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及指标详解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2fb1b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b.png)
•成本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成本核算体系建立与完善•成本预算与预测技术应用•生产过程中成本控制手段•质量管理体系在降低成本中作用•供应链管理视角下降低成本途径•总结: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成本是为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分类方法成本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按经济性质分类、按经济用途分类、按与产量的关系分类等。
成本定义成本定义及分类方法VS010203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占比高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其成本占比相对较高。
生产成本差异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不同,导致生产成本差异较大。
成本控制难度大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发生和核算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工业企业成本特点分析成本管理目标与原则阐述目标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体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
原则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成本核算体系建立与完善1 2 3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和特点,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生产工艺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和产品结构,选择相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准确反映产品成本构成。
产品类型与结构根据企业管理需求和目标,选择能够满足管理需求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等。
管理需求与目标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依据引入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提高成本核算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为错误风险。
自动化与信息化内部协同与沟通核算周期与频次加强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同和沟通,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成本核算周期和频次,以满足管理需求和提高核算效率。
030201核算流程优化策略部署建立完善的基础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基础数据准确性优化数据采集和传输流程,提高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风险。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a7da2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4.png)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运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控制资源,保证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得到掌控和管
理的过程。
正确进行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获
得竞争优势。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等方
面。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它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进行明细细化、检查、记录和核算,以实现成本掌控和成本分析的基础。
成本核算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
确定合适的核算方法和核算指标,将各项成本因素进行统一分类和计量,以便于后续的成
本管理工作。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设立成本控制标准,制定成本控制预算,
进行成本控制分析,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对企业的各项费用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
成本
控制旨在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确保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并寻找降低成本的优化途径,避
免成本超支和浪费。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成本的分类、比较、分析和解释,帮助企
业分析和揭示成本的组成、结构和变动趋势,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和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出造成成本高的主要原因,进而采取对策进行成本节约和降低成本。
成本决策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指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时,根据成本信息和成
本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在成本决策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之间的
关系,权衡各种利益,选择最佳方案。
成本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经营效果和经济效
益有着重要影响。
公司成本部成本管理考核指标
![公司成本部成本管理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fa441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7.png)
公司成本部成本管理考核指标
1.成本控制率:成本控制率是指公司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比。
这个
指标可以帮助公司评估成本的管理效果,从而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成本效益比:成本效益比是指在投入相同成本下,所获得的效益。
这个指标可以评估公司的成本效益水平,找出具有较高效益的项目或措施。
3.成本绩效指数:成本绩效指数是指在完成同样数量或质量的工作时,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效率
水平。
4.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指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
这个指标可
以衡量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竞争力,帮助公司进行定价和市场定位。
5.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公司成本的降低幅度。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公司评估成本管理的效果,并制定相应的降低成本措施。
6.成本节约率:成本节约率是指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所实现的成本节约
的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效果,帮助公司制定更有
效的成本节约策略。
7.成本错误率:成本错误率是指在成本计算和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比例。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公司评估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及时
纠正错误。
8.成本控制措施落实率:成本控制措施落实率是指公司在成本管理过
程中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度。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公司评估成本管理
的执行情况,找出控制不力的环节并加以改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本管理考核指标,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指标,用于评估和改进成本管理的效果。
同时,该部门还可以根据其他独特的因素和需求设计适合的指标。
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分析方案
![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分析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9c13e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d.png)
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分析方案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利润都会受到各种成本费用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掌握成本费用的构成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还能够根据成本费用的分析结果总结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成本费用构成成本费用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支出,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一)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采购的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所需的费用,包括原材料采购价、存储费、运输费、检验费等。
(二)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指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找出的工资及其相关的福利费用,如社会保险费、公积金、培训费用等。
(三)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所有的生产设备、设施和劳动力所必要的费用,包括电力、水费、燃料、折旧、维修等制造过程中所有的消耗品。
(四)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是指为提高产品的销售额和效益而产生的各种开支,包括广告费、促销费、办公费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福利补助等。
二、成本费用构成分析方案为了获得准确的成本费用构成分析结果,企业必须在具体的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成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成本费用构成分析方案:(一)标准成本-实际成本方案标准成本-实际成本方案就是将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所用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真实成本情况。
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在特定条件下,所预估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而实际成本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实际发生的成本总额。
通过对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企业就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成本费用构成情况,从而调整生产决策,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费用。
(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方案对于企业来说,成本费用的分析不仅要了解企业整体的成本费用,还要将成本费用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
变动成本是指与产品数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成本费用极其构成分析
![成本费用极其构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ab49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2.png)
成本费用极其构成分析成本费用构成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成本费用的构成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的结构和变动规律,从而合理调整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成本的构成,并就如何降低成本费用提出建议。
一、成本费用的构成成本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出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费用三个层次。
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原材料、直接劳动和直接费用等,它们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直接相关。
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生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它们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间接相关。
费用是指与生产无关的费用,包括财务费用、研发费用、行政费用等。
二、成本费用的分析方法1.形成成本费用的原因分析: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找出造成成本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费用。
2.成本费用的结构分析:成本费用的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成本项目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从而合理调整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3.成本费用的动态分析: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动态分析,可以了解成本费用的变动规律,找出成本费用变动的原因,从而预测未来成本费用的变化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降低成本费用的建议1.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员工素质等方式来实现。
2.控制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供应商进行合作、采取集中采购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
3.管理费用的节约:通过合理控制和优化企业的管理费用,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
例如,采取电子化办公、合理分配和利用企业资源、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等方式。
4.销售费用的控制:通过合理利用各种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可以有效控制销售费用。
例如,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开展特价促销活动等。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41360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6.png)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工业企业对其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营。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物料、人工和设备等成本,间接成本主要是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成本管理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三个方面。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的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成本中心上,以便对成本进行监控和控制。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为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批量生产和作业生产,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过程,标准成本法适用于创造型生产过程。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成本的监控和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措施,降低和控制企业的成本水平。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成本预算、标准成本控制和差异分析等。
成本预算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制定的成本控制目标和计划,标准成本控制是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差异分析是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
成本分析是对成本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结构分析和成本统计分析等。
成本效益分析是对企业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比较,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关系,成本结构分析是对成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成本的优化和降低的潜力,成本统计分析是对历史成本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企业的长期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提高成本分析和决策能力。
要加强成本意识和成本管理的组织保障,培养和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成本费用表重点指标和解释
![成本费用表重点指标和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659065e767f5acfa1c7cd5a.png)
一、.容易漏填和重要的指标制造成本中: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保险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水电费下的税金、差旅费、劳务费、通信费、社保费、支付个人部分、上交给政府部分。
营业费用中: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销售服务费用、销售部门人员工资和福利费、差旅费、通信费、招待费、折旧费、社保费、支付个人部分、上交给政府部分。
管理费用中: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差旅费、工会经费、通信费、水电费下的税金、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劳动保护费、劳务费、社保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税金、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支付个人部分、上交给政府部分。
二、正确填报“本年折旧”指标1.本年折旧填报时要按当年贷方累计发生数,可将各月计提的折旧额求和计算。
2.厂房、机器设备、汽车等的租赁费要归类至本年折旧中。
三、管理费用下的税金。
管理费中的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四、排污费与取暖费的区分:1. 有关排污费的区分:用于生产的污水处理属于中间投入,上交国家或主管水资源部门用于公共事务把它放在上交政府部分。
2.有关取暖费的区分:用于生产车间的取暖属于中间投入,补贴给个人的取暖费属于个人部份。
五、关于“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是指企业发生的其他费用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和上交给政府管理部门的各项费用。
1.支付给个人部分主要包括:支付给个人的劳务费、佣金、奖金、交通费补贴、以现金和充值卡形式的通信费补贴、现金形式的午餐补助、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社保费、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一次性住房补助、折旧等2.上交给政府部分主要包括:上交政府的土地使用费、上交政府的各种基金、残疾人保障金、罚款等。
工业公司生产成本核算
![工业公司生产成本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f782930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2.png)
工业公司生产成本核算在工业公司的运营中,生产成本核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企业制定决策、优化生产流程以及市场竞争的关键依据。
生产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总和。
要准确核算生产成本,首先得明确成本的构成要素。
这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类。
直接材料,即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比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用于制造车身的钢材、车内的座椅面料、轮胎等,都属于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
例如在生产线上组装汽车的工人的薪酬。
制造费用则相对复杂,它涵盖了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在实际核算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常见的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比如发电、采掘等企业。
这种方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分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比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等。
它是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分步法则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纺织、冶金、造纸等。
分步法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则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将各步骤应计入同一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成本核算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首先是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2ff62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b.png)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市场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生存发展。
因此,合理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尤其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首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
直接成本是与最终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劳动力、设备和燃料等费用。
间接成本则是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的费用,例如管理、行政、销售和研发等费用。
此外,企业成本还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例如房租、折旧和利息等费用,而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劳动力和运输等费用。
其次,工业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成本控制和成本利润分析的必要手段。
例如,对于每个产品或服务,需要对其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
同时,还应制定合理的计算方法,例如标准成本、平均成本和实际成本等,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工业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成本控制是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问题。
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在成本控制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其次,科学制定产量计划,避免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带来的成本损失。
再次,提高设备和劳动力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最后,采取合理的库存控制策略,避免因过高的库存造成的存货损失和资金占用。
最后,工业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引导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和全面成本管理。
精益生产是一种高效、灵活和优质的生产方式,可以帮助企业极大地降低成本。
全面成本管理则是一种基于质量、成本和交付时间戳等要素的综合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效益。
实施这些措施需要企业全员参与,由企业领导提供支持。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分析中的成本构成与成本分布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分析中的成本构成与成本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e990a3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9.png)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分析中的成本构成与成本分布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制定和执行成本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对成本进行科学分析和控制,提高经营效益。
本文将从成本构成和成本分布两个方面,探讨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分析中的作用。
一、成本构成成本构成是指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与生产相关的材料成本和直接劳动成本,它们可以通过明细账目进行准确核算。
间接成本指与生产间接相关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这些费用往往不容易直接归属到具体产品或服务上,需要通过成本分配方法进行合理分摊。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对成本构成进行管理和控制。
首先,通过设立明细账目和核算表格,可以准确记录和分析各项成本的构成比例,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其次,成本管理制度可以规定各项成本的核算办法和分摊规则,使得成本能够公平地分配到相关产品或服务上,避免成本被滥用或者忽视的情况发生。
此外,成本管理制度还可以规定成本构成的监控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异常波动的问题,保证成本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成本分布成本分布是指将企业各项成本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如产品、服务或成本中心等。
成本分布的目标是使得各个成本对象能够按照其实际贡献或者使用情况承担相应的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效益评估和决策分析。
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分布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首先,成本管理制度可以规定成本分配的方法和依据,如权责发生制、市场价格法或者直接产量法等。
通过明确分配原则和公式,可以提高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其次,成本管理制度可以规定成本分配的周期和频率,使得成本分析得以及时进行,为经营决策提供实时的成本信息支持。
此外,成本管理制度还可以设立合理的成本分配指标和考核机制,激励相关部门和个人合理使用和控制成本,促进企业成本效益的提高。
总结:成本管理管理制度在成本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制定和执行成本管理制度,可以对成本构成进行准确分析和控制,避免成本的滥用与浪费。
工厂成本分析指标
![工厂成本分析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f38b82a5fbfc77da369b1c6.png)
工厂制造成本分析一.原材料成本差异分析1.原材料取得成本方面:1.1.原材料采购价格1.2.运输费用-空运,海运,汽运与装卸费用1.3.进口费用-关税,仓租费用,保险费用与报关费1.4.采购条件-交货条件,付款条件1.5.仓储成本-仓储费用及损耗1.6.品质检验-标准,规范及方式2.单位用量方面:2.1.生产经济批量-标准用量,实际用量及差异分析价格差异=(实际单位价格-标准单位价格)*实际用量用量差异=标准单位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2.2.收率-损耗,废料2.3.产品品质-A级品率,次品处理2.4.废料处理-回收或者出售二 .直接人工差异分析1.人员编制1.1工作需要性1.1.1各制程或机台操作需要性1.1.2.编制人员技术力与经验之合理性1.1.3.非操作人员需要性1.1.4.正式工,临时工运用方式之选择1.1.5.人力与设备操作之取舍1.2.人员配置1.2.1.生熟手之搭配1.2.2男女人力之适当性1.2.3.人员流动与补充之调配1.2.4.工作性质之划分,合并1.2.5.工作劳逸之合理性1.3工作量1.3.1.工作执掌之合理性1.3.2.人员操作负荷大,效率差1.3.3.各制程,机台产量安排不平衡1.3.4.生产安排之适当性1.4.加班的合理性1.4.1.人员流动大,人力不足1.4.2.生产线有瓶颈1.4.3.全月生产安排不匀,起伏大1.4.4.断料,设备故障等造成的不合理加班2.人工效率2.1.产量差2.1.1.生产安排不当,生产不顺2.1.2.人员流动大,补充不及2.1.3.人员生手多,产量效率差2.1.4. 工作环境差致效率差2.2.收率差2.2.1.原料投入控制不当2.2.2.未按操作标准操作2.2.3.人员生手操作不良2.2.4..设备保养不良造成异常品2.3.品质差2.3.1.人员生手2.3.2. 未按标准操作2.3.3. 人员情绪差2.3.4. 赶产量疏忽品质3.员工待遇3.1.计薪制度3.1.1.薪资与职务,工作之关系3.1.2.固定薪与计件方式选择3.1.3.各项津贴给于的合理性3.2.奖励制度3.2.1.效率奖金与绩效平核之合理性3.2.2.各项奖金核发之正确性与公平性3.2.3.考绩与考勤办法执行情况3.3.福利3.3.1.各项补助(交通,保险,伙食等)合理性3.3.2.训练与服务费支出之合理性3.3.3.下脚料处理情况之合理性三.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制造费用包括:电费,蒸汽费,水费,包装费等变动费用,与用人费用,设备折旧,维修费,消耗品,事务费用,各项摊提及他部摊入等固定费用所构成。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5939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b.png)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对各项成本的核算、控制和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
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将从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三个方面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
首先是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确定产品成本和各项费用的过程,是成本管理的基础。
成本核算一般分为全面成本核算和直接成本核算两个维度。
全面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成本进行核算,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直接成本核算则是只对于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进行核算,如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
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清晰了解到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
其次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成本在企业规定范围内充分合理地发生和使用。
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成本的发生和异常成本的处理。
通过制定预算,设定成本计划和标准,确保各项成本在预期范围内,不超支和不偏低。
通过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加强内部监督,实施成本核对和成本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异常和浪费问题,降低成本。
最后是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完善,并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生产经营活动,制定适合企业的成本管理策略和方法,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成本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减少成本、提高效益,改进经营方式,实施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等。
企业可通过制定差异化的成本管理策略和措施,如精益生产、价值工程和供应链管理等,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本控制指标及统计办法
![成本控制指标及统计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f37b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8.png)
成本控制指标及统计办法一、成本控制指标:1.总成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直接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3.间接成本: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费用,如设备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酬等。
4.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费等。
5.变动成本:随着生产产量或经营规模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6.边际成本:在一定生产规模下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7.毛利润: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后的余额。
8.毛利率:毛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可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
9.生产效率:衡量单位时间内产出的数量或价值。
10.人工效率:衡量单位时间内员工完成工作量的多少。
11.能源效率:衡量单位生产产出所消耗的能源。
12.浪费率:浪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可通过减少废料、降低副产品损失等方式减少浪费。
13.报废率:报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可通过提高生产质量和维修设备的准时性来减少报废率。
14.生产周期:从开始生产到完成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时间。
15.存货周转率:单位时间内存货出售和重新购进的次数,可衡量存货周转速度。
二、成本控制统计办法:1.预算控制:制定年度成本预算,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标准成本控制: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差异并加以调整。
3.成本差异分析: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4.效益分析:根据企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效益,对成本进行评估和判断,以决定是否进行成本控制。
5.成本费用分析: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分析和比较,找出费用异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6.预测与评估: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和评估,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7.效率指标监控:设定一系列成本效率指标,并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效率问题。
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指标(3篇)
![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指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3d0d7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a.png)
第1篇一、项目成本总额指标项目成本总额指标是指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总和。
该指标反映了项目整体成本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施工用水电费等。
直接成本是构成项目成本的主要部分,对项目成本总额具有直接影响。
2. 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财务费、规费、税金等。
间接成本虽然不直接参与项目施工,但对项目成本总额也具有较大影响。
3. 预算调整: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原因,可能导致预算调整。
预算调整费用应计入项目成本总额。
二、成本控制率指标成本控制率指标是衡量项目成本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成本控制率 = (实际成本 - 预算成本)/ 预算成本× 100%成本控制率越低,说明项目成本控制效果越好。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 直接成本控制率:分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直接成本的控制情况。
2. 间接成本控制率:分析管理费、财务费、规费、税金等间接成本的控制情况。
三、人工费成本指标人工费成本指标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工费用的支出情况。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 人工费占比:分析人工费在项目成本总额中的占比,判断人工费是否过高。
2. 人工费控制率:分析实际人工费与预算人工费的差异,判断人工费控制效果。
四、材料费成本指标材料费成本指标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材料费用的支出情况。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 材料费占比:分析材料费在项目成本总额中的占比,判断材料费是否过高。
2. 材料费控制率:分析实际材料费与预算材料费的差异,判断材料费控制效果。
五、机械使用费成本指标机械使用费成本指标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机械使用费用的支出情况。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 机械使用费占比:分析机械使用费在项目成本总额中的占比,判断机械使用费是否过高。
2. 机械使用费控制率:分析实际机械使用费与预算机械使用费的差异,判断机械使用费控制效果。
成本费用极其构成分析
![成本费用极其构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0db70604a1b0717ed5dddf.png)
成本费用极其构成分析一、总成本费用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即: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注:括号内三项费用又称之为期间费用。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又称之为产品成本或制造成本。
包括各项直接支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及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的构成:即将与生产成本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以及各项间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于产品的各种物资。
它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性消耗。
它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各类补贴。
(3) 其他直接支出生产成本中的其他直接支出主要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等。
(4) 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是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即发生在生产单位的间接费用。
它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折旧费,维护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实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1)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它包括由企业统一负担的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无形递延资产摊销费及其他管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动保护费、技术转让费、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
(2)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它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及其他费用(外币汇兑损益、外汇调剂手续费、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等)(3)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及指标详解
![成本管理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构成及指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2c67e6fa8956bec0975e368.png)
工业企业成本构成及指标详解第一部分工业企业成本构成表逻辑审核关系:1、表内审核关系:(1)制造成本(001)=直接材料消耗(002)+直接人工(010)+其他直接费用(011)+制造费用(013)(2) 其他直接费用(011)>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12)(3) 直接材料消耗(002)=原材料(003)+燃料(004)+动力(005)+包装物(006)+外购半成品(007)+修理用备件(008)+其他直接材料消耗(009)(4) 制造费用(013)=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014)+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015)+折旧费(016)+修理费(017)+经营租赁费(018)+保险费(019)+取暖费(020)+运输费(021)+劳动保护费(022)+工具摊销(024)+设计制图费(025)+研发、实验检验费(026)+水电费(027)+机物料消耗(029)+差旅费(030)+办公费(031)+劳务费(032)+通信费(033)+外部加工费(034)+其他制造费用(035)(5) 劳动保护费(022)>保健补贴、洗理费(023)(6) 水电费(027)>水费(028)(7) 其他制造费用(035)>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36)(8)营业费用(037)=运输费(038)+装卸费(039)+包装费(040)+保险费(041)+仓库保管费(042)+委托代销手续费(043)+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044)+业务费(045)+经营租赁费(046)+销售服务费用(047)+销售部门人员工资(048)+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049)+差旅费(050)+办公费(051)+通信费(052)+招待费(053)+折旧费(054)+修理费(055)+物料消耗(056)+低值易耗品摊销(057)+社保费(058)+其他营业费用(059)(9) 其他营业费用(059)>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60)(10)管理费用(061)=公司经费(062)+工会经费(071)+无形资产摊销(072)+通信费(073)+印刷费(074)+会议费(075)+水电费(076)+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078)+仓库经费(079)+劳动保护费(080)+上交管理费(082)+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083)+劳务费(084)+社保费(085)+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086)+董事会费(087)+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088)+咨询费(089)+诉讼费(090)+业务招待费(091)+税金及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092)+技术转让费(093)+职工教育经费(094)+技术(研究)开发费(095)+汽车费支出(097)+排污费(098)+绿化费(099)+坏账准备(100)+存货跌价准备(101)+其他管理费用(102)(11) 公司经费(062)>行政管理人员工资(063)+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064)+折旧费(065)+差旅费(066)++办公费(067)+修理费(068)+机物料消耗(069)+低值易耗品摊销(070)(12) 水电费(076)>水费(077)(13) 劳动保护费(080)>保健补贴、洗理费(081)(14) 技术(研究)开发费(095)>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096)(15) 其他管理费用(102)>其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103)(16)财务费用(104)=利息支出(105)-利息收入(106)+汇兑损失(107)+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108)+其他财务费用(109)2、表间审核关系:(1)B702表与B201表联审要求::(B702表)工业总产值=(B201表)工业总产值(2)B702表与B103表联审要求:(B702表)主营业务收入=(B103表)主营业务收入(B702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B103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B702表)其他业务收入=(B103表)其他业务收入(B702表)营业利润=(B103表)营业利润(B702表)补贴收入=(B103表)补贴收入(B702表)本年应交增值税=(B103表)本年应交增值税(B702表)财务费用=(B103表)财务费用(B702表)管理费用=(B103表)管理费用(B702表)营业费用=(B103表)营业费用(B702表)职工教育经费=(B103表)职工教育费第二部分表格数据原则和指标解释一、表格数据原则表格数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
工业单位成本的核算
![工业单位成本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2ea8e2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c.png)
工业单位成本的核算工业单位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工业单位成本的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的环节。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生产成本的情况,有利于企业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定价策略和经营决策,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工业单位成本的构成工业单位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工资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四个部分。
1、直接材料成本: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往来物、包装材料等的费用。
2、直接工资成本:指用于生产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包括生产领导的工资和津贴、工人薪资、社会保险、福利和津贴等。
3、制造费用:指生产过程中非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如工厂的设备折旧、维修、磨损、装备折旧等。
4、管理费用:指管理和行政费用,如工厂管理人员薪水和福利费用、工厂办公室的设备折旧、磨损等。
二、工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方法1、产品成本法:依据生产规模的大小和生产成本的构成,通过核算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来计算产品成本。
2、订单成本法:依据订单的接收时间和交货时间,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计算订单的成本。
3、作业成本法:以生产过程中设定的一个标准作业单元作为计算成本的基础,根据标准作业单元需要的原材料、工资以及制造和管理费用,来计算生产成本。
三、工业单位成本核算的意义1、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生产成本。
通过对材料、工资、制造和管理费用进行核算,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
2、有利于企业制定价格。
工业单位成本核算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销售和定价策略,确保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3、为企业节约成本。
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和管理流程,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工业单位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方面,它能够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生产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策略;另一方面,它也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be636d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8.png)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一、前言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在产品价格的制定上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只有控制生产成本,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力。
因此,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对于工业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
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首先需要确定成本基础,常用的有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产生的费用,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工产生的费用,制造费用包括间接耗材、间接劳动力和间接设备折旧等费用。
其次需要分摊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许多间接成本,这些成本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或服务,因此需要分摊到各个产品上。
一般来说,分摊费用的方法包括比例分摊法、分步计提法、事实数据分摊法等。
最后需要确定成本汇总方式。
成本汇总可以按照订单、工单、生产批次等方式进行,一般需要与生产关联,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三、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主要包括预算控制和实际控制。
预算控制是指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制定一个合理的成本预算,控制企业的实际成本不超过预算。
实际控制是指对具体的成本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浪费等问题。
实现成本控制可以采用经济批量控制、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精益生产等方法来优化生产流程,从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此外,还可以开展供应商评估、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等工作,降低原材料等方面的成本。
四、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1. 竞争优势成本控制可以使企业利润更高,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想保持竞争优势,一定要实现成本控制。
2. 改进管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实施,需要对企业的各项管理进行分析,以便发现管理不当的情况,并加以改进。
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3. 确定定价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合理的产品定价。
如果企业不了解自己的成本状况,就很难决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4. 管理协调成本控制可以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企业成本构成及指标详解第一部分工业企业成本构成表
逻辑审核关系:
1、表内审核关系:
(1) 制造成本( 001) =直接材料消耗( 002) +直接人工( 010) +其它直接费用( 011) +制造费用( 013)
(2) 其它直接费用( 011) >其中: 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012)
(3) 直接材料消耗( 002) =原材料( 003) +燃料( 004) +动力( 005) +包装物( 006) +外购半成品( 007) +修理用备件(008)+其它直接材料消耗(009)
(4) 制造费用(013)=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014)+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015)+折旧费(016)+修理费(017)+经营租赁费(018)+保险费(019)+取暖费(020)+运输费(021)+劳动保护费(022)+工具摊销(024)+设计制图费(025)+研发、试验检验费(026)+水电费(027)+机物料消耗(029)+差旅费(030)+办公费(031)+劳务费(032)+通信费(033)+外部加工费(034)+其它制造费用(035)
(5) 劳动保护费(022)>保健补贴、洗理费(023)
(6) 水电费(027)>水费(028)
(7) 其它制造费用(035)>其中: 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36)
(8)营业费用(037)=运输费( 038) +装卸费(039)+包装费(040)+保险费(041)+仓库保管费(042)+委托代销手续费(043)+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044)+业务费(045)+经营租赁费(046)+销售服务费用(047)+销售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