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项目名称: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首席科学家: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起止年限:至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

在神经环路层面上解析神经系统发育、功能以及可塑性,同时了解与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环路异常的机制。建立从微观的分子/细胞水平研究与宏观的系统/行为研究之间的桥梁。力争在神经细胞的产生和分化、细胞定位、突触形成和修剪、感觉信息的传递、整合与储存、工作记忆和抉择的环路机制、环路形成与功能的异常等前沿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五年预期目标:

1)在神经环路形成分子机制方面,深入认识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命运决定

的调控机制;揭示神经元迁移的动力原理和导向机制;进一步阐明神经元极化的胞内外机制;探索神经元树突和突触修剪的分子机制。

2)在神经环路功能及可塑性方面,阐明神经环路电信号的产生与调节机制、多

模态感觉信息整合的突触和环路机制、神经环路存储和提取感觉经验中的时序信息的突触机制、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环路机制和工作原理。

3)在神经环路异常分子机制方面,将重点研究智障基因导致癫痫易感的环路形

成异常、抑制性突触传递系统调控与癫痫发生的关系、离子通道失常对神经元存活与突触和神经环路异常的作用。

4)五个课题有机联系、技术交叉。将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在以上三个研究方向

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具体表现为对神经环路的重要前沿问题有显著突破,在神经科学界取得领先地位。

5)开展与临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扩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基础研

究。

6)培养学术骨干的基础科研能力,使之成为他们所在的研究领域中享有国际声

誉的科学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研究团队。通过高质量的基础研究训练来提高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科研素质,为中国神经科学后备人才的储备

作出贡献。

三、研究方案

本项目由五个有内在联系的研究课题组成,每个课题由3-4个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组合作完成。这些课题紧密围绕神经环路的形成及功能展开研究。在神经环路的形成及可塑性方面,主要研究神经元发生、分化和命运决定的转录因子调控;神经细胞迁移和形态发生的分子细胞学机制;突触形成与修剪机制;并从分子细胞层次研究环路功能的调节机制。在神经环路的功能及可塑性方面,主要研究多模态感觉信息整合的环路机制;以及工作记忆和抉择的环路基础。同时,将研究病理状态下(包括癫痫、智障和老年痴呆)神经环路的变化。五个课题的研究方案,依以下顺序分别进行描述:环路的形成→环路的功能→环路的异常。

课题一神经细胞的产生、迁移与轴突生长

结合基因剔除、胚胎电场转基因、组织培养、单细胞迁移分析、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等实验方法,研究大脑皮层和脊髓背角神经元产生和命运决定的调控机理、神经元迁移及轴突投射建立的机制。并将这两个脑区的研究结果相互参照,比较异同。在神经元产生和命运决定的调控机制研究中将特别关注三类调控方式: 1)转录调控、2)表观遗传学调控、3)miRNA调控,以期发现有关键作用的新的调控分子、阐明相应的上下游信号机理。神经元迁移和轴突投射的研究中,特别关注已知的神经轴突导向因子对新生神经元迁移发挥的作用、阐明相关的信号机制。

创新点与特色:在研究内容上,综合考虑不同层次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在神经干细胞命运决定中的作用;将在大脑皮层和脊髓背角上的研究结果相互比较和参照,以促进对各脑区神经环路发育机制的一般性了解。在实验方法上,拥有非常成熟的单细胞迁移导向分析等独特技术。

可行性分析:已建立实验必需的鸡胚和鼠胚电场转基因、单细胞迁移导向分析、神经干细胞培养、病毒包装感染等关键技术。成功获得了多个与研究相关的

转基因小鼠品系。研究队伍完整、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具备开发新的研究手段的潜力。因此,本课题的执行有充分的保障。

课题二神经环路形成和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围绕神经元极性建立、轴树突的生长、突触形成、树突与突触的选择性修剪等重要问题,开展以下研究:1)神经元形态发生的细胞骨架机制和不对称膜转运机制;2)神经元电活动、分泌性因子对树突形成与修剪和突触功能的影响;3)表观遗传因素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对神经环路可塑性的影响。

创新点与特色:围绕神经元形态发生、突触的形成及修剪机制,从细胞骨架、囊泡转运、基因表达调控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在离体培养的神经元上,采用多种新的分子生物学、光学成像和激活等实验手段。

可行性分析:主要学术骨干在神经元形态发生、突触形成及神经活动依赖的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工作积累。已获得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期工作成果。具有相对成熟的神经细胞生物学分析手段、工具病毒载体构建技术和光敏感离子通道激活技术。

课题三神经环路信号传递、整合与储存

本课题拟采用多种模式动物(果蝇、斑马鱼、大/小鼠)和多种活体实验手段(电生理、钙成像、行为等)研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模态感觉信息传递、整合与储存发生的精确位点和神经机制,探讨其对动物行为的作用。

创新点与特色:采用多种模式动物,从不同角度研究多模态感觉信息整合的原理;运用在整体果蝇、斑马鱼、大/小鼠上的活体全细胞记录技术与钙成像相结合的手段,并引入光敏感离子通道激活和失活神经环路的技术。

可行性分析:已建立完善的实验体系,主要学术骨干在以上研究领域均有较好的工作积累,已获得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期工作成果,有望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课题四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

本课题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在实验方面,将以果蝇、小鼠和猴作为模式动物,采用行为学、脑片和整体动物的示踪、光学成像、电生理等技术,以研究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神经元环路机制和功能。在理论分析方面,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大规模的神经元网络的计算仿真,揭示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在神经元环路上的计算原理。理论的结果和预测将对动物实验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创新点与特色:从分子、细胞、环路、到整体行为等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的研究,揭示神经环路实现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机理,以期进一步认识其它认知功能的环路机制。

可行性分析:已建立相对成熟的整体动物的钙成像、电生理、动物行为及计算的平台。主要学术骨干在神经元环路的实验记录与操纵、理论的模拟与分析等方面有多年的积累。

课题五神经环路异常的分子机制

本课题将结合基因剔除/过表达技术、动物行为分析、影像技术、细胞培养、电生理技术、及生化实验方法,研究与疾病相关的神经环路异常的分子机制。

创新点和特色:从神经环路的形成与功能的层面来了解脑疾病发病机理,以期为开发有临床运用前景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可行性分析:所需的转基因、基因敲除小鼠已基本构建好,所需抗体已制备。主要学术骨干对正常与异常神经环路的分子机制研究已有多年经验。

四、年度计划

一、研究内容

围绕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这一主题,所建议的五个研究课题将用各种实验手段力争在神经环路的形成过程、信息编码和处理的功能、及神经环路的可塑性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以下将按课题顺序叙述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一神经细胞的产生、迁移与轴突生长

神经系统早期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神经元,以及新生神经元的迁移定位和轴突投射到特定的部位对于功能性神经环路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细胞内转录因子和miRNA及胞外诱导因子对这些发育环节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该领域研究现状和热点,结合本研究团队的前期工作基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

1)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命运决定的调控机理;

2)神经元迁移和轴突生长的导向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

1.大脑皮层和脊髓背角神经元产生及神经递质表型决定的转录调控机制;

2.miRNA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命运决定、定向迁移、轴树突分化、轴突生长导

向中的作用;

3.大脑皮层及脊髓神经元有序迁移及轴突投射的导向机制。

课题二神经环路形成与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神经元极性建立、轴树突生长、神经元与靶细胞的特异连接和突触分化、神经元树突和突触的选择性修剪等过程是神经环路形成的基本环节,受到各种正性和负性因子的调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靶细胞的精确连接以及特定蛋白在突触前和突触后的精确定位。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

1)神经元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

2)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活动依赖的树突和突触的修剪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

1.在神经元极性建立中细胞骨架的调节机制和膜组分的不对称转运机制;

2.神经元电活动调节树突发育及突触功能的分子机制;

3.树突和突触修剪的调节机制。

课题三神经环路信号传递、整合与储存

研究神经环路中信息传递、整合与储存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脑的工作原理以及动物行为产生的机制。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采用不同模式动物和在体实验手段,研究信息传递、储存和多模态感觉信息整合的突触和环路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

1.神经信息的产生与传递的调控与可塑性机制,包括神经元的动作电位产生和

传导,神经递质与感觉刺激对信息产生与传递的调控;

2.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之间的调控与整合的突触和环路机制,及其在动物

行为中的功能;

3.皮层神经环路学习和存储视觉经验中时序信息的机制。

课题四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

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相互关联,其相关脑区也是相互重叠的。工作记忆所储存的信息包括抉择时刻的外部刺激、动物本身的需求和相关的回忆,是动物做出合理抉择的关键;反之,抉择行为的结果又决定了动物工作记忆的内容和模式,并将行为的后果存入及更替过去的记忆。

本课题的关键问题:

工作记忆与价值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及其神经计算原理。

主要研究内容:

1.工作记忆的神经环路机制;

2.抉择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3.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神经环路的理论模型。

课题五神经环路异常的分子机制

突触与神经环路功能失常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特征。分子机制的异常可造成突触形成和神经环路功能的异常,导致脑功能(如记忆和学习)损伤和失常。本课题的关键问题:

神经环路形成与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

主要研究内容:

1.与智障相关基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

2.大脑皮层GABA抑制性突触传递在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病发生中的作用;

3.离子通道在神经元存活和死亡过程中的作用。

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项目名称: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首席科学家: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 在神经环路层面上解析神经系统发育、功能以及可塑性,同时了解与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环路异常的机制。建立从微观的分子/细胞水平研究与宏观的系统/行为研究之间的桥梁。力争在神经细胞的产生和分化、细胞定位、突触形成和修剪、感觉信息的传递、整合与储存、工作记忆和抉择的环路机制、环路形成与功能的异常等前沿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五年预期目标: 1)在神经环路形成分子机制方面,深入认识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命运决定 的调控机制;揭示神经元迁移的动力原理和导向机制;进一步阐明神经元极化的胞内外机制;探索神经元树突和突触修剪的分子机制。 2)在神经环路功能及可塑性方面,阐明神经环路电信号的产生与调节机制、多 模态感觉信息整合的突触和环路机制、神经环路存储和提取感觉经验中的时序信息的突触机制、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环路机制和工作原理。 3)在神经环路异常分子机制方面,将重点研究智障基因导致癫痫易感的环路形 成异常、抑制性突触传递系统调控与癫痫发生的关系、离子通道失常对神经元存活与突触和神经环路异常的作用。 4)五个课题有机联系、技术交叉。将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在以上三个研究方向 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具体表现为对神经环路的重要前沿问题有显著突破,在神经科学界取得领先地位。 5)开展与临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扩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基础研 究。 6)培养学术骨干的基础科研能力,使之成为他们所在的研究领域中享有国际声 誉的科学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研究团队。通过高质量的基础研究训练来提高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科研素质,为中国神经科学后备人才的储备作出贡献。

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不可思议的形成新习惯的能力

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不可思议的形成新习惯的能力 (2014-05-29 14:46:34) 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是最近心理学倍受瞩目的领域之一。神经可塑性涉及到大脑通过训练和练习后自我重构的能力。在许多方面,正是因为神经可塑性,使得个人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成长和发展。理解到了变化确实是可能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专注于你想要的成长方式,而不是其是否可行。科学证明,这是有可能的,就看你怎么做了。 亚里士多德说: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神经可塑性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当你给经常练习小提琴的人做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时,你会发现他们的大脑开发出很大一个区域用于映射他们的手指。

这个变化的程度取决于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大脑以不为己知的的方式真实而有形地适应着。 关于神经可塑性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串在一起......而不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相互分离”。这实际上意味着,当因为同一事件被激活的神经元,它们之间会相互联系并不断加深这种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通过增加练习“设定神经路径”,你练习的越多,路径越稳定或沟槽越深。反过来也是一样,当那些路径长期不被使用,它们的空间就会被那些需要生长空间的路径占据。使用它或者失去它! 你试着想象一下,水流过沙滩的情形(我是在考艾岛的沙滩写作本文,因此原谅我采用这样一个比喻,不过我觉得一个形象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当海水第一次来到沙滩,沙滩并没有一条现成的路,于是海水开始去建它的路径。当海水不断流过沙滩,在沙滩上会形成一条越来越深越来越固定的通道!它可能会岔开,并且必要的话会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需要的话,甚至在已有废弃的通路上建立新的通路。一旦通路建立,水流就很难改变,即便水流停止了,路径仍会保留一段时间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为什么重拾旧艺比重新学习一个全新的东西要容易的多。) 有关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近来蓬勃发展,许多心理学领域的人们都在谈论神经怎样重塑以及为什么等话题,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完成了相当数量的有关人脑及其自我重塑功能的研究。这已经不再被认为是有关脑科学的一种理论,而是不争的事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人脑在人的早期(整个童年阶段)发展,之后就如混凝土一般“固化”了。老话说“你不能教

神经解剖学综述

神经解剖学综述 题目: 浅析神经胶质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发展研究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姓名:张高迎 专业:针灸推拿学 班级:13级研究生医学2班

浅析神经胶质细胞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发展研究 作者:张高迎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 摘要神经胶质细胞几乎遍布整个神经系统,对神经元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有很大的影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与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的胶质细胞功能密切联系,研究神经胶质细胞对了解该神经疾病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就近几年的对此研究本文做了如下浅析。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阿尔茨海默病影响 Abstract Glial cells throughout the nervous system, neur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nd 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also has a big impact.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AD) is a degenerative disease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ts pathology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of glial cells in close contact study on glial cells have some help for understanding the neural disease, so this study in recent years made the following analysis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Glial cells Alzheimer's disease impact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痴呆症之一,一种常见的脑变性疾病,占全部痴呆患者的60-70%。临床上早期表现为患者记忆力的减退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后期发生进行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缺失、神经行为异常,出现精神状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完全丧失。1997 年 Pfrieger 等[ 1]首次报道胶质细胞能强烈促进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后,人们对胶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尤其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中胶质细胞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一、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认为神经胶质细胞仅是大脑的填充物,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和协助代谢的功能的观点已是几十年的传统观念,近年来,有很多学者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有着一样重要的功能,而且还有调控神经元的一些能力。 王西林[2]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还有支持隔离和绝缘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分泌功能、参与神经递质的代谢、免疫应答作用、和神经元一样具有可兴奋性、参与神经元的通讯、在突触形成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和在神经再生中的双向作用;少突胶质细胞还起到参与神经元间的信息系统交流、形成神经纤维髓鞘和在神经再生的作用;小胶质细胞的“双刃”功能:在损伤后的CNS内发挥“清道夫”的作用和分泌众多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放大 CNS 内炎症反应。这些新发现的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更深层的研究AD起到了作用和理论的来源。 李丽霞[3]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细胞间隙有助于神经元进行物质交换;星形胶质细胞能维持神经元周围环境K+含量的稳定性;星形胶质细胞膜上还存在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有利于神经元的活动;在神经系统发育时期, 某些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引导神经元迁移的作用, 使神经元到达预定区域并与其他细胞建立突触连接;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可塑性。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新近研究认为,少突胶质细胞还有抑制再生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小胶质细胞有吞噬功能, 有人认为它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 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郑向红等[4]研究发现,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修复和再生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成瘾的神经环路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它有以下特点:强迫性觅药和给药;给药失控;有戒断现象。成瘾包含冲动和强迫性因素,它有一个完整的周期:成瘾;消退;复吸。动物和人类影像学研究揭示了VTA和VS在调整这个周期中的关键性作用,它是成瘾阶段的病灶,在戒断阶段是影响泛杏仁核区的主要因素,也在复吸阶段起广泛的神经连接作用。成瘾的行程包括中脑边缘淋巴系统的神经重塑和纹状体的适应性改变,甚至包括前额皮质、扣带回和杏仁核的系统紊乱。成瘾形成的描述要基于分子和基因。神经的适应性调整在成瘾形成中期关键作用。 整体概念 成瘾定义: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他有以下特点:强迫性觅药和给药;给药失控;有戒断现象。临床偶尔使用易成瘾药物与成瘾是不同的,成瘾表现为无法控制的给药和强迫性觅药行为。下面的一组数据阐明了药物使用、滥用、药物依赖的区别:大约15.6%的美国人会使用非处方或成瘾类药物,大约5.4%将会导致药物依赖;对于酒精来说,正在使用的人群占美国大于12岁人数的51%,其中7.7%符合酒精成瘾和酒精依赖的特性;对于尼古丁,在2007年28.6%的12岁以上美国人正在使用,其中24.2%使用香烟,5.4%使用雪茄,3.2%使用无烟香烟,0.8%使用烟斗吸烟。 对于成瘾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瞬时效应(对比用药与未用药者),现在焦点转移到了慢性成瘾者,短暂用药与长期用药度大脑的神经改变,这些改变导致了复吸结果。现在神经生物学主要研究调整从偶尔、可控的药物使用到无法自控的给药、觅药、复发这一转变的基因、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 隐藏于成瘾下面的精神动机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冲动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刺激,表现为实施愉悦的行为前的紧张;而强迫则是一种消极的精神刺激,表现为强迫行为前的紧张和焦虑,并通过实施强迫性为来解除它。 冲动和强迫充斥成瘾的三个阶段-成瘾、戒断、复吸-冲动在成瘾的早期作用更大一些,两者主导成瘾的晚期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成瘾。从偶尔用药到成瘾包括各个方面的神经改变,其可能始于易感个体的用药或易感时期的用药。这篇评论主要关注于参与成瘾的各个阶段的大脑神经通路。 强化的根源:动机,拮抗作用,兴奋作用 给药的刺激和奖赏之间的改变是成瘾的主要成因。Wilk早期的工作之初驱使状态和依赖的关系。Wilk承认积极刺激在依赖阶段的作用,同时指出成瘾性药物导致了一种新的消极的增强模式。 在Solimon的对抗理论中,动机和愉悦、情感联系紧密在成瘾的形成过程中。Solimon 和Corbit认为愉悦情感一旦形成就会被中枢神经系统削弱。积极的愉悦反应在刺激之后迅速形成,伴随质量的加强,随后出现耐受或消退。相反,尾随积极的愉悦反应的消极的愉悦反应形成的非常缓慢,重复刺激后会被强化。拮抗效应在药物使用早期反映了大脑奖赏系统的改变,晚期则是导致强迫性用药和阶段现象的主要因素。 在这种设想下,无论迅速还是缓慢的戒断都会导致负面精神效应的增强,而不仅是短暂的身体依赖。有些人认为这种消极效应的产生就导致了成瘾,并导致强迫行为的产生。 另外一种对成瘾有关的动机的改变源于早期对条件强化、行为易化、适应性改变的研究。假定药物占领了动物脑内关于物种延续的区域,这种假设是非常有启发作用的,它将觅药行为和奖赏联系起来。临床观察发现缺失奖赏的个体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觅药行为。 精神类药物导致增强的‘渴望’可以易化条件增强和觅药行为。觅药行为被药物相关刺激所控制,这种刺激也是一种条件增强的结果。许多人认为逐渐增强的药物相关的‘渴望’导致了强迫性觅药和给药行为。这种‘渴望’的神经机制的长期存在是导致复吸的原因。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杜新陈天勇约10966字 摘要执行衰退假说认为执行功能的特异性衰退是引起认知年老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及其相关脑区(主要为前额叶)存在可塑性,通过训练执行功能的衰退可得到缓解,且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脑容量或神经递质都可发生改变;部分研究还发现执行劝能训练对其它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迁移效应。这些发现对于认知年老化理论的继续探索和认知干预研究的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行功能;老年人;认知可塑性;神经可塑性;迁移效应 分类号 B842;B844.4 长期以来,认知年老化研究延续的是传统的“衰退模型”,例如较有影响的加工速度理论、抑制控制理论和执行衰退理论,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强调年老化所带来的认知损伤。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逆转(Bares & Lindenberger, 1988;Thompson&Foth.2005;Willis et al.,2006),并且训练还可引发脑容量、脑功能激活等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认知可塑性(cognitive plastici)和神经可塑性(neutral plasticity)。《Psychology and Aging》在2008年末专刊介绍了老年认知可塑性的各类研究(Mayr,2008),表明“可塑性”已成为当前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 从Baltes和Willis 1982年提出“认知可塑性”概念伊始,针对老年人的各类认知干预研究不断涌现,如对记忆、推理、加工速度等的训练。近年来,随着执行功能及相关理论的提出,执行功能成为认知干预的一个新的目标能力,对工作记

大脑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大脑终身具有神经可塑性

大脑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大脑终身具有神经可塑性曾经人们以为大脑发育到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就结束了,大脑在成年之后就基本定型,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现在科学家知道,大脑在成年之后依旧保留着巨大的变化潜力。这种能力叫做“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神经连接生成和修改的能力。我们的大脑终身都保有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体现在大脑被外界刺激影响而随时修改上。当你长期练习某一种大脑功能,就可以让负责这个功能的脑区的神经连接生成和巩固。比如说,当你每天坚持练习弹钢琴,你的大脑中负责手指活动的脑区就会长出更多的神经连接,手指在大脑中的“地盘”也会随之变得更大;当你每天学英语,你的大脑语言皮层中负责英语读写的区域也会越来越大。 但是如果你偶尔偷懒,几天没练钢琴,或者几天不学英语,大脑中刚刚建立起来的“钢琴神经网络”或“英语神经网络“的巩固过程就会罢工,变得日渐虚弱,一些微弱的神经连接甚至会被修剪掉,几天后当你重拾钢琴和英语的时候,就会觉得生疏许多。总而言之,我们的大脑在一生中都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对环境有着积极的适应。 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是怎么产生连接的呢?它们会长出很多“小手”和别的神经元连接在一起,这些小手叫做“神经突触”。它们的轴突(比较长的神经突触)外面会被胶质细胞包裹上,这个过程叫做髓鞘化。为什么神经元轴突外面要包裹上髓鞘呢?因为大脑的神经元需要远距离传输信息,比如从位于额头后方的前额叶传到位于大脑正中间的内侧颞叶,或者从位于后脑勺的枕叶传递到耳朵边上的颞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就像是电线周围包了一层橡胶绝缘层一样,可以让神经信号在大脑中的传输速度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在这之后,大脑又会大幅修剪发育得错综复杂的神经连接,就像修建新长出的小树苗一样,把用得很少的神经连接修剪掉,只留下重要的、反复使用的神经连接,让大脑的能量和物质得到高效使用。对神经纤维“分叉”的大幅修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青春期结束。但这不意味着神经元就此不会再生,大脑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域终身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这个神奇的区域就是海马体。海马体是人类大脑中终身会产生新的神经元的区域。

神经重塑

神经重塑 —、神经重塑的概念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神经系统作为机体最重要的调节体系,在使机体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或受损时,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也不断地修饰和重组,保持着可调节或可塑的状态,表现为:①对特殊环境的适应;②生理活动的训练与调制;③组织损伤后的代偿、修复与重建。例如大自然的“歌唱家”黄鹂鸟,鸣叫声圆润嘹亮、悦耳动听,其鸣叫规律是受到脑内神经支配:春天来临时黄鹂鸣叫,是因为其脑内有与鸣叫相应的神经核团;到了秋天黄鹂不再鸣叫,是因为其脑内与鸣叫相应的神经核团凋亡;等到来年春天又再次鸣叫,是因为其脑内又长出与鸣叫相应的神经核团。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plasticity)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环境变化或受到损伤后,具有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进行主动适应的能力或潜力,其中神经元的可塑性是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基础。1996年,Nudo分别发表在《神经生理学杂志》《科学》杂志的文章,为研究中枢神经可塑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证据。 脑因为终身具有可塑性,所以能够保持敏捷性、警觉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神经科学家曾经认为只有婴儿的脑具有可塑性。因为新突触的迅速增长(突触形成)与新技能的获得是平行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灵长类动物和类人猿的研究数据证实,脑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都具有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中枢神经系统在环境变化或受到损伤后,具有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进行主动适应的能力。 二、神经重塑的解剖学基础 功能的可塑源于结构的重组。脑损伤后功能的修复涉及不同脑区、不同层次的可塑性改变,如相关脑区或核团的网络结构、细胞内结构和突触水平的改变。其中,突触的可塑性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决定了脑的可塑性。现在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已有许多认识,其中最主要的概念是“替代”与**重获”。“替代”指神经系统利用剩余的或其他的感觉:传人或信息处理过程或运动模式替换已被损毁的部分,从而使功能得到恢复,反映了神经网络功能的变通性;“重获”指通过启用解剖上多余的结构使被破坏的功能再次获得,如突触去抑制后功能性的再现,同源性突触或受体的出芽和再塑等,反映了神经网络的再生功能。“替代”与“重获”分别涉及核间和核内两种再塑机制。神经元代偿的动态反应(细胞的可塑性)中存在核间和核内两种感觉传人的替代机制。 同源性再生和异源性再生同源性神经再生是指被损伤的轴突能够重新长回来,并重新支配其靶器官,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中相当少见;异源性神经再生是指并行的未损伤神经元轴突发芽的现象。近年来进一步证实,作为并行发芽导致被损失神经元_空白突触位点的再占用现象在许多脑区中存在。例如,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轴突有下列3种出芽方式: (1 )再生性出芽(regenerating sprouting):受损伤的神经元仍然存活,轴突的近胞体侧长出:新芽,被称为再生性出芽。周围神经系统的再生性出芽有可能延伸到达原来的靶细胞,并恢复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在内,再生性出芽是暂时的、一过性的,不能到达和支配原来的靶|细胞。 (2)侧支出芽(lateralsprouting):受损伤的神经元死亡,附近没有受损伤的神经元的轴突的学侧支长出新芽,被称为侧支出芽。侧支性出芽有可能延伸到达死亡神经元原来的靶细胞,并建立功能

神经解剖学发展史

神经解剖学发展史 张富兴 神经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和神经科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伴随着人们对人体结构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认识而逐步深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有关神经解剖学的文字如“脑”、“脑的被膜”和“脑脊液”始于古埃及人,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由埃及医生Imhotep书于约公元前1700年的“The Edwin Smith Surgical Papyrus”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医学文献,其中叙述了解剖学上的“脑”、“脑膜”、“脊髓”和“脑脊液”等。公元前500年~16世纪,基于肉眼观察,许多脑神经和脑结构被逐渐认识。大约公元前500年Alcmaion解剖了感觉神经并描述了“视神经”;“解剖学”之父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 )对脑室予以关注;公元前280年Erasistratus注意到脑有不同分区。到公元177年,Galen曾举办了讲座:“On the brain”。在16世纪后期,人们对脑的认识已有“海马”、“脑桥”等概念并开始区分皮质和白质。 17世纪以后到19世纪中叶,许多脑表面的结构、颅神经及其神经节逐一被发现和研究,如人们描述和认识了“乳头体”、“滑车神经”、舌下神经节、Scarpa’s神经节等等。现代12对脑神经的分类也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此外,随着显微镜的发明,这一时期人们对脑结构的认识也更多的由“表”及“里”,研究层次也开始由组织向细胞水平发展。如发现了“红核”、“蓝斑”、“锥体交叉”、脑皮质的6层结构、提出神经组织的“细胞理论”等等。 进入19世纪末叶,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特殊染色技术的发明,人们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组织的结构,因此在细胞水平研究神经系统结构的现代神经解剖学开始确立它的地位。该时期直至20世纪初期,人们对神经组织中神经元结构和联系的研究更加深入,很多经典的概念如“神经元”、“轴突”、“树突”、“突触”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同时不断有许多新的脑结构,如“颞横回”、大脑皮质语言区和外周的感受器如“Corti器”、“Meissner's 小体”、“Golgi 腱器”等被发现和描述,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神经解剖学的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诞生的许多技术,如Golgi (1843~1926)和Cajal (1852~1934)分别发明的镀银技术以及Weigert (1843~1904) 和Marchi(1851~1908)分别发明的髓鞘染色法等等都极大地推动了神经解剖学的发展。Nissl(1860~1916)染色法的应用更使人们对中枢内灰质结构的认识得以深入,并因此产生了“细胞构筑学”(cytoarchitecture)的分野。 20世纪以来,许多新技术、新仪器被引入到神经解剖学的研究中来,神经解剖学研究空前繁荣,很多新的分野应运而生。20世纪初、中期,神经解剖学发展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神经环路的形成及其信息处理原理

附件6: “神经环路的形成及其信息处理原理” 重大项目指南 脑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前沿之一。理解脑和神经环路信息加工和处理的工作原理,不但对理解人类自身高级精神活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同时也将对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产生跨学科的、革命性的影响。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逐年延长,神经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困扰老龄化社会的顽症,理解神经环路的信息处理原理也是实现保护脑的前提。 人类大脑由近一百亿个神经细胞组成,可粗略地分为感觉、运动和整合系统,每个系统又可分为若干子系统(例如,感觉中的视觉、听觉、嗅觉、躯体感觉,等等),其功能的实施依赖于不同类型、处于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细胞之间形成的精确联系。这种具有明确功能意义的、神经细胞之间的纤维联系就是神经回路或神经网络。 近二十多年来,神经科学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系统水平上的整合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我们仍然不能对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有效的描述。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尚未能建立从微观分子、细胞水平研究到宏观整体研究的密切联系,而神经回路正是联系分子细胞功能与整体行为功能之间的桥梁。目前,我们缺乏对功能特定的神经环路的形成与修饰、信息编码、加工与处理、及其与行为间关系的深入了解,从根本上阻碍了我们对脑的工作原理的深层次理解。 一、科学目标 本项目集中研究解剖结构相对明确的神经环路,发现相关神经环路发育的关键调控分子机理;在与特定行为(如感知觉或学习记忆或强化-犒赏等)相关神经环路的信息处理原理方面,取得新的理论认识;建立相关神经环路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为发展神经环路与微电子芯片的对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在神经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产生原创性的、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 二、研究内容

神经网络中的突触可塑性

这是一篇科普文 ——神经网络中的突触可塑性 本文会首先会对神经元网络做简单的介绍,然后介绍下突触及其可塑性,最后讲一下因为突触的可塑性,带来的大脑的可塑性。 神经元网络 神经元这个名词是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中学生物课本就有讲到,一个神经元主要有三个部分:胞体、树突以及轴突。神经元的胞体跟普通细胞很像,遗传物质、细胞器都跟普通体细胞没太大区别,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神经元拥有突触。突触的作用是连接不同的神经元以及传递它们之间的信号的,突触分为树突和轴突,关于突触具体的介绍将在下面展开,现在先来介绍下神经元网络。 什么是网络呢?讲个简单的例子,二维晶格网络就是个规则网络,比如,在纸上画个5×5的点阵,这些点就称为网络的节点,然后用横线和竖线将这些点连起来,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就是网络的边,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羽毛球拍的线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晶格网络,把横线跟竖线的交点当作是一个节点。再引入一个概念,每个节点的连边数(也就是跟几个其他节点相连)叫做节点的度,那就可以知道,对于(非周期)二维晶格网络,中间节点的度为4,在边上的节点度为3,而四个角上的节点度为2。 但是,神经元网络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网络,更不是一个晶格网络,而是一个复杂网络。复杂网络是指具有一定特征的网络,比如,小世界性、无标度以及一些比较复杂的特征,一个复杂网络具有其中几个或全部的特

征。小世界性是指,可以通过很短的距离从任何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这边距离指的是需要通过连边数,比如,甲直接跟乙相连,那么距离为1,而甲不跟丙相连,但是丙跟乙相连,那么甲通过乙与丙相连距离就是2。有一个很有名的理论讲的就是这个特性——通过6个人,你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无标度指的是,大部分的节点连接的节点数很少,也就是度很小,只有少部分的节点拥有大量的连边。 上面提到的理论中,如果把人当成网络中节点,相互之间认识(这个关系)当成两个点的连边,那么人际关系也是一个复杂网络。我们一直在使用的互联网也是一个复杂网络,把一个网页当中是一个节点,该网页当中有跳转到其他网页的链接当作连边,那么个别有名的网页,如百度首页,会有大量的网页指向它,但是绝大部分的网页是没有其他网页有指向它的链接的。这体现了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人体的神经元网络就是一个复杂网络,而且还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网络。人体的神经元数量达到了千亿的量级,平均连接度数万,意味着平均而言,每个神经元与其他好几万的神经元相连!不过,通常在做数值模拟的时候,不会用到那么大量的神经元,目前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不足以支持这个量级的计算。 神经元网络是个可以进化的网络,这属于复杂网络的一个特征,即神经元之间的连边(突触)是会改变的。在人脑中,神经元是以神经核的形式存在的,这些神经核就是大量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在解剖上,因为颜色较暗,因此这部分被称为灰质。与灰质相对应的是白质,白质颜色较浅,功能相似的神经核集合形成核团,白质就是由连接这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解剖学复试题

2007年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复试专业基础课神经解剖学 一.名词解释(5英5汉) 1.下腹下丛内脏小神经小胶质细胞翼丛齿状韧带 2. 鼓索睫状神经节灰质前连合室旁核小脑扁桃体 二.简答题 1.简述叩击跟腱引起的反射弧。 2.简述面神经的纤维成分和主要分支、分布。 3.上肢肌群有哪些神经支配。 4.简述坐骨神经的起始、行经、分支和分布范围。 5.简述椎动脉的起始、走行及主要分支。 6.纹状体的构成、区分和功能如何? 7.简述边缘叶和边缘系统的组成。 8.简述大脑半球的分叶。 三.问答题 1.试述锥体束的组成、起始、行经、中继和支配情况。 2.试述视觉传导通路。 3.试述舌咽神经的纤维成分、与中枢核团的联系、主要分支和分布。 4.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何处?伴随哪些神经、分配到何处?2008年神经解剖学 一.名词解释 1.睫状神经节终池海马双极神经元外囊 2.运动神经元胼胝体威尼克失语硬膜外隙旧纹状体

二.简答题 1.简述手肌的神经分布。 2.简述腰丛的神经组成、位置和分支。 3.简述膈神经的组成、行经、分支和分布。 4.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何处,包括哪些神经核团? 5.简述头面部皮肤和腺体的神经分布。 6.下丘脑包括哪些神经核团、功能如何? 7.简述内脏大神经和内脏小神经的性质。 8.简述延髓外侧综合征涉及的损伤结构和临床表现。 三.问答题 1.根据面神经行程,应损害部位不同,可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2.试述海绵窦的位置、通过的结构及其周围静脉的交通。 3.试述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与中枢核团的联系、主要分支和分布。 4.试述上肢的深部感觉传导路? 2009年 一.名词解释 1.小脑核内脏大神经扣带回下颌下神经节红核脊髓束 2.下运动神经元尾状核乳头丘脑束迷走神经三角纤维束 二.简答题 1. 简述颈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 2.简述正中神经的分支和支配。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9, 1471–1480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杜新1,2,3陈天勇1,2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摘要执行衰退假说认为执行功能的特异性衰退是引起认知年老化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及其相关脑区(主要为前额叶)存在可塑性, 通过训练执行功能的衰退可得到缓解, 且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脑容量或神经递质都可发生改变; 部分研究还发现执行功能训练对其它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迁移效应。这些发现对于认知年老化理论的继续探索和认知干预研究的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行功能; 老年人; 认知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 迁移效应 分类号 B842; B844.4 长期以来, 认知年老化研究延续的是传统的“衰退模型”, 例如较有影响的加工速度理论、抑制控制理论和执行衰退理论, 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强调年老化所带来的认知损伤。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逆转 (Baltes & Lindenberger, 1988; Thompson & Foth, 2005; Willis et al., 2006), 并且训练还可引发脑容量、脑功能激活等的变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认知可塑性(cognitive plasticity)和神经可塑性(neutral plasticity)。《Psychology and Aging》在2008年末专刊介绍了老年认知可塑性的各类研究 (Mayr, 2008), 表明“可塑性”已成为当前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 从Baltes和Willis 1982年提出“认知可塑性”概念伊始, 针对老年人的各类认知干预研究不断涌现, 如对记忆、推理、加工速度等的训练。近年来, 随着执行功能及相关理论的提出, 执行功能成为认知干预的一个新的目标能力, 对工作记忆和各种执行功能进行认知训练和干预的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2008年的认知年老化大会 (Cognitive Aging Conference) 对执行 收稿日期: 2010-01-03 * 中国科学院优博科研启动专项资金(2010-2012)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 陈天勇, E-mail: chenty@https://www.360docs.net/doc/7e16238268.html, 功能的认知干预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探讨。 1 执行衰退假说与执行功能的可塑性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是大脑最高级的认知活动, 负责对各种具体的认知加工过程进行控制和协调, 一直是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Collette, Hogge, Salmon, & Van der Linden, 2006; 周晓林, 2004)。额叶(特别是前额叶)是执行功能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对于其它脑区, 额叶随增龄的衰退更快 (Raz, 2000, 2004)。由此一些研究者提出执行衰退假说(executive decline hypothesis of cognitive aging), 认为执行(额叶) 功能的随增龄衰退是引起人们日常认知功能(记忆、推理、视觉空间能力)衰退的主要原因(West, 1996; 陈天勇, 韩布新, 罗跃嘉, 李德明, 2004)。近年来, 执行功能在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研究领域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如果认知年老化主要源于执行功能的随增龄衰退, 并且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存在可塑性, 那么针对执行功能的认知干预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执行功能并不是单一结构的认知系统, 即存在多种不同的执行功能, 如记忆更新、注意转换、双任务协调、抑制优势反应等(Collette & Van der Linden, 2002; Miyake, Friedman, Emerson, Witzki, & Howerter, 2000; 陈天勇, 李德明, 2005)。近年来, 研究者对上述几种

神经解剖学习题教学教材

神经解剖学习题

神经解剖学 一,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传统的组织染色技术,用以了解各种神经元的形态、神经核和神经束之间的联系; 2,神经通路追踪技术,主要是利用轴突运输的已知分子进行逆行和顺行追踪; 3,化学神经解剖学法,常用诱发荧光法; 4,放射自显技术; 5,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过程,损伤后修复和对药物等因素发生反应时的基因表达变化。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有哪些? 由网状神经――链状神经――管状神经 网状神经特点:可将感觉引起的冲动传至肢体各部,引起广泛的反应,但是是弥散的、无方向性的; 链状神经特点:由弥散到集中,出现神经链,初步具有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内脏神经的基本特征。 管状神经特点:运动神经细胞和中间神经细胞集中形成管状的中枢神经,感觉神经细胞向中枢靠拢。 三,神经管的结构和形成,脊髓的发育及脑泡的发育分化如何? 1,神经管的发生:从胚胎第三周开始,位于原条前方的胚盘外胚层在脊索的诱导下增厚形成一波板,即神经板。以后,神经板的边缘部位增厚,

中央凹陷的纵沟为神经沟,神经沟向脊侧卷曲形成一管状结构即神经 管。 神经管包括:室曾膜层、套层、边缘层。 2,脑的形成:胚胎第四周神经管前端部分膨大为三个脑泡,即前脑泡、中脑泡、后脑泡,同时神经管向腹侧弯曲,在第五周时前脑泡前部向两外侧膨大形成左右大脑半球,后部形成间脑,前脑泡的内腔同时形成第三脑室和两侧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 中脑泡的发育最快,形成中脑部分,其内腔即为中脑水管。 后脑泡演化形成菱脑峡,菱脑峡之后的膨大部为菱脑,进而发育成小脑、脑桥、延髓。 3,脊髓的形成,神经管的后段分化成延髓,其中管腔演化为脊髓中央管,套层分化为脊髓的灰质,边缘层分化成白质。 四,脊髓前柱、侧柱及后柱的神经核团各有哪些?有何功能? 脊髓前柱: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部的固有肌 中央柱,副神经、膈核、腰骶柱、前联合柱 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 脊髓侧柱:中间外侧核,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中间内侧核,内脏感觉有关 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处 脊髓后柱:胶树核,温痛觉传导 后联合核,接受盆腔内脏器的传导 后角边缘核,

神经解剖学习题

神经解剖学 一,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传统的组织染色技术,用以了解各种神经元的形态、神经核和神经束之间的联系; 2,神经通路追踪技术,主要是利用轴突运输的已知分子进行逆行和顺行追踪; 3,化学神经解剖学法,常用诱发荧光法; 4,放射自显技术; 5,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过程,损伤后修复和对药物等因素发生反应时的基因表达变化。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有哪些? 由网状神经――链状神经――管状神经 网状神经特点:可将感觉引起的冲动传至肢体各部,引起广泛的反应,但是是弥散的、无方向性的; 链状神经特点:由弥散到集中,出现神经链,初步具有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内脏神经的基本特征。 管状神经特点:运动神经细胞和中间神经细胞集中形成管状的中枢神经,感觉神经细胞向中枢靠拢。 三,神经管的结构和形成,脊髓的发育及脑泡的发育分化如何? 1,神经管的发生:从胚胎第三周开始,位于原条前方的胚盘外胚层在脊索的诱导下增厚形成一波板,即神经板。以后,神经板的边缘部位增厚,中央凹陷的纵沟为神经 沟,神经沟向脊侧卷曲形成一管状结构即神经管。 神经管包括:室曾膜层、套层、边缘层。 2,脑的形成:胚胎第四周神经管前端部分膨大为三个脑泡,即前脑泡、中脑泡、后脑泡,同时神经管向腹侧弯曲,在第五周时前脑泡前部向两外侧膨大形成左右大脑半球,后部形成间脑,前脑泡的内腔同时形成第三脑室和两侧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 中脑泡的发育最快,形成中脑部分,其内腔即为中脑水管。 后脑泡演化形成菱脑峡,菱脑峡之后的膨大部为菱脑,进而发育成小脑、脑桥、延髓。 3,脊髓的形成,神经管的后段分化成延髓,其中管腔演化为脊髓中央管,套层分化为脊髓的灰质,边缘层分化成白质。 四,脊髓前柱、侧柱及后柱的神经核团各有哪些?有何功能? 脊髓前柱: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部的固有肌 中央柱,副神经、膈核、腰骶柱、前联合柱 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 脊髓侧柱:中间外侧核,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中间内侧核,内脏感觉有关 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处 脊髓后柱:胶树核,温痛觉传导 后联合核,接受盆腔内脏器的传导 后角边缘核, 后角固有核,部分神经元起中间联络的作用,发出的纤维联络脊髓 胸核,接受后根的传入神经,发出脊髓小脑后束上行至小脑 五,脊髓白质内主要的上下行传导束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脊髓上行的传导束:1,薄束和楔束,传导来自同侧上、下半身的肌、腱、关节的本体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大脑神经可塑性与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作用机制

大脑神经可塑性与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作用机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候选人:戴海龙,肖志成,光雪峰 候选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医科大学 提名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 项目所属学科:基础医学 任务来源:云南省计划项目 计划名称和编号: (1)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专项资金项目,IL-1β在高血压认知障碍海马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项目编号:2013FZ284 (2)昆明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p38MAPK在高血压认知障碍中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4D03 项目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1月至2017年2月 代表性论文、专著最早发表时间:2013 代表性论文影响因子合计:95.4 代表性论文他引次数合计:30 二、项目简介 项目组自2011年开始对突触可塑性,高血压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在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历时6年多,有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取得如下科学发现和理论成果:

(1)Wip1通过CaMKII调节海马CA1区突触传递功能可塑性: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 (2)高血压小鼠的认知功能受损,海马p38MAPK激活,海马CAl区树突棘密度减少,LTP损伤。抑制p38MAPK可改善高血压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认知功能。 (3)设计的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DNA疫苗,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PP/PS1小鼠的神经突触可塑性及认知功能障碍,有望成为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新药物。 (4)先后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12篇,累计影响因子136分,共引用69次;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内外大会交流12次,会上以大会发言、论文交流、壁报交流等方式对课题进行了展示交流。 三、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 戴海龙:项目设计和主要完成实施人,归纳总结技术成果。主持完成形成本成果的主要科研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篇,主编专著4部,副主编1部。参加国内外大会交流10余次,对项目进行了展示交流。 肖志成:作为主要贡献者, 设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并负责完成部分研究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篇。 光雪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负责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篇,主编专著5部。 四、代表性论文专著情况 1. Dai HL, Hu WY, Jiang LH, Li L, Guang XF, Xiao ZC. p38 MAPK Inhibition Improves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Memory in Angiotensin II-dependent Hypertensive Mice. Scientific Reports. 2016;6:27600.

神经解剖学教学大纲

《神经解剖学》教学大纲 Neuroanatomy outline P.U.M.C. 学时数:45专业:临床医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神经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神经系统正常结构的基础课。随着医学及生物学发展,神经解剖学作为神经科学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已成为21世纪的生物、医学应用和研究领域的新的生长点。作为临床医学生必须熟悉、掌握人体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充实诸如神经生理,神经药理,神经免疫学等相关神经科学的内容,为临床医学学习、应用及未来从事神经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了解、认识人脑,保护和创造性的开发脑的功能不仅是每个医生、研究人员的责任,而且也是创建网络电脑、生物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正如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Eccles预言:“在未来30年内,世界上大多数最伟大的科学家将都是在研究脑。”足见其在医学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作为医学生应学好神经解剖学,为临床医学打下良好基础,将来为人类健康与医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了解人体神经解剖学全貌,中枢神经系统的个体和种系发生概况及形态学研究的重要技术特点。理解脑、脊髓各部的主要结构特点及主要神经化学特征。掌握脑、脊髓的内部结构、纤维通路,重要部位损伤后果及临床应用要点。掌握神经解剖学主要结构的英文专业名词。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总论 1.了解神经解剖学历史。 2.了解神经系统在机体内的作用和地位,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基本构成。 3.掌握皮质、灰质、白质、髓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神经、网状结构、传导路的概念。4.了解神经解剖学研究方法:神经元显示法、束路追踪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原位杂交组化法、神经组织及细胞分离、培养技术。 5.了解神经系统发育、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的组织发生及脊髓的发育。6.掌握神经系统重要结构的英文名称。 (二)脊髓 1.了解脊髓的位置和外形;掌握脊髓圆锥、终丝、马尾及脊髓节段的概念;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序数的关系。 2.理解和掌握脊髓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掌握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及功能;掌握脊髓灰质细胞构筑Rexed板层。 3.掌握脊髓主要上、下行纤维束的位置、功能及损伤(薄束、楔束、脊髓小脑前、后束、楔小脑

伪狂犬病毒标记神经环路的研究进展

伪狂犬病毒标记神经环路的研究进展 罗振 潘建青 边晔 王立平 摘 要 伪狂犬病毒(PRV)作为一种亲神经性的病毒,它以其自我复制、跨突触、特异性传递的三大优势在揭示神经系统中功能性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经基因重组后的伪狂犬病毒不但继承了原有病毒的优势,同时还延伸出其它特异性的功能。本文即对目前应用伪狂犬病毒标记神经环路的一些技术和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神经环路 1 神经环路标记概述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在揭示神经环路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注射一种染料或蛋白来标记神经元。这种方法需要很多的动物,才能明确最简单的环路,同时大量与实验无关的神经环路被标记,此外这种方法不可能注射特异性的示踪剂到神经元。病毒示踪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同种生物体内标记完整的神经环路。由于病毒能够在神经细胞中自我复制,不像化学物质或蛋白很容易被扩散同时能够通过突触的极少。近年来用重组病毒在生物体内表达荧光蛋白的方法使得神经环路的标记更加简单化和直观化,并且能够在活体长期存在。 2 伪狂犬病毒标记神经环路 野生型的伪狂犬病毒由于毒性太强,对神经元的破坏性极强,很容易导致实验动物的死亡[1,2,3],因此使用效果不是很好。目前使用的伪狂犬病毒毒株都是减毒后的病毒,它的优点在于病毒能够在体内长期,使实验动物并无明显病症,从而可以标记完整的神经环路。目前成功的应用于跨突触感染的伪狂犬病毒毒株有PRV-Bartha[4]。伪狂犬病毒感染神经元的传递方式是由突触后到突触前的逆行感染方式。荧光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标记物,在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表达荧光蛋白的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毒的非必须基因中,从而使得被感染的细胞内表达有荧光蛋白,被感染的组织可以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从而省去很多实验的下游步骤。 3 条件复制型重组伪狂犬病毒 通过直接的大脑内注射伪狂犬病毒能够揭示中央神经系统环路,这种立体定位的注射能够提供一种精确的轴突终端的剂量依赖性感染,伪狂犬病毒粒子较大,直径约200nm,很容易吸附到细胞外基质上的蛋白,因此病毒粒子不会从注射位点扩散。精确的描绘中央神经系统环路需要很好的控制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DeFalco和他的同事构建了一个PRV-Bartha的衍生毒株,这种毒株不能自主表达胸苷激酶(TK)基因,而TK基因的表达受阻会导致病毒不能自主复制,当被感染的细胞能够表达Cre重组酶时,这种病毒的TK基因表达抑制被解除,能够表达TK基因同时绿色荧光蛋白[5,6],此时病毒能够复制并且传递到所有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细胞。 4 伪狂犬病毒在标记视网膜环路的应用 当PRV-Bartha被注射到眼球玻璃体,病毒最后被传递到另外一只眼的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上,在这个模式中,PRV通过眼窝肌肉和睫状肌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分布传递到中央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逆行感染导致视交叉上核的感染,并且从这里传递到对侧眼球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7]。最近的研究中,Viney和他的同事利用这种模式,研究一种内在的光敏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局部环路,发现PRV对少数光敏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标记是专有的[8]。 5 伪狂犬病毒示踪的新应用 PRV能够量化动态的神经元连接,在大脑发育过程中,通过测量PRV侵入大脑皮层的程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能够被观察。通过比较出生后1~8天的小狗幼仔被间歇障碍隔离或与母亲的间歇分离来观察这种处理对后代的CNS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小狗幼仔胃腹侧被注射PRV-Bartha,感染后63~66小时病毒传递到脑干和脑皮层时被并分析。处理组的纹状体、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