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课程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共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全课程视角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一、全课程概念与优势

全课程所强调“人是一切课程核心”与新课改精神不谋而合。全课程颠覆传统课程模式与思维模式,把各学科融为一体,给学生前所未有课程体验。这种全新课程体验背后蕴藏了多元化思维方式,而多元化思维方式正是当代社会对社会公民要求之一。国家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其教育理念过于宏观,对教师来说更需要微观切实可行教育理念与方法。如果说素质教育是顶层设计,那么全课程就是底层跟进,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教学方法与思考方式。

二、全课程可突破识字教学瓶颈

我国2019年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阶段目标细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4]排在最前面便是识字与写字,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国内识字教学从20世纪20年代分散识字法,60年代集中识字法,80年代注音识字法,还有部件识字、听读识字、循环识字、字谜识字、字义归类识字等。[5]现今,关于识字教学方法数不胜数,如集中识字法、分散识字法、注提识字法(识字提前读写)、部件识字法、意义分类识字法、奇特联想识字法等,其中“随课文分散识字”也称“随课文识字”法被充分借鉴与运用在识字教学以及教材编写与课程开发等方面。[6]随文识字法备受推崇背后是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核心理念。它充分利用人脑记忆规律,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运用,使识字这一基础目标潜移默化地贯穿于课文学习之中。然而,有研究者从课堂教学调查中发现目前小学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仍存在着“操作僵化”“生硬无趣”“顾此失彼”等问题。[7]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识字教学有效性,而全课程对传统课程模式与思维模式进行颠覆,这种新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新颖,吸引学生兴趣从而使识字教学效果最大化,能让目前识字教学方式有新突破。以下,笔者将一堂完整识字教学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做一说明。

三、全课程与识字教学整合策略与运用

在识字教学课堂上践行全课程理念时,教师可以将之与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联系实际等教学原则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全课程理论与实践搭建桥梁。首先,循序渐进可以帮助教师把各科学科知识与识字教学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础上使知识体系结构化、逻辑化。教师一定要遵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目、有计划、按部就班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课程化识字教学。其次,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不同识字能力采取不同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在识字方面都取得属于他们进步。再次,联系实际要求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把课堂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寻规律找联系从而做到举一反三,高效识字。

(一)课前备课是全课程规划重要步骤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更轻车熟路,更省?r省力。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以下三种弊端:

其一,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发展要求。比如,传统识字教学大多因循守旧,强调笔画剖析与机械式重复抄写。这种做法忽视“互联网+”时代背景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不同于以往小学生新时代小学生。

其二,传统教学方法也不再满足社会对人发展要求。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常常把生字从文本中提取出来进行脱离于本文识字教学。其教学模式往往是先把所有生字、词语教给学生,再带领学生进行文本阅读。这样做对教师来说确省时省力,但违背小学语文大纲中所提到“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音、形、义结合起来”。脱离语言环境识字教学就像传统学科教学一样使得语言环境与识字教学“各自为政”。

其三,传统培养方式也不再满足社会对人发展要求。传统培养方式往往是让学生对字词进行机械性重复抄写。机械抄写造成学生往往不会灵活运用所学字词:学生在写过程中笔画笔顺顺序

错乱,在用过程中容易写错别字。比如,学生把“兴高采烈”写成“兴高彩烈”,把“决不罢休”写成“绝不罢休”,把“山洪暴发”写成“山洪爆发”。究其根本原因,乃是机械性与填鸭式教学双重轰炸,导致学生丧失自主学习与剖析发现能力。

传统教育宣扬知识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太快,因此纯粹知识教育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如今获得重视是“能力教育”开展,全课程教育理念背后蕴藏正是能力教育精神。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学生能力,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将全课程理念融入教案,认真设计与规划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是必不可少关键一步,关系着课中与课后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注意下列四个问题:第一,不论是在备课过程中还是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多创造机会给学生自我展示而不是自己唱“独角戏”。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通过课堂上一点一滴积累去累积经验,从而促使他们各方面能力提高。把学生放在突出位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教师们在当学生时候,会受到他们老师潜移默化影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种潜移默化“不良示范”更加常见。教师绝对权威以及教师主导地位在教师们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不可磨灭。因此,除了“呼吁”形式宣扬学生主体地位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给教师们上“榜样示范课”,从这些把学生凸显在主体地位课中来身体力行地指导教师们应该如何践行“全人”教育理念。

第二,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备课时,要把自身角色从“专一型”教师切换到“全课程”教师。“全课程”教师要求教师具备极高综合素质,他们得游刃有余地进行主题式跨学科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备课时穿插画画、手工、唱歌、跳舞甚至生活常识等各色“调味剂”,使得我们识字课更加立体、更加饱满。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秋天”中第一课《秋天到》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九个角度着手进行一个关于“秋天”主题式跨学科教学。从传统文化角度,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收集与秋天相关古诗如《枫桥夜泊》与《山行》,还可以给学生介绍秋天中中国传统节日(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文化习俗,以此对学生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从数学角度,可以编几道以秋天为背景数学题目,如秋天田地丰收面积计算或是丰收田地收割方式计算,以此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从英语角度,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相关英文单词以及固定句式扩充,以此发展学生英语思维。从音乐角度,教师可以准备与秋天相关中文儿歌甚至英文儿歌,以此发展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从舞蹈角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他们编排以与秋天相关儿歌为背景音乐舞蹈,以此锻炼学生四肢协调能力。从美术角度,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画出他们自己心目中秋天,以此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手工角度,教师可以教学生用秋天落叶做书签,以此发展学生动手能力。从生活角度,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秋天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秋天天气特征,了解秋天天气特征区别于春天、夏天与冬天,让学生意识到秋天天气是凉爽,需要添加衣物;引导学生认识生产于秋天蔬菜以及水果。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户外去观察秋天明显特征:树叶会从绿色变成黄色;当阵阵秋风一扫而过时,黄色树叶会在空中翩然起舞最终缓缓落地,这是秋天最绝妙美景之一。从作文角度,教师可以先请学生提前收集与秋天相关好词佳句,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再带领学生先模仿与秋天有关写话,最后发挥学生自己主观能动性进行创作,以此锻炼学生写作能力。最后,教师不要忘记给学生留一个开放式问题,如:你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呢?请说出你理由。因此,全课程视角下识字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跨学科思维,颠覆传统识字教学。

第三,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备课时,要将识字教学与海量阅读有效整合。这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版所提倡“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遥相呼应。要成功做到将识字教学与海量阅读融为一体,对教师能力要求十分高:其一,从教师自身来讲,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有宽广知识面与异于常人眼界;其二,从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来讲,教师需要十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了解什么样阅读材料可以与学生认知水平衔接。教师所做教学设计从宏观角度来看:前半部分课程设计需要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相符合,后半部分课程设计需要高于现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而从微观角度来看:依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不能只设计简单识字教学与简单阅读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