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布希亚的消费社会学)【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章布希亚的消费社会学
2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直面当代社会
1.生平
(1)1929年,让·布希亚(Jean Baudrillard),出生于法国东北部阿登斯省兰斯地区总教堂所在镇的一个农民家庭。
(2)1956年布希亚开始攻读德国社会理论和文学,到1966年以前,他一直在一所中学教授德语。
(3)1966年3月在巴黎第五大学师从著名学者亨利·列斐伏尔完成了社会学论文《社会学的三种周期》,1966年9月在巴黎南戴尔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社会
科学教师。
(4)由于受萨特的影响,布希亚的思想较为激进,并在萨特举办的《现代》杂志发表了几篇评论性的文章。
(5)60年代布希亚结识了罗兰·巴特,并受巴特的符号学影响,1968年他的第一部理论著作《物体系》很明显是对罗兰·巴特的《时尚体系》的分析方法的借鉴。
(6)20世纪60年代的布希亚还参与创办了激进的《乌托邦》杂志。
2.主要著作
布希亚的著作主要有《物体系》(1968)、《消费社会》(1970)、《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1972)、《生产之镜》(1973)、《符号交换与死亡》(1976)、《仿真与拟象》(1981)、《冷酷的回忆》(1987)、《末日的幻觉》(1992)、《完美的罪行》(1995)等。
3.消费社会学的主要思想
(1)布希亚的消费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三部著作里。
(2)布希亚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需要关于符号和符号学理论的补充。他认为,从早期的竞争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向后来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要求人们更加注意需求管理和增加并引导消费。在这个阶段,强化消费的需要增强了对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量的关注。
(3)经济的集中、新的生产技术和诸如此类的东西促进了大批量生产能力的发展,消费资本主义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操纵消费、创造对新的知名商品的需求上,符号价值领域应运而生。
(4)由此导致了消费社会的出现,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广告、包装、展示、时尚、性“解放”、大众传播和文化以及商品的增长都增加了符号的数量,并导致了“符号价值”的
增长。当代社会中的“商品”并非如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仅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还有符号价值,这一符号价值成为商品和消费的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4.思想渊源
(1)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连接所产生的整体。能指是指音响形象,所指是指概念或意义;他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的系统,认为该系统中某一符号的意义是由在该系统内部与其他的符号之间的差异性关系产生的。
(2)巴特是把符号学引入消费文化的先驱。他对包括食品、时装、摄影等日常文化进行了符号学分析,尤其他的《时尚体系》一书熟练地对服装进行了符号学阐释。布希亚关于符号消费的很多观点深受巴特的影响和启发。
5.贡献
布希亚的符号学视角使得人们可以洞悉物如何构成一个关于物的体系,而这个物的体系反过来又产生了将个体整合为消费社会的一个需求体系。布希亚将符号学和文化问题引入到当代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关注社会中符号的生命,以及被他称之为符号价值的东西如何产生了一个以广告、时尚和消费等现象为表征的新世界。他的“符号的政治经济学”为当代消费社会中的消费需求、媒介交往和社会一体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消费社会中的物体系
1.消费社会的产生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的生产社会转向以符号为中介的消费社会。
在《物体系》中,布希亚分析了“物”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变迁。他指出,所有社会成员都是通过物的生产、安排、使用和消费活动来组织其日常生活的。
2.消费社会中物的存在方式的变化
前两个方面主要是对物体系直接意涵的描述,后者则是对物体系隐含意义的揭示。
(1)物体系的功能变迁
即对物体系的客观性描述。
①布希亚从家具摆设入手分析物体系功能的变迁。他认为家具摆设不是简单的几件物品的集中,而是一个时代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反映与折射。
②古典时期的布尔乔亚家具摆设建立在传统及权威的父权制关系基础上,其核心是联系家庭成员间的复杂情感关系。在家具摆设中,物和家具的功能不在于其客观的功用,而在于其象征意义。人与物的关系紧密相连,家具摆设的紧密性与封闭性,与家庭生活的内在性和以父权为中心的情感性相对应,使房子与家具具有深度感,这就使家具本身具有象征作用,在空间中体现了家庭中的情感关系。家具的这种摆置方式,体现了古典时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这个时期的物也具有相应的风格与象征意义。
③随着个人与社会及家庭关系的转变,家具的风格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家具的庄严宏伟感消失了,占据着大量空间的宏伟家具让位于房间角落的小型家具,家具本身不再总占据着空间,而是变得可以消隐、伸缩,更具有可变换性。风格与结构的变化,使家具的意指功能发生了变化。当物具有象征意义时,物即使是在功能不调的情况下,也能体现家庭情感;而当物以功能凸显时,功能不调的物也就不必要留于家中。在这种情况下,对物也不能投注过分的家庭感情和个人感情,家具不再作为道德感的载体而存在,而是突现了自身的功能,这就使物的功能从过去的道德束缚中解放出来。
(2)物体系功能结构相对应的主观维度
即对物体系时代动机的分析。
布希亚认为我们进入一个功能化的世界,即传统拟人化世界的终结和物的世界的到来。
物的功能化构成了一个物体关系世界,这个世界不再以拟人性的道德来规定自己的本质,而是构成一个功能化的场域,这个场域构成了个人实现自己的舞台。虽然表面上看来人在舞台上演出,而实际上人只是按照物体系的要求实现这功能化的出场。与物的功能世界相对应的层面,就是人的功能化以及在这个功能化中产生的人的主体性幻觉,这是人融入物的世界的心理基础。
(3)物体系的实践意识形态的批判
即揭示物在消费社会中如何叙述自己并实现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企图。
“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但“物”本身只是一个被动的、无意义的存在,它必须同其他东西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布希亚对物的谈论,实际是在谈论人和人的行为关系。如此一来,“物”就成为一种“符号系统”,那么对“物”的消费便可能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主要基础。布希亚从消费的“意义”层面上对作为“符号”的物品进行考察。
有关“物体系”的话语必须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相关联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在物质性功能之外,被消费的物品往往构成了一种认同体系,但它连接或附属于一些其他的体系,诸如手势、仪式、语言、道德价值符码等。所以消费的对象不仅是劳动产品,而且可以是一切东西。在消费社会中商品已经不再是社会劳动的结晶,而是作为符号存在着。
对于这种符号的消费,消费者已不再是消费的主体,他们在符号的组合和计算中被取代,他们所剩的只是吸收符号和被符号秩序吸收的过程。符号秩序是大型技术统治集团和大众传播媒介合谋的结果。按照一种社会逻辑或欲望逻辑,大型技术统治集团以一种生产和消费的颠倒形式深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了伦理和日常意识形态中。实际上,消费者已经沦丧,只剩下空洞的消费欲望。大众传媒宣传的图片、新闻和信息使人们“在空洞的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