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测试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公共管理2. 政府治理3. 非营利组织4. 公共服务5. 政策分析6. 行政伦理7. 公共政策8. 公共利益9. 政府与企业10. 公共事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公共管理的核心目标。
2. 论述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3.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作用及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
2. 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区,导致城市公共服务压力增大。
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增加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二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引入竞争机制;三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市民对公共服务的认识和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市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问题:1. 请分析市政府在解决公共服务压力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2. 结合案例,论述公共管理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服务问题的意义。
五、政策设计题(每题30分,共30分)假设你是某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你们市近期计划开展一项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
请你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设计一项针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政策,并说明政策实施的可能效果。
答案:一、名词解释1. 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在公共领域内,为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2. 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制定政策、实施监管、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
3. 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以非营利为目的,由志愿者组织或者非志愿者组织举办的社会组织。
4.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的具有公共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200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7社会保障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7社会保障考研真题及详解科目名称:社会保障科目代码:627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共7小题。
每小题5分,共35分)1.社会保障挤出储蓄2.老年人口赡养率3.均衡保费法4.社会保障收入税5.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险模式6.赈济7.调粟二、简答题(共5小题。
每小题l5分,共75分)1.“第三条道路”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观点?2.养老基金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3.城镇贫困的主要原因?4.社会保险预算模式有哪几种?5.影响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因素有哪些?三、论述题(共2小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述社会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2.2006年10月有关文件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谈谈你对我国医疗保障改革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7小题。
每小题5分,共35分)1.社会保障挤出储蓄答:社会保障挤出储蓄是指社会保障的增加会减少私人储蓄。
在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型(或称基本生命周期模型)下,很容易就可以推导出社会保障具有资产替代效应,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只要它的目标是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它就有可能促使人们减少为预防此类生活困难的发生而提前进行资产积累的需要,即社会保障“替代”了个人为预防生活困难的发生而进行的资产积累,因而减少了私人储蓄。
费尔德斯坦在1974年提出,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资产替代效应,所以会大幅度挤出私人储蓄,即社会保障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从而减少经济增长所需的资金积累。
2.老年人口赡养率答:老年人口赡养率又称为制度赡养率,是指社会保险制度内的退休职工与在职人口之比。
公共管理学黎明4套题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公共管理学》试题(A卷)专业:公共管理类年级:2006任课教师(签名):黎民、吴湘玲一、概念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2、企业与政府3、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说明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科层制的缺陷2、举例说明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三、论述题(25分)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再造”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四、案例分析(25分)分粥故事说的是:有个小团体由7个平等的人组成,他们为了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工具。
他们先后尝试了5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指定一个人全权负责分粥。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还是主持分粥的人的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第二个方法是,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这个方法的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熬。
大家认为这种方法不仅不公平,还造成了资源浪费。
第三个方法是,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
开始这位品德高尚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变成给自己和拍马溜须的人多分。
分粥又变得不公平。
第四个方法是,成立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形成分权和制约。
这样做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种种置疑,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粥早就凉了。
第五个方法是,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
这是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意识到,如果7个碗里的粥不一样多,他确定无疑将享受那份最少的。
阅读以上资料,试解读其中所包含的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公共管理学》试题(A卷)一、概念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企业型政府与官僚政府2、公共管理研究的P途径与B途径3、拥挤性的公共物品与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4、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科层制组织的特征2、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3、BOT模式的涵义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政府失败”理论2、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有哪两种基本方式?为什么说政府供给不等于政府直接生产?四、案例分析(20分)武汉晚报记者写过一篇关于胡蔓莉的文章――《想不流泪也难》。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
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
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A。
计划性 B。
单一性 C。
效率性 D.公共性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
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A。
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A。
17世纪末18世纪初 B。
18世纪末19世纪初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A。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A。
《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
《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
经济的发展 B。
政治的推动 C。
公共部门的改革 D。
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
公共行政范式 B。
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 B。
韦伯 C。
杰弗逊 D。
怀特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 D )A。
会计学 B。
政治学 C。
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 D )A。
凯恩斯 B。
布坎南 C。
韦伯 D。
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 A )A.管理B.法律 C。
经济 D。
政治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
2007年武汉大学考研管理学真题试卷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2007年武汉大学考研管理学真题试卷(总分34, 做题时间90分钟)1. 名词解释题1.管理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管理指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
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明确地设定目标是进行管理的起点。
(2)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
(3)管理活动既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
强调目的就是要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地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
在效果与效率两者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顾,“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2.现代企业制度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标志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完备的企业制度体系或微观经济体制。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所有所有制企业努力的方向。
3.期望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期望是指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
在费罗姆的期望理论中,期望是指员工认为其是否能达到某种结果、得到某种奖励的可能性。
这一期望理论是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获得的最终报酬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激励过程并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报酬的理论。
4.市场控制SSS_TEXT_QUSTI该问题分值: 2答案:正确答案:市场控制是基于财务和经济信息,用价格机制对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将组织内部的经济活动看作经济交易。
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属(每空1分,共16 分)1.公共管理是——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 ——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3.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和——.4.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动,主动对自己——加以改进的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和措施。
5.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制度,即——、——、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6.“人力资源” 概念的引入是——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7.公共财政管理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会计和政府审计等内容。
8.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9.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是——·10.公共管理责任的司法控制机制,对政府来说,主要 有表现为——责任和——责任10.诉讼 侵权赔偿二、选择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对社会实施全面干预, 是一个 ( ) 。
A .小政府B .间接的政府C. 恰当的政府D. 全能的政府2.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 (A .合理性参考答案:1.公共组织2.市场失灵3.基本政策4.外部环境5.政治任命制度 6.以人为本7.预算与决算8.信息源社会公共事务 具体政策 原有状态 公务员制度B.合法性C.操作性D.强制性3.我国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 )A.1978 年B.1988 年C.1992 年D.1993 年4.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政府来讲,最重要的是( ) 。
A.政府上网B.政府信息的公开C.政府信息化D.建立公共管理信息系统5.( ) 不属于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
A. 行政监督权B. 行政监察权C.审计D.立法参考答案:1.D 2 .B 3 .D 4 .B 5 D三、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1.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和作用是什么2.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3.简要说明什么是电子政务?1.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也可称非营利性,是指其组织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的专业的服务,而不是经营性的以营利为目的。
武汉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2007+答案考研专业课真题

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简答题(100分)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主要区别。
(20分)
(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公共管理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工商管理的目标则可以定位于包括管理者在内的私人利益,这是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最重要区别。
(4分)
(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公共管理活动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这使得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垄断和强制的特点,而工商管理则体现的是自由选择和平等竞争的特点。
(4分)
(3)制衡性与自主性。
与工商管理主体在管理中具有较多的自主性相比,公共管理主体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通常要受到较多的制衡。
(4分)
(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治理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需要考虑各种利益和价值的平衡,而工商管理则主要是依据经济理性这一单纯考虑而展开。
(4分)
(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一个十分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通过政府机制来实现,后者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4分)
2、科层制的主要特征和内在缺陷(20分)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1)组织标准化。
包括分工专业化、工作指标化和人员统一化。
(3分)
(2)工作程序化。
科层制管理方法要求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并要求彻底清除人的随意性和传统组织的杂乱无章。
(3分)
1。
200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455综合知识(含西方行政学理论、国家公务员制度、政策科学)考研

200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455综合知识(含西方行政学理论、国家公务员制度、政策科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武汉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综合知识(含西方行政学理论、国家公务员制度、政策科学)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决策可行性分析答:行政决策可行性分析是指对行政决策的目标、方案是否具有可以实行的性质、实行的条件是否具备、实施后的效益是否优化等方面所进行的分析与评估,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决策方案进行条件分析,即该方案在当地是否具备实施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心理和伦理条件等等。
②对决策方案进行成本或代价分析,即分析该方案的实施需付出哪些代价、需花费多少成本。
对行政决策方案的实施来说,其成本或代价不仅仅是经济成本,还应包括政治代价、社会代价或成本等等。
③要对决策方案实施的后果进行预测,一个决策方案的实施有可能给未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后果,这也应作为选择方案的依据。
④对决策的效益进行分析,这些效益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寻租”答:寻租是指政府利用行政权力为个人或团体提供非职责范围内的便利而收取费用或好处的行为。
由于政府的各项经济决策往往以某种公共利益需要为解释而为某些利益集团服务,特殊的利益集团为谋求政府保护,逃避市场竞争,实现高额垄断利润,往往进行各种“寻租活动”,于是便会产生政府的寻租行为,而因信息不完备所导致的监督失效则常常会进一步导致政府的寻租行为,进而导致政府的权力滥用、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3.社会性效率答:行政效率的社会性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行政效率的政治价值与社会效益评价。
行政效率的政治价值评价,就是要考察行政管理中效率能否正确地体现国家意志,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方针和政策,并在这种考察的基础上,对行政效率是有效还是无效作出评价。
200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7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2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武汉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公共管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绩效管理答:所谓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据此,绩效管理乃是对公共服务或计划目标进行设定与实现,并对实现结果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绩效评估,系指一个组织试图达成某种目标,如何达成以及是否达成目标的系统化过程。
绩效衡量,为了进行绩效评估,管理者必须设计一套足以衡量组织目标实现的指标系统,也就是衡量组织绩效的标尺,这样才能进行不同机关与不同时期的比较。
绩效追踪,系指对组织的绩效进行持续性的监测、记录与考核,以作为改进组织绩效的基本依据。
由此看来,绩效管理乃是收集绩效信息,进行绩效衡量,设计与执行有效管理,推动绩效不断持续改进的整体活动和过程。
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BOT模式答:BOT属于公共服务民营化中政府工具中的社会化手段。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
这种译法直截了当,但不能反映BOT的实质。
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
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私人机构分担。
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3.拥挤性的公共物品答: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混合物品的一种。
所谓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MPA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2007年MPA 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1.西方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威尔逊发表的( )。
A.《公共行政原理》B.《政治与行政》C.《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D.《行政管理学之研究》2.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理论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布莱克维尔B.科恩C.布坎南D.威廉姆逊3.提出使管理职能细化并实行“职能工长制”的管理学家是( )。
A.韦伯B.法约尔C.泰罗D.德鲁克4.阿吉里斯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的著作是( )。
A.《个性与组织》B.《激励与个人》C.《工作与人性》D.《人类动机理论》5.现代管理学派中,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孔茨B.西蒙C.卢丹斯D.明茨伯格6.不同时期政府设置的临时办公机构,如各种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属于( )。
A.直线结构B.矩阵结构C.直线—职能结构D.职能结构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里格斯区分的主要行政生态模型的是( )。
A.农业社会型B.过渡社会型C.后工业社会型D.工业社会型8.从行政体制类型划分来看,实行分离制的典型国家是( )。
A.瑞士B.俄罗斯C.中国D.美国9.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可以分为( )。
A.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B.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C.确定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D.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10.在下列选择行为中,符合“霍布森选择”原理的是( )。
A.赵高的“指鹿为马”B.韩信的“背水之战”C.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诸葛亮的“草船借箭11.法国数学家孔多赛提出的孔多赛标准也被称为( )。
A.等级决定规则B.博尔达计数C.正负表决法D.成对表决法12.个人权力的影响方式是( )。
A.决策B.信息控制C.创新精神D.强迫13.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属于( )。
A.下行沟通B.上行沟通C.平行沟通D.内外沟通14.从沟通结构模式看,政府举办的听证会属于( )。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管理的功能?A.计划B.组织C.指挥D.控制答案:C2、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A.私人利益B.社会利益C.政府利益D.组织利益答案:B3、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A.公平公正原则B.公开透明原则C.效率原则D.收入平等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A.公共性B.合法性C.公平性D.透明性E.公正性答案:ABCD2、下列哪些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A.公平公正原则B.公开透明原则C.效率原则D.收入平等原则E.责任原则答案:ABCE3、下列哪些是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责?A.制定政策B.管理资源C.提供服务D.维护秩序E.执行决策答案:ABCD三、简答题1、请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公共管理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政策、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和高效的管理活动。
其重要性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2、请说明公共管理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答案:公共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其实现途径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管、推动社会参与和合作等。
3、请阐述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包括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效率和责任。
这些价值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正和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
解析:鼻炎的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打喷嚏和流清涕。
而喉咙痛可能是喉咙炎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解析: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疾病,不属于耳鼻喉科的治疗范围。
而扁桃体炎、鼻窦炎和咽喉炎都是耳鼻喉科的治疗范围。
解析: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因此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都可以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
解析:咽炎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喉咙痒和咳嗽。
呼吸困难不是咽炎的典型症状,但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公共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公共管理是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利益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理由。
3.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战略政策、中间政策和具体政策。
4.政策评估会受到的影响因素包括不确定性、政策效果的多样性、利益相关者的阻滞性、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等。
5.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制度,即雇佣制度、培训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制度。
6.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财政收入、支出、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财政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
7.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输入、处理、输出、信息管理者、信息使用者。
8.公共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表现于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能的发挥。
9.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价值,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论证基础之上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始建于A.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政府失效理论对人的本质和行业的假设是B.经济人。
3.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D.强制性。
4.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D.直线-----职能式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形式。
5.19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在文官制度上也盛行着D.事务官制。
6.18世纪英国某种经济学家C.XXX在他某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7.零基数预算是一种编制预算的方式,它对每年或每项目的收支规模进行重新审查和安排,而不考虑基数的实际支出水平。
8.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所具有的便捷性。
9.大规模的公共部门绩效廉政评估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10.职业道德立法是公共管理伦理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明显标志,而英国是职业道德立法领先的国家。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我国为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
采取了对若干中心城市实行单列,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副省级市。
目前,我国共有副省级市( )。
A、17B、15C、18D、16正确答案:B2、非理性阶段的六大学派除了企业家学派、权力学派、还包括哪四个学派( )。
A、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B、计划学派、定位学派、文化学派、认知学派C、设计学派、认知学派、环境学派、定位学派D、定位学派、学习学派、文化学派、认知学派正确答案:A3、()是保证组织角色明晰话的基本手段。
A、权贵划分B、机构设置C、组织设计D、职位设置正确答案:A4、效益的说明性指标为( )。
A、单位成本B、净利益C、服务的单位数D、成本—效益化正确答案:C5、目标管理预算模式是由( )政府首倡导。
A、尼克松B、约翰逊C、胡佛D、罗斯福正确答案:A6、我国国家公务员包括( )的人员。
A、权利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人民政协正确答案:A7、绩效评估的效益标准又称为( )。
A、成本标准B、数量标准三、概念解释C、生产标准D、质量标准正确答案:D8、对政府管理运行职能包括的内容提出七职能说(即POSDCORB)的学者是( )。
A、法约尔B、孔茨C、奥唐奈D、古利克正确答案:D9、公共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 )。
A、控制B、决算C、编制D、执行正确答案:A10、在中国,政府间关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其概念的提出始于( )年。
A、1995B、1990C、1996D、1998正确答案:D11、企业战略管理的预算与财政控制时代的目标价值是( )。
A、规划未来B、财务预测C、创造未来D、预测和控制未来正确答案:B12、从2000年起我国在(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
A、县级B、乡级C、市级D、省级正确答案:A1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B、1601年《济贫法》的颁布C、1935年《社会保障法》在美国的通过D、截止1995年,全球共有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正确答案:C14、现代市场经济是以( )为基础,以政府调节为补充的经济体制。
公共管理学题库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题库参考答案2007-12-26 13:58:37一、单项选择题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世纪末18世纪初世纪末19世纪初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D.公共财政学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A.凯恩斯B.布坎南C.韦伯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A.管理B.法律C.经济D.政治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特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韦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殊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典范的品格的信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A.合理--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9、对科层制组织中的部门划分、职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A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0、对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资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B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1、对公职人员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活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是C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2、对科层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重要规定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管辖范围原则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间以及相应权力之间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24、对科层制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要求的规定原则是D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执行能力原则25、美国着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在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共还是私营,最基本的“善”就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6、美国着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7、美国着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是CA.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8、“在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员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此现象称为DA.科斯定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彼德现象29、新公共管理运动肇始于AA.英国B.美国C.德国D.新西兰3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是DA.政府职能私有化B.政府职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政府职能代理化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C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2、被视为自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关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量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AA.追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量而竞争33、新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行政法学34、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AA.政治学B.行政学C.经济学D.社会学3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A.詹森B.麦克林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36、公务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CA.投票规则理论B.代表和选举竞争理论C.官僚政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37、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论为DA.官僚政治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票规则理论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竞争理论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A.政府万能理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败理论39、委托--代理理论早期的代表人物为C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特纳C.詹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对同一个管理者来说,当他对企业拥有部分所有权和他对企业拥有全部所有权时相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值之间的差额,称为B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1、詹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B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损耗成本4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为A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B.无限理性和机会主义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D.无限理性和决定成本43、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市场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BA.服务B.交易C.治理D.管理44、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CA.服务费用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管理费用45、假定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到”这是指AA.“有限理性”假定B.“无限理性”假定C.“非理性”假定D.“超理性”假定46、有些投资一旦形成某种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重新配置中将遭受重大的经济价值损失,这被称为B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定性D.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47、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易费用理论与产权理论桥梁的是B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48、“科斯定理”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A.布坎南B.詹森C.威廉姆森D.斯蒂格勒49、“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这是BA.彼德原理B.科斯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定理D.墨菲法则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A.交易费用为零的完全竞争市场B.交易费用为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C.交易费用大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51、新公共管理中的3E标准是指DA.节约、公平和效率B.节约、公平和效益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A.威尔逊B.韦伯C.沃尔多D.杰弗逊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DA.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B.经济控制和政治权力C.公民意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意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在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有广泛的平等和自由,这是指政府的A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政府应当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指政府的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6、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7、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象是A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半公共产品D.半私人产品5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D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59、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不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C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0、政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A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1、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除,但排除的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是指公共产品的D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62、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B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D.社会福利计划63、为了获取某些具有重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存在,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此种方法称为B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4、政府运用生产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B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5、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A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66、政府运用法律或政策手段来影响私人部门和市场的运行,此种方法称为D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7、旨在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生活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或促使其避免某种行为的管制方式称为AA.经济管制B.社会管制C.政治管理D.行政管制68、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C.行政管制和社会管制D.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69、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A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7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政治原则的是B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71、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AA.国富论和独立宣言B.国富论和经济与社会C.经济与社会和政府与市场D.独立宣言和政府与市场72、最早的福利国家为D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73、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奠基之作为1936年出版的BA.政府与市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国富论D.独立宣言74、被称为“战后繁荣之父”的是DA.威尔逊B.杰弗逊C.韦伯D.凯恩斯75、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BA.布坎南经济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C.詹森经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76、凯恩斯否定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一致性”这一基本观点始于1926年他发表的AA.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77、新公共管理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A.“大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B.“大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C.“小而弱的政府是好的政府”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政府”78、世界银行的“确定法律基础”和“保持一个未被破坏的政策环境”的职能属于AA.维护和保卫性职能B.服务和公平性职能C.维护和服务性职能D.保卫性和公平性职能79、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AA.组织间网络和一般环境B.组织间网络和主观环境C.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D.一般环境和客观环境80、与某个特定公共组织有着密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组织所构成的、对该公共组织具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称为A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1、泛指一切对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或力量,被称为BA.组织间网络B.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2、对于组织活动依法拥有控制权的外在机构,称为A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3、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海关检查机构等属于A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4、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属于C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5、作为投入与产出转换器的组织的投入来源是B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6、组织的产出去向,也是组织获得收益并取得新的投入的基础是D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顾客87、组织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者是B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8、组织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是DA.管制机构B.竞争者C.特殊利益集团D.伙伴89、任何组织中普通成员利益的代表是D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9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远是AA.公民及其团体B.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政策团体9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A.功能程度和分化程度B.功能程度和变化程度C.分化程度和复杂程度D.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92、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大幅度改度,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A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D.单纯环境93、如果组织环境因素变化很小,这样的环境通常被称为B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D.单纯环境94、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称为AA.环境复杂性程度B.环境客观性程度C.环境主观性程度D.环境的变化程度95、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BA.公民和利益集团B.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体D.公民和政党96、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基本财务规划阶段的特征为A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7、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长期规划阶段的特征为B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8、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段的特征为C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9、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管理阶段的特征为D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100、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中长期规划阶段的基础为AA.预测B.分析C.沟通D.反馈101、波特曾经指出,企业要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回到BA.战术定位上B.战略定位上C.管理定位上D.规划定位上102、描述企业总的方向,主要体现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品种类的管理等方面的态度,称为A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3、通常发生在事业部或产品层次上,重点强调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高,称为CA.公司战略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略104、战略制定与选择乃至实施、评估与控制的基础为AA.战略分析B.战略规划C.战略定位D.战略循次105、SWOT分析法的提出者为D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06、SWOT分析法中的S是指A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7、SWOT分析法中的W是指B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8、SWOT分析法中的O是指C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09、SWOT分析方法中的T是指DA.组织内部的优势B.组织内部的劣势C.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110、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A.布坎南B.凯恩斯C.波特D.安德鲁斯111、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产业内部现存的竞争者、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等来源于A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2、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其中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等来源于BA.“水平”竞争B.垂直竞争C.网状竞争D.塔状竞争113、当企业专有的资源被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就是A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4、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是A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5、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即DA.交易、程序和沟通B.环境、程序和沟通C.交易、沟通和环境D.环境、交易和程序116、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称为B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7、组织分化程度的维度为A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18、决策制定权力分布的维度为C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19、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级管理人员,由他们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这个组织的结构就倾向于C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0、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组织的结构则倾向于D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121、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部门的数量及范围,称为A 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2、组织中最高直线主管到最基层成员之间的管理等级或层级数目,称为BA.管理幅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3、在组织人员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B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网状关系D.线性关系124、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组织知识化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越倾向于B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为打破科层制结构的刚性,引进更具灵活性的BA.锥形结构B.扁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6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称为CA.职能B.职责C.职权D.职等127纵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D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8横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C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组织的部门化D.形成组织的管理层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9、根据知识和工作的相似性原则来设置部门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称为A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0、以特定的产品或综合性任务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B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1、以组织服务的顾客类型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C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2、据罗宾斯的观点,比较适用于多元化生产企业的组织部门化为B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3、特别适用于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DA.职能部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4、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间,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量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完成促进组织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程,称为A A.人力资源规划B.人力资源招募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考核135、根据岗位设计和职务分析的信息,安置、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员的活动,称为B。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及答案-(1)【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管理学》homework(1)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指公共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最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利,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施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物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事务:指设计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的一切事务的总和。
3.公共管理人格;指公共管理者与其他职业者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公共管理者的伦理尊严伦理品质伦理境界以及所理解与现实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总和。
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实施过程中,在保持行政计划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目标的进程可因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使计划的执行过程具有应变力。
因此,在行政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
5.公共管理监督: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单项选择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A.泰勒和法约尔B.怀特和威洛比C.威尔逊和古德诺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B.经济人C.自动人D.复杂人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A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4. 新公共管理时期最突出的特征是出现了( C )。
A.政府集权的特征B.政治行政二分法c“公共管理社会化”趋势 D.官僚制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 C )A.威廉?配第B.马歇尔C.亚当?斯密D.洛克6.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C ),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顶选择題1>在私人祁门中,组织的哉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齐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冷最大化C.追求社会公平D•追求公众的満蕙度2.公共部门区别F私人部门的本质特杞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C.效率性D.公共性3.公共管暉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別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4.有效的政府俎织应该认识別.公共社的起点是(A )A•公民B•政府C•企业D•政覚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A. 17世纪末18世纪初B. 18世纪末19世纪初C. 19世纪末20世纪初D. 20世纪末21世纪初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B. 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C. 30世纪60年代未70年代初D. 20世紀70年代耒80年先初J公共管砰硏究领城的第■个范式一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改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D.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叙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挨动因为(C )A •经济的发展B.政矗的推动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章9.公共管埠研究钱域的笫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贲任范式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 C.杰再逼D•怀轉1L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砒之一官房学后来連步演受为(D)A.会计学 &玫治学G行玫爭D•公共财政学12、"玫治与行畋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C•丰伯 D.威尔逊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寿立的基础为(A )A•管魂B•法律C•经济D•政治14、披称为•组织理论之处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C・杰弗逊D.怀转15、弟伯认为科展制组织的基减为(C )A•传统型权力B•魅力型权力C•合理一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6、苇伯认为・以“浓徉”或者匚升上尊权地付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加为基础的权力厲于(A )A•合盪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7>韦伯认为,以古老的传统、神圣不丐侵犯的信念"以及对其下属行使权力的人的地位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权力属于(B)A•合理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8.节伯认为,以―对个人的明确而特姝的尊严■英雄主义或冥范的晶格的僧仰・为基础的权力属于(C )A•合理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魅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19・对科屁斟组织中的部门划分、取位设计及其相应的权力基础的基本要求是(A )A •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走登辖范国原则20.对科层钢组织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資格的一个基本要求是$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底则D•法定审辖范围原则21.对公职人貝在科层制组织中所从事的话动及其性质的一个基木娶求是C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法定涪辖范围原则22.对科足制组织中岗位权力的限度以及岗位权力运用的一个剪愛规定爰D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則C.非人格化原则D•法走管捋范困原则23.对科层制组织中各职位之问以及相应权力之问的关系规定的原则是0 )A•知识性原则B•取吐化原刈C.非人格化原则D、公取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24.対科层创组织所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及其能力雯求的规宓原則是0 )A•知识性原则B.职业化原则C・非人格化原则D.执行能力原则25.美国着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右行政科学中•不管是公犬还是私背.最基本的••善”就是(C )A •公平B•正义 C •效率 D •效益26.荚国着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行砍科学的大厦得以婕立起来的价值基石为(C )A •公平B•正义C•效率D•效益2人美国署名行政学家古利克认为,公共行政的目标和标准足C)A•公平B•正义C•效室D•效益28』柱等级制组织中,每位成貝祁将罟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廉此现象称为(0 )A.科斯主律B.墨菲法则C.阿罗不可能性启理D.彼律现象29.新公共管理运动基始于(A )A.英国B.美国C.住国D.新西兰30、1988年英国出版的《提奇政府管璨:下一步》报备的核心思想是(D )A.政府职能私有化B.玫府阪能效率化C.政府职能扩充化D.玫府更能代邊化31.英国公共服务代理化阶段开始的标志是1988年出版的(C )A.《追求卓就》B.《公民宪章》C.《提高砍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童而竞孕》32■被视为口1979年开始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有灵公共部门产出和绩效测虽与评估工作高峰的是(A )A.《迫求卓越》B.《公民宪章》C.《提高政府管理:下一步》D.《为质虽而竞步》33.聊公共管理范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C )A.政治学B.行政字C.经济学D.行政法学34.传统的公共行政苑式建立的学科基础为(A )A.玫治学B.行政学C.翌济学D•社会学3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为(C )A•章森 B.麦克林C.布坎南D•林德布罗姆36.公务员打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璋论•为(C )A.投票规则理论B.代叢和选疋竟字理论C.官僚玫治理论D.社会治理理论37.关于政治官员在特定制度下的行为分析理沦为(D )A.宕僚政治理论和社令治理理论B.官僚政治理论和投秦观则理论C•社会治理理论和选举竞净理论D.投票规则理论和选举竟净理论38.公共选择理论实际上提出的是一种(B )A.攻府万能邂论B.政府失败理论C.市场万能理论D.市场失畋理论39.娄托-f.理理沦早期的代袁人钧为(C )A.布坎南和詹森B.布坎南和待纳C.令森和麦克林D.特纳和麦克林40.对同个警砰者来说.当他对杳业拥有肺分所有权和他对金业拥有仝毎所有权时柑比企业所实现的价償之问的羞额,称为(B )A•选择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 •模耗成本41.倉森和麦克林认为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为(B )A•选释成本B•代理成本C•机会成本D•根耗成本4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蔑为(A )A.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B.无银尋性和机会主义C.有限理性和决定成本D.无喂理性和决定成本43.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分工合作的审场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分析单位为(B )A•服务B.交昂C•治理 D.管理44.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市场或组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C )A・服务费用 B.治理费用C.交易费用D.管理费用45.假戾人的动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做至卜这是指(A )A.紋有限湮性*假走B. “无限瑾性“假足C.钥E理性力假定D. “超•理性”假定46.有些投齋一旦形戌某种连产就很难再审新配膏使用,丙为它们的转换成本很高,在垂新配置中将遭受垂大的经济价值狽央,这被称为(B )A•成本固定性B.资产专用性C•不确走性D.交易重复出现的坂率47.在交易费用.产权契约安排和资躱配置效率/问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成为沟通交劾费用理论与产权理沦桥梁的是(B)A•彼德原理B•科期定理C•阿罗不可能性疋理D•墨菲法见48严科斯定環,最早的表述者为诺贝尔务济学奖获得者(D )A•布坎南 B.詹森C•威廉姆森D•斯蒂格勒49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木这是(B )A•彼您原理B•科斯走理C.呵罗不可能性走翌D•墨菲法见50、科斯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 )A.交易费用为零的元全克令市场B •交易费用为零的耶充全免争市场C•交易费用大于翠的非完全竞争市场D.交易费用小于零的非完全竞争市场5U新公共管瑯中的3E标准是指(D )A•节约、公平和效坠 B.节约、公¥和效益C•公平.效率和效益D.节约.效率和效益52/行政国家"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提出者为(C )A.威尔逊B•韦伯 C.沃尔多D.杰弗逊53.政府赖以成立的基础为(D )A.经济控制和社会网络B.经济控刨和政治权力C.公民恿见和社会网络D.公民恵见和政治权力54.政府呑政治上应保障所有人享右广泛的平等和自由,逑長指政府的(A )A.政治职能B.经济社合职能C.法律职能D.服务职能55.政府应当维护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爰指政府的6 )A.政治販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职能D.行政职能56.在斯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净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政府的(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法律氐能D.行政职能57.玫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对彖是(A )A.公共产品B.私人产昂C.半公共产品D.半私人产品58.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D )A.竟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挥他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D.非竞争性和非井他性59.某人对公共产晶的消费不毎斥和不妨碍他人同时拿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滴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C )A-克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栓60.玫府运用供应这个手段.所针对的是(A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D.客观产&6U在技术匕无法将那翌不愿意为消零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才技术上虽然可以椰除,但排除的成本很离,以至于有经济上不可行,这是胎公共产品的(D )A.竞爭性B•排他性 C.非竟爭性D.非排他性62、下列产M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B )A・教育B.国防C・社会基础设施 D.社会福和计划63、为了获取某些具有垂要的公共利益或战略价值的产品和股务,以实现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或由于正外部性的冇衣,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来资助私人部门进行生产.业种方法称为(B )A.供应B•补贴C•生产 D.管制64、政府运用生产垃个手段,所针对的是(B )A.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主观产品D.客观产品65、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髡响,称为U )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66、政府运用法律或政策手段来影响私人部门和市场的运行,此种方法称为(D )A.供应B•补贴C•生产D•管制67、旨在鼓励企业和其他经济生活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威促使其谨免某种行为的管制方式称为(A )A.经济管制B.社会管制C.政治管理D.行政管制6久政府管制可以区分为(D )A.政治管制和经济管制B.政治管制和行政管制C.冇政管制和社合管制0.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69.确审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A )A•亚当•斯密B.杰斐逊 C.令伯D.凯恩斯7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政治原则的是(B )A•亚当•斯密B.杰斐逊 C.电伯D.凯思斯71.自由放任时期政府与经讲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为(A )A.《国冨论》和《独立宣吉》B.《国頁论》和《经济与社会》C・《经济与社会》和《玫府与市场》D.《独立和《政府与市场》72.最早的福利国家为(D )A •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73.凯息斯主义的理论奠基之作为1936年出版的(B )A.《政府与市场》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国當论》D.《独令生言》74.被称为树战后繁荣之父”的是(D )A•威尔逊B.杰角逊C•為伯 D.凯恩斯75.祁利国家时期西方畋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塑础为(B )九布坎南经決理论B.凯思斯经济理论C.猪森径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76.凯恩斯否戾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炉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存柱一致性•这一基本观点始f 1926年他发表的(A )A.《自由放任生义的终结》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政府与市场》D.《国富论》7人新公共管矍阶段的理念基础为(D )大而弱的玫府是好的政府” B/大而匪的政府是好为玫府"C』小而弱的玫府是好的政府” D.“小而强的政府是好的玫府”78.世界银行的,•确定法徉基础”和“保持一个未被裱坏的玫策环境r的职能属于(A )A.维护和保卫性职能B.服务和公平性职能C・维护和般勢性职能 D.保卫性和公平性职能79、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将公共组织的环境分为(4 )A•纽妖问网络和一般环境 B.组织问网络和主观环境C.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D. 一般环境和客观环境加、与某个特定公共组织有着密切相互作用关系的其他各类纽织所构成的.对该公共俎织頁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称为(A )A•纽织间网络B. 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坏境8K泛招一切对某个特戈公共组织的结构和行为可能产生宜接或间接彭响的囚素或力1,«称为(B )A.俎织间网络B. 一般环境C.主观环境D•客观环境82、对于组织活动依汰拥有控制权的外社机构.称为(A )A•管制机构B.供应者 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3.税收机构.许可和认证机构.诲关检查机构等属f (A )A.登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4.环境保护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属于(C )A•管制机构B.供应奢 C.特殊利養集团D.工会85、作为投入与产出转挟器的组织的投入来添是(B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殊利益集团D.工会86.俎织的产出去向,也是纽织获得收盒并取得新的投入的基础是0 )A.管制机构B.供应者C.特姝利益集团D.顾客X7.袒织资源和利益的字夺者戛(B )A.管旬机构B.竟争者C.特殊刑益集团D•伙徨8乳组纵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是(D )A.管刨机构B.竞爭堵C.挣殊利益集团D•伙伴89.任何俎织中普通成员利益的代耒是(D )A•管刨机构 B.供应者 C.特殊利益集团 D.工会90.国家和政府组织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永远是(A )A・公民及其团体B.政党及其团体C・利益团体D.改發团体91.人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的维度为(D )A.功能稈度和分化程度B.功能程度和变化務度C.分化程戻和复杂莓度D.旻化程皮和复杂程皮92.如果组织环境丙素大幅度改度,这样的环境過常被称为g )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复杂环境0.单纯环境93.如果俎织环境因素变化很小,这样的环境遜常祓称为© )A.动态环境B.稳态环境C•直杂环走 D.单纯环境94.纽织环境中的要束数量及纽织所拥有的与这些娶索和关的知识广度,称为(A)A.环境复杂理程度B.环魂客观姓程度C.环境王观性程度D・环境的变化程•良95.在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里•政治过程的主角是(B )A•公民和利艺集团B.利益美团和政策团体C•政党和政策团依D•公戋和政党96.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笊变阶段中的基本财务规划阶段的特征为A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鬧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成长规划C.逼过战略性思考,等求对市场和竞争能力作出更扶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7.在利人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长期规划阶段的特征为(B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毛朿更好的运営控制R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戌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和兌净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脊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8.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规划阶氏的特征为C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导求臾好的运营控供B.通过预测下一年岌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的戌长规划C.通过我珞性思考.耳求对市坊和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资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99.在私人部门里,战略思想演变阶段中的战略管埋阶段的特征为0 )A.通过努力做到与预算相符,寻求更好的运营控制B.通过预测下一年度以后的情况,寻求更有效攸戌长规划C.通过战略性思考.寻求对市场知竞争能力作出更快反应D.管理所有盗源,寻求竟争优势,取得未来的成功100.在私人荀门里,战咯思想演變中长期规划阶段的基础为Q )A.预测B•分析C•沟通D•反馈10k 玻特曾经企业要保捋长久的竟净优势.必须回到(B )A •战术定位上B •战略足佼上C ・管理定位上D •规划定位上102. 描述企业总的方向,主要体现金业高层管理者在增长、多种业务和产站种 类的管理等方面的态度,称为(A )A.公司战略B.规划战賂C.经营战賂D.职能战賂103. 通常发生在事业部或产品层次上,垂点强调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某个产业或 事业部所处的细分市场中竞争地位的提商,称为(C )A.公司战咯B.规划战略C.经营战略D.职能战珞104. 战略制定与选择乃挙实施.评估与控钊的基础为a )A.战略分析B.战咯规划 C ・战略定位 D.战略循次105. S 和T 分析法的提出者为(D )人・布坎南 B •凯恩斯 C •波特 D.安链鲁斯106. SKOT 分析法中的S 是措(A )A •组织内部做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 107. SWOT 分析法中的宵是指(B )A •组织内部的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合D •组织外部的威胁 108. SWOT 分析法中的0是抬(C )A •组织内部苏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会D.组织外部的威胁 109. 刖0T 分析方法中的T 是捋(D )A •组织内部敏优势B •组织内部的劣势C •组织外部的机会D •组织外部的威助 11叭产业结构分析框架的提出者为(C )A •布坎南 B.凯恩斯 C •波移 D •安徳鲁斯112. 波特刻画出产业中的五种竟争力量,其中供应南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 的讨价还价能力尊来源于(B )A 「水平”竞争B.垂言竞争 C •网状竟争D.塔状竞爭113. 当企业专有的弥源波以超越个人和小组的方式运用或操作时,这种操作的 正式和非正式規则就是(A )A.组织憤例B.组织结构C.组纭战略D.塩织战术H4.联结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桥梁是(A )A.组织惯例B.组织结构C.组织战略D.组织战术115. 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的差异及其对公共组织战略形成的影响,可以遛过以 下方面体现,即(D )A.交易.程序和沟通B.环境.程序和沟通C ・交易.沟通和环境 D.环境.交禹和程序116. 止式的有※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结构,称为(B )A.组無惯例 R.俎织结构 C.纟J1织战略 D.组织战术117. 组织分化程度的维度为(A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 118. 决策制定权力分布的维度为(C )A.复杂性B.正规化C.集权化D.分权化 119. 一个组织中,如果决策权高度集中,问题自下而上传递向高圾管理人员, 111、波特刻旨出产业中的五种竞步力量. 讲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等来源于(A ) 人“水平”竟争B.垂直竟爭C •网状竟争 其中产业内部现存的竞孕者、潜在的 D ・塔状竟争由他们选掙合适的冇动方案’这个俎织的结构就倾向于(C )A.复杂性B.正规化C.美权化D.分权化120.一个组织中,若决策权下授于基层人员,该纽纵的结构则倾向于(D )A・复杂性 B.正观化 C.美权化 D.分权化121.一名直线主管直接管理的下属或下级苗门的数量及范国,称为(A )A.胥理幅―理星次—C•管理亦雀 D.管理结拘122.组织中最高肓线主管到最基层成员之间的管理辱级或层级數目,称为(B )A.管湮棍度B.管理层次C.管理职能D•管理结构123.柱组织人扯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6)A•正比关兔B•反比关系 C.网状关系 D.线性关系124.威着信息技术的迅猿发展和俎织如识化水平的提岛,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越倾向千(B)A.锥形结构B.启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结构125.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组织变罩的力向为打破科层钢结构的刚性,引进更艮灵活性的(B)A.锥形结构B.肩平结构C.塔形结构D.柱形绪构126管却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金令得到执行的权力,特为C )A•乐能B•职责C•职权D•职等127纵向管理分工的结果是(D )A.组织的网络化B.组织的基层化C•坐织的部门化D•形成生级的管理层级与决養权的配置128横向管理分工的结杲是(C )A•绘织的网络化 B.组织釣基层化C•绘织的部门化 D.形成组织的管湮昙级与决策权的配置129.根据知识和工作的相似性療则来设備部门的一种卑构设计方法■称为(A )A•航能詡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新门化130>以特底的产吕或综合牡任务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B )A•照能謀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部仃化D•混合部门化13L以组织服务的顾客类型为基础来划分部门的方法,称为C )A.垠能菲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都门化D•混合棘门化132、据罗宾斯的观点・比较适用于多元化生产企W的组织部门化为6)A•氐能裕门化B•产品部门化C•顾客都n化D.混合需门化133.待别适用于右高度不确龙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部门化为(D )A•职能部门化B•产島部门化C•顾客部门化D•混合部门化134.组织为确保在适当时同,为适当的职位配备适当数龟和类型的工作人员,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乂成促遡组纵实现总体目标的任务的过卷,称为(A )A•人力资源规划B.人力瓷源招墓C.人力资源培训D.人力资源考核135.根据岗佼设计和职务分析的伝息■安飪■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员的活动,称为(B)A.规划B•招聘C•培训D.考核136.依据人力奋源规划中未明的超员领域,减少细织的芳动力供给的活动,称为(C )A•培训B•定向 C.徉庭D•蹴选137.纽织信息管理的核心为(B )A•信息管理的来源B•信息管理的方式或手段C •信息管理的规划D •信息管理的反馈138.确定不同的决策究竟需嬰哪些确切信息的环节为(B)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139.对每位管理者的需求和职能苑厨进行识別后,将需求相互垂丧的部分实施集成和共享.以便别除多余信息,减少重复信息,提高决策和控制的有效性的坏节为(C )A•决策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决策集成D•决策反馈14叭亦组织绩效管肆中,核心环节長(C )A・绩效仪计B.填效改进 C.绩效评佶D.绩效反馈二、多项诜择題r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A•多元化B•单一性C.整体性D.公共性2.私人部门管理的央出特征表现为(ABD )A.目标明确&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C.组歩有效性度量很难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3.—般认为.存公共管球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苑式有(AD )A•公共行政范式&公共服务范式C・公共责任范式D•新公共管理范式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丙索主要有(ABCD )A.私人部门和巾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B.公共韶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C.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刘管理活动的系统化.殺学化硏究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撐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A•玫治学B.行政法学C・社会学D.官房学6■公共行政范式的埠论基础为(AC )A.威尔逊的“玫治与行政二分” B•杰弗逊的•独文宣言”C.專伯的科层创D.布坎南的公共堆择建论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A•合经一合法型权力B.传统型权力C・魁力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上的科足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対为(ABCD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則 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則C•法定爸辖范囤原则 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萼级化原則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铉为(ABCD )A.行玫活动的科学化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C.严格的等飯制俎织模式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恃征的公务员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題包括(BCD )A-玫治的噸向控制问题 B.玫治的逆向控制问题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題11.造成科层创组织低效的主夏療因有(ABD )A.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腿力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奈门有通过知识保苦亲获得和侏持权力肉激励B・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趣。
公共管理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

公共管理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一名词解释(4×4):1、绩效管理、黎161答:所谓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在设定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监测,并作出系统的绩效评估的过程。
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3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1)绩效指标化(Performance measurement)。
(2)绩效监控(performance monitoring)。
(3)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
总之,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评估目标、划分评估项目、进行绩效测定,使用评估结果的行为体系,是持续提高管理绩效、不断促进有效管理的过程。
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BOT 模式、黎338答:BOT模式是公共工程民营化的基本模式,是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具体表现。
它由兴建(Build)、营运(Operate)、转移(Transfer)3个阶段构成,即由民间部门组成特许公司,与政府签订合约,在政府特许年限内由特许公司自备资金兴建工程;工程完工后,政府给予民间公司一定年限内的特许经营权,以回收成本,并取得合理利润;民间公司经营期满后,将产权及经营权转交给政府。
BOT也可理解为兴建(Build)、拥有(Own)和转移(Transfer)。
广义地说,BOT泛指以各种特许合约方式进行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转移的计划。
3、拥挤性公共物品、黎285答:拥挤性的公共物品(congestible public goods)是混合物品的一种。
所谓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4、企业家政府黎323答:所谓“企业型政府”(Businesslike Government),是与“官僚政府”(Bureaucratic Government)相对应的。
《公共管理学》题目总汇及参考答案(包括形成性考核册在内)

《公共管理学》考试答案一、填空题(齐)1、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
4、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会了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
6、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
7、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8、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9、凯恩斯主义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10、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
11、非政府组织一般可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12、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13、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14、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
15、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有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论断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16、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7、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18、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19、政策评估会受到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效果的多样性、资源的阻滞性、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
20、进行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有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机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考试试题1、名词解释1、绩效管理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BOT模式3、拥挤性公共物品4、企业家政府2、概念辨析题1、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2、政府职能与政府职权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与政治职能3、问答题1、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有哪些2、说明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3、简述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4、简述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点5、如何正确处理公共权力监控中的问题4、论述题1、试述公共管理学对中国市场经济的作用2、试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动因3、试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2007年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试题答案1、名词解释:1.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在设定的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监测,并作出系统的绩效评估的过程。
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BOT模式BOT模式是公共工程民营化的基本模式,是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具体表现,它由兴建,营运,转移三个阶段构成,是政府借助民间资金及经营能力,兴办公共建设,政府给予相关的特许权以保证其获利,是公私部门在公共工程领域协力合作的一种方式。
3.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拥挤性公共物品是混合物品的一种,所谓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效用虽然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但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4.企业家政府所谓企业型政府(Businesslike Government),是与官僚政府(bureaucratic Government)相对应的。
它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精神的公职人员(被称公共企业家,Public Entrepreneur)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策略,始源本讲话的官僚体质恢复活力,是绩效不佳的政府更有效地运作。
2、概念辨析:1.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1公共组织是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
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此外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也构成了现代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共组织是一般不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它们所追求的和维护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最典型的非公共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属于非公共组织,在政治生活中,服务于非公共利益的特定利益集团也属于非公共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生活兴趣而形成的组织一般也属于非公共组织。
3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异同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在基本目的,运行方式,管理方法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原则性的区别。
(1)活动的目的不同非公共组织追求的是组织成员的私人利益,其目的是为社会中的相关利益者服务,而不是为全社会服务。
公共组织则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负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物,供给公共产品,目的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因此,它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不同非公共组织以从事商品,劳务生产为活动内容,向社会提供的是各种不同的私人产品,消费者必须支付货币,才能购买和享用其产品。
公共组织则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3)管理对象不同非公共组织只能以本组织成员为管理对象,对于本组织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的活动无权干涉,而公共组织的管辖范围则可以是整个社会,以全社会的公共事物为自己的管理对象。
对其职权范围内的管理措施,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
(4)活动的依据不同非公共组织主要服从商品买卖的价值规律,以组织成员自愿组合,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其权力建立在组织成员平等的契约关系之上。
公共组织则以国家强制权力为活动依据。
2.政府职能与政府职权1,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机关再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与功能,包括政府应该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同时也是在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部门在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基本职责与所具有的功能作用的统一体。
公共管理职能包括程序性职能和任务性职能,程序性职能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任务性职能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文化职能。
2,政府的职权是指某一职位依法具有的权力,这一权力是由法律所规定的,是与一定职位想联系的,它不同于政府职能,政府的职权是由政府的地位决定的,是由法律给予保障的。
政府的职权包括中央政府的职权,其中含有制定行政法规和发布行政命令,提出议案,组织领导,管理领导,监督审计,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还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其中含有行政执行发布决议和命令,组织管理,安全保障维护,监督审计。
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是各类公共部门存在的基本目的,就是为其服务对象提供市场所不能或只能以对整个社会不利的方式提供的种种公共产品与服务,为此,不同的公共组织必须根据各自的特点而分别承担一定的社会经济职能。
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宏观调控职能和微观管理职能。
宏调控职能主要指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总量管理,微观管理职能主要指作为市场主体存在的各类公共组织如公共企业,公司等单个经济主体所从事的与公共产品,服务的生产和经营有关的管理活动。
公共部门的政治职能主要指公共部门防御外来的入侵与渗透,镇压敌对阶层的反抗,制止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各种破环活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关系,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的系列政治职能活动。
包括民主建设,社会治安,国家安全。
3、问答题1.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有哪些?公共政策是公共行为主体在职能范围内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如解决合处理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
经过政治活动所选择的行动方案,并通过公共管理过程实现这一特定的目标的过程。
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完善的政策方案设计,更有赖于有效的政策执行。
只有公共政策得到有效的执行,政策目标才能实现。
公共政策执行的绩效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公共政策以外的因素。
首先是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涉及到问题的复杂程度,范围大小以及与其他问题的关联性等,政策执行的成败与欲解决问题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是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1,政策的正确性,这是有效执行政策的根本前提。
2,政策的明确性,明确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相对简单,效果也比较明显。
3,政策资源的充足性,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为支持和后盾,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根本无法实施与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最后是公共政策以外的因素:1,目标团体对政策的态度,目标团体包括意见领袖,利益集团,目标人口等,他们对政策执行所持的态度至关重要。
2,执行机构之间,执行机构与目标团体之间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失政策执行的必要条件。
3,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
由于政策执行人员通常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他们对政策所持有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执行。
4,其他社会,政治环境附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如社会舆论对政策执行支持的情况,精英分子对政策执行所持的态度,政府组织结构状况等,都对政策执行产生重要影响。
2.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公共物品指相对那些可以划分为企业或个人消费单位的基本生活或生产资料等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1,政府失公共物品的共计主体。
由公共物品的特点决定,政府失必要的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失政府一项重要的经济职能,一般而言公共物品的生产能力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投资形成,政府失公共物品的最大投资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失政府,其次才是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以以及慈善家个人。
2,公共物品的规模供给。
与一般生产和生活中需求的私人物品不同,公共物品是大众需求,大众消费。
公共部门一般不可能为单个消费者提供特殊的服务,因而无论公共物品的消费者多与少,公共物品都是一种规模供给。
3,公共物品的无差异供给。
政府经济行为的目标一般都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价值取向,公共物品不会也不可能成为单个消费者的特殊用用品。
3,公共物品的非均衡供给。
公共物品的价格可以调节需求,但一般不太容易调节供给,也就是说公共物品的供给常常不能满足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同时公共物品的供给总是会滞后或超前于市场需求,如果说存在公共物品的供给等于需求的情形,也只能说是一个例外。
可以说公共经济的供给均衡是一种偶然,而不均衡则是一种必然。
但是公共物品供求均衡一般不会导致市场的过剩或短缺危机,因为公共物品消费的弹性和可替代性总体上大于私人物品。
3.简述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
作为公共部门开展的一种较高层次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具有与其他各种管理活动相同的基本特征。
公共部门也与其他的社会管理组织一样,履新着一些相同的程序性职能;这些职能反映着公共部门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作用,表现的是管理活动的共性方面,也是所有管理活动中最基本,最普通的职能。
1,决策。
决策是管理者为解决各种问题,达成特定目标而制定与选择行动方案的一种基本的管理职能,它贯穿于一切管理活动过程之中。
从动态运行的角度看,公共部门的决策职能主要包括确立目标,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最终方案的抉择与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步骤与内容。
2,组织。
公共决策的实施要依靠公共部门成员的合作,组织工作正是基于人类对合作的需要而产生的。
如果想要在实现决策目标的过程中产生比各个个体功能之和更大的功能,更高的效率,就需要根据工作的要求与成员的特点,设计工作岗位,进行授权与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岗位上,用规章制度确定各个成员的之间的职责关系,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并使整个组织得以协调运转。
这就是公共部门得组织功能。
3,领导。
决策与组织工作做好了,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公共部门目标得顺利实现,因为组织目标还要依靠全体成员的实际工作活动来加以实现。
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
因此就需要公共部门中的领导者运用领导职能通过指挥人们的行为,沟通人们之间的信息,增强相互间的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4,控制。
控制职能是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把决策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效果与所要达到的相关目标进行相比较并做出评价,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各种偏差,以保证预定目标实现的一种职能活动。
4.简述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点。
非营利组织是有别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的各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总称,它提供部分公共物品与服务,强调个人奉献,成员互益等价值观念,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