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的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海军领导人周希汉生平简介

中国海军领导人周希汉生平简介

中国海军领导人周希汉生平简介周希汉,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他是中国海军创建初期的领导人之一,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倾注了全部心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海军领导人周希汉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周希汉生平简介周希汉,出生于1913年8月27日,籍贯为湖北麻城。

父亲名叫周企耀,是个农民。

周希汉是周企耀的独子,是周企耀在40岁时才有的儿子,是他们家的三代单传。

1927年,周希汉参加黄麻起义,一年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的一生参加了多场革命战争。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希汉身兼数职:他不仅是麻城县独立营通信班长,独立团通信排排长、连政治指导员,还是红十三师三十八团共青团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红九军作战科科长兼教导队队长和第三十一军作战科科长兼教导营营长。

他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与了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之后,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

1935年3月,周希汉强渡嘉陵江,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周希汉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作战股股长。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会爆发,他担任冀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神头岭、林南等一系列战役、战斗的组织指挥。

解放战争时期,周希汉创造了生擒国民党将领六十一人的功绩。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周希汉于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58年年底至1963年3月,周希汉一直担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参谋长,在这大约4年的时间里,周希汉组织并参与了中国第一次导弹试验,参与并筹划了总参组织的以原子战争为背景的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等诸多大事。

1988年11月7日,周希汉骨折住院。

1988年11月8日凌晨,周希汉突然去世。

去世时,周希汉75岁。

周希汉老婆周璇周希汉老婆周璇,原名柴英,是山西荣和人。

周希汉和老婆周璇的婚姻,那叫一个纠结又纠结。

丁汝昌:中国近代第一位海军司令

丁汝昌:中国近代第一位海军司令

丁汝昌:中国近代第一位海军司令作者:李厚木来源:巢湖日报发布时间:2010-08-13 09:23 [打印] [大中小]今年2月,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海军司令丁汝昌逝世115周年。

丁汝昌,字禹廷,祖籍我市庐江县石头镇,后迁居巢区汪郎中村。

其人生经历传奇而坎坷。

贫寒出身当兵谋生清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巳时(1836年11月18日上午),庐江县丁家坎村贫苦农民丁灿勋喜得一子。

丁家赤贫,便把改变家境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孩子的身上,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先达”。

意欲有朝一日能率先发达,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为实现这个理想,小先达的父母从牙齿缝里刮下点银两,7岁起便把他送进私塾读书3年,后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停学帮工维持生计。

十几岁时,父亲送他到同族伯父家的豆腐坊一边帮工、一边学徒,没有工钱,只图眼前糊嘴和日后出路。

可是伯母经常打骂,无法忍受,丁先达便产生寻机另找出路的想法。

咸丰元年(1851年)庐江一带一连数月没下透雨,庄稼干得点着火,父母双双卧病在床,食不果腹的丁家无钱治病。

年幼的丁先达眼睁睁地望着父母双双病饿而死。

据当地人传说,丁先达父母死亡时买不起棺材,只能将家中的木柜作为棺材而葬之。

年仅14岁的丁先达自此便成了孤儿。

1854年1月18日,太平军来到庐江。

丁先达觉得机会已到,毅然抛下手中的活计,投入其行列,混碗饭吃。

自此,开始了他漫长多变的军旅生涯。

这年他18岁。

作战勇异初有发迹丁先达当兵后就参加了庐江争夺战。

不久,又随部驻守当时的安徽省城安庆。

1861年,安庆太平军被湘军围困,丁先达随其上司投降湘军。

此后改名丁汝昌。

在湘军中他作战勇敢,表现颇佳,攻克安庆后,论功行赏,丁汝昌升任千总,充当营哨官,属最基层军官,大体相当于现在中尉以下军衔、排级军官。

当时李鸿章正在组建淮军,丁汝昌随营被曾国藩拨归李鸿章部下。

同治元年(1862年)春夏之交,丁汝昌等随李鸿章乘轮船前往上海镇压太平军。

八月,配合刘铭传与太平军作战,刘铭传见丁汝昌“骁果异之,乞置帐下”。

盘点近代十位湖南籍名将,三位成为开国元帅,其余也都为开国将领

盘点近代十位湖南籍名将,三位成为开国元帅,其余也都为开国将领

盘点近代十位湖南籍名将,三位成为开国元帅,其余也都为开国将领文|史作咏者编辑|史作咏者盘点近代十大湖南籍名将,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湖南无特产,唯有出将军”,“无湘不成军”,这两句并非虚言。

其中三位成为开国十大元帅,其余众将也都是国家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第一位彭德怀元帅彭德怀,湖南湘潭人,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军事成长史就是我军的发展史。

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组建了红5军。

红军时期,他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军猛狮”,每每让国军封锁线化为泡影。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身为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彭老总精心策划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将他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彻底的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在解放战争时期,彭老总更是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在敌方人数远远多于我军的情况下,创造了陕北三战三捷的战争奇迹,并且接连打得胡宗南部溃不成军,成功解放了大西北。

后在抗美援朝时期,彭老总更是带领志愿军,在装备不如,地形不熟,准备仓促的情况下,直接将装备精良的美军赶回了三八线。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曾为彭老总赋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第二位贺龙元帅贺龙,湖南桑植人,新中国开国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并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随后他又指导了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而后多次粉碎国民党的“围剿”,又成功开辟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

之后率领部队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贺老总担任八路军第120师师长,率部发动了著名的忻口战役,并取得了雁门关伏击战等胜利。

后先后辗转晋西北,冀中等地,不仅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而且还缔造了连复七城,冀中平原四战四捷的壮举。

解放战争时期,贺老总转战后勤,集中边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部队作战,为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军第一任司令员

海军第一任司令员

海军第一任司令员
引言
海军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扮演着保卫国家海洋利益和维
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角色。

然而,海军事实上并不是随随便便形成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和一系列的领导者的努力。

本文将主要
关注海军的第一任司令员,探讨他们的个人经历、贡献以及对海军
发展的影响。

一、海军的起源
海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人们开始掌握水上交通技术时,对海洋的利用和探索也日益增加。

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海军建制以
应对海上的挑战和危险。

而对于某个国家来说,海军的第一任司令
员往往是海军建设的重要标志。

二、欧洲国家中的第一任海军司令员
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海军起步较早,他们的第一任海军司令员对于
国家的海军强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英国的海军第一任司
令员是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

他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海军将领,因为他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海战,包括与西班牙的争夺海上
1
霸权。

德雷克的坚强意志和出色的领导能力使得英国的海军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另一个例子是葡萄牙的海军第一任司令员瓦斯科·达·伽玛(Vasco da Gama)。

瓦斯科·达·伽玛是一位
2。

肖劲光从“旱鸭子”到海军司令

肖劲光从“旱鸭子”到海军司令

肖劲光:从“旱鸭子”到海军司令作者:宋佳来源:《祖国·综合版》2012年第06期肖劲光一生中有很多角色。

在毛主席眼里,他是永远的海军总司令;在无数海军官兵的眼里,他是镇守中国海防三十年的威严将军;在军事学家眼里,他组建的3支舰队结束了中国历史上有海无防的局面。

他被毛泽东称赞为“我党科班出身的第一个学军事的军事家”、“大知识分子”。

作为我军第一任海军司令,肖劲光任职30年,成为世界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海军司令。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大将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他用自己的才情影响着子女的一生。

近期,记者走访了大将肖劲光的女儿肖凯。

渔民玩笑话成肖劲光一生动力肖凯说,父亲大半生艰苦,却始终未对子女抱怨半句。

唯独时常念起当年视察刘公岛时,渔民的一句笑言:“你这个海军司令还跟我借船呀。

”那一天是1950年3月17日。

而渔民这句玩笑话也成为了父亲一生的动力。

1950年3月,人民海军不到一岁,新上任的海军司令员肖劲光风尘仆仆到了山东威海。

为了过海到刘公岛进行设防考察,随行人员向当地渔民租了一条小船。

途中,渔民见随行人员都称呼父亲为“司令”,就好奇地问这是哪家的司令。

当得知这是新中国海军的司令员时,渔民不解地说:“海军司令还要租我的渔船?”肖劲光却语气沉重,对随行人员说:“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伢子”的传说1949年9月间,长沙东乡一位70多岁的农民,手拿一张报纸来到长沙军事管制委员会找他的伢子。

警卫战士是南下兵,听不懂老人的长沙方言,于是报告了连长。

连长也是南下兵,他把“伢子伢子”的长沙方言听成是“牙齿牙齿”的。

情况报告到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司令员兼长沙军管会主任的肖劲光那里。

“父亲说不是“牙齿”,是“伢子”。

伢子在长沙就是男儿的意思,我在家时,人称肖满伢子。

”肖劲光热情地接待了老农。

老农告诉肖劲光,他要找的是他的五伢子。

五伢子大名叫许德华,是共产党。

丁汝昌:民族气节光耀千秋

丁汝昌:民族气节光耀千秋

xx:民族气节xxxx□xx整理编者按丁汝昌(1836—1895),北洋海军首任提督,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

原名先达,字禹廷、雨亭,号次章,庐江北乡石嘴头村(今石头镇丁家坎)人。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一月,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海军司令”——北洋海军提督。

今年12月17日,是丁汝昌首任北洋海军提督120周年,庐江县召开了纪念座谈会。

现将部分发言整理刊发,以表缅怀之情。

省政协常委、学习文史委副主任xx:在100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安徽省庐江县出了一位抗击倭寇的英雄,他,就是载入青史、常为后人称道的丁汝昌。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

这是一场由日本帝国主义者蓄意挑起的侵华战争。

在这场残酷的血腥战争中,身为北洋海军提督的丁汝昌,顽强奋战,誓死不屈,用他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赞歌。

今年是丁汝昌首任北洋海军提督120周年,庐江县政协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纪念这位中国近代首位“海军司令”,悼念这位为国捐躯的抗日英雄,这对于缅怀历史,不忘国耻,激励今人,昭示后人,是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丁汝昌是晚清时代军界的著名人物,他的命运是和清朝的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是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晚清朝廷腐败,国力衰弱,人心背离,在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要想战胜日本海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清朝政府的极端腐败及其妥协投降的外交政策,以及帝国主义的阴谋活动,导致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了丁汝昌个人命运的悲惨结局。

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腐朽的清朝政府却把丁汝昌作为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责任人,战前问责,战中弹压,战后问罪。

丁汝昌殉国后,其棺柩外面,加上三道铜箍,捆锁起来,外涂黑漆,以示戴罪在身。

这完全是是非的颠倒!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好在历史是客观公正的!宣统二年,丁汝昌终获平反昭雪,魂归故里,名存史册。

丁汝昌是一位爱国将领,是一位抗日英雄。

甲午战起,丁汝昌和北洋海军爱国将士,面对日军的侵略行径,怒火中烧,坚决主张抗击敌人。

2019-谁成了共和国终身海军司令员-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9-谁成了共和国终身海军司令员-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9-谁成了共和国终身海军司令员-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谁成了共和国终身海军司令员1933年,他被解职,甚至有人建议要枪毙他时,毛泽东声称:打击他就是为了打击我,保住了他的一条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他在,海军司令不易人。

他说是传奇大将肖劲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肖劲光受命组建海军领导机关,负责领导海军建设。

毛泽东曾经说过:“只要他在,海军司令员不易人,肖劲光是终身海军司令员!”也正因为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这份信任,肖劲光不仅是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员,也是世界海军史上担任此职务时间最长的司令员,整整掌兵中国海军三十年。

这创造了世界海军史上的一个奇迹,也载入了世界军事史册。

肖劲光曾用名肖玉成,190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穷苦手艺人家庭,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6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7年再赴苏联学习。

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时期,历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政治委员,闽赣军区司令员兼红7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到达陕北后,其历任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29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肖劲光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兼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12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毛泽东称:“我在延安就是靠肖劲光吃饭。

”。

盘点:中国近代十大军事家排行!

盘点:中国近代十大军事家排行!

盘点:中国近代十大军事家排行!蒙秀历史虽说成王败寇,但是在中国近代也出现了很多影响当时大环境的军事家,下面小编就来为您盘点中国近代十大军事家排行。

1.朱德: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元帅。

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

朱德为中共军事领域阅历极丰之内行人物,在政治、经济领域亦有卓越见识。

代表性军事著作为《论解放区战场》。

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元帅不仅对三大战役进程的科学预见。

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朱德同志对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就富有远见卓识,并为此作了不懈努力。

2.彭德怀: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元帅。

毕业于湖南陆军讲武堂。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诸将帅中,战功居首,无出其右者。

斯大林赞曰:“彭德怀是当代天才军事家。

”毛泽东所赋“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一诗,实为对彭德怀形神兼备的写照。

或许会有人说,这就是把十大元帅排名搬上来了嘛,其实不然。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历史上不变的定律。

历史事实证明,元帅们确实有资格排在这个排行榜的前列。

3.林彪:湖北黄冈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

毕业于黄埔四期,后在毛泽东麾下逐级晋升至军团长、野战军司令员,与彭德怀同为毛泽东最器重之将领。

年仅23岁的林彪接替升为红一军团总指挥的朱德,被毛泽东任命为红四军军长。

从此,他几乎紧随着朱德的脚印,开始亦步亦趋的升迁之路。

4.刘伯承:四川开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

早年留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后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乃人民解放军一流儒将,苏联军事理论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

作战重谋略,讲技巧,善用伏击战术和运动战术,七亘村、神头岭、长乐村等伏击战和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为其代表之作。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

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

历史经典人物评析(中日甲午战争)

历史经典人物评析(中日甲午战争)

负面评价
• 清朝和法国的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放弃对越宗主权,左 宗棠评价李鸿章是:“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 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 骂名”。
• 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 麦问他:“你当了一辈子的中国宰相,告诉我,你有什么 足以自傲的政绩?”李鸿章就说,他怎样领导军队剿灭了 太平天国和造反的捻匪。据梁启超记述,俾斯麦听了通过 翻译告诉李鸿章:“真的是很崇高啊!不过,我们欧洲人 却认为,打仗要战胜外族人才是功劳;国内自相残杀来保 持一国的稳定,我们欧洲人不拿出来谈。”
•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 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 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 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 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
邓世昌的影响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 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 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 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 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 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 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 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 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 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现世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 、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 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黄 海 海 战
邓世昌
名族英雄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海军将领之一。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一 茶商之家,1867年考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 海,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嘉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 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当年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 总。1880年调北洋水师。同年到英国接“扬威”巡洋舰,回国后任“扬威”管带。1887年 再到英国接“致远”巡洋舰,任“致远”管带,职中军中副将。是北洋海军管带中,唯一 一位未曾出洋留学或实习的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 “葛尔萨巴图鲁”勇名。 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因“致远”舰受伤,弹药用尽,难以继续战斗,邓世昌语曰: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舰,则我军可以集事。”便意图撞沉日舰旗舰“吉野” ,但 “致远”舰因为日舰攻击引起鱼雷爆炸而沉没,邓世昌决心与战舰同存亡,从而在落水后 拒绝救援,与爱犬“太阳”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 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还赐给其 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追赠太 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邓家用此款在原籍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为邓世昌 修了衣冢,建起邓氏宗词。抗日战争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的威望和英 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 虽然钦佩邓为国捐躯,但个人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邓但是活下来,应该可以 斩杀更多的敌人,保护他所在意的人和事的。
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时年慈禧太后六 十岁,她希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 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中国境 外的朝鲜半岛及黄海北部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 黄海海战,其次还有旅顺战役和威海卫战役。

历史趣谈海军将领邓世昌为何选择殉国?

历史趣谈海军将领邓世昌为何选择殉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海军将领邓世昌为何选择殉国?
导语:邓世昌简介邓世昌简介中提到他于1894在甲午海战中逝世,是我国近代海军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简介提到他祖籍是广东番禺,中日甲午
邓世昌简介
邓世昌简介中提到他于1894在甲午海战中逝世,是我国近代海军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简介提到他祖籍是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中成为致远号巡洋舰的管带,1894年9月在中日海战中为国捐躯。

邓世昌剧照
清朝末期李鸿章为了建设北洋水师广罗人才,因为邓世昌熟悉驾驶舰船,他认为邓世昌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并把邓世昌调遣至自己属下,让他先后担任许多炮舰的管带,这一年冬天北洋水师在英国定购的两艘巡洋舰已经完工,李鸿章命令丁汝昌的水师官兵200多人赶赴英国接收战舰,邓世昌一同随往。

一年后顺利抵达大沽口港湾,极大的增强了中国水师的国际地位,邓世昌也因驾驶炮舰有功被清政府授予了巴图鲁的称号,这是邓世昌简介中着重指出的内容。

1887年春天邓世昌率舰队前往英国接收了清朝向英国制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炮舰,由于邓世昌指挥出色,他们在年底就顺利回国。

1894年9月17日在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指挥“致远”舰作战,但是因为船舰老化,北洋水师只是一只纸老虎,十多艘军舰被击沉。

邓世昌也在这次海战中与200多官兵一同捐躯。

邓世昌简介记载的事迹不仅让后世的人们被爱国官兵们舍身报国的勇气所震撼,还让人们对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捶胸顿足。

邓世昌怎么死的。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人物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人物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人物简介1840~1859年道光帝在位期间中国处于东西方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时期。

此时,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而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不断起义反抗。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向中国走私鸦片。

由于鸦片大量输入和白银不断外流引起统治危机,道光帝于1838年接受了林则徐的禁烟主张,并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1840年,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8月,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道光帝惊惶失措,将林则徐等革职,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同英军谈判。

1842年8月,当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道光帝受了英国侵略者提出的条件,批准签订《南京条约》。

后来又批准了和美、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在正当的商品贸易失败后,它们无耻地把鸦片偷运到中国。

鸦片的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

林则徐从烟毒泛滥中看到了“贫民”“弱种”的深远后患和“兵弱银荒”的政治忧虑,上书道光帝,主张严禁鸦片。

道光帝为了维护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广州后,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并把收缴的20 002余箱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挫败了资本主义走私鸦片的阴谋。

面对外来侵略,林则徐积极抵抗,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被称为民族英雄。

同时,战争的权威性,迫使他重新认识自己的对手,他编译外文书籍、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表现出了接纳新知的开明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洪秀全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偿还战败赔款,加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搜括,加深了人民的灾难;资本主义国家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经济侵略,又增加了中国人民的痛苦。

无尽的痛苦促使洪秀全认清了清政府腐败的本质和对世间不平的痛恨。

1836年,他赴广州应试时得到了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在仔细地钻研后,他相信基督教的教义,并把它和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及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

历史名人邓兆祥简介

历史名人邓兆祥简介

历史名人邓兆祥简介邓兆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高级将领,着名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1949年2月25日,他与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吴淞口举行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行列,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邓兆祥亲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三代海军的建设过程。

邓兆祥作为海军专家,指挥艺术和业务能力有口皆碑,在古稀之年仍坚持随舰出海执行训练任务,在世界海军历史上十分罕见。

详细介绍:邓兆祥1903—199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14年至1923年先后在黄埔海军学校、吴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及南京鱼雷枪炮学校学习。

1923年至1929年在北洋海军军舰任、,东北海军第一战队副官,国民党海军军舰副舰长。

1930年至1934年在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鱼雷航海信号枪炮学校学习。

1934年回国后任国民党海军军舰枪炮长,海军水鱼雷营营长,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贵州桐梓海军学校训育主任,长治舰舰长,重庆号巡洋舰舰长。

1949年率部起义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安东海军学校、快艇学校校长,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衔。

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6月至1998年 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会委员。

生平大事年表:1914年至1923年先后在黄埔海军学校、吴淞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及南京鱼雷枪炮学校学习。

1923年至1929年在北洋海军军舰任、,东北海军第一战队副官,国民党海军军舰副舰长。

1930年至1934年在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鱼雷航海信号枪炮学校学习。

1934年回国后任国民党海军军舰枪炮长,海军水鱼雷营营长,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部参谋,贵州桐梓海军学校训育主任,长治舰舰长,重庆号巡洋舰舰长。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的主要经办人李鸿章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的主要经办人李鸿章

一、海上军事斗争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二十年之后英法联军的侵华舰队卷土重来,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点火焚烧了圆明园。

188 4年,法国远东舰队在侵华战争中肆行于中国东南沿海,在马尾全歼了中国的福建水师。

十年之后的甲午战争,更是上演了一幕兰色的历史大悲剧,日本海军全歼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区区岛国将泱泱大清帝国彻底打跨。

几年过后,八国联军的舰队又不费吹灰之力,迫使清朝政府接受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将中华民族彻底推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深渊。

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侵略者的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

百余年里,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亦步亦趋地沦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深渊,中华民族在此历史过程中虽不断奋起抗争,但更多的则是历尽劫难,饱尝屈辱。

回顾这一段不幸的民族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不断的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劫难的直接根源。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

二、中华民族在海洋方向的奋力抗争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国家所面临的海洋方向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以30余艘舰船和不足万人组成的英国远征军,远涉重洋侵犯中国,使拥有近百万常备军的中国军队一触即溃。

萧劲光30年的海军司令员

萧劲光30年的海军司令员

萧劲光:30年的海军司令员作者:王媛媛来源:《时代报告》2019年第05期1989年3月,萧劲光肝脏上的肿瘤已经压迫到脾脏,疼痛难忍,呼吸困难。

3月20日,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他的家人和海军机关人员怀着沉痛的心情开始准备后事。

此后几天,只要清醒过来,萧劲光依然坚持听广播,听工作人员读报。

“中央同意海军意见,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日期。

”听到秘书读出这则消息,萧劲光使劲点了点头,笑道:“海军40年,风风雨雨,不易,该好好庆祝。

”他费力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你们帮我准备一个稿子,我有话说。

”4月1日,“海军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在海军礼堂举行,时任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宣读萧劲光写的《致纪念人民海军诞生40周年大会的贺词》。

礼堂里,无数海军官兵忍不住流泪,因为就在两天前,3月29日,萧劲光去世了。

“同志们:今天,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40周年。

我作为人民海军行列中的一名老战士,此刻的心情与同志们一样,感到由衷地高兴……我衷心祝愿人民海军在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衷心祝愿同志们奋发努力,再攀高峰,尽早实现中国人民建立强大海军的夙愿……”如今,我们的海军已然强大,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时,数十国舰艇来我国参加阅舰式。

萧劲光的夙愿已实现。

这一切,要回到70年前那一天。

1949年10月中旬,衡宝战役的炮声刚刚停息,时任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在长沙突然接到电报:毛泽东主席召见,有要事面商。

萧劲光只带着一位秘书,急忙启程进京。

毛主席非常高兴地跟他说了这样一番话:“解放全国的作战任务虽然还相当繁重,但是组建一支空军和一支海军的任务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空军的筹建工作已经差不多了,我们决定让刘亚楼去当司令员。

现在要着手筹建海军,中央想让你来当司令员。

怎么样?”因为思想上毫无准备,萧劲光坦率地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又不懂海军,哪能当海军司令员?我晕船挺厉害,连海船都坐不得。

近代名人饶守坤个人资料

近代名人饶守坤个人资料

近代名人饶守坤个人资料饶守坤中将出生江西省上饶市德兴,1932年加入红军、1933年加入共产党,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饶守坤吧。

饶守坤人物简介饶守坤中将出生江西省上饶市德兴,1932年加入红军、1933年加入共产党,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担任过新四军团长、海军淞沪基地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北海舰队司令员等职务。

饶守坤于1955年获得开国中将军衔,2006年逝世。

饶守坤人物生平参加革命1915年9月30日生于江西省德兴县梅溪畈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全家4口人只靠父亲当长工、母亲当佣人渡日。

他从9岁起即给人放牛。

1930年,__领导的赣东北农民革命运动发展到德兴,他在中共地方组织的启萌下走上革命道路。

1930年,__领导的赣东北农民革命运动发展到德兴,他在中共地方组织的启萌下走上革命道路。

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入中共赣东北省委在葛源举办的学兵队学习。

翌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6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先后在新红10军任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闽浙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所率红56团第1营与上级失去联系,独立辗转于江西资溪、贵溪、牛田和福建的邵武、建阳一带坚持斗争。

次年1月,与中共闽北分区委取得联系,所部编入闽北独立师,后任该师2团6连连长、2团团长,闽东北军分区司令员,在闽东北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5团团长,率部奔赴皖南抗日前线。

1938年3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8月返回新四军军部任教导总队大队长。

后任江北指挥部营长兼政治委员,新四军第5支队8团副团长、15团团长,率部参加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

1942年12月起任新四军2师13团团长、淮南军区路西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山子头等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独立旅副旅长、旅长,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师长,先遣纵队副司令员兼第7支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30军副军长。

近代中国的海军总司令

近代中国的海军总司令

近代中国的海军总司令
唐宏
【期刊名称】《海洋世界》
【年(卷),期】1994(000)010
【摘要】在中国近代海军的百年历史中,曾先后出现过12位海军总司令。

他们是:海军耆宿萨镇冰1910年,萨镇冰被清政府任命为海军统制,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唐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
【相关文献】
1.李杰:从台湾“海军总司令”到“国防部长” [J], 李为;李晋
2.“事故将军”——台新任“海军副总司令”雷光墅 [J], 李为起
3.李杰亲手培植的“种子选手”——王立申新任台湾“海军副总司令” [J], 李牧洋
4.雄心虽有却不被看好--台湾"海军总司令"苗永庆素描 [J],
5.伯内尔—努根特(爵士)海军上将出任英国皇家海军舰队总司令 [J], 南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筚路蓝缕建海军

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筚路蓝缕建海军

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筚路蓝缕建海军
周鲍
【期刊名称】《广东党史》
【年(卷),期】2009()5
【摘要】海军成立之初,是名副其实的“一穷二白”。

首先要解决的是房子。

肖劲光带领一帮人员从湖南来到北京后,在前门外租赁了几家便宜的客栈和民房。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成立大会,是借用协和医院的礼堂召开的。

海军900人的机关人员分散在北京3个不同的地方办公。

【总页数】1页(P62-62)
【关键词】肖劲光;海军;司令员;成立大会;领导机关;协和医院;机关人员;北京【作者】周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6.53;E712.53
【相关文献】
1.毛泽东处死的中共第一个贪官/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筚路蓝缕建海军 [J],
2.肖劲光:首位海军司令员竟晕船 [J],
3.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J], 温莱
4.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记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 [J], 杜玉臻
5.爱劲松风格跳高加索舞——中国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的简介
丁汝昌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人物,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以往不少中国近代史的论著和辞典都对其大加颂扬、说他作战勇敢,指挥镇定,最后“严辞拒绝”敌人的诱降,“坚持不屈”服毒自杀,下面是由本人为你提供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的介绍,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的介绍
中外古今,都不乏因一次战争的胜负而改变双方前途和命运的事例。

经过甲午战争,日本因胜利而更快地走向军国主义道路,并使这个原来封建落后的太平洋岛国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中国清朝政府的失败则使得对中国发展具有一定促
进作用的洋务运动破产,并使此后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更加曲折而艰难。

今天,世界的形势和中日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不能忘却我们民族所受的耻辱与苦难。

痛定思痛,我们更应该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认真的反思。

丁汝昌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人物,以往不少中国近代史的论著和辞典都对其大加颂扬、说他作战勇敢,指挥镇定,最后“严辞拒绝”敌人的诱降,(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坚持不屈”服毒自杀,(《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
还有一些作者将丁收入“历代名将”、“历代爱国将领”一类辞典。

然而、据我们广泛地查核资料,考证史实,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以免误导我们的后代,我们认为有必要还丁汝昌以本来面目。

据史载,丁汝昌1836年出生于安徽庐江北乡石嘴头村,14岁时,父母在荒旱中双双饿病而死。

1853年,走投无
路的丁汝昌参加了太平军,驻安庆。

1861年随程学启叛反,
编入湘军,为哨官,授千总。

1862年被拨入淮军刘铭传所部,不久升营官,领马队。

后在作战中先后担任了马队的参将、副将。

1868年,因对捻军作战有功,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
勇巴图鲁勇号。

1874年,朝廷“裁兵节饷”,丁汝昌被置于“闲散”之列,便致书抗议。

刘铭传拟“命将召至而戮之”,丁汝昌逃到巢县汪郎中村,隐居赋闲,僻居乡间数年。

1877年,蒙光绪召见,奉旨发往甘肃差遣。

不久,又因“回籍措资,伤病复发,呈清咨部展限”,仍回故里。

1879年,面谒李鸿章,留北洋水师差遣。

1880年,去英国购置超勇、杨威两艘
快船。

1883年,授天津镇总兵,赏黄袍马褂。

1888年,授北
洋海军提督。

从上述史料记载看,丁汝昌发迹的历史并不光彩,他有奶便是娘,始则参加农民起义军,终则弃之,见风驶舵,卖主求荣。

而一般教科书、论著和辞典对此均只字不提,使人们对丁汝昌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千古艰难唯一死!丁汝昌之死堪称甲午战争史上最为
悲壮苍凉的一幕。

这位性情温和、任事勤勉的水军老将,自大战伊始就承受着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限于种种情由,一手扶持、带领的北洋海军难期振作,后路炮台一失,舰队更是身陷绝地。

丁汝昌困守刘公岛,在内无弹药、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仍率领上下士卒先后击退日军十多次进攻。

他宁死也不愿背叛自己的国家,又不忍心让全岛军兵随自己赴死,在全然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他在深夜吞下鸦片,凄凉地死去。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海军司令的基本简介
丁汝昌(1836.11.18~1895. 2.12),字禹廷,安徽庐江县人,晚清北洋海军提督。

1854年1月,丁汝昌参加太平
军,后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参与对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记名提督。

1879年,丁汝昌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

1881年1月,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

1888年,丁汝昌出任北洋海军提督。

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卫之战中,丁汝昌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弹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等的逼降,服毒自尽。

1912年,丁汝昌被安葬于安徽无为县西乡小鸡山梅花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