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词及注释

合集下载

纳兰性德《海棠春》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纳兰性德《海棠春》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纳兰性德《海棠春》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导读:【原文】:海棠春纳兰性德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

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注释】:作者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58),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正黄旗满州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

公元1676年(康熙15年)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1685年(康熙24年)患急病去世,年仅31岁。

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①桃源路:桃源,即桃花源,后代指理想的境界。

此谓通往理想的境界。

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②香径:花间小路,或指满地落花的小路。

③凝贮:同“凝伫”。

凝望伫立。

【翻译】:我又来到这回廊香径处,却见片片落花如雨又如雾,让我的眼前一片朦胧,更让我看不见你的身影藏在何处。

暮春晚凉,我感到一阵寒意,你藏在何处,快出来啊,别一会着凉了。

你没有回答,我看不见你,只看见冰冷月儿,照着花谢花飞。

你依旧藏在蔷薇花的暗影里么?我站在那仔细看,却依然没发现你身影。

我看见那些蔷薇花丛的叶子在簌簌摇动,是它们勾住了你的单薄的衣衫么?你回答我啊,你为什么不回答?却惊起了我早先为你写的诗笺到处乱飞,它们都飞到你常玩秋千的地方去了。

【赏析】:这首小词空灵含婉,只是勾画了一幅月夜下孤清寂寞的情景,其所思所感皆在要眇含蓄的表达之中了。

其所怀可以是所恋之人,也可以是指美好的理想,总之是在凝贮期待。

惝恍迷离,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阅读训练】:【答案】:1.借景抒情(2分);落红片片,像迷雾一样,美丽却又让人无法找到进入桃源的路口(1分),表达诗人心中的凄凉迷茫。

(2分)2刻画了一个孤单、失落的主人公形象。

(2分)夜已深,蔷薇花影暗摇曳,主人公久久地独自站立,什么也没有等到,(2分)任凭碧绿的花叶颤动,把自己的“轻衫萦绕住”。

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原文译文鉴赏

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原文译文鉴赏

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原文|译文|鉴赏《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全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了清晨闺中妻子梳妆时所描画出的蛾眉,以及想象中妻子孤独凄清的情景。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原文清代:纳兰性德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译文及注释译文遥远的山峰上飘着一抹微云,冷溶溶的远山,那一抹微云的远山像极了她清晓画的眉形。

妻子一人孤独凄清的盏着红蜡,盖着青菱被,任那水沉香的香气沉晕。

但此时自己身在远方,停宿黄茅野店,耳畔是西风猎猎,感到凄迟伤感。

注释微云一抹:即一片微云。

宋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溶溶:宽广温润之意。

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个人:犹言那人,指意中人。

此句谓一抹微云的远山恰似那人清晨所画的眉毛。

画眉:比喻夫妻感情好。

出自《汉书·张敞传》,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

据说,张与妻同村,儿时张顽皮,一次投掷石块,误伤其妻,但当时逃逸了,长大做官后,听家人说起其妻因此一直未能出嫁,便上门提亲,自此,每日为妻画眉,并且画的眉毛很妩媚。

后被后人评为古代四大风流韵事之一,指夫妻恩爱。

蜡泪:蜡烛燃烧时,油脂熔化,好似泪流,故称蜡泪。

青绫(líng)被:青色薄布缝制的被子。

水沉:即水沉香,古时多陈设于闺房。

黄茅野店:即黄茅驿,此处泛指荒村野店。

王彦泓《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明朝独醉黄茅店,更有何人把烛寻。

”鉴赏秋色浓郁,远山连绵,一抹淡淡的云彩,笼罩在远山周围。

秋气乍起,升起一阵阵凉意。

远山、微云,似乎也冷溶溶如水。

这般景致,与作者所思恋的那位女子在清早画眉相像。

清晨微凉,一派凄美销魂,是那一豆残焰也令蜡烛顾影自怜,起了思念,不然它如何会流下殷红的泪水来,沾湿自己的全身。

青色丝被任它不整,也不管它可否盖在身上,沉水香袅绕出浓浓的香烟。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赏析:显示作者胸中翻涌着的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赏析:显示作者胸中翻涌着的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赏析:显示作者胸中翻涌着的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词作,充分展现了纳兰性德作为清代杰出词人的艺术才华和细腻情感。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该有怎样的心情。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古往今来连绵不止的纷争与仇恨几时才能平息。

2、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那畔:那边。

若为:怎为。

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三、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而纳兰在此处云“北风吹断马嘶声”。

听闻如此强劲,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

难怪他会感慨“深秋远塞若为情”。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古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鬓云松令·枕函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写梦境,追叙当时情事;下片描写现实之境,表达了词人对所爱之人的痴情怀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内容吧。

《鬓云松令·枕函香》原文清代:纳兰性德枕函香,花径漏。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译文及注释译文枕头上还留有余香,花径里尚存春意。

那梨花一夜之间在东风中飘落,病酒之后的黄昏恍惚间与她相遇,仿佛来到原来相约的地点,在夕阳下细语绵绵。

而今却银屏重掩,影支形单。

在孤单单中又听到了脉脉传情的箫声。

此时正月照在那红豆蔻之上,那时曾月下相约,如今月色依然,人却分离,她是否依然依稀如旧?注释鬓(bìn)云松令:此调一作《鬓云松》,又名《苏幕遮》,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双调,上、下片各七句,共六十二字。

各片第二、四、五、七句押韵,均为仄声韵枕函(hán):古代陶瓷枕或木枕中空如函,可做成抽屉,存放贴身物件,是为枕函,可代指枕头。

花径:花间的小路。

南朝梁庾肩吾《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漏(lòu):泄露,这里指春光泄露,杜甫《腊日》有“侵脸雪色还萱草。

漏泄春光有柳条”。

依约:仿佛。

絮(xù)语:连续不断地说话。

薄(bó)寒:微寒。

病酒:饮酒沉醉或谓饮酒过量而生病。

刬(chǎn)地:无端地、平白地。

逗:引发、触动。

红豆蔻(kòu):植物名。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花·红豆蔻》:“红豆蔻花从生……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

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

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

每蕊心有两瓣相并,词人托兴日比连理云。

”赏析上阕从痴情人忆的感受写起、“枕函香,花径漏。

纳兰性德 诗词《木兰词》赏析

纳兰性德 诗词《木兰词》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木兰词》赏析纳兰性德《木兰词》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纳兰性德《木兰词》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作者:纳兰性德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译文及注释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注释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

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

⑶故人:指情人。

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娱园本),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⑷“骊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

《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

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

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

”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赏析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

《蝶恋花·出塞》宋词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蝶恋花·出塞》宋词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蝶恋花·出塞》宋词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蝶恋花·出塞》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蝶恋花·出塞》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蝶恋花·出塞》清朝:纳兰容德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蝶恋花·出塞》古诗简介《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这首小令,是作者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

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

说从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从前,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

“今古河山无定据”,含而不露,不让人得以指摘。

纳兰氏与爱新觉罗氏是世仇,作者虽仕于清廷,怕还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蝶恋花·出塞》翻译/译文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谁可同语?只有萧瑟的西凤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铁马金戈南征北战,最终只剩日落黄昏青草掩藏着坟墓。

满腹幽情情深几许,夕阳照射深山飘洒着潇潇秋雨。

《蝶恋花·出塞》注释1、无定据:没有一定。

宋代毛开《渔家傲·次丹阳忆故人》词:“可忍归期无定据,天涯已听边鸿度。

”2、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

因表面有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

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3、牧马:指古代作战用的战马.4、谁可语:有谁来和我一起谈谈。

5、从前幽怨:过去各民族、各部族间的战事。

6、铁马金戈: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

代指战事.兵事。

7、青冢:长遍荒草的坟墓。

这里指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

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纳兰性德《采桑子》原文、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采桑子》原文、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采桑子》原文、译文及赏析《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写的一首哀伤凄美的怀人之作,作者把对爱人的一片深情以及他们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原文清代:纳兰性德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译文及注释译文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注释(1)才道:才知道。

语本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

”又宋刘克庄:《忆秦娥》:“古来成败难描模,而近却悔当时错。

”(2)凄迷:凄凉迷乱。

(3)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

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

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4)满眼春风百事非:句出于李贺《三月》诗“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又宋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词:“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

”(5)无计:无法。

“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6)落尽梨花月又西:唐郑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又宋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容若此句撇开前人,用“月字”独创出凄迷冷艳的意境。

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别是一种肌骨。

赏析《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心绪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

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读者不应该侵占、剥夺,也不能够侵占、剥夺。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译文及赏析《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词从空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代:纳兰性德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己。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译文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

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

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

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如果可以寄书信到黄泉该多好,好让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怎样,是谁在身旁照顾你。

夜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

让我们来生再结为知己吧,就怕真的有来生,我们两个仍然无法长相厮守。

而今,我的泪水已经流尽,纸钱烧成灰,飘忽不定。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注释金缕曲:词牌名。

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

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葬花天气:指春末落花时节,大致是农历五月,这里既表时令,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谢。

夜台:指坟墓。

钗钿约:钗钿即“金钗”、“钿合”,女子饰物。

暗指爱人间的盟誓。

重泉:即“黄泉”、“九泉”,指生死两隔。

双鱼:书信,典出古乐府。

湘弦:即湘灵鼓瑟之弦。

传说舜之妃子溺湘水而亡,后为水神,古代诗词中常用琴瑟代指夫妻,这里指纳兰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否则会勾起悼亡的哀思。

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原文、译文及注释

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原文、译文及注释

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原文:
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词牌名。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译文及赏析《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这首词悼念亡妻,凄美之中透着轻灵,通过对明月圆缺的观察,燕子呢喃的对语,蝴蝶双飞的描写,反映出了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念。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清代: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译文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明月,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

如果能够像天上的圆月,长盈不亏,那么我作为冰雪,将不惜为你融化。

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而不懂忧愁的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注释一昔句: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

”玦(jué)玉玦,半环形之玉,借喻不满的月亮。

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就都是有亏缺的。

不辞句:引用一则典故。

荀粲之妻冬天高烧病重,全身发热难受。

荀粲为了给妻子降温,脱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体冰冷时回屋给妻子降温。

卿,“你”的爱称。

《世说新语?惑溺》谓:“荀奉倩(粲)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无那:无奈,无可奈何。

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

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里借用此典表示总是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春丛句:认取,注视着。

取,语助词。

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故愿自己死后同亡妻一起化作双飞双宿的蝴蝶。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疏影·芭蕉清代纳兰性德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

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注释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类香蕉,但不可食。

古人有以其叶题诗者,如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

多指女子的睡床。

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

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芳心:花心。

亦喻女子之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

无据:谓无所依凭。

宋谢懋《蓦山溪》:“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

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简析此篇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侧重写芭蕉的形貌。

先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檐,又转写其掩映帘内之人和物,而后再写芭蕉之“芳心”裹泪,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阶夜雨,梦回无眠烘衬愁情。

下片侧重写怀人之思。

过片承上片结处而来,写雨打芭蕉,声声铸怨,接以蚤鸣杆捣之声,更托出离愁别恨,再以梧叶落尽,芭蕉依旧,落到借叶题诗,以寄相思,抒离愁之旨。

全篇曲折迭宕,婉约细密。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2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清代纳兰性德谁道阴山行路难。

风毛雨血万人欢。

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

黄羊高宴簇金盘。

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译文是谁说阴山之路无法行走呢?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万人庆祝。

松树梢上的露珠沾湿了拴鹰的绳索,芦苇深的都没过了马鞍。

纳兰词全集纳兰容若词全集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纳兰词全集纳兰容若词全集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纳兰词全集纳兰容若词全集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

满族正黄旗(今内蒙古吐默特)人。

自幼勤于修文习武。

康熙十五年(1677)应殿试,赐进士,任殿前侍卫。

曾随从康熙巡游北方。

为人谨慎,避涉世事。

工于诗词,擅长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词作自然流丽,凄婉蕴藉,郑振铎称'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形式上以小令见长,语言清淡素朴不尚雕饰。

抒情状物不落俗套,以白描手法写眼前景物,自然流露出真挚之情。

王国维评价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内容上题材范围狭小,多写离别相思和个人闲愁,很少接触社会问题。

著有词集《饮水词》、《侧帽集》,辑有《全唐诗选》、《词韵正略》。

纳兰词卷一忆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赤枣子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忆王孙西风一夜翦芭蕉。

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

读离骚。

愁似湘江日夜潮。

玉连环影(按此调谱律不载,或亦自度曲)何处?几叶萧萧雨。

湿尽檐花,花底人无语,掩屏山,玉炉寒。

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遐方怨欹角枕,掩红窗。

梦到江南伊家,博山沈水香。

湔裙归晚坐思量。

轻烟笼翠黛,月茫茫。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

春睡起,斜日照梳头。

欲写两眉愁,休休。

远山残翠收。

莫登楼。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又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又木叶纷纷归路。

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

一半西风吹去。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翦,玉郎经岁音书断。

暗钟明月不归来,梁上燕,轻罗扇,好风又落桃花片。

又好在软绡红泪积,漏痕斜罥菱丝碧。

古钗封寄玉关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

又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原文译文鉴赏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原文译文鉴赏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原文|译文|鉴赏《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

该篇作品上阕由回忆昔日游玩时光道出对友人的思念,下阕描写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作结,极为别出心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原文清代:纳兰性德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

断肠人去自经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倩魂销尽夕阳前。

译文及注释译文谁说花儿凋零不令人生起怜爱之情呢?当年同游之时正是春花竞放的美好时光。

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独身一人。

眼前一片红花刚刚被春雨打湿花瓣,丝丝嫩柳在烟霭中随风摇曳。

在夕阳落照前的美景令少女为之梦断魂销。

注释①西郊冯氏园:明万历时大珰冯保之园,旧址位于今北京广安门外小屯。

园主人冯氏园艺精湛,使得此园曾名极一时。

龚鼎孳在京师时曾多次到该处看海棠。

②香严词:清初龚鼎孳词集《香严词存稿》的简称,后易名《定山诗余》,中有《菩萨蛮·上巳前一日西郊冯氏园看海棠》、《罗敷媚·朱右司马招集西郊冯氏园看海棠》等数首词。

③飘零:飘落零散。

旧游:昔日之游。

④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

经年:一年或一年以上。

⑤晕红:形容海棠花的色泽。

才:一作“疑”。

著雨;春雨微著。

⑥柔绿:柔嫩的绿柳。

一说嫩绿的叶子。

此句一作“晚风吹掠鬓云偏。

”⑦倩魂:指少女美好的心魂。

典出陈玄祐《离魂记》里倩娘离魂的故事。

销尽:茫然若失。

销尽;消散。

鉴赏词人在笔下着力表现其伤春惜花的意绪,同时也借花写人,“倩魂销尽夕阳前”既是惜花之凋谢,也是伤人之辞世。

“谁道飘零不可怜”起句就将人带进一个绚烂的暮春时节。

繁花满天,一树树的海棠花竞相开放喧嚷嬉戏,祥宁中飘渺着生命的灵动。

这凄婉的美丽令人怜爱叹息。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

“谁道飘零不可怜”句,就具有如此之妙。

它与下面两句,一写回忆,一写现实,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及译文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及译文

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

榆关:即古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那畔:那边。

千帐:言营帐之多。

帐,军营的帐篷。

更:古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两小时。

聒:烦扰。

乡心:思念故乡的心。

故园:故乡。

【大意】
山长水远,我护驾赴辽东巡视,千军万马一路向榆关外进发。

入夜,营帐中燃起灯火,宏伟壮观。

帐篷外整夜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扰碎我思念家乡的心,让人无法入睡。

家乡怎么没有这样扰人的声音呢?。

纳兰性德诗词大全及翻译

纳兰性德诗词大全及翻译

纳兰性德诗词大全及翻译纳兰性德诗词及翻译11长相思纳兰性德〔清代〕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2蝶恋花·出塞纳兰性德〔清代〕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古至今江山兴亡都无定数,眼前仿佛战角吹响烽烟滚滚战马驰骋来来去去,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又能与谁说?只有萧瑟的秋风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从前愁苦凄滚的往事无穷无尽,金戈铁马之地,却是当年昭君舍身求和的路。

曾经的一往情深有多深呢?犹如夕阳余辉照射下,深山之中的绵绵秋雨。

3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纳兰性德〔清代〕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残雪凝聚的余晖照射在绘有山水画的屏风上,透着阵阵寒意。

已到三更时分,远处却传来《梅花落》的笛声。

夜深人静突然忆起往事,月色于无人处也好像朦胧起来。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我是人世间一个惆怅的过客,我知道你为何事而泪流满面。

怕是在断肠的笛声里,你回忆起了平生的点点滴滴。

纳兰性德诗词及翻译21临江仙·寒柳纳兰性德〔清代〕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柳絮杨花随风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冬日的积雪冰层、严寒的风所摧残了,五更时这株柳树只显得凄冷萧疏。

皎洁的明月无私普照,无论柳树稀疏还是繁茂,都把自己的光芒给了它。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特别是在这柳丝摇落的时候,我更免不了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女子。

如今斯人已逝,即使梦里相见,可慰相思,但好梦易断,断梦难续。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诗集赏析(267首全)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诗集赏析(267首全)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诗集赏析(267首全)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

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

纳兰出身显赫,父亲是康熙时期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

纳兰性德自幼修文习武,康熙十五年(1676年)高中进士。

初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长年被迫追随康熙左右。

纳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词。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直指本心。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亡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

被王国维称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的词人。

纳兰容若的诗词全集、诗集(267首全)1.《长相思·山一程》清朝·纳兰容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清朝·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点绛唇·咏风兰》清朝·纳兰容若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

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4.《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清朝·纳兰容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5.《忆秦娥·长飘泊》清朝·纳兰容若长飘泊,多愁多病心情恶。

心情恶。

模糊一片,强分哀乐。

拟将欢笑排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

颜非昨。

才华尚浅,因何福薄。

6.《酒泉子·谢却荼蘼》清朝·纳兰容若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词及注释————————————————————————————————作者:————————————————————————————————日期:【如梦令】[1]ﻫ万帐穹庐人醉[2],ﻫ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ﻫ又被河声搅碎[3]。

ﻫ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4]。

ﻫ【注释】:[1]这首词是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扈从东巡时所作。

如梦令:相传为后唐庄宗自制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句,因改今名。

[2]穹庐:圆形的毡帐。

ﻫ[3]归梦二句:言家乡远隔狼河,归梦不成。

纵然做得归梦,河声彻夜,又把梦搅醒。

狼河:白狼河,即今大凌河,在辽宁省西部。

ﻫ[4]解道:知道。

【分析】:ﻫ这首词在写景上相当成功,开头两句"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尤其广为传诵。

此词描写了表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泠泠彻夜ﻫ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ﻫ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ﻫ莫教泪洒英雄ﻫ【分析】:ﻫ据说,"弹琴峡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境,处居庸关内。

容若扈从至此,在苍劲的秋风中,极目关塞,忽起兴亡之感,遂写下了这一首气韵苍凉的《清平乐》,并用以题壁。

"弹琴峡,现难以确考。

ﻫ丁巳重阳前三日[1],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沁园春】ﻫ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

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2],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灵飙一转[3],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4],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5],翻惊摇落[6],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7]。

ﻫ【注释】:[1]丁巳: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时纳兰性德23岁。

[2]红雨:这里指落花。

[3]灵飙:神风。

[4]碧落:天界。

《度人经》注,"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

"ﻫ[5]绸缪:缠绵的情缘。

ﻫ[6]摇落:原指木叶凋落,这里是亡逝之意。

ﻫ[7]"把声声檐雨"两句:意思是让檐前滴滴淅淅的雨声,谱写出我内心的痛苦。

回肠:弯曲的肠子。

过去多以肠子的屈曲纡回比喻愁怀萦绕。

【分析】:ﻫ此词感情真挚,哀婉缠绵,悱恻动人。

诗人怀念亡妻,心情极为悲伤。

他叹息爱妻早亡,回忆过去夫妻的恩爱生活,叙述丧妻后自己的痛苦。

对着妻子的遗像,似乎觉得灵风飘动,思绪悠悠,想到天上寻找,又想到"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即使在人间天上,两情如一,但眼前人亡物在,触景伤情。

"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抒写了诗人的无限伤凄,为全词更添情韵。

【集评】:ﻫ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表现其"自然之情",是纳兰性德创作的立足点。

正因如此,尽管他有时文心周折婉曲,立意新颖精巧,但人们依然感受到他感情的真朴,依然能够透过绮丽的衣装,看到诗人跳动着的"赤子之心"。

【临江仙】ﻫ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ﻫ爱他明月好,ﻫ憔悴也相关。

[1]最是繁丝摇落后,[2]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3]ﻫ西风多少恨,ﻫ吹不散眉弯。

ﻫ【注释】:[1]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ﻫ[2]最是:特别是;繁丝,指柳丝的繁茂。

这两句里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3]湔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

湔裙:溅湿了衣裙。

李商隐在《柳枝词序》中说: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溅裙来会。

此词咏柳,故用此典故。

【分析】:ﻫ此词既咏经受冰雪摧残的寒柳,也咏一位遭到不幸的人。

通篇句句写柳,又句句写人,物与人融为一体。

委婉含蓄,意境幽远。

确是一首成功之作。

【集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余最爱《临江仙》"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言之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

容若词亦以此篇为压卷之作。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ﻫ瘦尽春光[1]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莫道不凄凉ﻫ早近持觞[2]ﻫ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注释】:ﻫ[1]春光:青春貌美的女子[2]觞:酒杯【金缕曲】[1]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2]ﻫ滴空阶,寒更雨歇,[3]葬花天气。

[4]ﻫ三载悠悠魂梦杳,[5]是梦久应醒矣。

ﻫ料也觉,人间无味。

ﻫ不及夜台尘土隔[6],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ﻫ钗钿约,竟抛弃![7]重泉若有双鱼寄,[8]ﻫ好知他,年来苦乐,[9]与谁相倚。

我自终宵成转侧,[10]忍听湘弦重理?[11]待结个,他生知己,[12]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13]剩月零风里。

[14]清泪尽,纸灰起。

[15]【注释】:ﻫ[1]金缕曲: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九年五月三十日,是作者悼念前妻卢氏的作品。

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卢兴祖之女,康熙十三年嫁作者,康熙十六年卒,仅与作者共同生活三年。

ﻫ[2]恨:遗憾。

已:结束、完了。

[3]寒更:寒夜打更声,这里指夜深。

[4]葬花天气:语意双关。

古代有春暮葬花的习俗,这里兼指卢氏忌日。

[5]三载:三年,从康熙十六年卢氏去世到康熙十九年,恰好三年。

悠悠:久远的样子。

杳:渺茫。

[6]夜台:坟墓。

[7]钗钿约:陈鸿《长恨传》:"定情之夕,授金钗钿盒以固之。

"白居易《长恨歌》:"空持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这里引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比喻当日作者与妻子的山盟海誓。

[8]重泉:地下,死者之居,犹言黄泉、九泉。

双鱼:书信。

汉《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代因以双鲤或双鱼指代书信。

ﻫ[9]年来:几年里。

ﻫ[10]终宵成转侧:通霄不寐。

转侧:形容卧不安席,辗转反侧的样子。

[11]湘弦重理:再弹琴瑟。

湘弦:琴瑟的代称。

古代以琴瑟喻指夫妇,故此处湘弦重理指自己续弦再娶。

ﻫ[12]他生:来生,下辈子。

ﻫ[13]缘悭:缺乏缘纷。

ﻫ[14]剩月零风:比喻夫妻不能偕老而伤感悲苦。

[15]纸灰:指烧纸钱的灰旧时迷信,凿纸为钱,祭祀时烧化给死者。

【蝶恋花】[1]辛苦最怜天上月,ﻫ一昔如环,[2]ﻫ昔昔长如玦。

[3]若似月轮终皎洁,ﻫ不辞冰雪为卿热。

[4]无那尘缘容易绝,[5]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6]ﻫ唱罢秋坟愁未歇,[7]春丛认取双栖蝶。

[8]【注释】:ﻫ[1]这是一首悼亡词。

ﻫ[2]一昔:一夜,《左传》:"为一昔之期。

"环:圆形玉璧。

[3]玦:玉佩如环而有缺口。

[4]若似二句:这两句是说假如爱情能象月亮一样长在长圆,那么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心甘情愿。

不辞冰雪为卿热: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

"[5]无那:即无奈。

奈何,急读为那。

尘缘:本佛语,佛教认为色、香、味、触、法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源。

这里指人生或人间的情爱。

这句是说没想到人生如此短促。

[6]燕子二句:这两句是说人亡室在,双燕归来,依然呢喃于帘钩之上,李贺《贾公闾贵婿曲》:"燕语踏帘钩。

"[7]唱罢秋坟: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这句是说幽怨至死难消。

[8]春丛:即花丛。

梁简文帝诗:"花树含春丛。

"双栖蝶:古代传说,晋会稽梁山伯与上虞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同学三年。

后梁访上虞,始知祝为女,求婚不得,忧疾而死。

后祝适马氏,过山伯墓,大号恸,墓忽开,祝身随入,同化为蝴蝶。

见《宁波府志·逸事》。

【分析】:这是一首悼亡词。

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此词即先从"天上月"写起。

上片三句借月亮为喻,写爱情的欢乐转瞬即逝,恨多乐少。

后两句,写假如爱情能象月亮那样皎洁园满,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愿意。

"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包蕴了无限的哀伤与怀念,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爱恋。

下片写伤逝中的悲痛,用燕子在帘间呢喃,反衬人去楼空,未亡人的孤寂。

结语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抒发了无穷尽的哀悼,把永恒的爱寄托在化蝶的理想中。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

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原文】: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ﻫ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ﻫ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ﻫ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ﻫ深山夕照深秋雨。

ﻫ【注释】: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兴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分析】:词的标题为《出塞》,当是诗人到关外巡察时的作品。

他翘首远望,满目荒凉,于是想到古往今来兴亡盛衰的情景。

他从画角悲鸣,战骑来往的景象中深深感到,谁也不能永久地占住河山,永葆富贵。

每一个王朝,也都是来去匆匆,也象塞外的牧马飘忽,丹枫易老一样。

跟着,他从自己的出塞,联想到汉代昭君出塞的情景,觉得自己空有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慨,但最终也会和王昭君一样,"独留青冢向黄昏"而已。

很清楚,诗人的目光,纵横百里;诗人的思路,上下千年。

其意境悲壮阔大,绝不是那些只惯于吟咏"小桥流水","绣毂雕鞍"的词客所能同日而语。

正因为纳兰性德能从李后主乃至苏、辛的词中吸取养素,所以,一旦走出了他的"珊瑚阁","鸳鸯馆",便能发人之所未发,撮取"夜空帐灯"、"万帐穹庐人醉"的豪迈景色,吐露出"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的慷慨情怀【采桑子】ﻫ非关僻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1]漂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2]【注释】:[1]谢娘:谢道韫,有咏雪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2]瀚海:戈壁沙漠,此泛指塞外之地。

【分析】:咏雪,乃是因雪感怀。

塞外风景苍凉,偏又大雪纷飞,纳兰性德面对此景,既托物喻己,又将此情此感放于壮丽景色中--情景相融,引人入胜。

纳兰性德既是满清贵公子,自然生活在烈火烹油、繁花著锦之中,但是与他相知的朋友都明白他"常有山泽鱼鸟之思",对门第身世并不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