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技术

合集下载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详解导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的大地测量方法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地测量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大地测量方法概述大地测量方法是指通过测量地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来获取地理数据的技术。

主要包括三角测量法、平差法、电子测距法、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方法。

二、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相似性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

它适用于贴近地球表面的小范围测量。

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基准点和相邻点,利用测距仪或全站仪测量角度和距离,并应用三角形相似性原理求出未知点的坐标。

三、平差法平差法是一种通过观测误差分析和计算来修正、优化测量结果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大范围和高精度的测量任务。

平差法通过建立观测方程和误差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观测值的最优解,从而提高地理数据的准确性。

四、电子测距法电子测距法是指利用电子设备进行距离测量的方法。

它主要通过测量电磁波传播的时间或相位差来确定物体的距离。

电子测距法具有高精度、快速、无人工干预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和地理测绘领域。

五、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通过卫星导航和测量来确定地球上任意点位置的系统。

它由一组地面接收器和多颗卫星组成,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GPS在测绘领域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测量坐标、导航定位等任务。

六、大地测量方法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大地测量方法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道路、铁路和桥梁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并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大地测量方法还可用于地质灾害监测、测绘地形地貌等应用。

七、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地测量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首先,测量精度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高精度要求的任务中。

其次,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新兴技术如激光扫描、遥感等也将为大地测量方法带来新的应用场景。

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指南

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指南

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指南引言测绘工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灾害监测等方面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大地测量作为测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精确度高、可持续性强的优势,成为测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指南,包括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数据处理方法等。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各个点的位置,来建立准确的地球坐标系统。

在测绘工作中,一般采用基线法进行测量。

基线法是利用测量系统沿一条已知长度基线测得的角度和距离,以及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

在大地测量中,我们需要考虑地球的曲率、椭球形状等因素。

由于地球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所以在测量中需要使用椭球体来模拟地球的形状。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球表面的重力场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常用仪器大地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全站仪、GPS等。

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器,能够实现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等多项功能。

它的精度较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场景,成为现代测绘工作的重要工具。

GPS(全球定位系统)则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定位的技术,可以实现准确的地理位置测量。

它的优势在于无需实际接触目标点,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即可获得准确的位置信息。

GPS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大面积测量和遥感测绘方面。

第三部分:数据处理方法大地测量中采集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方法一般包括:1.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和清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 基线解算:利用观测数据进行基线解算,计算目标点的坐标。

基线解算一般采用最小二乘法等数学方法来求解。

3. 坐标转换:根据需求,将测得的坐标转换为不同的地理坐标系统或投影坐标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此外,还有一些高级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大地水准面分析、大地形变监测等,用于复杂地形、工程结构等特殊场景中的测绘工作。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技术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技术介绍导语:在现代测绘技术中,大地测量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借助大地测量技术,我们能够准确测量地球表面各个点的坐标和高程,为地质勘探、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领域提供精准的空间数据。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的发展。

一、基本原理大地测量技术基于地球是一个曲面体的事实进行测量和计算。

然而,由于地球体积较大,根据曲面体的形状进行测量会导致复杂的计算。

因此,大地测量技术引入了大地椭球体的概念,将地球近似看作一个椭球体,以简化计算。

在大地测量技术中,我们通常选择一颗参考椭球体作为基准,以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常用的参考椭球体有WGS 84和GRS 80等。

通过将测量得到的点的坐标和高程转换为参考椭球体上的坐标,我们能够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二、常用方法1.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大地测量技术。

通过接收地面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卫星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我们能够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系统不仅能够给出二维的经纬度坐标,还能够提供三维的坐标和相对精确的高程数据。

2. 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地点坐标的仪器。

它结合了电子、光学和计算机技术,能够通过测量仪器与目标的角度和距离,来计算目标点的水平和垂直坐标。

全站仪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大型工程建设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3. 大地水准测量大地水准测量是测量地球表面高程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大地水准测量时,我们会在各个测量点上设置水准基准点,并利用水准仪来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高差。

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能够绘制出地球表面的高程图,并提供高程数据来指导交通规划和环境保护。

三、应用领域的发展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地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大地测量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借助大地测量技术,地质工程师能够准确测量地下的地层构造和地下水位,并进行地下资源的勘探和评估。

大地测量方法

大地测量方法

大地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是一门研究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地球表面形态和地球内部结构等问题的学科。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大地测量已经成为了现代测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测量方法的角度,对大地测量进行分类介绍。

一、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大地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之一。

它是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从而推算出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大小。

三角测量法的优点是精度高、适用范围广,但是需要在地面上设置测量点,工作量大,成本高。

二、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通过测量水平面的高差,来确定地球表面的高程和形态。

水准测量法的优点是精度高、适用范围广,但是需要在地面上设置测量点,工作量大,成本高。

三、重力测量法重力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重力加速度,来推算出该点的高程和形态。

重力测量法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地面上或者空中进行测量,但是精度相对较低。

四、卫星测量法卫星测量法是利用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卫星测量法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精度高、工作效率高,但是需要高精度的卫星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

五、激光测量法激光测量法是利用激光束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激光测量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工作效率高,但是需要高精度的激光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

六、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精度高、工作效率高,但是需要高精度的卫星设备和数据处理技术。

综上所述,大地测量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测量效果。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原理与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原理与方法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原理与方法概述大地测量作为测绘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以其在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坐标系统、测量手段等方面,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地测量技术。

一、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大地测量是指对地球表面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进行测量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测量地球上两点的经纬度、高程等信息,进而计算出地球上其他点的位置和形状等重要参数。

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椭球体模型、大地测量参考系和大地测量基准等。

地球椭球体模型是大地测量的基础,它将地球视为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几何模型,通过确定椭球体的主椭球参数来描述地球的形状。

大地测量参考系是指在测量中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地球上常用的大地测量参考系有地心地固参考系、地心大地参考系和地心球坐标系等。

大地测量基准是指测量中选择的起点或基准点,用于确定其他点的坐标。

在国际上常用的大地测量基准有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和国内地球参考系统(CGCS)等。

二、大地测量的测量手段大地测量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多种测量手段,包括全站仪、卫星定位、三角测量等。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两点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信息,计算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高程差。

卫星定位技术是利用卫星系统(如GPS、GLONASS等)所提供的信号,通过接收并处理卫星信号来确定测量点在地球参考系中的坐标位置。

这种技术具有全球范围、高精度和实时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领域。

三角测量是一种传统的测量手段,通过测量地球上三个点之间的两边长度和夹角,利用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出其他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度相对较低,但由于测量设备和操作简便,仍然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中的一些场合。

三、大地测量的数据处理与应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和应用是大地测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测量结果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与精度评定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与精度评定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与精度评定大地测量是测绘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和形状信息。

为了达到精确的测量结果,大地测量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并对其精度进行评定。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的一些常用方法以及精度评定的相关内容。

一、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相似性原理的测量方法,它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边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

在大地测量中,三角测量法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坐标、距离和角度。

在三角测量法中,测量的基本单位是角度,通过测量两个≥护?a封て向眯纸ǜ诤俜裕?A具体测角的方法有经纬度法、方位角法等。

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可以根据三角关系计算出目标点的坐标。

为了提高三角测量的精度,需要考虑各种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大气影响等。

对于仪器误差,可以通过标定和校准仪器来降低误差。

观测误差可以通过重复观测和采用平均值的方法进行消除。

大气影响可以通过气压和湿度的测量来进行修正。

二、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一种测量地面高程差的方法,在大地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准测量法利用地球表面上的水平线作为基准,测量出不同点之间的高程差。

在水准测量中,测量的基本单位是高程,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准仪和测量杆。

水准测量需要选择一点作为基准点,然后从基准点开始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需要消除设备误差和观测误差,并进行大气压力和温度的修正。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定位。

GPS系统由一组卫星和接收机组成,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GPS测量的基本单位是经纬度和高程。

通过接收不同卫星的信号,可以进行三角定位计算,得出目标点的位置坐标。

GPS测量具有高精度、大范围和实时性等优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精度评定在大地测量中,精度评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并对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

大地测量技术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大地测量技术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大地测量技术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大地测量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地表形状、地壳运动以及地球的引力场进行测量和研究。

这项技术在大型工程测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信息。

大地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记录地面上的各种参数,如位置、高程和方位等,来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其中最重要的工具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如GPS。

通过将多个卫星的信号接收器放置在地面上,可以精确测量和追踪测量点的位置,从而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准确的基准。

在大型工程中,地形地貌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

地形地貌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某一地区的地貌特征,例如山脉、河流和湿地等,以及地物的分布情况。

通过大地测量技术,工程师可以获取到地面的高程数据,绘制出精确的地形图,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例如,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地形地貌测量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道路的起伏情况和转弯半径,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除了地形地貌测量,大地测量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和建筑测量。

土地测量是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确定土地的边界、区域面积和地形特征,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借助大地测量技术,工程师可以精确测量和划定土地的边界,避免土地纠纷和不必要的争议。

建筑测量则是在建设过程中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高程和方位等参数的测量工作,它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合法性。

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地测量和建筑测量更加高效和准确,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大型工程中,除了地形地貌、土地和建筑测量外,大地测量技术还可以在工程施工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施工前,大地测量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施工地点的地理特征和地表状态,为施工计划提供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大地测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面沉降、结构变形和地下水位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施工后,大地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对工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监测,为工程维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测绘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解析

测绘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解析

测绘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解析测绘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记录、处理和表达的一种技术。

它在土地开发、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测绘技术的分类及特点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测绘技术的基本分类1. 大地测量技术大地测量技术是测绘技术中的基础,它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测量,确定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大地测量技术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等。

其中,平面测量是指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测量,主要用于绘制地形图、土地规划等;高程测量则是对地球表面的垂直距离进行测量,用于制作等高线地图、水文图等;角度测量则是指对地球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方位关系进行测量,常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方位、地理方位等。

2. 空间测量技术空间测量技术主要是通过卫星遥感、GPS定位等手段对地球表面的各种要素进行测量。

这些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的地理数据,并且精度高、效率高。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卫星载荷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等,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GPS定位技术则是利用地球上的卫星系统,通过测量距离和时间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被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

3. 测绘信息处理技术测绘信息处理技术是为了对测绘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表达而发展起来的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绘信息处理技术逐渐成为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数字测图等。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地理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方便实现对地理要素的复杂关系进行研究。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则通过对卫星遥感图像进行提取、分类和分析,获取更多的地表信息。

数字测图技术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地图进行绘制和编辑,提高了地图制作的效率和精度。

二、测绘技术的特点1. 高精度测绘技术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高精度。

通过各种测量手段,测绘技术能够对地球表面的各种要素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

这对于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等领域来说至关重要。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大地测量方法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大地测量方法

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大地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是一种测绘技术,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尺寸来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应用的基础。

在测绘技术中,常见的大地测量方法有经纬度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地形测量等。

经纬度测量是最常见的大地测量方法之一。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一个点与本初子午线(通常是通过伦敦的格林威治天文台)之间的角度差,以东西方向为正负;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一个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差,以北南方向为正负。

经纬度测量通过使用导航卫星系统(如GPS)或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来获取地点的经纬度信息。

这种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定位、导航和地图绘制等领域。

三角测量是测绘中另一种重要的大地测量方法。

它通过测量地球上的三角形的边和角来计算地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三角测量的原理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根据已知边和角的关系,可以求解未知边和角的值。

这种方法在地图制作、地形测量和航空测绘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三角测量在测量精度上要求较高,需要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数学计算方法来进行数据处理。

水准测量是测绘中用于测量高程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地表上不同地点间的高差来确定地点的海拔高度。

水准测量通常使用水准仪来测量地点之间的竖直角,再根据地球半径和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地点的海拔高度。

这种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地质勘探和地貌研究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水准测量中也开始应用激光和雷达等新技术,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

地形测量是测绘中用于测量地球表面形状和地形特征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地形模型来描述地球表面的高度、坡度和坡向等信息。

地形测量通常使用地形仪、激光扫描仪或雷达等设备来获取地形数据。

这种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分析、水文模拟和土地规划等领域。

地形测量中的地形模型可以用来生成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3D地图等。

通过经纬度测量、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地形测量等方法,可以获取到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

测绘事业单位的大地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测绘事业单位的大地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测绘事业单位的大地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大地测量技术是测绘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在工程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大地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场景及优势,并探讨如何运用该技术实现工程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一、大地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场景1. 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中,大地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位置确定、地基测量、施工控制等方面。

通过使用大地测量仪器和技术,工程师可以准确测量和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高度、方位等参数,确保施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2. 桥梁工程测量在桥梁工程中,大地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桥墩位置的确定、地表形状的测量、桥面的坡度测量等。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大地测量仪器和技术,工程师可以获得桥梁各个部分的精确数据,用于设计和施工控制,确保桥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3. 隧道工程测量在隧道工程中,大地测量技术可以用于隧道位置的确定、地质条件的测量、隧道断面的测量等。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大地测量仪器和技术,工程师可以准确获取隧道的位置和断面信息,用于设计和施工控制,确保隧道的安全和顺利穿越。

4. 城市地下管网工程测量在城市地下管网工程中,大地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下管线的测量和定位。

通过使用大地测量仪器和技术,工程师可以测量地下管线的位置、深度、坡度等参数,用于管线的布置和维护,确保城市的供水、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大地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势1. 精度高:大地测量技术采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能够实现测量结果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对于工程测量来说,精确的数据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 效率高: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

传统的测量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而大地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3. 数据丰富:大地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测量数据,包括位置、高度、方位、坡度等多个参数。

这些数据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全面的参考,提高了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常见问题

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常见问题

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与常见问题引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地测量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方法,它可以用来获取地球表面的准确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大地测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领域以及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1. 地图制作大地测量技术在地图制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高精度测量设备,测绘师可以准确地测量地球表面的各个点,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地图上的坐标和要素。

地图制作需要考虑到地球的椭球形状和地球表面的曲率,大地测量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从而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精度。

2. 土地测量土地测量是大地测量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无论是进行土地分割、建筑规划还是土地所有权的确认,大地测量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通过测量地面的坐标和高程,测绘师可以为土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3. 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地测量技术在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道路建设中,测绘师可以使用大地测量技术来确定道路的位置、距离和高程,这有助于确保道路的合理布局和施工质量。

在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比如桥梁、隧道和水坝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大地测量技术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 自然资源管理大地测量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高程和形状,测绘师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这对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都非常重要。

二、常见的大地测量问题1. 大地测量精度大地测量的精度是影响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测量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比如仪器误差、大气影响和地球重力变化等。

为了提高大地测量的精度,测绘师需要采用合适的仪器和测量技术,并对误差进行仔细的校正和补偿。

2. 数据处理和分析大地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与技巧引言测绘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为国家的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数据的管理与维护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测绘技术中,大地测量是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大地测量旨在测量地球表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便制作精确的地图和产品。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一、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大地测量中最基本且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计算其他未知量。

在测绘工程中,三角测量法通常使用全站仪等精密仪器进行测量。

在进行三角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并进行精确的定位。

测量人员通过观测定位点和目标点的角度、距离等参数,可以计算出目标点相对于定位点的坐标。

这种方法是测绘制图、测量距离和角度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建筑工程等领域。

二、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测量物体高程差或确定地面高程的常用方法。

水准测量依靠地球的引力,使用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通过设置多个水准控制点,然后使用水准仪在各个控制点上进行测量,可以得到相对高程差,并计算出各个点的绝对高程。

在实际测量中,水准测量要考虑到自然地形的不规则性、大气折射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还需要进行仪器校正和数据处理。

水准测量法广泛应用于地理测绘、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等领域。

三、GPS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大地测量技术。

它通过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计算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差来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测量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测绘测量、导航定位等领域。

在进行GPS测量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站,并确保接收器与卫星的良好连接。

接着,测量人员对测站进行观测,通过接收的卫星信号计算出测站的坐标。

GPS测量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地理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据基础。

四、影像测量法影像测量法是一种基于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影像的测量方法。

它通过对影像进行解译和分析,获取地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信息。

测绘技术大地测量方法

测绘技术大地测量方法

测绘技术大地测量方法引言测绘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测绘技术的基础之一就是大地测量方法。

尽管在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中,我们可以使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来进行测量和定位,但对于大地的测量和测绘,我们仍然需要借助于一些经典的大地测量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大地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一、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测绘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三角形的几何性质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测量过程中,需要在地面上选择一定数量的测量点,通过对这些点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量,可以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位置。

三角测量法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貌和地形。

它可以用于城市规划、道路设计、建筑工程等领域。

同时,三角测量法还可以用于测量地球的形状和尺寸,研究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二、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测绘中用于测量地面高程的常用方法。

它利用重力的作用来确定地面上的高度差。

通过设置起始点和终点,以及中间的测量点,通过测量每个点的高程差,可以建立一张高程网。

水准测量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地下管网敷设等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同时,水准测量法还可以用于测量海拔高度、地表变形、地壳运动等。

三、重力测量法重力测量法是通过测量重力的变化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和属性的方法。

重力测量法可以分为绝对重力测量和相对重力测量两种。

绝对重力测量是通过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它可以用于测量地壳运动、测定地球形状、研究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等。

相对重力测量是通过测量物体间的重力差异来确定其位置和属性。

它可以用于石油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地壳活动监测等。

四、遥感测量法遥感测量法是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物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遥感测量,可以获取地表和大气的各种信息,如高程、地貌、地物类型等。

遥感测量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

同时,遥感测量法还可以用于地质灾害预警、水资源调查等领域。

实用的大地测量技术及其应用案例

实用的大地测量技术及其应用案例

实用的大地测量技术及其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地测量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地测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地球表面的各种参数,为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大地测量技术,并以应用案例来展示其重要性和效果。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测量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地球上任何一个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

GPS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导航、航空航天、地理信息系统等。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例,通过使用GPS技术可以测量地物位置的精度、时空变化等信息,为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环境管理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案例:在城市规划中,通过GPS技术可以准确测量城市中不同建筑物的位置和高度,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

例如,利用GPS技术可以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和位置,进而进行三维地图的建模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师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决策依据。

二、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测量目标与测量仪器之间距离的技术。

激光测距技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非接触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质测量等领域。

案例:在工程测量中,激光测距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桥梁的跨度等。

例如,当进行大桥测量时,传统的测量方法需要在高空或深水中进行,既危险又困难。

而激光测距技术可以通过发送激光束并测量返回的时间来计算出目标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安全、高效地测量桥梁的跨度。

三、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航空器(如飞机、无人机等)进行摄影测量的技术。

通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得航空照片和数字高程模型,为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提供数据支持。

案例:在资源管理方面,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帮助测量、监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等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通过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植被覆盖度图像,进而对森林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测绘技术大地测量实用方法

测绘技术大地测量实用方法

测绘技术大地测量实用方法在测绘学中,大地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技术,用以获取地球表面各点的空间坐标。

它涉及到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大地测量方法,并探讨其应用和局限性。

1. 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测绘工程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它能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从而确定各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测量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测量任务,例如建筑物定位、道路工程和控制点测量等。

但是,全站仪测量法的局限性在于测量范围的限制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可靠性。

2. GNSS定位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一种基于卫星信号进行测量和定位的技术。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并进行解算,可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GNSS定位技术广泛用于航海、航空、地质勘察和城市规划等领域。

它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和高精度的优点,但在高山、高楼和密林等信号受阻的环境下,定位精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3. 激光扫描测量法激光扫描测量法利用激光束在地物表面上形成散射点,通过测量散射点的位置和强度来获取地物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特征。

它适用于测量复杂地形、建筑物外部和复杂对象等。

激光扫描测量法具有高精度、非接触和高效率的特点,但是设备昂贵,对测量环境的要求较高。

4. InSAR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利用雷达信号的相位差来推断地表的形变情况,例如地壳的沉降、冰川的运动等。

InSAR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地壳运动监测、地质灾害预警和资源勘探等领域。

它具有高分辨率、全天候和覆盖广泛的优点,但受到地球表面材料和大气条件的影响,结果需要进一步的校正和解译。

5. 弹性网格调整法弹性网格调整法是一种通过调整三角网格形状和大小来优化地形和地物表面模型的方法。

它通过引入弹性模型和控制点来实现网格的等距离调整,从而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

弹性网格调整法适用于对地物表面模型进行精细处理和验证,例如城市规划、地表变形和建筑物监测等。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和精度分析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和精度分析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方法和精度分析测绘技术作为现代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和科学研究中。

其中,大地测量是测绘技术的基石,目的是确定地球表面上各个点的位置和高程,为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精度分析。

一、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大地测量是研究地球表面形状和尺度的科学,它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确定地球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

大地测量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测量基准、测量仪器和观测方法。

1. 测量基准测量基准是确定大地坐标和高程的基础,通常选取地球表面参照物作为基准面,如海平面、高程基准面等。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测量基准,并通过精密测量方法来确定其位置和高程。

2. 测量仪器大地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GNSS测量设备、水准仪等。

这些仪器通过测量角度、距离和高程等信息,实现对地球上不同点的测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功能不断提升,为大地测量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手段。

3. 观测方法大地测量的观测方法包括三角测量、三边测量、水准测量等。

三角测量是利用三角形的定位原理进行测量,通过测量角度和边长来计算目标点的位置。

三边测量是利用已知边长和角度来计算目标点的位置。

水准测量是通过测量水平线的高差,确定地球上不同点的高程。

二、大地测量精度分析大地测量的精度分析是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数据处理提供依据。

在大地测量中,精度分析主要包括观测误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的精度评定。

1. 观测误差的分析大地测量中的观测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观测方法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仪器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本身的不精确导致的误差,可以通过仪器校准和常规检查来控制。

观测方法误差是由于观测方法和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需要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培训来减小。

环境误差主要来自大气条件、地球引力和地表变形等因素,需要通过观测建筑物、树木等局部特征来消除或补偿。

大地测量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及应用案例

大地测量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及应用案例

大地测量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及应用案例大地测量是地理信息科学中的重要领域,它利用测绘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为地理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提供基础支撑。

在测绘技术的应用领域中,有许多常用的技术和应用案例。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测绘技术及其应用案例。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利用卫星信号实现精确定位和时间同步。

在大地测量中,GPS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定位、测量控制点的建立、导航与定位等方面。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GPS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大量建筑物的坐标信息,便于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和规划。

另外,在地质勘探中,GPS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地震震源位置,帮助科学家们预测和研究地震活动。

二、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测绘技术,利用激光束扫描地面或目标物体并测量返回的时间和强度,从而获取地形、建筑物等物体的3D模型。

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数字城市建设、地形测量和制图等领域。

例如,在建筑物测量中,激光雷达可以精确测量建筑物的高度、体积和形状,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用于道路安全监测,通过对道路表面的测量,及时检测和修复路面上的裂缝和坑洼,保障交通安全。

三、卫星测高技术卫星测高技术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观测地球重力场来测量地球表面海拔高度的方法。

通过卫星测高,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数字高程模型,提供了重要的地形数据。

卫星测高技术在气象、地质和生态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保护中,卫星测高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海平面的变化、河流水位和湖泊深度等水体信息,为国内外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另外,在地质勘探中,卫星测高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地球表面的构造变化和地壳运动,对地震和火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无人机测绘技术无人机测绘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测绘技术,利用无人机设备和航空摄影技术进行地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农业、土地规划和灾害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大地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大地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大地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大地测量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测量学科,涉及到地球表面的测量和测绘。

其原理和应用场景不仅仅限于土地测量,在建筑、水利、地质以及环境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大地测量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测量设备和地球的几何关系。

测量设备主要包括全站仪、GPS接收器和地面控制点等。

全站仪是大地测量中最常用的测量设备,其通过电子测距仪和角度测量仪器来确定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GPS接收器则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测量点的位置。

地面控制点是通过测量确定其坐标,从而提供参照点供测量使用。

在大地测量中,我们常用的理论包括几何测量、三角测量和辐射测量等。

几何测量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测量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尺度。

其中,三角测量是最常用的几何测量方法,它利用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未知的边长和角度。

辐射测量则是通过测量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方向来确定点的位置。

大地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土地测量中,我们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

平面测量是指测量地球表面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而高程测量是指测量地球表面某点相对于参照面的高度。

这些测量数据可以用于土地规划、土地管理以及土地分配等方面。

通过大地测量技术,我们可以精确地确定土地的边界和位置,提供精准的土地信息。

除了土地测量,大地测量技术还在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中,我们需要测量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方位角等。

通过大地测量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位建筑物的坐标并确定其相对位置。

这对于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非常重要。

同时,大地测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和结构分析等方面,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

另外,大地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中,我们需要测量水流的速度、方向和流量等。

通过大地测量技术,可以确定水流的流向和流速,并计算出流量。

这对于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至关重要。

大地测量技术及方法

大地测量技术及方法

大地测量技术及方法大地测量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测定和变形的监测。

它在许多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土地测绘、工程建设、导航和地质灾害预警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地测量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新的方法和仪器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本文将从单点测量、动态测量和遥感测量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些主要的大地测量技术和方法。

一、单点测量单点测量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大地测量方法之一。

它通过使用全站仪或GPS 等仪器测量一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其在地球表面的位置。

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土地测绘、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以及建筑物监测等领域。

在单点测量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包括仪器误差校正、基准点的选择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等。

仪器误差校正是确保测量精度的重要环节。

全站仪或GPS等测量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误差的影响,如天气、仪器本身的固有误差等。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校正。

校正方法包括仪器标定和误差补偿等。

选择合适的基准点对于有效的单点测量至关重要。

基准点应具有稳定的位置和已知的坐标值,可以作为整个测量系统的起始点,或作为参考点进行补偿。

基准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和测量精度的要求。

处理测量数据是单点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数据处理包括误差的分析和数学模型的建立等。

误差的分析可以通过对重测数据进行比较和拟合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等数学工具,对观测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和计算。

二、动态测量动态测量是指对地球表面变形进行监测和分析的大地测量方法。

地球表面的变形可能由于地震、岩浆活动或人类活动引起,对于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测量通常采用激光测距仪、GNSS等高精度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地球表面的形变情况。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应用于动态测量的重要工具。

它通过发射一束激光并测量激光的回波时间来计算目标点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具有高测量精度和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进行测量,并能够有效地监测地表变形。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原理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原理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大地测量原理介绍测绘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涵盖了测量、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

其中,大地测量作为测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地测量的原理和基本原则,以及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一、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大地测量是指利用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测量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方位角和高程差的科学与技术。

在大地测量中,我们需要考虑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椭球体。

因此,大地测量的原理是基于椭球体模型进行的。

在大地测量中,我们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坐标系统,以便于描述和计算各个点的位置。

通常采用的是地理坐标系统,它以地球上某一点为原点,确定经度和纬度作为坐标轴,通过测量各个点的经纬度来确定其在地球上的位置。

测量地球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大地测量的基本任务之一。

其中,我们常用的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法、经纬度测距法和导线测量法等。

三角测量法通过测量目标点和基准点之间的夹角和距离,然后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目标点的位置。

经纬度测距法则是通过已知两点的经纬度,利用球面三角形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导线测量法则是通过测量导线的长度、方向和高差,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除了距离测量外,大地测量还需要考虑方位角和高程差的测量。

方位角是指由一个点指向另一个点的方向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通常采用方位角观测仪进行测量。

高程差则是指两个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和高程测量等。

二、大地测量的应用大地测量在测绘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大地测量是制图的基础,通过测量地球上各个点的位置和特征,绘制出精确的地图,为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导航系统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大地测量在工程测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程建设需要准确的地理坐标和高程数据,以进行设计和施工。

通过大地测量,可以测量出基准点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方位角和高程差,为工程测量提供参考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地测量技术
摘要: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是在建设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会用到测量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难度会越来越大,而测量技术也会相应的随着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的得到改善。

随着空间及卫星定位技术的迅猛增长,大地测量技术尤其是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测量技术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这一国家重点学科源于一级学科“测绘科学技术”下的两个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和工程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具有测绘学科的基础学科性质,工程测量学是测绘学科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

大地测量学与工程学科就是这两个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相互结合与交融。

中国的测绘学科,包括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学科的发展源远流长。

早在1941年我国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夏坚白先生就发表文章论述测量事业对于国防、土地整理和税收、交通、教育和文化等等的关系,他特别强调测量事业的发展与学术研究应有密切联系,呼吁在抗战胜利后,如果要复兴并建设新中国,抵御外来的侵略,则大家必须联合起来踏上边陲的长途,遍走高山峻岭,万里沙漠,一点一滴将我国的大好河山详尽地正确的测绘出来。

同年,他发表了《天文,重力和大三角测量关系》的论文,以极其简练的语言论述了大地测量学科的主要内涵。

他写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它的质量分布,以及大三角测量等,是大地测量学科研究对象的重
要部分,一切测量的实际计算都需要这种理论做依据。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靠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三角测量的合作。

从此,中国的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就围绕这篇论文所阐述的研究方向在发展。

叶雪安教授对大比例尺地图投影和大地测量主题计算有精湛的研究,其中包括多种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转换和高斯投影等问题的研究。

传统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学科的内容概括地说,是测定地面点位置、地球重力场和海底表面,期工程技术任务主要是建立全球或区域的高精度测量控制网,为测绘全国或区域范围各种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地形图及工程建设服务。

但由于其定位的平均极限精度一般不足以分辨地球的动态变化,因此其观测成果具有静态性、相对性和局限性,这也就限制了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学科深入地球科学和工程科学去扩展其科学和工程应用目标的能力。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的时空局限性。

现代大地测量与工程测量的观测技术已经能够跨越时空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限制,成为一种能持续稳定工作,以高灵敏感度感测地球动力过程而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信号的精密技术系统,具有检测瞬时地学事件和解决众多与时间相依的科学工程问题能力。

现代大地测量学的特征:
1)从多维式大地测量发展到整体三维大地测量。

传统大地测量技术主要是采用光学仪器为基础,进行地面的距离、角度高度和重
力等方面的多种测量,而现在可以采用空间大地测量直接测定相对于地球质心的三维绝对位置;
2)从静态大地测量发展到动态大地测量。

传统的大地测量只能测出静态刚性地球假设下的地面点坐标和地球重力值,而现代的大地测量技术可以测到非刚性(弹性、流变性等)地球表面点以及重力场元素随时间的变化;
3)从在空间几何描述地球发展到物理—几何空间描述地球。

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任务是测定地球椭球的几何参数和地球椭球在
地球体内的定位,而这些只是在几何空间中描述地球,但现代大地测量技术是在物理—几何空间中描绘地球的参数的;
4)从局部参考坐标系中的地区性(相对)大地测量发展到统一地心坐标系中的全球性(绝对)大地测量。

传统的大地测量受仪器的限制,而现代大地测量从由于空间尺度的扩大,可以建立全球统一的地心坐标系,并且将全球各个局部大地参考系纳入到这个全球统一的参考系中,测定地面点在其中的绝对坐标;
5)地球表面的大地测量到发展到地球内部物质结构的大地测量反演。

传统的大地测量只限于在地球表面进行位置和地球外部重力场的测定,而现代大地测量中以空间大地测量为标志的大地变形测量技术不论在测量的空间尺度上还是精度水平都已经有能力监测
地球动力学过程产生的运动状态和物理场的微变化。

随着空间及卫星定位技术的迅猛增长,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技术、激光测月(llr)
技术、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卫星雷达测高技术、多普勒定轨和无线电定位系统(boris)、精密测距及其变率测量系统(prare)以及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gps等空间定位测量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定位能力和对地观测手段,也极大地拓展了定位测量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它们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安全以及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其中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是通过装有两个侧视天线或采用重复轨道法,对同一地区采用干涉法记录相位和图像的回波信号,通过一系列的而必要的后处理,可获得地面三维几何和物理特征的合成孔径雷达。

这种技术是新出现的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在地学中有多方面的应用,如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监测地面形变、监测冰川与河流的运动等。

采用d-insar技术其形变监测精度可达㎝级甚至是㎜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监测、冰川研究、火山研究以及地面沉降监测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我国大地测量的战略目标是为我国地球科学和社会发展提供完善和深层大地测量支持的,建立以空间大地测量为主体的现代大地测量完整体系,满足地球科学,空间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大地测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其中gps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最为主要。

gps动态定位日益受到重视,全动态实时定位应用日益广泛。

在交通运输中,主要用于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
外控点等。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对勘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

差分动态gps在道路勘测方面主要用于数字地面模型的数据采集,控制点的加密,中线放样,纵断面测量和无需外控点的机载gps航测等方面。

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和交通部共同利用动态分差gps技术对我国160多万千米的各等级公路进行了高精度数据的采集和数据库建设。

近年来我国大地测量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采用新一代大地坐标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在技术条件成熟的今天,采用新的坐标系仍然要解决大量测绘产品的坐标转换问题。

在今后如何维护国家的大地坐标系,使大地参考框架得到及时有效地加密以及更新,这些都需要测绘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在大地测量手段日益丰富和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大地测量与地学的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将会更好地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

而在今后的多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共存的情况下,将会推动更多行业的发展,这也将成为大地水准的进一步精化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宁津生,许厚泽等,大地测量学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1994
[2] 胡明成,鲁福,现代大地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3] 陈俊勇,现代大地测量在大地基准、卫星重力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j]
[4] 胡明城,现代大地测量学得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
[5] 程鹏飞,李夕银等,中国公路差分gps测量[j],测绘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