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
摘要通过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主要防控技术措施,使水稻病虫害防控逐渐由化学农药依赖型向绿色防控方向转变,保障粮食、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三大安全”。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危害的行为。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通过树立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大力推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提升水稻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和科学防病治虫水平,有效预防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将病虫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真正做到低毒高效,增产增收[1-2]。
1 防治方式
结合病虫害测报有关数据和历年资料,基层测报员应加大病虫害监测力度,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积极引导具有防治技术的服务组织或有防治能力的农民开展水稻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加强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推荐、科学用药、轮换用药及综合防控等技术指导,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防治效果。在当地农业植保部门指导下,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或种植合作社为主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
2 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虫品种,做好种子处理,稀播育壮苗,控制苗床温湿度,减少苗期病虫害的发生。二是稻田深耕灌水7 d灭蛹,有效灭杀二化螟越冬代虫蛹[1],与非绿色防控区对比,虫源减少效果明显。三是打耙后插秧前用布网打捞被风吹散到田角、低洼处的浮渣,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铲除池埂及田间杂草,消灭野生寄主,病虫不还田。四是施足底肥,适量早施追肥,磷肥和钾肥合理施用,控制氮肥,增施硅肥、钙肥。五是科学管理肥水,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进行湿润灌溉,为控制无效分蘖,在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根系下扎,而且可以壮秆健株。抽穗扬花期前保持浅水层,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收获前7 d左右断水。六是清洁田园,秋收后清除田内、田边稻草、杂草,破坏病虫越冬场所[3]。
2.2 物理防治
一是糖醋液诱杀成虫:将酒、水、糖、醋按照1∶2∶3∶4的比例配制成糖醋液,再在其中加入少量敌百虫,当成虫数量开始上升时,将诱液放入盆内,诱杀盆设置密度5.0~7.5个/hm2,保持3 cm深的诱剂深度,傍晚放置,清晨取回,可诱杀二化螟、粘虫等鳞翅目类害虫。二是草把诱蛾灭卵:自粘虫成虫开始产卵直到产卵盛末期止,田间插置喷有糖醋液的草把150~300个/hm2,每隔3~5 d 更换1次草把,将换下带卵的草把堆到地边焚毁。凡是诱蛾、诱卵的糖醋盆、草把附近,每隔7 d喷1次药,把孵化出的幼虫杀死,可显著减轻田间虫口密度。三是灯光诱杀: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田间设置诱虫灯,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虫口密度。每2.67 hm2稻田安装1只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害虫。在水稻害虫成虫发生期傍晚开灯,次日清晨6:00关灯[4]。
2.3 生物防治
一是生物农药防治:推广使用稻螟赤眼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防治水稻二化螟;在粘虫卵孵化盛期喷施苏云金杆菌防治粘虫;稻曲病及纹枯病的防治用井冈霉素或井冈霉素和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稻瘟病的防治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注意生物农药的施用时间要避开高温干旱时段,一般较化学农药提前2~3 d。二是稻鸭共育治虫:为减轻水稻纹枯病、稻飞虱及杂草的发生危害,于水稻分蘖盛期,放养15日龄鸭180~225只/hm2,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进行病虫草害的控制,破口前进行收鸭。
2.4 化学防治
一是注意用药品种:稻瘟病防治用三环唑、稻瘟灵;纹枯病、稻曲病防治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稻水象甲、潜叶蝇、二化螟、粘虫防治用氯虫苯甲酰胺(康宽)。二是注意事项:施药时应避开中午高温和强光照的时段,避开水稻开花授粉期、穗期施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杀虫剂应在害虫幼虫低龄期和病害发病初期施药。三是保护利用天敌治虫:保护并利用稻田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如保护青蛙、蛇、稻螟赤眼蜂等[5-7]。
3 参考文献
[1] 张迁西,毕甫成,邹乾仕,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报[J].江西植保,2009,32(4):186.
[2] 徐灵超,秦桂泉,曾晓玲,等.宁乡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应用实践[J].湖南农业科学,2012(12):13-14,18.
[3] 朱红军,徐庚鸿,赵德明,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J].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24-2925.
[4] 李斌,黎祖德,黄莉.隆昌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13(10):51-52,16.
[5] 赵晓清.集成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4):20,33.
[6] 王秋华,张传根.泾县云岭镇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J].现代农业科技,2014(6):146-148.
[7] 李丹,刘红梅,何海永,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效评估[J].贵州农业科学,2012(7):123-128.