.以家长为分析对象: 负强化
3.强化程式分类 强 化 程 式 连续强化 (即时强化) 时间式
不定期检查 变时距:
定时距:按时发工资
间隔强化 (延缓强化) 比例式
3. 行为塑造技术包括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 (二)行为的消退与维持 (三)行为的分化与泛化
四、评价 1.优点:提出了操作化条件作用原理;强化原理; 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有利于提高人的学习效率。 2.不足: a.忽视了学习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将人 与动物学习等同。 b.激进的行为主义者,用单一的操作条件反射来 解释所有行为,陷入机械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基本观点: 1.学习结果:使个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2.学习过程: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刺激与反应 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3.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 强调外部环境对人学习的决定作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是社会学习理 论创始人,提出了以观察学习为基础的社会学习理 论。 对传统行为主义理论加以修正,加入社会因素和 认知因素,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均强调个体直接经历形成的 刺激-反应联结。 在很多情况下,个体行为可以通过观察习得,或者说通过观 察形成联结。
桑代克、华生、斯金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VS
格式塔、托儿曼、布鲁纳
20世纪50、60年代
折衷派
加涅 班杜拉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杰斯
20世纪80年代
社会认知、建构主义、情景学习理论
本章内容概览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预期和价值观影响 行为
生理特征,诸如吸引力、种 族、个子大小、性别和社会 属性,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
行为常常不是根据 改变个体印象的环 境反馈来评价的
三元交互决定论
社会上不同的对待会影 响个体的自我概念
行为 (B)
行为激活环境的相 倚关系
环境 (E)
被激活的相倚关系可以 改变活动的强度和方向
(三)强化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定比例:
计件工资
变比例: 赌博、买彩票
建立操作反应的最佳强化组合是:
连续强化-固定间隔强化-变化比例强化
三、行为的学习 (一)新行为的塑造—程序教学 1. 塑造(shaping)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 到目标。 2. 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的方法
对趋于所要塑造的反应方向不断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四、简短评价 优点: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揭示了心理活动和 学习活动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对美国行为主义起先 导作用。 (2)华生强调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心理,对心理学的客 观化、科学化有重要意义。其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 理论促进学习理论的发展。
不足:
• 经典性条件反射只可以解释部分较简单的、低级的 学习,并且,简单学习也无法完全解释,因为有机 体许多行为无法用某种无条件刺激引发出来。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 创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
B. F. Skinner( 1904—1990)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
公式:s-R-S
s-刺激情境;R-操作反应; S-强化物
(2)班杜拉关于学习实质的看法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 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 或已有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派的观点:观察学习过程不 同于经典性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不一定有外显 的操作反应,也不依赖于直接强化,而是注重学习 的认知中介因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