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部编人教版新教材下册语文全册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登飞来峰》PPT课件
天津大学熊猫刘永生:这是王安石早年的作品。作者登高望远,借景抒怀,表现出积圾进取的精神。 诗的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寄情放景,阐发出含蕴有哲理的认识。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这首诗,与唐人王之涣的《登鹤雀楼》的意思有一些相近的地方。王 之涣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欲登之志,而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 在最高层”,却又是登上之感。可是两诗的艺术情趣是不同的,《登鹳雀楼》给人以力量的奋发, 鼓舞人们积极向上,而《登飞来峰》却给人以哲理的深思,激起人们对登棱观感助无穷熊猫。
感谢观看
登 飞 来 峰 诗
文 解 析
作 者 简 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
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 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 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 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 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 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 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 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 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 义》《诗义钩沉》等。
作
品
简 介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 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 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9张PPT)
10
骈句是指对偶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 重视声韵的和谐。骈句是结构相似、内容 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 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相对 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 都是散句。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 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 全合乎要求。
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
刘室
禹 锡
铭
1
你们有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吗
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
“铭”的呢?
2
题目解说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 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 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
3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4
填空: 4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5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
35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 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 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27
政
治 南阳诸葛庐
文
西蜀子云亭 学
上
上
建
万
功
古
立
远大抱负
流
业
芳
的
的
伟
高
大
远
抱
志
负
趣 28
9.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 有”,这些矛盾吗?
骈句是指对偶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艺术, 重视声韵的和谐。骈句是结构相似、内容 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骈 句是诗句的一种,与散句相对;散句相对 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 都是散句。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 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 全合乎要求。
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
刘室
禹 锡
铭
1
你们有属于自己的座右铭吗
铭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 铭”字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禹锡是如何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
“铭”的呢?
2
题目解说
铭,是一种文体,多刻写于器物之 上,用于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文辞精 练,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体制 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 颇相似。
3 写陋室中事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4
填空: 4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5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 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
35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 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 的情趣,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 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
27
政
治 南阳诸葛庐
文
西蜀子云亭 学
上
上
建
万
功
古
立
远大抱负
流
业
芳
的
的
伟
高
大
远
抱
志
负
趣 28
9.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何陋之 有”,这些矛盾吗?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34张PPT)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梳理思路
借助这些提纲挈领的句子,我们可以梳理出
文章层次。文章以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开篇,先
小
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即“做了再
结
说,做了不说”;再写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
联系现实,思考探究
对本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你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你 还知道哪些与之有着相同特质的人或者与之做出不同选择 的人?请结合文本及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任务1:反复诵读文章,勾画精彩语句,批注其含义和表达效 果,总结本文语言风格。
注:精彩语句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界定,比如运用了 某种手法的句子、特别有表现力的句子、句式整齐凝练的句子 或者有着深刻含义的句子。
的方面”,即“‘说’了就‘做’”。最后高度
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梳理思路
3
副标题提示了本文写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具体来说,
文章写到了哪些言行片段呢?请同学们速读文章,勾画出相关信息,并从
“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分别加以概括。
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的 言行片段有:编写《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15)萧乾先生创作丰富,思维敏捷,观点犀利,智慧过人,是有原因 的。
阅读训练
(16)他出身寒苦,少年当过学徒,织过毛毯,这个出身对他一生影 响很大,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他有丰厚的学历,上完中学,就读燕 京大学,是杨振声和斯诺的学生,后到英囯教书,并是剑桥的研究生。 他经历复杂,当过派往欧洲的战地新闻记者,见证过联合国成立大会, 当过《人民中国》和《文艺报》副总编。他一生坎坷,大起大落,受过 多重磨难,甚至面临九死一生,奇迹般重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部编版)《语法知识—词性》课件(共34张PPT)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 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 章,一
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 极其不如国风。小 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 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 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 深度。
(二)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 “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
1、表时间:在 于 自 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一)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1、表程度: 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统统 3、表时间: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 公 然 6语、法表功语能气::1、难修道饰究动竟、简形直,不却修饰幸名而词也。许 其实 索性 7、表肯定、2否、定都:能必作状必语须。准 的确 不 没 未 勿 别 例如:这个人很热心。 今年夏天十分热。
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 A、作为某种结构的标志。
“的”是定中结构的标志。如,我的书 “地”是状中结构的标志。 如:慢慢地走 “得”是中补结构的标志。如,跑得很快 洗得干净 B、组成跟所附的词语功能不同的新短语。 “的”附在实词后形成名词性短语。如,红的 个儿高的 想的 “所”附在动词前形成名词性短语。如,所见 所闻 所述 “似的”附在词后形成形容词短语。如,飞似的 木头似的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 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 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 论,看看;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 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 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ppt课件(64页)
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
3、《木兰诗》中除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之外,还有哪些诗句用了哪些“互文”的修辞手法?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诗歌除了运用“互文”以外,还运用了哪些修 辞方法?试举例说明。
…女 亦无 所忆
问女 何所 反 思… 复
渲 染 临 行 紧 张 气 氛 排 比 、 互 文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 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 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 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 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这一英 雄形象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 民歌的绝唱。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 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 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 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 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 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或在 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 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 布梭(suō)子。 惟:只。 句意: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一阵阵的叹息。
句意: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 路,傍晚到达燕山头,听不 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 能听到燕山胡马的马叫声。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 里,奔赴战场。 戎(rïng)机:指战争 。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 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 ,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句意:木兰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像飞一样 越过关塞和群山。
例如: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未选择的路》赛教课件
背诵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
成了路。
鲁迅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本节的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
朗读诗歌,读出感情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拖 长声音)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后两行稍缓,读出无奈的语气)
这种选择是理智的,它对后果 有清醒的预料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 后的懊悔。
4.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 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而 有意义的。因此,“选择”除了需 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取,更需 要意志的延续。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描 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选择时的心 态,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而且 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必须慎重,更不能 随波逐流,应独立思考,自主选择。
归纳《未选择的路》的主题思想
本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 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 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2.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 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 遇到类似的麻烦。看起来两者都不错, 都很有魅力,正因为有了这种麻烦, 人类才会创造出“选择”这个颇有分 量的词语。
【2022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活板》PPT精品课件
5.文言句式
被动句: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为……所……”表被动) 省略句: 火烧令坚(省略宾语“之”,即“火烧令之坚”)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省略介词“于”,即“则以一 铁范置于铁板上”) 持就火炀之(省略宾语“之”,即“持之就火炀之”)
第2课时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待 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
交代了活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人及其 身份。“布衣”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突出毕昇 的身份是为了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课文最后一段交代活版的下落有什么作用?
在结构上,“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 时间,充分证明活版为毕昇所创制是确凿无疑的, 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在内容 上,“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极为珍视。
程
序
1.一板印刷
印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活字原料)胶泥
从 制字 2.(活字厚度)薄如钱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
3.(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
字 到
4.(活字如何成型)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印
1.先设一铁板
刷 的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利用课下注释尝试翻译课文。
【参考译文】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
疏 规模地做。自从冯道开始(用雕版)印五经,以后 通 的典籍,就都是版印书籍了。
文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发明了活版。他
意 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像铜钱的边缘那样
薄,每个字做一枚印,用火烧使其坚固。先准备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课《邓稼先》课件(共35张PPT)
正音识字
热泪盈眶 (kuànɡ) 可歌可泣 (qì)
鞠躬尽瘁 (cuì)
彷徨(pánɡ huánɡ)
殷红 (yān) 殷切 (yīn)
鲜红 (xiān) 鲜为人知 (xiǎn)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
整体感知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 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 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 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最有中国农民的质朴气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 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
职务
国籍
功劳
相当
文化背景
不同
学术水平
性格
锋芒毕露
最不引人注意
善于辞令
奉献精神 忠厚平实
复杂的人
“纯”
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对比手法有利于突出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更有利于表现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 质和风度,突出了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奉献品质。
人物介绍
正音识字
整体感知
内容赏析
归纳总结
人物介绍
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 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 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邓稼先(1924—1986),安 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 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 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 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 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优质ppt课件
激趣导入
作者简介
普希金( 1799-1837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
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 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 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生于莫斯科一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12岁随父赴彼 得堡入贵族子弟学校,以能诗闻名。1817年毕业后到外交 部任翻译,其间参加文学社,以歌颂自由,抨击专利暴政 为主题创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诗作, 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大量利用民间词汇和口 语,被认为是俄国文学语言的转变。
有滋有味地读——读出诗情
合作交流 品味内涵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儿永远向 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 切的怀恋”,因为苦难是最好的老师,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
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 富多样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身心合一地读——诵读全诗
假 如 生 活 重 新 开 头邵
燕 祥
——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还是迎着朝阳出发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 愉快地回头一挥手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依然是一条风雨的长途 依然是不知疲倦地奔走 让我们紧紧地拉住手
时间啊,时间不会倒流 生活却能够重新开头 莫说失去的很多很多 我的旅伴,我的朋友 明天比昨天更长久。
声情并茂地读—迁移拓展
声情并茂地读——迁移拓展
仿写第一节诗歌
• 假如
生活中遇到了困苦,
,
• 不要
惊慌
,不要
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本文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紫藤萝的命运感悟 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 幸都不足为惧,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 像紫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建设祖 国的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
观花 忆花 悟花
紫藤萝瀑布
欢腾、喜悦的情趣 旺盛、蓬勃的生命
喜悦
抚慰内心伤痛 惊叹紫藤萝复生
香味:“淡淡的芳香, 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 着我。”
找出表现作者感情的变化的语句:
赏花前 赏花时 赏花后
焦虑悲痛 宁静喜悦 振奋向前
“我”为何会“焦虑”和“悲痛”?
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家庭遭迫害,小弟患绝症等原因,多 年来焦虑与悲痛一直压在心头。
“我”的心情为何会变得“宁 静”“喜悦”?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 以某种象征意义。
出淤 泥而 不染
濯清 涟而 不妖
梅花香自苦寒来
紫藤 萝瀑 布
宗璞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18 紫藤罗瀑布
1.把握文章线索,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2.学习多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
的生动与优美。 3.领悟文中哲理,提升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第三段(10--11)
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 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生长。” 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下面的待放。” 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带着尖底的舱。”
从整体到局部
花瀑
花穗
花朵
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
(1)“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教学课件
巩固提升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 ⑵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石形成
坑洞。
巩固提升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 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 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 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词语积累
认为
划(船)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
通"耙" 踪影
倒塌
钯,寻十余里,无迹。
寺僧寻找石狮末果。
僧人们认为石 兽顺着水流漂到 下游。于是划着 几只小船,拖着 铁钯,往下游寻 找了十多里,没 有石兽的任何踪 迹。
词语积累
讲学问的人
这件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
这里有“不懂”之意
你们
这
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
巩固提升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⑵棹数小舟,曳铁钯( ) ⑶湮于沙上( ) ⑷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⑸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
经历 划(船) 埋没 冲刷 仅仅
巩固提升
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有错的一项是( B ) A.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寻了十余里 这件事)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结构助词,无义) C.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 D.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苦与乐》优质ppt课件
就像一位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 的说教口吻。)
明确:“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 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任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 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知责任,勇担当
最苦与最乐——尽职尽责,勇于承担,不惧责任 兼备智仁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束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 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感谢各位聆听
初读感知
1.自主阅读课文,填写以下空格,互相交流。 未尽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了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 日日尽责任 ,而不能 卸却责任 。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论述了什么?
明确: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5、6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
每个人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能稳定地维系,并不断优化,全面发展,依我看来,最 关键的离不开“责任”二字。
我们中学生从现在起就要充分认识到责任之重大,从今天起 就要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在未来,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会更重大, 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学习目标
1.运用略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 脉络。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课件(33张PPT)
统编版 · 语文 · 七年级(下)
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将【材料一】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关于“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全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完成。
01 学习目标 活动三: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次“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和思考。
分成若干小组,一组负责打扫卫生,二组负责给老人们表演 孝敬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家时,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他们说几句问候、祝福的话语,为他们捶捶背、洗洗脚;
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苏辙 关于“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
节目,三组负责给老人们梳头、捶背等,四组……各小组分工 (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期关于“孝亲敬老”活动的手抄报。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全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完成。
活动内容
探究示例
任务分工 班委会:负责“孝亲敬老月”活动的总体统筹与协调,包括制 订活动方案、组织慰问活动、协调宣传委员做好“孝亲敬老月” 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宣传委员:制作“孝亲敬老月”宣传海报,负责指导和组织宣 传报道工作,为“孝亲敬老月”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文娱委员:组织好慰问演出节目。 团支部:负责组织志愿者在“孝亲敬老月”活动期间开展敬老、 助老活动。
活动内容
“孝亲敬老月”的第四周: 【解析】拟写一句话新闻,首先,要读懂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关键内容和重要信息,然后,按照“谁干了什么事”的格式组织答案即可。
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1.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全班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将【材料一】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关于“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全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完成。
01 学习目标 活动三: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次“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和思考。
分成若干小组,一组负责打扫卫生,二组负责给老人们表演 孝敬父母,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家时,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他们说几句问候、祝福的话语,为他们捶捶背、洗洗脚;
班上准备依据上面的漫画创作一幕情景剧,请你完成下面的对话。 ——苏辙 关于“孝亲敬老”的名言警句
节目,三组负责给老人们梳头、捶背等,四组……各小组分工 (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期关于“孝亲敬老”活动的手抄报。 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全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完成。
活动内容
探究示例
任务分工 班委会:负责“孝亲敬老月”活动的总体统筹与协调,包括制 订活动方案、组织慰问活动、协调宣传委员做好“孝亲敬老月” 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宣传委员:制作“孝亲敬老月”宣传海报,负责指导和组织宣 传报道工作,为“孝亲敬老月”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文娱委员:组织好慰问演出节目。 团支部:负责组织志愿者在“孝亲敬老月”活动期间开展敬老、 助老活动。
活动内容
“孝亲敬老月”的第四周: 【解析】拟写一句话新闻,首先,要读懂材料,提取材料中的关键内容和重要信息,然后,按照“谁干了什么事”的格式组织答案即可。
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
1.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全班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 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 样弯曲流 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 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 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 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 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 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 听得更加清楚!”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 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 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这 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 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 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 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署名
pìn
选聘
diàn
奠基
chàn
颤抖
xiòng
夐
àn xī xiǎn
黯兮 鲜为人知
xūn
日曛
zhì
挚友
rú
妇孺皆知
【宰割】比喻侵害,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 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美国政府决定 研制原子弹,1945年造出了 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一颗 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联——1949年8月29日;
英国——1952年10月3日;
法国——1960年2月13日;
印度——1974年5月18日。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谓人人皆知。
【妇孺皆知】妇女儿童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 周知,流传得很广。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 死于战场,借以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 意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 力,到死为止。多半用于形容人的伟大。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根据内容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 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生平经历和贡献, 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 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 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 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 眶。
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 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 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 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7年2月,已放弃 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关介绍
【邓稼先】(1924—1986年),中国科学院院 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 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 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对比,鲜明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朗读并翻译《吊古战场文》,说说引用 这段的好处。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 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 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 “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 闻!”
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 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 1967 年 6 月 17 日 由 飞 机 空 投 的 300 万 吨 级 氢 弹 试 验 获 得 圆 满 成功。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 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 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 界上最快的。
字词积累
qīng
氢弹
tuò
开拓
shǔ
第五部分: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 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 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 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
细读感悟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 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 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 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品味语言
1.“‘粗估’参数的时候……签字的时 候,手有没有颤抖?”
排比,突出了邓稼先的大将风度;作者对邓稼 先充满了赞扬、佩服之情。
2.“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 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 “忠厚平实”,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
好处:
用虚笔描述邓稼先工作环境之恶劣、艰苦, 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 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 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报效祖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
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 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
⑥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⑦1932年,“我不能走” 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忠厚平实,真 诚坦白,有胆有识,身先士卒,对祖国、民 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1 邓稼先
R·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 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法。 3.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走近作者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 安徽合肥三河镇,清华大学高等 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 讲座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 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