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MRI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2)冠状面:基线与OML线垂直,主要用于检查鞍区疾
病。
增强CT:静脉内注入碘制剂后再扫描,观察病变组织 的血供情况,以鉴别性质。
脑池造影CT:将非离子碘剂或空气注入蛛网膜下腔, 检查CPA、鞍上池的微小病变。
三维CT:
动态增强CT扫描:
18
19
CT平扫与增强
20
21
CTA显示脑底动脉瘤
22
58
蝶鞍层面 颅中窝前面是蝶骨小翼后缘,向
内后方延伸出前床突,鞍结节 前邻视交叉沟,后和鞍背间是 垂体窝;颅后窝显示脑干、四 脑室和小脑。
59
鞍上池层面 额叶被大脑纵裂分开。鞍上池呈星形,前角通
大脑纵裂池,前外侧角通大脑侧裂池,后 外侧角连环池。如后方为桥脑则呈“五角” 形,如后方为脚间池则呈“六角”形。鞍 上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垂体柄、颈内动 脉、基底动脉等。
医学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
.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适应症、 检查前准备和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变异 (重点为断层影像)。
(3)熟悉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如颅脑先天畸
64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大脑镰前后贯穿中线,在大脑
镰旁可显示扣带回、中央旁 小叶、楔前叶、顶枕沟、楔 叶。
65
正常颅脑MRI表现
T1WI T2WI PDWI Gd-DTPA增强扫描
66
脑皮质含水量较髓质多,含脂量较髓质 少,所以脑皮质的T1和T2值均长于脑髓 质。
脑脊液成分主要为水,在T1WI及T2WI上 分别为均匀低信号及高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23
脑梗塞
24
T1WI
T2WI
脑 梗 塞
FLAIR
+C
25
创伤性脑梗塞
26
疾病诊断-脑血管病变
脑梗塞
❖CT与MRI比较
• 在早期诊断脑梗塞方面,MRI优于CT,尤 其是显示后颅窝病变,MRI弥补了CT易受 颅骨伪影影响的不足。
• MRI尚能满意显示亚急性脑梗塞,而CT此 时可能因“模糊效应”的出现而造成误诊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的影像诊断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吴卫平
1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方法
❖平片(正位+侧位)
• 简便,现多用于外伤及观察骨质改变
2
正常头颅平片
3
检查方法
X线检查方法
❖脑血管造影(DSA)
• 诊断及治疗血管性病变、显示颅内病变 的供血
• 颈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全脑造影
33
脑出血
2周后
34
脑出血
10天后 35
脑出血破入侧脑室
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
36
疾病诊断-脑血管病变
脑出血
❖MRI表现
• < 2d:氧合血红蛋白 去氧血红蛋白,T2WI低信号 • 3~7d:去氧血红蛋白 正铁血红蛋白,T1WI从周围
向中央出现高信号
• 7~15d:红细胞破裂,T2WI亦从周围向中央出现高信 号
13
正常脊椎CT
14
正常表现
头颅MRI-信号
脑灰质 脑白质 脑脊液 脂肪 骨皮质 血管
T1WI 稍低 稍高 低



T2WI 稍高 稍低 高 较高 低 低
15
正常头颅MRI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伦理与隐私保护
在医学影像诊断中注重伦理和隐私 保护,确保患者权益和信息安全。
谢谢聆听
02
影像学表现
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增粗、肿胀
等改变。
03
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初步诊断神经根和周围神经疾病。治
疗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
05
与未来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Hale Waihona Puke 02033D打印技术
中枢神经系统医学影 像诊断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技术 •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的进展与未

01 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连接它们的神经纤维组成。 大脑是最高级中枢,负责思考、感觉、运动等功能;脊髓是 低级中枢,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功能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中心,负责感知、记忆、思维 、运动等活动,同时调节内脏器官功能、控制情绪反应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另一类是脑血管 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症状
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各异,常见的有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详细描述
核医学成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通过探测器获取图像。核医学成像常用于甲状 腺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
中枢神经系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
-
1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总论
1. 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2. 正常影像表现及其变异 3. 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2
第一节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颅脑
1. 头颅X线平片:正、侧位、切位 2. 脑血管造影 3. 脑CT 4. 颅脑MRI 5. 气脑造影及脑池造影:少用
-
12
-
13
-
14
正常影像学表现
三.颅脑CT
1.自颅底至颅顶轴位扫描可显示的重要结构:四脑室、 岩锥、内听道、桥小脑角池、垂体窝、鞍上池、四叠 体池、基底核、内囊、胼胝体、三脑室、丘脑、松果 体、侧脑室、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大脑灰质、大脑 白质、大脑纵裂等
2.平扫:脑室、脑池、脑沟、脑裂呈低密度;脑实质呈 软组织密度,皮质略高于髓质。
小病变、了解血供
3. MRA:脑血管病筛查 4. 特殊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
(DTI)、灌注加权成像(PWI)、MR波谱、脑功能皮层定 位成像(fMRI)
-
5
常用影像检查方法
一.脊髓
1. 脊椎X线平片:正位、侧位、双斜位,间接判断
脊髓异常,作用有限
2. X线椎管造影:有创,已被MRM替代 3. DSA检查:椎管血管畸形、脊髓肿瘤的辅助诊断
中等高 流空
-
23
正常影像学表现
五.脊髓CT
➢硬膜囊平扫呈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位于椎管内;神 经根鞘呈直径1~3mm的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位于侧隐 窝内。
六.脊髓MRI
➢位于椎管中心的带状影,呈中等信号,周围环绕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的蛛网膜下腔。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ppt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ppt

脑瘤基本MRI影像学表现
5、脑积水 ◆ 交通性脑积水 ◆ 阻塞性脑积水 ◆ 代偿性脑积水
脑瘤基本MRI影像学表现
6、脑外肿瘤常呈以下表现: (1)肿瘤有一宽基底紧贴于颅骨内面 (2) 肿瘤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或在脑池 脑沟内有异常信号。 (3)邻近脑白质受挤压且向脑室方向移位。 (4)肿瘤的脑室缘附近有裂隙状脑脊液信 号。
(五)先天畸形:首选MRI
第四节 颅内肿瘤
学习要点
本节应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1. 掌握颅内肿瘤的MRI诊断原则 2. 掌握常见颅内肿瘤的典型MRI影像学表现 3. 熟悉MRI对颅内肿瘤诊断的价值 4. 了解特定解剖部位好发肿瘤的MRI影像学
诊断及鉴别诊断
学习难点
本节学习中的难点: 1. 神经上皮肿瘤的分类及MRI影像学表现 2. 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
正常表现(MRI冠状1)
冠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冠状2)
冠状位 T2WI
正常表现(MRI矢状1)
矢状位 T1WI
正常表现(MRI矢状2)
矢状位 T2WI
第二节 异常MRI表现
学习要点
掌握异常MRI表现
学习难点
常见短T1长T2病灶及短T1短T2病灶
一、脑质信号异常: 1、长T1长T2:
转移瘤的MRI影像学表现 3. 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
颅内肿瘤起源
★ 颅骨、脑膜、血管、垂体、颅神经、脑 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
★ 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
颅内肿瘤分布
★ 婴儿和儿童期 ◆ 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瘤
★ 成人与老年人 ◆ 幕上:70%,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脑膜瘤、转移性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PPT课件
• 腹侧通路– 进入 颞叶下部
– 负责物体、文字、 面孔的识别,即 “是什么”
• 背侧通路– 延伸 至中央后回
– 感知空间关系, 即“在哪里”
Sensory Areas –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 初级听觉皮层
– 功能-声音的感知 – 位于颞叶上部的边

Sensory Areas – Auditory
立联系 • 联络区 – 高级加工区
联络区
语言区(22、39、40、44、45) 顶后联络区(5、7 、40)
体像 颞叶联络区(20、21、37、38、22)
多种感觉整合, 概念构思 前额叶联络区(9、10、11、12、46、 47 、44、45)
判断、预见、人格
运动区 – Primary Motor Cortex
• 眶额叶皮层
– 与特殊气味的有意识的识别和回忆有关
Association Areas – Prefrontal
Cortex
• 额叶运动区之前的 广泛的区域
Association Areas – Prefrontal
Cortex
• 执行认知功能
– 思维和知觉的所有方面 – 信息的记忆和回忆 – 解决问题 – 情绪 – 与前脑的边缘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Lateralization of Cortical Functioning
• 两侧大脑半球分别控制对侧身体 • 两侧半球分别负责不同的认知功能
Lateralization of Cortical Functioning
• 左侧大脑半球
– 语言能力、数学和逻辑
• 右侧大脑半球
– 视空间技巧 – 面部表情的理解 – 直觉、情绪、艺术和音乐技巧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图文详解完整版_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图文详解完整版_PPT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四脑外伤
1 .脑挫裂伤 2 .颅内出血 脑内血肿:CT为高密度灶。 硬膜外血肿:CT示颅板内梭形高密度灶,常合并骨折。 硬膜下血肿:CT示颅板内新月状高密度灶,占位明显。 亚急性期呈等密度,慢性期呈低密度。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 3 .开放性脑损伤:常合并颅骨粉碎骨折、脑内碎骨片或异物存留,并 发气颅、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用检查方法 一 X线平片
头颅正侧位像:观察颅骨骨折、颅缝分离、头颅畸形、颅骨疾 病、蝶鞍情况、钙斑等 颅底像:颅底特别是中颅窝骨结构有否破坏 切线像:颅骨凹陷性骨折、病灶与骨板的关系 脊椎正侧位像:椎管内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用检查方法 二脑血管造影
适应证:脑动脉瘤、血管发育异常、血管闭塞、了解肿瘤的供 血情况 禁忌证:严重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良、造影 剂过敏 方法:股动脉导管法 全脑血管造影、颈内外动脉选择性造影、椎动脉造影 动脉期、静脉期、静脉窦期摄片
直肠癌脑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1.脑出血
分期:急性期,吸收期,囊肿形成期 急性期表现:高密度灶,CT值60-80HU,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有占位征 象.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常见病变 二脑血管病
2.脑梗塞
皮质梗塞,出血性梗塞,腔隙性梗塞 皮质梗塞CT表现:与闭塞血管分布区一致的楔形低密度灶 腔隙梗塞CT表现:基底节脑干半卵圆中心斑点状低密度灶 出血性梗塞CT表现:在低密度梗死灶内出现斑点、片状高密 度出血灶。
直接征象:信号(囊性或实性、实性内是否有囊变、出血、钙 化、坏死)、大小、形态、边缘、数目 间接征象:水肿、邻近结构是否受压或侵袭、中线结构是否移 位、梗阻性脑积水、脑脊液种植转移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ppt.(ppt)

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诊断ppt.(ppt)

脑梗塞的CT表现
缺血性梗塞时间-密度的演变
• 急性期(1-5天)
8小时以前CT常为阴性 (最早4小时) 低密度,楔形,边界模糊,
占位效应(颅内病变由于体积增大引
起的脑沟、脑池消失,或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 亚急性期(6-21天) 10%可为等密度“fogged” or isodense 模糊效应 增强扫描,脑回样增强
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
弥散成像( DWI )
• 原理:利用水分子的扩散特性
• 作用:提高急性期水肿诊断敏感性和特 异性有效方法(梗塞),帮助鉴别肿瘤 的性质
灌注成像(PWI)
• 原理:局部微循环的状况 • 作用:与常规增强扫描互为补充帮助鉴别
肿瘤的性质;与DWI结合,显示半暗带
吸收期 第3-7天 血肿开始溶解
密度减低
囊变期 2月
完全吸收或囊性变 低密度,可以接近 脑脊液
脑内出血,磁共振图像的演化过程
时间 (日)
<1
0~2
2~14
10~21 ≥21
红细 胞 完整
完整
完整
溶解 溶解
血色素状态
氧合血红蛋白 (Oxyhemoglobin)
去氧血红蛋白 (Deoxyhemoglobin)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内) (Methemoglobin) 正铁血红蛋白(细胞外) 含铁血黄素/铁蛋白 (Hemosiderin/Ferritin)
头颅平片诊断价值
• 颅外伤 • 鞍内及蝶鞍附近病变 • 提示颅内高压 • 松果体生理钙化的移位 • 发现病理钙化 • 显示颅骨本身病变
血管造影 Angiography
• 常规血管造影 1、经颈动脉直接穿刺法 2、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自旋回波(spin echo SE)序列

用 序
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 IR)序列
列 时间飞跃效应(time-of-flight
effects)的MRA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MRA
无创伤性地显示颅内血管情况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检查技术
常规做横断面的T1、T2、 IR及矢状面的T1或T2加权,必 要时加冠状面成像及MRA,部 分病例需用Gd-DTPA增强, 增强扫描一般只做与平扫相对 应的T1WI。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颅内肿瘤MR信号特点:
在T2加权图像上,某些肿瘤可 呈等信号,如脑膜瘤,结肠癌或 前列腺脑转移,少突胶质细胞瘤, 淋巴瘤以及成人髓母细胞瘤等。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颅内肿瘤MR信号特点:
信号强度均匀的颅内肿瘤绝大多数 是良性的,信号强度明显不均匀的颅内 肿瘤,多半是恶性的;囊变或坏死在T1 加权图像上呈较肿瘤更低的信号,在T2 加权图像上呈较肿瘤更高的信号,出血 若处于亚急性期,均呈高信号,钙化明 显时,都表现为低信号。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自旋回波(spin echo SE)序列

用 序反转恢复(iFra bibliotekversion recovery IR)序列
列 时间飞跃效应(time-of-flight
effects)的MRA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 IR)序列
IR序列的抑脂(水)成像,该 序列保留了T2WI发现病灶较敏感 的优势,又能将脑室及蛛网膜下腔 的脑脊液抑制成低信号,这样,一 方面可以消除伪影的来源,还可用 来发现被脂肪或脑脊液的高信号所 掩盖的病变,如脑室旁的腔隙性脑 梗塞灶。
自旋回波(spin echo SE)序列

用 序
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 IR)序列
列 时间飞跃效应(time-of-flight
effects)的MRA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自旋回波(spin echo SE)序列
T1加权成像显示组织解剖结构 较清晰,但T2加权成像对发现 病灶较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主要适应证
6,各种颅脑先天发育畸形
7,颅神经病变 8,手术前精确诊断与术后随访
返 回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临 主要适应证
{ 床
应 一般适应证 用 非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一般适应证
1,颅脑原发肿瘤
2,囊肿 3,颅内感染性疾病
返 回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临 主要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颅内肿瘤MR信号特点:
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T1和T2 时间延长程度上有所差异,但总 体上讲,肿瘤T1和T2时间延长 程度尚不足以作肿瘤定性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颅内肿瘤MR信号特点:
在T1加权图像上,某些肿瘤可整体 或局部呈高信号,提示肿瘤内含有一些 较特殊成分。如颅咽管瘤,胶样囊肿, 脂肪瘤,皮样囊肿,畸胎瘤,错构瘤, 出血性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转移等。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MRI信号
在T2WI中,T2时间短物质(如亚急 性血肿周缘的含铁血黄素)和顺磁性物 质(如黑色素)均表现为低信号,(可 动性)氢质子密度的组织如钙化,皮质 骨以及含空气者仍呈低信号,高信号表 示组织如水肿组织的T2时间长。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颅内肿瘤MR信号特点:
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 (或)细胞外自由水增多,在T1加 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图像 上呈高信号,构成了这部分肿瘤信 号变化的共同特征。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MRI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MRI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 法,正方兴未艾,由于MRI的信号强 度是多种组织特征的可变函数,它所 反映的病理生理基础较CT更广泛,具 有更大的灵活性,从而决定了这种检 查方法更具有开拓性。
{ 床
应 一般适应证 用 非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非适应证 急性颅脑外伤 包括颅骨骨折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禁忌证:
1,带有心脏起博器及神经刺激器者
2,曾做过动脉瘤手术及颅内带有动脉瘤 夹者
3,曾做过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脏瓣 膜者
4,有眼球内金属异物或内耳植入金属假 体者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MRI信号
MRI信号强度与组织的驰豫时 间、氢质子密度、血流(或脑脊液) 流动,化学位移与磁化率有关,其 中驰豫时间即T1和T2时间对图像对 比起了重要作用,它是区别正常组 织,区别正常与异常组织的主要 MRI诊断基础。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MRI信号 长T1表示在T1WI中呈低信号,短 T1表示在T1WI中呈高信号; 长T2表示在T2WI中呈高信号,短 T2表示在T2WI中呈低信号。
xx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临 主要适应证
{ 床
应 一般适应证 用 非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主要适应证
1,脑血管病变:脑梗塞、脑出 血的亚急性和慢性阶段,各种脑 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和脑静脉窦 血栓形成、轴突弥漫性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主要适应证 2,脑转移瘤:增强扫描能提 高诊断效果。 3,脑积水 4,脑白质及变性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位置固定,不受 呼吸,心跳,胃肠蠕动及大血管 博动的影响,运动伪影很少,而 磁共振又无骨质伪影的干扰,所 以MRI对脑和脊髓病变的效果最 佳。
30
xx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总之来说,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 性病变往往都有相应的磁共振特征, 有的表现为形态学改变,有的表现 为信号异常,有的形态与信号均有 改变,结合病史,临床改变与化验 检查,大多数病例可以作出定位与 定性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MRI信号
在T1WI中,低信号通常说明组织如 骨骼肌的T1时间长,(可动性)氢质子 密度的组织如钙化、皮质骨以及含空气 者也呈低信号,高信号常常表明组织如 皮下脂肪、粘液的T1时间短,
中枢神经系统MRI诊断
MRI信号
亚急性血肿含有正铁血红蛋白, 呈高信号,注射Gd—DTPA之后, 一些正常组织或异常由于T1时间缩 短亦呈高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